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讀英文時培養批判性思維
教學內容分析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旨在作出准確的判斷,是以有依據的判斷為目標,並採用適當的評價標准,確定事物真正的價值或優點的思考(The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 2015)。批判性思維讓人積極地、創造性地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服從權威或習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議論文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優質材料,但高中英語教材卻比較缺乏適合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議論文語篇。以人教版英語教材必修模塊一至五為例,25篇主課文中包括15篇記敘文和7篇說明文,其餘3篇為對話,缺少議論文體裁。因此,備課團隊選取了1995年全國高考北京卷閱讀理解C篇作為此次培訓會的教學材料(見附錄)。
該材料的文體為議論文。中心話題為是否應該支持動物園圈養動物。文章結構清晰,論點、論據以及結論明確。文章以反問句開頭,表明作者的觀點——把動物關在籠子里是對動物的不公平和不尊敬。第二、三段分別以動物園聲稱關心和拯救瀕危動物的陳述開始,然後作者通過事實、例證、研究發現以及數據駁斥動物園的說法,最後得出結論——人們不應再支持動物園,而應該支持保護動物棲息地的組織。作者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時,使用了很好的論證技巧,如使用研究發現來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但是作者的有些論據不夠客觀,語言表述過於絕對,某些言辭明顯有誇大其詞之嫌。該語篇適合培養學生辯證地、批判性地看待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該材料經過整合改編後全文總長231詞,一些生詞,如zoochosis,可以從上下文推測其意思,詞彙難度不大;存在一些可能影響學生理解的長難句,如文章開頭的反問句等。考慮到本篇閱讀材料結構清晰這一特點,在學習方式上備課團隊決定採用學生自主閱讀、記錄關鍵信息、自主構建文章形式圖式和小組合作分享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研讀、探究、體驗,與文本對話,豐富自我,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思考,自主分析和鑒賞課文。在閱讀滿足學生個體需求的基礎上使課堂呈現思維的多元性,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2.學生分析
文本話題為動物園和動物保護,學生對此話題熟悉,基本都有去動物園的經歷和相關經驗。同時,高中學生已基本形成對一些事物的判斷與看法,因此從背景知識、生活經驗以及思維能力上能夠與作者的思維進行碰撞,甚至產生沖突,這就形成了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最佳教育契機。由於本次觀摩活動是借班上課,可供選擇的授課對象為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學生,最後備課團隊選擇了高二年級的學生。原因有三:首先,材料來源於高考題,適合對象是高三學生,經過整合處理後從詞彙和理解能力要求看更適合高二學生。其次,高二學生的閱讀量和視野均較為開闊,他們通常會通過電視、紀錄片、閱讀材料和報刊了解一些有關野生動物和圈養動物的情況。第三,高二學生看問題的角度更廣且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他們有更好的獨立思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對文章的內容作出具有個人意義的判斷。
3.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備課團隊將本節課定位為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主的閱讀課,並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通過快速閱讀識別並理解作者反對動物園圈養動物的態度和觀點;通過細讀獲取並理解作者的論點、論據及結論,並用關鍵詞進行記錄,同時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邏輯關系,並進行闡釋。
(2)能通過批判性閱讀來評價作者的論據、觀點以及結論,調整和豐富個人觀點,並進行分享與表達。
4.教學設計思路
(1)備課思維過程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作為一節代表北京參加全國高中英語教學觀摩培訓會的課例,應該在模式上有所突破,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思路。
① 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
在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僅僅停留在信息提取層面,對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關注不夠。
備課團隊決定在本節閱讀課上重點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做積極的閱讀者。教師引導學生對任何可能形成結論的陳述提出合理的質疑,尋找有力的證據,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批判性思考之中:從識別文章的主要觀點,到獲取支持觀點的證據,再到最終找到作者的結論,教師一直鼓勵學生思考,與文本互動。在理解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學生就會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經驗進行比較,不斷對自己提問:文章內容與我的想法是一致的還是矛盾的?作者到底想要闡述什麼觀點?作者給出了哪些理由?我是否被這些理由說服了?我的依據又是什麼?我自己又得出什麼結論?我自己的觀點是否令人信服?
在這一系列的質疑、碰撞、調整的互動中,學生進行了大量的、積極的思維活動,批判性思維的訓練貫穿了整節閱讀課,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意識得到強化和提升。
② 關注具有個人意義的閱讀體驗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教育部,2003)要求英語教學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於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但是,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過於簡單化和表面化,更關注結果,忽視閱讀體驗過程,而且對個性化閱讀關注不夠。
備課團隊決定在本節課上採用個性化閱讀的學習方式,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閱讀活動以學生自主研讀為主,把閱讀活動變為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思考,自主把握、分析和鑒賞課文,使閱讀活動建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
本篇閱讀文章的中心話題為是否應該支持動物園圈養動物。本節課的教學主線就是理解作者對於這個話題的觀點、論據和結論。在信息輸入環節,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安靜閱讀,以記筆記的形式獲取作者對於這個話題的觀點、論證過程以及結論。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於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和整體把握,體會了作者完整的思維過程,也在與文本的對話交流中豐富了自己對動物園圈養動物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為最後個人觀點的形成和表達作鋪墊。整節課是一個豐富和表達個人真實思想的過程。
(2)課堂教學活動
在理清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主線後,本節課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①激活圖式,形成閱讀期待。學生通過觀看動物在自然環境和在動物園里的兩種不同狀態,激活有關動物園及動物的背景知識和經驗,並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形成想要通過閱讀去了解作者觀點的期待。
②建立語篇圖式,深化理解。學生自主閱讀,識別並歸納作者的觀點、論據以及結論,以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同時通過記錄關鍵詞和繪制不同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示語篇的邏輯關系,將語篇信息轉換為可視的圖像信息,從而整體感知語篇的內在語義關系,推動深層理解,同時建立起議論文的形式圖式。
③豐富圖式,構建個人理解。學生通過小組分享,修正對文本的理解,然後再次進行批判性閱讀,結合個人背景知識和生活體驗表達對作者觀點的看法以及對作者論據的客觀評價,形成個人獨立的思想和見解。
(3)教學內容的調整
對於剛進入高二年級的學生來講,本篇閱讀材料無論從詞彙量上還是從句式結構的復雜程度上都有點偏難。因此,備課團隊對閱讀材料作了以下調整:
① 文本生詞的處理
由於是高考閱讀文章,文中一些詞彙對於高二學生來說是生詞,而且上下文並不能提供足夠的線索幫助學生猜出詞義。因此教師在閱讀材料中對bar、claim、captive breeding等生詞標注了中文釋義。
② 復雜句式的處理
教師在前期教學中發現,在識別和歸納作者的論據時,很少有學生會提及圈養動物的效果。課後與學生交流發現,文章第三段中的句子「Captive breeding of endangered species has not resulted in their being sent back to the wild.」造成理解障礙,因此學生對這一點避而不談。由於本節課主要是思維訓練課,教師不願意打斷學生思維活動的連貫性,故不涉及過多的長難句講解。於是備課團隊經過與外教討論,將該句調整為:Captive breeding has not led to endangered species going back to the wild.
③ 文章篇幅的處理
由於本次課例的時間為35分鍾,在一節以培養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英語閱讀課上,若要保證教學目標達成的效果,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和思考時間。同時,自主閱讀並記錄關鍵信息的學習方式更增加了對時間的要求。因此,備課團隊經過認真討論一致認為應該從原文第三、四段中刪去一段。最終我們選擇刪去第三段,保留第四段,原因是第四段有關圈養繁殖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教學過程
Step 1: Lead-in
1.教師給學生播放兩段視頻。第一段是野生非洲獵豹自由奔跑的視頻,學生可以充分感受獵豹的速度。第二段是關在動物園里的美洲豹來回踱步的視頻,學生感受到的是美洲豹的焦躁不安。學生觀看第一段視頻後,教師提問: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學生答:Excited. I feel its speed and power. 教師繼續追問:Where does it live? 學生答:In its natural habitat. 接下來,學生觀看第二段視頻。教師提問: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學生答:I feel the leopard is bored and anxious. 教師繼續追問:Where does it live? 學生答:In cages.
2.學生簡單表達個人對動物園圈養動物的看法。教師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並讓學生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教師鼓勵學生表達個人觀點。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學生的觀點。學生在與同伴的思維碰撞中激活經驗,激發閱讀興趣。
[設計意圖]
關於野生動物與圈養動物的兩段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野生動物與圈養動物的區別,更讓學生在為野生動物的智慧和自然美激動的同時,為圈養動物失去自由而痛惜,之後教師的「寥寥數語引領學生入境,激發了學生思想的火花」 (註:摘錄自比賽現場外專委的微信互動平台中老師們對本節課的評價,以下簡稱「微信平台」)。
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從多渠道獲取信息,綜合各方觀點,經過分析判斷,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與全班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將學生的觀點分類記錄在黑板上,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為輸出環節的深入思考做好准備。
Step 2: Reading for the writer's opinion
1. 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並回答問題: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該問題的答案「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is not fair or respectful.」出自文章的第一段。之後教師追問:What makes you think so? 有的學生找出文中的信息:Mostly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教師又問:That's a good try. Can you find a better explanation? 學生沒有迅速定位關鍵信息,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大聲朗讀第一段,之後繼續提問:Have you got a better answer? 學生答: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教師對這一回答給予肯定,並指出這個句式被用來表達強烈的質疑。接下來教師追問:Do you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Who else might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學生答:Zoos or zoo keepers.
2. 學生再次快速閱讀文章,並檢測自己的推斷。學生的推斷是正確的:動物園方與作者持不同觀點。
[設計意圖]
批判性思維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識別作者的觀點(Cottrell,2011),此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找到作者的觀點。文章第一段只有一句話,是一個含有「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的特殊疑問句。本句話是文章中的一個長難句,首先這個句式學生比較陌生,另外該句還包括一個賓語從句和一個插入語。但這句話是作者觀點的出處,如果學生對這個句子不理解,那麼就會影響後面的閱讀,也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在此帶著學生一起理解這個句子,並引領學生通過朗讀體驗這個特殊疑問句式表達的強烈質疑。
教師通過追問第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與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學生不需要馬上回答這個問題,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文章不只是理解作者的觀點,還可以與作者互動,甚至可以質疑作者的觀點和看法。
Step 3: Reading and taking down key information
1.學生細讀文章,並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以下信息:作者的觀點、動物園的說法、作者駁斥動物園說法的論據以及作者的結論。
教師提醒學生記筆記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以上信息以思維導圖、表格或流程圖(見下圖)等形式組織起來。
https://..com/question/500703689023227964.html
❷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英文
批判性思維具有十二個特點!
1 抓准「陳述」的意思。
2 判斷推理是否含糊。
3 判斷多內項「陳述」之容間是否互相矛盾。
4 判斷結論是否必要。
5 判斷「陳述」是否正確。
6 判斷「陳述」是否根據某一原理引申出來的。
7 判斷「觀察性陳述」是否可信。
8 判斷「歸納性結論」是否其有來自。
9 判斷「問題」是否已經確定下來。
10 判斷所說的是否只是假設。
11 判斷所下的定義是否合適。
12 判斷引述某一權威言辭是否可接受 也可以說是質疑的來看問題。
❸ 急需關於critical thinking 和 creative thinking 的實例及相關論文 中英文均可 謝謝哈!
在美國,critical thinking是一個非常重要、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在學校里經常聽到老師、學生們這么強調,可能已經到了陳詞濫調的地步。我手頭一本高中世界史教科書上,每章後面的練習的題目樣式,第一是名詞解釋,然後是名詞辨識、回答問題,最後一項就總是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的中文流行翻譯是「批判性思維」,但我覺得並不很貼切。Critical一詞的希臘詞源是動詞krinō,意思是「挑選、決定和判斷」,krites 是觀察家、法官、仲裁人之意,kritikos 是指有觀察、思考和決定能力的人。所以,英文中critical也有幾個意思,評論、批判、挑剔、選擇標准苛刻、審慎的、嚴謹的、經得住校勘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等等意思。而中文的「批判」聽上去實在頗多貶義,就像不是好態度似的。所以有人竟寫文章說我們要從「批判性思維」進入到「建設性思維」,實際上這個詞的英文原意跟破壞和搗亂——所謂建設的反面簡直毫無聯系。只是不輕信別人,強調經過自己的分析、論證和試驗,挑選你認為最重要的和正確的,強調人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這是一種邏輯思考能力,也許也是一種人格能力乃至政治權利,因為自己選擇和評判往往也意味著自己負責,如果人不希望別人對自己負責也不希望自己對自己負責,就不需要這種自己思考的能力,別人說什麼你聽、你服從就是了,最後自然由發命令的人來負責一切。為什麼美國文化特別強調critical thinking,估計跟它的民主政治和個人主義價值觀也有關。而中國為什麼沒有這種思路、這種強調,跟中國的政治形式和價值觀也有關。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詞。28歲在美國第一次聽見這個詞的時候,真是激動萬分。當時就有一種如沐春風、整個世界都被照亮和打開的感覺。以前的很多困惑和想法都茅塞頓開、迎刃而解。大部分老師喜歡愛提問題的學生,尤其問題提得聰明尖銳又充滿建設性和懷疑精神,那是對老師也有促進和提高作用的。總是照本宣科回答問題,把老師的講課一字不漏地復述,老師未必喜歡。如果被老師誇獎「This is a good question,你提了個好問題」,那是比聽到老師誇獎「你答得很對」更值得得意和高興的。所以我這種愛提問題、討厭死記硬背、什麼都不肯輕信、喜歡跟老師平起平坐的學生,在這里終於如魚得水。
不過真正要做到critical還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學生critical,首先老師就要critical。以前強調學生要有「評判式思維」(我暫時的翻譯),現在則強調老師也要時刻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挑戰。一個人要有評判,首先要有大量信息和知識儲備,然後有一定的挑選原則、趣味和理由,大家一起來有創造性、有建設性地教、學一些東西,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很高。真得很費腦力、精力、需要大量動力。填鴨式教學法其實最容易了。但只會填鴨式教學法的老師無疑在美國校園里不大容易混得下去。每學期結束讓學生不記名、標准化填寫的教學質量評估表還是很讓一些老師們害怕的。老師教得好不好,學生們全明白。美國的學生對老師往往比老師對學生更不客氣,要起分數來理直氣壯;學生的評價不好,老師真可能下一年就不會被續聘,而且以後找工作也有麻煩(不過這種制度也有它的弱點就是了。美國這一套體制真是環環相扣、陰險的很。每找一份工作,一定要起碼3封推薦信,下任老闆直接打電話給上任老闆問職員的情況再普遍不過,如果一份工作不好好乾,下一份就很難了。)。
回到對老師和學校的要求上來。最近看了一本書,Ecation for thinking《為了思考的教育》就提到這個困難。書中講到現在大多數學校的功能是灌輸知識、技術訓練、考試訓練以進入更高一層學校或篩選人才、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這四大項,而對思考能力和方法的訓練並沒得到很好的貫徹和實施,雖然美國也是critical thinking 天天講、年年講。書中強調了思考的兩項主要過程:查詢和爭論。然後很有操作性地一步步指導和辨析了教師應該如何在課堂里鼓勵和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查詢和集體辯論。希望通過這些方法提高學生的評判思維能力,以給學生帶去一種終身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Google來的維基網路上的定義是:Critical thinking consists of a mental process of analyzing or evaluating information, particularly statements or propositions that people have offered as true. It forms a process of reflecting upon the meaning of statements, examining the offered evidence and reasoning, and forming judgments about the facts.大意是,評判式思維是一種腦力程序,包括分析、評估信息,尤其是那些通常被當成真理和常識來推介的一些判斷和陳述。對那些證據、推理進行重新檢查,反省那些判斷的原意,然後對於某些信息和事實提出自己的評判。
也就是說,critical thinking的結果並沒有一個正確和統一的答案,關鍵看你推理的過程是否合理,而且看你自己所站的角度。也因此,個人角度的精確陳述和思考與分析的程序非常重要。
隨手翻開手頭的歷史教科書,一道「評判式思維」的思考題是:如果你生活在過去的美索布達米亞平原,你是願意生活在自由獨立的蘇美爾城邦國家,還是願意生活在波斯帝國一統江山的時代?解釋你的理由。
這樣的思考題會鄭重出現在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中,要求學生寫上3頁紙的論文,並作為期末考試的成績嗎?我實在懷疑。更可愛的是,那歷史教科書的前言里,就花大量篇幅教學生如何寫一篇論文,應該如何去找資料、如何立論、如何正反面地證明自己,如何運用種種邏輯推理方式,如何反駁反面觀點。我真是掩卷長嘆,在中國念研究生似乎都沒有看見這樣詳細和到位的論文寫作指導。而類似的論述文寫作,在我的中學時代,是由語文課程去完成的。現在反省一下,我真的覺得中國的課程設置也有值得思考之處。論文寫作真的也應該在歷史、倫理學、政治學和哲學課上教,而不僅僅是灌輸給我們知識(這正是中國歷史和政治課的全部內容);而語文課反倒應該側重於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和審美能力。手頭還有一本美國高中「文學」教材,完全就是按fiction和nonfiction的文體分類,要求學生掌握各種文學概念,並仿照例文進行詩歌、短篇小說和藝術評論創作。可惜,我記憶中從小學到高中,上了12年語文課,從來沒有一個語文老師給我們布置過這樣一個作業:寫一首詩。在高中的時候,經常要求寫作「論誠實的重要」之類,這樣的題目,說老實話,跟語言和文學有什麼關系?為什麼不放在思想品德課上學?提起中國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課,我恐怕又要——算了,不提了。
還是再回到評判式思維吧,不知道中國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引進這個概念,把critical thinking ,至少在校園里,變得像「高考」一樣重要。也把學習文史哲等文科課程,當成真正與學生個人發展和素質教育切身相關的一項如此有趣而富有挑戰性的活動?
Experts: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mportant [r1]
Agrowing number of experts in the ecational field suggest that a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hould be included in judging whether a student is deveveloping soundly or not.
The sample study, carried out late last year in 20 middle schools and colleges in Beijing, was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Youth League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a long time, people, including parents and even some teachers, usually regard a good student simply as "getting high marks" in courses and keeping school rules or obeying teachers' orders. Some students are still criticized by their parents even though they get a mark of 99.
But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survey, nearly 75.5 percent of the 1,800 surveyed students believed that creativity and invention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 student's growth of personality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urveyed said the current ecational system cannot effectively arouse their creativity to the full.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nd experts have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at developing a students' creativity will greatly help the training of people for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and thu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gular teaching programme.
❹ 媒體對社會益處的英語作文
【解題思路】
本文建議採用五段式。正文分三段,分別交代原因、好處、壞處。
原因:信息化時代information era的到來和全球一體化globalisation的發展使得現代人越來越依賴於媒體傳遞的信息。
好處:新聞給人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關於國家的政治動向、政策變化的報道可以指導個人和公司的發展計劃、投資理財;天氣預報、路況信息等為個人的出行提供了指導;一些針對社會弱勢群體的社會新聞也喚起公眾的同情心,使有困難的人得到社會的幫助。
壞處:有些新聞來源不靠譜,特別是網路媒體。由於人人都可以通過twitter之類的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來傳播信息,因此給謠言rumour的傳播提供了可能。有些媒體受政黨控制,因此傳遞的是一些帶偏見biased的消息,公眾無法客觀地從媒體中獲取真相。甚至有些無良記者unscrupulous journalists為了引起轟動sensation,通過捏造一些假新聞chequebook journalism來吸引讀者眼球。
結論:國家可以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constituted,媒體應該進行自我審查impose auto-censorship,來規范媒體和記者的行為。而公眾應當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來辨別新聞的真假。
❺ 批判性思維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英語作文
英語閱讀分為三個層次:表層理解( comprehension)、深層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評價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
表層閱讀理解相近於傳統的閱讀理 解,只需理解字面意義即可;深層理解要求能夠正確地推斷出字里行間的引申意義,也就需要 深度閱讀;評價性理解要求讀者閱讀之後開展思考,針對閱讀內容產生自己的評價觀點。
當前 較多學生的閱讀僅僅停留在表層理解,尚不能對閱讀內容做出分析和評價。
所謂批判性閱讀就 是對閱讀內容的較深層次的理解、分析和評價,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出疑問,尋找答案,進 行推理。
綜上所述,批判性閱讀是指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批判性思考,追求更深層次的理解。
因 此,批判性思維能力與批判性閱讀是緊密聯系的。
2 翻譯專業英語多文體閱讀教學 翻譯專業旨在培養博聞強識的應用型翻譯人才,翻譯學科的建設是由翻譯理論、翻譯實踐 和翻譯批評三大支柱共同組成。
翻譯批評是連接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的橋梁,是選取一定的翻 譯標准對譯作進行分析,評價優劣的判斷過程。
開展翻譯批評需要批評者具有準確的、客觀的 評價體系及思想,因而離不開批判性的思維能力。
因此,批判性思維能力應當是翻譯專業學生
❻ 英語作文:批判性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00字
Criticism exists here and there.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can get criticised by others from time to time.
Different people treat criticism differently. Some take it as offence and humiliation. And they might argue back when things get intense. While others take it as a breeze and a reflection. It comes and it goes. If they did do something wrong, they took lessons from the criticism. If the criticism is not true, they let it go and never let rumors interrupt their life or ways of thinking.
And me? I'm someth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above.
❼ 批判性思維。。。。。。。。。On critical thinking.........英文作文。。
善於質疑辨析,基於嚴格推斷,富於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維
❽ 批判性思維 英文
Critical thinking
❾ 批判性思維的英文概述
critical thinking
❿ 評判性思維的英文縮寫
評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