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小班備課吃泡泡

小班備課吃泡泡

發布時間:2020-12-23 10:18:10

1. 小班美工吹泡泡教案

區域游戲:階段目標:

1、能使幼兒積極投入游戲中去,樂意與同伴共同游戲。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清楚的向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自己玩的是什麼以及怎麼玩的。

3、幫助幼兒建立物歸原樣的意識。

活動流程:區域創設——幼兒自主活動——交流評價、分享成果

活動指導:

一、區域創設

1、語言區——看圖書、擲骨子(骨子、圖書若干)

指導語:看了什麼書?書上有什麼?

把骨子往上拋,看一下落在地上時看到了什麼水果寶寶?

要求:講完整的話

2、生活區

喂娃娃吃飯——學習使用小勺子,發展小肌肉(大嘴娃娃、各類食物)

粘貼果子——練習手指的靈活性(果樹、果子若干)

打扮娃娃——探索打扮娃娃的方法(珠子、頭繩、梳子等)

要求:做到物歸原樣

3、益智區

找朋友——能找到配對的手套、鞋子、手腳印(手套、鞋子、手腳印若干)

拼圖——能找到相應的積木寶寶和圖片(拼圖版、積木)

找瓶蓋——給瓶子找到大小合適的蓋子(瓶子、瓶蓋)

4、美工區

橡皮泥——能捏出彎彎的香蕉、圓圓的蘋果、橘子粘在果樹上

塗顏色——使幼兒知道正確的塗顏色的方法,先打圍牆再小螞蟻一樣一點一點的塗(蠟筆、水果圖)

手指點畫——顏料、彩紙

二、幼兒自主游戲,教師巡迴指導

三、交流評價、分享成果

指導語:誰能告訴大家你今天玩了什麼?是怎麼玩的?作品大家一起看,共同欣賞評價。

重點講評生活區種果子,請幼兒討論「我在樹上種滿了果子,如果別的小朋友再想種怎麼辦呢?」

生活活動:

內容:我會折衣服

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到亂扔、亂放衣服是不對的。

2、交給幼兒簡單把衣服折小的方法。

3、逐步培養幼兒折衣服,不亂扔、亂放的習慣。

重點與難點:重點:認識到不能亂扔衣服,並能做到脫掉的衣服折好以後再放下。

難點:掌握折衣服的方法。

材料與環境創設:小朋友的外套

活動流程:觀察發現——幼兒示範——幼兒練習

2. 小班美術活動教案有趣的泡泡怎麼導入'

活動來源:
小班的學習生活已經過了三個月了,通過這段時間美術活動的開展,幼兒已經開始接觸了長短線和曲線封閉圓的畫法,對線條的興趣已經逐漸地濃厚起來了。每次早操活動回來,小朋友就對樓道中哥哥姐姐們漂亮的作品很感興趣,尤其對畫中的線條、圖形品頭論足,津津樂道。結合本班幼兒現有的繪畫水平,我在班上組織了這次有關圓的系列繪畫活動。
活動目標:
1、繼續鞏固復習曲線封閉圓的畫法,並大膽運用簡單長短線條進行添畫創作活動。
2、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作品及創作帶來的樂趣。
3、體會與好朋友、同伴互幫互助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教師:泡泡槍 背景圖範例各一 幼兒:小畫筆 畫紙 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導入:聖誕節快要到了,小熊給小二班的小朋友送來了一樣很棒的禮物,小朋友猜猜看是什麼?
2、教師打開禮物袋,展示泡泡槍,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樣子?
3、創設情境:泡泡寶寶飄呀飄,飄到哪裡去了呢?重點引導幼兒復習曲線封閉圓的畫法。
A、情境一:(蘋果)果園里這位農民伯伯的蘋果樹沒有長蘋果,這可急壞了農民伯伯了。泡泡寶寶來幫忙。泡泡寶寶變到哪裡去啦?它想幫農民伯伯變出什麼呀?
B、情境二:(氣球)小貓咪它幹嘛哭呀?泡泡飄到這里看見了,也來幫助他,瞧,泡泡又變成了什麼?
C、情境三:(小雞)雞媽媽很著急,它的小雞寶寶不見啦。泡泡寶寶幫助了太多人已經沒力氣變了,我們也學泡泡寶寶來幫助雞媽媽。
4、教師講解小雞的畫法
(1)教師指出小雞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小雞,說說小雞長什麼樣?
(2)請幼兒邊說小雞的畫法,教師邊講解示範繪畫小雞,並引導幼兒嘗試學習把畫面添畫完整。
示範畫一:完整示範。老師邊畫變引導幼兒說出小雞的身體特徵。
示範畫二:不同動態示範。教師師根據幼兒回答示範作畫。
——小雞的好朋友在跟它說話,畫在什麼地方才好呢?
——除了散步,小雞還會跑步呢? 跑步的小雞是怎麼樣的?
——小雞和好朋友還可能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示範畫三: 添畫場景示範
——小朋友們想想看,小雞會在哪裡散步呢?
——小雞散步的時候天氣如何?畫紙上還有很多空白的地方,你們覺得太陽應該畫在什麼位置比較好?
5、啟發幼兒討論:小雞和好朋友之間還可能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你們幫泡泡寶寶把它們變出來好嗎?
6、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7、活動延伸:幼兒作品展示,教師帶領幼兒玩抓泡泡游戲。

3. 小班社會教案:洗澡泡泡多

作品賞析:
(一)內容簡介
有一塊奇怪的肥皂,小豬拿去洗澡。嗨,先吹泡泡,泡泡越吹越大了。而且泡泡不會破掉,大家都來洗澡了。洗完澡,小豬變干凈了;洗完澡,小熊變干凈了;洗完澡,小兔變干凈了。哈,奇怪的肥皂。
(二)主題分析
《肥皂泡泡》以小動物們洗澡為線索講述故事。「洗澡」這一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歡,幼兒聽著簡單的故事,進一步理解了肥皂的用處。同時,故事激發了幼兒喜歡洗澡的願望,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情節分析
整個故事情節的線索簡單、重復,非常適合小班孩子閱讀。在小豬洗澡的過程中,孩子竟然欣喜地發現:原來洗澡也有如此多的樂趣,不禁也萌發了洗澡的願望。沒想到,小兔子和小熊也有這樣的願望,正好滿足了孩子們的需要。在和同伴一起洗澡的過程中,它們體驗、感受到了更多的快樂。
(四)圖畫分析
畫面中色彩鮮艷的各色泡泡,大大小小地飄浮在空中。美麗的畫面中也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內涵:區分大小,幫助孩子了解物體有大小之分;感知色彩的奇妙,了解兩種色彩混合在一起會發生的變化;感知光和作用,幫助孩子思考,水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多姿多彩的顏色,從而激發孩子進一步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五)角色分析
封面上圍著浴巾的胖小豬一下子映入了孩子的眼簾,「哦,原來小豬洗完澡了。」這只小豬可愛、愛干凈又有些調皮,在洗澡的時候和泡泡做起了游戲,這正是每個孩子所喜愛和嚮往的。所以,小豬的角色與孩子的距離是如此接近。
小豬、小熊和小兔一起洗澡,大家都來吹泡泡。這些小動物儼然是孩子們的化身,孩子們和故事角色一起玩耍在「吹泡泡」的游戲中,泡泡越吹越大,快樂也越來越多!
(六)語言分析
語言簡單,重復的語句「洗完澡,小豬變干凈」、「洗完澡,小熊變干凈」,便於幼兒記憶。
後綴詞的運用,能加深幼兒對關鍵詞的掌握。如「有一塊奇怪的肥皂,肥皂。小豬拿去洗澡,洗澡……」讀完故事,幼兒在無意記憶中加深了對「肥皂、洗澡、泡泡、大小、破掉、干凈」等詞彙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後綴詞的運用也增強了故事的韻律節奏,使故事中的語言具有一定的韻律美。
故事中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交替出現(肥皂、洗澡、泡泡、干凈……),豐富了幼兒的詞彙量,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書中簡單重復的句型「洗完澡,××變干凈,干凈」能激發幼兒的想像。還有誰洗完澡也會變干凈呢?由此打開了他們想像的閘門:小狗、小豬……
活動設計: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思路
洗澡——孩子們喜歡的活動。閱讀圖畫書《肥皂泡泡》,看看、說說小動物們洗澡的事情,知道洗澡會讓人覺得舒服。幼兒通過交流生活中自己洗澡的經驗,在律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洗澡的方法、體驗洗澡的快樂。鼓勵幼兒喜歡洗澡、嘗試自己洗澡,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書,願意講述小動物洗澡的趣事。
(2)知道洗澡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干凈,體驗洗澡帶來的樂趣
3、活動准備
故事《肥皂泡泡》、PPT課件、音樂《我愛洗澡》、粗細不同的吸管若干、盛有肥皂水的容器若干
4、活動過程
(1)觀察封面,引出故事
一小豬在干什麼?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一小豬會用什麼洗澡呢?
一你們會自己洗澡嗎?洗澡要洗哪些地方?
一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模仿小豬洗澡
(2)觀察畫面,理解故事
①觀察第1頁:
一小豬會用肥皂干什麼?(引導幼兒觀察小豬身上的浴巾。)
一你家的肥皂是什麼樣的?你經常用肥皂做什麼?
②觀察第2頁:
一小豬在用肥皂干什麼?幾個泡泡?一樣嗎?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泡泡,練習數數,並比較泡泡的大小、顏色。)
④觀察第5頁:
一洗完澡,小豬變得怎樣了?
一小豬還會請誰來洗澡呢?
⑤觀察動物的局部特徵,猜猜小豬的朋友是誰。
(觀察小熊的鼻子、小兔的耳朵。)
⑥觀察第6頁、第7頁:
一洗完澡,小熊變得怎樣了?
一洗完澡,小兔變得怎樣了?
小結:洗澡會讓自己和朋友的身體變得干凈又舒服,洗澡真快樂。
[NextPage]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感受了洗澡的樂趣,並交流了自己洗澡的經驗。但生活中,能產生「肥皂泡泡」的趣事還有許多。此次活動依然從孩子們喜愛的「肥皂泡泡」入手,引發他們對這些事物的關注,提升相關的生活經驗。並且引導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仔細觀察泡泡的大小、形狀、色彩,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2、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肥皂泡泡的特徵,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來表現。
(2)交流關於各種洗滌用品的生活經驗,知道它們的作用。
3、活動准備
圖畫書《肥皂泡泡》、PPT課件
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香皂、洗衣皂、肥皂紙、洗衣粉、沐浴露、洗發水、洗潔精、洗手液……)若干盆水、紙、油畫棒、瓶蓋、棉簽、顏料等
4、活動過程
(1)集體閱讀,回憶故事情節
①出示圖畫書,回憶故事的名字。
一還記得故事裡有哪些動物朋友在洗澡嗎?
②集體閱讀圖畫書,幼兒模仿簡單的故事語言。
一洗完澡,小豬變干凈了。洗完澡,小兔變干凈了。洗完澡,小熊變干凈了。
(2)交流經驗,了解洗滌用品的作用
一除了肥皂,還有哪些東西用了也會有泡泡呢?
~(出示各種洗滌用品,交流相關經驗。)這里有哪樣東西也會洗出泡泡呢?
一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一它們都可以讓東西變干凈,但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一小朋友可以用這些洗滌用品洗些什麼?你用過哪些東西?
小結:有這么多寶貝也可以洗出泡泡,泡泡把臟東西都帶走了,所有的東西都變干凈了。
(3)觀察泡泡,說說泡泡的樣子
一(提供洗手液、沐浴露、香皂、紙皂等不會傷害皮膚的洗滌用品。)找樣東西,搓出泡泡,看看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大小、形狀、顏色……)
一你用什麼東西搓出泡泡的?
一你看到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如:很多泡泡擠在一起,像葡萄;圓圓的;透明的……)
一找找泡泡上有哪些顏色?看一看,洗完的東西變得怎樣了?
一想辦法讓你的泡泡變大。
小結:香香的肥皂、香香的洗手液又好玩、又有用。
(4)選擇喜歡的工具畫泡泡
一把你剛才看到的美麗的泡泡畫在紙上。
一要有大泡泡也要有小泡泡,它們是一家人緊緊地擠在一起。
一交流:泡泡的顏色可漂亮啦,你的泡泡有哪些顏色?
(三)活動拓展
1、利用家長資源,幫助幼兒養成每天洗澡的習慣,能嘗試自己洗澡。
2、盥洗室中提供各種不同的洗手用品,培養幼兒正確洗手的衛生習慣。家長和教師共同關注幼兒是否有獨立洗澡、洗小衣物等良好習慣。
(四)閱讀區的活動
1、提供圖畫書《肥皂泡泡》和指偶(各種小動物),供幼兒表演故事。
2、美麗的泡泡:
(1)材料:大小不同的圓形瓶蓋、棉簽、自製圓形印章、油畫棒、顏料,小動物吹泡泡的背景圖。
(2)玩法建議:
①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畫泡泡,並說說自己畫了一個什麼樣的泡泡。
②用油畫棒先畫一個小泡泡,再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畫在泡泡的外圈,讓泡泡越「吹」越大。

4. 小班語言魔幻泡泡水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各種洗滌用品製作能吹出泡泡的水,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
2、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裡溶解的現象,激發幼兒對溶解現象的好奇心。
活動准備
1、肥皂、洗衣粉、洗手液、洗發水等常見洗滌用品。
2、人手一杯水和吹泡泡的工具。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知道嗎,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呢?
2、老師試著用清水吹泡泡,不成功。
教師:可以用什麼辦法做出能吹出泡泡的水呢?
3、引導幼兒討論:在水中加入什麼可以讓水變成泡泡水?
(支持幼兒的各種想法,為幼兒提供他們想到的能添加的洗滌用品。)
二、製作泡泡水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裡溶解的現象。
2、請幼兒把自己要的洗滌用品加入裝有清水的杯子里,並攪拌。
3、引導孩子觀察洗滌用品加到水裡,水會發生什麼變化。
4、教師:洗衣粉、洗潔精、肥皂沫怎麼不見了?
現在杯子里的水發生了什麼變化?
三、比較加入不同洗滌用品的水有什麼不同。
1、加入洗潔精、沐浴露、洗發水、洗手液的水還是透明的。
2、加入洗衣粉、肥皂沫的水卻變混濁了。
四、吹泡泡,體驗濃度對吹泡泡效果的影響。
1、用吹泡泡的工具來試試做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
2、教師:你用什麼做的泡泡水?哪個小朋友用了跟他樣的東西?
為什麼他的可以www.qinzibuy.com吹出泡泡,你的卻吹不出?
引導幼兒發現濃度影響吹泡泡的效果。
3、小朋友互相換換,看看誰做的泡泡水最容易吹出泡泡。
五、收拾整理物品
請小朋友按實物圖的標記把自己做的泡泡水送回到櫃子里。

5. 小班數學教案《魚兒吹泡泡》教案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對洗手、洗頭、洗澡時的泡泡充滿了興趣,他們去公園玩也最喜歡吹泡泡。我們怎樣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生成為有價值的教育活動呢?在「多彩的肥皂」這個主題中,我們設計了關於泡泡的幾個活動,試圖通過幼兒自己的動手嘗試和操作,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並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一 做泡泡水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各種洗滌用品製作能吹出泡泡的水,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
2.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裡溶解的現象,激發幼兒對溶解現象的好奇心。
【活動准備】
肥皂、洗衣粉、洗手液、洗發水等常見洗滌用品;人手杯水和根小木棒;吹泡泡的工具;櫃子上貼有各種洗滌用品的實物圖標記。
【活動過程】
1.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1)師: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
(2)老師試著用清水吹泡泡,不成功。師:可以用什麼辦法做出能吹出泡泡的水?
(3)引導幼兒討論:在水中加入什麼可以讓水變成泡泡水?(支持幼兒的各種想法,為幼兒提供他們想到的能添加的洗滌用品。)
2.製作泡泡水,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在水裡溶解的現象。
(1)請幼兒把自己要的洗滌用品加入裝有清水的杯子里,並攪拌。
(2)引導孩子觀察洗滌用品加到水裡,水會發生什麼變化。
師:洗衣粉、洗潔精、肥皂沫怎麼不見了?現在杯子里的水發生了什麼變化?
3.比較加入不同洗滌用品的水有什麼不同。
(1)加入洗潔精、沐浴露、洗發水、洗手液的水還是透明的,
(2)加入洗衣粉、肥皂沫的水卻變混濁了。
小班孩子不能准確地說出水的變化,只要能有意識地進行觀察、比較就行。
3.吹泡泡,體驗濃度對吹泡泡效果的影響。
(1)用吹泡泡的工具來試試做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
(2)師:你用什麼做的泡泡水?哪個小朋友用了跟他樣的東西?(用另個小朋友做的泡泡水試試。)為什麼他的可以吹出泡泡,你的卻吹不出?引導幼兒發現濃度影響吹泡泡的效果。
(3)小朋友互相換換,看看誰做的泡泡水最容易吹出泡泡。
(4)收拾整理物品,請小朋友按實物圖的標記把自己做的泡泡水送回到櫃子里。
【活動延伸】、繼續觀察各種洗滌用品做的泡泡水有什麼不同。在不同的地方吹泡泡,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
活動二吹泡泡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使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並觀察泡泡的變化情況,培養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2.感受參加科學活動的快樂,並體驗成功的愉快。
【活動准備】
用鐵絲繞成不同形狀的鐵絲框,記錄表,筆,各種不同材料製作的吹泡泡的工具。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興趣。
師:上次小朋友都做了泡泡水,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吹泡泡的工具請小朋友來吹泡泡。(出示各種形狀的鐵絲框。
2.探索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
(1)師:你見過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圓圓的。)
(2)逐出示不同形狀的鐵絲框:這是什麼形狀?你覺得用它吹出的泡泡也是圓圓的嗎?
(3)請小朋友講述自己的猜想,請個別小朋友上講台前在記錄表上記錄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說是三角的,有的說是圓圓的,允許孩子發表不同的意見。)記錄表如下:
我的猜想
實驗後的結果
(4)小朋友自己選擇不同形狀的鐵絲框來吹泡泡,以證買目己的猜想。
老師詢問孩子:你拿的鐵絲框是什麼形狀的?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呢?
(5)小朋友互相交換不同形狀的鐵絲框來吹泡泡,看看其他形狀的鐵絲框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
(6)教師與小朋友一起小結,在剛才的記錄表上記錄吹泡泡的結果:各種不同形狀的鐵絲框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3.嘗試更多、更特別的吹泡泡工具。
例如:用硬紙殼捲成小棒,在一端剪開成喇叭狀;吸管;泡泡槍等。
師:這些工具也可以吹泡泡,我們把它放在活動區里,以後小朋友還可以試著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看看用它們吹出的泡泡有沒有不同。
【延伸活動】
畫泡泡、撕泡泡,開設泡泡商店。體能活動:抓泡泡。
【設計評析】
在關於泡泡的活動中,孩子們自己動手試探、觀察、比較,激發起強烈的好奇心,而老師注重孩子的相互交流,把問題留給孩子自己解決。以往我們總是認為,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開展探究活動會比較困難。但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選取孩子感興趣的對象,又遵循他們探究事物的特點,同樣能在小班很好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閱讀全文

與小班備課吃泡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