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指導青年教師怎樣備課
備課就是備學生:並不是說要把課堂弄出多少噱頭,最重要的是自己先把知識點弄懂之後,想好怎麼以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的方式傳播給學生。
❷ 青年教師如何聽課――學習《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環節,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場景
❸ 青年教師如何駕馭課堂
自從走上講台已經半年多了,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我深深的感受到: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途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從時間上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絕大部分都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所以把握好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而駕馭課堂就成了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的問題。那麼,如何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要狠下功夫精心設計、嚴密構思、認真備課,寫好每一堂課的教案
首先從備課內容上來看要備大綱、備教材。要熟練掌握所教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全部內容。作為一門課的主講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弄懂、搞熟本門課程必須講授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學科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然後編寫教案,嚴密構思每堂課的教法,這樣才能自如的駕馭好課堂。
其次要備學生。要充分的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興趣,學習水平、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上課時就能很好的掌握節奏,駕馭課堂。
總之,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標」,既要遵循規律,又要大膽創新。
二、勤學苦練,練就扎實的基本功
個人認為,教學基本功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語言基本功、板書基本功。
1、語言基本功。個人認為語言基本功包括「講話語言」和「肢體語言」。
首先說「講話語言」,並不是說用普通話進行教學,普通話達到國家語委制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二級水平即可。同時還要求達到以下幾點要求:用詞准確,條理清楚,節奏適宜、富有激情、善於啟發、鏗鏘有力、抑揚頓挫。我經常收看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節目,有意識的學習名家的講課方式,學習其講課藝術,什麼時候該用重音,什麼時候語速稍快,什麼時候放慢語速等等。
再次是「肢體語言」,有位老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課堂上,你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學生。」在課堂上,善於運用適當的動作和眼神,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課堂活力。
2、板書基本功。隨著電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日益普及開來,這也導致我們很多青年教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個人一直認為,工整、清晰、美觀的粉筆字,不但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比起多媒體,學生更願意親近教師的粉筆字板書,面對老師的當堂板書,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教師在課堂上能吸引住學生,不僅依靠清晰,准確,動聽的口頭表達,而且依靠一手整齊,美觀的粉筆字。但本人的粉筆字寫的太稚嫩,所以還是要勤練習,逐步提高自身的基本功。
三、掌控好課堂教學環節是駕馭課堂的關鍵
1、要組織好一堂課的開端。
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採用恰當的開課技巧,創設良好的情境,提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
2、要抓好課堂秩序的管理。
管理好課堂秩序是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有助於師生教學情緒的穩定及師生雙方信息的交流。
3、引導注意規律指向學習內容。
有效地喚起和組織學生的「注意」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基本條件。比如在非板書較長的時段內,可走下講台,在教室內「做變位講課」,以引起學生的注意,伴之以視覺效果、手勢效果的配合使用,更能拉近師生之間的時空距離和情感距離,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四、運用小結與作業布置結束好一堂課
一堂課的結束環節十分重要,它是一堂課升華結晶的關鍵,通常我們要做到:
1、幫助學生加以整理歸納,理出學習內容的層次結構,讓知識「串成線,結成網「;
2、精選與學習內容緊密結合、有代表性又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的作業布置給學生;
3、藝術性地結束課堂。如留下帶有啟發性、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課後繼續思考,促使學生展開想像;或在總結本節課所講的內容之後提出與下節課有關的新問題,造成懸念,激起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4、要按時結束一堂課,做到准時下課,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勇於探索和嘗試,按照學生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要不斷地學習,擴大知識面,多參與實踐,及時進行教學總結,並且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善於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們交流經驗,不斷完善、充實自己以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❹ 青年教師怎樣備好每一節課(節選)
周立老師 備課是教師的第一次創作,可以拉升教師的創造性,還可以提升教師的幸福感。 備課是教師的第一次創作,是教師教學的第一大基本功,是教師從教材到教案的創作過程。這作曲家作曲、畫家作畫是一個道理。不會備課,備不好課,就不可能上好課。 備課的最終作品就是通過解讀課程標准、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材、構思教學流程等項思維活動,最後形成一個書面的教學設計,即教案。這個教案包括了教師對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材分析、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師生活動、教學語言、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板書設計等一系列教學要素的思考,所以說它是教師走進課堂前的一個創造。 創造教學設計可以提升教師的創造性,還可以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同一個教學內容,同一課的教材,如果你的設計和別的老師不一樣,給人家耳目一新的感覺,你會覺得非常得意,內心充滿幸福。通常我們拿去比賽的課都是特別有創意的,有創意的教學設計才有可能得大獎。所以你們千萬不要為了應付去下載別人的教案,這不但會讓你失去創作的機會,喪失從創造中尋找教師幸福感的體驗,甚至還有可能觸犯法律,侵犯知識產權。一、備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怎麼確定?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中師生所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准。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依據,它應該根據以下兩點來確定: 一是依據《課程標准》來確定。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新的《課程標准》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課程標准,所以教師備課一定要先解讀本學科的課程標准,了解課程標准對整個高中階段的要求,對本學期的要求,對具體每一節課的要求是什麼。現在有的老師教了多年,還不知道課程標準是什麼,還沒見過課程標准這本書長的什麼樣,光憑著前些年的老經驗來上課,這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手上現在都還沒有這本小冊子的話,趕緊到圖書館去領。我們在課堂上哪些內容一定要講,哪些技能一定要練,哪些能力一定要培養是由課程標准說了算。比如,你教高三,就要清楚哪些題要學生做,哪些不需要做,連課程標准都沒有要求的東西是不應該出現在考試命題中的,讓學生做豈不是浪費時間么? 二是根據你所教學生的學情,即不同的年級、學科、課型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來確定教學目標。新課改所倡導的是大眾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因為依據新課改理念所制定的《課程標准》是絕大多數兒童、學生都能達到的標准,是水平考試的標准,它與精英教育、選拔性考試的高考是不能等同的。當你面對不同的學生時,要根據他們學習能力的差異來確定合理的標高,就是教學目標的高度、水準。比如,你同時擔任高一兩個班的學科教學工作,但這兩個班的學生有明顯的差異,那麼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要有所區別:你可以把好一點的班教學目標定得高一些,而另一個班的目標定得低一些,但不得低於《課程標准》的要求。一些初到深圳來的老師總是抱怨深圳的學生不好教,上課時怎麼那麼多學生不聽課,考試後怎麼那麼多學生不及格,卻沒有反思自己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他們把深圳普通中學的學生當成自己在內地重點中學的尖子生來要求,當然就會出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即使是兩個老師教同樣的教材、同一課的書,可能你的教學目標也會有所差異,但是有一點,所教同一節課的知識目標、重點應該相同。如果兩個老師設計同一節課的知識目標出現差異,很有可能是集體備課存在缺陷,沒有對本課的知識目標和重點進行充分的討論。但在技能的培養、難點的確定上是允許有差異的,因為有些知識或技能對於比較好的班可能就不是難點,但到了另一個班上有可能成為難點。 我曾經聽過一節課,教師的素質非常好,教學設計新穎,學生的探究活動很有創意,在活動中的表現也很積極,大家都認為上得不錯。但課後我問這個老師,你這節課是新課還是復習課?這個聰明的老師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作為一節復習課,他所設計的探究活動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了復習的容量和進度,未能達到復習課的效果和要求。這個失誤就是沒有準確根據課型來確定教學目標所致。同樣的課,如果是上新課,可能是一堂好課,但復習課卻不一定。高三的課余高一的課,即使教同樣的知識點,但教學目標和教學目的卻有著不小的差異。 對於一名新教師來說,去誒的那個合理的教學目標恰恰是最難的一件事,所以,要多向老教師請教,在集體備課時要多參與集體討論。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了,再圍繞著如何實現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上課時就不容易偏離重心了。教學目標定位的准確與否決定了備課和上課的質量。 2.教學目標的書寫格式。 教學目標的書寫格式根據各學科的課程標准而定。絕大部分學科是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個別學科的寫法有所區別,或排序有所差異。一句話:照著你所任教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寫,要規范。二、備教材 教材是眾多學者、專家精心編著、反復斟酌的結晶,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首選課程資源。備教材怎麼備? 首先要分析教材。分析教材時要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本課在整本教材或整個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第二,本課教學的內容是什麼?整節課教哪些知識點?第三,本科教學的重點在哪裡?重點不光是知識點,有時還包括技能訓練。第四,本科教學的難點在哪裡?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內容有時候是一致的,有時候卻又不一樣。 其次是比較教材。現在我們所用的教材版本非常靈活,比如,深圳市有自主權,每個學校也有確立使用教材的版本自主權,這就出現了一綱多本的現象。如深圳市的地理教材用的是中圖版,而廣州用的是人教版。學校為了讓老師對各種版本的教材都有所了解,選其精華,給每個老師都定了四種版本的地理教材。因此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就同一知識點對不同版本的教材做一些比較,選其精華。 最後是處理教材。有幾種方法:一是替換。例如,地理必修三教材中關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知識點,中圖版用的是江蘇省的案例,而人教版用的是珠江三角洲的案例。由於我們學生對江蘇省不熟悉,老師便可以用人教版的這一節來替換,使學生能從自己身邊熟悉的地理環境中,了解和探究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這種替換學生既感興趣,又比較容易掌握,與廣東省高考的訓練也比較吻合。二是補充。新課改的理念主張的是老師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三是調整。有經驗的老教師在上課時,並不一定按照教材的順序往下講,他們有時會調整課文的順序,有時會對教材進行大膽的取捨,有時會引導學生在某一段內容上深入探究,有時又會讓一些內容一略而過。三、備師生活動 袁良平校長極力主張「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怎樣「活」?怎樣「動」?怎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怎樣活而不亂、動得有效?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中要充分思考、精心策劃的,也是最能反映教師創造力的。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策劃框架。首先想一想: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你要教給學生哪些知識和技能?准備搞哪幾個大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習活動要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效果?然後把這些活動的大致思路列在表上。比如,某節地理課,主要教學環節一次是情境導入——理解概念——讀圖分析——課後小結。 第二步是仔細推敲。有了整節課的設計框架後,再進一步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細化,具體細致地思考每一個環節中教師要說什麼、做什麼、怎麼做,學生要探究什麼、掌握什麼。例如在「情景導入」這個環節中,你准備設計一個什麼情景?圍繞這個教學情景,教師要說什麼、做什麼?學生要做什麼、怎麼做?「情境導入」的目的是什麼?最後檢測你「情境導入」的教學環節是否實現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目的。再如,設計一個「實驗演示、觀察思考」的教學環節,我們對教師實驗的內容、步驟、方法,學生觀察什麼、思考什麼,最後要達到什麼目的等都要細化,寫在教案上,甚至可以預算出完成這一教學環節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我建議在教案設計中把教學過程中的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分開兩欄,這樣有利於教師轉變觀念。傳統的備課中教師往往總是過多地思考自己該怎麼教,卻很少考慮學生該怎麼學,有時即使是教師設計出了很有探究性的問題准備讓學生回答,但一到了課堂上就變成了自問自答。教師和學生活動分開兩欄設計後,經過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對每個教學環節中要讓學生做什麼、怎麼做有一個清晰的印象,上課時就不容易整節課都被老師一個人霸佔了時間,滿堂灌或用機灌代替人灌。隨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活動這一欄要寫的東西逐漸減少,學生活動這欄要寫的東西逐漸多,而且付諸行動,我們的教學才能真正地實現「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四、備實驗、練習五、備多媒體課件 要正確認識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的作用是輔助教學。我們應該掌握這么一個原則:如果能不用多媒體就不用,如果用了比不用效果好我們就用。備課正確的順序應該是:解讀課程標准——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材分析——謀劃教學框架——收集課程資源——細化教學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六、備板書設計 平時在黑板上寫字,不要隨意,因為每一個字對學生來說,都是示範。七、備課堂變化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練習、討論、實驗等環節,往往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教師在備課中一定要對你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效果進行預設,並對所預設的不同效果設計出不同的應對措施。比如,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某一個問題,你要設計好,學生討論得很熱烈,超過規定的時間怎麼辦?學生不發言怎麼辦?學生發言偏題怎麼辦?各種情況都要想好應付措施。 ……講到及時記錄課堂變化、反思修改教案,我給大家看一看陳燾老師的案例:陳燾老師在教高一地理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時,有一個難點處理得很好。為了讓學生理解和記住課本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小;北半球冬至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小」這句話。她先是用了兩個圖形讓學生觀察,再用「露臍裝」和「低腰褲」的生動比喻幫助學生理解和概括得出規律,使學生們討論得興致勃勃,解決了這節課的難點。但她在另一班如法炮製,卻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於是她馬上進行了調整,並把這個案例及時地記錄下來,放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博客上與大家分享。八、備學法指導 古人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聰明的老師在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技巧用特殊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這就是學法指導。教師要實現課堂教學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在備課中就要精心設計怎樣指導學生,教給學生哪些思維的方法和技巧。 地理科要教給學生讀圖的方法、畫圖的方法,圖文交換的方法;…… ……初上地理課,老師首先要指導學生掌握地理教材閱讀的基本方法,教學生如何自主閱讀,先讀標題,再讀學習指南,根據學習指南在課文中提取相關概念,濃縮關鍵詞語,概括知識要點,形成知識網路,剖析重點圖文。兩節課教下來後,學生就可以自己把書讀薄了,老師就能夠把講課的重點放在重難點知識上了。接下來,不同的地理課教給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方法:上《中國政區》教給學生記憶分布圖的方法;上《氣溫和降水》教給學生坐標圖的繪制與判讀方法;上區域地理教給學生綜合讀圖分析的方法;上習題課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和答題的步驟;上講評課教給學生糾錯的方法;上探究課教給學生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教給學生比較、篩選的方法。 在教給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整理學習筆記的習慣、分類保存學習資料的習慣。這些都要在老師的長期指導和督促下才能養成。九、關於教師備課的幾點建議 1.倡導手寫式的備課教案。 青年教師至少要寫一輪(三年以上)詳細教案,因為手寫有利於思考,有利於訓練基本功,有利於原創。手寫是給教務處看的,如果你認為很經典的教案需要長期保留,可輸入電腦。我的徒弟魯艷老師已經是高級教師了,但至今仍用手寫式教案。 2.建議一課三備。 第一次備課自己獨立鑽研,不參考任何教案或教科書;第二次備課參照別人的教學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第三次備課課後反思、調整教案。(可以把第一次備課和第二次備課的順序顛倒一下) 3.積極參加集體備課。 關鍵在與做到「四多」:多聽、多看、多記、多說。 4.善於整理和積累原創優秀教案。最後,忠告大家一句:直接下載教案是年輕教師的大忌。
❺ 指導青年教師怎樣備課 青年教師如何備好一節語文課
作為一名年輕的信息技術教師,我雖熟知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但工作實踐經驗卻內是一片空白,教育教學容成績始終平平。這一切,段老師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主動來找我談心,和我共同鑽研教材,一起備課。常常深入我的課堂聽我上課,指出我在課堂教學中優缺點,激勵我。並教給我如何發揚優點,如何克服缺點,和我一起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困難。從那以後,我對工作可謂是信心百倍,積極進取,終於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
❻ 指導青年教師怎樣備課
如何進行有效備課?俗話說: 「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課堂要精彩有效,備課功夫要做實、做細。本人認為沒有經過一番精心備課的課堂,教學將如無根之木,永遠長不成茂盛的大樹;如無源之水,終究枯竭、發臭;如無靶之箭,必將箭箭虛發。因而,只有進行有效備課,才能提高備課的質量,從而提高課堂 45 分鍾教學有效性。 那麼,如何使備課有效,提高備課的效率,本人有幾點看法:一、他山之石,勤於反思。很多教師在備課時,也許都有這樣的體會:剛開始很難進入狀態,虛耗了很多時間。這其實跟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有關。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節課下來,總是或多或少讓人感覺不足的地方。如引入不恰當、過渡不自然、教學節奏把握不準、教學密度不合理、講解不科學、引導不到位……凡此種種都需要教師在課後及時進行反思、總結,形成更有效的教學策略。備課時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教學內容,就可以輕車熟路。正所謂:似曾相識燕歸來。自然而然就能很快進入狀態。 古人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雲:三人行必有我師。閉門造車的結果,將會落得黔驢技窮的下場。我們提倡同伴互助,共同成長。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經常與任教相同學科的同行交流、探討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並通過聽課學習和借鑒同行的好經驗、好教法,並引以為用,同時把它們整合到自己的教學思想體系中,相信備課時就可以很快進入快車道,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二、功在平時,厚積薄發。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對教學而言「兵」就是:各種有效教學資源、信息、教師知識儲備。要讓「兵」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要做到:一是善於學習者。善於去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研究課標,鑽研教材,從教學參考書、優秀教學設計、教學案例中汲取營養,而不是「臨時抱佛腳」。二是生活有心人。新課程理念提倡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倡導理論聯系實際,讓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學習回歸生活,讓課堂回歸生活。因此課堂教學不再是按部就班,照著劇本演,而經常會節外生枝、波濤洶涌。教師為了在課堂是能給學生「清如許的渠水」,就必須有源 源不斷的活水。這就要求教師不能「一心只教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而要做一個 善於觀察生活的有心人。把及時、捕捉、收集、整理、與學科知識有關的各種教學資源、教學信息成為自己的一種嗜好。這樣教師在備課時,就能做到信手拈來、見縫插針。水到渠成把備課前的功夫做足了,備課的效率當然也就提高了。三、知已知彼,不蔓不枝。兵家有言: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教育而言,這里的知彼指的是教師要了解 學生、吃透教材。課程改革顛覆了傳統的教育觀,認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提倡教為學服務,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使教師在課堂上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在課外就要加強師生交流,通過各種渠道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有教師在平時就要熟悉教材,把教材看透透。摸清重要知識點和難於理解知識點,並加強研究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教學策略。然後在備課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備課時運籌帷幄,課堂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改蔓則蔓,該枝則枝,收放自如。備課有效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❼ 青年教師應該備課要有預案,要有幾套方案
一、備課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個環節
備課作為教師上課前的一項重要准備工作,已引起眾多教師的濃厚興趣,並就如何搞好備課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索,筆者認為,教師搞好備課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重要環節:
在「備教材」上下功夫。教師在「備教材」過程中要著重解決好這樣幾個問題:確定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明確教材的體系和內容的主次;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要注重研究和解決教材中的難點,在突破難點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知識結構、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
2.在「備學生」方面做大文章。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鑽研教材,更要重視對學生的了解,教師要對所教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對學生的特點要了如指掌,從而使教材的處理和教法的選擇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教師在「備學生」的過程中應突出地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必須做到最大限度地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二是必須做到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3.在「備教法」上努力尋求自己的特色。目前的教學方法種類很多,如講授法、發現法、問題法、討論法、觀察法、實驗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各有各的優點和長處,但誰也不能絕對地說哪一種方法好,哪一種方法不好。某節課可能只運用一種方法即可達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節課就可能需要運用多種方法。另外,從學生的角度講,不同的教學對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識點,也必須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每個教師在選擇教法時切忌生搬硬套,而應注重研究所選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體現愉快教育的原則,是否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從教學內容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才能真正設計出靈活適用奏效的優良教法,才能真正體現出每個教師自身的教學特色,否則,即使已被眾多教師公認的教法,如孤立地運用,或機械地運用也都難以奏效,甚至適得其反。
4.在「備練習」方面精心設計,有的放矢。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緊密圍繞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靈活多樣。目前在課堂練習中主要存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重講輕練,教師的主導作用「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學生的主體作用(當然不只限於以課堂練習來體現)顯得薄弱;二是練習題設計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較強的針對性;三是課堂練習的量偏大,學生手忙腳亂,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間;四是課堂練習題單調,無層次和坡度;五是教師在學生練習中忽視矯正錯誤這一環節,不利於知識的消化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鑒於此,建議每個教師在實施課堂練習時注意以下幾點:在學生做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巡視,及時獲取練習的反饋信息;對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講解,對出現的錯誤必須糾正;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同時也應對有餘力的學生輔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綜合運用的題目。
5.在「備作業」上要做到精心挑選,適量適度。布置課外作業的目的在於使學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備作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內在邏輯體系來確定課外作業;二是在內容上要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獨創,由典型以變式,充分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識與訓練技能相結合,做到通過作業掌握知識,通過作業訓練技能;四是注意適量。作業的布置要少而精,作業的重點應針對學生易混淆、易忽視的教學重點內容;五是要注意適度。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要做到難易適度,要體現出梯度,並提倡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業。
在談及「備作業」這個問題時,筆者要特別提出的是作業的批改和講評。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三個「不及時」,即不及時收作業、不及時批作業、不及時講評作業。顯而易見,不論教師在布置作業前花了多少心血,並預期收到滿意的效果,但若如此「不及時」則必將枉費心思。因此,教師對待作業要及時收、及時批、及時講,要特別注意搜集通過作業反饋回來的重要信息,並建議每個教師在教案的備注或後記欄內記錄好這些信息,真正發揮作業信息的重要作用。
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有關備課中應注意的問題在前面也談及一些,但有幾點筆者還想概要地提出來(限於篇幅,不再詳述)僅供同仁們商討。
1.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學對象的可接受性。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自己的教學對象即所教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要努力使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變不易接受為容易接受。任何好的教學方法一旦脫離了與其適應的教學對象,都可能變得無能為力。
2.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實際。常言道,備好課,不一定能講好課,因此教師備課必須以自己依此能講好課為首要前提,每個教師的知識結構、個性品質和思維方式都各有千秋,因此盲目效仿或生搬硬套必將出現事與願違的結局。
備課,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師的職責和應遵守的規則。因而,作為一名教師不能不知道如何備課,不能不研究備課藝術。 一、為何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論要完成什麼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備,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勞而無功,教學亦然。為使教學工作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認真、充分、精心地准備。有經驗的教師都懂得:即使備課,有時還教得不成功,不備課就更無把握。因此,備課是教學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講什麼?怎樣講?事先都要周密考慮,精心設計。教師好比,如果對劇本不了如指掌,對演員不徹底了解,也就不會出內容生動、劇情感人的好戲來。教師只有對教材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方法經過深思熟慮,瞭然於胸,才能把課講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備好課不僅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也是教師不斷豐富自己教學經驗和提高文化水平、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對青年教師來說,更是如此。 對待備課採取什麼態度是衡量教師思想覺悟、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的重要尺度。教無止境,備課也無止境,必須精益求精、堅持不懈。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日益加快、教學管理不斷加強、教育改革日趨深化的今天,更需如此。 二、備什麼 備課,不等於"背課"。盡管很多內容需要教師牢記,但備課的含義遠比背課要廣泛得多,深刻得多,概括地講應包括: (一)備內容 1.備大綱。教學大綱是國家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的指導性文件,是編寫教科書和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尺。它規定了課程的性質、任務、目的、要求,確定了教學實施的原則、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指導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實踐教學的方式、課內與課外如何配合等,它對教學工作有直接指導意義;所以,學習、理解和熟悉教學大綱是備課的基本內容;只有鑽研教學大綱,才能了解所程在本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所教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弄清本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材體系和"三基"內容及要求;掌握本課程內容的深度、廣度及要點、重點、難點、疑點和弱點;從總體上明確在"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注重實踐"上達到什麼程度,合乎什麼規格;考慮對知識、能力、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確而恰當的要求。 2.備教材。教材,包括教科書、參考資料、電化教材等,它是教學大綱的充實和展開,它反映了教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把學科的整體和各部分的教學目標反映得更加清晰;有了教材,教師對教學大綱的精神更易領會,學生對教學內容更易掌握。備教材或鑽研教材,可分為三步或說三個層次: 熟悉教材要求:首先,通覽教科書,熟悉其全部內容,包括編者意圖、組織結構,同時,兼顧前後,了解與本學科有關的"已學教材"和"後續教材"的相應內容,即從教材體繫上把握教學內容,弄清前後關系;然後,精通教科書,不僅知其結構、系統、梗概,而且對插圖的構思、練習的安排了如指掌;不僅對每一章節、單元,明其宗旨,知其特點,而且對每一字句、每一概念,精通其文,搞懂其意,逐句"過堂",多問幾個為什麼,即把教材內容搞深搞透。最後,不僅掌握教材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而且熟知教材內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即從教書育人兩個方面把握教材內容。 分析教材要求:首先,對章與章、節與節,都要弄清其本質聯系,找出其內在規律。明確讓學生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分清讓學生掌握知識的三個不同要求:了解(對知識的涵義有感性的、初步的認識,能知道"是什麼",並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它們)、理解,(對概念和規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則等達到了理性認識,能說清"為什麼",以及與其它概念和規律之間的關系)、運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所學知識迅速、靈活地解決一些問題,即知曉"做什麼"、"怎麼做",從而形成能力);然後,找出哪些是重點章節和各章節(單元)的重點、難點、弱點,進而根據每章節(單元)的教學目的,確定每節(次)課的教學要求;最後,帶著問題閱讀有關參考書、資料、文獻,增加知識的深廣度,尋求問題的講解角度,同時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學性,考慮如何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杜絕弱點;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使思想教育寓於教材講解之中;挖掘教材中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的潛在因素,使智力發展寓於知識傳授之中;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於樂,使學生處於要學、愛學、好學之中;挖掘教材的實踐性;考慮理論聯系實際,使能力培養寓於知識運用之中。 處理教材要求:首先,按照教學目的,結合學生實際,恰當安排教學內容。先講什麼、後講什麼,哪些精講、哪些簡略,補充哪些、省略哪些,與已知有聯系的部分怎樣銜接、與其它學科相關的內容如何分工;然後,根據科技進步、社會發展,把教材中滯後內容、欠妥之處,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各地區、各行業、各專業要求掌握的側重點,進行慎重而必要的調整、增添或刪減;對必要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技術、新工藝,要科學地結合,及時地反映。同時也要防止盲目刪減或不必要的"拔高"。亦即,應按照學生的認知過程,對教材進行科學地剪裁和恰當的調整,做到增刪得當,詳略適度,突出重點,把握關鍵,以形成一個嶄新的、適宜的、完善的知識結構與體系;最後,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程序,考慮相應方法,以使教材變為學生易懂、愛學的材料。 另外,還要善於使用教材。善於使用教材的標准:其一,能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選用知識系統、圖文系統及作業系統三者俱佳的教材;其二,能將文字語言變為教學語言,使學生樂學、易學、愛學。為此,應以教科書為依據,既不擺脫教材,海闊天空、讓學生理不出頭緒;又不照本宣科,拘泥原文,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要恰到好處地運用教材,既注重科學性,對教材內容進行再創造;又追求藝術性,對教學方法進行再加工。既使教材更有系統性、針對性;又使講解更加通俗化、趣味化,成為學生能夠接受、樂於接受的內容。 3.備教參。"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有一桶水"。教師要廣泛閱讀有關教學參考資料,開拓知識領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科學成就。教師知識豐富了,方能得心應手,講解自如。在備教學參考資料時,要特別注意教材的"縫隙",即潛伏在教材深處不易察覺的"隱蔽點";要把握知識的"障礙點"、"閃光點",這些內容往往隱藏著開發學生智力的"引爆點",常常能發揮意外的作用。所以,首先,要注意教材的"縫隙"是哪些,在哪裡,它們常常是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標點、一幅簡圖或是一種構思、一種表現手法第二,必須用心搜集、;整理和運用資料,勤查工具書,多做資料卡,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倉庫,建立一個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圈"。第三,須用心研究和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志趣和思維方法,從中揣摩出學生可能出現的"意外發問",做到知己知彼,方能"臨陣不亂"。' 通過備內容,最終要做到:所謂懂、透、化。所謂懂,就是對教材基本結構、基本思想、基本內容和基本概念都一清二楚;所謂透,就是對教材了解得詳盡而深入,熟悉而精確,能理清縱橫關系,掌握"字里字外"之意,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所謂化,就是教師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融化在一起,這是備課的最高境界。 (二)備學生 在重視研究教材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這是教學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備課的:重要內容,一個班級的學生,其學習的水平和能力總是有差異的,要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需進行全面分析、正確對待。了解學生,就能防止因脫離實際、傳授內容過深而使學生茫然不懂,或過淺而使學生索然無味;就能抓住學生心理,進行有針對性地講解與訓練,使教和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啟發誘導,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就能准確地把握難易與詳略,恰當選用手段與方法。要言之,了解其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貫徹量力性、高難度;了解其思維方式、困惑疑點,以實施針對性、啟發式;了解其心理特點、個性差異,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其思想情況,精神狀態,以陶冶情操、啟迪覺悟。那麼對學生了解什麼、怎樣了解呢? 1、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興趣愛好、性格氣質。 2.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品德意志、學習態度、思維方式。 3.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即了解對所學知識與技能,哪些學生已經掌握,已能運用;哪些學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學生雖已領會,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錯。 4.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疑田、難點及對教學的意見、建議。 了解學生除課下調查、個別談話,以及在勞動實習、課外活動中觀察外,更多的是通過課堂提問、黑板演練、動手操作、測驗考試、批改作業及分析試卷等多種渠道進行。有經驗的教師還能從學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動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了解,且貫穿於教學始終,掌握其動態情況。在獲得准確的大量信息之後,便可及時、恰當地設計或修訂教學方案,確定分類指導的目標與措施,以便實施因材施教。備課時不僅要考慮對優、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要求,還應根據學生不同特點考慮如何進行個別指導。如:對習慣於採取記憶方法學習的學生,要側重於調動他們從不同角度理解知識的積極性,發展其思維的靈活性;對好動腦筋;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則應防止其忽視基礎知識積累的傾向,引導他們運用基礎知識,發展創造思維;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視其實際,指導學法或思路,啟迪智慧,讓他們產生樂趣,奮發向上。 (三)、備方法 備方法,就是在解決"教什麼"的基礎上,落實"怎麼教",即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進行教法的設計、選定和加工。因為方法是集教師觀念、知識、經驗、能力、智慧之大成,最能體現教師的功底,所以說,它是備課中的高層次內容。備方法,實質是把教材個性、學生個性科學地組合並升華為一個大的個性化教學系統。其中也包括教師"備自身",即教師本人對自己的教學才華作主動調整、積極挖掘,充分施展而進入角色。 備方法應包括: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考慮如何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至理性,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怎樣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處理弱點;如何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復習鞏固,課末小結;怎樣引發興趣,強化動機,吸引注意,啟迪思索,鼓勵創新;如何聯系實際,使用什麼儀器設備,採用哪些教學手段,進行什麼演示和示範:安排哪些練習和作業及語言的組織,板書的設計,例題的篩選,教具的使用等。 備方法的要求:一是靈活多樣。根據青少年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徵,教學方法必須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富於變化,努力尋求適宜的新穎方法 盡力做到"堂堂有異,課課有別",常教常新。比如;有時故布疑陣,以新奇吸引學生;有時繪聲繪色,以形象感染學生;有時展示圖物,以啟迪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總之,根據不同目的、不同內容、不同對象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但都必須以啟發式和注重培養能力作為指導思想,堅持精講巧練,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切忌形成定勢、千篇一律、一成不變。二是不僅要備教法,還要備學法,研究學生如何"學",從"學"的角度來研究教,以使學生能夠"會學"。三是教師應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標新立異"、 "獨辟蹊徑"、"別開天地",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簡而言之,要注重方法的優化,以使教得得心應手、輕松自如,學得情趣盎然、喜聞樂"受",從而以最少的時間與精力獲得事半功倍乃至最佳教學效果。 三、怎樣備 備課的種種方法,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以個人備課為主。 備課時,對於需要統一和明確的各章節、單元的目的、要求、重點等共性問題,同學科的教師可互相切磋,集思廣益;但作為教師不能只依賴"集體備課",必須是在個人認真准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研討。而且,最後也應根據自身情況、班級特點,決定對共同研究成果的取捨和運用,並要顯示出自己的特色。只有留下自己的汗水,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用起來得心應手,講起來生動活潑。 (二)一般備課與重點備課相結合,以重點備課為主 備課范圍應廣泛一些、全面一些,但要抓住重點。一是重點章節、單元、—課時;二是主要概念、原理、規律。三是抓綱帶目:備其"精華"、"精要"、"精闢"部分,.以及"精練"語句。只有"點面結合"、"點面相映";輕重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 )單元備課與課時備課相結合,以課時備課為主 備課應將單元備課與課時備課結合起來,對每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合理的布局、分配,不能用同一模式處理不同的課時。備課應通覽全部教材,注意其章節內部的系統性、因果性、關聯性,同時注意與相關學科的聯系,從而進行單元(章節)備課,進而進行課時備課,以使前後呼應,首尾相連,承前啟後,左右配合。否則,"備一節,講一節"、"講哪節、備哪節"、"明天課,今天備"地孤立備課,教學效果勢必不佳。 (四)集中備課與課前備課相結合,以課前備課為主 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集中、思考集中、大腦思維處於最佳狀態的特點,提前備出一學期或幾周舶課是非常必要的。但上課前進行再備課,更不可少;如果說學期前備課是"粗備",那麼周前備課就是"細備",而課前備課則屬"精備"。課前備課包括;重溫教案(把教案當成"劇本",在腦海里"預演"一遍,預測一下效果)、掌握動態、准備教具、考慮教法,以及充分估計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採取的對策等。這樣,一可彌補遺忘,二可增強記憶,三可相機調整已有教學方案,四可做好上課心理與物質准備。 (五)編寫教案與運用教案相結合,以運用教案為主 編寫教案就是把備課中所研究的主要成果加以整理、概括、歸納,按照教學要求用文字書寫出來。它記錄了教師對教材的組織、安排和教學程序,以及教法設計、手段運用。這是課前准備的最後工序,也是教師業務基本功的集中體現,無論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對此都應做到一絲不苟。然而,在一般情況下,教案都是提前寫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編是手段,用是目的。因此,在上課前還要熟記教案,以便更好地運用之,這是備課工序的最後一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課上情況多變,故在熟記教案的同時還應有各種思想准備,以便在上課過程中做到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適應動態,靈活掌握。 (六)課前備課與課後備課相結合,以使備課更完善 所謂課後備課是指每講完一節(次)課,要進行回顧、反思,做好小結。它是備課和教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之後進行,故稱"課後備課"。即通過"教後記"對課前備課與課上實踐進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修改,充實提高,使備課——上課----再備課——再上課,循環往復,螺旋上升。 備課既要備在眼裡、備在心中,又要備在口中、備在手上。它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說備課是艱苦的勞動過程,但其中也充滿著藝術樂趣。當你在這項勞動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時,就會得到收益獲得成功、感到欣慰、樂趣無窮。
❽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備課講課
教案和八股文一樣有一定的格式,剛開始時最好按著格式寫。慢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自己的格式。
講課最好的指導方法就是讓他多聽聽其他老師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