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備課對老師來說是必要和重要的
因為只有認真備課了,上課思路才清晰,講課才有重點,才能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② 老師備課檢查評語
能具體點嗎
③ 如何評價小學教師備課質量
觀察此教案的現場課,並且在聽課後及時發放學生學習反饋卷,從答卷情況檢測。
④ 如何評價一個老師備課備的好不好
盡管各個學科課程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學形式和手段也不盡相同,但在培養學生成
⑤ 怎麼告訴一對一老師備課
這么辦。
一是一對一老師備課。就是在備課過程中,面對面的互相切磋,互相知學版習。權共同提高。
二是要先自己獨立自主的備課,在獨立自主備課的過程之中,如果發現了非常多的問題疑難。就跟對方一對一的進行溝通,這時候自己會豁然開朗。有一種開悟的感覺。所以是非常有效果的。
三是一對一備課。要注重實效,關鍵在於持之以恆不間斷的持續的進行一對一的備課,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今天一對一備課了,明天就忘了那樣。那樣效果是非常差的。
四是學校還應當制定一對一備課的規章制度。要獎懲分明,對一對一備課效果明顯的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不明顯的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懲罰。獎勤罰懶,這樣對一對一備課會有促進作用。
總之,一對一備課是老師快速成長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一位老師都要認真的做好一對一備課。在研究好教材,備好教材的前提下,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共同促進,共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成績。逐漸的成長為優秀的教師。
⑥ 該如何評價教師備課
早就聽說,某校一位教師從來交不出備課筆記,有時就拿不到專項獎金。但家長卻願意把學生送到他的班裡,因為他的學生成績總是比較突出。怪事?不寫備課筆記,也能教出好成績?您是否也是這樣想,我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他所在的學校。 他,四十多歲。學校領導和同事都非常認同他的教學成績和工作責任心。一位老師告訴我,這位老師冬天經常早早到校帶學生跑步,下午總是讓學生作業過關才回家。 話語間,不少老師對他都不無敬意。在我的誠懇邀請下,我們倆在一個屋裡單獨聊開來。他很誠懇坦率。 他:認真把一篇教案寫下來需要4、5個小時,抄一課語文教案也需要一個多小時,那是「勞命傷財」。可以講,我是沒有時間寫教案。 他:也許有的人有時間去寫,但我覺得教師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不應該用在這里;也許有的人就是抄抄而已,不得已而為之。 他:不會少於4、5個小時。 他:我覺那樣花時間不值。 他: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必須自覺,因為我那樣的備課是「無形」的;即使經驗不足的教師,我看也未必不能這樣。 他:我比別人多贏得了時間去改本子、抓講評、抓訂正。但這樣做,總有人有意見。獎金拿不到,評優評不到,算了。 他:現在用電腦進行集體備課,拷貝一份就行。上面經常要來檢查,何必給領導為難呢?但那份教案,我幾乎沒看過。呶,我還是這樣備我的課! 我接過一看,他的教科書上密密麻麻地畫滿了註解、問題,還有一些資料附貼,不同的筆色,可能還不是一次所為。結束了,他幽我一默!
⑦ 教師怎樣備課,聽課,評課
怎樣備課、聽課、評課
備課的重心是教材教師備課,首先要認真分析、研讀教材,在正確領會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課堂教學。數學特級教師林俊老師從教20餘年來,充分認識到,研讀教材應該是教師備課的核心環節。
教師備課,首先要認真分析、研讀教材,在正確領會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課堂教學。因此,鑽研教材是備好課、上好課的核心環節。
理清脈絡
用好教材資源
整體研讀,抓住聯系
整體研讀,主要是指鑽研單元教材。一個單元的內容通常包括許多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是依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由簡單到復雜、由此及彼有層次地安排,以便學生逐步認識、積累和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如果能了解一個單元的整體結構,把握知識發展的線索,從中理清學生的學習過程,便可以依據單元內容的結構,引導學生以已有知識為基礎,探索和認識新內容。
從整體上認真分析一個單元的教材,能使我們理清教材內容的來龍去脈和縱橫聯系,正確地確定單元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課時分析,突出重點
從數學發展史來看,人類對數學的認識,存在著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例如:由數字表示數發展到字母表示數,從研究數的計算發展到研究運算定律,也都是質變。這些質變,在教材中就是重點。
所以,數學知識中的飛躍,學生認識上的轉折,也就是教材的重點。同時教材的重點,也是「雙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在分析教材時,必須明確教材的重點,教學時必須突出重點,以保證學生正確理解。對於教學重點,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可設計多種策略,做到重點之處細細描繪,其餘部分一筆帶過。
化靜為動
激活教材資源
教學時,如果照本宣科,不利於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不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師激活教材資源,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把靜止的畫面變為動態的情境,把教材「冰冷的美麗」變為學生「火熱的思考」,使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引發學生產生數學問題和主動建構知識。
我們採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藉助媒介,化靜為動;二是設置障礙,化靜為動;三是延時介入,化靜為動。效果非常不錯。
聯系實際
活用教材資源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教師善於運用」。因此,我們在備課時,必須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活」用教材。
結合學生實際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對數學教材進行加工。選擇具有現實意義、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結合本校實際
各個學校教學設施的不同,學生學習條件的不同,學生所處的環境差異,造成了學生認識的差異,接受事物能力的差異,因此我們在使用教材時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不顧實際情況,全部照搬教材。而要根據本地的教學條件及學生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各種教學資源改造現有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合理重組
優化教材資源
教材雖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教師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時,也可針對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靈活地處理,大膽地改造,從而加大探索力度,提高思維難度,增加教學密度,提升教學效度,使教學資源更加優化,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課時內重組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教材中有的內容的編排並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理發展特點,有時可能是過高地估計了學生的水平。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嘗試對教材做「手術」,進行重新「洗牌」,以利於教學。
單元內調整
如教學「小數乘法」,揭示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後,直接跳至「小數乘小數」的教學,爾後讓學生自己研究「小數乘整數」、「整數乘小數」的演算法。這樣重組教材,一方面有效防止了原來教材先教學「小數乘整數」、「整數乘小數」時給學生留下的「小數點對齊」的錯覺,克服了小數加減法帶來的負遷移。
單元間整合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與百分數三種應用題,在意義上及算理上都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不同。我們完全可以將它們合二為一,實現單元之間的內容整合。
適度開發
創生教材資源
由於地域的差別,民族文化的差異,學生背景的不同,教材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在使用教材上,要求教師不僅要用好、用實,而且要用活、用新。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顯現思維的層次性、題材內容的時代性、活動過程的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學習空間的開放性。
一位教師在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時,以敏銳的數學眼光,及時地抓住北京「申奧成功」不久的有利時機,把「申奧成功」這個剛剛發生的學生熟悉的題材作為數學教學的活教材,並且題材的處理也非常得當。這樣,將本來很枯燥的百分數應用題的題材生活化,使學習材料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增加學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了數學的魅力。
總之,教學中我們既要基於教材,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教材所蘊涵的教育因素,有效、合理地使用教材,又不能拘泥於教材,受教材的過度束縛。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利用廣泛的教學資源,活用教材,創生教材,靈活、創意地使用教材,實現教材的再創造與二次開發。只有認真研讀教材,感悟教材,領會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創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怎樣聽課評課2007-10-19 下午 10:47:00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蘊含著眾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准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准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准備,匆忙走進教室,懵里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獲。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准備。由於大多數教師平時埋頭教學工作,對某些教學理論,學術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聽較高一點的公開課會有一些不適應。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溫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獲更大一些。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說來,對熟悉的教師,由於對其班級情況有所了解,可著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著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著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俗話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復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准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
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
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
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
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
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 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2 .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
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師「講」「灌」包打天下。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 「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為「自學式」, 實為「自由式」。4. 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 「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0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⑧ 學校在備課上對老師的要求有哪些
(1)對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是:
①熟悉教學大綱,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的要求;明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具體內容掌握重難點以及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了解教材體系及各章節內在聯系了解與本課程前後銜接的課程教學內容。
②了解學生情況,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③認真選擇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程序.
④准備好補充教材、輔助教材、案例、習題和作業作出教具、實驗器具、電教器材的使用計劃。
(2)任課教師應在充分准備的基礎上認真編寫課時授課計劃(教案)。課時授課計劃一般包括課題教學目的要求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新課的重、難點復習舊課的內容和方法講授新課的內容課堂練習的內容和方法課外作業安排時間分配板書設計等。
(3)教師備課以個人備課為主在個人備課基礎上重視開展集體備課。教研室要組織同一課程的教師定期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的主要任務是討論貫徹教學大綱、處理教材重點難點研究統一教學進度安排練習和作業總結交流教學經驗體會等。
(4)教師備課應比上課超前兩周以上保證上課前有充分准備。教師擔任重復講授的課程也應有新的准備注意更新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對象的變化調整教學方法。
(5)教務科長、教研室主任應經常了解檢查教師備課情況定期對教師備課進行講評對集體備課作出安排。
⑨ 教師如何備課及備課注意點
備課須「三知」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而要備好課,必須要 「三知」 。
1、 知教材
這里所說的「知」,既是對全冊乃至全套教材內容的通盤了解,也指對具體篇目的深入理解。如,對語文教材,既掌握各種體裁文章的區別和寫法,又通曉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文學發展概況。
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把這些寫夢想的文章向學生作深入的比較,而後讓學生寫篇作文,正題為「夢的啟迪」,副題讓學生自擬。這樣讀寫結合,比較教學,學生學習、思想雙豐收,一舉兩得。當然,只有深知教材,才能進行比較。
2、 知學生
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要求、基礎和愛好,才能更好的選用和確定教學方法,決定講授內容的詳略取捨,才能有的放矢,目的性更強,否則,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教學中,教師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辛辛苦苦地備了課,教案寫得詳,課講得細,可學生聽了反感生怨,這就是脫離學生的基礎、心理、要求的實際所知;相反,有些內容,教師較熟悉,胸有成竹,只寫簡案,把時間花在了解學生趣有味,教學效果就好。可見,了解學生的重要。
知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有經驗的老師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導入新科、講授新課、課時小結、單元復習都各有方法。導入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講授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
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注目,激發興致,出奇制勝的作用,如我在講《背影》一課時,是用母親導入的。此外,課時小結、單元復習常用歸納法、比較法,運用得好,能收到以少帶多,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之,備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法則是講知識的重要手段。熟知三者方能因材施教,教學得法。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備課的內容有課程標准,教材,學生,教法,學法。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個人備課是教師自己專研學科課程標准和教材的活動。集體備課是由相同學科和相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專研教材,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對教師而言,備好課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有利於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包括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認知結構、重點章節等;再次,教師應在鑽研教科書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精選材料來充實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