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年級上語文作業本答案要全部
http://wenku..com/view/ca0051323968011ca3009134.html
⑵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參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作業本參考答案: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項為之強 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 2、徐噴以煙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鶴唳雲端 果:果真,果然。唳:鳥鳴 4、以從草為林 林:樹林
5、興正濃 興:興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數十,驅之別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驅:趕 8、必細察其紋理
細:仔細。察,觀察
9、昂首觀之 昂:抬。 首:頭。之:它,代蚊子 10、為之怡然稱快 怡然:愉快的樣子
二、譯句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於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聲一
樣,我把它們比作鶴群在空中飛舞。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2、仰起頭來觀察這種景象,脖頸因此
都僵硬。
3、神定,捉嚇蟆,鞭數下,驅之別院 3、心神安定下來,捉
住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三、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1、寫了觀蚊如鶴、神
游山林、鞭打蝦蟆三件事
2、「余時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麼? 2、見藐小之物必察其
紋理。
3、本文有哪些詞語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 3、明察秋毫、
怡然稱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開篇用「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
5、「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指癩蛤蟆是否恰當,為什麼?
5、恰當。這時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聯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實物
已經被放大千倍萬倍,與蚊蟲相比,癩蛤蟆自然成了「龐然大物」。它的突如其來,即被形容為「拔山倒樹而來」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級上冊:《論語》十則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 案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1、同「悅」,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進行自我檢查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齊:相同
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這。知,通「智」,聰明。 6、溫故而知新
6、故,舊的知識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寬廣,剛毅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寫出這課至今還用的成語。
溫故而知新、任重道遠、死而
後已、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填空。
1、子曰:「學而時習之, 。」 孔子說:學習知識,進
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高興的事嗎?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 孔子說:光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3、子曰:「見賢思齊焉, 。」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沒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
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發現自己也存在著他們有的缺點時,就應該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了。 6、子曰:「歲寒, 。」 孔子說:碰上寒
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7、子曰:「其恕乎,
, 。
孔子
說: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8、子曰:「由,誨女知乎!
⑶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給我題呀,語文作業本我有的是。
⑷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人教版的
第五單元
1.A 2.A 3.D 4.略 5.父親為我們吃豆腐 一家四口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 6.用了疊詞的版方法體現了父親的慈愛赫家庭權的溫馨。 7 並不冷的特點 與後文形成對比,更能體現出家庭的溫馨 8.用了對比和反插的方法,體現出家庭的溫馨赫親情的可貴 9.B 10.(1)王充喜歡看書,但不喜歡死扣文章。10.(2)王充讀遍了眾流百家的著作。11.12略
28課
1、辟 媧 榛榛 蓬
2、狐改為孤 涯改為崖 明改為敏 槳改為漿
3、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羿射日
4、女媧依照自己的模樣用摻和了誰的黃泥創造了「人」。
5、她從湖中看到了自己的面容,覺得世上什麼都有,唯獨沒有想自己的生物。
6、我認為女媧在古代人們的心中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是女神中的地王,是創造世界萬物的女神的形象。
7、盤古開天闢地
8、宇宙模糊一片什麼也沒看見,悶得怪心慌。隨著天的每日高一丈,地的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隨之每日增加一丈
9、「直挺挺」一詞既寫出盤古在天地之間的姿勢,也表現了他的堅毅與執著
10、盤古的身軀變成了巍峨的山脈,毛發變成了青翠欲滴的草木,血液變成了木。
11、略
⑸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全部答案
哪的?
⑹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全部參考答案
我只有20課的
積累與運用
1、 冥 禪 甍 垣
2、 C 通「才」
3、 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牆內
一切烏有:容所有的景象都沒了。
直接霄漢:筆直連接雲霄
黯然縹緲:昏暗得看不清
1、D
2、始(才)或(有的人)狀(形狀)指(指著)數(數數)倏忽(突然)
1、城中有想樓的,像廳堂的,像街坊的,清清楚楚地出現在眼前,用億萬來計數。
2、樓上的人來往匆匆,有的人靠著,有的人站著,各不相同。
、第一幅講述了孤塔,宮殿,第二幅講述了城市,第三幅講述了高樓。
1、 余(我)故(原因)疾(飛快)並(一並)
2、 D
3、 不久,茶幾、桌子等傢具都顛簸搖晃,酒杯也倒了,屋子的樑柱都發出折斷的聲音.
4、寫出了地震的廣大。
我發現任何現象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
⑺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的語文作業本全部答案
第1課
1.(1)第1個(2)第2個(3)第2個(4)第2個
2.與①相比,②強調的是看到結果——大海,③強調的是我看版到大海前要翻權過山。
3.D是一把豎琴,是快樂。 E是書架,是智慧。 F是一面旗幟,是理想。 G是拳頭,是力量。青春的力量=朝氣+勇氣+靈氣 H是單杠,是動動。 I是單個的人,是獨立。 J是一個魚鉤,是等待。 K是邁出正步的軍人,是規范。 L是一隻靴子,是時尚。 M是一扇大門,是抉擇。 N是一道閃電,是激情。 O是一輪太陽,是朝氣。 P是一株蘆葦,是思想。 Q是一個氣球,是夢想。R是扶杖的老人,是消逝。 S是曲線,是優美。 T是戴著帽子直立的人,那帽子可以象徵某種榮譽,也可以象徵某種壓力。 U是一隻空杯子,是謙遜。 V是一個楔子,是專一。 W是兩個V組合在一起,是雙贏。 X是作業本上的紅叉,是錯誤。 Y是一株樹,是洗禮。 Z是一條曲折的大道,是人生。
4.「山」真正的含義是重重困難,「海」的真正含義是理想的境界。
5.我認為「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指的是媽媽小時候對我說的話。
⑻ 語文七年級上冊作業本全本答案
1.(1)níng (2)zhā
(3)yāu (4)shùn
2.與①相比,②強調的是看到的結果一一「大海」,③強調的是「我看到大海」前要「翻過山」。
3.示例:D是上了弦的弓,是等待。
H是向上的雲梯,是進取。
4.山:指困難,也可以指實現理想之路;
海:指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可以指一個全新的世界(或是「奮斗目標」、「未被認識的世界」)
5.想知道「山那邊是什麼」、「山那邊是海嗎」。
6.不能換。「一座座」、「一次次」表明要爬上許多山頂,戰勝許多失望才能實現理想。
7.從小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之情(或: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的渴望之情)。
8.因為父輩安於命運,固守鄉土,不知向外發展,這是保守、惰性的表現,它使人「疲倦」、沮喪。
9.山民遺憾的是見到大海的理想不能在他身上實現。
10.山民是閉塞、保守,但又有渴望沖破封閉、保守的強烈願望而卻付諸行動的人。
11.示例: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只要心中有海,從現在開始,努力去翻越一座座山。
課後「研討與練習」部分參考答案
一.海:是理想境界;
山:是重重艱難險阻。
詩歌告訴我們要想到達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
二.1.「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里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
居於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鐵青著臉」,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受。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好像山在
那裡責備我痴心妄想,臉色鐵青。
3.因為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4.「枯乾」形容對理想的渴望。
三.略。
絕對正確,因為是老師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