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考一號語文11答案,急
1、根據高考時間安排學科的復習,如上午考語文,就上午復習語文。
2、不再做新題內,沒做完的資料就沒容做完吧,不用擔心,你已經做的夠多的了。
3、在高考前2天,系統完整的做一遍,成績不統計。練練手,找找考試的感覺
4、重點突擊文綜,這個提分快。知識點必須全面砸一遍
5、快速提分的技巧:把復習過的一輪資料翻看一遍,所有做過的錯題做一遍,5分鍾想不出來,就看答案,弄懂解題思路,不懂就問老師或同學。
B. 語文考試題怎麼做一 十 一 =
理解文中的詞句理解詞語的常用方法 1、推敲關鍵字義,認字帶詞如:興國安邦:興,興盛;安,安定:國,國家;邦,國家;整個詞語意思是:國家興盛安定. 2、結合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義例如:(1)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鍾頭才漸漸地熄滅. (2)看看時間,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20分鍾. 3、弄清詞語的引申義或比喻義如: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4、聯系自己的生活積累如: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了難以忍受的痛苦. 5、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如: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看著)主席台. 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含義如: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2、聯繫上下文理解 3、聯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來理解. 4、聯聯系寫作背景來理解 5、反復誦讀,增減比較理解. 自然段的閱讀一、常見的自然段構段方式 1、先概括後具體的關系 2、總分關系.有:總分——分總——總分總 3、並列關系. 4、因果關系.5、轉折關系. 6、遞進關系.7、承接關系. 二、給自然段分層 1、先概括後具體的關系:概括一層,具體一層. 2、總分關系:總一層,分一層 3、並列關系:每一個意思為一層 4、因果關系:因一層,果一層 5、轉折關系:哪裡轉折哪裡就開始一層 6、遞進關系:意思每進一次就為一層 7、承接關系:每一個方面為一層三、歸納層意 1、摘錄引用法:一般是先概括後具體的關系和總分關系 2、綜合歸並法:一般是並列關系 3、取主舍次法:一般是因果關系和轉折關系和遞進關系 4、提問整理法:一般是寫人或寫事的段落
C. 誰有《全國100所名校單元測試示範卷·高三·語文卷(十一)》文言文整體閱讀(一)(史傳)的答案,求
4、以下選項中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 老 認為……老
B、將軍度羌虜何如 度 估計
C、宜簡練以俟其至 俟 等待
D、則罕開不煩兵而服 煩 煩惱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亡逾於老臣者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B、擊之未見利/之二蟲,又何知
C、如其不服,須正月擊之未晚/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D、問籌策焉/心不在焉
6、以下選項中都能表現趙充國穩妥持重的一項是( )(3分)
①虜數挑戰,充國堅守。
②欲渡湟水,道阨狹,充國徐行驅之。
③不先破罕開,則先零未可圖。
④宜簡練以俟其至,以逸代勞,必勝之道也。
⑤吾知羌無能為矣
⑥留萬人屯田,以待其敝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選項中對文意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趙充國青年時當騎兵,後調入長安為羽林騎,做皇帝的警衛。他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被圍。漢軍絕糧數日,傷亡很大。趙充國率百餘人殺出重圍,李廣利率大隊緊隨其後,終於脫險。
B、為防止羌叛軍襲擊,趙充國派主力部隊夜渡黃河,連夜在對岸修築陣地。對於叛軍游騎在陣前挑戰,他不予理會,而首先派人偵察前方地形、敵情。
C、趙充國行軍是以遠出偵察為主,並隨時作好戰斗准備。宿營時加強營壘防禦,穩扎穩打,計劃不周全不作戰。愛護士卒,戰則必勝。
D、趙充國老病辭官在家以後,朝廷每討論邊防大事,也常常參與謀略,或者要向他問辦法。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兵難逾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3分)
②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3分)
③此窮寇,不可迫也,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4分)
參考答案:
4、D 煩:勞煩
5、D A於:比/從 B之:代詞,代罕羌/代詞,這 C如:如果/或者
D用法相同,相當於介詞「於」加代詞「之」 6、A
7、B 不是派主力部隊夜渡黃河,而是派三隻小分隊先渡過河。
8、①打仗的事很難憑空設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謀獻應付的方略。(度、圖各1分,句意1分)
②會打仗的人,能掌握敵人,而不是被敵人所掌握。(致1分,被動句1分,句意1分)
③這些都是走投無路的窮寇,不可以過分逼迫他們。慢慢的追趕他們,他們便會沒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話,他們或許會回過頭來拚命的。(窮、緩急、致死各1分,句意1分)
附參考譯文
趙充國(公元前137一前52年),字翁孫,西漢隴西上邽人。最初為騎兵,後來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因為善騎射而進入御林軍。漢武帝時(公元前99年)他隨貳師將軍李廣利擊匈奴,被匈奴團團圍困,漢兵幾天無食,死傷增多。充國帶領壯士百餘人突圍陷陣,李廣利和大兵緊緊跟隨,終於解圍而出。
漢元康三年時,先零、罕開都是西羌種族,各有酋長,因彼此互相攻擊而成仇家。後來匈奴聯合其他羌族,互訂盟約,解除仇恨。漢昭帝聽說了這件事,
就拿它來問趙充國。充國時年七十餘,昭帝認為他很老了,趙充國回答說:「再沒有比老臣更好的人選了。」昭帝說:「將軍能否預測目前羌人的勢力、打算帶多少兵馬去?」
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打仗的事很難憑空設想。老臣想先到金城,再計劃攻討的方略。」趙充國到了金城,征調一萬名士兵想渡河,又怕遭到羌人截擊。
便趁夜派三個營士兵先悄悄渡河,渡了河後,立刻扎營防備羌人來犯。到了天亮,軍士們已依次全部安然渡河,羌人發覺後,派了數百騎兵,在漢軍左右出沒騷擾。趙充國想羌騎一向驍勇善戰,難以制服,再說這也可能是羌人誘敵之計,於是下令:「我軍兵馬剛渡河,已略有倦意,不必追擊羌騎,攻擊羌人要以消滅他們為目標,區區近百羌騎,不必著意貪求。」
趙充國一面派騎兵去偵察四望和陿中這兩個地方,發現其中並無羌人出沒。於是趁夜引兵到洛都,召集各部將領說:「我就知道羌人不善用兵,如果他們調派幾千人防守四望和陿中,我軍哪能向前推進呢?」於是向西推進到西部都尉府,日日饗宴軍士,士卒都希望為他效力立功,羌人好幾次前來挑釁,趙充國都下令堅守。
昭帝下令趙充國進攻。趙充國上書請罪,剖陳利害,說:「臣聽說《孫子兵法》上說過:『善於作戰的人,能掌握敵人,卻不會被敵人所掌握』。現在羌人入寇,我們便應該整飭兵馬,訓練戰士,以逸待勞,才是致勝之道。依老臣之見,如果能先誅滅先零,即使不討伐罕開,罕開也自然會歸順;萬一先零已被誅滅,而罕開仍然不服,那麼,到正月時再進攻也不遲。」
昭帝接納了趙充國的意見。趙充國於是率兵進攻先零,先零因居安日久,已鬆懈防備,望見漢朝大軍,紛紛丟下裝備,想渡湟水逃命,由於道路狹隘,趙充國只緊躡潰兵之後,徐徐驅趕。有人說:「追擊先零逃兵,這正是建功的大好機會。」趙充國說:「這些都是走投無路的窮寇,不可以過分逼迫他們。慢慢的追趕他們,他們便會沒命的逃走;但是如果逼急的話,他們或許會回過頭來拚命的。」
羌酋靡忘於是自動前來歸順,趙充國賜他食物後,仍放他回去勸曉其他的族人。一時之間,有一萬多名羌人請降,趙充國預料羌人會自行瓦解,所以遣回全部騎兵,並請准予留下一萬名兵士在當地屯田,靜待其變。
後來趙充國老病辭官在家,朝廷每討論邊防大事,也常常參與謀略,或者要向他問辦法。甘露二年去世,年八十六,謚號壯侯。
D. 2011年哈爾濱市初中畢業學年調研測試語文試卷十一 的答案 急用!!!
http://www.czsx.com.cn/down.asp?id=57211數學的
1至5 BACAB 6至10 AACAB 11至15 CACBA 16至20 BBCBA
21至35 BACAAAACCBCBAAB
36至45 BAABBACBBA
46至65 ACBCBCABBCAABBABABCA 英語版的 加油!權
E. 小學畢業班語文綜合評估(十一)試卷,可以不要答案,要完整的題目
閱讀一:牛
現在,我對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屬牛。第二,我有隻小銅牛,我非常喜歡它。
我十歲生日那天,爺爺對我說「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屬牛,我就把這只小銅牛作為禮物送給你。」說完,就把一隻金黃色的小銅牛遞給了我。
小銅牛好看極了。它有壯實的身骨,穩健的腿腳,尖利的犄角,靈巧的尾巴。爺爺說:「牛的尾巴不僅可以用來驅逐蚊蠅,還時常用來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發現:那條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讓它的四肢更使勁地朝前蹬。爺爺還說:「牛是踏踏實實苦乾的動物,是從不喜歡偷懶的」。我越發對這只小銅牛感興趣了,愛惜地用綢布把它包好,放在寫字台上。
從此,每當我坐在寫字台前做作業,寫日記時,總要看看這自覺、踏實、耐勞的「牛」。
兩年過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寫字台前,用雙手托著小銅牛。看著,看著,眼前好似出現了一幅壯觀的畫面:手中的牛動起來,走在廣闊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滿肥沃的泥土,低著頭,鼻孔里噴出熱氣,使足勁在用犄角開創道路。它的尾巴用勁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奮力向前。它的身後是一望無垠的耕作過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現在了成千上萬個同伴,向著同一個方向頑強地前進。
1、這些想像作者是根據生活中的牛「( )、( )、( )。」這三個特點展開的,從作者的想像,可以看出他平時很注意觀察( ),如果不熟悉牛的習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像、( )的描寫。
.2、作者寫《牛》這篇文章是因為:[在括弧里打√]
①對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愛牛。( )
③為了贊揚生活中的牛自覺、踏實、耐勞的精神。( )
閱讀二:保羅聽故事
保羅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他父親雖然空閑時間不多,但晚上卻經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親喜歡孩子,總是津津樂道、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別的故事。
一個星期五的晚上,保羅和姐姐瑪莎在忙著刷保羅的田徑鞋,因為他要參加學校明天舉行的一場短跑比賽。①坐在沙發上讀報的爸爸摘下眼鏡,湊過身子,又嘮嘮叨叨地講起他的寓言來。他講的是龜兔賽跑的故事,小保羅記得自己已經聽過好些遍了,實在叫人膩味。
末了,爸爸對似聽非聽的保羅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一定要記住,動作緩慢的烏龜之所以能跑贏兔子,是因為它的踏實和韌性。」然而保羅還是低垂著頭,默不作聲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變得有些嚴肅:「難道你不覺得應該從烏龜身上獲得一些教益嗎?」
②保羅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陣,然後回過頭來看著爸爸:「這么說,你是要指望貝利、托尼、薩里在明天的60米賽跑中會像兔子那樣躺下來睡覺啰?」爸爸心裡頗感驚訝,怎麼也想不到兒子會突然冒出這樣的話來。他沉默了一會兒,略為發窘地回答:「我沒有說烏龜會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覺。」
「烏龜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賽時會睡覺的。」保羅反駁道,「要不然傻烏龜就是自不量力,竟敢和兔子較量。誰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碼要比烏龜快上100倍!」
「烏龜壓根兒就不知道兔子會睡覺,」爸爸堅持道:「它是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勝利的。」
小保羅把兩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認認真真地思忖著。「我可不相信。」他倏(shū)地站起身來,「烏龜的勝利完全是靠運氣,要不是碰到兔子中途睡覺,它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跑贏兔子。即使烏龜比你說的踏實還要踏實100倍,它仍然跑不過兔子!」
爸爸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難以言狀的笑容,捏著報紙的手頹然落在膝蓋上……
在文中用「~~~~~~」畫出與①句中「又嘮嘮叨叨」的「又」字相呼應的句子。
2.句②中「呆望了一陣」的「一陣」能改為「一眼」嗎?為什麼?
3.找出能表現保羅對父親的教育方法不滿的詞語,在文中用橫線畫出。
4.小保羅的父親認為烏龜取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而保羅則認為烏龜取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認為保羅的理解對嗎?為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閱讀三:千錘百煉為一「綠」
王安石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做官時實行變法改革,歷經磨難。晚年在鍾山定居,江南明媚的湖光山色撫慰了他勞累困頓的心。他寄情於山水,寫了許多歌詠江南青山綠水美景的名篇佳作。
後來,朝廷又招他去京城做官。王安石懷著眷戀的心情乘船渡過了長江,來到瓜洲。船停下了,回首望去,依稀可見江對岸的京口(今鎮江市)。啊,鍾山只不過在數重山之外,但是卻可望而不可即了!王安石悵然,情不自已,寫下了一首《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拿起朗讀一遍,圈去「到」,在旁邊註上「不好」二字,於是閉目吟哦,提筆寫下「過」字。又讀一遍,還覺不妥,改為「入」。「春風又入江南岸」——「又入江南岸」?王安石搖了搖頭,江南的春風不是這樣凌厲的。他圈去了「入」字,撂下筆,長嘆了一聲,走出船艙。
滔滔的江水拍擊著船舷,滾滾的思緒充溢在胸間。王安石遙望江南,忽然想到,何不換成「滿」字。他急進船艙,提筆把詩的第三句改為「春風又滿江南岸」。他一邊寫一邊讀,剛寫完,立刻又把「滿」字圈去了——是啊,江南要是「滿」春風了,還有什麼韻味,還有什麼魅力可言呢!再說,春風是不見蹤影的,用「滿」來形容春風也不確切。
王安石反復修改,換了十幾個字,總是不滿意。直到想出了「綠」字,這首詩才算完成。春風無跡可尋,但春風一至,江南倏忽綠了,那麼突然,又那麼自然。「綠」字描繪了江南春風的氣韻,引出下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情和景,和諧地融和在一起了。
於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成為文學史上的名句,王安石千錘百煉煉字煉意,也成為文學史上的佳話。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 加點字我打了括弧另一個括弧就寫拼音:磨(難)( )
數(重)山( ) 但是卻可望而不可(即)了( ) 《(泊)( )船瓜洲》
明月何時照我(還)( )
2、聯繫上下文,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撫慰( ) 眷戀( ) 倏忽( ) 和諧( )
3、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
可望而不可即( )
千錘百煉( )
4、王安石把」到「字改成」綠「字,你覺得好在哪裡?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啟發?
——————————————————————————————————
5、在小學階段,我們還學過王安石寫的另一首詩,這首詩的題目是————————————
詩的全文——————————————————————————————————————
閱讀四:——————(沒題目)
12歲的少年因患眼疾成了盲人。他整天【 】,到最後,他甚至用絕食來抗議命運對他的不公……
母親開導他()勸慰他()得到的卻是他【 】的咆哮( )我再也看不到花()再也看不到草()再也看不到您的笑臉()這么美的世界()我卻再也看不見()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無聲無息地死去()還能做什麼()我這樣活著又有什麼意義()」這時,寡言少語的父親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邊說了一句悄悄話。母親沒有聽清楚自己丈夫對兒子說了什麼,但她驚異地發現兒子的淚水【 】。
第二天,她發現兒子第一次摸索著走出了家門,回到了孩子們中間。他來到了波洛尼亞盲人學校,靠「點字樂譜」重新學起音樂。他學習非常勤奮,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比薩大學法律系。在大學的四年裡,他一邊學法律,一邊勤練吹拉彈唱,並在課余到一家酒吧兼職彈琴唱歌,自己掙錢交學費。
他30歲那年,幸運地成了世界著名音樂大師弗蘭科·科瑞利的學生。1994年,他應邀參加帕瓦羅蒂的個人慈善音樂會,與大師同台演唱。他在獲得「聖莫雷音樂節最佳新人獎」後,各種世界級音樂獎都朝他砸來,從1995年至今,幾乎所有重要場合都有他出現……現在,他是盧卡博凱里尼音樂學院的院長,同時還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僅他的CD《浪漫曲———民歌及詠嘆調》就在全球售出了兩千多萬張。
創造奇跡的人名叫安德烈·波切利。2007年秋天,在他的49歲生日宴會上,波切利湊近父親的耳朵,輕聲說:「我要感謝我的父親!你的耳語改變了我的人生———37年前是你湊在我耳邊說:『小傢伙,別氣餒!這個世界屬於每一個人。雖然,你看不見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讓這個世界看見你!』後來,我有過多少次責怨、氣餒和膽怯,這句話就在我耳邊回響了多少次……」
1、在【】中填上合適的詞語。
2、在()中填上標點。
3、安德烈·波切利創造了人生的奇跡,他創造了哪些奇跡?用」~~~~~~「畫出來。
4、給這個文章擬一個合適的題目。
5、結合實際,談談你對」讓這個世界看見你「這句話的理解。
————————————————————————————————————————————————————————————————————————————————————
啊!累死了。打字打得累死了。。多給點懸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