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析
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材結構與主要特點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 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其中,「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14篇。
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篇課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兩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兩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欄目。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台」「日積月累」 是固定欄目,另有「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安排了兩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學習到五年級下冊,學生累計認字3000個,提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前三學段識字量。故從本冊教材開始不再安排識字任務。 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後附生字表。為便於復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
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里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里的,有的是略讀課文里的,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
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五年級保持一致。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課文中同一個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弧標出。為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一定的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面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和發展。 六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
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本冊教材保留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的一些優秀篇目,如《詹天佑》《窮人》《只有一個地球》《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月光曲》,這些課文文質兼美、歷久彌新,教師們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材還增選了新文章,如,《草蟲的村落》《中華少年》《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老人與海鷗》《最後一頭戰象》《伯牙絕弦》。
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精選了律詩、詞、散曲以及十四行詩、兒童詩、詩話等作為閱讀材料,希望能幫助學生在關於「詩」的綜合性學習中,對詩有一些感性認識。還在「回顧?拓展」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
另外,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設置了關於愛國主義(「祖國在我心中」專題)、關愛他人(「心靈之歌」專題)、環境保護(「珍愛我們的家園」專題)、藝術情操(「藝術的魅力」專題)等方面的專題。為了提高感受力,培養想像力,編寫了 「感受自然」專題。
這一組中的課文,大多有別於一般描寫大自然的文章,想像豐富,表達方式獨特,有的甚至有「物我兩忘」之境。在第三學段安排這樣一組課文,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設置了以「了解詩歌」為中心的綜合性學習專題「輕叩詩歌的大門」。
另外,上承五年級上冊以人物為對象的專題「走近毛澤東」,本冊教材編排了第五組「初識魯迅」。魯迅既可謂文壇巨匠,又可謂一面民族旗幟,能藉助文質兼美的一組課文,讓小學生盡己所能地了解、認識魯迅,其意義不言而喻。 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語文學習目標,則作為本冊教材的學習重點,加以妥善安排。
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本冊涉及到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慣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其中,「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冊的學習重點。
(二)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注意加強整合。每一個專題從導語到課後思考題,從口語交際?習作到回顧?拓展,各個部分都力求從內容和形式上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前面有布置,中間有練習、應用,後面有總結、拓展,整組教材乃至於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
(1)六年級語文上冊老師的教科書擴展閱讀:
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本冊涉及到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慣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其中,「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冊的學習重點。
教學措施:
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主要體現在:一是導語提示單元學習內容;二是精讀課文的課後題,略讀課文前的連接語,注意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獨立思考;三是每組課文後的「詞語盤點」便於學生自查自測;四是「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台」為學生討論問題、交流認識提供了平台。
「交流平台」這個欄目,一般地說,引導學生在一組教材的學習之後,交流收獲、體會,以漸漸悟到讀寫的一些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還可以以此為基礎,依據教學實際靈活掌握,交流、總結的內容可以不受其限制。
Ⅱ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
Ⅲ 六年級上冊語文用什麼教材書比較好
1.教材要看你用的是什麼版本的教科書。
2.教材版本有:人教版、新課標、北師大版、華師版、蘇教版、冀教版等
3.找相應的教參來用,我們是人教版,輔導教材比較好的有:《七彩課堂》《名師輔導》《黃岡小狀元》
Ⅳ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最後一課教材
(一)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以愛國為主題, 選編了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從各個不同角度表現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人民熱愛祖國、發憤圖強的美好情操。學習本單元,教材要求要反復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文章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的視角寫最後一堂法語課的的情形,把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普法戰爭,所產生的悲劇性後果通過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來,以小見大,具有強烈的藝術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義。作為一篇小說,本文具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社會環境。教學本文,應該著重引導學生體會韓麥爾先生、小弗朗士的愛國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進行分析,理解典型環境對於揭示人物性格的幫助作用;學習課文高超的寫人技巧,逐步提高記敘文的寫作能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准,圍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確立三位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小說的要素。
2、初步了解閱讀小說從情節入手的方法。
3、圈點有關小弗郎士心理變化的詞句,理清他的心理歷程,能分析小弗郎士心理變化的過程及原因;能分析塑造小弗郎士這個形象的意義。
4、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作用。能結合韓麥爾先生的語言、行動、外貌來分析其思想性格。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閱讀,講清小說的三要素;
2. 教學方法:自由閱讀法、品味體會法、研討分析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熱愛租國的思想情感。
(三)教學重點 分析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兩個人物形象,感悟「最後一課」對人物的教育作用。
(四)教學難點
1、小說要素
2.、對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人物塑造的特點
說教法
貫徹「三主」教學思想,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根據以上的分析以及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和年齡,心理特徵,我採用誦讀法,直觀演示法,設疑討論法,評價激勵法。
1. 圖文並茂的直觀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打出最後一課幻燈片,配合語言描繪,試聽結合,調動人的多種感覺器官和思想。
2. 聲情並茂的誦讀法。 使學生漸入課文,引起共鳴 。
3. 合作互動的設疑討論法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集中探討。
4. 評價激勵法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邊閱讀邊思考,只要學生言而有理就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還穿插了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法。
說學法
(一) 學情分析 在之前同學們也接觸一些小說的文章,小說是文學體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樣式。它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通過這一次的學習,我們會學習到一些描寫方法,在同學們以後的作文中可以充分用到,這一次的學習為接下來學習魯迅的小說《社戲》也算是做了一個鋪墊,同學們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
(二) 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 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的溝通,重視學生的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的培養:
1. 參照注釋,動口動腦,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2. 課前要充分利用網路或參考書,了解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和背景。
3. 深入的理解課本,把握文中描寫手法,感受那種愛國的精神。
4. 課本外的拓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一) 導入: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語言,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尊嚴。 學習熱愛民族的語言,就是維護國家的尊嚴,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反映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最後一課》。然後介紹作者及背景。
(二) 闡釋什麼是小說,給課文生字詞注音並標上段落。 小說的概念: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廣闊地反映社會生活。 小說的三要素: 人物、情節和環境。 小說以「我」的見聞感受為線索,按上學路上、上課、散學的順序來安排情節。共分為三個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開端。 寫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發展。 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轉變。 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和結局。 寫韓麥爾先生悲憤地宣布「最後一課」的結束。
(三) 課文分析:
(一)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
(1)分析第一階段。——幼稚、怕提問 *「我想就別上學了」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怕提問。 *「這些景象」指什麼?覺得「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說明了什麼? ——指「畫眉在樹林„„正在操練」。幼稚。 *「又出了什麼事啦?」設置懸念, *這一部分內容與文章中心的表達有什麼關系? ——巧妙地點明了故事發生的背景,並且為下面的情節和小弗郎士的性格發展埋下了伏筆。
(2)分析第二階段。——疑惑、詫異今天的情形和平時有什麼區別?說明了什麼?從氛圍、學生、教師、督學這幾個角度分析 氣氛 {「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 「一切都安安靜靜的,整個教室都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氛。」 } 學生 {「開課桌啦,關課桌啦,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 「上課前,學生們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 教師 {「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我」遲到,會遭到先生的責罵。 「韓麥爾先生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著那怕人的鐵戒尺。」 ? 督學來校視察或發獎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遲到,先生卻很溫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分析: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嘈雜;嚴厲的先生正溫和地等著他來上課,穿著\"督學來校視察\"或\"發獎的日子\"才穿的服飾;最令小弗郎士吃驚的是課堂里還坐著許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後一課\"嚴肅、庄嚴、悲憤的氛圍,又進一步加深懸念。
<<
(3)分析第三階段。——難受、懊悔 在最後一課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與平時有哪些不同?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 這句話,單獨成節,表達了他難過、憤慨的心情。
A、說明小弗郎士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被喚起,開始認識到學習祖國語言的重要性。
B、表明小弗郎士增強了民族自尊心,產生了學好語言的責任感。
C、 表明小弗郎士的愛國主義感情已經升華,化為一種學習祖國語言的強烈願望和巨大動力。
D、這聯想是對敵人的諷刺,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侵略者的仇恨,對自由的渴望。
(4)分析第四階段。——悲憤、懂事 「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麼? ——指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顯得崇高、偉大。
(三)、韓麥爾先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討論:作者描寫韓麥爾先生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請同學們 找找看。 明確: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 外貌描寫: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神態描寫:「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的眼睛裡帶走似的。」這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畢生從事的教育事業的無限留戀,對祖國故土一往深情的熱愛。 動作描寫:如: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出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寫出了人物強烈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告別講台的沉痛悲哀的心情.充分地表現了他愛祖國、恨敵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愛國主義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語言描寫:如韓麥爾先生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鋼匙。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祖國語言的深刻理解和熱愛。 總結:本文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是這首交響曲的主旋律。文章通過對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言行的描寫,刻畫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在他們身上表現了任命同仇敵愾,抗擊敵人的決心,反映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感情。 課堂小結: 對於老師而言,重要做好為人師表,起好榜樣作用。對於同學們。母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傳載體。一國人民語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盤散沙。法語可以作為戰爭的武器,中國的母語何其不是,振興中華靠你們這一代,望同學們珍惜每一堂課,學好語文這一基礎課。每一篇的課文學習我們可以學到不同的人生哲理,關鍵還是同學們自己領悟!
四、 作業布置
1. 完成課後一,二,三題
2. 把「最後-------」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小短文。
五、 板書設計
最後一課 都德 人物形象: 小弗郎士: 貪玩、不愛學習→→熱愛學習,認真聽課,懊悔過去 幼稚不懂事→→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痛恨敵人 怕老師→→同情、理解、敬愛老師。 韓麥爾先生: 熱愛學生、道德高尚、 熱愛祖國、恪盡職守 有40年教學經驗的循循善誘、 受人尊敬的老師,關心祖國命運的愛國者。
Ⅳ 在哪裡找六年級上冊語文電子課本啊 百度文庫的 人教版
人教版的教材的話,可以去人教學習網看看,他們的電子課本是跟教材同步更新的,還不錯。
Ⅵ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需要背哪些課文
第一課:《文言文兩則》1、《學奕》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2、《兩小兒辨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第二課:《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日積月累(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過?《師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墨子》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傳習錄》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日積月累(2)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日積月累(3)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呵,給你自由!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日積月累(4)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內斯《冰島之鍾》最偉大的見解是最朴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蘇聯)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守信是一項財寶,不應該隨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的孤獨》使卵石臻於完美的,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只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瓜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第十二課:《為人民服務》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⑴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⑵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⑶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第18課:《跨越百年的美麗》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台,全場立即肅然無聲。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在這里宣布一項驚人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台。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里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放射性。盡管這都還是偶然的發現,居里夫人卻對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沖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這個詞。兩年後,她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為了提出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化驗室只是一個廢棄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著鍋里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鹼的點點燒痕。一天,疲勞之極的瑪麗揉著酸痛的後腰,隔著滿桌的試管、量杯問皮埃爾:「你說這鐳會是什麼樣子?」皮埃爾說:「我只是希望它有美麗的顏色。」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終於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它真的有極美麗的顏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發出略帶藍色的熒光。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的性格里天生還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在發現鐳之後的不斷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變化著。當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鐳射線也在無聲地侵蝕著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逐漸變得眼花耳鳴,渾身乏力。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負擔。但她什麼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居里夫人的美名從她發現鐳那一刻起就流傳於世,迄今已經百年。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的榮譽。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了她心愛的實驗室。直到她死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她實事求是,超形脫俗,知道自己的目標,更知道自己的價值。在一般人要做到這兩個自知,排除干擾並終生如一,是很難很難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讓我們明白,人有多重價值,是需要多層開發的。有的人止於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於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於心,而有其技;有的人達於理,而用其智。諸葛亮戎馬一生,氣吞曹吳,卻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澤東指揮軍民萬眾,在戰火中打出一個新中國,卻從不受軍銜,不背一槍。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於形,不逐於力,不持於技。他們淡淡地生活,靜靜地思考,執著地進取,直進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駕馭規律,而永葆一種理性的美麗。居里夫人就是這樣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偉人。《七步詩》【三國·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唐】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江畔獨步尋花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石灰吟[明]於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己亥雜詩【清】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北宋】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希望能幫到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