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初一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答案

初一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31 04:09:19

①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邯鄲學步答案

邯鄲學步slavish imitation of others and loss of one's own indiviality

【發 音】
[編輯本段]
hán dān xué bù

【解 釋】
[編輯本段]
邯鄲:地名,在河北省;步:步伐。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長處失去了。

【出 處】
[編輯本段]

1、莊周《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2、昔有學步於邯鄲者①,曾未得其彷彿②,又復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歸耳④。——《漢書》
①昔(xī)——從前,過去。步——行走,走路。邯鄲(Hán dān)—— 戰國時趙國都城。
②曾——這里相當於「乃」,意思同「卻」。彷彿——大略、大概。
③故步——原來走路的步法。
④匍匐(pú fú)——爬行。

【用 法】
[編輯本段]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示 例】
[編輯本段]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1回:「盛希瑗道:'是~,失其故步幺?'」
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釵楚楚,齊俯首~。(清·梁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

【近義詞】
[編輯本段]
鸚鵡學舌、東施效顰、數典忘祖 、壽陵失步

【反義詞】
[編輯本段]
標新立異、獨辟蹊徑、擇善而從

【故事新編】
[編輯本段]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像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提 示】
[編輯本段]

勤於向別人學習是應該肯定的,但是,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果像燕國壽陵人那樣,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別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趨,結果必然是人家的優點沒學來,自己的長處卻丟光了。

② 10篇文言文翻譯,都是初中語文擴展閱讀上面的!

千里赴期:

卓恕為人非常講信用,說話沒有不算數的。他從建業回老家會稽去,向諸葛恪告別,諸葛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卓恕說「某日」。
到了這一天,諸葛恪做東請客,都停著不吃不喝,為了等待卓恕的到來。客人們都以為,從會稽到建業相距千里之遙,怎麼能按時到來。停了一會,卓恕果真到了,滿座的客人都驚訝不得。
孔子言: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說話不算數,打折扣,這就等於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再要彌補可就難了,所以不要輕易答應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好比不能輕易的下承諾一樣。

教學相長
發 音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釋 義 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
出 處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示 例 教學實踐,使我深深懂得了~的道理。
用 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表示教與學相互促進。

《學記》:《禮記》名篇。主要是講述教育制度,教學內容和方法,闡述了教學相長,循序漸進,長善救失等教學經驗。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較有價值的教育論著。

教學相長: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學--- 知不足 ---自反
教--- 知 困 ---自強
故曰:教學相長也。
所以:相互促進。

原文: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後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後才能自己刻苦地鑽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處,才能使自己變的更強,更聰明.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鍾能辨盜出」自《言行龜鑒·卷七 民政門》:陳古靈知建州浦城縣,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為盜者。古靈乃紿之曰:「某廟有一鍾能辨盜。」使人迎至後闔祠之,引群囚立鍾前,言不為盜者摸之則無聲,為盜者摸之則有聲。古靈自率同職禱鍾甚肅,祭訖,以帷帷之,乃陰使人以墨塗。良久,引囚逐一入帷,以手摸之,既出,乃驗其手,皆有墨,惟有一囚無墨,訊之,遂承為盜,蓋恐鍾有聲,不敢摸也。
「公雞辨盜」出自《伊索寓言》:幾個小偷悄悄地溜進一戶人家裡,什麼也沒偷到,僅發現一隻公雞,便抓住他偷走了。 當小偷們要殺公雞時,公雞請求放了他,並說他對人們是有益處的,每天天不亮時,他就把人們叫醒起來去工作。小偷們回答說:「單憑這一點,非要你死不可,你把人們都叫醒就妨礙了我們偷盜。」
這故事說明,那些對於好人有益的事正是對於壞人有害的

一箭易折,十箭難斷
[譯文]
從前吐谷渾阿豺有十二個兒子:他患病臨近死亡時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各拿一枝箭給我,我要用然後吩咐弟弟慕利延說:你拿出一支箭來並且折斷,慕利延折斷了它。阿豺又吩咐說:你拿九枝來,再折斷它們,慕利延卻不 能折斷。阿豺對他兒子們說:你們 知道了嗎?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斷,很多的箭在一起,則不能可能折斷,所以說,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國家就可以穩固了,說完就死了。

罵鴨

在縣的西邊白家莊有某個居民,偷了鄰居的鴨煮來吃。到了夜裡,覺得全身的皮膚刺癢難耐。等到天亮一看,原來渾身長出了毛茸茸的鴨毛,碰到就疼。這個人嚇壞了,可是這種怪病找不到醫生可以醫治。有一天夜裡,他做了夢,夢中有個人告訴他:「你的病是老天爺給你的懲罰,需要讓失主痛罵你一頓,鴨毛才會脫落。」可是鄰居老人一向寬厚,平常損失東西,從不「怒」形於色。於是,這個偷鴨的人就騙老人說:「您的鴨是被某甲偷走,因為他最怕人罵,您罵他一頓,也可警告他以後不可再偷。」 結果,老人笑著說:「誰有閑氣去罵那些惡人呢?」這個人感到更加難堪,只好把實情告訴鄰居老人。於是,老人才痛罵了他一頓,而這個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後羿射箭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後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的嘴裡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也目睹過後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後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一番,好盡情領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於是,夏王命人把後羿找來,帶他到御花園里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現在請先生開始吧。」

後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後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生的結果,一向鎮定的後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後羿終於下定決心松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後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後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個神箭手後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為什麼今天跟他定下了賞罰規則,他就大失水準了呢?」

手下解釋說:「後羿平日射箭,不過是一般練習,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揮。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績直接關繫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呢?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我們應當從後羿身上吸取教訓,面臨任何情況時都應盡量保持平常心。

生不逢時

過去周朝有個人做官,(一生中)多次求官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直到)年老鬢發斑白,(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問道:「您為什麼哭泣呢?」他回答說:「我幾次謀官都得不到晉升。現在自己傷心已經年邁,失去機會了,因此傷心地落淚。」那人又問:「您為什麼一次都得不到晉升呢?」他回答說:「我少年時苦讀經史,後來文才具備,試圖求官,不料君王卻喜歡任用老年人。這個君王死後,繼位的君王又喜歡任用武士,我改學武藝,誰知武功剛學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現在新立的君王開始執政,又喜歡任用年輕人,而我的年齡已經老了,所以終生不曾得到一次機會。」

三人成虎
龐恭要陪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龐恭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恭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龐恭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恭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趙國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議論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說:「我知道該怎麼辦。」於是龐恭告辭而去,而議論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裡。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恭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請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 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 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 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 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 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 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准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 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 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 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 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 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 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 我有罪,我招供。」

唇亡齒寒
「晉獻公再次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進諫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了,虞國必定會跟著被滅掉。晉國的野心不可助長,對外敵不可忽視。借路給晉國一次就算是過分了,怎麼可能有第二次?俗話說,『面頰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齒就會受凍。』這話說的正是虞國和虢國的關系啊。」虞公說:「晉國是我們的同宗,怎麼會謀害我們?」宮之奇回答說:「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兒子,太伯不從父命,因此沒有繼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兒子,當過文王的執政大臣,對周王室立下過功勛,記載他們功績的盟書在盟府里保存著,晉國將虢國都要滅掉,對虞國還能有什麼愛惜?再說晉國愛虞國,這種愛比桓叔和庄伯的後人對晉國更親近嗎?桓叔和庄伯的後人有什麼罪過,而晉獻公把他們都殺掉了,不就是因為他感到他們是一種威脅嗎?至親的人因為恃寵而威脅到獻公,而且還要把他們殺掉,何況一個國家對他的威脅呢?虞公說:「我的祭品豐盛潔凈,神明一定會保佑我。」宮之奇說:「我聽說過,鬼神不隨便親近哪個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上說:『上天對人不分親疏,只幫助有德行的人。』還說:『五穀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會芳香四溢。』《周書》上又說:『人們的祭品沒有什麼不同,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會享用。』照《周書》這么說,君主沒有德行,民眾就不會和睦,神明也不會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憑的,在於人的德行。如果晉國奪取了虞國,用他的美德向神明進獻祭品,難道神明會不享用嗎?」虞公沒有聽從宮之奇的勸告,答應了晉國使者借路的要求。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離開了虞國,並說:「虞國不能舉行年終的臘祭了。這一次虞國就滅亡了,晉國用不著再發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晉國滅掉了虢國。虢公丑逃到京師.晉軍返回途中在虞國駐扎,趁機襲擊了虞國,把它滅掉了。晉軍抓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們作為晉獻公女兒秦穆姬的陪嫁,但沒有廢除虞國的祭祀,並把虞國的貢物歸於周王室。

③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62篇「唇亡齒寒」閱讀及答案。

唇亡齒寒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公曰:「官之奇存焉。」對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昵之,雖諫,將不聽。」
乃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轉,伐鄍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請假道以請罪於虢。」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庄乎,其愛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犯豐絮,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緊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冬,晉滅虢。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節選自《左傳·僖公五年》,有刪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府:古時國家收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
B.晉不可啟,寇不可玩——玩:把玩
C.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保:通「堡」,作動詞用,據守
D.師還,館於虞——館:作動詞用,住宿用膳,此處指駐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晉萄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太醫以王命聚之
B.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桓侯遂死
C.晉,吾宗也,豈害我哉/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D.乃使苟息假道於虞/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虞公不聽勸阻,一意孤行的一組是( )
①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
②官之奇諫,不聽,遂起師
③君昵之,雖諫,將不聽
④晉,吾宗也,豈害我哉
⑤弗聽。許晉使
⑥虞不臘矣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4.下列是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概括和推論,其中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本文寫晉國兩次假道於虞,前略後詳,十分得當。
B.晉國的大夫苟息請求用屈地出產的駿馬和垂棘出產的寶玉作禮物,向虞國借路來進攻虢國,虞公欣然接受,爽快答應,可見自占以來,華夏民族就「禮尚往來」。
C.虞公利令智昏,不聽勸諫,一意孤行,引狼入室,導致國滅身辱,真是咎由自取。他是一個既貪且愚、可鄙可笑的國君。
D.晉獻公虛偽狡詐,以寶物為誘餌,引誘虞公上當,對外擴張,滅掉虢、虞,是一個貪得無厭值得抨擊的國君。
E.宮之奇以「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精心設譬,巧妙勸諫,但虞公始終不聽。盡管無力回天,但他仍然不失為一位善於料事、見識高超的忠誠能幹之臣。
5.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1)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呢之,雖諫,將不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A
3.D
4.BD
5.(1)官之奇這個人,性格懦弱,不能堅決進諫勸阻,而且從小就和虞君在宮里一起長大,虞君只是對他親昵,即使進諫,虞君也不會聽從的。
(2)虢國是虞國的鄰國,虢國滅亡,虞國必定跟著滅亡。晉國的貪婪的野心不能讓他打開,外敵入侵不能忽視。干一次錯事已經夠了,難道還可以來第二次嗎?俗話所說的「牙床和頰骨相互依存,嘴唇缺了,牙齒就會寒冷」,說的就是虞國和虢國的關系。

④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七年級文言文答案

版本1
[編輯本段]

原文: 有迂氏者,世稱迂公,性吝嗇.籬敗不修,瓦裂不茸.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東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號且詬,詰曰:吾適爾,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為父?何以為夫?"迂公無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後二月,天晴月朗,不見雨兆.迂公嘆曰:"適茸治,即不雨,豈不徒耗資財!"

譯文
[編輯本段]
有一個姓迂的人,世人稱他迂公,性情吝嗇。籬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頂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
一天,半夜下起了大雨,屋子漏雨就像被注了水,妻子和兒子(文言文中的妻子解釋為妻子和兒子。)東躲西藏但還是被雨水打濕了大半身,妻子邊喊邊罵,責問他說:「我嫁給你,是因為你家中富貴,卻沒想到要受這種苦累,你是怎麼當父親的?怎麼當丈夫的?」
迂公無可奈何,第二天,請來工匠把屋子修好。然而,在後來的兩個月中,天氣晴朗無比,看不見將要下雨的徵兆。迂公嘆息道:「剛剛將屋子修好,卻又不見下雨,這不是白白浪費許多工錢嗎?」

寓意
[編輯本段]
這個故事諷刺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一種目光短淺的人.

版本2
[編輯本段]
原文:久雨屋漏,一夜數徙床,卒無干處,妻兒交詬。迂公急呼匠葺治,勞費良苦。工畢,天忽開霽,竟日晴朗。
公日夕仰屋嘆曰:「命劣之人!才葺屋便無雨,豈不白拆了工費也?」

譯文
[編輯本段]
下了很久的雨房屋漏雨,一夜(之間)多次移床,終於沒有乾的地方,妻子兒子交替著罵。迂公趕忙叫來工匠修理,勞作花費實在辛苦。修好屋子,天忽然開晴了,一直晴朗。迂公整天仰望屋(頂)嘆道:「命運不好的人啊!才修屋便沒有雨,豈不是白花了勞力費用嗎?」

寓意
[編輯本段]
這個故事同樣諷刺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一種目光短淺的人.

⑤ 七年級上冊 語文 課外文言文比較閱讀專項練習 答案。記住是答案哦

一、畫皆以人重

子嘗謂詩文書畫皆以人重,蘇、黃遺墨流傳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豈不工書,後人糞土視之,一錢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使顏魯公③書雖不工,後世見者必寶之,非獨書也。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注釋:①兼金:價值等於平常金子幾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長書法。
③顏魯公:即顏真卿。封魯國郡公,人稱「顏魯公」。工書法,自創一體,對後世影響很大,人稱「顏體」。
閱讀訓練
l、下列句中加點「然」與其他三句中加點「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若聽茶聲然 B. 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C.雜然相許 D.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一錢不直:_
②後世見者必寶之:_
3、翻譯下面句子。
①後人糞土視之
譯文:

②古之人率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
譯文: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詩歌、文章、書法、繪畫是否受人重視都與人的品格有關。
B.作者認為蘇軾、黃庭堅的書法繪畫作品流傳下來不只是因為他們技藝高。
C.作者認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於書法的人。
D.作者認為顏真卿的書法其實不好,後世喜歡的原因是顏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①「蘇、黃」中的「蘇」指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他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古傳唱,其最後兩句「 」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懷念和祝願。
②永叔,即 ,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參考答案

1、B(這樣),……的樣子;

2、① 值 ②把……當寶貝,珍愛、喜愛;

3、①後來(世)的人們都把他們的書法看作糞土
②古代的人大都會書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 的人(的書法)才能流傳得久遠;

4、D; \

5、①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②歐陽修

二、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夫學者,所以求益①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長者,輕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敵,惡之如鴟(chī)梟(xiāo)。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選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注釋:①求益:求得長進。②凌忽:凌,欺侮;忽,輕視。③同列:同輩。④疾之;怨恨他。

⑤鴟梟:兩種惡鳥,這是古人的看法。

閱讀訓練
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①所以求益耳 ②人疾之如仇敵
2、指出下列句子屬何種句式。
人疾之如人仇敵,惡之如鴟梟。( )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中「此」指代的內容。

4、短文告誡人們的一個道理是

◆參考答案

1、①用來…… ②痛恨;

2、狀語後置;

3、讀數十卷書,便自高自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
4、學習要永不滿足,做人要謙虛,切忌傲氣。

三、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①,輒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給,啖④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⑤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選自宋·歐陽修《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並序》
注釋:①昏怠:昏沉睏倦。②輒:往往,每每。③沃;澆。這里當」洗」講。④啖;吃、⑤讒:說人壞話。

閱讀訓練
1、給下面句中加點字注音並釋義。
①啖粥而讀 音: 義:
②輒以水沃面 音: 義:
③食不給 音: 義:
④乃至被讒受貶 音: 義:
2.「每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譯句是( )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
B.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任務。
D、每天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3、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4、這段文字的層次已在文中劃出,請簡要歸納層意。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名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參考答案

1、①dan吃; ②wo洗 ③ji供應 ④chan說別人壞話;

2、B;
3、①有時夜裡疲憊睏倦,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 ②妻子的孩子的衣食僅僅自足罷了;

4、①年少家貧而胸有大志
②做官後因直言而遭讒降職

③刻苦自勵而心憂天下;

5、揭示主題

四、司馬光好學

司馬溫公①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②絕編③,迨④能倍⑤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注釋:①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後被封以溫國公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②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這件事。這里藉此指讀書專心。
③絕編:原指孔子讀《易經》時,反復翻閱,多次將穿簡冊的牛皮繩子翻斷這件事。這里指讀書刻苦。

④迨:等到。

⑤倍:同「背」,背誦。

閱讀訓練
l.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苦人 ( ) ②迨能倍誦乃止 ( )
③迨能倍誦乃止 ( ) ④詠其文 ( )
2、與「迨能倍誦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子墨子九距之 B.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遠。 B.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書不可不成誦。 D.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獨自苦讀。我們學過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這個成語是:

◆參考答案

1、①擔心 ②等到 ③才 ④吟詠;

2、 D;

3、C;

4、韋編三絕,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打撈鐵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萬斤。治平中,水暴漲絕梁,牽牛,沒於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燾以聞,賜之紫衣。
注釋:1浮梁:浮橋。2維:系,連結。3治平:北宋英宗趙曙的年號。4真定:卻今天河北正定。5權衡:秤錘秤桿。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1)一牛且數萬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
2、翻譯: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試說明懷丙和尚是怎樣把鐵牛從河中打撈出來的?
答案
1、且:幾乎,重達。
募:招募。
徐:慢慢的。
實:裝滿,充實。
2、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錘秤桿的形狀鉤住鐵牛,慢慢的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來,鐵牛也被拉出來了。
3、懷丙和尚先用兩艘大船裝滿了土,放到鐵牛兩邊,系住鐵牛,然後用一根大木頭做成秤錘秤桿的形狀,保持兩船對鐵牛的拉力平衡,然後慢慢的去掉兩艘船中的土,依靠水的浮力,慢慢把鐵牛拉出來。
中考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

(一)師曠問學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釋:1秉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後來的蠟燭。2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
1、 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①問於師曠: 。
②安敢戲君乎: 。
③如日出之陽: 。
④臣聞之: 。
2、 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譯句: 。
3、 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擔心?

4、 師曠的回答,說明他將「暮」理解成什麼意思?他為什麼要這樣理解?

5、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二)顏回好學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注釋:1回:顏回,又稱顏淵。2慟(tòng):哀痛之至。3門人益親:學生更加親近。4遷:轉移。5貳:重復。
1、本文選自《史記》。《史記》是我國古代著名史學家和文學家 用畢生精力寫成的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魯迅稱它為「 ,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發盡白,蚤死
(2) 今也則亡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門人益親( )
(2)弟子孰為好學( )
(3)不貳過( )
4、翻譯下面的句子。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6、 根據積累,再舉幾個名人好學的實例。

(三)螳螂捕蛇
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樹,樹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頂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額上革肉,已破裂雲。
注釋:1覘(chān):探看。2圍:此處指蛇的身圍。3殊:極、很,完全。4攧(diān):跌。
1、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加點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 輟耕之壟上 B、受任於敗軍之際 C、悍吏之來吾鄉 D、環而攻之而不勝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 以剌刀攫其首 攫:
(2) 蛇竟死 竟:
3、翻譯下面句子。
然審視殊無所見。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錯誤一項是( )
A、 螳螂最後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長攻敵之短。
B、 蛇被小小的螳螂擊殺的根本原因是以尾擊樹不重戰術。
C、 姓張的是本文的線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見所聞為線索。
D、 本文步步設疑,環環相扣,文雖短但情節卻緊張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發粟與飢寒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飢寒者。
注釋:1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動詞。2陛:宮殿的台階。3聞命:聽到辭命。聞,聽;命,辭命。
1、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1)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 )
(2)立有間( )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 )
2、 翻譯
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


3、 景公為什麼聽了晏子的一番話,「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飢寒者」?

(五)勉諭兒輩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日;紗絹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
注釋:1費用:花費錢財。2紗絹:一種細薄的絲織品。3饞:這里是飢餓的意思。
1、 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 可辦粗飯幾日
(2) 何必圖好吃好著
(3) 莫待無時思有時
2、 翻譯: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

3、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節儉問題,向我們提出什麼要求?

4、 在市場經濟繁榮的今天,商品供應充足,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還有必要提倡節儉嗎?

(六)打撈鐵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萬斤。治平中,水暴漲絕梁,牽牛,沒於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燾以聞,賜之紫衣。
注釋:1浮梁:浮橋。2維:系,連結。3治平:北宋英宗趙曙的年號。4真定:卻今天河北正定。5權衡:秤錘秤桿。
1、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1) 一牛且數萬斤。
(2) 募能出之者。
(3) 徐去其土。
(4) 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
2、 翻譯: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 試說明懷丙和尚是怎樣把鐵牛從河中打撈出來的?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7925557.html?si=7

⑥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BBS新一版30篇~43篇的答案

原文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響遏行雲。
2.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用法、意義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
3.翻譯譚乃高壓求反。
4.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麼?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閱讀訓練
1.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並釋義。
①啖粥而讀 音義
②輒以水沃面 音義
③食不給 音 義
④乃至被讒受貶 音義
2.每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譯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
B.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任務。
D.每天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3.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4.這段文字的層次已在文中劃出,請簡要歸納層意。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所作《岳陽樓記》中的名句,與該文一樣,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
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1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若人 ②迨能倍誦乃止
③迨能倍誦乃止 ④詠其文
2.與迨能倍誦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B.才美不外。
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 用力多者收功遠。 B.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 書不可不成誦。 D.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徇自苦讀。我們學過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這個成語是
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跡》
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閱讀訓練
1.文中教以書字的書的含義,跟下面哪一句中的書相同?
A.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C.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D.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2. 翻譯句子。
①歐陽修四歲而孤。譯文
②惟讀書是務。譯文
3.就本文而言,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是
4.歐陽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促進他成長的原因是
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祝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閱讀訓練
1.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竊入學舍 ②輒默記
③兒痴如此 ④恬若不。
2.與曷不聽其所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只有剩骨 B.滿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愛者甚蕃
3.與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B.必以分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以刀劈狼首
5.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後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是
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
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
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一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張無垢謫橫浦 ②每日昧爽輒執書立窗下
③就明而讀 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譯劃線的句子。
3.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
如是者十四年其寢室有短窗
4.這個故事敘述張九成勤奮學習的事跡。天才出自勤奮這是古今學者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真理,請舉出幾個古今中外的有關這個方面的例子

⑦ BBS系列·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修訂版)古詩答案80篇到140篇

41 A能夠B所以C白白的D年幼的 2 D 3 (我)一方面羨慕他們有父親,另一方面羨慕他們有學習的機會. 孩子如果有志向,我(願意)免費教你,不要學費。4 為教育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5 學習他貧不喪志、立志求學的精神和他在學習上刻苦勤奮的精神。
42 1B 2B 3這句話雖然說的是小事,但可以用來說明大道理呀。 4他為人真誠、忠厚,作風朴實,謙虛謹慎,待人和藹。
43 A美好B味美C促進D困惑 2A B 3 因此學習以後才能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教別人以後才能知道自己又不理解的地方.4 教與學相互促進。 類比
44 1D 2A 3(如果)晉、楚兩國發生戰爭,(兩軍)在中原地區相遇,(我軍)將退讓九十里;4 感激他,報答他,但堅持原則,始終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置於自高無上的地位。
45 1A 靠近;接近B游戲C搬遷D居住 2C 3嬉為墓間之事;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4 環境對人的成長影響很大,要注意改善自己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主動避免不良環境的影響.
46 1C 2A 3D
47 1A 2C3 你有一斗半斤的水來救活我嗎? 你竟然說出這樣的話,簡直不如趁早到干魚店裡去找我呢!
48 1D3告誡孩子要團結 4如「人心齊,泰山移」等
49 1A 2B 3 A是 B才 C是 D才 4但鄰居老頭兒向來寬宏大量,從來丟了東西就沒曾在言語和臉色上表現出來. 老頭於是罵(他),他的病的確好了.
50 1B 2A 3讀書不可以不達到背誦的程度,有時在旅途中,有時半夜未睡時,朗誦書中的文章,體味文章的意義,大有收獲.

⑧ 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慎處》的答案

1.A.相處 B.店鋪 C.嗅 D.謹慎
2.A.代指「的」 B.它的 C.的 D.因此
3.在藏丹的地方被染紅了,在藏漆的地方被染黑了!回因此真正的君子必須答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4.本文告訴我們,擇友要慎重,因為與什麼樣的人相處,自己也會不知不覺地受其影響。所以我們要認真地選擇朋友,慎重地選擇居處的環境。

⑨ 初一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七上
童趣來——沈復
《論語》十源則
山市——蒲松齡
《世說新語》兩則——劉義慶(詠雪,陳太丘與友期)
古代寓言兩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七下
傷仲永——王安石
木蘭詩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口技——林嗣環
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山海經》
共工怒觸不周山——《淮南子》
狼——蒲松齡
童趣:強通僵,僵硬
鞭:名詞做動詞,鞭打
被動句:二蟲盡為所吞
論語十則:說通悅,愉快
知通智,聰明
女通汝,你
判斷句:是知也
山市:見通現,出現
烏通無
裁通才
判斷句:邑八景之一也
始悟為山市
短文兩篇:不通否
判斷句: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古代寓言兩則:天雨牆壞的雨名詞做動詞,下雨
善術者的善形容詞做動詞,擅長
家富良馬的富形容詞做動詞,很多
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省略句: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受之天也
木蘭詩:帖通貼
火通伙,夥伴
孫權勸學:邪通耶,語氣詞,嗎
口技:坐通座,座位
乳名詞做動詞,餵奶
省略句:口技人坐屏障中
短文兩篇:知通智,聰明才智
北:向北
道:在路上
狼:止通只
省略句: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屠乃奔倚其下

閱讀全文

與初一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