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看圖作文400字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一群男孩子們高高興興地走到這片空地,把書包和帽子一丟,堆成兩堆,便成了簡易的球門。激烈的球賽開始了。 那位頭發金黃的守門員,臉因緊張和高興漲成了紅色,雖然昨天膝蓋被擦破了,但他毫不在意。只見他把雙手放在膝蓋上,半蹲著身子,聚精會神地盯著足球,躍躍欲試。 站在他身後的小男孩,穿著紅色的運動服,挺著肚子,有些不服氣,昨天大哥哥的腿摔破時,還是他踢走了一球,取得勝利呢。他想到這,有些洋洋得意。 過往的行人都被這場緊張的球賽吸引了。紛紛停下腳,坐在長凳上,也不知是誰家的小狗,它可對足球不感興趣,它只對主人供它玩的小皮球感興趣呢。現在正無所事事地在草地上打呼嚕。 你瞧,那個帶著弟弟的小男孩,目光緊緊的瑣在黃隊,坐這一動不動,生怕黃隊輸了。 和守門員一樣有著金黃色頭發的小男孩,伸長了脖子,口中輕聲喃喃自語:「加油!踢!好!」站在他身後的,頭上系著深紅色蝴蝶節的小女孩兒,索性站起來,只見她雙手叉腰,眉頭緊皺,好像有什麼不順心。 戴紅色帽子的小女孩,彎著腰,伸頭向右望去,她漲紅了臉,雖說她沒有上「戰場」但她的心跳自己清清楚楚能聽見。 一位抱著洋娃娃的女孩,一直微笑著,眼睛卻繁忙了,一直盯著球,看球究竟在哪隊里。那個穿著綠衣服的小男孩,也許是第一次看見這種場面吧。他的小手在計算勝負,一邊輕輕搖手,一邊說:「真精彩,太不可思議了。」 看得最認真的算是那位大個子叔叔了,他看得津津有味。
===========================================================================一場精彩的足球賽 黃昏時刻,一場精彩激烈的足球賽開演了,那是我們班男生正踢得難分伯仲。 男生們踢球,我們女孩只好當拉拉隊。我是二隊的拉拉隊。這場振奮人心的足球賽消息不脛而走,引來許多觀眾。隊員們個個生龍活虎、鬥志高昂,准備一舉奪魁。一隊的李寧風馳電制、身手敏捷,劉剛大步流星,而那胖子竟仗著胖橫沖直撞,他們隊很快進了兩球。我可是心急如焚,就想沖上去把球扔進球網。當然,我隊也不甘示弱,很快扳回這兩分。 看看觀眾,個個被這精彩的球賽弄的得目瞪口呆,連我家隔壁的小白狗也前來觀看;再看看拉拉隊,只要一贏球就高興得手舞足蹈、樂不開支,輸了就垂頭喪氣。 第一場球賽宣告結束。隊員們個個神氣活現、眉飛色舞,津津有味的向大家講自己的心理活動。 很快,第二場又拉開序幕。這場比賽更是趣味盎然。幾分鍾下來,兩隊以8比8打平,後來,我隊又進一球。但是敵隊的胖子竟撞傷了我隊的守門員,在他的膝蓋上流下了鮮紅的血,沒想到劉剛竟然趁火打劫,我的心裡六神無主、焦灼不安,這可是關鍵的一球,最後的一球,決定勝負的一球。我嚇得閉上了眼睛。「好!」隨著大家地一聲呼喊,我睜開了雙眼。原來守門員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站起來了,並以一招「鯉魚跳龍門」接住了球。頓時,全場沸騰了,大家都在歡呼,為這位英雄高興! 這場球賽雖然過去了很久,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難以忘懷。當年那位守門員驚人的毅力與同學們團結互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②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怎麼寫400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裡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余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准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③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400字元宵節
這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團、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團。我們先把手洗干凈,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面了,只見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團了,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面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里,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里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著,歡笑著。
我愛包湯團,但我更愛元宵節。
④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民風民俗400字
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走進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涼茶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葯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
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為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庄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庄頭的種花女。 金桔象徵「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通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當然,廣東還有好多民風民俗。比如:煲湯、
舞獅、種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舞牛的……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著我們去發現它呢!
潑水節
中國的傣族是一隻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散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
潑水節是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歷四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一個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麼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後來,七位姑娘發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只有惡魔的頭發才可置於死地。一天夜裡,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一著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時,姑娘們立即輪流抱起頭顱。每年換一次,當換人時。人們都給抱頭顱的姑娘潑水,沖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後來就形成了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日——潑水節。
在「麥日」也就是節日的第一天。人們一清早就要採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但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洗浴」完畢,集體性的潑水便開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帶著清水,湧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潑。「水花放,傣家旺,」「潑濕一身,幸福終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綻放。
劃龍舟是潑水節最為精彩的節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各色各樣的龍舟,船上坐者數十名強壯的選手,號令一響,龍舟便像離弦的箭往前飛去。到處都是鑼聲.鼓聲.號子聲.喝彩聲,節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另一項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種自製的煙火,將竹竿底部添以火葯和其他配料,置於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族,光彩奪目,甚是美妙。潑水節是傣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一個快樂而幸福的節日
⑤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第二單元作文400字
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走進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涼茶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葯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葯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
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為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庄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庄頭的種花女。 金桔象徵「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通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當然,廣東還有好多民風民俗。比如:煲湯、
舞獅、種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舞牛的……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著我們去發現它呢!
⑥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作文《中秋節》400字
中秋節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開心了。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那麼亮。不過,也挺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誇她幾句,就躲到雲層後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於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長大再看,就不是那麼奇妙了,只覺得我小時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於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秋節」等。人們嚮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於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
⑦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作文《溫暖的家》不少於400字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家是用愛鑄成的,家是用情裝飾的,家是愛的港灣,家是一個充滿親版情的地方。權
家裡每天最疲憊的,當然就是媽媽,每天媽媽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因為身體不好還常常頭疼。家裡最會講故事的是爸爸,每周星期六星期天,我和爸爸就會去跑步,鍛煉身體。在路上,爸爸就會給我講許許多多很古老的故事,我最喜歡聽了。而在家裡最親密的夥伴當然就是柔柔和元旦了。它們倆都是貓,柔柔它是元旦的母親。它之所以叫柔柔,是因為,我們都希望它很溫柔。那隻小貓之所以叫元旦,是因為它是在元旦節的那天晚上出生的。
柔柔它全身只有兩種顏色,分別是黑白兩種,它全身布滿黑白條紋,只有肚子才是全白的。元旦呢,它有三種顏色,分別是橙色、黃色、白色。它的耳朵是橙色的,頭上一塊和尾巴是黃色的,其它地方都是白色的,特別可愛。
元旦和柔柔常常挨在一起睡覺,蜷成一團,有好幾次,我悄悄把元旦抱走了,柔柔都沒感覺到。它們倆都喜歡人抱著它睡,如果你睡著,它們就會爬到你臉上,亂踩,弄得你很不舒服。它們洗澡的時候,更是頑皮,一到水裡就亂跳,弄得到處都是水!
這就是我的家,一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