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英作文 > 中考語文虛詞

中考語文虛詞

發布時間:2020-12-13 14:33:56

㈠ 求2015上海中考語文150個實詞和虛詞的PPT

上海初中都會有配套的文言文《點擊》,後面附錄的有150實詞和6個虛詞。

㈡ 求上海中考語文 文言文 中的六個虛詞的意思。 我暫時還沒有《上海中考文言文典籍》 麻煩大家了~

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練習
[而、之、以、於、為、其、則、乎]

【而】
1、表順承 可譯為「然後」「就」
2、表轉折 可譯為「然而」、「卻」「可是」
3、表並列 可譯為「又」「並且」,或不譯
4、表修飾,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可譯為「著」、「地」,或不譯
5.表遞進,相當於「而且」、「並且」或不譯。
6.表示因果關系,「因而」
【之】
一、意義或用法:
1、. 作代詞
(1)指代人、事、物,譯作「他(們)」 「她」「它(們)」「這件事」等。
⑵我。例:君將哀而生之乎?
⑶復制代詞:這,此。
2、動詞「往」,「到......去」
3、結構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也可不譯。
4、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意。
5、助詞,湊足音節,無實義。
6、作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
7、作定語後置的標志。
8、表方位或時間的限定,相當於「以」
【以】
1、錶行為動作的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2、表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譯為「拿」「用」
3、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 可譯為「憑借」「依靠」
4、行為動作的對象 可譯為「把」
5、行為動作發生的根據 可譯為「按照"
6、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
7、表結果 可譯為「以致」 「以至於」
8、動詞,「以為,認為」。
9、通「已」,已經。
10、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的限定
11、復音虛詞「以為」
【於】
1、對,對於。
2、介詞:在。
3、連詞:與,跟,同。
4、從,自。
5.到。
6.在......方面。
7.比。
8、被。
9、表原因:因為 、由於
10、向.
11、給。
12、於是
【為】
1、動詞:成為,變成。
2、動詞:做、擔任、當
3、作為,當作。
4、是。
5、以為,認為。
6、動詞,譯為:製造、修築、接受等,翻譯比較靈活。
7、介詞: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8、指心理活動。
9、為了。
10給,替。
11、對,向。
12、連詞,表因果關系 「因為」
13、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其】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的。」
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4. 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
5.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等。
7.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
8.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9.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11、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則】
1、卻,可是。例:
2、表示假設關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
3、用在對比句或假設句的後半句中,相當於「那麼」「就」。
4、就是。
5、誠……則……:「誠」用於前一分句謂語前,強調設想的情況屬實,「則」用於後一分句句首,帶出結果或推論。可譯為「如果真的……那麼……」等
6、表示僅限於某種范圍。可譯為「僅」「只」「才」等。
7、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乎】
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3、同「於」。
4、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
5、表示商量語氣,相當於「嗎」,「吧」。
6、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
7、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8、詞尾,無義 例: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㈢ 求中考語文八個虛詞的具體用法:之 其 而 以 於 為 則 乎

一、【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②三月而後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二、【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於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於)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後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於)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四、【為】
(一)動詞。
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③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⑤趙王竊聞秦王善為(演奏)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今日嬴之為(幫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為(劃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⑧為(治理)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
2.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②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
③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
④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⑤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
①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庄暴見孟子》)
③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庄暴見孟子》)
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請為王言樂。(《庄暴見孟子》)
4.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
③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五、【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鍾山記》)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②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②夜以繼日(成語)③秋以為期(《詩經o氓》
六、【之 】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②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①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②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③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④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⑤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
七、【於 】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
例如: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如: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例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八、【則 】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①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
例如: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②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③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
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④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
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
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九、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②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①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二)用作疑問副詞。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四)何:通「呵」,喝問。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②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③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何乃】譯為「怎能」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㈣ 求中考語文八個虛詞的具體用法:之 其 而 以 於 為 則 乎

中考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練習 [而、之、以、於、為、其、則、乎] 【而】 一、意義或用法: 1、表順承 可譯為「然後」「就」 ① 聚室而謀曰 ②為壇而盟,收而攻蘄。③奪而殺尉。④登軾而望之 2、表轉折 可譯為「然而」、「卻」「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慍 ④環而攻之而不勝⑤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表並列 可譯為「又」「並且」,或不譯 ①蔚然而深秀者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③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4、表修飾,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可譯為「著」、「地」,或不譯 ①佣者笑而應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③面山而居 ④呼爾而與之⑤朝而往 5.表遞進,相當於「而且」、「並且」或不譯。 ①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表示因果關系,「因而」 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之】 一、意義或用法: 1、. 作代詞 (1)指代人、事、物,譯作「他(們)」 「她」「它(們)」「這件事」等。 ①願陛下親之信之 ② 屬予作文以記之 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⑵我。例:君將哀而生之乎? ⑶復制代詞: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③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2、動詞「往」,「到......去」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輟耕之壟上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廣陵 3、結構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也可不譯。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②小大之獄③渤海之尾 ④公輸盤之攻械盡 4、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意。 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詞,湊足音節,無實義。 ①悵恨久之 ②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作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7、作定語後置的標志。 例: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8、表方位或時間的限定,相當於「以」 ①一室之內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內 【以】 一、意義或用法: 1、錶行為動作的原因。譯為「因為」「由於」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蘇以數諫故③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2、表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譯為「拿」「用」 ①以刀劈狼首②祭以尉首③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 可譯為「憑借」「依靠」 ①何以戰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行為動作的對象 可譯為「把」 例:屠懼,投以骨 5、行為動作發生的根據 可譯為「按照」、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6、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 例: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②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③河曲智叟無以應 ④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⑤屬予作文以記之 7、表結果 可譯為「以致」 「以至於」 ①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②以傷先帝之明 8、動詞,「以為,認為」。 ①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②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③皆以美於徐公。 9、通「已」,已經。例:固以怪之矣。 10、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的限定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②自董卓已來自③自康樂以來(以:表時間) ③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以:方位) ④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圍) 9、表連接 可譯為「而」,或不譯 ①手自筆錄,計日以還②卷石底以出。 10、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①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②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11、復音虛詞「以為」 (1)把......當作或作為。 ①全石以為底 ② 以君為長者 ③因以為號焉。④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⑤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⑥仁以為己任 (2)認為。 ①愚以為宮中之事 ②以為妙絕。③或以為死,或以為亡。④自以為不如; 12、復音虛詞「所以」 (1)「用來 」或「用???方法來」 ①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②所以動心忍性 ③吾知所以距子矣, (2)「????的原因」 例:①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②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於】 一、意義或用法: 1、對,對於。 例:①貧者語於富者曰 ②萬鍾於我何加焉 ③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④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2、介詞:在。 ①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②其一犬坐於前③戰於長勺④今有人於此 3、連詞:與,跟,同。例:①每自比於管仲、樂毅。②曹操比於袁紹。 4、從,自。 ①子墨子聞之,起於魯。②夫鵷芻鳥發於南海③受地於先王 5.到。 ①指通豫南,達於漢陰。②至於北海 6.在......方面。 ① 荊國有餘地而不足於民。 ②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 7.比。 例:①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②所欲有甚於生者 8、被。 例:①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②受制於人。 9、表原因:因為 、由於 ①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②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10、向。①告之於帝。②胡不見我於王? 不拘於時,學於余。(本義項指後一個「於」。)事急矣,請求救於孫將軍。 11、給。例: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②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 12、於是 ⑴在這時。例:①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②於是鴟得腐鼠 ⑵與現代漢語「於是」相同。例: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 ⑶在這件事上。例: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 ⑷在這種情況下。例: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 ⑸對此。例:於是余有嘆焉。 【為】 一、意義或用法: 1、動詞:成為,變成。 ①此何遽不為福乎?②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2、動詞:做、擔任、當 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②項燕為楚將。③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作為,當作。 ①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②子墨子解帶為城。③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4、是。 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②必為有竊疾矣。③此為何若人?④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城。 5、以為,認為。 例:孰為汝多知乎! 6、動詞,譯為:製造、修築、接受等,翻譯比較靈活。 ①公輸盤為我為雲梯之械。(第二個「為」,譯為:製造)②為壇而盟(修築)③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二個「為」,譯為:接受)④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唱) 7、介詞: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僅有「敵船」為火所焚,②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③士卒多為用者。 8、指心理活動。 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9、為了。 ①願為市鞍馬②為宮室之美③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 10給,替。①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②公輸盤為我為雲梯。(第一個「為」)③ 尚思為國戍輪台 11、對,向。例:①不足為外人道也。②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12、連詞,表因果關系 「因為」 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3、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 例:夫子何命焉為 【其】 一、意義或用法: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的。」 例:①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益。」(他的。)②恐前後受其敵。(其:它們的。)③其夫囈語。(其:她的。) 2.其中,其中的。 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②其一犬坐於前 3.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例:①並自為其名。②舍其文軒。③蹲其身,使與台齊 4. 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例:①妻跪問其故。?②念悲其遠也。(其:她) 5.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例: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②其真無馬邪?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等。例:其喜洋洋者矣 7.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 例:①其言茲若人之儔乎?②欲窮其林 8.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例: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9.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 例:其真不知馬也?(其實、恐怕) 10、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例: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11、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則】 意義或用法: 1、卻,可是。例: ①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②欲速則不達 2、表示假設關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 例: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②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3、用在對比句或假設句的後半句中,相當於「那麼」「就」。 例: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③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④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⑤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4、就是。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5、誠……則……:「誠」用於前一分句謂語前,強調設想的情況屬實,「則」用於後一分句句首,帶出結果或推論。可譯為「如果真的……那麼……」等 例: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6、表示僅限於某種范圍。可譯為「僅」「只」「才」等。 例:及日中,則如盤盂 7、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例: 《論語》十則。 【乎】 〔意義或用法〕: 1、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天下事有難易乎?②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③然,胡不己乎?④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例:①孰為汝多知乎!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3、同「於」。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②頹然乎其間。 4、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例:①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表示商量語氣,相當於「嗎」,「吧」。例: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6、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 例:於是乎書 7、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例: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8、詞尾,無義 例: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閱讀全文

與中考語文虛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