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語文老師鼓勵學生多讀書

語文老師鼓勵學生多讀書

發布時間:2020-12-23 16:54:36

『壹』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如何讓學生熱愛閱讀,有

在提倡「推進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的今天,閱讀在校園中更應該是師生全面鋪開的一項長期工程。那麼,作為一名長期在基層一線上課的語文教師,我們應如何讓學生熱愛閱讀,有效閱讀呢?下面跟據我這幾年語文教學的感愛,談談自己看法。

一、想盡辦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靜下心來認真去品讀,《語文課程標准》更是將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教材編寫一定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精神世界,在低年級段,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精彩的寓言、童話故事來引導,《伊索寓言》《阿凡提》、《格林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通過這些經典的寓言、童話讓孩子們愛上它們,接著,讓孩子上台講故事,並即時鼓勵、評價孩子,讓他們即時感受到榮譽感,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中高年級則可以利用課文中精讀課文來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我上人教版五年級下的《猴王出世》為例,在講解這部《西遊記》名著時,把它說成一部「成功學」--一部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成功的勵志學,這時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有興趣的下去認真研讀這部名著,從而達到老師想要達到的效果。

二、老師榜樣示範,引領學生熱愛閱讀。

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首先就要做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加大自身的閱讀量,拓展閱讀視野和思想境界。這樣,在講解課文時,才能繪聲繪色描述文中精彩的部分,把自己的獨體感受抒發在現實生活里。使學生特別敬佩老師的學識,這樣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共鳴,讓學生在憧憬中加強了閱讀的願望。

三、教師應加強閱讀指導,引導學生「讀好書」

在多元文化繁茂並發的當下社會,一些不健康的課外讀物充斥著各大書刊,孩子由於年齡小,好奇心重,鑒別能力低,面對一些不健康的課外讀物,或順手拿來,或心生好奇,這往往會給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所以,為了給學生選好讀物,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鑒別,我們不但要向孩子推薦課外讀物,而且要教給他們如何去選擇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發展的課外讀物。我們可選擇與課文的作者、歷史背景相關的故事,與課文內容、形式、寫法相關的其他文章等,也可選擇與自己年齡特點、認識水平相符的課外讀物,亦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進行選擇等。當然題材要廣泛,小說詩歌故事童話科普作品等都應有。

四、開展一系列讀書實踐活動。

在周末或假期中,孩子們可以在家長的陪伴下,走進書店,讓孩子們精心尋找自己喜愛的書籍,挑選自己喜愛的圖書,讓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交流相互之間的讀書心得,讓家長也融入到讀書的氛圍中來。營造家庭閱讀的濃厚氛圍。

總之,閱讀,既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以書為伴,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閱讀照亮孩子心靈。

『貳』 多讀書就能提高語文成績嗎

(一)語文素養能不能靠閱讀量提升
暑假班招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在每次上試聽課時我會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小羽同學(6年級)望著我笑了笑,又想了想,後來搖搖頭說:「我沒有想過。」接著我又問家長:「小羽媽媽,你覺得呢,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小雨媽媽說:「我想應該是讓孩子多看書吧,還有多練習。」這個答案是我意料之中的,因為在這之前接觸到的大部分家長也都是這樣認為的。
不僅家長是這樣想,而且有很多專家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語文一定要多閱讀,語文素養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自己讀出來的。」他們說:「讀書多了,語文水平自然就上去了。」他們還說:「愛讀書的學生語文成績也不會差。」這些話有道理但也不全對。書,是最廉價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廉價是因為每個人只需掏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珍貴的是在那些好書里閃閃發光的智慧結晶讓人神清氣爽、獲益匪淺。所以我們不僅得讓孩子讀,還得讓孩子會讀,而且要是就語文成績來說還得有做題的方法。
再加上家長們的困惑:「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讀了那麼多書,語文卻還是不好?」學生也困惑:「老師,我愛讀書,語文為什麼還是很差?」是啊,為什麼呢?之前在尼山書院,我聽了張煒老師有關經典閱讀的講座,大意是現在很多人都在粗閱讀。例如:閱讀微信公眾號的文章,閱讀網頁上新聞,閱讀報紙期刊,閱讀微博的資訊、花邊消息、明星八卦等等,這些都是屬於粗閱讀,粗閱讀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獲得資訊,得到消遣。
大部分的孩子們看書其實也是一種粗閱讀或者說叫淺閱讀,只是一種消遣的方式。我們只是知道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什麼,只是走馬觀花,只是囫圇吞棗,我們能夠記得的只是一些緊張的故事情節。我們沒有去體會書中人物性格特點,沒有欣賞書中的語言,也沒有體會人物的情感,書中的每一個字也沒有去好好揣摩。

『叄』 語文老師用什麼詩句來鼓勵同學們多讀書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9、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2、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3、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1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1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7、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8、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9、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2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2、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2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24、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9、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3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3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4、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7、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3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39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40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4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肆』 「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於讀,則功莫大焉。」、「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

朗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些古人教育名言,廣為人們所引用,為當前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作注腳。「以讀為本」即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通過新課標的學習,以讀為本也逐步為人們所接受,當前課堂教學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得力於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的確立,教師滿堂灌現象得以消除,教師的講堂轉化為學生的「讀堂」,教室里的朗朗書聲又回來了。然而,以讀為本,並非是徹底地「返樸歸真」,以至於回到那種私塾式的教學方式。如果讓學生一味地讀,整堂課都是學生捧著書,不知所雲地搖頭晃腦地背課文,為大概是沒有人會同意的。讀書總是要有層次性和指向性,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課堂上,教師如何做好引導的工作,帶動學生通過讀,逐步深入地理解課文,展開與文本的對話。
筆者認為,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心中要有「兩頭」,一頭是文本,根據文章本身的特點,有一條指引學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學生更容易地與文本開展對話:一頭是人本,能始終激發學生的閱讀需要,激發學生讀課文的高漲熱情,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朗讀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保證朗讀時間,讓朗讀落實。

充斥於語文課堂的煩瑣分析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一節課40分鍾,學生朗讀的時間卻不到5分鍾,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如雁掠過,且又「雁過無痕」。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准生字新詞,但實際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連一遍課文都未讀完,教師就示意學生停下,馬上轉入下一程序,朗讀成了教學中的一個形式性的過渡環節而已。因此,落實朗讀教師首先要合理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做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備好就倉促上陣

2明確朗讀目的,求朗讀實效

閱讀教學的不同階段,朗讀訓練的目的、要求不同。初讀課文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主 要內容,朗讀的基本要求是正確、流利。分段講讀課文時,朗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學習作者是如何遣詞造句的。這時的朗讀不僅要求正確、流利,還應能傳達出每部 分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習全篇課文之後,朗讀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能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整體與部分相結合的把握,要求學生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在實踐中,我們經常看到甲生讀了乙生讀,男生讀了女生讀,貌似熱熱鬧鬧,其實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後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只是被教師驅趕著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有口無心地「念著經」,而且往往是朗朗書聲驟然響起,不到1分鍾,又在教師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有安排卻未到位,有形式卻無多大實效,朗讀成了課堂教學的一種點綴。這樣的朗讀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導致學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因此,朗讀訓練的安排要合理,目的要明確。什麼時候進行感知性的朗讀,什麼時候進行理解性的朗讀,什麼時候進行表現性的朗讀,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學生實際等因素作細 致而科學的安排。我在教《東方之珠》一課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創設情景:「香港這顆東方明珠,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前來一睹它的風采,誰能做個出色的導游,為遊客介紹」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順勢引導要想做好導游,首先要把課文讀熟,並要讀出感情來——讀出香港的優美,這樣在介紹時,才能眉飛色舞,生動精彩,讓遊客聽了贊嘆不已。幾句話激活了學生的讀書慾望,連平時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讀起來。

3攜手理解感悟,讓真情流露

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象並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後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一次,聽一位老師上《北大荒的秋天》一課,僅僅理清了文章脈絡後,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還說:「北大荒的景色這么美,請大家美美地讀出來。」為何「美美」,美在何方?課後問學生:「景色美在哪兒?腦中有畫面嗎?」「哪些詞句寫出了景色美?」學生茫然不知所措。誠然,我們的祖先有「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古訓,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畢竟是少數。理解課文內容是朗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理解了課文內容,才有可能通過朗讀准確傳達出作者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朗讀還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也將更加深入,它們相輔相成的,必須有機結合。蘇教版小語第九冊《鼎湖山聽泉》一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敘了鼎湖山奇妙的泉聲和聽泉時的美妙感受。文中第三段寫聽泉時的美妙感受,作者用了:「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一串排比句式,將四中不同的泉聲分別比成「輕柔」的小提琴聲,「清脆」的琵琶聲,「厚重」的大提琴聲,「磅礴」的銅管樂聲,相似而整齊的句式娓娓道來,教學中如能配以優美的畫面、引人入勝的音樂,讓學生先理解作者用詞之精當 ,語言之美,才能在朗讀聲中體味出美的韻味。

4.注重朗讀指導,讓朗讀精彩

葉聖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並不容易,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教師在學生朗讀課文前,只是說:「我們要帶著喜悅的感情朗讀」, 「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把xxx語氣讀出來」並認為這就是朗讀指導其實,嚴格說來,這不是朗讀指導,而是朗讀要求。學生之所以讀不出感情,常常不是因為不知道應該讀出什麼樣的感情,而是不了解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情。諸如此類隔靴搔癢的引導,導致朗讀不能溶「導」、「練」於一爐,不能揉理解、感悟於一體,因此,教師應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在朗讀技巧上給予具體的指導,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等。但這些指導不可能課課皆有,次次具備,因此,要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讀法,可進行音變、氣聲的訓練。「啊」的具體讀法是:「靜啊(nga)、清啊(nga)、綠啊(ya)、奇啊(ya)、秀啊(wa)、險啊(na)」。還可告訴學生,隨著讀「啊」字,氣流也輕輕帶出,以達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之功效。如《再見了,親人》中小金花跺著腳說的一句話:「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學生往往讀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號。其實,體驗小金花內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讀得緩慢而低沉,字字有聲,聲聲有情,更富感染力……學生一旦掌握技巧後,將舉一反三,極大地提高朗讀教學質量。

由於學生年齡的差異,所以新課程標准中,對各年級朗讀訓練的要求不大相同,其側重點也不相同。但從課堂教學手段上來說,小學階段都應當突出朗讀的訓練,所以課堂教學中朗讀的指導與訓練是必不可少。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於讀,則功莫大焉。」,「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所以我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並加強良好的朗讀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這可以為我們的學生在以後的語言學習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伍』 語文老師為什麼要讀書

我清楚的記抄得胡適先生在《中襲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贈言》教育我們擠時間多讀書的一段話:「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鍾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鍾看十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頁書;三十年讀十一萬頁」。十一萬頁書可以使你成為一個學者了。同樣是語文老師,為什麼人家可以成為專家、名家,我想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忙,甚至比我們更忙,他們除了做我們要做的,他們還要鑽研、講學、承擔很多社會任務,他們之所以做得好,他們的綜合素養高是肯定的,其中有一點他們一定是能擠出時間持之以恆廣泛的讀書。我們聽說過毛主席愛讀書的故事。史沫特萊的話讓我記憶猶新「中國共產黨的其它領袖人物,每一個人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會歷史上的人物相提並論,但無人能夠比得上毛澤東」。

『陸』 今天,讓語文老師告訴你,人為什麼要多讀書

被騙的經歷也可算做是成長的歷練,如果被騙了就不想上學了只能說明回你還太不成熟,答不管結果怎樣要先告訴家人,繼續更加努力的上學,有一個好的前程才是對你及家人最好的回報。只有上完學才能把你被騙的錢掙回來,也只有上學讀書才會有機會讓你及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先報警是對的。

『柒』 本人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深知讓孩子們多讀書的好處。為了方便孩子們閱讀,班級圖書我都是採用開放式,

不用期待,大學里早就有了,這是一套有知識產權的系統,你可以上網查一下!

『捌』 語文教師如何指導開展好班級讀書活動

參考網上讀書活動方案:一.指導思想: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為了培養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凈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努力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創建「書香」班級,從而好讀書,讀好書。作到「讀書,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 二.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從小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營造書香班級,塑造特色鮮明的班級文化。 2、使學生開闊視野,學會向課外、向生活學語文,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走課堂內外相結合之路,提高教學質量。 3、激發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少於一個小時,其中堅持每天睡覺前有半個小時的讀書時間。 4、周周有讀書交流,月月有活動展示,定期向家長進行讀書成果匯報。三、活動主題:以閱讀故事類書籍為主題,伴隨故事成長。五、班級讀書口號: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四、活動實施方案:(一)活動籌備與發動。 1、利用一周的時間讓學生購買故事類書籍,建立個人和班級讀書資料庫 2、利用隊會進行班級讀書活動啟動儀式,充分調動他們的讀書熱情,並對其提出具體要求。(二)活動具體實施過程。 1、本學期學生課外朗讀的主要內容為故事。 2、每天的固定讀書時間為早上8點到8點15、中午到校時間和周五下午第二節,以及在家睡前保證要有半小時的讀書時間。周末以及假期自我調整和安排。 3、每天早晨預備時利用五分鍾時間進行「詞語早餐」活動,每天一名學生向全班推薦3個四字詞語,其中要講詞義和造句。其他學生要把這些詞語抄寫在讀書摘抄本上。 4、採用「師生共讀」、「親子家庭讀書」的形式,學生在校的固定讀書時間老師要陪讀,在家時家長要陪讀,逐步引導和培養孩子們的讀書興趣。 5、每位學生要有「讀書摘抄本」,記錄自己在讀書時學到的好詞好句。 6、組織學生讀書,交流讀書體會,介紹近期讀書收獲(好詞好句、自己喜歡的文章片段等)。 7、周周有活動交流會。(三)活動成果展示。 1、故事的展示可採用配樂朗誦、學生合作表演、家庭合作表演等形式。 2、每周五下午第二節進行系列主題活動,如:程昱捷龍、有一個字來說詞、串詞說話、虛編故事、典型故事大討論。 3、開展讀書敘述和講故事活動,組織學生敘述自己讀過的書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內容,講自己聽過或看過的故事。 4、期末讀書總結展示會,請學生暢談自己讀書的收獲。 5、把學生的圖畫日記裝訂成冊。個別優秀的學生可以做成自己的專輯。五、活動措施。 1、每人要有「讀書摘抄本」。學生要求每天在家有半小時的讀書時間,同時要把所學到的好詞好句記錄在摘抄本上,標上「星期幾」。家長要每天簽字。以此要求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堅持讀書。 2、每天中午到校時間為老師陪讀時間,引導學生學會安靜、耐心的讀書。每天早上8點到8點15為讀書交流時間和詞語早餐時間,主要展示自己頭天晚上自己在家的讀書內容。每周五下五第二節作為讀書主題活動時間,開展以讀書為背景的不同主題活動,讓學生體驗讀書的快樂。 3、老師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介紹看目錄、朗讀、默讀等讀書的方法。

『玖』 表揚學生在語文課上讀課文讀的好 應該怎樣說

一、首先明確表揚學生的目的
1、為了鼓勵當事學生,讓他更加熱愛學習
2、也為了鼓勵暫時成績沒這么理想的學生,讓他們向優秀學生學習
3、能夠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
4、要特別有不同想法的同學,這是寶貴的創新素質。千萬不能扼制創新,中國人才太少了。
二、對表揚的要求和方法
1、要實事求是,不能過分誇大,這樣讓當事學生自己也無法接受,或增長其虛榮心,同時也讓別的學生聽了可能會反感,甚至認為老師偏心,嚴重的因此因對老師沒信心,而減低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2.在每件具體的事件中,要能抓住其表現優秀的本質。
比如說,不能老是說「您的聲音非常響亮,讀得非常有感情,非常投入」,在此基礎上,要繼續升華,升華的指向,最好就是以綜合素質和核心能力為好。比如說,「從您投入地朗讀,老師可以感覺到,你是很用心地做了准備,態度認真,讀得有感情,表明你不是應付了事,而是能夠真正理解作者表達的是什麼意思;聲音響亮,表明你對自己有自信,雖然現在不是第一名或者前多少名,但只要你有這種認真的態度,投入的精神,充分理解作者這樣的素質和能力,老師相信你,不敢你考多少分,你始終是在向前進。」
3.在表揚朗讀同學的同時,別忘了兼顧其他同學。
比如說:「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位同學,他並不是天才兒童,但是他很好地完成了朗讀任務,這是為什麼,因為他認真,肯投入,不怕累,能夠充分准備,認真閱讀,充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意思。我相信我們每一位同學,只要有這樣的精神和努力,都可以象他一樣做得很好。有的可以做得更好,有的雖然暫時不能完全做到這樣,但我想只要肯努力,用不了多久,也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只要肯努力,我們就會有回報,哪怕分數沒有上升多少,讀課文也沒有讀得更好,但是,我們通過完成朗讀作業,所得到的做事態度認真、做事投入、充分准備、不怕吃苦、肯動腦去理解意思,這種精神和方法或者能力,他是可以讓我們終生受益的,所以讀書並不只是讀書這么簡單。」
4.要注意表揚對象經常變化。
要用發現美的眼光,用欣賞的眼光,經常去挖掘同學的閃光點,哪怕是在成人看來那麼微不足道的。如果發現了,就要及時地提出表揚。越是有點「小調皮」的同學,作為老師,越不能嫌棄,反而越是要發現他們的優點並提出表揚。如果能以這樣的心態與學生相處,相信師生關系會非融洽。
三、總結
老師表揚的心態要端正,出發點要好,要有平等心,要有愛心,要善於發現學生優點,要能對優點進行升華和總結,既實事求是,又不能只限於事,既不能誇誇其談,又要有一定的升華;既要有利於學習,又不能唯成績是圖;既有利學習,更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拾』 語文老師常用「 , 」啟示我們提高學習習作水平的關鍵是要多讀書

你是不是做到小學六年級語文補充習題22課第4大題?如果是,也許我們是同學,就這道題而言,應該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確定)

閱讀全文

與語文老師鼓勵學生多讀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