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師資格面試題|你怎樣認識集體備課制,它有優勢嗎
您好,中公教師考復試網為您制解答:
1.集體備課可以防止教師偷懶 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主動性
資源共享 利用大家的智慧 統一認知 統一進度 能夠減少課堂教學的失誤率
促進教師之間的友好關系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及自身素質
2.首先你如果自己備課的話沒有人給你意見,沒有集體備課的效果好,然後集體備課你可以學習前輩的經驗。集體備課是菜鳥老師成為一般老師的速度之路。
3.重要性是提升對表面功夫的重視,降低教書時的壓力
4.集中所有備課老師的力量與智慧,提升整體學科教學水平,資源共享,相對統一進度
5.所謂集體備課,是發揮集體的優勢,發揮個人的長處,集各位同仁的智慧,來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好的開展,當然也能盡可能地減少教學過程的失誤。
6..集體備課可以降低老師的工作強度.大家共同研究,設計教學思路,分析教學的重點難點.比起一個人來得更全面.在大家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整理加工,變成自己的教案.缺點是時間佔用較長.組織難度較大.
具體詳情,您可以登錄中公教師考試網查看教師資格證考試最新動態。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貳』 集體備課的意義是什麼
1、集體備課可以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是集體備課的價值取向,也是集體備課的目的所在。走進新課程,面對新教材,筆者以為老師們通過這幾年的探索和學習,他們也掌握了不少先進的教育理念,他們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操作能力與機智。集體備課,正好提供了教師合作、探討、實踐的途徑,通過參與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體智慧的分享,精華糟粕的取捨,促使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拓展教學的方法與思路,進一步歸納、提升和再創造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情,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教學個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備課水平,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越是地處欠發達地區、師資薄弱資源缺乏的學校,集體備課的效果更為顯著。 2、集體備課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的一種活動,長期堅持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方面向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轉化,並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全程優化。教師的素質歷練,業務鑽研、合作研討、教法改進、自我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校本教研離不開大家的智慧,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集體的協作。因此,集體備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3、集體備課可以分享與積累課程資源 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流一下,就能產生無窮的思想與智慧。 每個教師在備課前,往往依據課程標准,做一些前期准備,有針對性的搜集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源,如典型案例、課堂設計、課件和教輔資料等,集體備課為教師提供了展示與交流這些資源的平台,參與者通過廣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無,有選擇的處理資源信息,並把有用的課程資源歸納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集體備課,不僅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而且,還可以不斷積累和豐富教學的課程資源。 4、集體備課可以發揚團隊的協作精神 團隊與合作是集體備課的兩大主要的組織特徵,集體備課往往以備課組的形式呈現,那麼,集體備課的成敗取決於備課組成員間的合作關系與協作精神。有專家就教師的相互合作,總結概括出七大益處:「心理支持、產生新想法、示範合作、汲取力量、減少工作負擔、增強動機、支持變革,」 從中可以看出,只要正確組織好集體備課,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不僅可以完善課堂教學,而且,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參與、分享和汲取中,不斷完善自我,更加團結,進一步凝聚起團隊的協作精神。 5、集體備課可以濃厚學校的教研氛圍 學校的教研工作離不開課堂教學的研究,集體備課實際上就是一種如何完善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它所解決的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實際和最有效的問題。集體備課中,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課題,由於集體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認識上的結晶,這種認識能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集體備課把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積累教學的實踐經驗。同時,在集體參與備課的行動研究與反思中,潛移默化的濃厚了學校教育科學研究的氛圍。 在新課程不斷推向深入的今天,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應用。 1、精心組織,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台 集體備課往往流於形式的原因,就是組織不力,校長和教育管理者對集體備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其實,每一個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與體會、經驗和教訓,他們渴望有人組織和引領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反思。新時期的校長就要勇於承擔起引領教師成長,為教師發展助力的歷史重任,正確認識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和意義,要有計劃的認真組織教師積極參與,確保集體備課的時間充裕、地點固定和內容落實,校長要從這樣一個高度來認識:那就是精心組織好集體備課,就是為教師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和共同發展的平台,就是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助了一把力。 2、依據課標,作好集體備課前的准備 集體備課首先要有一個組織者,這個組織者或是教研員也可以是備課組長,在集體備課前要根據實際制定出備課的計劃、內容和范圍,立足課程標准,輸理出教學的目標、難點和重點,擬出備課要討論的重點提綱。參與備課的教師要依據課標,通覽教材,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初備,在總體把握的基礎上,整理自己的困惑與反思。只有組織者和參與者從思想和內容兩方面均作好充分准備,集體備課才有內容可備,才能有效、順利的進行。 3、充分交流,營造集體備課的良好氛圍 加強交流,充分發表意見,是集體備課的關鍵環節。集體備課既要有重點發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廣益。組織者不能以「權威」的見解一錘定音,而是要創設集體備課民主、平等、和諧的交流氛圍,組織和引導大家暢所欲言,適時把握討論的話題,重點討論與交流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部分、教師個人備課的困惑、教學實踐的反思等,還有部分教師教學實踐失敗的經驗與教訓,只要對大家有借鑒,都是難得的財富和智慧。成功的集體備課通過個人初備的認識與大家的集思廣益間的充分對話,產生思想與智慧的火花,達到相互分享,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集體備課的過程,是大家奉獻教育智慧、群策群力完善和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因此,筆者以為,集體備課必須要圍繞課堂教學,重點做好如下一些實事:一是要明確一個目標,明確教學目標,要由整體到局部,即小課標要服從於大課標,不同的單元目標,必須要以相應的課程標准為依據,課時目標要根據單元目標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二是提出一些問題,這是由具體到概括的過程,即提出的問題要具體、實際,如創設什麼樣的情景導入新課、某個教學環節如何設計、怎樣優化課堂練習等等,問題越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就越概括;三是研究一些策略,在廣泛討論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形成共視,概括出最優的教學策略,由理論轉化為實踐;四是分享一些資源,集體備課中教師的一個點子、一個經驗、一個教訓、一個案例和一個設計等,都是可供大家分享的備課資源,有選擇的充實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就能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5、充實完善,分享集體備課的成果 有效的集體備課過程,應該由備課前的構思准備、備課中的深入研討和備課後的充實完善三個環節組成。備課前的准備是為了有的放矢,備課中的研討交流是為了達成共視,而備課後的充實完善是集體備課的目的所在。備課後的完善階段是集體備課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分享集體教育智慧,吸納營養,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再創造、再提升的過程。大多集體備課只是做好一些筆記,完成一項教研任務,往往熱烈討論的高潮過後,教師依舊我行我素,忽略了完善階段,結果,大大折扣了集體備課的效果。集體備課的充實完善環節,還應該包括教師上課後,對自己教學過程的二度設計和教學行為的矯正與反思。筆者以為,備課後的充實完善環節做得越具體,越能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集體備課才能夠真正達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 五、集體備課與「五課」活動 「五課」活動:即設計一堂課、說好這堂課、上好這堂課、反思這堂課、評析這堂課的教研活動。它是新時期學校進行校本教研的最好的切入點,是課堂教學研究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五課」 既是教學管理形式,又是一種教師培訓活動,它不是「備課」、「說課」、「上課」、「思課」、「評課」五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圍繞一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提出研究課題,教師通過 「備、說、上、思、評」全過程的積極參與,與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對話」的一種課堂教學的教研模式,它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反思性。「五課」活動不是要人人過關的轟轟烈烈的階段性運動或形式,而是一種貫穿教師工作生活始終的、常規的校本培訓方式。 雖然,「五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是,不難看出設計或備好一堂課,是「五課」活動的基礎和保障,沒有「備課」何談「說、上、思、評」的研討環節?因此,重新認識集體備課,可以更有效的組織開展「五課」活動。如果說「五課」活動是校本培訓的方式和手段,那麼,集體備課是開展「五課」活動最有效的組織形式。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雖然側重於「備」,但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性和研討性,決定了集體備課同樣貫穿了「說課」、「上課」、「思課」和「評課」,毋庸質疑,「五課」活動中包含了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達成「五課」活動的有效途徑和媒介。 無論是集體備課,還是「五課」活動它們具有的共性是:合作探究,參與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長。教師發展要自我覺醒、自我提升,就必須要積極投身於行動研究和校本培訓活動中,潛下心來鑽研「五課」活動,靜下心去進行集體備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專業的發展,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叄』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教案,反思,評價:集體備課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能藉助線段圖,來加深學生對倍概念的認識,運用乘法解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正確區分倍的問題中兩種類型,培養學生應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幾何直觀,滲透模型思想。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合作交流、語言表達、嚴謹審題等能力,注重幾何直觀的作用,通過多種直觀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並為學生提供參與幾何直觀活動的機會,積累用圖示學習數學的經驗。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一學習內容,對於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還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盡管孩子對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基礎,知道「1份量」(標准量)和「比較量」的關系,但這些數學語言遠沒有「幾個幾」容易理解。教學中要設計了豐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只有需要把研究「對象」抽象成為「圖形」,再把「對象之間的關系」轉化成為「圖形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研究的問題為「圖形的數量或位置關系」的問題,進而進行思考分析。便於學生在比較和抽象中構建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通過讓學生學習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理解題意的方法,使學生明確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用乘法計算。在學生初步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的教學上,為了降低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選用的數量盡可能小些,並且盡可能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通過直觀形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結合以前所學生的知識,從而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索「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和「倍」數量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利用學過的「求幾個幾」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實現知識的遷移。
四、教學准備
課件、練習卡
五、教學過程
(一)疏通概念,激活原知
1.復習舊知
(1)看圖列算式
①
算式:
②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多少倍?
算式:
2.變式運用
(2)說一說 填一填
①6個5是( ),2個7是( )。
②5×8=( ),其中,( )是8的( )倍,( )又是5的( )倍.
③
的價錢是的( )倍。
【設計意圖】將倍的知識的系統性和知識的後續性進行連接,為新課的學習找到著眼點,通過直觀圖示對乘法意義和倍的關系進行回顧,喚起學生的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找准探究的「起始點」。
(二)遷移理解,建構新知
1.情景引入,分析信息,理解題意
師:每位同學都有購物的經歷,在購物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下面這位同學在購物時遇到什麼數學問題呢?
課件出示主題圖。
(1)閱讀與理解
師: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板書信息:軍旗的價錢是8元,象棋的價錢是軍旗的4倍。
問題:象棋的價錢是多少?
課件出示圖片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事物引入新課,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知道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藉助課件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也為新知識的引入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分析與解答。
①嘗試解答
可能會有學生答出:象棋的價錢是32元,也能說出算式:8×4=32
師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怎樣驗證他的解答是否正確?
②嘗試畫圖表示數量關系
師:我們知道兩種價錢的數量的關系,如果能像剛才的復習題中的圖示表示,就能看得更明白了。
學生討論:怎樣簡潔、清晰地表示這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可以用線段圖的長度表示軍旗和象棋的數量關系。
教師說明線段圖中需要用線段的長來表示具體的數量,而且圖中線段的長短關系要符合題目的數量關系。
讓學生嘗試在草稿紙上畫圖分析,畫完後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自己畫法。
③語言表述, 匯報交流。(平台展示。)
④分析研究,討論畫線段圖的方法
先畫一條線段表示軍旗的價錢(8元),再根據「象棋是軍旗的4倍」,連續畫出4段大約與第一條線段同樣長的線段來表示象棋的價錢。
師要追問:為什麼把軍旗的數量用較短的線段表示?怎麼看出哪條線段表示是軍旗?怎樣清晰看出象棋是軍棋的4倍呢?問題怎樣在線段圖表示出來?
師生小結: 圖的前端文字說明,1份量(標准量)畫短些,「比較量」是「標准量」的幾倍就畫幾段。每段的長度盡量一致,上下圖形做到一一對應。
⑤演示畫線段圖的過程,讓學生在比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線段圖。
課件陸續出示線段圖的各部分。
⑥理解線段圖,分析題意,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學生從圖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價錢,就是求4個8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8×4=32(元)
讓學生結合線段圖說算式的意義。
板書:求8的4倍是多少 求4個8是多少 8×4=32(元)
【設計意圖】線段圖雖然是用幾何線段直觀表示出數量關系,但對第一次接觸的學生來說卻是抽象的。在分析討論中讓學生感受到線段圖的簡潔明晰,逐步引導可以畫形象的實物圖,也可以畫抽象的線段圖,並讓學生慢慢過渡到畫線段圖。對於畫線段圖的方法需要加強指導,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學要求。
(3)回顧與反思。
你算的一定是正確的嗎?你是怎麼想的?
課件出示圖片。
說明檢驗方法,可以用除法進行檢驗。補充答語,引導學生養成完整答題的習慣,體現數學規范性和完整性。
(4)變式練習,運用策略
①
的價錢是多少元?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匯報交流,師板書。
板書:求9的3倍是多少 求3個9是多少 9×3=27(元)
師:體育商店還有許多物品,你還看到什麼?
②課件出示信息:毽子的價格是5元,跳繩的價格是毽子的3倍。
師:你能畫線段表示兩個數量關系嗎?並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跳繩多少元?)
請學生嘗試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並解答出來。
同桌互相交流線段圖畫法,全班反饋。教師板書。
板書:求5的3倍是多少 求3個5是多少 5×3=15(元)
(5)概括比較 抽象模型
比較8×4=32,9×3=27,5×3=15幾個算式之間的異同點。進一步思辨「為什麼都用乘法計算」的本質所在。
在比較和思辨中逐漸清晰兩種量的關系,加深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問題解決中,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聯系乘法的含義,理解用乘法計算的道理。
板書: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求幾個幾是多少
1份量( 標准量)×倍數=比較量
【設計意圖】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建模過程是本課的難點,從以上層層推進的環節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藉助線段圖的分析理解,在比較、歸納中逐步抽象出這一模型。這個過程不僅清晰地讓學生體會了分析實際問題的基本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應用意識。
(三)綜合應用,提升能力
1.鞏固應用 提升能力
(1)練習十一第5題(課件出示)
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7×3=21」算式的意義。「為什麼乘3?」
(2)練習十一第6題(課件出示)
①讀懂信息,運用策略 ,解釋過程。
②同伴互助 ,深化理解
【設計意圖】兩道練習設計突出思維漸進性。第一題讓學生會看示意圖和線段圖結合的圖示,提高自己的審題、讀圖能力,逐步學會看和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培養幾何直觀;第二題在同一題型中讓學生完整敘述關於倍的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2.溝通聯系,拓展延伸
練習十一第7題(課件出示)
①情境創設:課件呈現第7題的情境圖,先出現信息和問題:王平只踢了3個,李芳踢了18個。
②問題(1)李芳踢得個數是王平的幾倍?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18÷6=3。說出算式的意義。
師追問:誰的個數是標准量?
問題(2)劉梅踢得個數是王平的2倍。劉梅踢了多少個?
③分析問題:誰的個數是標准量,如何表示劉梅和王平的關系?。
④畫線段圖分析: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匯報交流,師板書。
3×2=6(個)
⑤比較:問題a.李芳踢得個數是王平的幾倍?列式: 18÷6=3。
b.劉梅踢得個數是王平的2倍。劉梅踢了多少個? 3×2=6。
師:這兩個問題中都與倍的知識有關,一個用除法計算,一個用乘法計算,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討論,匯報交流
師生小結:在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問題時,就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幾,用除法計算;在解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設計意圖】學生對於列除法算式解決這類問題方法雖然不困難,但仍然需要大量具體事例進行比較、思辨、建模,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逐步內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以變式練習中,不斷引發認知沖突,刺激審題的嚴謹度。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直觀到分析推理,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通過實物表徵、操作表徵、語言表徵、圖形表徵到符號化的算式表徵,探究解決問題的本質。
(四)靈活運用,拓展延伸
1.看圖列算式。
(1)的數量是的多少倍?
(2)有多少個?
2.說一說。
(1) 第一行畫2個☆,第二行畫的△個數是☆的6倍, 第二行該畫( )個△ 。
(2) 第一行畫15個☆,第一行畫的☆個數是△的3倍, 第二行該畫( )個△ 。
3.練習十一第9題(課件出示)
(1)學生嘗試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集體分析。
【設計意圖】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把新舊知識間的進行無縫連接,通過直觀圖示看、抽象文字理解和生活中情境,讓學生在直觀理解基礎上,對倍的知識問題模型的建構更加清晰化。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將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目的,體現數學應用價值,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五)課堂回顧 總結提升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收獲?能舉例說說嗎?
『肆』 你怎樣認識集體備課制,它有優勢嗎
集體備課可以防止教師偷懶 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主動性
資源共享 利用大家的智慧 統一認知 統一進度 能夠減少課堂教學的失誤率
促進教師之間的友好關系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及自身素質
『伍』 談一談您對備課的認識1. 集體備課包括哪些基本環節
簡單地說:備課來就要備教材源,分析教材,內容是什麼,重難點是什麼,教給學生什麼;備學生,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打算怎樣讓學生學會這些知識,如何突破重難點;備教法,打算用什麼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知識,培養什麼能力。教師要做到精講多練,多讓學生去讀,去找答案,多鼓勵。制定好教學流程,寫出教案。要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注重養成教育。老教師都知道:三分靠教,七分靠管。認真組織教學,狠抓課堂紀律。紀律渙散,老師教得再好,成績也不會很好。事實證明:嚴師出高徒。
『陸』 學校加強集體備課有什麼重要意義
1、集體備課可以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是集體備課的價值取向,也是集體備課的目的所在。走進新課程,面對新教材,筆者以為老師們通過這幾年的探索和學習,他們也掌握了不少先進的教育理念,他們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操作能力與機智。集體備課,正好提供了教師合作、探討、實踐的途徑,通過參與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體智慧的分享,精華糟粕的取捨,促使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拓展教學的方法與思路,進一步歸納、提升和再創造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情,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教學個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備課水平,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越是地處欠發達地區、師資薄弱資源缺乏的學校,集體備課的效果更為顯著。
2、集體備課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的一種活動,長期堅持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方面向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轉化,並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全程優化。教師的素質歷練,業務鑽研、合作研討、教法改進、自我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校本教研離不開大家的智慧,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集體的協作。因此,集體備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3、集體備課可以分享與積累課程資源
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流一下,就能產生無窮的思想與智慧。
每個教師在備課前,往往依據課程標准,做一些前期准備,有針對性的搜集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源,如典型案例、課堂設計、課件和教輔資料等,集體備課為教師提供了展示與交流這些資源的平台,參與者通過廣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無,有選擇的處理資源信息,並把有用的課程資源歸納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集體備課,不僅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而且,還可以不斷積累和豐富教學的課程資源。
4、集體備課可以發揚團隊的協作精神
團隊與合作是集體備課的兩大主要的組織特徵,集體備課往往以備課組的形式呈現,那麼,集體備課的成敗取決於備課組成員間的合作關系與協作精神。有專家就教師的相互合作,總結概括出七大益處:「心理支持、產生新想法、示範合作、汲取力量、減少工作負擔、增強動機、支持變革,」 從中可以看出,只要正確組織好集體備課,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不僅可以完善課堂教學,而且,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參與、分享和汲取中,不斷完善自我,更加團結,進一步凝聚起團隊的協作精神。
5、集體備課可以濃厚學校的教研氛圍
學校的教研工作離不開課堂教學的研究,集體備課實際上就是一種如何完善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它所解決的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實際和最有效的問題。集體備課中,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課題,由於集體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認識上的結晶,這種認識能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集體備課把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積累教學的實踐經驗。同時,在集體參與備課的行動研究與反思中,潛移默化的濃厚了學校教育科學研究的氛圍。
在新課程不斷推向深入的今天,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應用。
1、精心組織,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台
集體備課往往流於形式的原因,就是組織不力,校長和教育管理者對集體備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其實,每一個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與體會、經驗和教訓,他們渴望有人組織和引領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反思。新時期的校長就要勇於承擔起引領教師成長,為教師發展助力的歷史重任,正確認識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和意義,要有計劃的認真組織教師積極參與,確保集體備課的時間充裕、地點固定和內容落實,校長要從這樣一個高度來認識:那就是精心組織好集體備課,就是為教師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和共同發展的平台,就是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助了一把力。
2、依據課標,作好集體備課前的准備
集體備課首先要有一個組織者,這個組織者或是教研員也可以是備課組長,在集體備課前要根據實際制定出備課的計劃、內容和范圍,立足課程標准,輸理出教學的目標、難點和重點,擬出備課要討論的重點提綱。參與備課的教師要依據課標,通覽教材,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初備,在總體把握的基礎上,整理自己的困惑與反思。只有組織者和參與者從思想和內容兩方面均作好充分准備,集體備課才有內容可備,才能有效、順利的進行。
3、充分交流,營造集體備課的良好氛圍
加強交流,充分發表意見,是集體備課的關鍵環節。集體備課既要有重點發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廣益。組織者不能以「權威」的見解一錘定音,而是要創設集體備課民主、平等、和諧的交流氛圍,組織和引導大家暢所欲言,適時把握討論的話題,重點討論與交流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部分、教師個人備課的困惑、教學實踐的反思等,還有部分教師教學實踐失敗的經驗與教訓,只要對大家有借鑒,都是難得的財富和智慧。成功的集體備課通過個人初備的認識與大家的集思廣益間的充分對話,產生思想與智慧的火花,達到相互分享,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集體備課的過程,是大家奉獻教育智慧、群策群力完善和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因此,筆者以為,集體備課必須要圍繞課堂教學,重點做好如下一些實事:一是要明確一個目標,明確教學目標,要由整體到局部,即小課標要服從於大課標,不同的單元目標,必須要以相應的課程標准為依據,課時目標要根據單元目標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二是提出一些問題,這是由具體到概括的過程,即提出的問題要具體、實際,如創設什麼樣的情景導入新課、某個教學環節如何設計、怎樣優化課堂練習等等,問題越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就越概括;三是研究一些策略,在廣泛討論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形成共視,概括出最優的教學策略,由理論轉化為實踐;四是分享一些資源,集體備課中教師的一個點子、一個經驗、一個教訓、一個案例和一個設計等,都是可供大家分享的備課資源,有選擇的充實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就能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5、充實完善,分享集體備課的成果
有效的集體備課過程,應該由備課前的構思准備、備課中的深入研討和備課後的充實完善三個環節組成。備課前的准備是為了有的放矢,備課中的研討交流是為了達成共視,而備課後的充實完善是集體備課的目的所在。備課後的完善階段是集體備課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分享集體教育智慧,吸納營養,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再創造、再提升的過程。大多集體備課只是做好一些筆記,完成一項教研任務,往往熱烈討論的高潮過後,教師依舊我行我素,忽略了完善階段,結果,大大折扣了集體備課的效果。集體備課的充實完善環節,還應該包括教師上課後,對自己教學過程的二度設計和教學行為的矯正與反思。筆者以為,備課後的充實完善環節做得越具體,越能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集體備課才能夠真正達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
五、集體備課與「五課」活動
「五課」活動:即設計一堂課、說好這堂課、上好這堂課、反思這堂課、評析這堂課的教研活動。它是新時期學校進行校本教研的最好的切入點,是課堂教學研究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五課」 既是教學管理形式,又是一種教師培訓活動,它不是「備課」、「說課」、「上課」、「思課」、「評課」五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圍繞一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提出研究課題,教師通過 「備、說、上、思、評」全過程的積極參與,與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對話」的一種課堂教學的教研模式,它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反思性。「五課」活動不是要人人過關的轟轟烈烈的階段性運動或形式,而是一種貫穿教師工作生活始終的、常規的校本培訓方式。
雖然,「五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是,不難看出設計或備好一堂課,是「五課」活動的基礎和保障,沒有「備課」何談「說、上、思、評」的研討環節?因此,重新認識集體備課,可以更有效的組織開展「五課」活動。如果說「五課」活動是校本培訓的方式和手段,那麼,集體備課是開展「五課」活動最有效的組織形式。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雖然側重於「備」,但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性和研討性,決定了集體備課同樣貫穿了「說課」、「上課」、「思課」和「評課」,毋庸質疑,「五課」活動中包含了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達成「五課」活動的有效途徑和媒介。
無論是集體備課,還是「五課」活動它們具有的共性是:合作探究,參與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長。教師發展要自我覺醒、自我提升,就必須要積極投身於行動研究和校本培訓活動中,潛下心來鑽研「五課」活動,靜下心去進行集體備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專業的發展,與新課程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