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電子備課步驟

電子備課步驟

發布時間:2020-12-31 13:10:21

1. photoshop中用虛線畫三角形、橢圓的詳細步驟

為方便理解,下文中前後操作之間用\表示
畫橢圓和圓的簡單方法:
1.打開PS.
2.文件\新建,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高度768象素,寬度1024象素,解析度72,其他默認,確定.(這一步也可以是打開你要編輯的一張現有圖片)
3.圖層\新建\圖層,名字圖層1,確定
4.左邊工具欄最左上的那個矩形右鍵點一下,在下拉菜單中選橢圓,在你剛才新建的圖層1上繪制橢圓(按住滑鼠移動的同時按住Shift就是畫圓)
5.在你剛才繪制的那個橢圓上右鍵\描邊,在彈出的窗口中寬度2象素,顏色自定,其他默認,OK,一個橢圓出來了
6.至於需要虛線的話就拿橡皮工具手動擦除一下,這個沒有命令實現的

另外有畫其他圖形的方法:
1.打開PS.
2.文件\新建,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高度768象素,寬度1024象素,解析度72,其他默認,確定.(這一步也可以是打開你要編輯的一張現有圖片)
3.圖層\新建\圖層,名字圖層1,確定
4.左邊工具欄,T上面那個,即圖形工具,右鍵\橢圓工具,在你剛才新建的圖層1上繪制橢圓
5.重復步驟3,新建圖層2
6.按住Ctrl鍵的同時,點圖層窗口的"圖層1"
7.圖層窗口點一下"圖層2"
8.工具欄最左上的那個矩形--選擇工具點一下,再在你剛才繪制的那個橢圓上右鍵\描邊,在彈出的窗口中寬度2象素,顏色自定,其他默認
9.把"圖層1"前面的眼睛點掉,OK,一個橢圓出來了
10.至於需要虛線的話就拿橡皮工具手動擦除一下,這個沒有命令實現的
11.其他圖形的話,在步驟4中可以看到可以話很多豐富的形狀,但是要畫三角形的話建議用鉛筆工具(工具欄中第二列第四個\右鍵\鉛筆工具),技巧:點下三角形的第一點,松開滑鼠,按住 Shift再點第二點,這兩點以直線連接;點下下第一點並按住滑鼠不放的同時按住 Shift移動滑鼠可以畫水平或豎直的線,這個方法有助於畫直角三角形

注意:在畫新的圖形的時候最後都新建一個圖層,方便編輯

另外:建議樓主使用AUTOCAD軟體,專業制圖軟體,很好很強大
祝你好運!
太抽象了,留個QQ吧66848255

2. 1、目前探究教學模式有哪些區別是什麼 2、探究教學過程方案一般什麼寫(步驟,輪廓)

來自 大科學 團隊
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創設最佳學習環境,探究新型教學模式
課題研究報告
江蘇省無錫連元街小學課題組
二00五年四月

一、 課題研究背景
教育部部長助理、基礎教育司司長李連寧在全國課程改革實驗區信息技術教育研討會上明確指出,不應當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學習的對象,而應當作為學習的工具,要努力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李連寧強調,加快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首先要實現觀念的轉變,一是要把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變為學習工具,要把信息化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載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為學習的方式,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
建構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標。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突出強調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新課程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推進。只有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才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
為了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我們於2002年成立了「在網路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組,課題組申報的研究課題「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創設最佳學習環境,探究新型教學模式」是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無錫地區開設的一個重點子課題,也是正是體現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在短短的三年期間,我們對網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探究教學模式、教學設計等作了初步的探索,並取得實效。
二、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理論依據
開展「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創設最佳學習環境,探究新型教學模式」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以資源設施建設為基礎,以信息化資源開發應用為核心,推動在網路環境下的學科課程整合,立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師資隊伍,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建構網路環境下的以建構主義、多元智能、合作學習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有效模式,促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
開展研究的理論依據為: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素質教育思想、布魯納發現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系統論原理、教學設計原理等理論。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目標
1、研究內容:開展「網路環境下學科課程整合」課題研究的內容包括: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研究、信息網路環境下新型教學模式研究、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基於網路環境的信息資源應用研究、基於網路環境的個別化學習模式研究、基於網路環境的協作式學習模式研究。探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和規律、建構信息網路環境下新型的教學模式、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培養創新人才的方法途徑。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培養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2、研究目標為:通過素質教育、課程改革、信息技術三大主題整合,實現學習方式的全面變革;研究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教育資源的利用從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實現開放式的以資源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重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教學設計從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資源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整個教學對資源是開放的,學生在學習某一學科內的知識時可以獲得許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生在佔有豐富資源的基礎上完成各科能力的培養;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組織者;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資源環境,作為學生學習的協作工具和研發工具,著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團隊精神、協作能力和探索與創新能力。
3、研究的特色和策略:
(1)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個性化、能滿足個體需要的,能適應廣泛的學習風格和多元智能。(2)學習是以問題或主題任務為中心組織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間建立有效的連接。(3)學習是在通訊與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者之間是協商與合作的。(4)學習是具有創造性和生產性的。(5)將技術作為學習的綜合組成部分,注重於基本技能、內容和高級思維技能,為學生提供應用所學技能的機會。(6)將可信的評估作為學習的綜合組成部分,促進終身學習的潛能。
基於以上理論,我們課題研究時採用的策略是:
(1)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創設情境,包括問題情境以及虛擬實驗環境,以培養學生觀察及思維能力。(2)利用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和資源,藉助其內容豐富,多媒體呈現,擴展鏈接等特點,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索的學習能力。(3)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藉助人機交互技術和參數處理技術,建立虛擬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探索精神和科學的研究方法;(4)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組織協商活動,培養合作學習精神;(5)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創造機會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述觀點思想,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6)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藉助信息工具平台,嘗試創造性實踐,培養學生信息加工處理和表達交流能力。(7)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提供學習者自我評價反饋的機會。通過形成性練習、作品評價等方式獲得學習反饋,調整學習的起點和路徑。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
1、 課題研究的准備階段
連元街小學是一所百年名校,更是一所信息技術特色學校,在網路興起的初起,就把握住了這一新興事物,敏銳的感覺到,網路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在准備階段,老師們作了一些簡單的嘗試,同時積極申請課題目研究,以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挑戰,開辟一條網路環境優化教學的新路子。
2、 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課題組對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合的模式、方法、方式等進行理論論證和實驗論證,構建相應的教學平台系統,收集有關的教學案例,製作相應的教學軟體,進行各層次的公開觀摩教學。
3、 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課題組對本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反思、總結與整理,經過討論後形成研究報告。
五、課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 確立網路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合的基本原則
1、 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基本認知工具
建構主義「認知工具」理論認為,學習是以思維為中介的,為了更直接地影響學習進程,應減少一直以來對傳遞技術的過分關注,而更多地關心在完成不同任務中如何要求學習者思維的技術。認知工具理論就是在這種基礎上應運而生的。認知工具是支持、指導、擴展學習者思維過程的心理或計算裝置。前者存在於學習者的認知、元認知策略;後者則是外部的,包括基於計算機的裝置和環境;它們都是知識建構的助成工具。以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成為最理想、最實用的認知工具。課程整合中,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並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 要培養學生學會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討論、解決問題和知識構建的認知工具,將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個別輔導工具、情境探究和發現學習工具、信息加工與知識構建工具、協作工具、研發工具、情感激勵工具等。
2、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
課程整合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進行驅動教學,有意識的開展網路環境下課程相聯系的橫向綜合的教學。這些任務可以是具體的任務,也可以是真實性的問題情景(學科任務包含其中),使學生置身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進行學習。通過一個或幾個任務,把有關的知識和能力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
3、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教學目標
課程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像、不斷創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通過這種「任務驅動式」的不斷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4、「主導——主體——主線」三位一體的探究式教學模式
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在課程整合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它自始至終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
5、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
信息化、網路化技術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台,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課程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後,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位學生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同工作的精神,在現代學習中,尤其是一些高級認知場合,要求多個學生能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組成學習共同體,協作完成任務。
(二) 組建網路環境下課程整合的教學平台系統
網路環境下的教育模式,也就是體現了網路和各學科的整合,「整合」,並不是油水分離、機械的拼合,而是水乳交融、有機的揉合。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讓計算機和網路為教學服務,讓計算機和網路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計算機和網路與《新課程改革》思想中的教師身份是一致的,那就是幫助、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1、用多媒體軟體製作網路教學平台
使用動畫工具FLASH和網路工具Dreamware製作課件,並加入Asp動態網頁,能夠在網路上運行,具有體積小、交互性強等特點。力爭體現這樣幾個教育思想:那就是激趣、自主、實踐,讓課件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助手。課件如果用於課堂教學,既可以用來進行傳統的多媒體演示,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操作。
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製作了大量的網路教學平台,其中最大的收益者就是我們的學生。短短的三年內,網路課除了給學生帶來更風趣、豐富的課之外,學生通過探索,還具備了初步的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並增強了團結協作、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
2、構建環境基礎:數字化資源庫
校園網、資源庫是我們課題研究的環境基礎。課題組成員信息技術組教師主動放棄休息時間,重新設計、改版了校園網站,將原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如光碟讀物、教學軟體、錄像帶、VCD光碟等)進行數字化,在網路上建設一個基礎的數字化資源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在線閱讀,自主學習,老師也可以利用網上提供的資料進行電子備課,提升了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和它的價值。
3、完善網路硬體設備
課題環境建設涉及的硬體裝備。現我校共有多媒體計算機120台,網路機房兩個,100M光纖接入中國電信網等,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考慮到「長期規劃,滾動發展,循環更新」,並且目前學校正面臨重建的重大規化,不搞盲目投資和追求時髦的短期行為,學校遵循實用、適用、管用的辦事原則,將繼續創設更好的硬體環境。
(三)構建網路環境下課程整合的「主導——主體——主線」探究式教學模式
我們將網路技術與小學各課程加以整合,構建了以培養學生數學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宗旨,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以建構主義「學與教」理論、「學習環境」理論和「認知工具理論」為主要理論依據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三位一體」探究式教學模式。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種基本模式:
1、基於網路技術的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索--網上協作--網上測試--課堂小結
2、基於網路環境下協作探究式教學模式
我們構建的以學習共同體為主要載體的網上協作探究式模式有競爭、辯論、協同、夥伴、角色扮演等五種模式;
⑴ 競爭式協作學習模式:兩個或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或學習情景,進行競爭性學習,看誰能夠首先達到教育目標。我們在實驗教學中,通過網路先提出一個問題,並提供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或由學生自由選擇競爭者,或由教師指點競爭對手,然後由開始獨立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隨時監看對手的問題解決情況。
⑵ 辯論式協作學習模式(適合於小學高年級開展):協作者之間圍繞給定主題,首先確定自己的觀點;在一定的時間內藉助虛擬圖書館或互聯網查詢資料,以形成自己的觀點;輔導教師(或中立組)對他們的觀點進行甄別,選出正方與反方,然後雙方圍繞主題展開辯論;辯論的進行可以由雙方各自論述自己的觀點,然後針對對方的觀點進行辯駁;最後由輔導教師(或中立組)對雙方的觀點進行裁決,觀點論證充分的一方獲勝。
⑶ 協同式協作學習模式:多個學習者共同完成某個學習任務,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發揮各自的認知特點,相互爭論、互相幫助、相互提示或是進行分工合作。
⑷ 夥伴式協作學習模式: 在網路環境中,學生有許多可供選擇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選擇自已所學的內容,並通過網路查找正在學習同一內容的學習者,選擇其中之一經雙方同意結為學習夥伴,當其中一方遇到問題時,雙方便相互討論,從不同角度交換對同一問題的看法,相互幫助和提醒,直到問題解決。
⑸ 角色扮演式協作學習模式: 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學習者和指導導者的角色,學習者負責解答問題,而指導者幫助學習者解決疑難,在學習過程中,雙方角色可以互換。
網上協作的主要途徑有人機協作、生生協作、師生協作等三種途經。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時,必須注意處理與「自主學習」的關系,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在第一位,「協作學習」在「自主學習」基礎之上進行。
3、基於網路環境下完全探究式教學模式
初步構建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數學科研能力為宗旨,以學生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面向21世紀的以科學探究為主要方式的完全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提供選題——確定課題——組成課題組——實施研究——撰寫報告——交流研討——成果鑒定。考慮到學生們的年齡層次還不適合提出太高、難度太大的要求,在這個模式下,旨在讓學生體會這一新的學習過程,對結果關注的要輕一些。
(三) 基於網路環境下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原則:以問題為核心驅動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習問題必須在真實的情景中展開;強調學習任務的復雜性;強調協作學習的重要性;強調非量化的整體評價,反對過分細化的標准參照評價;要求設計學習任務展開的學習環境;應設計多種自主學習策略。
2、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流程(例):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0課《人類的老師》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科普說明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沒有生字詞和難理解的句子,如果僅僅採用常規的教學模式教學,必將使學生索然無味,失去學習興趣,無法感受大自然中的奧秘,更不能共享其自身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考慮到這一點,我校老師把這一課設計成了網路課:課前讓學生查閱圖書、搜索網路、請教家長等途徑收集一些資料;課上根據自己的喜好上網藉助准備好的電腦動畫理解課文舉的三個主要例子,接著老師要求他們用一兩句簡單的話來介紹,培養他們處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把搜集到的資料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這些交流也是學生知識積累後的呈現;然後老師要求學生用電腦提供的材料製作一個圖文並茂的頁面,宣傳生物是人類的「老師」,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起了學生的興趣:自己的勞動成果不僅能與同學分享,還能通過電腦小報的形式與更多的人交流,讓學生交流、介紹自己的作品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課的最後,學生可以到BBS中暢談本課的收獲,涉及語文、信息技術的知識和能力,以及情感上的體驗,可以說是學有所得。
3、教學設計的特點:
(1).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生建意義的促進者,學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學生是信息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3).教學媒體既是輔助教師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
(4).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與協作交流,學生可以從多種學習對象(包括本門課程的教師、同學以及社會上的有關專家)和多種教學資源(例如圖書資料及網上資源)獲取多方面的知識。
六、課題研究的自我評價
1、主要特色
⑴ 教學改革思路的創新:將網路技術與小學課程加以整合,重塑教學結構。
⑵ 教學環境的創新:由單一的「粉筆+黑板」封閉型環境轉變為多樣化的「多媒體網路」開放型環境。
⑶ 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由單一的教師評價方式轉變為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的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
⑷ 以建構主義「學與教」理論、認知工具理論、學習環境理論為主要理論依據。
2、不足之處
課題組雖然已經告一段落,在預期時間內也能較好地完成各項研究任務,組建的教學平台系統也已初具規模,但它還只是一個點,離全體學生這個層面還有一段差距,還需要普及。老師對網路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的整合有一定的研究,但還不深入,形式還比較單一,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為更深層次的課題研究作好准備。

閱讀全文

與電子備課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