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將教育教學工作成績與科學研究相結合
一、教學研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師資水平不能與之相適應,因此,加強教學研究,盡快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隨即提上了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議事日程。
1952年3月18日,國家教育部頒布《中學暫行規程(草案)》,規定「中學各學科設教學研究組,由各科教員分別組織之,以研究改進教學工作為目的」。此後,教學研究活動的組織機構和活動形式開始走向健全和完善,活動內容漸趨全面、深入,教學研究氛圍日漸濃厚。
(一)活動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主要採用集體備課,舉辦觀摩課和公開課,開展相互聽課評課,召開經驗交流會和定期的業務例會等教學研究形式。1949年10月,學校《冬季教學計劃》第一次提出「集體備課」教研形式。在同年的《十一月份工作月報》中又具體提出集體備課的程序:「每次輪流,先由一人談完,別人再作補充。」此後,「集體備課」逐漸成為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學研究活動形式之一。
1957年「整風反右」運動和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期間,正常的教研活動受到沖擊。直到1961年秋,山東省教育工作會議在煙台召開,學校工作中心重新轉移到教學上來,教學研究工作才得以重視和進一步強化。當時,除繼續採用以往的教研形式外,學校又特別提出「以老帶新」形式。1960年底,學校《關於培養與提高師資工作的計劃》中要求:「新老教師互相掛鉤,訂立合同,包干負責,業務能力較差的教師與業務較強的教師主動聯系」,「相互聽課,每人每周至少兩次」。同時,學校大力舉辦「試講」、「范講」課和專題研討會,「經常抓典型教材、教法的分析研究工作」,並視此為「教學改進工作的重點之一」。另外,學校還提出要重視參加上級組織的或兄弟學校之間的教研活動,外出「參觀訪問,取經求寶,以學習外地經驗,提高自己的水平。」《1961-1962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工作計劃》提出成立「教學研究會」,「吸收各科教研組長和各科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參加,每月1次,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研究,指導教學工作的改進」。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生「停課鬧革命」,教研活動中斷。1970年逐漸恢復,但活動很少。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1978年學校被確定為重點中學,招生規模擴大,教研活動全面恢復。鑒於當時師資青黃不接,新教師成分較多,教師學歷達標率(國家規定高中教師須持有大學本科學歷)不足30%,因此教研活動特別注重「集體備課和老教師帶徒弟」的形式。學校規定,原則上每周星期五晚上為集體備課時間。事前各教師須認真自備,屆時中心發言人主講,余者補充,各提疑難,共同討論解決。「老教師帶徒弟」須訂立合同,明確規定責任義務,有教與學的目標、內容及具體落實措施,有檢查考核等。
隨著師資隊伍整體業務素質的逐漸提高,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教研活動又有新的形式出現。一是「學情分析會」,由教學班各任課教師及學生代表參與,或由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學生代表等參與;每學期至少於期中、期末活動兩次。此形式為本校首創,後在煙台地區乃至全省被廣泛採用。二是定期評選優質課,一般校級每年1次,市級及以上每兩年1次。三是定期評選優秀教學論文,期次安排一般與評選優質課同。優質課與優秀教學論文的評選結果與教師評先選優、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等掛鉤。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教研活動的范圍不斷擴大,開始出現「走出去、請進來」的對外交流方式。「走出去」向兄弟學校學習,「請進來」加強高校的專業引領。2003年,先後有100餘名教師到青島、煙台、濰坊等地及周邊各縣市同類學校取經學習,聘請國家、省、市各級教學研究會4人來校興辦學術講座。2004年,先後有40餘名幹部、教師到北京、濟南、煙台、青島等地參加各級高中新課程培訓研討,山東省新課程研究中心教授徐繼存、潘慶玉、婁立志等來校作專題報告。
(二)活動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教師業務素質參差不齊,整體水平偏低,教研活動的內容側重疏通教材,弄清重點、難點和關鍵,確定適當的教學方法等。1949年10月,學校《冬季教學計劃》規定教研活動內容為四點:一是研究學生情況,定出教學計劃;二是研究教材和補充材料;三是研究單元教學重點、時間分配、教學方法與效果檢查;四是總結交流經驗。在教學方法上,當時主要是倡導啟發誘導,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動腦思考,糾正流傳下來的「填鴨式」教法。
1953年開始,著重學習蘇聯凱洛夫教育學,主要研究探討如何貫徹其「三中心」(即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和「雙基」 (即「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巧」)教學思想;如何掌握「直觀性、自覺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五大教學原則;如何把握「組織教學、復習提問、講授新課、鞏固知識、布置作業」五大課堂教學環節;如何運用「講讀法」、「談話法」、「問答法」等教學方法。
1958年,「大躍進」運動興起,教研活動的重點轉向所謂的「教育革命」,研究如何「開門辦學」,如何使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和生產勞動相結合。
1960年至1965年,根據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和山東省煙台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校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教研活動的重點放在加強「雙基」教學和改進教法上。《1961—1962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工作意見的具體實施計劃》中強調:教學研究「主要是加強各科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技巧的訓練」,在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要抓狠,抓死,抓到底」。《1961—1962學年度學校工作總結》中提出:「狠抓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這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各科各年級都應規定出學好哪些基礎知識,練好哪些基本技能的具體要求」。學校組織多個層面的「雙基」教學研討活動,並總結推廣化學教研組《全面安排,分級訓練,既有差異,又有統一》的經驗,來推動全校的教學研究工作。《1961—1962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工作計劃》中要求:「本學期各種教學研究都要以下列兩個問題為重點:①精講多練問題。主要解決如何教好基礎知識,如何訓練學生牢固掌握和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技巧問題。②因材施教問題。主要解決既能提高差生學習質量,又能滿足優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問題。」
1965年,根據毛澤東「七·三」指示,教研活動的重點是如何改進教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減少課外作業和考試次數,考試不出偏題怪題,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
1966年,教研活動因「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斷。1970年恢復後,活動內容僅局限於研究「開門辦學」、「開卷考試」、「突出政治」、「以階級斗爭為綱」等。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學校工作轉入以教學為中心,教研活動空前活躍。當時由於十年「文革」耽擱,合格師資匱乏,有的教師因多年未務「正業」而生疏甚至荒廢了業務,有的學歷不達標,不能勝任高中教學,所以教研活動的重點是疏通新編教材和抓准抓實「雙基」教學。學校強化了集體備課制度和「以老帶新」制度。《1978—1979學年度第二學期工作計劃》中要求集體備課時做到「三定」、「五備」、「五統一」。「三定」是: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五備」是: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作業,備實驗。「五統一」是:統一目的要求,統一教學內容,統一重點難點,統一教學進度,統一作業練習。還強調「每課書、每章節都要確定一個中心人寫出標准教案,然後集體研究討論修改」。
1980年以後,學校在教學思想、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方面開始由傳統教育觀向現代教育觀轉變,重視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深入探討教學改革。自1982年下半年開始,學校統一組織較系統地學習了贊可夫、蘇霍姆林斯基、布魯納等現代教育學家的論著。在教學思想上,著重研究探討由教師為中心向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轉變,由傳授知識為主向注重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轉變。在教學原則上,著重研究探討講求實際,使教情、學情、考情統一的原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原則;重視溫習鞏固,提倡「落實就是成績,鞏固就是提高」的原則;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原則等。在教學方法上,著重研究探討如何由以講授為主向精講多練、講與學練相結合轉變,由教學生「學會」向教學生「會學」方面轉變,重視「學法」的研究與指導;學習黎世法《六課型單元教學法》,研究探討如何實行單元教學等。
1984年初,學校制定了《教學改革方案》,教學研究活動進一步向縱深推進。《教學改革方案》提出,按照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教研與教改活動應著重於「改革第一課堂,發展第二課堂」。強調要認真深入地探討「第一課堂如何正確處理傳授知識與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其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關系;教與學的關系;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關系;因材施教與集體教學的關系;課內與課外的關系等」。要求「在現代教學論指導下,各教研組都要選定教研課題,進行實驗,期末寫好教研總結」。在「第二課堂」方面,著重研究如何組織好課外閱讀和課外科技活動,使之與「第一課堂」的教學有機結合。在學校大力推進教學改革之後,各級部、各教研組「微型實驗」、「微型改革」全面鋪開,成果豐碩。1984年4月,在煙台市中學教育改革討論會上,學校做了《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深入研究學生實際,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的典型經驗交流。1985年11月,在煙台市普通教育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上,學校做了《立足於研究學情,著眼於培養智能,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的典型發言。在此後幾年的煙台市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上,學校均做過教學改革經驗交流。
1990年前後,學校教研活動的內容依然基本圍繞《教學改革方案》中規劃擬定的范圍,尤其突出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如何切實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二是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三是如何使學情、教情、考情三者有機統一,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和學的效率,提高升學率。
進入90年代以後,學校倡導學習借鑒前蘇聯「合作教育學派」的合作教育理論。物理教研組率先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並獲得成功,之後合作教育的研究活動在全校鋪開。
1992年5月,山東省教育委員會頒布《山東省普通中學教學常規及課堂教學評估標准》,此後幾年,如何實現教和學全過程的規范化、標准化、科學化,便成為學校教研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1993年10月,學校在煙台市現代教學工程實驗理論研討會上做了《立足現實,瞄準目標,走教學管理規范化之路》的典型經驗交流。
90年代中期及以後,素質教育漸次在全國推進,尤其是1997年全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在煙台召開以後,我國基礎教育開始了深刻的根本性變革。學校教研活動的主要內容轉到了如何貫徹落實「學生為中心,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和原則上來。語文教研組率先進行「創造學習」教學改革,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四個層面展開專題攻關,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並得到了國家中學語文研究會專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1998年學校制訂了《「創造學習工程」實施方案》,開始在全校各學科展開「創造學習」的研究和探索。所謂「創造學習」,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的過程,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思維,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創造性思維習慣,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形成一定的創造心理和創造能力。
1999年,學校在實施「創造學習工程」的基礎上,又開展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兩主」課堂教學活動,至今仍是學校教研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另外,世紀之交,隨著科技的進步,學校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逐步實現現代化,學校教研活動的內容有相當一部分是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2000年,山東省進行「3+X」高考改革,學校又把「3+X」高考和文綜、理綜教學模式作為研究的重點內容。2004年秋,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歷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高中新課程改革率先在山東、廣東、海南和寧夏四個省份試點,學校成為山東省高中新課程實驗定點聯系學校,學校教研活動的內容又隨之調整為:探索適應新課程結構和內容的模塊教學新模式,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加強選課指導研究,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制定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評價機制等。
二、教育科學研究
(一)科研機構
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至90年代初期,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高速發展,教育也正處於由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由知識教育向行為教育變革的重要時期。新的教育形勢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迅速樹立科學觀念,盡早實現由時間型向效益型,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90年代初,學校適時實施「以科學求質量,走科研興校之路」的治校方略。1992年,成立了「教育科學研究室」,2002年更名為「教育科學研究所」(簡稱「教科所」)。
學校教科所(室)是在校長直接領導下,對學校教科研工作實施管理的中層職能部門,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與成果推廣應用的科研中心。負責全校教科研的領導、組織和管理工作,包括學校科研規劃的制訂,各級科研課題的立項、審批和對上申報,科研過程的督導,科研成果的評審鑒定和推廣等;負責政策調研工作,包括研究制定學校發展建設的規劃,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體制改革方案;負責師資培訓工作,包括提出和制定名師、骨幹教師培訓計劃,選拔與培養各級優秀教師和教學能手,選拔與任用重點課題組組長;負責主辦學校教科研期刊《教育科研信息》和對外學術交流工作。
學校教科所下設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文綜、體育、美術、音樂8個教研室,選拔學科帶頭人擔任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下設教研組和備課組,形成教科所(室)、教研室、年級科研組、學科科研組、教師五級科研網路。
(二)課題研究與管理
1、課題申報、督導與鑒定
學校課題立項堅持實用性、新穎性、可行性的原則,申報人(或組室)首先向教科所(室)提出立項申請,教科所(室)認定後方可實施研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學校教科所(室)負責或輔助組織理論學習、專題講座、專題研討與調度會等,並對科研態度、方法、進度、質量等進行督查指導,課題主持者必須接受學校教科所(室)的督導,定期認真匯報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實驗結束後,須認真撰寫課題實驗總結報告和科研成果申報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的課題實驗成果均須經學校教科所(室)鑒定。學校教科所(室)及時對優秀課題實驗成果進行評獎、推廣和推薦上報。
2、課題管理
實行學校、科室、教研組三級分工管理:校級以上課題,由教科所負責列項和管理;科室課題,由科室教科小組負責列項和管理;教研組課題,由教研組長負責列項和管理。經列項的課題不得隨意變動,申報者要按計劃如期完成任務。學校給予課題必要的經費支持,課題經費的使用,堅持厲行節約、注重效益的原則,嚴格遵守財務制度,自覺履行支出手續。
3、集體、個人研究課題舉要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學校科研工作始終遵循「實用、新穎、可行」的原則,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在實踐—研究—總結—升華—再實踐的良性循環中,逐步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積少成多,由弱漸強,由單一而綜合的群眾性科研之路。至90年代中期科研高潮興起之時,學校曾一度呈現出全校上下搞科研,人人手中有課題的局面,當然這些科研多是被稱之為「袖珍型」的微型實驗研究,質量也須待進一步提高。下面所列是1996年和1998年學校教育科研規劃中認定的部分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研究課題,從中可反映出當時學校教科研工作的一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