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卷
感恩
寫你對任何人的感恩
Ⅱ 六年級下冊語文考試卷期末答案
1+1=2 在現代的精密科學中,特別在數學和數理邏輯中,廣泛地運用著公理法。公理法是從某一科學的許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題,對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義,而這一學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下定義;對這些基本命題(也叫公理)也不給予論證,而這一學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題卻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中推出。
這樣構成的理論體系就叫公理體系,構成這種公理體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數學當中的公理,在數學中是不需要證明的。又因為1+1=2是一切數學定理的基礎,所以它也是無法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的。 至於「1+1為什麼等於2?
」作為一個問題,沒要求大家必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其實只要說明為什麼1+1=2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是定義,也可以說這是公理。不過用反證法還是可以證明的:假設1+
1不等於2,則數學就是一鍋粥,凡是用到數學的地方都是一鍋粥,人類社會就亂了套了,所以1+1必須等於2。1+1=2看似簡單,卻對於人類認識世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就像一個小孩滾雪球的過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雙手捧一捧雪,這一捧雪就相當於人類對世界的感性認識。第二步,小孩把手裡的雪捏緊,成為一個小
雪球,這個小雪球就相當於人類對感性認識進行加工,形成了概念。於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發現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這就相當於人類的理性認識。雪可
以粘雪,相當於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滾一下,發現雪球粘雪後越來越大,這就相當於人類認識世界的高級階段,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了。相當於2+
1=3。1,2,3可以排成一個最簡單的數列,但是可以演繹至無窮。 有了1隻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數學,有了2+1=3才開始了數學的無窮變化。
物理學與1+1=2的關系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過程。
在數學當中已知1、2、3,則可以至於無窮,什麼是物理學當中的1、2、3呢?通常它們代表著:質量、長度、時間等基本物理概念相當於1,它們是組成物理學宏偉大廈的
磚和瓦;牛頓運動定律相當於2,它使我們有了真正的物理學和科學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學的相對性原理相當於3,使牛頓運動定律可以廣泛應用。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切都是確定
無疑的,有了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推出未知。當年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中國人知道了陳景潤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麼,什麼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國一位中學教師,也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生於1690年,1725年當選為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學中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數)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
歐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個>=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 (b) 任何一個>=9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奇質數之和。 這就是著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歐拉在6月30日給他的回信中說,他相信這個猜想是正確的,但他不能證明。敘述如此簡單的問題,連歐拉這樣首屈一指的數學家都不能證明,這個猜想便引起
了許多數學家的注意。從哥德巴赫提出這個猜想至今,許多數學家都不斷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沒有成功。當然曾經有人作了些具體的驗證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對33×108以內且大過6之偶數一一進行驗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嚴格的數學證明尚待數學家的努力。
從此,這道著名的數學難題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萬數學家的注意。200年過去了,沒有人證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難題的熱情,歷經兩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數學工作者,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紀20年代,才有人開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用一種古老的篩選法證明,得出了一個結論:每一個比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99)。這種縮小包圍圈的辦法很管用,科學家們於是從(9十
9)開始,逐步減少每個數里所含質數因子的個數,直到最後使每個數里都是一個質數為止,這樣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結果是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66年證明的,稱為陳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後者僅僅是兩個質數的乘積。」
通常都簡稱這個結果為大偶數可表示為 「1 + 2」的形式。 在陳景潤之前,關於偶數可表示為 s個質數的乘積與t個質數的乘積之和(簡稱「s +
t」問題)之進展情況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 9」。 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 7」。
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 6」。 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5 + 5」。 1940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證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 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3 + 4」。 1957年,中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 + 5」, 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 + 4」。 1965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維諾格拉多夫,及
義大利的朋比利證明了「1 + 3 」。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 「1 + 2 」。
從1920年布朗證明"9+9"到1966年陳景潤攻下「1+2」,歷經46年。
自"陳氏定理"誕生至今的30多年裡,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進一步研究,均勞而無功。
布朗篩法的思路是這樣的:即任一偶數(自然數)可以寫為2n,這里n是一個自然數,2n可以表示為n個不同形式的一對自然數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篩去不適合哥德巴赫猜想結論的所有那些自然數對之後(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夠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例如記其中的一對為p1和p2,那麼p1和p2
都是素數,即得n=p1+p2,這樣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證明了。前一部分的敘述是很自然的想法。關鍵就是要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目前世界上誰都未能對這
一部分加以證明。要能證明,這個猜想也就解決了。 1+1=?不就是等於二嗎?是的,的確是這樣。但是這個二卻不可小覬。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裡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換個角度1+1雖然等於二但是卻有許多含義。譬如說1+1=2分解後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後天培養;1=汗水。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個公式。當然要是換個角度,聰明的人就知道凡事無絕對。答案不可能只有1個,含義亦是如此。
1+1從腦筋急轉來說也可以等於一個數字「王」、田、甲。
Ⅲ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人教版的
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六年級下冊測試參考題
_______省______市_______縣 學校 姓名________
一、字詞基礎
(一) 聽寫詞語
枯萎 鍛煉 寺院 書籍 恐怖 乖巧 生銹 頑強 機械 麥芽糖
語重心長 狂風暴雨 精兵簡政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 見微知著
(二)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屜( ) 譽( ) 磨( ) 銹( ) 餃( ) 雅( ) 銜( )
屆( ) 謄( ) 魔( ) 綉( ) 絞( ) 難( ) 街( )
居( ) 警( ) 摩( ) 透( ) 較( ) 雄( ) 微( )
(三)給詞語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專心致志
①給與 ②集中 ③達到,實現 ④招致
2.養尊處優
①居住 ②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 ③地方 ④處置,辦理
3.萬象更新
①再,又 ②更加 ③改變,改換 ④經歷
4.美不勝收
①勝利 ②能夠承擔或承受 ③優美的 ④比另一個優越
5.無緣無故
①故意,有意 ②原來的,從前的 ③所以 ④原因
6.饒有趣味
①饒恕,寬容 ②另外添 ③豐富,多 ④表示讓步,有「雖然,盡管」的意思
二、語言積累與運用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 , 。不管 , 。只要你說得對, 。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 。 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 , 。只要我們
,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2. 讀下面的兩段話,完成練習。
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①上面兩段話出自課文 ,作者是 。
②照北京的老規矩,臘八這一天有哪些習俗?
。
③請在上面兩段話中找出相關語句,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臘八粥的做法: 。
作者對臘八粥的評價: 。
臘八蒜的做法: 。
作者對臘八蒜的感受: 。
三、閱讀理解與習作
材料一
埃及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開羅西南面金黃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錐形建築物。它們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墳墓。大約在公元前27世紀,埃及古王國由法老統治。法老死後,他們的屍體都埋葬在巨大的石頭墳墓里。這些墳墓底座是四方形的,越往上越小,最後成為尖頂。因為它的輪廓有點兒像漢字的「金」字,所以稱為金字塔。
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頭平均每塊重2.5噸,最大的一塊重160噸。這些石頭磨得很平整,石頭與石頭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頭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據說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層,然後堆起一個和這一層同樣高的土坡,人們就順著傾斜的土坡把石塊拉上第二層。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金字塔建成後,土坡變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後人們又把這座土山移走,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現在,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中已經有四五千年了。它們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1.短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埃及金字塔?
2.畫出短文中描寫金字塔「宏偉」和「精巧」的句子。
3.短文第3自然段介紹胡夫金字塔主要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請在序號上面打「√」。
(1)打比方 (2)列數字 (3)作比較
4.你是怎樣理解「它們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句話的?
材料二
天窗(節選)
茅盾
夏天陣雨來時,孩子們頂喜歡在雨里跑跳,仰著臉看閃電,然而大人們偏就不許,「到屋裡來呀!」孩子們跟著木板窗的關閉也就被關在地洞似的屋裡了。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腳在那裡卜落卜落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你想像到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猛烈地掃盪著這世界,你想像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會使你的想像銳利起來。
晚上,當你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時候,也許你還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灘,你偷偷地從帳子里伸出頭來,你仰起了臉,這時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雲,想像到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雲彩;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的一條黑影,想像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歌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的神奇的夜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像中展開。
啊唷唷!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會使你看見那些如果沒有它,你就永遠不會聯想到的種種事情!
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當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廣闊,更復雜,更確切!
1.文中出現了幾次「這時候」?它們分別指的是什麼時候?
2.用「——」在文中畫出「看見」的句子;
用「~~~~」在文中畫出「想像到」的句子。
3.為什麼說「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再用文中的事例來說明。)
因為
例如
材料三
母愛
江南雨
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嚴格地限定為三斤,這還得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日常的飲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賴這三斤珍貴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樣,渴啊!一天,一頭一直被人們認為憨厚、忠實的老牛渴極了,掙脫了韁繩,強行闖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運水車必經的公路。終於,運水的軍車來了,老牛以不可思議的識別力,迅速地沖上公路,軍車一個急剎車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車前,任憑駕駛員呵斥驅趕,不肯挪動半步。五分鍾過去了,雙方依然僵持著。運水的戰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它們都不像這頭牛這樣倔強。人和牛就這樣耗著,最後造成了堵車,後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性急的甚至試圖點火驅趕,可老牛不為所動。
後來,牛的主人尋來了,惱羞成怒的主人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鮮血沁了出來,染紅了鞭子,老牛的凄厲哞叫,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風,顯得分外悲壯。一旁的運水戰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也哭了。最後,運水的戰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定吧,我願意接受一次處分。」他從水車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沒有喝以死抗爭得來的水,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什麼。不遠的沙堆背後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沒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靜無語中,它們掉轉頭,慢慢往回走。
1.藉助字典,查出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寫在橫線上。
憨厚 韁繩 倔強 哞叫 吆喝 戛然而止 瘦骨嶙峋
2.聯繫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不為所動 惱羞成怒 凄厲 僵持
3.畫出描寫老牛的詞句,認真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4.將母牛與小牛的故事進行縮寫,字數不超過150字,要把事情說清楚。
習作
題目: 之後
要求:先把題目補充完整,文題的橫線上可以填「獲獎、挫折、批評、失敗……」;敘事要清楚、完整,詳略得當;字數不少於400字。
材料四
看雲識天氣(節選)
天上的雲,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布,大雨傾盆。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卷雲。這種雲很薄,陽光可以透過雲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卷雲絲絲縷縷地漂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雲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雲。卷雲和卷積雲都很高,那裡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著,映著燦爛的陽光,雲塊四周散發出金黃的光輝。積雲都在上午出現,午後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雲。高積雲是成群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雲、卷積雲、積雲和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
(朱泳炎炎根據有關材料改寫)
1.先從字典里查到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看看該選哪一個解釋,再說說這
個詞語的意思。
變化無常
嚴嚴實實
烏雲密布
大雨傾盆
2.文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請找出來,說說這
句話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3.第三段介紹了哪幾種薄雲?請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以及形態特點。
4.你平時注意過天上的雲嗎?用幾句話描寫你印象最深刻的雲,仿照第一自然段,試著用上打比方的方法。
材料五
枯葉蝴蝶
徐遲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種蝴蝶,比最美麗的蝴蝶可能還要美麗些,是峨眉山最珍貴的特產之一。
當它合起兩張翅膀的時候,像生長在樹枝上的一張乾枯的樹葉。誰也不去注意它,誰也不會瞧它一眼。
它收斂了它的花紋、圖案,隱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華的花叢,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態,變成了一張憔悴的、乾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黃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顏色的枯葉。
它這樣偽裝,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它還是逃不脫被捕捉的命運。不僅因為它的美麗,更因為它那用來隱蔽它的美麗的枯槁與憔悴。
它以為它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殊不知它這樣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種生物比它還聰明,這種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裝假作偽,因此裝假作偽的行徑是瞞不過這種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將它製成標本,作為一種商品去出售,價錢越來越高。最後幾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沒有了。這一生物品種快要絕種了。
到這時候,國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葉蝶。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國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價。枯葉蝶真是因此而要絕對的滅絕了。
1.枯葉蝴蝶是用什麼辦法保護自己的?
2.為什麼枯葉蝴蝶快要滅絕了?
3.寫一封倡議書,呼籲大家都來保護動物,字數不少於150字。
材料六
賀年卡(張愛玲)
張愛玲
一大堆賀年卡一會兒就塗抹完了。
突然記起那滿滿一大盤姜絲肉,我忍不住笑,記起王老師。那時我在綏化師專上學,迷上書法。恰好哈爾濱有一天大型書法展覽,王老師組團參觀,我作為唯一的女生參加。王老師自學成才,教學嚴謹,訓起人從不留情面,我一直怕他。臨行前一天,他下令:「明天早晨三點鍾集合。」然後挨個兒打量一遍男弟子,絕不客氣地笑了笑,「晚了就別去,我不等。看誰能睡懶覺。」
王老師惟獨沒有打量我,他最相信我這個用功聽話的女弟子了。可女弟子興奮了半宿才睡著,一睜眼就四點了,血往上涌,頭發豎起,腦袋一下大了許多。
跑到校門口,沒人,腿一下就軟下來。
「你可來了。」
嚇我一跳,是同行中的一位,就站在附近。我有了點兒安慰:「你也起來晚了。」
「我們都等你呢,王老師他們在北門。我們也不知道你住哪兒,在樓下喊過半天呢。」說完,他快跑著叫人去了。
我既高興又緊張,聽見一片腳步聲過來,遠遠地偷看一眼,就訕訕地堆出一臉笑,等著挨訓,王老師卻只說了句:「快走吧。」
因為我的遲到,誤了第一班火車。剛坐上第二班火車,我又開始頭暈、惡心,哪好意思聲張,只好硬撐著。
要吃飯時再也撐不住了,趕緊告退:「我先出去一下。」吐出點兒東西,覺得好多了,擦汗時才看見王老師正焦慮地站在一邊,我說:「好了,沒事了。」他卻堅持派兩個高年級男生陪我去醫院。我不高燒,醫院不給急診,他們還和醫生吵了一架。
王老師見我沒事,便斷定:「準是你胃不好,胃寒。」特意為我要了一大盤姜絲肉,我從不碰姜,胃也好,絕無胃寒,但在王老師的注視下卻大口大口地吃了許多,我覺得吃葯似的大口大口吃薑絲肉是我最好的表達方式,最好的檢討和道歉。王老師看出我的努力,放心了:「這菜比吃葯靈,吃完就好了。」
畢業後,忙於工作和創作,我只好扔下書法。每每想到有悖於老師的期待,總很內疚。但我敢說,從王老師那裡,我學到的決不只是怎樣持筆揮毫寫柳體字。
1.聯繫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嚴謹
訕訕地
有悖於
內疚
揮毫
2.王老師最初給「我」的印象是怎樣的?
3.你是如何理解「從王老師那裡,我學到的決不只是怎樣持筆揮毫寫柳體字」這句話的含義的?
4.你遇見的老師中有讓你特別難忘的事嗎?選一件最難忘的,簡單寫一段話。
習作
在你的學校生活中,你一定參加過許多活動,如,文藝演出,「六一」活動,體育比賽,獻愛心活動等,選擇印象最深的一次記敘下來,自己擬定題目,不少於400字。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寫詳細,敘述要有一定條理。
Ⅳ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人教版)
只要自己多多復習就一定考的到高分,就像我們老師說的:學習差也要臨時抱一下佛腳,也可以提高10多分。 所以不需要期末考試卷,只要自己加把勁在最後沖刺階段,我想你一定可以考上重點初中!!!918 【加油吧]
一、字詞部分。
1、讀拼音寫字,組成詞語。(5分)
Liao líng xié lián zhuāng
歌聲( )亮 ( )晨 威( ) 低( ) 銀( )素裹
眼花 ( )亂 ( )聽 和( ) ( )系 濃( )淡抹
2、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5分)
顧( )思( ) 迫不( )待 騰雲( )霧 ( )山峻嶺
明( )秋( ) 萬( )俱寂 ( )往知來 ( )人不倦
二、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用橫線標出。
鍥而不舍 挑釁 拎著 提供
悄然無聲 樹冠 夾竹桃 -----蝙蝠
2、按原文填空。(5分)
(1)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他好像有情義。
(2)我幻想他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應在牆上的影子就是游魚。
(3)盛開著的光玉蘭花,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
(4)夕陽也漸漸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域天的邊緣。
3、積累填空。(12分)
(1)在學校里,老師教育我們要把所學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把知識學扎實學活,正如古詩中所說的「________ ,_____ 。」
(2)明代著名的詩人於謙曾經寫過一首《石灰吟》表現自己高尚的情操,這首詩中表現詩人高尚情操的詩句是 , 。
(3)、畢業在即,同學們請你在留言本上寫畢業贈言。(6分)
小明平時不珍惜時間,你可以送他「 , 。」這句詩與他共勉。
小江是你視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 , 」這句詩來表達你與他依依惜別的感情。
4、生活模仿秀。(2分)
你能否能依照例句,發揮想像,在下列橫線上把句子補充完整(不能重復)。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
如果你是 ,就 ;
如果你是 ,就 。
三、課外積累
判斷對錯
1.克宜在去城市的路上救下了一隻蝴蝶,蝴蝶送給他一隻神奇的小鏡子。
2.熊夫人因為拿不定主意依那個孩子的希望來教才好,所以幼稚園關了門。
3.月姑娘要挑選一個最有用的丈夫,最後挑選了電做他的丈夫。
4.寄居在姥爺家裡的阿列克謝,不幸被姥爺毒打了一頓,還生了一場大病。
5.阿列克謝的媽媽又要結婚了,繼父是做買賣的。
連線 、 、 、
可憐身上衣正單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心憂炭賤怨天寒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 蓮花過人頭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忍能對面為盜賊
采蓮南塘秋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
(二) 《欣賞是一種善良》(16分)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志。
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 )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 )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幾經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 )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台灣作家林清玄青年時代做記者時,曾報道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後,情不自禁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無心寫下的這幾句話,竟影響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是台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闆了!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闆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為什麼除了做小偷,我沒有想過做正當的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
讓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依賴與祝福。
1、在文中括弧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2分)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釋有:①誠實,不欺騙;②信任,不懷疑;③消息;
④書信; ⑤隨便
下列問語中的「信」應選哪個解釋?請把最恰當解釋的序號填入括弧內。(3分)
姑母寫信( ) 信筆塗鴉( ) 找到了自信( )
3、用「 」畫出短文中的過渡句。(2分)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們分別是 、 、 、 。
你最欣賞他們中的哪一位?並說說你欣賞的理由
。 (5分)
5、這篇短文通過 和 這兩件事,告訴我們欣賞是 。
在生活中要 。(4分)
四、習作。(40分)
讀了《欣賞是一種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賞是什麼?你被人欣賞過嗎?請圍繞「欣賞」寫一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的記敘文。題目自擬,字數在500字左右。
Ⅳ 六年級下冊期中考試卷語文
一、讀拼音寫字。 biāo féi yòu mò ( ) ( )黑 ( )然 yàng jiàn mán 安然無( ) ( )價 ( )勁 nián xiōng cuǐ càn ( )稠 波濤( )涌 ( ) 二、給下列多音字注音並組詞。 _____( ) _____( ) _____( ) 調 傳 降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還 荷 便 _____( ) _____( ) _____( ) 三、用句子帶點的詞造句。 1.他一邊往前走,一邊裝他的煙袋。 一邊……一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 簡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 不論……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們寫作文,不僅要把事實寫清楚,還要練習以事實為根據,展形合理的想像。 不僅……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括弧里填入適當的關聯詞。 1.( )是逆風行駛,( )帆沒有張起來。 2.( )掙的一塊麵包,他( )賤價出賣勞動力,終年培著沉重的貨船,在伏爾加河上來來去去。 3.台灣竹( )長得可愛,( )只有人們難以想像的毅力。 五、把下面排列錯亂的一段話按先後順序整理通順。在括弧里標出序號。 ( )原來一場暴雨,溪水漲了起來,把過溪的石墩淹沒了,兩個小同學急得哭了起來。 ( )暴雨過後,丹丹一蹦一跳地回家去。 ( )丹丹說:「別哭,我送你們過去。」說罷,她把兩個小同學背過了小溪。 ( )忽然,前面傳來了哭聲,丹丹趕快跑過去,只見兩個小同學站在溪邊哭。 ( )丹丹和兩個小同學手拉著手,高高興興地往家走去。 六、寫一個勞動場面的片斷,要求用上下列詞語。 摩拳擦掌 精神抖擻 轟轟烈烈 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