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數學怎麼備課
一、備課准確定位學生學習目標
教師備課時應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而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新課標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目標設計上要做到「三個並重」。傳統的知識點、能力點要求仍然是教師備課中必須重視的,同時需要考慮另外兩個目標,一是過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須重視設計每個學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須讓每個學生都能用數學.的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可理解為看不見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主要表現為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於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品質。備課中應考慮兩項內容:一是本課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的問題,對定理的掌握應用,整個初中階段所學的平面幾何知識的理解。二是學法指導,在備課時就要充分考慮好,每節課的學習都要讓學生學會一定探究的方法、技巧,教師將作怎樣的指導,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在這方面下些功夫,學生就能學會學習、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學習的效率就體現出來了。
二、備課應考慮師生雙邊互動式
新課標強調「教」服務於「學」,教師通過與學生合作,依靠學生自主動手活動、實踐、合作與交流去實現教學任務;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思路,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這就要求我們讓學生參與課前的准備,自己收集製作有關資料(如實物、圖片、數據等),如做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然後嘗試研究它的性質。這個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課堂教學作很好的鋪墊,還能使教師預測到學生的需要,掌握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情感狀態,把握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使教師在備課時,更多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考慮教學方案,對症下葯,有的放矢。
三、備課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新課程倡導打造教學基礎,做好教學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學對象的差異——學生差異。備課時,我們應認真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差異,找准新知識學習的切入點;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差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情緒,設計課堂教學,把握學習的鼓動點;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差異,根據對象確定分層施教,架好學習的橋梁,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吃得進,消得了」,使學有餘力的學生「跳一跳,摘得到」。
只有這樣,在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體需求的前提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使每個人都獲得身心的愉悅和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發展。因此教師精心地選擇例題和學生的訓練題至關重要。例題的選擇要有典型性. 代表性. 思維性.特別要注意例題的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和一圖多用。學生的課內訓練題和課外作業題,要避免大量的機械模仿性的題目;要緊扣重點,有利於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規律的掌握,要注意題型的多樣性,要重視變式訓練和探索性的訓練,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對於課外作業可布置適量,選做題,以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四、根據教學情況進行課後備課,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課前備課、寫教案固然重要,但課後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熟與提高。教案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是課堂教學的准備,教案作為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一旦放開,真正活起來,就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可變因素,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發難」、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
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
在新課程條件下,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的要求,備課不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教學方法的簡單的展示,它的性質、功能、方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要求教師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實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上下功夫,在落實學生合作學習上下功夫,在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於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師備課已升華為教師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2. 初中數學集體備課教學反思怎麼寫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內情況。教學目標是設計容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3. 初中數學集體備課怎樣選備課內容
可以選擇稍微難點的內容,大家集思廣益
精 銳 五 角 場
4. 初中數學怎麼備課
1.明確方向、統一思想,為復習工作作好充分准備。在復習中,首先要鼓舞學生的「士氣」,讓學生都積極地准備起來,那麼復習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接著就是給學生清晰的復習目標和內容,讓學生知道那些知識是一定要掌握的,給他們一個復習方向,想方設法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復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可以用復習前測試和復習後測試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復習的必要;讓學生每天感受能解決問題的樂,從而體驗復習的重要性。 2、合理安排進度,循序漸進,穩步提高。古人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娃娃」,我認為這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更有借鑒作用。我的復習思路是從簡單到復雜,個別到整體,然後再從專項練習著手。最關鍵的還是把那些容易錯的題目歸納起來這樣才能有針對性。教師找出各塊知識中學生易混、易錯、難於理解的題型,在各塊知識點的平鋪整理中,當作示範例題進行講解應用,以此,教給學生應用的方法,解決的技巧,讓學生明白知識結構,懂得應用范圍,掌握使用方法,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這才叫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許多教師在復習中往往形成分列式。首先讓學拿著筆記本一版一版的抄理論、定理、公式。其次是給學生一天一天的做試題,完全重復著以前古老的書山題海的戰術。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理論脫理實踐就是空洞的,實踐離開理論就是盲目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教師教給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因此,我們的復習就得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基本最一般的思路和方法,要搞清楚問題解決的全過程,而不是去把很多精力和時間化在解決、攻克一些疑難問題上,少追求一些特殊的巧解,不在不理解或一知半解的記憶上化工夫、浪費時間。最基礎最一般的思路和方法往往也就是最重要的、適用性最強的可行性法寶
5. 初中數學教師備課中煩惱 最多的是什麼
:針對以往教學的弊端,新世紀我國開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對課程改革專初中數學教屬師結合教學評價新理念-關注學生發展、強調教師成長、重視以學定教應不斷促進教學過程和內容的完善。其中,教師首先應該注意完善備課,在備課中充分考慮、統籌安排知識與教學環節,不斷促進教學的改進。
6. 重慶教師資格證考試 初中數學 教案
教科書問題:無論是哪個版本的教材,初中的數學要將的內容是大體一致的。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畢竟教材的出版要符合教育部的初中教材的標准。
教案的編寫,給你網上找到的回答:
http://ke..com/view/2227963.html
初中數學學科教學常規
一、備課
包括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兩項內容。
(一)制訂教學計劃
通讀《初中數學課程標准》,特別是要領會課程標准中對本冊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課程標准對本冊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學期數學教學目標分析;
2.情況分析。數學尖子生、學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數、學生的學習習慣等;
3.目標要求。理解並把握《數學課程標准》關於7-9年級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階段目標;
4.教學進度。寫出單元和課時的教學時數,包括課題學習、復習、檢測等時間安排(要寫明具體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現(最好由學校統一設計)。
(二)教學設計
數學課教學要精心設計,注重知識的落實,必須超前備課1~2課時,並做到:
1.鑽研教材。研究並熟悉教材相關內容的編寫思想、特點、體例、呈現方式,例、習題的編排意圖,難易度、層次;
2.了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學習態度與方法;明確學生在本節課的數學學習中,難在哪裡?為什麼難?怎樣破難?
3.熟悉課型。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三類課程的備課,即基礎性課程(包括新學課,復習課、評講課)、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等課型的備課;
4.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
①教案要求學習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明確;
②數學活動過程設計(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明晰;
③學習活動方式設計得當,評價調控處理適度;
④教學內容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5.媒體與教具使用,根據教材內容、課型和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提前備好上課必須的學慣用品。媒體的使用要適度,知識的過程展示要詳盡。
6.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圖文呈現式的設計,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有利於鞏固和反饋。
7.編寫教案
在思考上述幾個方面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智能水平,把課堂教學程序及方法步驟等寫成文本(即所謂的教案或教學設計)。以便於教學的應用和調整。一般數學教案規范格式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教案序號,授課日期、節次。
①課題:指教學課題
②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及本課教學的創造性或拓展性目標。
③重點、難點:指教學思考的要點和關鍵所在,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④教學過程:寫出教學程序的具體設計與安排。對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要有一定的層次,突出形成性練習,注重學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識反饋與糾錯。
⑤作業布置:精選習題(在課本與作業本范圍內選),難度適當,份量適中,關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⑥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有利於鞏固和反饋。
⑦教學反思:教後心得體會。要及時總結、分析,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對策。教學反思字數不限。
8.積極參加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採取以個人思考為基礎,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的方式,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課件代替教案。
附:初中數學教案參考格式一
課題:《XXXXX》教案序號、授課時間、節次。
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2、表現目標;3、情感目標;4拓展目標
二、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過程:
1.引入(創設情境體驗)
2.新課
①例題分析(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歸納)
②課內練習(注重反饋與糾錯)
③拓展提高(知識的應用與提高)
④板書設計(利於知識鞏固)
四、作業布置:
五、教學反思:(教學活動結束後再寫)。
初中數學教案參考格式二
課題設計者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我的插言:還應該就上述教學過程寫出採用的教學方法。)
二、上課
1.做好課前准備。熟悉教案,理清教學思路,准備好教材、教具等,准時進入課堂,不空堂、不拖課,不以任何理由拒絕學生進課堂。
2.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用普通話講授,教態親切、自然,語言清晰、生動、准確;板書工整、規范、有序;合理適當使用媒體輔助教學。
3.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兼顧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樹立自信心,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遵循數學學科特點和教學規律,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重視學生的數學理解、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5.有效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問要有思考價值,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習活動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理好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6.課堂教學時間分配合理,結構科學。留有學生獨立思考和基本練習的時間。認真組織好課堂的練習與反饋,及時調節,練習要有梯度、層次,適應絕大部分學生,對學困生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
三、作業布置與批改
1.作業設置。要求:①從課本作業題、作業本中精選習題;②作業難度適當,份量適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作業要求。
除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課型外,每節課後留3-4道作業題(解答題),選擇題、填空題每3道折算成一道解答題作業。初三總復習教學階段,每周至少批改2次單元或綜合檢測題。
2.作業輔導。輔導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下,促進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有效措施。要求:
①針對學生水平,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特別要面向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時關注尖子生的發展和提高,提倡多作個別輔導,多作學習方法上的輔導;
②輔導要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後。指導學生按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③輔導學生應耐心,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3.作業批改。作業批改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了解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的重要渠道。
①作業全批全改,批改須及時,重視反饋;
②分層次對學生進行作業評定;
③登記學生平時作業成績;
④批改既要嚴格,更要正面鼓勵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態度和習慣。
4.作業講評
①講評及時,時間安排適當;
②對學生作業中有創見的解答或典型錯誤,要做好摘錄,作為教學資源備用。對錯誤原因要適時作出綜合分析,提出應對的措施和辦法;
③講評形式多樣,基礎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可採取面批輔導、學生互助等多種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對於普遍存在的共性錯誤,可組織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以講解的方式進行分析和糾正;
④有計劃地進行優秀作業或數學實踐成果的展評(每學期1-2次)。
四、質量測評
教學質量檢測評價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測評,能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1.數學教學質量測評應以數學課程標准為依據,注重學生發展的進程,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測評體系。應積極採用筆試、口試、實踐操作、成長記錄和綜合表現等多種方式,質量測評的內容應全面。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評價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實際出發,注意適度性和科學性。
2.對數學學習的測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質量測評的試題編制應以教學課程標准為依據,並參考所選用的教材。注重對數學「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內容應盡可能全面並突出重點。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適度加強對數學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觀點分析解決問題的考查,適當體現對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查,試題應有層次性,但容易題(難度系數0.8以上)應佔70%,試題表述力求科學、規范、簡潔、無歧義。
4.科學選擇測評方式和方法,恰當安排單元檢測和期末考試。認真做好單元檢測,期末考試的組織、批改、成績記載,以及試卷分析等各項工作。每學期單元形成性檢測不少於6次,要全批全改,並有講評與訂正。及時對檢測的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反思與反饋,使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師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教與學的質量。
5.建立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質量測評體系,讓學生、教師能多渠道獲取信息,以利於反思、調整,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6.建立學生數學學習成長檔案,並及時予以記錄,教師每學期寫一份所任教班級的質量分析報告。
謝謝採納為滿意答案。
7. 如何利用教學資源對初中數學備課
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近年,通過數學專項視導及每周推門聽課、座談、查資料、問卷調查,發現,對課改,各校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主要表現在:建立和健全課改實驗制度,重視校本培訓和校本研究,比較規范地執行新課程的教學計劃,課堂教學相對活起來了,學生活動空間大起來了,合作學習熱起來了,教師從講台上逐漸走下來了。學校領導特別注意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積極推動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
在總結經驗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課改經驗的積累還是粗淺的,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比如,新課程教學資源不足、使用效益不高,評價改革的探索比較艱難,集體備課難以落到實處,備課筆記形式、內容單一,不少課上「自主」易成「自流」,「對話」變成「問答」,合作學習有形式無實質,學生積極主動地質疑問難不夠,課堂作業形式單一,不能當堂完成。下面僅就數學教師備課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教師備課的現狀
備課是上課的准備,是上好課的前提。出於全面提高質量的要求,各校都十分重視抓備課,初中數學教師備課質量也在逐步提高。但在聽課中發現,目前教師備課中仍存在一些不盡人意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1.一味追求形式,忽視備課內質。教師備課重點究竟應放在什麼地方?顯然,鑽研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教師備課主要精力應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材思路、設計教學過程、創造問題情境、化解教學疑難、促進學生心智發展上。但現實狀況是,教師備課就是抄寫教案,按固定格式填空,填滿即止。學校查備課也僅是查環節是否完整,數量是否達到要求,書寫是否認真,教案詳細與否等。在整個備課過程中,教師少量精力用於鑽研教材、分析學情,大多精力用於抄寫教案,本末倒置現象比比皆是。這樣的手工勞動,幾乎沒經過自己大腦過濾的備課,既加重了教師抄謄之勞,又無補於提高教學效益。實際上,備課應是長期積淀的隨時感悟,而不應是一時的偶有所得;備課應是刻在心中永難忘懷的教學藍圖,而不應是寫在紙上供人查驗的抄寫紙片;備課應是形式內容俱佳的美好篇章,而不是徒有其表的花拳綉腿。
2.千篇一律,缺乏創意。教學是藝術,藝術的本質在於創新,備課則是教師個性智慧的結晶。由於每節課教學內容不一樣,所處的具體情況和經歷的過程不相同,每一節課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復的、豐富而具體的。俗話說:「年年花開花不同」,因此,備課應該百花齊放、各具風采,充滿創造性。但事實恰恰相反,不少的教案是拷貝、克隆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是應付檢查的教案,這些備課既沒有標新立異的鮮明特色,更沒有一絲一毫個性的張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一是鑽研教材不深不透,依葫蘆畫瓢;二是尚未形成包括備課在內的教學創新的獎勵機制,缺乏動力;三是備課組集體備課流於形式,走過場。
3.單純依賴教案、備課缺少活水。不少教師備課只認教參,成為教參「虔誠的崇拜者」「忠實的執行者」。依據教參確定教學目標,定位教學重難點,構思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誠然,備課時參考教參並沒有錯,但「參考不等於照搬」,須對其進行去粗取精、去虛求實、披沙揀金的加工處理。教參只是素材、例子、資料庫,而不是放之任何時候、任何課上、任何群體皆準的備課法寶。社會瞬息萬變,學生千差萬別,教師的備課也須適應社會、學生的需要,多方充實、完善資料,呈現多元、多變、多彩的特徵,真正做到與時相和、與時俱進。
二、要在實效上下功夫
(一)、備課體現多樣化。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堂教學中不確定的因素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以適應課堂教學改革形勢。一位國外教育家說過:「兒童的教育是一種充滿不確定的事。」正是有了這種「不確定」,課堂才有了生命和活力,師生才有了智慧和創造。所以,單純地備某一教學內容的文本教案越詳細、越具體,就越會束縛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因為課前「預設」的越多,課上師生的自由空間就越小。為此,對教師的備課檢查應該打破框框,改變思維,刪繁就簡,講究效益,引導他們放棄完美,追求突破,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智慧,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雖然,必須辨證地看待簡化備課這件事,簡化的是煩瑣的書寫和機械的環節設計,強化的是思維的過程、創新的設計和教後的反思。解放的是教師的思想,揚棄的是形式主義的做法。備課不比書寫是否清楚,是否具體,比的是創造性的教學設計;不比備課本的形式,比的是教學中的實際效果,教科書上圈圈點點、圖圖畫畫可以,「活頁備課」可以,「電腦備課」可以,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為提高教學效益服務。當然,這首先取決於教師的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取決於領導對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同時,要注意分類要求,對新參加工作的教師,應要求他們備課注重規范,以錘煉青年教師備課的基本功;對中老年教師,應要求備課有創意,在教學改革上下功夫;對優秀教師,則要求他們重在總結經驗,幫助形成教學理念。在評估中,還要注重實用性,淡化應檢性,鼓勵教師採用多樣化的備課格式,以體現個性化教學的風格,促進課堂教學的創新,使教師從繁重的機械書寫中解脫出來,使備課不再流於形式。
(二)、對課程資源充分開發、利用、創造
1、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梳理、挖掘、拓展。教材內容多是文字的、靜止的、平面的、結論性的,而課堂教學應是有聲有色、立體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創造活動。要提高教學的有效程度,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整理、再創造,使它成為更有意義的言語材料,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便於學生實現知識的同化,激活學生的思維。教材的內容高度濃縮,它省卻了推理、演繹過程,為便於學生理解、探索,我們有必要展開教材的內容、推理過程、思維,或再現教材里的場境、情境,甚至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揭示隱含在課文中的知識、道理、原理,進一步實現教材的價值,滿足多層次教育目標的需求。教師教學用教材,但不是教教材。教師可拓展教材的內容,引入相關的課程資源、信息,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教材、課程資源的價值,使教學生動豐滿,有滋有味有趣。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備課中教師要善於設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情感,特別重視新課新知的引入。上課伊始可提出問題,或多媒體播放音像,或呈現景物,或置身某場地等。還要以教師的情感點燃學生的情感。教師要滿腔熱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以自己的興奮情緒去激勵學生,以自己的主動性喚醒學生,以自己的朝氣蓬勃的精神去鼓舞學生,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並和教師進行積極的情感溝通和交流,把教學帶入樂思樂學愉快和諧的境地。
3、設計有意義的問題。有意義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的思考,或把教學引向深入,沒有問題,教學就無法進行。問題設計要注意適當的深度、難度、跨度、密度、梯度、角度。問得太淺太易跨度太小,學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缺少磁力等於白問;問得太深太難跨度太大,超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深思後仍無法回答,容易挫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問題太密太多,讓人心煩;問題太少,缺乏刺激,難以引發學生的思維。問題要從易到難,符合認知規律,引導學生沿著知識的「腳手架」向上攀登。提問題的角度要變化、要新穎,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的思考,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設計的問題要能把教學引向深入,如從舊知的復習提問中引入新知等等,使課堂流暢,結構合理,各環節轉換自如,師生、生生互動和諧,信息交流通暢,教與學處於良好的狀態之中。
4、利用教具、學具和信息技術課件等課程資源。備課還要備教具學具,備教學的手段、形式,要善於開發、利用其它課程資源,如校內校外課程資源,條件性課程資源,素材性課程資源等,以求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農村學校常使用小黑板,小黑板上的文字、圖案,甚至文字的排列、顏色都要精心設計,以便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有條件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系統、網路系統等課程資源授課。
若採用探究性學習方式授課,備課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空。小組學習討論切忌隨意分組,而宜用異質分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爭先的學習氛圍。也可嘗試同質分組,便於教師分類指導,形成組內爭先、組間協作的氛圍。若採用接受性學習方式授課,也要注意留白,給學生留下思考的問題,不是把什麼都告訴學生。
經過教師的再加工、再創造,並整合優化了各種課程資源而生成的教案,來自教材,卻勝於教材,它融進了教師的學識、情感、風格、品質,形成有教師個人特點和獨特風格的教學綱要、教學預案,它必然會更符合教學的需要。
(三)、寫教案重在備教學設計。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教師編寫的教案也要適應改革的需要。
1、教案要從重視教師「教」的構思,轉向重視學生「學」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常有這樣的情況,有對自己想得美美的,花大氣力寫好了教案,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卻反映平平,個別時候還上得很糟糕。究其因,是對教材鑽研有餘,而對學情把握不足。「學法即教法」,只有把握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研究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興趣,收到最佳教學效果。教師的職責不僅在於「教」,更在於引導學生「學」;學生不僅要學會,更要「會學」。我們備課,寫教案時不妨認真回答以下一些問題:學生是否已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未掌握的是哪些?有多少已掌握了?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學會?哪些需教師點撥引導?總之,一定要突出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設計,根據學生「學」的特點,設計「教」的方式。
2、教案的設計要大膽創新,不迷信教參和教案集。教師閱讀教參與教案集,可以開擴眼界,拓寬思路,從中得到啟發。但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的教學風格有異,班級學生參差,教學設施不同,決定了教師必然要有不同的教學設計。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體現創新精神,不能因循守舊。寫教案時,要多考慮教學中可能發生的幾種情況,多設計幾種應對措施,免得教學過程中碰到突發事件,顯得措手不及。
3、教案編寫是一個動態過程,要重視寫好「教學後記」。教學是一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水平再高的教師上的課也並非無懈可擊;再蹩腳的課也並非一無是處,不論是誰,上的課都會有成功之處,也有失敗之筆。「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我們應十分重視寫好「教後記」,把課上出現的一些偶發事件的處理、閃現教育智慧的的教學環節的巧妙銜接等及時記錄下來,作為研究教學的第一手資料。「經驗+反思=成長」為許多成功實踐驗證,這也是當前提倡的教師行動研究「反思教學」策略之一。
(四)、改變備課的檢查方法。
教學管理者不要一味地醉心於數頁數、看環節、是否整潔等,而應多深入課堂、深入教師中間,採用集體研討,說課等形式,將備課中看不見不好查的「隱形」工作顯現出來,尤其倡導上「三課」,即:公開課、示範課和推門課。要鼓勵教師上公開課,組織相關人員聽課、評課,評出優點,指出不足,幫助教師進步。骨幹教師要上好示範課。對所有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要強調推門課,不定期,不打招呼聽課、經常性聽課。要求聽課教師以課為案例,運用新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實際,闡發觀點,使上課者有提高,聽課者有收獲。通過這種措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同時也可查看備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