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年級部編語文上冊新教材如何備課
新的部編版語文教材主要是雙線並行,也就是文化內容和語文要素並行。備課時看清楚這兩個主要學習的目標就可以把握單元學習內容。還有注意每課中的特殊點,做到一課一得。
『貳』 我需要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表格式教案。那位同行有啊,可以給我發到郵箱里[email protected]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套全集教案,共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里去下載吧
1 、 觀潮
學習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像,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 搜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學習重難點:
理解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課前准備:
1. 多媒體課件。
2. 課前搜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於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麼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裡的錢塘又是怎麼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讓黑板板書)
3.(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觀潮的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的觀呢?
師:很少有人能看到這壯麗的景觀,你們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說給大家聽?課文中有許多形象的詞語,咱們講的時候會用到,打開書,在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用了很多形象的詞語,你動筆畫一畫,然後在找小組讀一讀。要放棄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聽取別人的建議。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麼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22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師: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你為什麼要在八月十八日觀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情況。
①讀准多音字:悶(mèn)雷 薄(bó)霧 風號(háo)浪吼(hǒu)漲(zhǎng)起 顫(chàn)動
漲(zhǎng)起 顫(chàn)動
②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橫貫 山崩地裂 人聲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讀課文,正音。
④同桌互讀,評定等級。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介紹錢江潮。
2.理清文脈。(1)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2)同桌交流。
(3)說說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 籠罩薄霧 風平浪靜
(板書)觀潮 潮來時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浩浩盪盪 山崩地裂
潮去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餘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浩浩盪盪、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
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 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叄』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我的事冀教版
『肆』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表
總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個充實而又忙碌的學期匆匆過去了。我通過歸納,總結了一些經驗。所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有所長進。
雖然我的語文還不錯,但是語文也可以算是我的弱點。這是因為我常常粗心大意而時常丟分。尤其在選擇題和翻譯句子的題上。而且失分嚴重的是在課外閱讀理解題。我就總是想為了寫快一點,答題沒有答准,因此常常被扣分。不過現在好多了,考試時間充足,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慢慢做題。現在我也養成了仔細檢查的好習慣。把剩下的時間來發呆不如好好檢查幾遍,那就可以爭取少扣一些分了。
數學其實也不難,但是我卻總在細節上不注意。我常常忘了答、忘了畫圖、要寫的句子沒寫等等。上一次期末模擬考試,我居然漏看了一個大題,還好是模擬考試,不然一個題十分,我可不捨得。但是那次模擬考試給我提了個醒:看題時一定要仔細。這個學期我的數學成績有很大進步,在我眼裡數學現在越來越簡單了。
英語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科目。英語方面我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如果學英語的基礎沒有打好,學起來就會很吃力;相反,如果基礎好的話就會相對輕松一點。學英語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語法。因此我們應該准備一本「課堂筆記本」。我每個學期都要准備一本,復習起來就可以方便鞏固所學過的知識。我認為僅僅靠記語法還是不夠的,老師說了每天至少聽二十分鍾英語。這樣可以通過記住別人的正確發音從而糾正自己的發音。
政治以前是我十分頭疼的科目。我在上個學期政治成績總是上不去,老師讓大家記筆記時我也不知道從何入手。不過,現在我慢慢養成了勤做筆記的習慣。在考試之前,我邊看筆記邊整理歸納知識,看著看著就熟悉了課本,考試也沒有那麼麻煩了。我的政治成績現在也漸漸變好了,每次考試都是九十分以上。曾經讓我頭疼的政治,現在讓我為它感到自豪了。
讓我們以新的動力、新的目標來迎接嶄新的生活。
『伍』 四年級語文上冊蘇教版教案
您現在的位置: 蓮山課件 >> 教案設計 >> 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教案 >> 正文
16*《母雞》 ★★★
16*《母雞》
作者:佚名 資料來源:網路 點擊數:16 更新時間:2009-9-27 13:33:34
16*《母雞》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 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 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 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母雞的見聞。
2 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眼裡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 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准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 自主閱讀,邊讀邊批註。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 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3)聯繫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麼?
2 全班交流。
3 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 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 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 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課後小節:
當我讀這一課時,被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並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抓住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為主線,進行交流、體會,最後我還推薦了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