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學生作文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採取對策
對於初中語文教學來說,作文教學應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是對一個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大檢閱。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已是迫在門睫,而從作文教學方面入手探索各種方面和策略是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徑和手段。
一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作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由於種種原因,語文教師一般對作文教學普遍不夠重視,都不願意在這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缺少有效的指導和訓練,致使大部分學生對作文採取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嚴重影響了他們對作文應有的認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視寫作文為一種精神負擔和苦差事,主動性和積極性普遍不高。碰到有寫作文任務,要麼東拼西湊,要麼老師催緊了,就臨時包佛腳,隨便應付一下了事。因此寫好後根本不作認真必要的修改,存在嚴重的「任務觀點」思想。
2作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相脫節
平心而論,我們現在使用的蘇教版初中語文書,選篇都是精品,特別是現代名家名篇,更是美文,令人贊嘆不已。教材的單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學性。然而遺憾的是,那些精美絕倫的文章離我們農村的中學生生活實際太遠了,學生不能體會其深遠的意境和豐富的內涵,更不必說揣摩寫作藝術了。
3抄襲現象比較嚴重
有的學生面對寫作文不是認真構思,積極准備資料,挖掘素材,而是消極對待,急著翻看手頭的一些《作文選》之類的東西,尋找對口的作文。不要說一般學生,就是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也有類似的現象。
4輕視評改
寫作是一項艱辛的勞動,寫作不僅需要學生努力去寫,更需要教師認真的批閱。可以說,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師的精心批閱,每個教師都希望把自己學生的作文改好。然而,如今的學生大大地不走運,教師大都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一個語文教師,正常教兩個班的語文,其工作量就夠大的了。這一項大大超出教師工作量的工程,使教師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細改。
二走出作文教學困境的對策
1積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新課標規定:「多角度的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為此我們要加強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其實,在進行教學、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隨機觀察訓練,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有價值的信息,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機會,進行隨機觀察和寫作訓練。曾有一位教師是這樣進行隨機觀察訓練的:一天上午的第一節課,鈴聲響過,他推開門走進教室,師生互致問候之後,學生坐好,他准備上課。這時,他看到學生精神集中,等待老師講課。但他卻沒有講課,而是提出一個問題:誰看到老師是怎樣走進教室,走上講台,准備上課的?這個問題,出乎學生的意料,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於是學生便認真的回憶,有的還互相看看,好象要從對方的目光中尋找答案,很快學生們便一個個高高的把手舉起。其中一位學生是這樣說的:「清脆的上課鈴聲響過之後,馬老師輕輕地推開教室的門,回轉身,又輕輕地把門關上,手拿藍色備課夾,面帶微笑,健步走上講台。我們全體起立,齊聲向老師問好。老師向我們鞠躬,親切地答禮:『同學們好!』這時,他掃視了我們一眼……」這位教師靈活機動地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2從培養寫作入手,把加大寫作總量作為提高寫作水平的根本。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我國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例如:認為作文「最好是讓學生自己出題目」,教師命題的首要條件便是「要能激起學生的興趣」。主張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就會樂於寫作文。
筆者認為學生寫作的目的就是訓練語言的運用能力。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就抓住了作文教學的主旨。至於怎麼寫,那就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課時間讓學生寫一些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作文,更要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寫隨筆,抓住有切身感受的東西,很放鬆地、很隨意地寫出來。還可以通過指導日記,辦手抄報,黑板報,向報刊雜志投稿等形式來練習寫作,培養寫作興趣,若能在報刊雜志上發表東西,那對學生來說絕對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3強化課內課外作文訓練 悉心指導學生作法技巧
針對當前中學生作業多,時間緊的具體情況,我採用了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即每學期除了寫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記、甚至雜感、語絲上。課內作文自不必說了,我還非常重視鼓勵學生到我們農村的鄉間田頭捕捉瞬間的靈感寫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內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寫得生動活潑,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兩語也給予鼓勵。這樣做學生擺脫了「寫作文」這個框框的束縛,能夠輕裝上陣、暢所欲言。
4改革傳統的批改方法
按傳統的過程模式組織教學,大多數語文老師在作文批改上存在誤區。因為每一次作文交上來,教師都要一篇篇地批改,實在費時費力;其實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全班批改,或輪流批改,或教師批改,或學生批改。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大膽地打破「學生作文教師改」的桎梏,教師給一些適當的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讓學生自己考慮、決定。
誠然作文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改變目前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不利局面,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以人為本,不斷探索,大膽實踐,那麼,我們的作文教學就一定會迎來明媚的春天。
『貳』 初中語文作文寫作容易犯哪些錯誤
初中語文作文寫作容易犯的錯誤:
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時敘述描寫抽象空泛。
一位同學在《池塘雨景》中寫道:「池塘的四面圍著一些花草樹木。樹是各種各樣的,一片鬱郁蔥蔥。花也是各種各樣的,五彩繽紛。」這段描寫就顯得有些空泛。空間有哪些樹,樹有何特徵,有哪些花,這些花的形態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出來。不僅如此,它還未能扣住「雨」字。這都是由於觀察不細導致的。
二、語言干癟,沒有文采,行文不夠豐滿。
例如有一篇題為《我的語文老師》的習作,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她長得比較標准,戴著眼鏡,說話聲音不大,總愛笑,我非常喜歡她。」這段文字,從語法上看顯然沒有問題,但從描寫人物肖像、再現人物音容笑貌的力度和效果上看,語言則欠修飾潤色的功夫,顯得比較平淡,缺乏生動性和表現力。
三、機械模仿,生搬硬套,沒有創新精神。
有一篇寫狀物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放學回來,不覺總要在那裡小站一會兒工夫。」這段文字,除了將葉聖陶《牽牛花》中的「工畢」改為「放學」,「小立」改為「小站」外,其餘文字幾乎雷同。這種依樣畫葫蘆式的仿作,與抄襲還有多大區別呢?當然,看到報刊上的一篇好文章,以啟發後,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文章來,雖然這樣的文章不免帶有「仿」的痕跡,但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是值得贊許的。而那種把X或Y代進去的「仿作」,豈不是變成數學游戲了嗎?
『叄』 初中語文作文問題
《談生命》冰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過了懸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時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迴旋著,前波後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過了,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的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的吟唱著,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捲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
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
終於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麼遼闊,多麼偉大!多麼光明,又多麼黑暗!大海庄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不有悲哀!
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地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相信來生!
生命又像一顆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的破殼出來。他也許長在平原上,岩石上,城牆上,只要他抬頭看見了天,呵!看見了天!他便伸出嫩葉來吸收空氣,承受陽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
他也許受著大樹的蔭遮,也許受著大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的掙脫了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秋風起了,將他葉子,由濃綠吹到緋紅,秋陽下他再有一番的庄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後的寧靜和怡悅!
終於有一天,冬天的朔風把他的黃葉干枝,卷落吹抖,他無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的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麼卑微,多麼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於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它說「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回答者: 60.12.214.* 2009-3-11 19:51
《談生命》冰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過了懸崖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時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迴旋著,前波後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過了,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的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里,看見了夾岸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的吟唱著,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捲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只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
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
終於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麼遼闊,多麼偉大!多麼光明,又多麼黑暗!大海庄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不有悲哀!
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地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相信來生!
生命又像一顆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的破殼出來。他也許長在平原上,岩石上,城牆上,只要他抬頭看見了天,呵!看見了天!他便伸出嫩葉來吸收空氣,承受陽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
他也許受著大樹的蔭遮,也許受著大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的掙脫了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秋風起了,將他葉子,由濃綠吹到緋紅,秋陽下他再有一番的庄嚴燦爛,不是開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後的寧靜和怡悅!
終於有一天,冬天的朔風把他的黃葉干枝,卷落吹抖,他無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嚴的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的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麼卑微,多麼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於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
回答者: 1051301005 - 門吏 二級 2009-3-16 19:17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選自:朱自清《河塘月色》
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選自:《濟南的冬天》老舍
3、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選自:《春》朱自清
4、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選自:《雪》魯迅
黃河斷想
第一次聽到你,是在母親哼唱的歌曲里;
第一次認識你,是在泛黃的中國地圖冊里;
第一次了解你,是在中學的地理課本里。
你親切的名字令我心馳神往;你雄健的身姿讓我魂牽夢縈;你奔騰的氣勢讓我血脈奔涌;你神奇的故事令我沉思動容。你的古老,你的滄桑,你的偉大,你的富饒,你的恥辱,你的榮光……你一切的一切,都像一本精彩的書,都似一幅壯觀的畫,貯存在我記憶的深處。
"長城長,黃河黃,黃河兩岸是故鄉"從董文華柔美的歌聲里我尋覓著你;"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從王之煥雄渾的詩句里我景仰著你;"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從冼星海豪放有力的《黃河大合唱》里我憧憬著你……
無數次在夢里我描繪著您的身影,
無數次在耳畔我傾聽著您洶涌的濤聲轟鳴,
無數次在心裡我熱切地盼望著與您的相會……
可是,當那一天,當我終於經過您的身邊時,當我真的見到我日思夜想的黃河時,我心裡的那份震驚和痛楚卻是用任何語言都難以描述的。
記得那是三年前一個晴朗的初秋,我們一行二十餘人相約到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渡假。我們是在夜裡出發的,一路上眾人都昏昏欲睡,直到天蒙蒙亮時,不知車上誰喊了一句:"大家快醒醒啊!前面就到濟南黃河大橋了,快精神精神,看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吧!"霎時,車里的人全都像觸了電一般,坐得挺直,無論男女老幼全都睜大了眼睛,有的甚至站起來,歡呼著,竟相爭睹你的風采。我更是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將手放在了自己的胸前。終於,汽車平穩地駛上筆直寬闊的濟南段黃河大橋,在絢麗的朝陽下,你的身影終於出現在我們的眼底。可是,我們看到了什麼呢?
沒有浪潮洶涌,沒有九曲回環;
沒有驚濤拍岸,沒有濁流宛轉。
有的只是乾枯的河床,斷流的河道;
有的只是淤積的泥沙,微弱的細流。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難道就是我魂牽夢繞十幾載的黃河嗎?這難道就是我心神相系多少年的母親河嗎?
寬廣的濟南黃河大橋上,汽車依舊在飛速行駛,長長的一段路,就在眾人驚愕的眼神里,惋惜的嘆息聲中和滿腔的遺憾中靜悄悄的劃過,車里沒有了剛才的喧囂和沸騰,只留下一連串的疑問和沉重的思索……
哦!那一刻,我真永遠也忘不了!
啊!黃河,我的母親河!
我知道這不是出自你的本意,就連你自己也無能為力。
你曾經是那樣的年青,那樣的美麗,
你用你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中華兒女,
可是你的子孫卻絲毫也不吝惜你。
他們瘋狂地虐待你,殘忍地掠奪你,
使得你昔日豐盈的胴體變得百孔千瘡,羸弱得不堪一擊。
你嘆息著,呻吟著,沉默著,
就在那一聲聲沉重的太息聲中,
消逝了你的容顏,飄散了你的芬芳。
黃河啊!我為你悲傷,
我似乎聽到了你的悲泣,你的幽咽,
君不曾聽見黃河壯,洶涌澎湃在夢里。
黃河啊!我的母親河!
何時才能再見到你的歡笑,重現你昔日的容顏?
我願為你的碧水清流,呼喚到永遠。
『肆』 如何突破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
摘要: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從目前作文教學現狀得知,當前很多初中學生在作文方面都表示不知如何下筆,及時下筆作文內容也缺乏深意,較為空洞。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和語文教師採取教學策略有著緊密聯系,對此,本文則從多方面分析作文教學策略,望給予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全面滲透,初中語文和以往相比也發生較大的變化。語文教師應從語言文字等基礎能力著手,培養學生寫作技巧,從多角度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效率和質量。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
1.學生寫作內容空泛。寫作的目的在於抒發內心真情實感,然而從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情況得知,很多學生在寫作中存在明顯的假太空和抄襲情況,可以說這種現象違背作文教學目的,更無法真實反映學生內心所想,以致於學生在聽到寫作之後就下意識套用以往所寫內容或抄寫在各種書籍看到的語句,長期以往就失去口頭表達能力。雖然學生可以下筆寫作,然而寫出的內容千篇一律,毫無情感,學生借用這種方式躲避抒發內心情感,那麼寫出的內容自然而然質量低下。
2.教師教學方式單一。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應用傳統教學思路,即授課時直接說明寫作題目和具體要求,要求學生選擇寫作材料,學生提筆寫作後再整體評講。語文教師占據整個教學過程的分量,雖然指導思路較為清晰,然而形式單一陳舊,學生學習興趣普遍較低,自然而然影響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和質量。
3.教學創新意識不足。
大部分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都是求穩心態,因而會限定作文內容和模式,以致於出現寫作內容千篇一律情況。再加上多數語文教師在寫作時都會將作文類型分類且限定模板,之後則要求學生在限定模板中寫作,以致於學生沒有較強的創新意識,長期以往導致寫作模式化。
二、突破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策略
1.設置貼近生活題材,增強學生情感表達。寫作的基礎在於高質量的素材,更是提高寫作質量的關鍵。材料即作者用以提煉和表現文章觀念和事實的內容。優秀的作文除了具備意義深刻的選題,更具備充實的寫作材料。當前初中階段學生處於豐富多彩的生活領域當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現象和重視生活體驗,因為真實的的材料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在觀察過程中運用聽覺、觸覺、嗅覺、視覺等多種感官接觸觀察對象,從多個角度觀察對象並運用隨筆、日記、札記等方式記錄,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生活現象,從簡單生活中捕捉光亮,由此感悟和描述生活美好。例如在描寫景物時就可讓學生調動眼睛、耳朵、鼻子等各種感官觀察對象,緊抓描寫對象特點。學生在觀察中應學會嗅覺春天氣息,聆聽春姑娘的呢喃,視覺欣賞五彩斑斕的春色,進而有感情地寫出獨特的春天景象。而在人物描寫作文中則應緊抓描寫對象的外貌特徵、性格特徵等顯著特點,凸顯人物形象,使讀者一看就能留下深刻印象。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描寫並分享作品,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激發寫作興趣。
2.深度優化作文教學,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作文教學無法脫離聯想,將其和情感結合能最大限度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運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聯想,其中提問是課堂教學常見教學方式,科學有效的問題能最大限度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桃花源記》一課為例,語文教師在講解此課時就沒有按照傳統教學步驟,此篇課文作者描述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人們在這個無憂無慮的世界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但課文也真實反映作者對社會環境失望和迴避社會的不良情緒心理。最後語文教師鼓勵學生想像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記並用文字記錄下來,不僅可以充實寫作內容,也達到活躍學生思維目的。
3.積極拓展學生思維,營造良好寫作氛圍。寫作則是從知識信息從學生傳輸給讀者。信息在流動中得到二次解讀、挖掘和傳播,一定程度深化其價值,為了更好地拓展學生寫作思維,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因為語文閱讀和作文有著緊密聯系,其中閱讀更是作文的根本。教材中收錄很多經典讀物,應從經典閱讀中挖掘素材為作文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以《成長的煩惱》一課為例,教師在課前就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其分組,之後讓學生從自身角度闡述成長過程中存在的煩惱,小組相互交流,探討其他學生存在的煩惱後找出共同點以及解決措施,之後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成長」為主題寫作,通過結合所學課文進行寫作,這種方式不僅達到拓展學生思維目的,也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提高寫作質量。
三、結語
總之,教育是一個國家不可缺少的組成,更是促進發展之根本大計。初中語文課堂要對學生 表達、聽力、閱讀和寫作等各方面能力進行培養。尤其在作文方面更需要加強聯想結合情感,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中積累寫作素材,打破作文寫作困境,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伍』 初中語文作文題目
談起快樂,大家不僅會想起有時是與同伴在一起細細的場面。是啊,那時的我們純真而又有朝氣,快樂就是我們的代名詞。成年人看著我們歡聲笑語,他們也很快樂。而國家領導人則會因世界和平國家昌盛而快樂。
一-春天裡的快樂
睜開朦朧的睡眼,一路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屋子來。「真暖和!」我不禁感嘆道。穿好衣服。走在清新的大街上,不禁感到許多的舒暢。靜靜的走進公園大門,春意已經滿了大地。鳥兒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了,為久違的人們吟唱著動聽的歌聲。遠處的草坪,相鋪了綠色的襯布,明亮得很。隱隱約約聽見幾聲狗叫。走進了一看,只見兩只還不足月的狗兒在哪裡嬉戲,還站不穩的他們,玩起來十分可樂。在旁邊站著一個小女孩,看著他們,笑著,不是有路出一絲擔心的神情,那是生怕它們受傷。我笑了,內心感到些許的快樂。
二-夏天裡的快樂
轉眼間,我已不再是那個不懂世事的女生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心裡不再空虛,反而裝下許多憂傷和煩惱。這時的我脾氣壞的真是讓人難以接受。「嘩啦啦」窗外下棋濃密的雨。我沖出家門,在雨中奔跑。心裡是不寧靜的。跑累了,在雨中休息一下,做了幾次深呼吸,感覺輕松多了。仰望天空,心中頓時開闊了許多。這時的我看到什麼都是美好的。一粒粒雨滴好像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滴答滴答的,像是音樂家手下的鋼琴。脾氣變得的溫和多了。我笑了,我感到了快樂。
三-秋天裡的快樂
秋天常給人們帶來憂傷的情思。古代是人們常用秋天來表達自己內心失落的情緒。而不一樣的是,我在秋天裡卻感受到了生命的動力。站在一棵樹旁,是也幾乎所剩無幾,人們不僅會感到些凄涼。而在這的背後,大樹在吸取著能量,為下一年的茂盛做准備。那代表著新生命的開始。我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沖上心頭。我笑了,同時我也快樂了。
四-冬天裡的快樂
雪是個很准時的傢伙,每年只要時間一到,他都會紛紛落下。打雪仗成了每年必不可少的節目。戴上手套,不管是誰,拋向他。大家笑著。這時我們沒有憂傷與煩惱。大家是快樂的,我是快樂的。
快樂不是用來尋找的,快樂在空間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只有創造出快樂,才會感到快樂。!!!
『陸』 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這一般要結合自己實際的教學情況具結,比如說自己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了版哪些問題,自己是怎樣去處理權的,常見的問題,比如說學生上課沒有學習興趣或者是在寫作方面存在一些困難,對於詩歌鑒賞,文言文不太能夠理解這一問題。
『柒』 [速求答案〕當代初中生作文寫做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
淺論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2006-01-24 16:40, 吳雲 林良錦, 11991 字, 1/501, 原創 | 引用
內容提要: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作文教學有利於全面完成語文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卻存在不少問題。改革中學語文教學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改革中學語文教學必須針對當前作文教學的現狀,從課程設計的更新,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等方面採取相應措施,並作不懈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學作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改革
淺論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吳雲 林良錦
中學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綜合訓練,既能從語言文章方面訓練學生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潤飾成文,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又能從思想認識方面訓練學生積極思維,加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感受,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樹立良好的文風,為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作文教學與聽話、說話、閱讀教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抓好作文教學,不僅可以培養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聽話能力和說話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全面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因此,我們必須十分重視作文教學。
誠然,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教學都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都要花費相同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教學。根據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學生聽、說能力的發展往往先於讀寫能力,因為他們在入學之前,家庭和社會就已經為他們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盡管並不系統,但比起讀寫的基礎,要厚實得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讀寫能力的形成比聽說能力的形成更困難、更復雜一些,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學生學習作文和學習閱讀的難度也不同。一般的情況是,學習作文的難度大於學習閱讀的難度。閱讀畢竟是學習別人現成的知識和經驗;而作文則相反,是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生活,當然難於前者。從學生學習的難度看,尤有必要加強作文教學。
令人遺憾的是,當前的中學作文教學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其教學的改革舉步艱難,效果不明顯。前些年,社會人士對中學作文教學的批評可謂最激烈、最中肯。人們指出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存在著寫作內容泛化、情感虛化、形式僵化、語言刻板化等諸種弊端。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提高中學作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已經成為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這里,筆者試從分析當前中學作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入手,談點個人的見解。
一、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課程設計及學校教學管理方面而言,中學作文教學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以讀帶寫,讀寫結合」嚴重失衡,導致作文處於附庸地位。我國語文教學指導思想中一直佔主導地位的是「以讀帶寫,讀寫結合」,而中學語文教材設計上卻體現了「以閱讀為本位」,作文訓練附在閱讀課後,語文課本只有閱讀教材,沒有系統的作文教材,其從屬地位顯現而見。正是由於「以閱讀為本位」的設計思想,導致許多學校及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不夠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課文力求講深講透,唯恐不全,而對寫作,則注重向課文學習寫作技巧,以傳授寫作知識為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寫作實踐。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都普遍認為在中考、高考中,作文拉不開分數,為功利計,花大力氣抓作文是得不償失。尤其到了畢業學年,師生投入到作文教與學的時間更是極為有限,雖說近兩三年來的語文考試在作文與閱讀的分數分布上作了近似等比的調整,長期以來的思想痼疾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矯治,作文教學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處於次要的地位。這主要表現在: 語文課時雖多,但絕大部分為閱讀所佔有(多數學校每周只安排兩個課時作文,有時還被閱讀擠到課外),語文考試除了畢業、升學考試外,一般校內的測驗也是以考閱讀為主。教學評估,教學公開課、觀摩課、鮮有以作文教學為主題的,其結果導致了作文教學時間少,作文訓練量嚴重不足,連大綱規定的篇數,也常常不能完成。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小學到中學,學生應該有30萬字的寫作量,每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課內習作每學年不少於14次。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其作文能力才能「過關」,而現行教材是每兩周一次大作文,每學期6-7次,初高中6年下來,估計有作文80次,字數大約8萬左右。如此,作文訓練的「質」姑且不說,就以訓練的「量」與「過關」要求相比,也是明顯不足。其次是「文體中心」論的指導思想,導致學生作文形成定勢。長期以來,我國中學作文教學奉行「文體中心」論。「文體中心論」的特點就是以教會學生學會「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一般應用文」為終極目標。這種作文教學有它自身的優點,但也存在不少缺陷。這是因為它僅局限在文體訓練的范圍內,偏重寫作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學生智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和文章的質量,卻反而使作文教學走向機械化、模式化的道路,並造成學生作文的思維定勢。在學生的習作、尤其是中考考場作文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的作文在立意、選材、結構、語言表達等方面如出一轍,缺少創意,缺少撲面而來的新鮮感。比如在立意方面,對於一個寫作對象,許多學生都習慣於拿老眼光去觀察,從老角度去表達,以致主題落入窠臼,立意簡單。寫游記,便立即與贊美祖國,熱愛祖國掛鉤;寫好人好事,就會得出社會主義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慨;寫學習、訓練,就是為國爭光或做事要勤奮有毅力等等,千篇一律,眾口一詞。在選材、結構和語言表達等方面也是如此。
從老師方面分析,也有問題。一是把教完課文作為硬任務,把作文教學當作軟任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由於學校的公開課、評估課、研討課少有以作文教學為主題的,加上學校教學檢查時,往往注意檢查教師的閱讀課教案,很少檢查教師的作文課教案,因而造成教師把教完課文作為硬任務,把作文訓練作為軟任務,也就是說,對課文,認真去教完教好,因為它與考試有極重要的關系,而對作文多教幾次,少教幾次都無妨。不少教師不把作文課當作「課」來教,上課時連教案都沒有。一個單元的課文講完了,按照寫作訓練的內容,布置一個文題,略作指導,提幾點要求,就讓學生去寫。把作文當成作業或任務去布置。當然,這和目前的應試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一味地為考試而寫作,勢必使學生失去對寫作的熱情;二是教師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教學效率低下。世界上所有的藝術、技術的教育與傳授,都是能者、會者教不能者、不會者。但是當前的作文教學並非都如此。為數不少的語文教師其實自己本來就不大會寫作,卻一本正經地教學生寫作文。這其中的原因有兩個:教師有學歷、無能力;教師專業不配套,臨時將其它專業的教師改作語文教師。這樣問題就出來了,教師不知寫作的門徑,更沒有什麼寫作實踐和經驗,讓他們去教學生作文,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現實的情況告訴我們,這已經成為嚴重阻礙中學作文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三是重視寫作方法的教學,輕視文章的內涵。 當前中學的作文教學,說得白一點就是教師往往只注重寫作方法的教學。「把作文看作是一種技巧而不是一種能力」。在難得的幾堂寫作指導課上,教師經常照本宣科、講作文的技法,從如何開頭、如何過渡、如何呼應、如何交代、如何照應、如何結尾等方面進行指導。在講到如何開頭的方法時,又分出所謂的「懸念式」「開門見山式」「回憶式」等等。結尾的方法又分為「總結式」「展望式」「號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這樣,訓練得多了,學生就逐漸產生一種共同的印象:只有把寫作方法學好,把寫作技巧提高,才能寫出好作文來。於是,許多學生到書店裡專揀「作文技法」之類的書買,以為買到了這類書,就得到了寫好作文的秘訣,看了這類書,就能寫出優秀作文來。其實,就寫作來說,技巧應該說是重要的,但技巧畢竟屬於形式,它必須為內容服務,沒有充實的內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動腦筋,也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四是教師布置作文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忽視了它們的有機統一。 很多教師認為勤能補拙,便給學生布置了從大作文到小作文,從日記、周記到課堂練習等一大堆寫作任務,卻對已完成的作文不加評講,只簡單的打上個印象分。對於成績好的,字跡清楚的同學,總認為他們的文章也一定不會差,而對於頑皮的,總會說他們缺乏思考,寫作不踏實。這樣忽視學生的創作成果,學生便永遠不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作文水平當然也難以提高。
從學生方面看,問題也不少。第一是脫離生活,懼怕作文。由於應試教育在我國依然成風,學生在升學的壓力下,成天游弋於試題、答案的汪洋大海,生活范圍僅限於寢室、教室、廁所和食堂,至於時下提得最響的「減負」也只能是說說罷了。電視不能看,報紙無法閱讀,五彩生活無法領略,文娛活動幾乎為零。有時連每周僅有的一、二節體育課也要奉獻給數、理、化、英。升學的壓力,造成他們差不多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訓練題。在這種近乎封閉的環境里,學生缺少社會閱歷,缺乏對生活深刻的認知與感悟,毫無生活積累可言,僅靠教師作文課上傳授的幾條「秘技」,寫作時怎能不抓耳撓腮無病呻吟?!這也難怪他們懼怕作文。即使強迫他們寫出來或者杜撰出來了,也是面目陳舊,內容空泛。「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又何以對中學生作更高要求?第二是思維定式,寫法模式化。應試教育造成的氛圍屢屢得不到改善,師生雙方都為分數奔忙,分數是師生的命根。應試使學生的思想一直處於臨戰狀態。他們所需要的是自己的文章被老師肯定。於是,他們便從老師所希望的角度出發,寫作時就按照教師所倡導和推崇的、或各級各類考試中常見的、也是各種寫作指導書籍中所津津樂道的某種寫作模式去布局謀篇、遣辭造句,其結果要麼生搬硬套、無所用心,要麼東拼西湊、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寫作對他們來講成了數理化似的可以套用的公式,是一種填字任務。長期養成的思維定式,造成了大家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同一模式。 第三是內容虛假,意義拔高。中學生是一群並未真正接觸社會的群體,他們所熟悉的不過是家庭、學校,對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接觸極少。有限的接觸,大大阻礙了他們寫作素材的獲得。為了考試就不得不編造,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乾巴巴的,表達的往往是「虛情假意」。所以,他們的作文並不能打動人,缺乏心理的真實表露,盡是些「偉大」的空話,意義拔高,內容牽強。如此等等。 第四是把寫作當任務,修改缺動力。 沉重的課業壓力,使大多數學生把寫作當成是任務,完成就好,而對完成的作文也不進行修改,不注意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恰當,有的甚至連自己也不清楚文章所表達的中心。如此作文,能收到多少成效?
二、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思路與對策
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素質教育要求中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然而,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頗令人擔憂,面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改進呢?隨著新課程的實驗與實施的啟動,各地也紛紛對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筆者不揣淺陋,也就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等三方面的主要問題談些看法。
徹底改變傳統觀念,單獨開設作文課。 當今的信息時代對寫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寫作在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說,寫作是文化素質中的重要素質,是素質中的素質,提高人的素質是現代寫作學的根本任務。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信息高度發展,創造發明層出不窮,未來的人才不會「寫」將會被社會淘汰。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適應未來發展,徹底改變作文教學長期不受重視的狀況已是刻不容緩。在此,筆者向教育部門呼籲,要迅速組織力量調查研究,在新的理論指導下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表情達意、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語文教學新體系。應編寫有專門的作文教材,單獨開設作文課(至少在高中階段應如此);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作文與閱讀至少應平分秋色。此外,必須要選擇綜合素質高、寫作能力強的教師專門任教作文課,對於條件不允許的學校,各教育部門可以採取集中培訓的方法,如各地方教育局可以邀請一些具有較強作文能力的教師或作家來對教師們進行定期培訓,學校自身也可以單獨進行。總之,要想方設法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
不可否認,無數的中學語文教師為了革新作文教學傾注了滿腔熱情和心血,也的確取得一些可喜進步和收獲。但他們的血汗卻與成果嚴重失衡。主要原因是作文教改實質只停留在感性經驗階段,缺乏先進寫作理論的潤澤與光照,先天營養不良。因此,教師們必須要接受先進而系統的寫作理論教育,學習當代一些優秀的教育哲學和教育方法。 此外,我們提倡教師下水作文或半下水作文,學生寫什麼,自己先寫,體驗體驗。對諸如命題合不合適,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無模糊之處,會不會發生歧義;選擇材料范圍如何,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能否適應;材料剪裁關鍵何在,有否需要割愛之處;如何構思,怎麼安排就會老生常談,毫無新意,怎樣安排就能匠心獨到等問題,自己心中有底,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能靈活主動,點撥得力。實踐證明,教師的下水作文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破除套路作文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作文不單是一種寫作技巧的傳授,更多的則是一種生命狀態的燃燒與釋放,或者說是一種寫作個體心路歷程的自我展示。為此,作文教學必須徹底破除一切違背寫作規律、阻礙個性展示的套路模式,大力提倡自主作文,以激發其解放自我,展示個性,開發自己的創新潛能。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認為應注意如下幾點:首先,是教師本身要更新教學觀念,敢於創新,不要事事因循守舊。只有這樣,他所培養的學生才有創新精神;其次,是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和聯想能力。我們知道作文離不開聯想和想像,就像鳥兒離不開雙翼一樣。寫作時,根據立意的需要,通過聯想和想像,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可以擺脫類別的界限,把事物縮小或放大,把事件縮短或延長,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東西相聯合相結合,用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突出中心。已有的生活經歷和知識是想像的「能源」,開發能源,必須喚起記憶。想像和創新基於現實的存在和渴求,要展開想像的翅膀,必須做到三步想:一是層層擴展地想,二是沿著一條主線想,三是入情入境地想。再次,必須使學生養成愛思、多思、善思、深思的習慣,掌握縱向思維、橫向思維、發散性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方法。例如作文過程的審題問題,學生常因審不清題意而步入歧途,一步差錯,全盤皆輸。作文題《我心中的歌》,題眼是「心中」,心中之歌是無聲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裡,構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寫出來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中的具有感人情懷的事情。有同學一看到「歌」字,腦中立刻浮現出平日唱歌的情景,於是立刻奮筆疾書,殊不知題目中所指的心中的歌,非平日放聲歌唱的歌,此「歌」非彼「歌」。方向定錯了,對象定錯了,寫得再妙筆生輝,也是文不對題。乍看起來是理解錯誤,實際上是思維的定向、思維的嚴密性出了問題。因為不認真思考,所以「理解錯誤」。只有在積極思維的基礎上審清題意,下筆就不會走線了。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他們的思維能力才會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
建立一定的作文激勵機制。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認為,給優秀作文評以高分,並在評講課上宣讀,即是對學生的激勵手段了。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這種單一化的激勵方式不利於激發全體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許多學校結合《課程標准》的要求,嘗試以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從而達到了進一步鞏固、提高其寫作水平的目的。首先是從改變教師以閱讀為本位的觀念入手,把作文教學列入教學評估,教學公開課、觀摩課的范疇,以激發教師改革作文教學的積極性。二是每學期定期進行作文比賽一兩次(教師命題或自由命題皆可),使學生有較大的獲獎面,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三是由教師推薦、學友推薦和學生自薦結合的方式,向全國有影響的作文教學刊物(如《中學生作文》《中學生讀寫》等)推薦學生佳作。四是是開辟「優秀作文展示園地」,用以展示學生的佳作或有特色的習作。因其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大家爭先觀看,其啟發、促進作用不言而喻。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善於激發學生表現的慾望。 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經常表現在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上,有時這些見解新穎,應該給予肯定,有時一些見解有偏頗,也應該給予引導,切勿橫加指責。要尊重學生的創見,鼓勵標新立異。著力營造作文創新的寬松環境,不要給學生設下太多的要求。例如:寫作單元的短文《觀察人物特點,寫作人物個性》,列舉阿累寫魯迅例,著重介紹通過寫魯迅的外形和語言,顯示魯迅剛毅而又慈祥的性格特徵。學生中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最能顯示人物個性特徵的,不是靜態的外貌描寫,而是動態的人物動作和語言。要真正看準人物的個性特徵,還必須在動態的環境中,特別在有矛盾和沖突的時候。教師充分肯定了這一見解,並要求學生尋找典型事例論證這一正確的觀點。學生課後廣泛閱讀寫人的作品,獲取了大量感性素材、典型事例。類似這樣的典型例子還有很多。學生為自己的見解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而十分高興,也更加充滿自信,寫作的熱情倍增。 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見解與才能的慾望。這正是學生對文章寫作、口語交際產生強烈興趣、願意付出大量勞動的內在動力。我們要十分珍視並努力滿足學生這一可貴的心理,讓學生在表現自我的歷程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有個教師在進行「觀看圖畫編織故事」的作文教學時,就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表現的慾望。畫面表現的是:當初兩只鳥同時從鳥窩中飛出,只因一鳥投奔樹林,一鳥奔向鳥籠,後來見面時竟大不相同。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充分想像投奔樹林的鳥兒遇到的種種磨難。於是,有同學想到,各類天敵的侵犯;有同學想到,狂風暴雨的襲擊;有同學想到,嚴冬酶暑的煎熬;有同學想到,飢餓病痛的折磨。進而教師又啟發學生想像奔向鳥籠的鳥兒享受的種種厚遇。於是,學生們又分別想到,主人的寵愛、佳餚的享用,棲所的高雅,曠日的悠閑。然後再讓學生想像兩鳥兒見面後的驚詫:投奔樹林的鳥兒羽毛豐滿,身軀健壯;投奔鳥籠的鳥兒羽毛稀疏,身材瘦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想到人的發展成長。其寓意不言而喻。這樣,全班大部分同學表現的慾望得到了滿足,他們興致盎然,浮想聯翩,大大激發了創造的熱情,也大大培育了創造的才能。
學生要深入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寫作要有材料,如果沒有材料,我們的頭腦這個「加工廠」,就只能停工待料,會有「江郎才盡」的感覺,寫不出東西,面對中考、高考,我們的考生有的面對題目能文思泉湧,奔騰而出,大量的材料從腦記憶的細胞中招之即來。用之所用,去之所去,揮筆成文,有的面對題目,卻是搜索枯腸,苦思冥想,難已成文,其成敗的原因是腦中存儲材料的多寡造成。
要想頭腦這個「加工廠」不會停工待料,寫出好的作文,學生首先要熱愛生活、深入生活、觀察生活。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 。作為學生只有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才能儲備寫作素材,建立起自己的寫作「資料庫」。「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生只有走出學校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把小課堂與大課堂結合起來,對國家大事,諸如體制改革、國際風雲等多加留意,對身邊的人和事,諸如家庭生活、鄰里關系、親朋交往等多加關心,從中感受到社會政治、文化動態,從中領略自然之美,培養愛國之情,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觀察生活,分析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探究事物的實質,明辨是非曲直,才能寫出好文章。
老師要指導學生多讀書。寫作基於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寫作是閱讀的深入,作文教學應與閱讀教學密切結合。對於閱讀《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達400萬字以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指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對寫作的作用。閱讀就像是一個人在進食,而寫作就是將這些營養更好的利用。
當然,閱讀要得法。 教師必須教學生學會閱讀。一是要學會博覽與精讀。博覽,就是多看。我們要像蜜蜂採花一樣,廣泛涉獵。不僅要讀文學名著,而且要讀政治、經濟、天文、歷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書;精讀,就是在讀書時細細揣摩,反復研究,務求明白透徹,瞭然於心。正像宋代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所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期意皆若出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里,「讀」到「思」,「思」到「省」有一個質的飛躍。「蜂採花,所釀者蜜也,非花也;蠶食桑,所吐者絲也,非桑也」,切忌使自己成為一個「書袋子」。二是要懂得積累。「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想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學到寫作的技能技巧,只有堅持不懈地積累才能奏效。積累的最佳方法就是勤記勤寫。所謂勤寫,就是勤於手抄筆錄,把閱讀中遇到的有用知識、材料摘錄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謂勤寫,就是隨時寫出自己的感受,即讀書筆記。內容上應不拘一格,可搜集名言錦句,可采擷奇聞軼事,可積累英雄事跡,可採集科技信息,可借鑒技能技法。「書到用時方恨少」,讀的多了,積累的多了,方能以「多」補「少」。三要善於借鑒。所謂借鑒,這里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意義是探討別人文章的成功之處,如選材、立意、構思、行文、語言等等,進而學習運用別人的精妙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另一層含義是要善於拿別人的文章來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即借用別人的選材、構思或其他方法,來寫作自己的相似立意的文章。某人的文章手法高超,我借其手法行我之文,某文選材典型精當,我借其材為我所用;某文開頭或結尾別具一格,我學而時用之,即為我之技能;某文立意新穎深刻,我借之以提高認識水平和思辨能力。……這些都是借鑒。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在多讀的基礎上,再學會借鑒,那麼作文水平就一定會提高。
要鼓勵學生敢於講真話,訴真情 真的反面是假,而說假話、編瞎話是作文之大忌。記得1998年高考作文讓考生圍繞「堅韌」做文章,許多考生說了瞎話,為了表現自己的「堅韌」,不惜詛咒自己的父母,有的寫得癌症,有的寫出車禍,有的寫離婚,好像1998年一下子成了災難年。這樣的作文就「大失真」,它表明了同學缺乏生活體驗,缺乏真情實感。要改變這種狀況,作為學生,要力求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要敢於說真話。只有敢說真話,才能使讀者感到真誠可信,寫出的話才有說服力。巴金老人倡導的「講真話,把心交給讀者」,應當作為我們寫文章的基本原則。敘事,應是真事;繪景,應是真景;說理,應是真理;抒情,就是真情。即使是文學作品,所寫的人和事也要符合生活的常規,也應是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現。
二是要敢於訴真情,「真情」才能使人感動,引起共鳴,感情的傾訴不要有范圍的限制;感情的傾訴要適當節制。文貴有情,情貴真摯,有情不真,索然寡味;真而不深味同嚼蠟。對親人有親切之情,對敵人有痛恨之情,對美好的事物有愛慕之情,對醜陋的事物有厭惡之情。作文時,應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驅遣於筆端,流淌於文章的軀體內。你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情感用精煉的語言宣洩出來,從而產生攝人心神、欲罷不能的藝術效應;你可寓情於景,繪景傳情,讓讀者通過你寫的景物感悟你的感情;你可融情於事,把自己的真實感情融進所敘的事件中。只有把那些留在你記憶深處的甚至是刻骨銘心的事寫出來,把足以催人淚下的真情抒發出來,才能生動感人,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朱自清寫他父親越過高台為他買橘子的「背影」,之所以催人淚下,是因為作者首先被偉大的父愛深深打動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語文課程標准》所提倡的:「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的要求。
以上是筆者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問題的粗淺看法,僅作引玉之磚,希望能引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的真知灼見。
『捌』 如何解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病句問題
檢查句子的毛病,可以先讀一讀句子,憑「語感」發現問題。語句不通順,原因主要有??個方面:一是不合語法規范;二是不合事理;三是修辭不當等等。辨析病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1. 縮句法 就是運用對復雜單句成分分析的方法,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謂、賓,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來檢查句子的正誤。 例如:白衣天使奮戰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他們動人的事跡和犧牲精神在廣大人民心中傳誦。 這個句子比較長,一時難以判斷是錯在哪裡,我們如果採取縮句的方法就容易判斷了,我們可將它縮成「天使奮戰在一線,事跡和精神在傳誦。」我們很容易看出這是「精神」的「傳誦」搭配不當的錯誤。 2. 語感法 用自己的語感檢查語病的辦法,人們在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實踐中,形成了對用詞規則、造句規則、調整語句可以增強表達效果的規則、標點使用規則等的感性認識。這就是語感。一個句子有毛病,會造成與我們的語感不一致,使我們的感情不順暢,如果拿病句同語感一對照,就能發現毛病在哪裡。例如:經過反復推敲,他終於找到了解決和發現問題的好辦法。 語感告訴我們應是先「發現」再「解決」問題,所以這里犯了語序不當的毛病。 3. 類比法 發現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語感相沖突,而又無法斷定有什麼毛病時可以造出幾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或短語進行類比,容易發現語病。 例如:我們現在的學習是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的,不是為了個人狹隘的目的。(讀到「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的」感到別扭,就可以造出一些結構相同的語段來:「為了考取理想的學校為目的……」從這個相似的語段中可以看出,「為」和「為目的」不能同時使用,應當要麼就是「為了……」,要麼說成「以……為目的」。所以此句犯了兩種格式混用的毛病,造成句式雜糅。) 4. 替換法 將感到有問題的地方從句子中抽出來,用其他詞語加以替換,看看是不是合適。例如:道路兩旁種植著果園。(把「果園」換成「果樹」,句子才通順。) 5. 相關詞語的檢查法 此法主要用於檢查復句內部分句間的邏輯關系是否存在問題。 例如:不管是上大學深造,還是在工作崗位上自學,也有可能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這里錯用了關聯詞語「也」,造成分句之間的關系表達不清,應把「也」改為「都」。) 辨析病句的步驟 :找出主幹。先找出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看是否有殘缺,是否搭配得當。 2. 理出枝葉。在句子中,定語、狀語、補語與主語、謂語、賓語相比較,猶如枝葉一樣,如果檢查過主幹沒有差錯,就應檢查定、狀、補是否能恰當地修飾或說明中心語。 3. 體味語意。在完成上兩項工作的同時,可以體味句子的意思和表達習慣,看語意是否有問題。語序是否合理,句式是否雜糅,前後是否矛盾等等。 4. 弄清關系。檢查復句主要看復句的關系,看關聯詞語的使用是否恰當,辨別分析時,既要看關聯詞語,更要看句子的內容。
『玖』 初中語文教師教學反思存在哪些問題
經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己的寫作個性。
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己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這是我最近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點思考,現作以上總結,供大家參考、指點。
『拾』 我初中語文作文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要多去看書,有些優美的句子要記的 你可以先打個草稿,再把你的靈感和你想寫的東西合並一下,好的就要著,不好的則刪去。草稿不要寫的太啰嗦了,那樣會浪費時間滴。你可以試試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