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成為一個初中語文老師
從小學開始抄,語文數學英語就是一直都在學習的,我們真的能學好嗎,很多同學在學習的時候都很迷茫,怎麼才可以把初中語文學習的更好呢?學習對於孩子們來說真的這么困難,讓孩子們都望而卻步嗎?
一、基礎默寫,不能除出錯
語文考試中雖然默寫佔比不大,但是往往1分就會在考試中失利,老師說1分1操場,這句話絕不是開玩笑,我們要重視這些默寫,看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很大程度上是會幫助我們在考試時靠細節取勝.
二、作文題百變,找到新思路
❷ 成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的條件
教育學、中文、數學、音樂、繪畫、心理學、英語、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取得初級中學教師、初級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者其他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部分省市專科不能報考初中教師資格證)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的普通話等級證書:普通話水平劃分為三級六等,教師應達到二級或一級水平,語文科教師應略高於其他學科教師的水平。
工作經驗: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敬業愛崗;身體狀況良好,性格開朗,有親和力和責任心,語言表達能力強,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
(2)怎樣成為語文老師擴展閱讀:
工作內容
1、教授學校開設的各種課程,學習課程標准,認真備課,按時保質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批改和講解學生作業,解答學生疑問等等;
2、組織考試,選擇或編寫考卷,批改試卷並登記學生成績;
3、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必要的時候進行家訪;
4、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並與學生一起參與,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5、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樹立兒童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
6、發現兒童的興趣,指導兒童加入學校的興趣組,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7、及時發現兒童生活中的困難和思想上的問題,在家訪中與家長溝通,一方面反應兒童的情況,另一方面將家長的意見結合到教學中;
8、如實對學生的成績、表現、思想情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教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師資格證
❸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
首先,做一名新型的語文教師
對老師來說課程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課程改革中,教師應以怎樣的心態,怎樣的角色去參與課改呢?我想首先要解決的是認識問題。課程改革關乎基礎教育的前途和走向,關乎培養目標的規格標准,進行課程改革是教育內部機制進行自我調節和改善的需要,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符合世界教育潮流的。課程改革並非要改朝換代,否定傳統,推翻一切,而是「立字當頭」的。那些漠不關心、談「改」色變、甚至百般挑剔的態度,都是不足取的。課程改革給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廣闊、更富有彈性、也更具挑戰力和創造力的空間,同時,它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其次,課程改革要求廣大教師從認識上和行為上發生轉變。教師不是先知先覺者,也不是知識的源泉,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不能僅僅把教師定位在「知識的佔有者」、「文化知識的傳遞者」上,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僅是專業知識,也包括教學藝術和手段。「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現實。新課程與過去課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現出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過去,教材統一、標准統一、考試統一,教師可以依賴一本教科書和教參,老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而新課程在教學目標、教學結果、個性化教育、課程的綜合性等方面都出現了不確定性,要求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這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轉變,而是教師立場和職責的轉變。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教師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者和課堂氣氛的營造者,教師是課堂行為和學習效果的評價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第二,做有語言魅力的語文老師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葉聖陶先生為語文作了最好的詮釋,就是說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總稱。能說會道是語文的工具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由此可見語文是充滿魅力的,它能為人們撐起一片絢爛的天空,它能讓人感受內心深處釋放的感動,它能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它能滋養生命凈化心靈抒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邁與大氣。正因為有了語文,我們的智慧的火花才會閃現,我們創作的熱情才會激昂,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語文課堂更是一個能夠張揚個性、交流情感,充滿智慧與靈性、充滿活力與藝術的場所,它是一個動態的、雙方的、發展的過程。語文教學的魅力到底是什麼?語文在現代,已成了每個人生活中必須有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見語文之魅力,語文之精彩。它最終表現為語文對於學生主體的一種擋不住的誘惑,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種回味無窮終身受用的持久力。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無教、無學、無法、有悟。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語文教學是否有魅力,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魅力。語文教師的魅力來自於他的語言魅力,用精彩的語言感染學生,教師是吃開口飯的,一個語文老師就是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在於有激情,「言為心聲」,教師在課堂上將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對學生的熱愛,對專業的精通溶入語言,他的聲音必然充滿熱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號召力,必然能穿越時空,情感,文化等阻隔,讓學生享受課堂,享受語文。教師的語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教師的語言如果豐富多彩,風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就會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
第三,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精神領袖型的語文老師
語文學科以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恢弘的知識空間區別於其它任何一門學科。其深遠的影響延伸到學生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影響到他們終身的生活質量。學科的性質要求我們做一名精神領袖型的語文老師,這類老師應該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古人講「親其師則信其道。」
就是說,學生首先是喜歡上了他們的老師,然後才喜歡上了他們所教的課程。精神領袖型的語文老師能勾起學生對他們的崇拜心理。在師生之間架起一道心靈溝通、情感融匯的橋梁。初中教材《我的老師》中的蔡芸芝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將自己的一切美好的東西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她「慈愛」、「公平」、「偉大」、「溫柔」、「美麗」。她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不僅在課堂上同時在課下,在生活中對學生產生「有益的影響」。學生煩惱時能得到她的援助。純真的學生那怕是在放假的日子裡、在夢中,也回想到他們的老師。這是一種多麼殷切強烈的思念之情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好比一架精緻的樂器,它奏出一種人的和諧的旋律,使之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但要奏出和諧旋律,必須把樂器音調准,而這樂器是靠教師、教育者的人格來調音的。」由此可見,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而能不能夠營造出這種平等對話所必須具備的輕松、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也是衡量一個語文教師有沒有人格魅力的具體體現。可見,語文老師的人格魅力表現在課堂、課下,課內、課外,教學中、生活中。
第四,以感情贏得感情,做有感情魅力的語文老師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領會,如果我們不與小孩子走在一起,一切教育只會變成空中樓閣,那麼,怎樣才能使教育的過程成為師生情理互動的愉快過程,進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走進學生的生活,做學生的貼心人是一條成功之路。因為教育活動是雙向的,教師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教師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學生也就會理解老師,體會到老師為他們的成長所付出的辛勞。這樣,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也就自然而然的配合老師,老師的教育活動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國門肯說的「兒童最好的教師就是富有童心的人」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因為愛是現代教育的第一法則,沒有愛便沒有現代教育,沒有愛便沒有真誠。作為語文老師,除了對學生傾注滿腔的愛以外,還要以高尚的情感去感染和激發學生對教師的愛,這樣才能實現師生雙方的情感溝通與共鳴。走進學生的生活中,一起品嘗他們的酸甜苦辣,可以很好的把雙方的感情拉近。
第五,做一名有學識魅力的詩意的語文老師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要在書海中采擷如花的詞彙,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豐厚自己的底蘊,讓孩子們棲息在我詩意的課堂。做一名詩意的語文教師,是我今後不變的追求。教師不僅要會備課,上課,還要會聽課。因為互相聽課,切磋技藝,是盡快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在聽課時要留心、細心、虛心、耐心、研心。聽課前,要留心觀察執教者的課前准備工作。看他到底准備些什麼教具,什麼電教手段。這裡面往往蘊含著執教者的獨特心機。一名語文教師在教學《匆匆》一課時,在黑板上先畫了一隻大鍾,起先學生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就明白這只鍾告訴我們時光的飛逝。留心本課涉及了哪些內容,本課內容在本單元、本冊書中,至整教材中所佔的地位,作用如何,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若讓我執教這一課,我打算怎樣教?想像一下,我這樣的教學學生會發生什麼樣的反應,效果如何,這樣在聽課過程中,易於思考並找出差距,同時也不會因為
對教材不熟悉不理解執教者……
除了上述的內容,我認為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做最踏實的自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山,都希望活出最優秀的自己。但社會的、職業的、自我的一些陰影,往往給我們無形地籠罩上一件厚厚的「外衣」,有時會讓我們迷失自己。其實最美不是最好,最美不是遙遠,最美就流淌在我們身邊的每個日子裡,最美就在當下,最美就是簡簡單單、真真實實地做好每一個角色。我相信只要我踏實的做好這一切,我會變成一名合格的優秀的語文教師。
❹ 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
我初來三時的語文老師很幽默。源我覺得老師不一定要是嚴肅的。就拿我們語文老師來距離吧。他就是上課將一篇課文就會給我們涉及到好多課外知識,當然這些知識都可以回歸課本。然後讓我們輕松地就理解了課文內容。還有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作業。作業不要留太多。死抄的東西也不要留太多。但是要保證他們記住。
只要上課不要太嚴肅,幽默一點,然後多涉及一些課外知識,什麼的應該就可以了
❺ 成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怎麼做
第一,應該認真的備課,備課是教師的基本功,一定要認真准備。這是版講好課程的基權礎,是提高學生成績的基礎環節,只有做好備課,才能提升學生成績。
第二,在課堂上認真教學,這是很關鍵的,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會孩子們,既輕松愉快,又容易理解,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時光中學到知識。
第三,在課後要總結一下自己的課程講的好與壞,做好總結,為下次做好准備,為更好的課做好准備,要按時批改作業,督促孩子完成作業。
第四,語文老師要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的進修,不斷的更新知識,可以參加繼續教育,讓自己的知識儲備更上一個台階,讓自己變得學識淵博。
第五,語文老師應該多讀一些世界名著,寫作是語文的基礎,寫作是很重要的,因此老師要帶頭讀名著,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名著的精彩段落。
❻ 如何成為一名好語文老師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的經驗很值得借鑒。首先要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最後要力行,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第一是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須要有文化的積淀。知識不等於文化,知識是一種本領,文化是一種素質。知識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礎。我們過去的一些大學的、中學的教師文化積淀很深,他們沒有什麼教學參考書,拿起一個教本來,就可以左右逢源。他們的文化底子好,學生再怎麼問,他們也不怕。我們現在上課就怕學生問,一問就不知道怎麼辦,回答不上來。
我們確實要有點文化積淀。我們的語文內容豐富復雜,它的家屬成員很多,它的社會關系非常復雜,字詞句篇,讀寫聽說,並且跟很多學科都有關系。因此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作出哲學的思考。
作為語文教師還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認識、辨別事物的能力,判斷的能力,發明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別這是科學的,還是偽科學的;是真正反映規律的,還是三流化妝。三流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化妝是精神的化妝;我們要的是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我就是語文,我和語文是融為一體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的教學中,不要塗脂抹粉,滿足於三流的化妝。
第二是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說,我們為什麼會淺閱讀,為什麼會誤讀,就是沒有通過紛繁復雜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內核。
不深思,你怎麼知道這些文字背後的東西呢?感性的認知都是蒙矓的,因此你要學生真正理解,獲得清晰的認識,就一定要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統的語言,形成理性的思考。為什麼我們的課不能刻骨銘心?不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不能打動他們心靈深處的一隅?就是因為我們往往是泛閱讀,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語言整體里的一個部分,七級浮屠呀,拆下來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寶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
文章是有邏輯,有內涵,有情感的。語言本身是雙刃劍,課堂上我們要發揮它的正面作用,我們通過語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來理解背後的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的情和義乃至文外的東西。品味語言是中國的特色.因為中國的語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語每年的新詞大概要增加兩萬,所以莎士比亞的文章,現在英國人讀不懂了。中國的詞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組合一下就好了。過去是牛車、馬車、人力車、自行車,現在是火車、磁懸浮車、動車,你怎麼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語言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雙刃劍,弄不好就掉進了語言的陷阱。為什麼這么說?言過其實,就是語言的陷阱;我們教師駕馭語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詞句拖著走,文沒有了,被肢解了。
教課,一是要研究語文和語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學生。任何優秀的教師都無法代替學生的成長。師傅引進門,修行在自身,教師的作用是引導,你的方向引得對,方法正確,修行還要看學生自己。湯顯祖在《牡丹亭》中寫杜麗娘步入園中,情不自禁地說:「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同樣,語言文字非親身實踐不可,要讀,要說,要寫,要聽。教師要養成傾聽學生的好習慣。學生有很多思想、意見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必須知心,一定要養成傾聽的習慣。所以課堂,不只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它也是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的場所,實踐語言文字的場所,要讓學生親自實踐。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來的,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不是捧出來的。捧不出優秀教師,也捧不出領軍人物。一定要艱苦奮斗,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哪些做對了,哪些錯了,用流行的話講,就是反思。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執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我非常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出現很多流派,百花齊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進。
我們什麼時候有教師專門從美育人手來教語文,就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在美的世界裡徜徉。也可以從文言文這個角度人手,從朗讀人手,從寫作人手,等等。應該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研究自己。教師一定要充實自己,研究自己,要認識你自己,這叫自信力。我的優勢在哪裡?我的特長在哪裡?我從哪一個地方切人,最能發揮長處和優勢?在教學實踐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逐步成長為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
到底教師要不要教學個性?如果我們全國各地都能出一批個性鮮明的優秀教師,一定可以頂起我們語文教學的一片天,而不是都「差不多」。這個差不多,絕對不是胡適先生講的「差不多先生」.而是我們的課基本上面貌是差不多的。我們聽了很多課,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絲絲人扣,分秒不差。對怎麼教考慮得很多,但對教什麼考慮得顯然不夠。
上個世紀80年代,全國各個地方很多教師都有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我不是說這些個性都非常完美,從科學的層面、從哲學的層面、從語文本體的層面,也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是這個人的教學就是這個人的,不是其他人的,這就叫個性。差不多一個模式,我是比較反對的。大家用一個模式,會出現什麼狀況呢?標准化的教師。
標准化的教師就無法張揚個性,你這個人的才華和潛能自然也就顯示不出來了。我們很多中青年教師很有才華,但是被框住了,潛能出不來。因為一個模式定型了以後,已經是死水一潭了。語文教材中有那麼多豐富多彩的文章,怎麼可能是一個模式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教育對象。難道你用一個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嗎?套不住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危害。
我們語文學科太需要領軍教師了。我們教語文的也要深思,語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啊,我們太需要全國性的出類拔萃的領軍的語文教師。可是沒有個性就根本沒有可能領軍,不可能出類拔萃。出類拔萃需要有智慧。我們的課堂是時間和空間的聚焦點,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包括時代精神的交匯點,是教師和學生心靈溝通的一個場所。語文教學不僅需要知識,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點就是思考。
❼ 怎樣做好語文老師
好學、深思、力行、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第一是好學。
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須要有文化的積淀。知識不等於文化,知識是一種本領,文化是一種素質。
第四是執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最好的語文教學是能出現很多流派,百花齊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進。
(7)怎樣成為語文老師擴展閱讀
教學過程是:
第一步,連讀三遍課文,讓學生板書認識的生字生詞,齊讀生字生詞。交流鐝、龐、奼紫嫣紅的意思,指導書寫生字妻、龐、紫。送給學生一句話:字是練出來的。
第二步指讀課文,及時評價;教師范讀,學生評價;學生練讀。
第三步,默讀,找出該背的內容做上記號;引起你思考的地方做批註。練習背誦最後兩段,交流批註,教師展示自己課前做的批註。送給學生一句話:書是讀出來的。
❽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
劉曉慶有句名言,這句名言後來變成了一個有用的句式,可以用來描述許多事情,比如教師,就可以這樣說,「做教師難,做語文教師更難,做出色的語文教師難上加難」。做語文教師難就難在語文不難上。語文人人都懂,社會上誰都可以教導批評你;語文教師里能人最多,語文組里誰都有兩下子;能做語文教師的人最多,缺了誰地球都能轉;語文成績提高難,好學生的語文不一定是你教出來的;語文功底最沒有止境,不知什麼時候就被學生問一個跟頭……再加上辦公室法則的消磨,低收入的焦慮,班主任的煩惱,論資排輩的壓抑,剛開始做教師的頭幾年,很容易看不到希望。一看不到希望就容易懈怠,一懈怠就容易放棄,一放棄就容易邊緣化。因此,我覺得要想成為一個站得住講台的語文教師,特別是剛入行的語文教師,最忌諱的是失去熱情。相對於其他學科,語文教師是更需要激情的,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一分冷漠,學生將回報你十分的冷眼,久而久之,彼此都把上課當成負擔甚至折磨,這是最糟糕的。因此,我強迫自己,不管身體多麼不適,不管遇到多麼不順心的事,一旦站到講台上,那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對學生。我贊賞那些把講台當成舞台的人,我大學里有一位教古典文學的老師,他上課必帶一把梳子,進教室前一定把頭發梳理整齊。我還有一個做教師的朋友,她上課前一定著裝整齊、入定沉思良久,才走進課堂。自然,他們年年是最受歡迎的老師。盡管這位老師平時有些隨便,但上課是不能馬虎的。他們這種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學生的做法令我十分欽佩。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他們性格外向,遇事易激情澎湃,其實,激情與性格無關,只跟態度有關,在課堂上,激情難道不是責任的最好表現么? 激情不僅僅是對學生負責的,也是對自己負責,你想,如果一個人在講台上了無趣味地站上30年,那將是多麼可怕的生活?成為好的語文教師的第二個方面,我認為是注意學習。數學教師不讀書還可以理解,外語教師不讀書也還能應付,語文教師若是不讀書,那就不知其可了。「語文教師需要讀書」是一句老話、套話,在很多人那裡也就幾近於廢話。我認識的一些教師,除了基本教材教參外,就幾乎是三不主義,從不買書,從不借書,自然也從不讀書,幾年下來,肚子就空,眼就鈍,口就澀,心就虛。語文教師除了文學作品以外,還要讀點教育學、心理學的書,最好也讀點科普的書,也應該讀一點最時尚的書,這樣才能與學生有共同語言。除了讀書這種學習方式,還要注意吸收他人的經驗。比如聽課,我覺得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每個學校都有幾個好教師,算上周圍學校的資源就更多了,別人積累了幾年、幾十年的經驗,你一堂課就能學到不少,這是多大的樂事呀!可是,有的青年教師不希望別人來聽課,也不去聽別人的課,這簡直是暴殄天物。另外,讀雜志,參加培訓、聽講座,讀學位,都是有效的學習。一些年輕教師參加培訓都是混學分,這也是很不劃算的。還有一個學習途徑,就是跟名師學,如果能得到一些名師的指點,進步效果自然就更明顯,我自己就深得一些名師的指點幫助。不過,拜師不一定非要投到門下,讀他們的書,弄懂他們的說法,研讀他們的講課實錄,琢磨他們的成功之道,都可以學習他們的精髓。 第三點,最好參加一個團隊,大家經常一起研討,一起做事,互相激勵,共同研討,機會共享,自然也能一起進步。我做中學語文教師十六年,先後參加過校讀書會、區名師工作室、教材編寫組、市青語會、市名師基地、全國培訓專家組、研究生班、西部支教志願者小組等十多個語文團隊,每參加一個組織,都會結識一批同道,得到一次歷練,提升一些能力。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你的機會多,參加的才多呢?我覺得主要不是這個原因,許多事情普通教師都可以做,關鍵是要主動做起來,比如可以先在學校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研究一個小課題,讀幾本書,參加一些徵文或講課比賽,這樣堅持下來,專業水平慢慢提高,教學上自然會有所體現,影響也會慢慢向周圍擴散,團隊也會變化。有了第一步,機會是很多的,許多教師就是沒有邁出第一步,也許就永遠止於第一步之前了,這是很可惜的。當然,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不一定非成為名師,名師也不一定必然是合格的語文教師。我眼裡所謂合格的語文教師,上要對得起語文的純粹,不太流俗,中對得起學生的期待,不太誤人,下對得起教師這份職業,不怠工。這就夠了,先前所說的三點,只是更有利於實現這三條,僅此而已,願與大家共勉。本文轉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 http://www.edown.net )原文鏈接: http://www.edown.net/teacher/xinde/200805/2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