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學科備課組

學科備課組

發布時間:2020-12-22 20:09:03

㈠ 學科備課組的學科備課組的職能

1.每學期初,根據學科特點及教學要求,制定詳細、具體、可行的學科教學計劃,並就全冊教回材的體系進行深入答研究,研究教學重點、難點,安排教學進度。
2.按單元進行集體備課,通過對單元教材進行具體研究,制定單元教學計劃,並負責實施。
3.制定課時計劃,按照教學要求,逐課進行教材分析,共同確定教學重點,確定教學最佳方案,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結構。
4.進行教學質量分析,共同研究改進教學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落實提高教學質量的有關措施。
5.定期總結教學經驗,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研究制定改進方法。可結合教學與學生實際,科研促教,開展旨在解決亟待解決的教學實際問題的課題研究,如案例研究、教與學方式方法變革的研究。

小學語文教研組和備課組是什麼意思

教研組,即學校內研究教學問題的組織
教研組的全稱是教學研究小組,是學校與教師的研發機構之一,它不但是教師專業能力增進的重要舞台,還是教師形成專業歸屬感與學科崇拜的發源地。根據現有資料,教育部於1952年頒發的《中學暫行規程(草案)》中,早就明確規定:「中學各學科設教學研究組。由各科教員分別組織之,以研究改進教學工作為目的」 ,其任務為討論及制定各科教學進度,研究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爾後,教育部於1957年還頒發《中學教研組工作條例(草案)》。顯然,我國中學教研組是在學習蘇聯經驗的背景下建立的。

備課組是學校教研組下設的教研組織,是落實校本研究中「同伴互助」的主要組織
備課組是在同學科、同年級的基礎上組建的,開學時由各教研組與教師商量組成,並確定各年級學科備課組的組長。備課組每周進行一次活動,備課組組長負責安排和組織該年級、該學科的備課活動,並負責協調該學科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教學情況的監控和反饋。備課組活動要做記錄。
教導處對備課組的活動不僅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要進行指導。分管教學的領導盡可能地參與備課組的活動,了解情況,參加教研組組織的示範、匯報、研究課及其評課活動。教導處應經常下發有關教研文件和經驗文章,組織學習,聘請專家來校舉行專題講座,舉行「青年教師教學論壇」、「學科專題研究」、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等。

㈢ 討論一下,各學校教研組中,各年級備課組集體備課怎樣進行才有實效

近幾年來,我校借鑒了其他學校集體備課的方法,在各個教研組的協調下,成立了不同年級的學科備課小組。集體備課是一種集體行為,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性質的教學實踐活動反饋,同時分配各自不同的備課內容及教學任務。集體備課存在很大的優勢,但備課過程中又會有不足之處,只有揚長避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備課的長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初中歷史教師集體備課的優勢
(一)使教師共享教育資源
一個完整的備課過程應有五個階段:准備階段、分析階段、創造階段(編寫教案)、提高階段(二次備課、調整和修改教案)、總結與反思階段。課後交流,就是對備課的總結階段。備課組教師在集體備課的情況下,要進行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以揚長避短,促進今後教學的進一步開展。集體備課活動的目的是解決教學中最實際的問題,使教師達到資源共享。新課程要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運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教師可以共享的資源如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等。以前學校有些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是從互聯網上找幾個與講課相關的課件,簡單地連接一下,這會令課堂效率大減。開展集體備課之後,我校的教師親自製作教學課件,他們首先會把教材吃透,再挑選和教材內容同步的幻燈片,突出使用課件的目的以及教學重難點。課堂上能用板書寫出來的,課件上就不再出現;課件的播放效果、文字的大小、顏色盡量做到不要太誇張。課堂主要是教學,不管多媒體課件使用起來多好,對教學只起幫助作用,不能主次不分、喧賓奪主。依據這些原則教師們做出的課件使用效果相當不錯,教師個人的資源被大家共同享用,省去了好多的時間和精力。如針對《和同為一家》的教學,教師們集體備課最後確定的課件一共13頁,涵蓋了與這一課教學相關所有內容:課題、學習目標、地圖、小結、練習、三個問題各1張、拓展內容5張,這樣的課件短小精悍,非常適用於歷史教學課堂。另外,集體備課給教師們搭建了一個,讓任課教師能平心靜氣地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同一個問題,大家一起暢所欲言,說出各自不同的看法。討論的問題趨於明朗化,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教研環境,每位教師都有各自的收獲,教師之間關系更融洽,縮短了教師間心與心的距離。
(二)讓年輕教師快速步入常規教學
我校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不流於形式,教師無論年輕還是年老全部都要參加。備課內容一般安排常規教學(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輔導好、做好考核與評價),總結上周取得的教學成績和存在的不足,找出彌補的措施,安排下一周新的教學任務。通常集體備課的情況是年輕教師發言比較少,多數時間是傾聽有經驗的教師講述課堂教學中的注意事項:怎樣突出教學重點、講明白教學難點,如何把握課堂、掌控課堂,如何合理、靈活地運用考核與評價,作業量如何合理安排,課堂出現意外情況應如何應對,怎樣主動關心學生、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等。年輕教師邊聽邊記,從中摘取對自己教學有益的內容,優化到自己的教學之中,加快進入教師角色的速度,決心盡快趕上其他教師,快速步入常規教學。
(三)利於不同學科知識的融合
歷史教學內容不僅涉及到語文學科的文字,還涉及到地理學科的地圖、政治學科的思想認識。涉及到的地理知識,如《春秋戰國的紛爭》這一課就涉及到考查學生的識圖填圖能力,先要掌握戰國七雄分別有哪幾個,要在地圖上准確填出各自的位置。《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涉及兩條絲綢之路的路線,陸上絲綢之路是考試必考的重點知識,它是我國最早有歷史記載的西漢與中亞、西亞和歐洲之間有貿易交往事件,需要學生先掌握絲綢之路的起止點,然後准確填在圖上。歷史教材中會涉及到許多與語文相關的內容,如成語「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三個成語出自於《江南地區的開發》,「以少勝多」「背水一戰」「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出自《伐無道誅暴秦》,「一鳴驚人」「老馬識途」「負荊請罪」「問鼎中原」等出自《春秋戰國的紛爭》,「因材施教」「謙虛好學」「溫故而知新」等出自《中華文化的勃興》。在集體備課時兼顧其他學科,有利於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知識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四)幫助教師優化教學環節
假如我校有一位教師參加優質課比賽,那麼這個年級的歷史教研組會安排專人負責幫助這位教師備課,從導入、板書設計、每個問題之間的銜接等進行指導。如導入這個環節,著名主編肖川說過:「導入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講求的是像磁石一樣吸引住學生」。那麼怎樣導入才能一下子把學生吸引住,跟著教師不知不覺學習新課呢?有的教師提議:從教科書中發動學生尋找「最」的方法導入新課。如世界上最豐富的古人類遺骨和遺跡的遺址在什麼地方?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什麼人?現在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是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分別由那兩個原始居民最先種植?當我們看到鳥巢、水立方等北京奧運場館時,為其精巧設計嘆服的同時,最早的原始人類的房屋是什麼樣子?來源於哪個最早的遠古居民?有的教師說利用教科書中的插圖導入,如講《大變革的時代》中的商鞅變法,教材給出《商鞅舌戰守舊群臣》圖,教師首先利用把歷史「復原」「重現」,然後向學生講解:商鞅手拿竹簡,秦孝公坐在地上,看著商鞅和不同意變法的保守派大臣。甘龍和杜贄辯論,商鞅把他們反駁得無話可說。最後秦孝公作出決斷:商鞅的說法是對的,就按照商鞅說的變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不知不覺就把商鞅變法記住了。集體備課這樣堅持下去,教師准確地傳授知識,優化了教師的教學環節,形成了團結向上的氛圍。
二、集體備課存在的弊端
(一)易使教師產生依賴心理
備課組長在開學初將所有教學內容的教案分給每位任課教師,讓他們分別上網查找,供教師共同使用。這樣列印出來教案既規范又美觀,足以應付各級組織的教學工作檢查,還可以獲得領導的好評,學校不必再擔心教師的備課出問題,教師不用再為重復寫教案而憂心。表面看來很完美,結果卻導致少數教師產生依賴心理,不認真鑽研教材,只把相關的教案復制、粘貼一下,不管教案是否符合自己教學,生搬硬套地全部搬來使用,教案、課堂模式變成「雙胞胎」,教師書寫教案獨特的個性被扼殺了。
(二)個別教師集體備課的興致不高
個別教師認為參加集體備課是一種負擔,他們會湊到一起,干一些改作業、看閑書、聊小天的事情,不願與別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彼此之間缺乏坦誠和真心,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多年來總結的教學經驗和反思,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分享的人也不領情,感覺有點吃虧,造成這些人的心理不平衡,從而就把集體備課變成一種負擔。
(三)集體備課易流於形式
雖然定時定點,人也到位了,但個別教師談不出有價值的觀點,只是循規蹈矩,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雖然有集體備課活動的記錄,但無實質性內容,只是知識點的羅列,提綱挈領,過於粗略。雖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夠深入,質量不高。盡管集體備課形成的教案研討比較充分,但有些教師課上仍然用自己固有的一套方法。
發現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集體備課作為一種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科研活動,它是教師密切合作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教學信息和靈感的巨大源泉。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它將倍受關注。只有揚長避短,集學科成員智慧解決課堂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

㈣ 如何加強備課組建設

一、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思想

一是成績觀——正確看待成績。本學期以來,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們小學數學備課組是一支務實高效的團隊,老師們在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的帶領下,工作盡心盡責,富有愛心,甘於奉獻,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深入開展學科活動,狠抓教學質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數學科成績躍居全區前列。尤其是學科信息化建設、網路教研、奧數等在省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形成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與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分不開的。

二是問題觀——沉著應對問題。當然,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們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比如學科教研組、備課組有待加強,教師隊伍發展不平衡,教學研究不夠深入,學生計算能力有所下降,應用題的解題能力有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比較浮躁,主動學習的願望不強,等等。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認真進行分析,深入開展研究,積極尋求辦法,妥善地把這些困難和問題解決好。

三是質量關——樹立質量意識。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培根說過,「數學使人周密。」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科教育的優勢,強化育人功能,打好人生的底子,讓學生變得聰明起來。數學教育的真諦是什麼?不是單純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是通過數學學習來發展學生思維,提高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即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世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那麼,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質量觀?我認為,就是我們討論教學質量,必須把它放在整體育人的框架下來研究,樹立新的人才觀和質量觀。「立德樹人」永遠是首位,數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具有高分數,還要有高品質和高品位。單純抓分數,既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抓不出成效來,因為現在考試的指揮棒變了,注重考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只重視知識的傳授,這樣的學生既沒有學習力,也沒有發展力。因此,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學數學不是為了數學本身,而是通過數學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一種思想方法,能夠解決一些非數學的問題。

四是人才觀——進步就是優秀。我認為,對人才的理解應該寬泛,凡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都應該是人才,像孫中山、楊政道這樣的社會精英是人才,像我一樣的清潔工、建築工也是人才,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有清晰的人生目標,有健康的人生態度,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堅強的毅力,通過自食其力,獲得生存的本領,能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就是人才。

二、加強業務學習,明確評價標准

數學教師,最重要的兩條,就是要有責任心和上進心。我們既要學數學教育學和教學法,更要學數學知識,一個數學教師,學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我們學校依據《區小學學科教研組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修訂了《學校教研組、備課組工作職能及評估條例》,裡面對備課組的職責、流程和評價標准,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希望我們備課組利用專門的時間,組織老師們認真學習,開展討論,領會精神,深入實踐。

三、狠抓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備課。嚴格落實集體備課制度。

1、扣住關鍵點。按照「四定」(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定主發言人),「四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要特別重視在集體備課指導下的個性化備課,每節課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恰當地確定三維目標,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選擇好教材,做好必要的學法指導,設計好每個教學環節,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學會、會學。

2、尋求生長點。備課的重點和關鍵是抓好說課。以說課為中心環節,開展備課、說課、上課、評課系列活動。說課要把握住「課標、教材、教法、過程、板書、反思」六個環節,深入開展實踐和研究。

3、選好掘進點。備課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學習需要等,瞄準方向,找准問題和症結,集中精力,尋求突破,讓備課切合實際,高效優質。

4、找准結合點。學校實行的「青藍工程」「一課兩講」「兩課一評」「教學質量診斷」等,這些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集體備課在實施過程中,不是全能全優的,使用不當,便會功效全無。因為集體備課不等於個人就不努力了,集體備課是把教師從大量的、泛泛的備課勞動中解脫出來,轉變為現在集中精力,深入研究,精心備好一個或幾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突出重難點。另一個原因是,資源共享不等於拿來主義,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自己教學風格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上課。認真落實學校「四重一主」的教育教學原則,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重知識,即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能力,即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重個性,即注重學生秉賦、興趣和特長的培養;重發展,即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一主」,指充分尊重和支持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健康成長。此外,課堂教學還應該有情趣,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盡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讓課堂煥發出師生生命的活力和光彩。

——作業。要著重培養學生自主作業的能力,作業題要優選,真正做到減負提質,容量要適度,要體現層次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另外,作業要及時批改,及時反饋,調整教學策略。

——輔導。要「培優輔差」。我這里主要強調一下後進生的輔導問題,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要知道,差異也是一種教學資源。教師要厚愛後進生,不斷給予期待,天長日久,孩子會終有所獲的。課堂教學分梯度,作業設計分層,做到「三個優先」,即後進生作業優先批改,進步優先表揚,有困難優先幫助。我們老師及時而真誠的對學生進行表揚,「需不需要老師的幫助」,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在學校里,隨時都可以獲得老師的關愛和幫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檢測。讓學生明白,在學校讀書,主要任務是學習,而考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人生不是一次終結考試,而是天天不斷的突擊檢測」。要開展單元達標訓練,平時在教學中,力求做到堂清、日清、周清、月清的「四清運動」,及時反饋,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

四、開展教學研究,推動學科發展

小學數學很初等,比較簡單。但我們老師要真正掌握和研究這門學科,卻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老師著眼要高,著手要實。英國著名數學家阿蒂亞說過,「數學的目的,就是用簡單而基本的詞彙盡可能地多解釋世界。如果我們積累起來的經驗要一代一代傳下去,就必須不斷把它簡化和統一。」意思就是說,我們老師要把復雜的數學變的簡單一些,把難的變成容易的,把高等的變成初等的。

對數學學科而言,問題是數學的核心。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數學學科研究的內容非常廣泛,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大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另外,數學思想在小學學科里的滲透,也是新課標最顯著的特徵之一。特別是函數的思想,工程方法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寓理於算的思想。數學教學的本質就是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以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希望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找准問題的切入點,深入開展研究,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不斷推動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㈤ 如何使備課組活動實在高效 高中語文

備課組是年級部領導下的落實學校教學工作的教師基層組織。備課組長的主要任務是抓好本年級學科的備課工作,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備課組長的角色定位:
學科教學計劃的制定者.2.學科教研活動的組織者.
3.學科教學常規的督促者. 4.組內人際關系的協調者
5.學校和老師信息溝通者 6.學科教學質量的責任者.

備課組長的工作職責如下:
1、負責本年級學科的教學工作。制訂教學計劃,組織備課組教師認真學習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定位、進度和難度、容量以及作業量。組建學科題庫,做好存檔工作。教學計劃要明確具體,操作性強。計劃的制定要考慮其前瞻性,既要考慮一周的學科教學內容,也要顧及一個月、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各學課要公示每周教學計劃並匯報其落實情況。
2、按計劃組織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做到「三備」、「四定」「五統一」、 「六明確」。三備即:備教材、備教法學法、備學生,四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五統一指: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統一內容、統一作業、統一考查。六明確指:教學過程中明確基本知識點;明確基本能力訓練點;明確思想教育基本結合點;明確知識遷移的基本結合點;明確重點;明確難點。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各課任教師要根據所教班級的情況,認真進行二次備課.認真開展教法學法研究,探索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效教學方法。

㈥ 備課組長與教研組長有什麼區別

備課組長與教研組長區別如下:

1.負責的工作類型不同。

教研組長負責年級的學科教學與教學教研工作。如:負責學校的教學安排、研究之類、課程安排、組織公開課示範課、下達教學任務、負責教學效果成績的分析、教師的評價等。

而備課組長的職責為負責集中教師一起備課。

2.權力大小

教研組長是在學校教學校長和教導處主任直接領導下的年級學科負責人,

備課組長只負責教研組內的備課任務,教研組長是備課組長的上級人員。

(6)學科備課組擴展閱讀

教研可以從教研的發生地點、教研的組織主體、教研的目標三個角度對教研進行劃分。

1.教研的發生地點把教研劃分為實地教研和網路教研。由於實地教研和網路教研不存在誰比誰高級的問題,因此這種劃分是教研的分類。

2.教研組織主體。教研可以劃分為校本教研、校際教研及區域教研。由於這三種教研的類型存在著范圍的等級差別,因此這種劃分是教研的分層。

3.教研的分元。即:職業道德、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因此,根據教研指向的目標,教研可以劃分為職業道德教研、教學設計教研(或稱課前教研)、教學實施教研(或稱課中教研)、教學評價教研(或稱課後教研)及課題教研。

由於這樣劃分的五種教研既彼此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因此是教研的分元。

㈦ 怎樣當好一名備課組長

一要樹立好自己的威信.
備課組長威信的樹立不能靠學校、教務處或年級組的指定而確定,不能靠你是組織程序上的組長就立馬成為了這個小團體中的「頭」。備課組長的威信要樹立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三點:首先要有自覺的「公僕」意識,能夠誠心誠意地做好服務工作,要熱心為同級學科老師服務,將有用、有效的教學資源毫不保留地提供給年級學科老師,同時放手發動和鼓勵同級學科教師大膽地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其次要有過硬的教學水平,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在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把平時的每一節課當優質課上,把優質課當平時的課上,使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和教學成績保證在中等以上的水平;第三要善於觀察問題和發現問題,要注重觀察同級學科教師的工作方法和課堂教學中暴露的問題,及時與同級學科教師交流,並提出自己認為切實有效的整改意見。
二要把學科教學安排好。對於學科教學,學校有總體安排,教務處有具體安排,年級組也有一定的意見,但是這些安排和意見都不可能具體到每一個學科以及每一個學科的每一章節,更多、更詳細的安排還是需要備課組長來考慮。比如教學進度應該如何,對於某一章節應採用何種方法,教學的坡度和標高應確訂在什麼樣的標准范圍內,課堂上如何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和進行小測驗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備課組的學科教學有計劃、有安排、有序有效,才能為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要與同級同學科教師搞好團結協作。只有團結才能同心協力,只有協作才能用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效益;同時搞好團結協作也是搞好集體備課的關鍵,只有集體備課搞好了,同級同學科教師才能達到在教學進度、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上的一致,而決不能太保守、算小賬。當然,作為備課組長也要鼓勵同級同學科教師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爭當本學科教學的排頭兵。
四要在平時做好教研記錄。許多備課組長在接受年終檢查時,急得焦頭爛額;翻箱倒櫃也找不出領導需要的東西;還有的在檢查前幾天熬更守夜,編造材料,結果領導還是被領導看出了破綻,落頓批評,讓人苦不堪言。其實好多工作我們在平時都做了,關鍵是沒有做好記錄,作為一名備課組長,要把工作做在平時,要做得認真、仔細,以免最後關頭自己受苦受累還不討好。

㈧ 學科備課組的學科備課組活動原則

1.實效。解決教學流程設計、重點難點突破等實際問題。
2.共享。真誠合作,人人參與,專實現智慧和資源的共享屬。集體備課時,老師們把各自帶來的不同的備課資料和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有效溝通。
3.研討。集體備課時,針對每個問題或課堂設計等,各抒己見,經過討論、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
4.互補。取長補短,集所有成員智慧於一體,把集體智慧化為個人教學行為。

㈨ 學科備課組的建立目的

教師能否上好課,關鍵在於上課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備,即是否進行了深入細內致的備課,備好課容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1、21世紀是合作與競爭的時代,依靠傳統的「單兵作戰」的備課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更需要老師們精誠合作、共同提高。建立備課組勢在必行。
2、通過備課組的活動,有利於增進老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氣氛,開發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推廣學校優秀老師的教學經驗,縮短年輕老師的成長周期,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3、教師是教育問題的直接研究者和解決者,他們的工作與教材的發展、課堂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學生學習的評價等方面緊密相連。通過開展備課組的活動,時刻關注課堂的教學過程,及時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就顯得十分必要。這也是一種最有效的行動研究素養的培養,是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4、教師備課組的活動以其解決問題時效性強、獲得效果佳而有效地架起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在改善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學科備課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