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深圳語文中考 文言文部分 的問題
其實背重要的句子就好,全文背已經沒時間啦,學校不是會發重點的詞專句的嗎,背下來,好的屬學校的老師就會告訴你考哪句,論語這些必背的不用講,翻來覆去就那幾篇文言文里的幾句,重要的是古詩,最好全背。
不用管課文有沒有*,誰知道他考哪篇,要做好完全的准備。
不用每個字都懂,但是重點的必須知道
課後的要求不用理,有些寫不背的還是會考,還是以考綱為主
2. 2013中考語文文言文最有可能考那幾篇
不同的教材不一樣的吧。我是浙江的,基本上有考試大綱說明。我們今年考了愚公移山...以前像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什麼的考得比較多...
3. 深圳中考文言文有 三年內考過的不考 這種設置嗎
考試說明中不會有這種規定的。
三年內考過的文言文可能還會考的。
但考察的方式或方法可能不同了。
一些重要的課文還是要認真對待的。
4. 近五年深圳中考文言文
去年和前年是《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吧,反正那幾篇記都有可能,還有就是《出師表》也挺有可能的
5. 2013語中考文言文
個人認為文言文就那幾篇,把那幾篇的知識點掌握好,不管出哪一篇自己都會,這才是決勝王道!
1、岳陽樓記
近五年山西沒有考過,考察熱度5級。考點:生字注音、實詞解釋,句子翻譯,文章內容理解和成語積累。拓展延伸題。復習重點:實詞掌握(通假字、一詞多義);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結合在一起的寫法;正確理解作者的情感。
【知識盤點】
一.重點字詞:
1.注音、寫字:
(1)滕(téng)(2)謫(zhé)(3)浩浩湯湯(shāngshāng)
(4)淫雨fēifēi(霏霏)(5)岸zhǐ(芷)tīng(汀)蘭
2.通假字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具通俱,意思為全、都
(2)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通囑,意思為囑咐
3.古今異義:
(1)越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2)橫無際涯古義:廣闊今義:橫豎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古義:景象今義:觀看
(4)寵辱偕忘古義:榮耀今義:偏愛
(5)是進亦憂,退亦憂古義:在朝廷做官今義:進步
(2)前人之述備矣古義:詳盡今義:准備
(3)微斯人古義:沒有今義:微小
(4)增其舊制古義:規模今義:制度
4.一詞多義:
(1)觀予觀夫巴陵勝狀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
(2)和政通人和命名至若春和景明暖和
(3)空濁浪排空天空而或長煙一空消散
(4)或而或長煙一空有時或異二者之為或者
(5)通政通人和順利北通巫峽通向
(6)一而或長煙一空全部一碧萬頃一片
(7)一南極瀟湘盡感極而悲者也極點
5.詞類活用:
(1)名詞做動詞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北原意為北面,在文中意思為向北面。
南原意為南面,在文中意思為向南面。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守原意為太守,在文中意思為做太守。
(2)動詞做名詞
百廢具興原意為廢棄,在文中意思為廢棄的事。
6.課內其餘重點實詞:
(1)越明年到了
(2)朝暉夕陰陽光
(3)待客騷人詩人
(4)連月不開放睛
(5)薄暮冥冥迫近
(6)把酒臨風端
(7)吾與誰歸一道,歸依
7.虛詞意義:
(1)屬予作文而記之這件事
(2)則有去國懷鄉就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是
(4)而或長煙一空連詞不譯
二.成語積累: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比喻心情愉快。
政通人和:政治通暢,人民和順。
波瀾不驚:比喻非常平靜。
百廢具興:形容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興旺景象。
三.重點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為環境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會擔心他的百姓,在江湖為民就會擔憂他的君主。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就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
三.問題探究:
(1)「是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退」分別指什麼?
進是居廟堂之高退是處江湖之遠
(2)作者用兩段文字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其用意是什麼?
是用來與「古仁人之心」做對比,突出「古仁人」之心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3)選文中「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種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是一種樂,說說這兩種樂有什麼不同。
「其喜洋洋之樂」是一種因環境變化而導致的外在的個人之喜,是淺層次的一己之樂;而「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樂是一種以天下人的樂為基礎的天下之樂,是遠大的政治抱負。
(4)「微斯人,吾誰與歸?」是一個反問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希望同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強烈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對朋友的期望之情。
四.中心概括:
作者借描寫岳陽樓周圍景物,通過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深刻地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的政治抱負。
2.曹劌論戰
【要點指津】
近五年山西沒有考過,考察熱度5級。考點:實詞解釋,虛詞解釋,句子翻譯,文章主題理解,拓展延伸題目;復習重點:字詞掌握;人物形象;選材特點;了解曹劌的戰略思想。
【知識盤點】
一.重點字詞:
1.注音、寫字:
(1)又何間(jiàn)焉(2)下視其轍(zhé)
(3)登shì(軾)而望之(4)望其旗mǐ(靡)
2.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通編意思為遍及
3.古今異義:(今義其實就是按今天常用的意思組個詞語)
1)齊師伐我古義:討伐(對人)今義:砍伐(對樹)
(2)又何間焉古義:參與今義:中間
(3)肉食者鄙古義:目光短淺今義:卑鄙
(4)犧牲玉帛古義:祭祀用的東西今義:為正義事業而失去生命的人
(5)弗敢加也古義:虛報今義:增加
(6)必以信古義:誠實今義:書信
(7)大小之獄古義:案件今義:監獄
(8)雖不能察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古代表遞進,現在表轉折;因為你不給錢,所以我不去----因果;即使你不給錢,我也要去---遞進;雖然你不給錢,但是我有---轉折。)
(9)忠之屬也古義:盡職今義:忠誠
(10)再而衰古義:第二次今義:再次(我上了你三回當了,我再也不上你的當了。)
4.一詞多義:
(1)請曹劌請見請求戰則請從請允許
(2)從戰則請從跟隨民弗從也順從
(3)故公問其故原因故克之所以
(4)鄙蜀之鄙有二僧邊境肉食者鄙目光短淺
(5)信必以信實情小信未孚信用
(6)之肉食者謀之事情小大之獄的公與之乘曹劌
5.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
(1)神弗福也原意為福氣,在文中意思為被賜予福氣。
(2)公將鼓之原意為戰鼓,在文中意思為擊鼓進軍。
6.課內其餘重點實詞:
(1)望其旗靡倒下
(2)遂逐齊師追擊
(3)一鼓作氣振作
(4)小信未孚信服
(5)弗敢專也獨自擁有
(6)弗敢加也虛報
二.成語積累:
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
彼竭我盈:敵方的(士氣)枯竭了,我方的(士氣)正旺盛。
三.重點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那些)身居高位的統治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弄明白,一定也依據實情(來處理)。
(3)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這是盡職盡忠的事情,可以憑借(這個同敵軍)一戰,戰時請允許我跟您一起去。
(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枯竭了。
四.問題探究: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可以看出曹劌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身份低位卻能關心國家大事,關鍵時候挺身而出;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把國家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去深謀遠慮。
(2)為什麼說「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的主要條件?
庄公說了三個條件:一是「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但能分到的只是庄公身邊之人,民弗從也;二是「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但神是虛妄的東西,神弗福也;三是「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是忠於職守,取信於民的表現,人民一定會順從,這是可以一戰的最主要的條件。
(3)曹劌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遇事不魯莽,三思而後行;在仔細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做出判斷。
五.中心概括:
(1)記錄了長勺之戰的歷史事實。(記敘)
(2)論述了必須取信於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議論)
(3)贊揚了曹劌熱愛祖國、關心國事的精神以及卓越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抒情)
3.魚我所欲也
【要點指津】
近五年山西沒有考過,考察熱度5級。考點:實詞解釋,虛詞解釋,句子翻譯,文章句子修辭的作用。復習重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四種論證方法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作者捨生取義的道理。
【知識盤點】
.重點字詞:
1.注音、寫字:
(1)有所不辟(bì)(2)一簞(dān)食
(3)一豆羹(gēng)而望之(4)cù(蹴)爾
2.通假字
(1)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意思為躲避
2)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通辨意思為辨別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意思為感激
與通歟意思為語氣助詞嗎
(4)鄉為身死而不受
鄉通向意思為從前
3.古今異義:
(1)一豆羹古義:木製的盛食物的工具今義:豆子
(2)一簞食古義:竹製的盛食物的工具
4.一詞多義:
(1)得故不為苟得也得到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感激
(2)故故不為苟得也因此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因為
(3)則則凡可以得生者那麼得之則生就
(4)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嗎蹴爾而與之給
(5)於所欲有甚於生者比萬鍾於我何加焉對於
(6)而呼爾而與之順接連詞不譯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卻
5.詞類活用:
動詞作名詞
(1)蹴爾而與之原意為用腳踢,在文中意思為不被尊重。
(2)萬鍾於我何加焉原意為增加,在文中意思為益處、好處。
名詞作動詞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原意為道德,在文中意思為感激。
6.課內其餘重點實詞:
(1)故不為苟得也苟且
(2)故患有所不辟也禍患、災難
(3)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高位後祿
(4)蹴爾而與之用腳踢
(5)妻妾之奉侍奉
(6)此可謂失其本心天性
7.課內其餘重點虛詞:
(1)故不為苟得也做
(2)為宮室之美為了
(3)是亦不可以已乎嗎
(4)蹴爾而與之用腳踢
(5)此可謂失其本心人
二.成語積累:
捨生取義:為了道義,寧可失去生命。
三.重點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由於這樣那麼有可以逃生的辦法而不用,有可以避開禍患的辦法而不做啊。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
不只是有才能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辦不過有才能的人沒有喪失他的天性罷了。
(3)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吆喝著(把能決定生死的食物)給人,行路之人也會(因得不到尊重)而不接受;(把能決定生死的食物)用腳踢著給人吃,就是乞丐也會覺得被侮辱而不屑接受。
(4)萬鍾則不辯禮儀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雖是)高官厚祿但如果不辨別清(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高官厚祿對我又有什麼益處呢?
四.問題探究:
(1)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後又說「此謂失去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麼?
「是心」是指「捨生而取義」的思想;「本心」是指天性。
2)「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在數量上誰多誰少?在意義上呢?為什麼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在數量上「一簞食,一豆羹」少「萬鍾」多;在意義上「一簞食,一豆羹」重要,因為得之則生,弗得則死;之所以做出不同的選擇是因為作者覺得義更重要。
(3)孟子提倡的「捨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於斗爭」的字樣,你是怎樣看待的?
「見義勇為」本身並沒有錯,是值得提倡的,但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因為他們是未成年人,心智等各方面還都不太成熟,他們更多的任務還是健康成長。所以說刪掉「見義勇為,敢於斗爭」是對未成年人生命的關愛與保護,與見義勇為並不矛盾。
五.中心概括:
(1)論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以「魚」和「熊掌」作喻,說明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面臨許多重要的抉擇,應以義為重,為了維護義,要做到「捨生」。
4.三峽
【要點指津】
近五年山西沒有考過,考察熱度5級。考點:實詞解釋,句子翻譯,句子賞析,寫作手法的理解,作者感情的把握。復習重點:字詞的把握,內容的理解,寫作特色,先寫夏而後寫秋冬的原因。
【知識盤點】
一.重點字詞:
1.注音、寫字:
(1)不見曦(xī)焉(2)夏水襄(xiāng)
(3)沿泝(sù)阻絕(4)素湍(tuān)綠潭
(5)絕巘(yǎn)多生怪柏(6)略無quē(闕)處
(7)飛shù(漱)
2.通假字:
略無闕處闕通缺意思為缺口
3.古今異義:(今義其實就是按今天常用的意思組個詞語)
(1)至於夏水襄陵,沿途阻絕古義:到、在今義:另提一事
(2)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或者
4.一詞多義:
(1)自自三峽七百里中從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
(2)絕沿漱阻絕斷絕哀轉久絕消失
5.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原意為奔跑,在文中意思為奔跑的快馬。
(2)形容詞作動詞
林寒澗肅
①寒:原意為清冷,在文中意思為顯得清冷。
②肅:原意為寂靜,在文中意思為顯得寂靜。
(3)形容詞作名詞
回清倒影
原意為清澈,在文中意思為清波。
(4)名詞作動詞
每至晴初霜旦
原意為霜,在文中意思為下霜。
6.課內其餘重點實詞:
(1)亭午時分正午
(2)不見曦月太陽
(3)沿泝阻絕逆流而上
(4)乘奔御風飛奔的馬
(5)不以疾也快
(6)屬引凄異延長
7.虛詞意義:
(1)則素湍綠潭則是
(2)雖乘奔御風即使
(3)其間千二百里代詞這
(4)不以疾也快
(5)春冬之時的
二.重點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重重疊疊的岩石組成了屏障一樣的山峰,遮住了天光日影,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上賓士的駿馬,駕駛著風,也沒有(行船)那麼快。
(3)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極高的山崖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懸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巒其間更顯得水清、樹榮、山峻、草茂,給人帶來無限的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每天天剛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
三.問題探究:
(1)文中側面描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作者寫三峽秋景,抓住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猿;渲染了凄清肅殺的悲涼氣氛。
(3)漁人為什麼聽到猿鳴三聲而淚沾裳?漁人聽到了猿的悲啼,想到了自己的心酸生活,因而流淚。
三.中心概括:
本篇用彩筆描繪了三峽的景緻,先總寫三峽地貌,再寫三峽不同季節的壯麗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時作者融情入景,最後以憂傷的漁歌作結。也表達了「山水雖佳,可世上猶有勞貧」的思想感情。
5.桃花源記
【要點指津】
近五年山西沒有考過,考察熱度5級。考點:生字注音、實詞解釋、古今異義、句子翻譯,文章內容理解,拓展延伸題。學習重點:詞語的古異義;作者構思世外桃源有沒有現實意義。
【知識盤點】
一.重點字詞:
1.注音、寫字:
(1)儼(yǎn)然(2)阡(qiān)陌(mò)(3)垂髫(tiáo)
(4)便要(yāo)還家(5)yì(詣)太守(6)huò(豁)然開朗
2.通假字:
便要還家要通邀,意思為邀請。
3.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新鮮可口
(2)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事業的總稱
(3)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兒女今義妻子
(4)來此絕境古義與世隔絕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5)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不管什麼情況
(6)說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7)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今義趁不住,不夠
(8)緣溪行古義沿著今義緣分
(9)無人問津古義渡口今義唾液
(10)便要還家古義邀請今義要求
4.一詞多義
(1)舍便舍船放棄屋舍儼然房屋
(2)尋尋向所志尋找尋病終不久
(3)志處處志之做記號尋向所志記號
(4)向尋向所志以前耽耽相向面對
(5)遂遂迷,不復得路於是遂與外人相隔就
5.詞類活用:
(1)形容詞做動詞
漁人甚異之。
異原意為詫異,在文中意思為感到詫異。
欲窮其林
窮原意為貧困,在句中意思是走到盡頭。
(2)名詞做動詞
處處志之志原意為記號,在文中意思為做記號。
6.課內其餘重點實詞: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沿著
(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遇見夾著(小溪的)兩岸
(3)落英繽紛落花
(4)林盡水源沒有消失
(5)便舍船,從口入離開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7)阡陌交通田間小路
(8)男女衣著穿著打扮
(9)怡然自樂愉快的樣子
(10)遂與外人間隔隔絕
7.虛詞意義:
(1)忘路之遠近的
(2)具答之他們提出的問題
(3)遂與外人間隔同
(4)見漁人,乃大驚竟
(5)豁然開朗……樣子
(6)漁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的
二.成語積累:
黃發垂髫:老人和孩子。
怡然自樂:非常快樂的意思。
無人問津:沒有人再提這件事了。
世外桃源:比喻與世隔絕的美好的地方。
落英繽紛:落花紛紛揚揚,很多很美。
雞犬相聞:比喻住的很近,雞狗的叫聲都能相互聽到。
豁然開朗:沒有人再提這件事了。
世外桃源:一下子開闊明朗多了。
三.重點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土地平整寬廣,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的東西。
(2)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桃花源中)有老人和孩子並且都是非常快樂。
(3)率妻子邑人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率領妻子兒女以及鄰居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出去,於是與外面的人隔絕了。
四.問題探究:
(1)「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意思是什麼?
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意思是(桃花源中)有老人和孩子並且都是非常快樂。
(2)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花源怎樣的美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漁人來到桃花源,村子裡的人是如何對待漁人的,這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便要還家,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詢,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反映了這里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良好社會風尚。
(4)作者為什麼要虛構一個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因為作者生活在一個戰亂的時代,民不聊生。作者渴望一個和平和安靜的環境,這寄託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美好願望
五.中心概括:
全文以武陵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花源的經過,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花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穿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作者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的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
6.陋室銘
【要點指津】
近五年山西沒有考過,考察熱度5級。考點:生字注音、重要實詞、句子翻譯,文章內容理解,拓展感悟。學習重點:背誦積累、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節操的願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知識盤點】
一.重點字詞:
1.注音、寫字:
(1)惟吾德馨(xín)(2)談笑有鴻儒(rú)(3)無案dú(牘)之勞形。
2.古今異義
(1)談笑有鴻儒古義大今義書信
(2)無案牘之勞形古義身體今義形狀
3.詞類活用:
(1)名詞做動詞
①有仙則名。
名原意為名字,在文中意思為出名。
(2)形容詞做動詞
有龍則靈原意為靈性,在文中意思為有靈性。
(3)動詞的使動用法
無案牘之勞形原意為勞累,在文中意思為使……勞累。
原意為外表,在文中意思為在外表。
5.課內其餘重點實詞:
(1)惟吾德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2)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3)無案牘之勞形官府的公文
(4)苔痕上階綠長上
6.虛詞意義:
(1)無絲竹之亂耳取消句子獨立性
(2)孔子雲: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但
(4)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就
二.重點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因為我的品德高尚(而使屋子顯得不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綠綠的苔痕長上台階,草繩色映入竹簾顯得鬱郁青青。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使耳朵擾亂,沒有繁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三.問題探究:
(1)請寫出描寫陋室環境幽雅的句子。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請寫出寫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陋室的特點:
自然環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4)作者寫「陋室」,為何還要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這是不是離題?
這不是離題,這是將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突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暗示陋室不陋。
四.中心概括:
本文通過對所居陋室的主人、事物、環境的描寫,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在貶謫中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和高潔傲岸的情操。
個人認為會在上面中出一篇。。。既然是預測,我預測出《岳陽樓記》
6. 請問2013年廣東省語文文言文中考是考哪一篇文言文
滿井游記。
7. 我想問一下深圳這幾年語文中考考了哪幾篇文言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曹劌論戰 《左傳》
出師表 諸葛亮
桃花源記 陶淵明
陋室銘 劉禹錫
岳陽樓記 范仲淹
醉翁亭記 歐陽修 愛蓮說 周敦頤
關雎 《詩經》
8. 近三年深圳語文中考都考了哪些文言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曹劌論戰 《左傳》
出師表 諸葛亮
桃花源記 陶淵明版權
陋室銘 劉禹錫
岳陽樓記 范仲淹
醉翁亭記 歐陽修 愛蓮說 周敦頤
關雎 《詩經》 觀滄海(東臨碣石)
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王安石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近三年的中考語文篇目是不會重復的(
9. 深圳初中語文必背的全部的古詩詞
深圳書城現在找得到一種隨身攜帶的整個初中3年所需要的所有古詩.價錢還不貴.還有關於古文和古文翻譯的.你可以去找一下.很實際的.
10. 深圳初中文言文
岳陽樓記 黃鶴樓 桃花源記 與朱元思書 醉翁亭記 陳涉世家 范進中舉 幼時記趣 愛蓮說鄭人買 履 刻舟求劍 以蟲治蟲 梵天寺木塔 三峽 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