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語文高考改革180
北京市教委發布中高考改革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徵求意見。此次改革中,高考五科目除了數學分值沒變外,其他四個科目的分值均有調整。此次改革的亮點之一是將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其中,2016年起中考語文卷總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高考英語由150分減為100分。
高考英語一年兩試,成績3年有效
在高考改革方面,即將發布的「中高考改革徵求意見稿」中提到,高考五個科目考試,除了數學分值沒有變化外,語文、英語、文綜和理綜的分值均有調整。其中語文學科分值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數學學科考試分值仍然為150分。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文科綜合考試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理科綜合考試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中考時間由原來兩天半減為兩天
同樣,此次中考改革也調整了學科設置、分值比重、命題內容等方面。在中考的五個科目中,除了數學和物理的總分值保持不變外,其他三個學科的分值也有不同程度的調整。其中,語文卷總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英語卷總分值由120分減至100分,其中聽力50分;化學試卷總分值由80分減至60分。
小學三年級以下英語課也將調整
對於此次改革中,中高考分別有不同的科目分值有調整,北京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減分和加分不能簡單定義為重視或不重視。很多人學了十幾年英語,仍然聽不懂外國人說話。「這是我們教與學的方式問題,必須要改。」他表示,此次是以考試為杠桿,實際上是一次立體的變化。將從科目設置、試卷結構、分值比例三個方面進行調整,更注重基本應用能力、更貼近課標。
另外,李奕透露,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啞巴英語,北京還將對小學英語課時進行調整和改造,將對小學三年級以下的英語課進行改造,取消課堂教授語法知識、背單詞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連玩帶說的形式。「也就是不上傳統意義上的英語文化課,而是採取英語互動、游戲等方式,讓孩子們從小就會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溝通。」李奕表示,市教委等部門目前正在研究具體的辦法,今後將會出台一整套的方式方法,「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加強了英語教學。」
對話
「將打一套減負組合拳」
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稱,此舉是為讓全社會看到改革的決心
新京報:能否介紹一下北京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此次改革方案出台的背景?
線聯平:北京目前面臨的三大問題: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學生如何有效減負;如何推進教育公平。這些既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教育主管部門深入研究的問題。經過多輪商討、廣泛聽取意見,達成了一個初步的方案。
新京報:此次在考試環節做出了重要的改革。
線聯平:有效減負的前提,也是把中、高考這個指揮棒運轉好,這次改革,就是要通過試卷結構調整和試卷分值的變化,以及招生方式的更加合理化,給全社會釋放一個明確的信號,讓全社會從關鍵性的考試變化看到此次改革的決心和目標,從而建立家長、孩子以及教師的信心,在各個環節為孩子松綁。
新京報:會不會出現英語課程減少,騰出來的時間去上數學課及其他補習班的情況?怎麼保證減負真正落實到位?
線聯平:除了用中高考這個指揮棒的調整來調動教學方法的轉變外,還會配套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設置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去學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內容。會打出一套減負增效的組合拳,也為家長減輕精力負擔和經濟負擔。
新京報:這套改革方案何時實施?
線聯平:將進一步收集意見,具體的操作程序也在研究中。希望全社會能夠對此有一個理性的思考。教育改革是社會改革的一部分,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趨勢是相對應的,不可能脫離現階段的現實情況。
「讓國學落實到課堂」
教育部前發言人王旭明表示,「發自內心大贊」北京此次改革
9月初,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在其微博上倡議,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他甚至主張,中考和高考去除英語科目,提高漢語測試比重。一個多月後,北京市出台的中高考調整方案與他的倡議有很多相似之處。昨日,新京報記者采訪了王旭明。
新京報:此次北京出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與你之前的建議有很多相同處,你怎麼看?
王旭明:很少表揚北京,這次不僅表揚、而且大贊並發自內心。減弱英語教學剛性要求、降低英語考試權重分值,增加母語教學剛性要求和提高母語考試權重分值,應是下一步考試改革方向之一,堅持!
新京報:這樣能提高母語文化嗎?
王旭明:提高母語、降低英語考試分數,當然好。但以現行語文教材教學和評價情況看,不宜簡單說增加語文內容,而是明確將增加的分值增在國學內容上。
新京報:你的意思是,應該增加國學方面的內容?
王旭明:一定讓以國學為主要內容的弘揚中華文化傳統精神落實在教材里課堂上考試中。更多國學內容落實在教材里課堂上考試中時,就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日。
② 中高考改革,語文成重點科目,如何打好小學語文基礎
2018年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篇目將增加10篇;小學語文所選優秀古詩文篇目將增加69篇;初中古詩文共選124篇,體裁從《詩經》到清詩,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
隨著古詩文的廣度、難度提升,語文在高考總分中的區分度將會升至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所以語文將成為學習重點。語文正在發生大變化,小學階段基礎不打好,以後會出大問題!
學語文不僅要走腦
更要走心
很多家長費解,「為啥我的孩子讀了很多作品,還是寫不好作文,答不好閱讀呢?」原因就在於:
他不會把文字句段當作一個載體,當作一個盛滿作者人生體悟和情感大餐的容器。只是看到,這盤是「土豆燒牛肉」,那碗是「芥藍炒黃豆」,停留在僅僅走腦的認知之上,卻不會真的吃下這菜餚,更不會用自己的感官去走心品味。
對於這些理性思維的孩子而言,讀文章沒有自我代入情感,故事僅僅是故事、見識或者談資。這樣是學不好語文的,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就是:用心體會,和文章試圖找到共鳴,心有戚戚焉。
不僅要重結果
更要重過程
有些孩子總是問:「你就告訴我這道題怎麼答吧,你費時間讓我們體會個什麼勁」!如同《激情燃燒的歲月》里的石光榮指責楚琴中秋節看月亮一樣:「看什麼月亮看月亮,又不能吃,還不如看燒餅。」
這便是不解風情。
有些孩子在老師還在講解、分析、體會時,就玩命抄答案,抄完長舒一口氣,還自以為萬事大吉!這樣的孩子一心只關注結果、機械學習、無法感受語文的深層魅力,分數自然停滯不前。所以,平時做題應多注意梳理和思考,而不是背誦固定答案套路。
學語文關系智商
更關系情商
高考題型總是不斷下放到中考,很多高中情感能力的問題也是逐漸滲透,這樣的趨勢讓老師家長都十分著急上火。本來孩子就還沒懂事兒,這可怎麼是好?
其實,情商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給一個合適的環境,孩子自己發展成長出來的。
給孩子營造一個空間,不僅能直接為孩子積累寫作素材,更能幫助他情智的成長,利於他懂得了解他人、體察他人感受,也就更能在語文學習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到位很多問題了。給孩子空間和機會,相信他,才能讓孩子的情智逐步成長。
學語文不僅靠技巧
更靠思維
有些同學總是希望借題海鍛煉出自己逢考必勝的能力,喜歡通過大量訓練熟能生巧之後,做題勢如破竹的感覺。
不可否認,語文的考查形式是試卷,應試有一定技巧。但語文絕非技術,只有在訓練了自己的語文思維並提升了自身的語文素養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成績,否則一切答題技巧都只能流於表面,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樣。思維訓練是更高層面的東西,它沒有硬性的標准,而是需要長期積累、系統學習的。
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學習的難點和痛點是漢字;而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的學習難點是古文學習,強制記憶不能融匯貫通。
其實,很多古文中的知識點,如果你理解了漢字的真實含義,都不用去背,看到你就明白了。而且很多古文中涉及的歷史、地理知識,也會用漢字串聯起來一起學習,也就是如今很火的「大語文」課堂。
③ 高考語文什麼時間改革
高考語文科目沒有改革計劃。
高考改革後,語文仍然是統考科目,總分仍然是150分,沒有任何變化。
在教育部和全國各省份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語文科目都沒有改革時間表。
④ 高考語文改革方向
1、根據2017年全來國高考改自革最新方案,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2、教育部還將擴大高考統一命題試卷地區范圍,今年新增3個省,明年再擴大7個。到明年,全國25個省使用國家考試中心命題試卷。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教育部經和有關省份協商以後,決定今年將增加江西、遼寧和山東3個省,明年增加7個省,包括湖北、廣東、陝西、四川、重慶、福建和安徽。
⑤ 2021年高考改革後語文考不考名著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對於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從未停止。從全國統一試卷到全國多份試卷,從單一選拔到多元錄取,回溯37年間高考制度演變,一直在爭議中變革和前行。昨天,隨著《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新世紀高考改革的各項思路已逐漸清晰,一項更為全方位、系統的高考改革正在漸次展開。每個人都告訴你興趣優先,但真正當你深入學習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痛苦。所以,首先你要做的是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把不能接受的專業統統篩掉,劃定你可以接受的專業。然後是熱愛優先,選擇自己熱愛的,再是不討厭為主。然後說幾點個人小建議。第一,考慮專業時,要考慮其專業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說這個專業是否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質,盡量不要選擇「萬金油」的專業,好像這個專業做什麼都行,又好像什麼都不行。第二,如果你不熱愛,而且不想搞學術,慎報帶「學」字的專業,什麼哲學、歷史學、物理學、教育學等等,否則你會學的痛不欲生,建議報考應用型的專業比如應用物理,同樣學物理,學習方向是完全不同的。第三,學習語言,需要天賦或者熱愛,無論是中文,英文,法文,火星文,沒有天賦,你學一輩子也就是個文秘的水準。最後就是不要去追求什麼熱門專業,這個時代瞬息萬變,四年你畢業後這個專業別說熱門了,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⑥ 高考語文總分即將升至180分,將帶來怎樣的教育變革
高考改革方案目前都已經公布了,根本就沒有語文總分提高到180分的這個規定,考生不要信謠。
高考改革後,高考統考科目只有三個科目,語文,數學,外語。這三個科目的滿分都是150分,沒有改變。
⑦ 中高考改革後語文到底有多重要,不知道這些會吃大虧
1、高考改革後,復語文科目並沒有什麼制變化,語文科目仍然是三個統考科目之一,語文科目的總分仍然是150分。 2、高考改革對於語文老師的教學肯定會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語文老師要深刻領會高考改革的精神內涵,認真備課,仔細研讀好高考改革後的語文科目考試大綱,把最新的語文命題精神帶給考生。
⑧ 如何應對高考語文改革,精心打造「新高考
將在全國范圍內漸次鋪開的高考改革,是當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變革。實行「新高考」後,高中怎麼教?學生如何才能進入心儀的高校?教育整體鏈條是否能環環相扣?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顯四大變化自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後,各地開始陸續出台本地區改革實施方案。記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發現,高考計分方式、高校招生錄取方式發生明顯變化,科目設置和招生批次成為改革重點。——不分文理,變為「3+3」模式。廣東、遼寧、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實行「3+3」的考試模式:前一個「3」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後一個「3」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外語等科目實行一年兩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確定,英語聽力考試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實行機考,上海、吉林、遼寧等地也規定,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學生選取較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廣東省除外語科目實行一年兩考外,還將給學業水平考試提供兩次考試的機會。——「一考定終身」變為「多元錄取」。各地規定,改革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機制,實行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即俗稱的「兩依據、一參考」。——「本科批次合並」。遼寧、福建、四川、廣西等地從去年起陸續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並錄取。一些省市則提出了合並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將從2016年起合並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並按照學生的高考總分和院校志願,分學校實行平行志願投檔和錄取;海南合並一本、二本招生批次,並計劃從2020年起僅設本科和專科兩個錄取批次;山東省也提出,山東高校錄取從明年起將不再分一本二本。新高考方案執行時間上,上海、浙江兩個試驗區明年起執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將於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廣東、遼寧、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為從2018年高一新生開始執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於2019年開始執行。「套餐」變「自助餐」:指揮棒如何帶動學習革命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引發普遍關注。一些業界人士認為,新高考方案總體上以學生為本,為學生、高校提供了選擇機會,考試素質教育導向、公平性更明顯。但與此同時,高考的「套餐」模式變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傳統副科比重增強,各科內容更注重考察與生活相結合的實踐能力,高中教學勢必發生重大變革。——「走班制」必然帶動分層教學。師資配置、課程組織與學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臨挑戰。記者在上海采訪了解到,「走班制」正在成為高中教學改革的一大趨勢。目前,復旦附中本部已經對部分高一、高二逾兩百名學生實行全部課程走班,不設行政班級,其餘學生選修課實行「走班制」,學生可以按照自己選擇的課表前往對應的教室上課,教室門口也貼出課程安排和相應的時段。明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實行的是「7選3」考試模式,學生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技術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這種考試給浙江省高中帶來了35種課程選擇「套餐」。實際操作中,由於學生選擇不一,部分學校教室、教師出現一定程度的短缺。——「綜合素質測評」將由雷同到個性。上師大附中校長嚴一平介紹,在相關高校已公布的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方案中,高考成績不再是唯一的錄取標准,而是採用「高考+校測+學業考」方式錄取。在全面推進高考改革後,高校正在逐步將綜合素質納入到人才的選拔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全科成績、綜合素質和自身的實踐和體驗經歷。記者在各地調查發現,當前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對高考錄取影響不大,部分中學做的還比較簡單。自由度增加:做好未來發展「選擇題」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開展綜合評價錄取,同時高招將合並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願填報方式和投檔錄取法發生改變。考生在合並後的10個院校志願里填報的自由度明顯增加,原來「從一本掉到二本」的概念消解了,考生的選擇面得以擴大,高分考生更易向上沖擊,低分考生也有足夠多的選擇滿足志願。復旦大學招生公室對此表示,希望學生和家長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長、興趣、理想,從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發展時期來把握自身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熱門專業、分數高低等狹窄視角。這也是考生真正能夠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變應萬變的根基所在。「現在學生最大的困惑是,只知道學習,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將來要做什麼?」一些教師反映,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長春市實驗中學校長遲學為說,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潛能選擇優勢學科,學校也要有這樣的規劃和引領能力。一些基層學校負責人擔心,高考改革開始實行時,對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適應能力是個挑戰。針對「走班制」,武漢市一所中學校長說:「學校教室夠不夠用?如何配備相應教師,走班之後新的班級如何管理,如何考勤?可能都要和過去完全不同,應提前做好准備。」針對高校錄取參加「綜合素質測評」,一位孩子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入讀的家長趙女士表示:在本身比較繁重的高中課業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業余愛好、社會實踐、志願活動等內容,考驗著學校、也考驗著學生和家長。
⑨ 請問高考語文改革會帶來哪些弊端
2020高考改革的弊端不明顯,
只是不要做第一屆就好。
做第一屆,
沒有以前的錄取排名,
不知如何報志願。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