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考語文常見題型以及答題模板
好處: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答,從寫作手法,表達技巧講起,再講對文章結構的回好處,如承上啟下等答。
理解:立足本句放眼句外,由表及裡,先寫表層意思,再寫深層意思。必要時,搬上主旨都能得分。
這些是老師教的,挺有用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Ⅱ 高考語文的答題模板是什麼
藝術技巧 :根據一來首詩,先想抒情手段,自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古抒情,用典諷今,沒有的話,再想描寫手法,白描,工筆,正側烘托,動靜,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沒有的話,再想修辭手法,比擬,比喻,誇張,借代,通感等,還沒有的話,再想構思技巧,抑揚,以景結情,以小見大,鋪陳,伏筆照應。第一步,先寫出詩歌用了哪些藝術技巧(藝術表現手法)第二步,結合詩句具體分析,哪些詩句運用了哪些手法第三步,寫出藝術效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使語言雋永,含蓄,表達深沉等。
Ⅲ 高考語文詩詞鑒賞套用模板
學習目標: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一) 知識儲備:詩歌的表達技巧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
1、 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如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抒發了女詞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的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為。
② 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
2、描寫手法
①烘托(襯托)
②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③虛實結合
④渲染和白描
3、修辭手法
比喻、象徵、排比、擬人、誇張、起興、對比、設問、反問、通感、借代、雙關、對偶、反復等。
(二)試題模式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或表達技巧、藝術手法或手法)
(三)答題思路
在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時,不僅僅要知道「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什麼」(這種表現手法本身的表達效果)和「怎麼樣」( 這種表現手法對表達詩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在辨識表現手法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是什麼」(敘)——「為什麼」(析)——「怎麼樣」(評)這一答題思路。
(四)解答步驟
1、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取得了什麼藝術效果。
(五)誤區警示
1、把握不準設問的角度,分不清是問描寫手法、修辭手法還是抒情手法。
2、表現手法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全面、不系統,導致答案點不全。
3、答案組織欠妥當,不能先答點 ,再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只是寫一些套話。
(六)典例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村居 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卧,帶得寒鴉兩兩歸。
註:槿花,夏秋之交開花,花冠為紫紅或白色。
分析此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詩歌賞析】張舜民,宋代著名詩人。《村居》是其代表作之一。詩里所描寫的是一幅靜謐談雅,又帶有一縷清寂氣息的秋日村居圖。
「水繞陂田竹繞籬」,選材如同電影鏡頭的轉換,由遠景轉到近景。村居的遠處是流水潺潺,環繞著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園,青竹繞籬,綠水映陂,一派田園風光。「榆錢落盡槿花稀」,槿花,又稱木槿,夏秋之交開花,花冠為紫紅色或白色。槿花稀疏,表明時已清秋,一樹榆錢早就隨風而去了。所以院落內盡管綠陰宜人,可惜盛時已過,殘存的幾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遲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夕陽牛背無人卧,帶得寒鴉兩兩歸」。牛蹄聲打破了沉寂,詩人把鏡頭又轉換到小院外。夕陽西沉,暮色朦朧,老牛緩緩歸來。這景象早在《詩經》中就被詠唱過:「日之夕矣,牛羊下來」。(《王風•君子役》)然而詩人並不去重復前人詩意,而是捕捉到一個全新的藝術形象:老牛自行歸來,牛背上並不是短笛橫吹的牧牛郎,而是佇立的寒鴉。寒鴉易驚善飛,卻在這寧靜的氣氛中悠閑自在,站立牛背,寒鴉之靜附於牛之動,牛之動涵容了寒鴉之靜,大小相映,動靜相襯,構成新穎的畫面。宋人詩力求生新,於此可見一斑。「無人卧」三字是不是贅筆呢?為什麼不直說:「夕陽牛背寒鴉立?」這正是此詩韻味的所在。「無人卧」是頓筆,引起讀者提出問題:那麼到底有什麼東西在牛背上呢?於是引出「帶得寒鴉兩兩歸」,形象宛然在目。沒有這一頓挫,則太平直,缺少韻致了。牛背負鳥這一景象,與張舜民時代相近的詩人也曾描寫過。如蘇邁的斷句:「葉隨流水歸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見《東坡題跋》卷上《書邁詩》),賀鑄的「水牯負鴝鵒」(《慶湖遺老集》卷五《快哉亭朝暮寓目》)。張舜民此詩顯然意境更高。一是融進了自己的感情色彩。牛背寒鴉,體現了鄉村生活的寧靜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陽」、「寒鴉」來渲染氣氛,在靜謐之外又籠上一層淡淡的閑愁。二是刻劃形象更為細膩生動。「帶」與「兩兩」相互配合,則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鴉的自然無猜,神態畢現。看似淡淡寫來,卻已形神兼備、以形傳神。
寧靜,是這首小詩的基調。前兩句選擇的是綠水、田地、翠竹、屋籬、榆樹、槿花等靜物,以靜寫靜。後兩句卻是變換手法,以動寫靜。牛蹄得得,行步遲遲,有聲響也有動態,但是沒有破壞環境的和諧統一,奧秘就在於動作的遲緩,聲調的單一。這顯然與王維的山水詩如《山居秋瞑》、《鳥鳴澗》等手法相同,以動寫靜,更顯其靜。
此詩通過細致地觀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語言,勾勒出新穎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悠閑寧靜而又略帶清愁的心情,構成了渾成和諧的意境,給人以優美的藝術享受。
答案:這首詩採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前兩句選取了青水,翠竹,榆樹,槿花等靜物,以靜寫靜,景色清爽自然.後兩句以易驚善飛之寒鴉立於緩緩歸來之牛背,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動靜相襯,構成一幅恬靜清雅的村居圖.
(七)題目訓練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詩的第一、二、四句分別從哪些角度來寫夜雪的?運用了什麼手法?
【參考答案】第一、二、四句分別從感覺、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寫的。用的是側面描寫的手法。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春盡
宋朝• 鄭獬.
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
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
前樹未回疑路斷,後山才轉便雲遮。
夜間絕少塵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首聯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首聯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離家日久,又逢春色,倍添惆悵,連春風都要責怪:為何不好端端在家,跑到天涯來干什麼?(1分)把春風人格化,含蓄風趣地表達了思鄉之情。(2分)
3.鷓鴣天 范成大
嫩綠重重看得成,曲闌幽檻小紅英。酴釄【注】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 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淺酒片時清。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
【注】酴釄(tú mí):一種觀賞植物。
(1) 詞的上片運用哪些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是做簡要分析。(4分)
(2) 結合詞的下片簡要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4分)
【參考答案】(1)運用色彩對比、動靜相襯的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2分)「嫩綠」與「紅英」對比,靜態的嫩葉及小紅英與動態的蜂兒及燕子相襯。(2分)
(2)面對春的離去,作客在外的詞人只好借酒消愁,混過這惱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天的到來;(2分)表達了詞人的傷春之情和飄零之感。(2分)
Ⅳ 高考語文解題模板
(一)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金牌備考:高考語文130分奪分方案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
說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___ 的_____特點.
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典型題實戰兵法
詞曲小知識
詞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詞(或曲)的格律,而題目則限定詞(或曲)的內容。
如《補運算元.詠梅》,補運算元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
引號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2、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
3、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4、表強調。
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Ⅳ 高考語文煉字題的答題技巧
1.看清題干要求。選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項,有沒有其他可供答題參考的信息等,務必看仔細,看清楚。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選擇項。如「詞語、成語(含熟語)辨析題」可從感情色彩、范圍大小、程度輕重、搭配得當與否、是否重復累贅等方面考慮。3.幾點常規的提醒。讀音正誤辨別時,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這么讀的字越要謹慎;錯別字正誤辨別,看題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原本是正確的反而會覺得像是錯的,如無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選詞填空題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問題;成語使用題忌「望文生義」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有時試題中那「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二、自然科學和社科類文章閱讀一是鎖定題目的閱讀區間,在第幾段第幾行,特別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詞語、句子的理解題。二是一般第1、2題比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據題干指向。表述一般與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確。三是第3、4題的設題難度稍微大一點。設題的錯誤項大都與原文有些偏差。細微處要搞清楚。三、文言文閱讀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劃一劃。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後一題,即內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讀了此文。就相當於讀了譯文之後。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3.要藉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後面的句子自然會水到渠成。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注釋的其他文言實詞,只看注釋即可。6.文言文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於、則、之」等常用詞語上,再復習一下。四、文言翻譯文言文翻譯:首先要讀順句子或語段,讀順了翻譯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實詞虛詞解釋,要注意結合上下文推斷;翻譯時應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語序的變化調整,省略成分的補充;注意譯句的通順上口,書寫認真。沒有哪一位閱卷人會在空白處打對號的。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該填的必須填上,不論自己答對還是答錯。五、古詩鑒賞古詩鑒賞重在字句的理解。要從詩中找答案,各種方法要學,但關鍵是對本詩的理解,特別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寫這首詩表現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揚、或沉鬱、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實到詞句中。記住的關鍵一點就是:答案在詩歌內,在字句內在作者表達的情景內,如「冷、清、寂、絕、暗、陰、鬧、箋、淚」中。詩歌鑒賞的表述,要緊貼詩句,可貼標簽,不可誇大或縮小,實實在在的表述為好。如2002年「折柳」,2003年「冷、咽」的詩眼,都是據本詩內容去分析,不可硬套。當然,表述應有技巧。就是分析這個詞的來龍去脈,在此處的含義。這樣表述就清楚了。2017年高考語文答題技巧總結古文答題技巧: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古詩詞答題技巧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古詩詞答題技巧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古詩詞答題技巧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准確、簡明、規范。文言文答題技巧:先讀最後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然後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Ⅵ 高考語文答題步驟模板
(一)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金牌備考:高考語文130分奪分方案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
說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___ 的_____特點.
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典型題實戰兵法
詞曲小知識
詞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詞(或曲)的格律,而題目則限定詞(或曲)的內容。
如《補運算元.詠梅》,補運算元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
引號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2、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
3、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4、表強調。
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Ⅶ 語文高考閱讀傳記的答題模板
人物傳記閱讀備考指要
一、考點闡釋
傳記在當代人的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傳記的閱讀更能夠體現以對話為特徵的現代閱讀理念。傳記閱讀已被列為 2007 年高考的選考內容。
根據《 2007 年考試大綱》的要求,傳記閱讀考點主要是:
① 快速、准確、有效地篩選並整合傳記文本中的重要信息。
② 分析傳記文本的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③ 分析傳記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及其主要表現手法。
④ 評價傳記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並探討傳記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⑤ 對傳記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分析。
⑥ 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傳記文本的深層意蘊,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⑦ 通過理性的反思,探究傳記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命題預測
1 .高考題型:命題形式與過去高考試卷中的現代文大閱讀題類似,由於該類題在 2007 年高考首次出現,難度應為中等,題量為 3 至 4 小題,分值占總分值的 10 %左右,大致為 15—20 分;主、客觀題可能會同時出現,也可能都是主觀題;其中會有一道探究題 ( 出題考查點主要為傳記文段的重點、難點、疑點及新點 ) ,且分值較重,重點考查考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2 .文本材料:一般選擇古今中外那些內容豐富且思想性強、反映社會時代風貌特點、體現人類精神品格的人物傳記、回憶文章、悼詞、墓誌銘、評傳等現代文傳記類作品作為考試文本,其傳記主人公大多為中外歷史名人,如著名政治人物、科學家、藝術家等。
三、備考方略
1 .閱讀一些典範性的傳記作品或傳記刊物 ( 如《人物》《傳記文學》《名人傳記》等 ) ,把握傳記文體特性和結構特點,認識傳記作品兼具史實性和文學性的基本特性以及認識人生、以史為鑒的基本功用,掌握傳記作品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領悟傳記文體的一般寫作規律 —— 一般都是按人物生平簡介、生活工作經歷、意義及影響這樣的順序來敘述的。多側面研究傳記文本中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
這樣有助於把握人物的性格及思想形成的根源,真正理解文本所表現的人物精神境界。
2 .在平時閱讀中培養個性化閱讀、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養成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對傳記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的閱讀習慣,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發展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才能提高對新題型 —— 探究題的應對能力。
3 .傳記閱讀是新增的考試內容,要認真研究《 2007 年考試大綱》和《 2007 年廣東省高考 語文 考試說明》,重視樣板題、調研題的研究,了解傳記閱讀題的命題特點和設問類型等。
4 .重視整體閱讀。把握基本事實,弄清作者的基本觀點及其褒貶態度,聯系各種背景或影響,全面理解傳主 —— 把握傳記文段主要表現了傳記主人公的什麼品質特點。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理清具體的敘事脈絡,即傳記主人公或相關人物在什麼地方做了一件怎樣的事情、結果怎樣、有何後果或影響,這些事情表現了 』 主人公怎樣的品質或才能。
5 .強化類題訓練,增強審題意識,明確答題思路,規范答題表述。要通過訓練,掌握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對於新題型,要特別強調讀題審題,弄清題目含義,揣摩命題意圖,明確作答要求。同時要養成規范化答題的習慣,在讀文習慣、答題步驟、思維習慣、表述方式等方面進行嚴格訓練,進一步提高復習效率。
四、知識儲備
◆ 了解傳記文體知識,把握傳記作品的基本特點
傳記,單稱 「 傳 」 ,屬廣義散文里的一釋文體,是記載人物事跡的:艾章。它處於歷史和文學的邊緣地帶,是一種邊緣性的文體,它 E 薤有歷史特徵,要求 「 尊重歷史 」 .又有文學的特徵。人物形象、語言都要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傳記作品的基本特徵是紀實性與文學性的統一。優秀的傳記作品往往是真實性與文學性相結合、哲理性與形象性相結合、思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具體來說,其主要特徵為:
① 真實性。傳記的真實首先是必須以真人真事為依據再現歷史、再現人物。當然,傳記文學的真實性不排斥適當的藝術加工 ( 如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細節藉助於想像、聯想等加工 ) ,但這種加工必須符合人物的性格及事物發展的邏輯,以達到更高的真實 —— 藝術真實。
② 藝術性。傳記文學要運用多樣的藝術手法來刻畫人物,人物塑造力求個性化、形象化。傳記文學主要是寫人的,所以它要求刻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常用白描等手法刻畫人物。一部《史記》之所以備受歷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運用了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刻畫了許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③ 概括性。在傳記文學中,傳主的生平經歷一般都較完整,便於讀者從總體上把握人物 ( 如《史記》 ) 。但一些小傳 ( 如 「 逸事 」 等 ) 或試題中的傳記節選文段,由於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現人物一生完整的經歷、事跡,往往通過典型的事例,以小見大,來表現人物性格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 ? 因而傳記一般要求選材精當、高度概括:一是對人物要有選擇.選擇那些代表性強、事跡豐富和很有性格特點的人來寫;二是對人物的事跡要有選擇,選擇能夠概括人物一生特點的事跡。而不是面面俱到:
④ 通俗性。傳記一般要求作者在形式表達方面寫得簡明易懂,容易被讀者接受。語言風格多樣化、如介紹科學成就的,語言可以簡明、平實、樸素;描述傳主多種才能與生活情趣的,語言可以生動活潑、文雅詼諧等.富於文學色彩。
傳記的類別多種多樣,有自傳、他傳、內傳、外傳、別傳、列傳、家傳、小傳等;從文體形態的角度上看,有歷史性傳記、評論性傳記、文學性傳記、傳記小說等等。在閱讀中要注意區分常見的不同類別作品之間的文體特點差異,例如:
① 人物傳記:屬於文學性傳記,其表現手法較接近予小說,在真實的基礎上,可以運用想像手法,來恢復其失落的事件環節或細節。
② 回憶錄與自傳:回憶錄往往是第一人稱的敘述,傳主一般是作者自己,但也可能作者只是一個見證人,要注意其回憶敘述的技巧自傳亦屬於自述性文學作品,是一種以第一人稱敘述的人物傳記。
以上兩種一般篇幅較長,若以之為材料命題,則大多採用節選的形式。
③ 評傳:是人物傳記夾雜著作者評述的一種帶有文學評論色彩的體裁,它處於人物傳記和文學評論之間。由於評傳兼具兩者特點,因此可以寫得比較簡短,更適合於考試命題選用.應予以注意。
④ 小傳:是一種主要附著於著述之中的簡短文字,它粗線條、簡要地介紹傳主的社會經歷,思想軌跡、興趣愛好、性格特徵、主要著述或功過事跡等。這類作品篇幅短,亦適合作為考試命題材料。
◆ 聯系相關歷史知識,把握歷史人物的評價標准
從考試命題角度來說,我們應特別關注如何正確評價傳主的功過得失,如何從傳記文本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啟示、引為人生鑒戒這類內容的考查。因而,我們要把握歷史人物的評價標准。對歷史人物 ? 根據他們對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在客觀上所起的推動或阻礙作用,對人民有利還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這是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標准。具體來說:
a .嚴格的歷史性:評價歷史人物時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處的歷史條件下來進行,決不
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
b .充分的全面性:評價歷史人物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歷史人物.要重視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間的關系等,注意其個性特點.如品質、氣節、修養、性格等:也應注意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之問的關系.以客觀效果為主要依據.同時結合主觀動機,才能對人物進行辯證的全面的分析。
三、解題指津
◆ 解題的基本原則
l「 整體把握原文與語境分折相結合的原則、整體原則:
閱讀文章要首先從整體出發、弄清文本大意,明白中心主旨,把握傳主特點,思考回答問題時緊扣中心主旨,不能孤立地去看問題,盡量分析問題與中心主旨有何關系。
語境原則:理解具體問題時要有強烈的語境意識,分析回答任何一個問題都要從上下文出發,從原文找到問題的相關信息點或暗示內容.再加以分析、歸納、作答。
2 . 「 知世論人、知人論事、事中見人 」 原則
「 傳主與時代 」 和 「 傳主與他人 」 是理解傳記的經緯。要理解傳主其人其事:
首先要關注傳主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眾多因素,這樣才能更深刻、更好地理解傳主;其次,要理解各種人物關系網中的傳主,因為傳主的叄際交往是影響他也是組成他人生經歷的重要方面,通過傳主與他人的關系去理解傳主是閱讀傳記的一條通道;
再次,理解傳主要結合具體的事實,傳記本身的特徵之一就是真實性,思考分析傳記閱讀題時亦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分析人物性格或評價判斷,都必須在文本中找到相關的事實作為依據,用事實說話,不能憑空妄下判斷或憑臆想作推斷。
◆ 解題的基本步驟
傳記閱讀題的解題思路、方法可與原來的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的解題思路、方法聯系起來,結合傳記作品的具體特點,我們可按以下思路步驟去解題:
1 .揣摩題干,有備而讀
研讀題千,認真審題,看清命題人問了哪些方面的問題,在大腦里要形成 「 問題鎖鏈 」 形成明確而強烈 「 問題意識 」 ,讓問題作為閱讀文本韻有力指示。
2 .理清脈絡,整體把握
第一遍速讀文本:第一步,弄清作品按什麼順序組織材料,傳主的生活經歷是如何貫穿起來的,把握文本的結構思路;第二步,整體領會文本內容,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弄清文段寫了傳記主人公哪些事,體現了人物的什麼性格、品質特點;第三步,區分出作者評論的成分,弄清作者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是什麼。
3 .細讀文本.圈點勾畫
第二遍精讀文本:帶著問題,有意識地細讀全文,注意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與細節,勾畫出問題的相關信息區域,尤其注意敘述以外的其他議論性、闡發陛等內容。強調兩點:一是思考問題要瞻前顧後;一是准確圈定答題信息區域。
4 .深思熟慮,精確表達
將問題與文本緊密銜接起來,對文本內容作深入思考,對傳記人物的思想、感情、品格、氣質、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態度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對試題具體問題思考分析時,堅持 「 整體原則 」「 語境原則 」 和 「 知世論人、知人論事、事中見人 」 原則,問什麼,答什麼。在表達時,一要整合篩選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無的字句;三要用詞雅緻、精確。
Ⅷ 誰有高考語文答題模版
高考語文萬能答題公式
(1)某句話在文中作用
1.文首 開編點題 渲染氣氛(散文) 埋下伏筆(記敘類散文) 設置懸念(小說) 為下文做鋪墊 總領下文
2文中 承上啟下 總領下文 總結上文
3文末 點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題(記敘) 照應開頭(議論,記敘,小說)
(2)修辭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 擬人 生動形象 生動形象寫出了 + 對象+特徵
2 有氣勢 加強語氣 一氣呵成 強調了+對象+特徵
(3)設問 引起讀者思考 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一、修辭格與體會文章表達。
1、讀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地描寫了……,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 。②擬人:……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與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誇張:……採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聯想奇特,富於形象感。 ④反問:……採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語氣更強烈,表達的思想也更強烈。 ⑤排比:……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的情景,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節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⑥對偶:……採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抒發了作者對……的感情,節奏明快,富於音樂美。
二、插敘的作用。
1、讀出插敘的語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聯系。
2、公式: ……採用了插敘的寫法,既對文章……的內容加以補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題(或豐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歸納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寫人為主:記敘了……贊揚了……表達了…… ②記事為主:記敘了……(批評了)歌頌了……表現了…… ③寫景狀物:採用了……手法,藉助……描寫,贊揚了……抒發了…… ④游記: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⑤議論文:文章論述了……闡明了……
四、記敘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時間:以……的時間為序(或線索)來寫,使記敘的過程更清楚。 ②地點:以……的轉換為序來寫,為人物提供活動環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來寫,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豐富鮮明。 ④人物:以……的活動來寫,推進故事情節向前發展。
五、描寫手法的作用。
1、讀出描寫手法在語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確描寫類型及相關知識: ①外貌(肖像)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②語言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內心世界 ③動作(細節)描的主要作用就是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態)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復雜的心理主刻畫,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寫了……的樣子,表現了……
語言:……的語言,生動、傳神地展示了……內心,表現了……
動作:用運……的詞語,生動、准確地刻畫了……
心理:……等詞語寫出了……,表現了……
六、環境描寫的作用。
1、找出文段開頭或中間及末尾的環境描寫語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寫,寫出了……的景色(或環境),烘託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②……的景物描寫,結合人物心理活動,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寫,反映了……的情景,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調。
七、論證方法 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關的論證方法。
2、明確知識: ①例證法主要是增強說服力,通過一兩個典型事例,可以使闡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證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實內容,增強說服的權威性,極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對比論證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論證更為深刻。 ④比喻論證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論證更為具體生動形象。
3、公式:
例證法:採用了舉例的方法,以……來說明……的觀點,列舉詳實,說服力強。
引證法:採用了引證法,以……的名言來說理,增強說服的權威性,極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對比論證法:採用了正反對比論證法,以……來論述,深刻。
比喻論證法:採用了比喻論證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闡明了……
八、仿寫句子。
公式: 1、數清例句的字數。 ②弄清例句所採用的修辭手法(沒有修辭手法的除外)。 ③讀懂例句與所要仿寫的句子在概念和現象上的聯系。
九、對對聯。
公式: ①名對名,形對形,動對動; ②山對川,日對月,天對地; ③注意上下聯語意的相關、相融。
十、讀圖題。
公式: ①分析畫面構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麼,畫面的主題詞或標題是什麼,畫面中的人物語言有什麼。 ②給漫畫寫題目的公式:題目+內容+啟發。 ③結合畫面含義,說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啟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見,要分要點來寫(寫成1、2、3) ④給畫面定標題,要不能離開畫面含義或寓意。 ⑤說畫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聯想到B,A、B具有共性。
十一、探究題。
公式: ①分析所給的語段從中得出的結論。 ②分析所給的圖表數據變化情況,得出結論。 ③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結論,但最好分1、2、3來表達。 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議時,要具體寫明1、2、3點。
十二、概括題。
公式: ①分析所給的語言材料要找出幾則材料的共性,然後用一句話表達。 ②分析所給的語言材料,找出每則材料所講現象的重點,然後用一句話綜合表達。當然也可以寫成「我的發現是1、2、3點」。 ③分析所給的名著閱讀選段內容,然後從中找出關鍵情節或人物語言,動作,再用一句語言來概括人物的性格。
公式:
1、要能寫出1一6冊名著導讀內容相關章節里的人物特徵性的語言。 ②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③寫出相關章節的故事情節。 ④寫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稱。 ⑤如果要求用精煉的語言從作品內容、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寫作手法中選擇一個方面對文學名著進行評點,最好考慮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題。
十三、名著閱讀。
公式:
1、要能寫出1一6冊名著導讀內容相關章節里的人物特徵性的語言。 ②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③寫出相關章節的故事情節。 ④寫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稱。
⑤如果要求用精煉的語言從作品內容、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寫作手法中選擇一個方面對文學名著進行評點,最好考慮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題。
十四、寫信。
公式: ①注意書信格式(開頭稱謂頂格寫,「此致」、「敬禮」的位置,寫信人的署名,寫清年月日)。 ②用簡明的文字寫明材料的事實。 ③表示祝願、希望等的內容放在書信內容最後面。
十五、編簡訊。
公式: ①用「滬」一類的字簡寫地名。 ②材料事實編寫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幹內容來寫。
十六、詩文佳句賞欣。
公式: ①推敲詞語運用,注意用「生動」、「形象」、「逼真」等詞語。格式為:……用運的好,描寫了(或刻畫了)……,十分形象、生動、傳神。 ②從修辭格來賞欣,見前面修辭格。 ③從詩文整句的思想性來賞欣,要從詩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來寫,類似於解釋詩句。
十七、說明文學家(或文學作品)風格。
公式: ①寫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寫明作者作品的特徵。 ②結合作者具體作品中的「詩文句」來說明特點。
十八、文言句子劃分停頓。
公式: 1、帶有「故」、「是以」等標志的句子,在這些詞語之後畫斜線。 2、名詞作狀語的,在這個詞語之前劃。 3、「可以」類實際是兩個詞語,在「可」後劃。 4、主語和謂語之間劃。 5、謂語與賓語之間劃。
十九、結合語境說加點詞語在文中的特殊含義。
公式: 1、先解釋這個詞的本義。 2、……描寫了(或刻畫了)…… 3、……意思是……
二十、前後照應。
公式: 1、在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找出關鍵詞。 2、……與……相互照應,表現了……
二十一、巧設懸念。
公式: 1、在文章開頭找出作者所設的懸念(關鍵詞)。 2、……,使文章情節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二、文章開頭寫景語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寫景物的特色。 2、……描寫了……,為下文寫……打下了伏筆。
二十三、記敘線索。
公式: 1、分析線索種類:1、以「物」為線索;2、以「事」;3、以「人」;4、以「時間」;5、以「感情」。 2、以……為線索,串連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現了主題。
二十四、稱謂變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稱謂的變化詞語。 2、採用第一人稱,親切、真實。 3、稱謂變化也反映了情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