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中考語文成語誤用

中考語文成語誤用

發布時間:2021-02-04 17:14:20

中考語文:容易用錯的90個成語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生吞活剝,結果,弄得這些詞彙大大背離了原始意義,甚至驢唇不對馬嘴,乃至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長期的、集體的以訛傳訛,逐漸掩蓋了成語的本來面目。其實,這種近乎數典忘祖的無知,絕不應聽之任之,約定「俗」成。姑且挑選八個最常見的「攔路成語」,以饗親愛的博友。恐怕至少有12億中國人,沒資格百分之百地跨過去。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也不能倖免。
(1)七月流火(本指「天氣轉涼」;後人竟望文生義,愣說成「盛夏時節,天上下火」為啥天太熱?原來「太有柴」了。)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歷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能放出火紅色的光亮,每年夏歷的五月黃昏,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夏歷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豳風》里這兩句話說:「天氣越來越涼了,該做棉衣服了。」
(2)娑婆世界(佛教名詞,常被生吞活剝地改裝成「婆娑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根據佛教的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教主即釋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罪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是「極樂世界」「凈土」的對立面,這里容易產生各種罪孽,因此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另一層意思,指釋迦牟尼等佛菩薩很能忍受勞累,在污濁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眾生,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空穴來風(原指有根有據的事兒,結果被篡改成了捕風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說瞎話」。)這個成語源自楚國人宋玉的《風賦》,文中有「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句子。此語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師屈原的話:因為枳樹(枳)彎曲(句),樹枝上常招引鳥兒築巢;由於有空的洞穴,才引來了風呢。白居易詩中准確使用過此語:「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說腐朽的樹木難免招來蟲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來風吹。按此解釋,「空穴」和「來風」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應比做說法有根據、有來由。所以,以「空穴來風」比喻不存在和沒影兒的事,是不夠妥當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確有來頭,則比較恰當。
(4)床笫之私(床笫,是個迷人雙眼的「馬甲」,很容易誤作「床第」。雖然兩者模樣酷似,可惜,後者根本不是中國話對不起,俺眼神兒不好。)床,好解釋;笫(讀作「子」),指「墊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鋪。引申為夫妻之間的語言或房事。但換上「床第」這套「馬甲」,就什麼「講兒」也沒有了。
(5)黃花(指「過時之物」。或許有人覺得,「」哪裡不過時?「」才過時哩,便想當然地篡改成了「黃花」誰下的命令?憑啥愣改呀?)這個成語的出處,源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黃花蝶也愁。」黃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
(6)美輪美奐(只形容建築之美,如今,被濫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電台、電視台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張嘴就來,出口成錯錯了也不改,臉皮就是厚。)這個成語出自《禮記檀弓下》:晉文子趙武家裡新落成一所房屋,晉國大夫張老去祝賀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輪,是古代的一種圓形高大的谷倉。這個成語指高大的意思,專門形容房建築屋高大華麗。現在?連唱歌跳舞、喝酒吃飯都「美輪美奐」了,上哪兒說理去?
(7)振聾發聵(本意是聲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誤作聽力下降,像個呆頭呆腦的聾子把醉漢弄醒?把醒漢弄醉?甭官怎麼說,先把意圖鬧清楚;否則,幹完活兒,准挨大嘴巴。)這個成語的出處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裡,他寫過《隨園詩話補遺》,卷一中有句話:「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聵,耳聾。「振聾發聵」,即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8)始作俑者(原指做壞事,引領歪風邪氣的「第一人」,現在,居然搖身一變,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英雄」,起碼也是開先河的任務看來,「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腦袋上。嘗嘗鮮兒吧您吶。)出處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制的俑人。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這是理所當然的」貶義詞「。

㈡ 中考常出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例子有哪些

中考常見成語使用錯誤歸類!!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一:張冠李戴
每個成語都有共適用范圍和對象,若使用不當,張冠李戴,就要鬧出笑話。
1、翹首西望,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開工。(「巧奪開工」用於描述人工製作的東西,對象錯)
2、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3、她終於認識了自己,戰勝了自我。在新的學年裡,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駕齊驅,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並駕齊驅」用來陳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范圍錯)
4、他呀,做起事來可麻利了,無論做什麼都倚馬可待。(「倚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圍錯)
5、突然,一個影子如白駒過隙般地一閃而過,快捷如飛。(「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對象錯)
6、三月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草長鶯飛,春光迷人。(「草長鶯飛」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詞語,對象錯)
7、公園里擺放的各種盆栽菊花,奼紫嫣紅,微風一吹,更是風姿綽約。(「風姿綽約」形容女子姿態優美,對象錯)。
8、文章生動細致的描寫了小麻雀的外形、動作和神情,在敘述、描寫和議論中,傾注著強烈的感情,讀來楚楚動人,有很強的感染力。
(「楚楚動人」是形容女人打扮光鮮,姿態嬌柔,能打動人。對象錯)
9、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常在紙上信筆塗鴉,現在他畫的鳥已是栩栩如生。(「信筆塗鴉」是指寫字,不是畫畫,范圍錯)
10 這對老朋友分別了近半個世紀,沒想到這次居然大街上萍水相逢,於是站在路邊暢談起來。(「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用該成語形容老朋友相遇屬對象誤用。)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二:望文生義
有些成語的意蘊是約定俗成的,我們看到某一不明含義的成語,如果只從字面上去附會,就極易出現望文生義的毛病,作出錯誤的或片面的解釋。

1、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萬人空巷」是說人們都從巷子里出來到大街上,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本句從語勢上看,要表述的是人們閉門不出在家裡欣賞電視劇)
2、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務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望其項背」是「能夠望見脖子和背,表示趕得上比得上」,此當作「只能望見項背,形容差得遠」來理解了。)
3、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於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為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首當其沖」比例
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此誤解為「首先、首要」)
4、「國足掛帥」一說的准確性到目前依然無從核實,但人們都相信這絕非空穴來風。(「空穴來風」指消息。傳聞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這里誤解為「虛假傳聞」)
5、興華實業公司與菇農的糾紛,在有關方面調解無果後,不得不對簿公堂。(「對簿公堂」是指「到堂上受審訊」,此誤解為「到法庭對質」)。
6、運動會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見肘。(「捉襟見肘」本指衣服破爛,後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與「不合身」無關)
7、得了冠軍,就對同伴側目而視,頗有點老子天下第一的勁頭。(「側目而視」意為敢怒而不敢言,此誤解為「瞧不起人」)
8對茶的重視很不夠也說明了這一點,甚至形成偏見,以為中國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東西,檔次不如一些進口飲料。(「下里巴人」原指流行於戰國時楚國的《下里》《巴人》兩首民間歌曲。後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藝作品,多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而(l)句在使用「下里巴人」這條成語時,把它誤解成地位不高的人。)
9為了應付高考,教師越教越細,其結果是肢解了課文,長此以往,學生自然目無全牛,見一斑而不見豹。(「目無全牛」指解剖牛的肢體時,看到的是其各個相連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後比喻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亦形容辦事准確熟練。而(2)句在使用該成語時,把它誤解成只見部分不見整體了。)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三:重復贅余
與成語相同的意思在句子的上下文中已有表述,導致語意重復。
1、遺憾的是,因臨時有事我未能去黃浦碼頭送行,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與陶先生和張老失約,一直耿耿於懷,迄今也未能忘記。(「耿耿於懷」就是「一直未能忘記」的意思)
2、看到黃宏表演的小品,一向嚴肅的父親也忍俊不禁地笑起來。(「忍俊不禁」就是「笑起來」)
3、夜深人靜,王小東獨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過小巷,閃進了巷口的一個漆黑的大門。(「孑然一身」就是「獨自」)
4、他只不過在做自己的事情,順便幫了一下別人,沒想到卻受到了不虞之譽。(「不虞」就是「沒料到」,與句中「沒想到」重復)
5、江姐不幸被捕,雖全身打得遍體鱗傷,但仍然堅守黨的秘密。(「遍體」與「全身」重復)
6你看他雙眉緊鎖,沉默不語,恐怕真是有什麼難言之隱的苦衷吧。(「難言之隱」指難以明說的事情或緣由。該成語與句中的「苦衷」義有重復。)
7我倆半斤八兩,各有千秋。(「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該成語與句中的「各有千秋」義有重復。)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四:自相矛盾
有些成語在運用中,它自身的意義與句子其他部分表達的語意不是一
5每個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則有個三長兩短,就會影響考試。(「三長兩短」多用來指意外的事故或災禍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語。用來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六:不辨色彩
成語在感情色彩上有褒義、貶義、中性之分,不辨色彩主要表現在褒貶誤用、語體色彩不當等方面。

1、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無所不為」是指「什麼壞事都敢幹」,此誤將貶義詞作褒義詞用)
2、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趨之若鶩」指「許多人追逐壞東西」,此誤將貶義詞作褒義詞用)
3、敵人被打跑了,但我們知道,他們不會甘心失敗,一定會重整旗鼓,卷土重來。(「重整旗鼓」是指「失敗後,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誤將褒義詞作貶義詞用)
4、他出獄後,仍不思悔改,和一個盜車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內偷了三輛摩托車。(誤將褒義詞作貶義詞用)
5、陝西剪紙粗獷朴實,簡練誇張,同江南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在書面語體風格的句中用口頭語成語「半斤八兩」,語體色彩不妥)
6、老王一句話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氣沖霄漢。(「汽沖
霄漢」常形容大無畏的氣概和精神,用於此既感情色彩不當,又不分輕重)
7全市幾百名警察傾巢出動,終於將歹徒捉拿歸案。(「傾巢出動」比喻全部出動,多含貶義。用來形容警察有誤。)
8在成克傑治下,廣西貪官前赴後繼上刑場。(「前赴後繼」形容英勇戰斗,勇往直前,多含褒義。用來形容貪官有誤。)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七:不合邏輯
有些成語從意義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從邏輯推理角度推敲則存在問題。
1、這位責任編輯敢對文字部分負責任,書籍的其他環節,如插圖裝訂等,他就望塵莫及了。(「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與上文不構成轉折關系)
2、他的學說不僅內容充實,而且閃爍其辭,全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閃爍其辭」形容「說話吞吞吐吐」,同「內容充實」不構成遞進關系)
3、美國國務卿的中東之行,並未解決美伊矛盾,海灣地區的局勢也不會從此一勞永逸。(「一勞永逸」意為辛苦一次將事情辦好,以後可永遠不再費力了,可「局勢」是指政治、軍事等方面在一個時期內的發展情況,它是動態的,絕不可能「一勞永逸」的)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八:不當修飾
成語的修飾不當主要表現在修飾語中心詞之間的搭配。
2、當登上黃山天都峰的鯽魚背時,人們都常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的那種恐懼之感。(「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謹慎,不能修飾「恐懼」這一中心語)
3、兄弟倆原來關系親密,好得不可開交,但是自從弟弟結了婚,不知怎的,兩兄弟漸漸形同路人。(「形同路人」表現的是一種結果,不能受「漸漸」限制)
4、參加座談會的同志,對中央的方針政策表示堅決擁護,還與調查組的同志暢所欲言,反映了不少問題。(「暢所欲言」與前邊的「還與調查組的同志」不搭配)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九:數字不當
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莘莘」有「眾多」之意,與定語「一位」矛盾)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十:謙敬顛倒
有些成語有謙詞與敬詞之分,如果辨別不準,就會犯謙敬顛倒的錯誤。 1王教授已談了這些,算是拋磚引玉,下面請諸位發表高見。(「拋磚引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常作謙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別人身上,犯了謙詞敬用的錯誤。) 2劉廠長是這方面的行家,下面請他不揣冒昧地跟大家講幾句。(不揣冒昧「指不揣度自己言行輕率,常作謙詞。把它用在劉廠長身上、同樣犯了謙詞敬用的毛病。)
3使用我廠生產的塗料裝飾您的居室,保您蓬蓽生輝。(「蓬蓽生輝」
作為謙詞。)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十一:功能混亂
每個成語在句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語法功能,如果對此把握不準,就易造成功能混亂的錯誤。
1這則笑話,對舊中國辦事推諉,漠不關心人民疾苦的「學習諸公」給予了有力諷刺。
2他往四周一看,發現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怪石,這時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勝叛軍的妙計了。
「漠不關心」是一個動詞性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不能帶賓語。「出奇制勝」也不能帶賓語。
成語誤用原因分析之十二:形近混淆
有些成語與其他成語由於具有某些共同的語素,在使用時極易混淆。 3周老師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非常關心,真稱得上無所不至。(「無所不至」指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後多含貶義。把它與一字之差的成語「無微不至」混淆了。)
4隻要我們按照科學的方法去做,無疑一定能改變那種事半功倍的狀況。(把事半功倍「當成了」事倍功半「,意思用反了。)

㈢ 中考語文50個出錯率最高的成語

1、首當其沖【拼音】: shǒu dāng qí chōng 【解釋】: 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出處】: 《漢書·五行志下》:「鄭當其沖,不能修德。」 【誤用】:許多電視節目、雜志書籍都在亂用,以為是第一個做事的人。 2、萬人空巷【拼音】: wàn rén kōng xiàng 【解釋】: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出處】: 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誤用】:如果單憑字面理解,許多人都會誤以為是形容人少冷清。 3、七月流火【拼音】: qī yuè liú huǒ 【解釋】: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歷六月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後逐漸偏西下沉,故稱「流火」。指夏去秋來,寒天將至。【出處】: 《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誤用】:很多人都認為是形容天氣炎熱。 4、 不以為然【拼音】: bù yǐ wéi rán 【解釋】: 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出處】: 宋·蘇軾《再乞罷詳定役法狀》:「右臣先曾奏論前衙一役,只當招募,不當定差,執政不以為然。」 【誤用】:常誤用為不放在心上。 5、不刊之論【拼音】: bù kān zhī lùn 【解釋】: 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故中興難於創業,是謂不刊之說」。【誤用】:許多人都以為是不能刊登的文章。

㈣ 中考語文:成語錯誤類型

成語的意蘊是約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語中的語素還含有專生僻的古義,屬這就造成了理解的難度。如果不仔細辨析語素意義,則容易造成望文生義的錯誤。

例: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㈤ 中考常見成語誤用100例

成語誤用主要包括如下八種類型:

一、望文生義 成語屬於固定短語,其意義很多時候不能從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斷章取義,只能把它作為整體來理解。作為檢查學生成語儲備的題型之一,有許多題目就是在這方面設置障礙,誤導考生望文生義。如例:

① 夫妻倆慘淡經營著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紅火。

② 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裡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1997年全國高考題)

③ 老王家的櫥櫃里擺滿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老舊鍾表,每當他向慕名來訪的參觀者介紹這些寶貝時,總是如數家珍。(2003年全國高考題)

有很多人以為①題中「慘淡經營」用錯,以為「慘淡」與下文的「紅火」矛盾,其實並不;「慘淡經營」等同於「苦心經營」,表示為某事非常勞苦,該題運用正確。②題中「萬人空巷」也是典型的望文生義,它不是街上空無一人,而是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歡迎、慶祝等盛況,該題用錯。③題中「如數家珍」是用比喻構成的成語,「好像在數家藏的珍寶」,並不是真正在數,它表示對所講事物非常熟悉,該題亦屬望文生義。理解由比喻構成的成語(如影隨形),如果只分析其字面,不分析其構成,就很容易犯望文生義的錯誤。
1999年全國高考題考到的「美輪美奐」也屬此類。此外如「空穴來風」、「七月流火」、「罪不容誅」、「誅心之論」、「文不加點」等也容易犯這種錯誤,需要准確理解和運用。

二、不明語素 它是指因為不明白某語素的意義而造成的曲解成語;嚴格上講,它也屬於第一種類型,但因為它涉及的題目較多,故另闢一類予以說明。

① 天突然變涼了,同學們衣衫單薄,一個個噤若寒蟬。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於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為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1995年全國高考題)

③ 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危言危行,勢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棄。

①題中,「噤若寒蟬」的「噤」作「閉口不言」講,該成語表示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就像秋天不叫的蟬。它和寒冷沒有關系,故該題用錯。②題中,「沖」指「要沖、要道、要塞」,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故總是首先受到攻擊。「首當其沖」引申為首先受到攻擊、批評等,而並不等同於「首先」。③題中「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險,而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該詞表示正直的言行。

1993年全國高考題考到的「不刊之論」也屬於這種類型,「刊」指刪削、修改,該成語表示不容修改的權威論述。1997年的「莘莘學子」也是因為不明「莘莘」表示眾多而用錯。此外如「不足為訓」、「屢試不爽」等也易犯此種錯誤。

三、不明褒貶 成語也有褒貶中三性,運用成語應使其與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准確表達講話者的本意。縱觀近十年的成語考查題,這方面所佔比率甚大。① 陝西剪紙粗獷朴實,簡練誇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1995年全國高考題)

② 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騖。(1997年全國高考題)

③ 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1998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半斤八兩」含有蔑視味道,是貶義詞;②題中「趨之若騖」亦屬貶義;③題中「處心積慮」指千方百計地算計、謀害別人,也是貶義詞;它們都與題乾的褒貶不一致。此外如1995年考到的「無所不為」,2001年的「頤指氣使」,平時考查的「好整以暇」、「始作俑者」等都屬此類,茲不贅述。

這種類型中有一類需特別注意,有些成語身兼兩種色彩,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難作出正確的選擇。如例:

① 這地方一到夜晚,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② 關於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像力。(1995年全國高考題)

這兩道題中的成語都沒用錯。「燈紅酒綠」指生活腐化時為貶義詞,指夜景繁華時為中性詞;「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實際時為貶義詞,指意念進入玄妙的境界時為中性詞。諸如此類的還有「拐彎抹角」、「無所不至」、「如虎添翼」等等。

四、不明範圍 任何詞語都有其適用范圍,成語也不例外。不明其適用范圍,張冠李戴,是成語誤用的常見類型之一。

① 我們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學,這次在武漢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興奮。

② 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1999年全國高考題)

③ 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見面,用於老同學不當。②題中「炙手可熱」指「權勢大、氣焰盛」,只可指人,不能指商品。③題中「洗心革面」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同樣只能用於人,不能用於刊物。它們都是因不明成語適用范圍而致錯。

1998年全國高考題考查的「望其項背」,多與表否定意味的詞語(如難以、不能等)搭配,共同表示比不上、趕不上;2000年考查的「汗牛充棟」,只能指書多,不能指人多;它們都是因不明該詞適用范圍而致錯。此外如「巧奪天工」只能用於人工建造,不能用於自然景觀;「相敬如賓」只能用於夫妻;「渙然冰釋」只指兩人消除猜疑嫌隙等均屬這種類型。

五、不明差異 某些成語意義比較接近,有些題目就是要求我們辨析其意義或用法上的差異。如果不能明辨其差異,自然就難以選出正確答案。

① 放在桌上的郵票不脛而走,急得小王滿頭大汗。

② 汽車向神農架山區賓士,只見奇峰異嶺撲面而來,令人__。(目不暇接/應接不暇)(1996年全國高考題)

③ 日寇在華犯下的聳人聽聞的罪行,激起全球華人的強烈憤慨。

①題中,「不脛而走」指消息迅速傳播開來,應換用「不翼而飛」,二者適用對象不同。②題中,兩成語都有眼睛看不過來的意思,但「應接不暇」更強調在動態的進行過程中,與題干更貼切。③題中「聳人聽聞」指故意誇大事實以讓聞者驚駭,應換用「駭人聽聞」,指事實本身讓聞者震驚。

1994年全國題考到的「別具一格/獨樹一幟」,「不落窠臼/匠心獨運」也屬於這一類型;此外如「不負眾望/不孚眾望」、「同日而語/相提並論」、「刮目相看/側目而視」、「魚目混珠/魚龍混雜」等也是考查這一點。

六、不明謙敬 有些成語帶有謙虛意味,只能用於自己;有些成語帶有敬重意味,只能用於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語的謙敬色彩,運用起來就容易讓人啼笑皆非。

① 你身為師傅的入室弟子,卻干出這種丟人的事,真是忝列門牆。

② 有什麼困難盡管告訴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③ 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2001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忝列門牆」屬謙辭,「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會讓余者蒙羞。該詞只能用於自己,不能用於他人。②題中「鼎力」指能夠扛鼎的巨大力氣、能力,是贊美他人之辭;故該成語屬於敬辭,不能用於自己。③題中「蓬蓽」指茅草屋,可見它是自謙之辭,只能用於自己,不能用於他人。三者都是不明謙敬而誤用。此外如考查「拋磚引玉」、「狗尾續貂」等成語時也經常在這方面設置障礙。

七、不明出處 有些成語源自某典故、寓言或詩文等,對於這類成語,只有弄清其出處,才能真正明白其內涵。

① 我們一定要該掉那種目無全牛的觀念,樹立全局意識。

② 今年初上海鮮牛奶市場燃起競相降價的烽火,銷售價格甚至低於成本,這對消費者來說倒正好火中取栗。(1998年全國高考題)

③ 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了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2001年全國高考題)

①題中「目無全牛」語出《莊子??養生主》,形容技藝達到極純熟的境界。②題中「火中取栗」源自法國作家拉??封丹的寓言,指受人利用冒了險,結果還一無所獲。③題中「安步當車」源自《戰國策》,指把慢慢行走當作坐車,是形容一種安閑自足的生活態度。知道了這些成語的出處,我們自然就能夠准確理解運用它們。此外如「彈冠相慶」、「風聲鶴唳」、「燕雀處堂」等亦需結合出處來理解。

八、不明語病 有些題中成語運用是否正確我們需要結合語病來分析判斷;句子表意准確,沒有語病,應該是我們正確運用成語的基本前提。

① 你就別再為難她了,她既然不肯講,就一定有難言之隱的苦衷。

② 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中東之行,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美伊之間的矛盾,海灣地區的局勢也不會從此一勞永逸。(1999年全國高考題)

③ 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你不應該求全責備他的缺點。

①題中的「難言之隱」指難以言說的苦衷,「隱」即「苦衷」,二者重復,應刪掉「之隱」或「的苦衷」。②題中「局勢」和「一勞永逸」主謂搭配不當,可將「一勞永逸」換成「永遠太平」等。③題中「求全」和「責備」都是動賓短語,動賓短語不能帶賓語,故該句表述不合語法;可改換成「對他的缺點,你不應該求全責備」。

以上就是筆者結合歷年的高考試題和多年的備考練習,總結出的成語誤用八種類型。當然,同樣一個例子,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它劃入不同的類型;這八種分法,也只是筆者的一孔之見罷了。好在我們分類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們的目的,是要讓大家更准確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功利一點地說,是能夠做准成語運用題。我也真心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資料來自網路

㈥ 初中語文60個易誤用成語

望文生義
文:文字,指字面;義:意義。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回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答切的解釋。
[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出處]
清·張之洞《X軒轉語》:「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生義;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
[例句]
他常愛望文生義地理解經典文章。
[近義]
妄生穿鑿 不求甚解 斷章取義 望文生訓 ...
[反義]
字斟句酌 精益求精 貫通融會 融會貫通

㈦ 有幾種情況讓成語誤用

忘文生義、誤用褒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累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

㈧ 中考語文中150個易錯成語,一定要避免

您好,望採納哦,謝謝嘛~

150個中考易錯成語

【包羅萬象】

形容內容龐雜,無所不有。該詞易犯「大詞小用」的毛病。

【遍體鱗傷】

渾身都是傷痕。已包含「渾身」的意思,不能再說「渾身遍體鱗傷」。

【別無長物】

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不能理解成「自己沒有什麼長處」。

【不恥下問】

不可用於與自己相當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不負眾望】

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與「不翼而飛」表示東西丟失不同。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收拾】

無可挽救,不可救葯。有人將此詞與「一發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變褒為貶。一發而不可收,形容對發生的氣勢難以控制。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不瘟不火】

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對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這是一個贊揚演員演技好的褒義詞。常被誤用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

【不以為然】

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認為不是、不對的否定的意思。易與「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輕視的意思」混淆。

誤例:有些人對於闖紅燈總是不以為然,認為只要不與汽車撞上,總會沒事的。

【不足為訓】

指不值得作為准則或典範。不能理解為「不值得作為教訓」。

【不刊之論】

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不能理解為「不能刊登、發表」。

【不贊一詞】

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也指一言不發。不能理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

【不絕如縷】

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不能誤認為「連續不斷」。

【慘淡經營】

表示為某事非常勞苦,形容苦費心思於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詞中的「慘淡」很容易被誤解為「蕭條、不景氣」,錯認為是經營艱難,生意清淡。

【滄海桑田】

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易望文生義,誤解為「大海和農田」。

【側目而視】

形容拘謹畏懼的樣子。易誤解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曾幾何時】

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易誤解為「在很久以前」或「過了很長時間」。

【差強人意】

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常被人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或「強人所難」。

【長此以往】

長期這樣下去。多用於不好的結果。

【處心積慮】

千方百計地盤算。貶義。【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褒義。兩個成語容易混淆。

【蠢蠢欲動】

指敵人准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貶義詞,不能理解為「躍躍欲試」。

【粗茶淡飯】

指生活儉朴或自謙食物簡單。不可以此說生活不好。

【大方之家】

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不能望文生義,理解成「出手大方、闊綽的人」。

【大快人心】

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於「一般的好事」。

【當之無愧】

指當得起某種光榮稱號或榮譽,毫無愧色。多作敬詞贊語,表示對人的贊揚,只能用於對方。

【鼎力相助】

大力相助。是敬辭,表示請托或感謝時用。即用於有求於對方或感謝對方,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豆蔻年華】

女子十三四歲。指其他年齡或性別皆錯。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不用貶義。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有氣勢。

【風聲鶴唳】

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錯用此詞形容戰斗激烈。

【鳳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褒義詞,不能僅僅理解為「很少」的意思。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含貶義。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不是什麼改變都叫「改弦更張」。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功敗垂成】

失敗於即將成功之時,有惋惜之意。不可理解為「成功與失敗的分別」。

【鬼斧神工】

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國色天香】

指色香俱備的牡丹花或比喻人,不用於其它花卉。

【汗牛充棟】

形容書籍多。只能用來形容書籍很多,不能用來形容其它的事物多。

【呼之欲出】

指藝術形象生動逼真。常被誤用作「即將面世」之意。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詞性短語,不能受副詞「更加」修飾,易造成語法錯誤。

【渙然冰釋】

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不能用來描寫冰雪融化。

【魂牽夢縈】

形容思念情切。易與「夢寐以求——做夢的時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著」混淆。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有人誤用為「取利」之意。

【濟濟一堂】

許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是只要是「很多人在一起」就可以用。

【間不容發】

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

【江河日下】

比喻事物日趨衰落,情況一天不如一天。不能理解為「水流一天天在減少」。

【津津樂道】

很感興趣地談論。已經含有「談論」的意思,不能說「津津樂道地談論」。

【噤若寒蟬】

比喻不敢說話。強調人不出聲的原因是因為害怕。常誤用來形容安靜,或是默不作聲、閉口不言等意思。

【久假不歸】

假:借。長期借去,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請假而不回來」。

【九牛一毛】

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強調「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意思,與「杯水車薪,強調數量太少無濟於事」容易混淆。

【慷慨解囊】

形容豪爽大方地幫助別人。不能用於自己消費。

【空谷足音】

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和事物。此成語容易望文生義。

【空穴來風】

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常被誤解為「憑空捏造,毫無根據」。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

【曠日持久】

耽誤時間,拖延很久。不能理解為堅持很長時間。

【良莠不齊】

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一起。多指人的品質,不表示水平能力、產品質量或學生成績等參差不齊。

【勵精圖治】

形容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國家,適用對象極為有限。

【馬革裹屍】

指英勇殺敵,戰死疆場。常被誤解為「死得很慘,死後連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沒有」。

【美輪美奐】

形容房屋建築高大華麗。媒體多誤用來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不可用於褒義指變化之大。

【明日黃花】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來的東西。

【漠不關心】

(對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態度冷淡,毫不關心。不能跟賓語。

【目無全牛】

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不能理解為「沒有全局觀念或看不到整體」。不能誤用作貶義詞。

【難言之隱】

難以說出來的苦衷。不能用來修飾「苦衷」,否則就會造成句意的重復。

【年富力強】

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年輕,二是力壯。不能只斷取「力強」的意義,而忽視了「年富」的意義。

【拍手稱快】

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不能直接用於那些歡快的場面。

【拋磚引玉】

比喻用不成熟的、膚淺的意見,引出成熟的、高明的意見。常用作謙詞,只能用於自己,不能用於別人。

【蓬蓽生輝】

使自己的破屋生輝不勝榮幸。是個謙詞,用反了當有罵人之嫌。

【評頭論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含貶義,不能作中性的「評議」理解。

【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易誤解為「不期而遇」的意思,而忽略了主體是「互不相識的人」。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巧奪天工】

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於「自然本身」。

【青出於藍勝於藍】

指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超過前人。用指別的超過不可以。

【罄竹難書】

比喻罪惡之多,難以寫盡。必須是罪行、劣跡、錯誤之類的事實,含有明顯的貶抑色彩,而且如果是具體的東西數量再大也不能使用「罄竹難書」。

【求全責備】

是指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後面不能帶賓語。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此成語易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而造成成語與句子重復。

【日理萬機】

指古代帝王或國家領導人每天忙於處理繁多的政務。該詞詞義較重,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否則就犯了「大詞小用」的毛病。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三長兩短】

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能泛指意外情況。

【三人成虎】

城市本無虎,傳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重復,即能蠱惑人心。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賞心悅目】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深居簡出】

指常呆在家裡,很少出門。不能理解為「簡簡單單出門」。

【莘莘學子】

表示眾多的學生,不能指具體一個或幾個。如果前加上「一位」「每一個」「幾個」等這些限定,就犯了邏輯上的錯誤。

【身臨其境】

指親身到了那個境地。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生靈塗炭】

形容廣大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易用成「人民生靈塗炭」,造成語義重復。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不能用於「驚人的消息或變化」。

【始作俑者】

貶義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常被誤解為中性詞,當「第一個做某事的人」的意思來用。

【事倍功半】

花費的氣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與【事半功倍】意思相反。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首當其沖】

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常被誤解為「首先、第一個」。

【首屈一指】

數第一。【屈指可數】為數不多。兩個成語易誤用。

【首鼠兩端】

形容遲疑不決,瞻前顧後。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司空見慣】

形容經常看到的事物,不足為奇。是不及物動詞,可以說「對……司空見慣」,後面不能直接帶賓語,否則會造成語法錯誤。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兩詞經常被混用。

【彈冠相慶】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後指壞人得意的樣子。多用作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嘆為觀止】

贊嘆所見事物盡善盡美,好到了極點。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萬人空巷】

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里出來,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會或新事物把許多的人都吸引出來了。常被誤用為指人們都待在家裡,巷子里靜悄悄的,空無一人。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

【鞭長莫及】

指力量達不到。兩個成語不能混用。

誤例:各地的分公司常常覺得天高皇帝遠,總部望塵莫及,經常自作主張,各自為政。

【望其項背】

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有人錯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

【妄自菲薄】

過分地看輕自己。後面不能跟賓語,也不能表示「看輕他人」。

【危言危行】

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為「危險的言論和行動」。

【文不加點】

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下筆成章。常被誤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

【無可厚非】

不可以過分指責。與「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批評指責的」程度不同。

【無所不為】

沒有不幹的事情。指什麼壞事都干。常被誤解為褒義詞「什麼都敢做」的意思。

誤例:這些年輕的科學家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無所不至】

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無微不至】

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只用來形容人,也不能誤解為「細致」的意思。

誤例:這部小說的構思既精巧又嚴密,真是無微不至。

【洗心革面】

比喻壞人物徹底悔改。其主體是人,不能是物,同時要注意人物身份,不能用在如學生等人身上,造成輕重失度。

【細大不捐】

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不能理解為「一點東西也不捐出」。

誤例:當人們紛紛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時,你卻細大不捐,這樣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下里巴人】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理解為「普通的鄉下人」。

誤例:1.有些人瞧不起民間剪紙,認為這只是下里巴人創造的玩意兒,沒有藝術價值,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2.一些人對中國的茶有偏見,以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東西,檔次不如進口飲料。

【相濡以沫】

在危難的處境中互相救助。不能指一般情況下的互相幫助。

誤例:周禮的家是個四代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會評為五好家庭。

【相提並論】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談論。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語」。

誤例:當年窮山溝溝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團董事長,今昔之別,簡直不可相提並論。

【心悅誠服】

表示真心實意地服從或佩服。不能理解為「心情舒暢愉悅」之意。

誤例:他聽著風頂樹梢,聽著小鳥歡噪,心悅誠服,不原離開這個地方了。

【信手拈來】

形容詞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必多尋思,就能寫出來。後面不可以跟賓語。

誤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信手拈來前人的成果入詞,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詞的範例。

【休戚相關】

憂喜福禍相關聯。與「息息相關——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不同。

誤例:1.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個社會休戚相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2. 必須抓好商品質量,商品質量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利益休戚相關。

【休戚與共】

同甘共苦。同「休戚相關」、「息息相關」常混淆。

誤例:任何一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會休戚與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虛懷若谷】

形容非常謙虛,表示對人的敬意。是個敬辭,只能對別人,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誤例:我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做到了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虛與委蛇】

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酬。不能理解為巧妙應變或細述委曲。

誤例:在接待外賓的大型活動中,敏銳果斷的判斷和虛與委蛇地應變顯得格外重要。

【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並非活的」。

誤例:李麗上過王老師一節課,就能將其講課的動作、神態模仿得栩栩如生。

【陽春白雪】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與「下里巴人」意思相反。含貶義,易錯誤理解為褒義。

誤例:《春天的故事》曲詞優美,為群眾喜聞樂見,真不愧為陽春白雪。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誤例:毛書法家大筆一揮,運腕揮毫,筆走龍蛇,只見兔起鶻落,作品一蹴而就。

【一言九鼎】

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誤例:兄弟,你別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說話算數的。

【亦步亦趨】

比喻自己沒有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都順從別人,跟著人家走。含貶義,易誤用為中性詞,理解為「追隨」「跟隨」之意。

【溢美之詞】

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應有盡有】

應該有的都有。不「應該有的」就不能「盡有」。

【應運而生】

順應適當時機出現。不能用於消極事物。

【雨後春筍】

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現。是一個褒義詞,使用時要注意與語境相符。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意味深長】話語含蓄,帶有深意。兩個成語容易混淆。

【有口皆碑】

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此成語為褒義詞,易犯「褒詞貶用」的錯誤。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誤例:我是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我責無旁貸的責任,是否是非典患者這並不重要。

【炙手可熱】

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可理解為「熱門」或「商品暢銷」。

誤例:家用電器的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來趨於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誤例: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一直堅持戰爭主張,對世界人民反戰呼聲置之度外,最終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捉襟見肘】

捉襟見肘本指衣服破爛,後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 與「不合身」無關。

【走投無路】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找不到出路。不能誤解為「沒有路可以走」。

您好,望採納哦,謝謝嘛~

㈨ 中考語文基礎:成語運用中的語法錯誤方法

不當拆分造成誤用

成語的意義不是語素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整體,隨意地拆分,會造成運用的錯誤。

閱讀全文

與中考語文成語誤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