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期末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頷(hàn)首低眉
B. 禁錮(gù) 招徠(lái) 詰(jié)責 眾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門楣(méi) 即物起興(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廣袤(mào)無垠
2. 下列各組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落弟 奧秘 相形見絀 翻來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製濫造 滄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躊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寫下列詩句(6分)
(1)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人生自古誰無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4)不畏浮雲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6)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 請將下面陸游《岳池農家》里的兩句詩寫在後面的空格內. (2分)
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5. 請你寫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鳥蟲魚的古詩詞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內。(2分)
6. 下面畫橫線的句子都是病句, 請任選2個修改. (4分)
從2003年5月21日開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圍內召開了聲勢浩大的義務教育執法檢查,②歷時大約整整6個月。依據有關義務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此次檢查的主要內容有七個方面,③即政府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及履行義務教育職責,落實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的情況,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義務教育普及情況,④中小學布局調整,增加辦學條件情況,教育違規收費情況,⑤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師利益保障情況等。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與前後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2分)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閱讀題(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 分別回答問題. (10分)
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幹事到我寓里來了,要借我的講義看。我檢出來交給他們,卻只翻檢了一通,並沒有帶走。但他們一走,郵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開看時,第一句是:
「你改悔罷!」
……其次的話,大略是說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在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末尾是匿名。
我這才回憶到前幾天的一件事。因為要開同級會,幹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宇旁邊加了一個圈。我當時雖然覺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譏刺我了,猶言我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
……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
8.簡要概括上文所寫的主要的兩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樣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嗚呼,無法可想」的感慨,表現了「我」怎樣的思想認識?(2分)
答:
11.文中「我」經歷的事情和「棄醫從文」的選擇,對你有哪些啟示? (寫對兩點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題. (14分)
詩中有科學 (節選)
葉永烈
①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這話不假。
②記得一位電影導演讀唐詩,對杜牧的《山行》一詩進行分鏡頭:「遠上寒山石徑斜」是 (1) ,「白雲生處有人家」是 (2) ,「停車坐愛楓林晚」是 (3) ,而「霜葉紅於二月花」則是 (4) 。他還認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後兩句屬「主觀鏡頭」——「舉頭望明月」是仰視鏡頭,「低頭思故鄉」是俯視鏡頭。
③一位畫家讀古詩,則喜歡分析詩中的色彩,她以為「萬綠叢中一點紅」、「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強調了暖色調,而用冷色調為襯托。「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把鵝在水中那鮮明的色彩寫得多麼逼真,而蘇軾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則是一幅水墨國畫。
④我很喜歡李賀那首充滿幻想色彩的《夢天》。詩人做起南柯之夢,翩翩然在太空中遨遊,他「回頭下望塵寰處」,看到什麼景色呢?呵,「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原來,他看到中國九州就像九個煙點子似的,而大海彷彿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猶如宇航員在太空中所見到的那樣真切。然而,李賀生活在唐朝,終生未離開過地球,也從未聽說過什麼「宇宙航行」,況且他只活了二十七歲。我反復吟誦《夢天》,深深佩服這位青年詩人那豐富的科學想像力!
⑤我以為王之煥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嚴格符合幾何定律的。確實,「望遠必須登高,登高方能望遠」。觀察點越高,可見范圍越大、越廣,即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時候,人們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後來人們打仗首先搶占制高點,直到如今人們利用飛機、人造衛星那「高度優勢」進行偵察、勘查、攝影,其中的科學原理,豈不與王之煥的詩句屬於「同理」!
⑥辛棄疾在農村閑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詞中富有農業知識,《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聲」與「豐年」之間的有機聯系。青蛙俗稱「護谷蟲」,是一員捕蟲大將。蛙聲不息,除蟲去害,便使稻花飄香,五穀豐登。在《鷓鴣天》中,辛棄疾寫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這樣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經深知養蠶技藝,很善於掌握孵蠶、養蠶的季節。他在《菩薩蠻》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則是符合現代熱力學定律,說明任何物體都有自動降低自身能量的趨勢,即使是「青山」也無法遮住!
⑦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有一句並不引人注目的詩——「夜雨剪春韭」。我覺得,從這五個字中,可以考證出許多關於唐朝種植韭菜的知識:一、韭菜俗稱「懶人菜」。種一次,割多次。唐朝種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長,長了剪,而不是連根拔掉收下來;二、唐朝時已知春天的韭菜鮮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綿綿的夜間去剪,那時剪下的韭菜水靈靈的,可作佳餚。
⑧有趣的是,我還常發現,有的詩句從文學上講是難得的佳句,從科學上考證則不盡然。如李白《將進酒》一詩開頭兩句,曾為多少人所傳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其實,「奔流到海」變為水蒸氣後,還是「復回」了,依舊從「天上來」,落進黃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環不已。
⑨中國是詩的國度。多少年來,多少詩人「各領風騷數百年」,寫下多少長詩短句。然而,人們習慣地只從文學的角度審詩、選詩、注詩、評詩。其實,詩中也有科學,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用科學的眼光來審詩、選詩、注詩、評詩。
12. 請根據你對杜牧《山行》一詩的理解,將「特寫」、「全景」、「中景、「遠景」這幾個分鏡頭名詞分別正確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處。(4分)
13. 作者遣詞用句非常准確。比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點的詞語,你認為這兩個詞語能互換位置嗎?為什麼?(2分)
答:
14. 請在第⑤段橫線處填入杜甫詩中的兩句名句。(2分)
15. 請在第⑥段橫線處填入辛棄疾詞中的兩句名句。(2分)
16. 「我也讀古詩詞,不過,我常常從科學的角度品詩、評詩,分析詩中的科學。」一句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你認為應該放在哪兩個段落之間,才能使文章通暢?(2分)
答:
17. 不僅詩中有科學,成語中也有科學。如「迴光返照」,指太陽落下地平線時,由於光的反射,又有短時光亮,用來比喻事物滅亡前的短暫興旺,十分形象。請你也試舉一個這樣的成語,並作簡略說明。(2分)
答:
(三)文學名著名閱讀(3分)
18. 請你寫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對上述作品中哪一個方面感受最深刻? 為什麼? (2分)
答: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 然後完成2024題. (13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
A.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B.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C.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D. 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
2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2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2分)
無從致書以觀 益慕聖賢之道
當余之從師也 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
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 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卒之為眾人,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23. 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請用簡短的話歸納出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內)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雲南大學的學生馬加爵在一次與同學玩牌的過程中,因與同學發生了糾紛,受到了同學的侮辱,便懷恨在心。在經過准備後,他殘忍地將4位同學殺害了。馬加爵殘忍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但反思這起悲劇事件,如果當初那幾位同學不對他進行侮辱,傷害他的自尊,又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尊重他人,就會在陰霾的天氣里給別人投灑一縷陽光,在乾渴的日子裡給別人帶來一絲雨露,在寒冷的季節里給別人送來一片溫暖,學會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請以「學會尊重」這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於600字。(5)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文中也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測試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題
友情提示:親愛的同學們,如果這份試卷是蔚藍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鷹;如果這份試卷是碧綠的草原,你就是那馳騁萬里的駿馬;如果這份試卷是寬闊的大海,你就是那擊波逐浪的游魚。只要你放鬆、自信、沉著,相信你一定比雄鷹飛得更高,比駿馬跑得更快,比魚游得更遠!
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改正句中的錯別字。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隨波逐流,要高揚風帆搏擊驚濤駭浪;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做奔騰的活水去摧山坼地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慚形穢,要豪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獻自己的一點綠色。
①自慚形穢( ) ② 改為
2.仔細觀察下面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全家福 ,用簡潔的文字說明其含義。
3.按要求填空。
①表達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引用〈〈歸園田居〉〉(其三)中的詩句最合適的是 ,
;引用〈〈望岳〉〉中的詩句表達應該是 , 。
②〈〈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一幅塞外雄渾景象的名句是 , 。
③蘇軾〈〈浣溪沙〉〉中勸他人要老當益壯,珍惜時間的句子是 , !
④古詩詞中有很多詠秋之作,請寫出你熟悉的兩句。 , 。
古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4—9題。
(一)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這首詩中間兩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其中第二聯中的「隨」「入」兩字用得好,歷來被
人稱道。請簡要分析「隨」字好在何處。
5.這首詩融情於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二)
(甲)湖心亭看雪 張 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西湖游記一則 袁宏道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亻叔 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①,茶畢,即棹小舟入湖。花色如娥②,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③,方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④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①昭慶:寺名,在西湖東北岸上。 ②娥: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③如綾:形容極細軟平滑。 ④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東阿王,三國時曹植,封東阿王,文學家。他作過一篇《洛神賦》,說他從京都洛陽回封地,路過洛水,精神恍惚時忽見水邊有個美女,是洛河之神。於是用大量華麗文字形容洛神的美及自己的愛慕之情。原文沒有說是夢。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 湖中人鳥聲俱絕 俱:
② 余拿一小船 拿:
③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④ 茶畢,即棹小舟入湖 棹:
7.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② 方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
8.甲文寫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作者選擇此時「獨往湖心亭看雪」,表現了他什麼樣的心態?
9.同是寫西湖美景,甲乙兩文各有特色,請選擇其中一文作簡要評析。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文後的問題。
(一)
當你在路邊草地或自家庭院里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時,你肯定不會感到驚訝。但在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們看來,這或許不是件尋常小事。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並沒有受到太大破壞。在自然條件下,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可能隨風飄盪幾十千米後才會落地,如果各種條件適合,它會在那裡生根、發芽、成長:山間溪水中的魚蝦可能隨著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戶……凡此種種,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
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1988年,幾只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一種類似河蚌的軟體動物)被一艘貨船帶到北美大陸。當時,這些混雜在倉底貨物中的「偷渡者」並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由於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佔領」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後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的飛機上曾先後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10.什麼叫「生物入侵者」?請從第一段中找出一句話概括。
11.「生物入侵者」帶來的不良後果有哪些?
12.如何理解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13.你認為選文的說明語言有何特點?請舉例說明。
(二)航空與航天的主要區別
①航空與航天是人們經常接觸的兩個技術名詞,兩者雖然僅一字之差,卻被稱為兩大技術門類。這是為什麼呢?您稍加註意就會發現,航空技術主要是研製無人航天器、載人航天器、運載火箭和導彈武器,航天技術主要是研製軍用飛機、民用飛機及吸氣發動機,最能集中體現兩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從航空器與航天器的重大區別即可看出兩個技術領域的顯著差異。
②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氣層中飛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現代飛機 最大飛行高度也就距離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後飛機上升高度提高,它也離不開稠密的大氣層。而航天器沖出稠密大氣層後,要在近於真空的宇宙空間以類似自然天體的運動規律飛行,其運行軌道的近地點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對在運行中的航天器來講,還要研究太空飛行環境。
③航空器都應用吸氣發動機提供推力,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作氧化劑,本身只攜帶燃燒劑。而航天器其發射和運行都應用火箭發動機提供推力,既帶燃燒劑又帶氧化劑。吸氣發動機離開空氣就無法工作,而火箭發動機離開空氣則阻力減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氣發動機包括燃燒劑箱在內都可隨飛機多次使用,而發射航天器的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雖然太空梭的固體助推器經過回收可以重復使用20次,其軌道器液體火箭發動機可以重復使用50次,但與航空器使用的吸氣發動機比較起來,使用次數仍然是很少的。吸氣發動機所用的燃燒劑僅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發動機所用的推進劑卻是多種多樣的,既有液體的,也有固體的,還有固液型的。
④現代飛機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軍用飛機,至於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機,都是以亞音速飛行的。而航天器為了不致墜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運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圓形軌道上運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運行時都處於失重狀態,若長期載人會使人產生失重生理效應,並影響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員與飛機駕駛員比較起來,其選拔和訓練要嚴格得多。一般人買票即可坐飛機,而花重金到太空遨遊的人還必須通過專門訓練。
⑤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飛機,最大航程計約2萬千米,最長飛行時間不超過一晝夜。其活動范圍和工作時間都很有限,主要用於軍事和交通運輸。雖然通用輕型飛機應用廣泛,但每次活動范圍相對更小。而航天器在軌道上可持續工作非常長時間,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聯盟TM號載人飛船,可與空間站對接後在太空運行數月之久。再如太空梭,能在軌道上飛行7-30天,約1.5小時即可圍繞地球飛行一周。載人航天器運行時間最長的當屬和平號空間站,它在太空飛行了整整15個年頭。至於無人航天器,如各種應用衛星,一般都在繞地軌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測器,如先驅者10號,已在太空飛行了32年。
14.選文第③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吸氣發動機有什麼特點?
15.本文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有哪兩種?請舉例說明其作用。
①說明方法: 作用:
②說明方法: 作用:
16.通讀全文後,你能總結出航空器與航天器的重大區別有哪些方面嗎?
17.2005年10月,「神舟六號」飛船成功發射之後,中國航天計劃的下一個目標是進行月球探測,代號為「嫦娥工程」。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目前在技術上不存在任何問題,最快在三年之內,中國的月球探測器就可以飛向月球,如果一切進展順利,10年後,月球上將出現中國人的身影。假如十年之後,你被選為我國登月第一人,當五星紅旗在月球上飄起時,你會對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說些什麼?
作文
㈢ 八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期末試卷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 (15分)
1.你能根據拼音,把所表示的漢字依次寫在文後橫線上嗎?(2分)
潺潺流淌、滋潤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親從自己血管里擠給生民的玉液qióng漿。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會蓬蓬勃勃,焦渴的動物就會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盪。
2.你能運用課內外古詩積累填空(2分)
①杜甫《春望》的頷聯是
②《游山西村》一詩中,表明困難中仍然蘊藏有希望哲理的詩句是
③《使至塞上》一詩中,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
④《三峽》中與「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3.你能找出填入下面橫線處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句子嗎?( )(2分)
特別是每當清晨和傍晚,眺望環山,別有一番大自然的風韻。早晨, ,乳白色的雲紗飄游山腰,像仙娥在輕輕起舞。傍晚, ,轉眼間, ,在暮色降臨山野的蒼茫中,峰頂卻凝聚著一片彩霞,經久不滅。 ①千山初醒,朝雲出岫 ②朝雲出岫,千山初醒 ③霞光傾瀉萬山,夕陽映照重巒 ④夕陽映照重巒,霞光傾瀉萬山 ⑤太陽落山,霞光消褪 ⑥霞光消褪,太陽落山 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4.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學生喜愛的中外名作」叢書,請你從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選擇一部(篇)推薦給出版社,並寫出推薦理由。(2分)
《背影》 《魯濱遜漂流記》 《西遊記》 《阿長與〈山海經〉》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蘆花盪》
推薦的篇目:
推薦的理由:
5、閱讀下面的語段,從你的積累中也選擇一個妙用的量詞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將語段補充完整。(2分)
漢語中有一些量詞形象生動,極富韻味。比如一「刀」紙。剛剛製成的紙,張張鋪設整齊,未曾經過剪裁,未染些許墨汁,手起刀落,厚實的一摞紙坯子旋即被劈開,毛邊不飛,利落的聲線猶在耳邊。還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嗎?再比如
量詞,一個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態神韻描摹傳達出來,這實在是中國人的智慧。
6.你能猜出這兩條謎語的謎底嗎?(2分)
某年冬天,蘇東坡和詩友袁公濟踏雪賞景。兩人站在一座橋上,向前方望去,只見白茫茫一片,不見一個行人。
袁公濟忽然來了興致,出了一道迷語,讓蘇東坡猜。他的謎面是:雪徑人蹤滅。這是從柳宗元的「萬徑人蹤滅」化出的。要求猜半句七言唐詩。
蘇東坡暗自思忖,一時想不出謎底。正在窘困間,只見一群覓食的山雀沖天飛去,他頓覺豁然開朗,胸有成竹地說道:「公濟,我也有一謎:雀飛入高空。同樣猜半句七言唐詩,把你那半句補齊吧。」
袁公濟一聽,哈哈大笑:「佩服!佩服!」原來蘇東坡不僅猜出了謎底,還非常聰明地「和」了一謎。
這兩條謎底組成的一句唐詩是:
7.你能介紹自己的家鄉自然風光或土特產品嗎?(3分)
請你給初到麻城的外地人(來走親戚的老大爺、來投資企業家、來學習的初中生,三者選其一),介紹本地的自然風光或土特產品。字數不超過50字。
二、閱讀與欣賞
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 8--12題。(11分) (甲)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諫③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父不從,作輿④,捐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注釋:①原谷:人名。②捐:拋棄。③諫:好言相勸。④輿:手推的小車⑤凶:不吉利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⑷谷年十有五( ) ⑸是負義也( ) ⑹乃載祖歸養( )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良愕然,欲毆之 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捐祖於野 移其民於何東 C. 父以足受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D. 乃載祖歸養,乃不知有漢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良殊大驚,隨目之 (2)豈有老而捐之者乎?
11.甲文中老父的怪異行為主要表現在哪裡?乙文中原谷父親後悔的原因是什麼?(2分)
甲
乙
12.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2分)
甲
乙
(二)誰趕走了鳥類(14分)
①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鳥聲了。有幾次我豎著耳朵諦聽,只有車輛超標的喇叭聲和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車輛和工地是目前中國城市的兩只腳,一個城市的發展就是靠這兩只腳走出來,我知道。
②我還知道是誰驅趕了鳥類。
③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後我照例由那條林陰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鳥和候鳥大會師的時候,希望能在濃陰處聽場鳥的演唱會。
④小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氣壯的人信手摺下又信手扔下的,它們露宿一夜後絕望地挺著身子。
⑤終於聽到鳥鳴,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僅僅是試了嗓子,歌聲便戛然而止。正疑惑著,我看到一個舉著汽槍的興高采烈的男人。
⑥我的憤怒忽地涌到臉上,也只是涌到臉上而已。我想喊卻沒喊一聲,想吼也沒吼一下,想罵當然也沒罵一句。我 A 連盯著他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若無其事地從那個男人身邊走過去,像見了貓的小老鼠,B 他是槍殺無辜的劊子手,我是目擊者,是證人。
⑦真該感謝多年訓練出來的「冷靜」。「冷靜」告訴我:別理他,他會罵你神經病、瘋子。再做一次於事無補的神經病、瘋子有什麼好處?
⑧「冷靜」 安慰我:再說罵他一個人有什麼用?回頭你可以寫文章罵,告訴更多人愛護鳥類。
⑨不久,我在家裡還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傢伙在飯桌上大談他捕鳥的本事,最高紀錄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隻,而我雖然心裡難過憤怒,居然沒有把他趕出去。
⑩我們的大眾可以容忍兇殘者的胡作非為,卻容忍不了年輕人的「異常舉動」。我就是人們矯枉過正的典範,幾年前還熱血沸騰,幾年後就如此「冷靜」了。
⑾我會寫文章嗎?或許。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會自我安慰,發現自己軟弱卑微但又不願承認,總會寫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罵那些他們想痛罵的人,雖然他想痛罵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書和報紙,自己卻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堅強勇敢偉大一會兒。
⑿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說我是個「好人」,好妻子好媽媽好媳婦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卻蛻化成了罪犯最可恥的同謀。驅趕鳥類的不僅是槍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這樣視而不見、冷眼旁觀的「好人」。
⒀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鳥聲了。我無法不懷念鳥聲,像懷念因為我疏忽而遠走他鄉的最親密的朋友。
⒁一處濃陰,三五隻鳥,曾把我和喧鬧的世界隔開。那清麗的歌聲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塵埃和身上的疲憊,任何人類的語言無法代替。
⒂沒有了自由的鳥的鳴唱,便無處可逃,擁擁擠擠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鬧包圍了我,無處不在。
⒃在喧鬧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尋找我們口口聲聲的「人類朋友」━━鳥類。
⒄「我們的朋友」在鳥市上被明碼標價。
⒅「我們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樣的餐桌,塞進各式各樣的嘴裡。
⒆我們這親友待「朋友」太「好」。不用多久,我們這些「好人」的後代只能到鳥市上去認識「我們的朋友」了。
⒇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到鳥聲了,我無法不擔心我和我的同類。鳥是人類的長喉,向上帝傳達的人的聲音,而空中飛過的鳥則是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一個民族的鏡子,反映著人之所以為人的最起碼的良知。
(21)鳥聲漸遠。漸遠的又何止是鳥聲呢?
13.文章標題是「誰趕走了鳥類」,閱讀全文後,你認為這里是「誰」指的是什麼人?(2分)
答:
14.第①段中加點的「豎著耳朵諦聽」,從內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強調的是什麼?(2分)
答:
15.比較下面的兩個句子,說說哪個表達效果好,為什麼好? (3分)
①小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氣壯的人信手摺下又信手扔下的,它們露宿一夜後絕望地挺著身子。
②小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們露宿一夜後絕望地挺著身子。
答:
16.文中寫了作者沒有阻止舉著汽槍打鳥的男人的行動,寫這件事時作者詳寫的是什麼?為什麼詳寫?(2分)
答:
17.根據文意,依次填到第⑥段A、B處恰當的一組詞語是( ) (1分)
A. 甚至 雖然 B. 甚至 何況 C. 但是 雖然 D. 但是 何況
18.第⒂段中,作者說「無處可逃」、「無處不在」,她是說誰「無處可逃」,什麼「無處不在」?(2分)
答:
19.文章末段說「鳥聲漸遠。漸遠的又何止是鳥聲呢?」從全文看,你認為「漸遠的」除了「鳥聲」還有什麼?(2分)
答:
(三)前景誘人的「電子報紙」(8分)
⑴在信息量迅猛遞增的當今時代,人們渴望用更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跟上時代的步伐,人們期待已久的電子報紙,已經率先出現在美國的電腦屏幕上。電子報紙的問世,被人們稱為是報業的一場劃時代的革命,被專家們視為「21世紀的寵兒」。
(2)何謂電子報紙?簡言之,它是在排、印、投送方面基本上實現電子化的報紙。作為一種新型信息載體,和普通報紙相比,其功能相似,但徹底告別了紙介形式。
(3)對於信息高速公路,人們已不再陌生,作為GⅡ的雛形(或者說骨幹),internet(網際網路)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發展起來,並已形成聯接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空前規模,「電子報紙」正是在這樣的科技背景霞走上歷史舞台的。
(4)那麼,和普通紙介報紙相比,電子報紙有哪些優越性呢?
(5)首先,它比普通報紙更「活」。電子報紙不僅僅是把報紙的版面展現在電腦屏幕上,而且讀者可以根據興趣和需要,進行查閱和檢索,了解與報紙有關的背景,以及過去發表的文章。還可以藉助電腦與文章作者、編輯甚至文章中涉及的有關人士接觸,實現了與讀者(或是用戶)的直接交流。
(6)電子報紙的另一個突出的優點——向讀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一般的報紙因版面的局限不可能達到這一目的。因為電子報紙增加信息量的投入,只要利用已有電腦服務設施就行,無須再增加成本。
(7)此外,由於採用了排版閱讀系統,大大縮短了原來采編、錄入、製版、印刷、發行組成的出版周期,從而提高了報紙的時效性。
(8)還有,由於電子報紙告別了紙張,以數據形式在網路空間傳播,資金緊張、勞力不足、運輸不便等一系列難題便一一迎刃而解了。
(9)據統計,1994年網際網路上的電子報紙還寥若晨星,截至1995年末,網上發行的出版物已難以數計。在我國,信息產業已成為國家「九五」重點發展項目。這一切表明,在我國發行電子報紙的良好社會環境已經具備。
(10)目前,電子報紙還處於試驗階段,至於電子報紙將來是否會完全取代白紙黑字的普通紙介報紙,或者兩者相互補充,並行於市,尚不得而知。不過,由於時代的需要,電子報紙的前景十分誘人。
20.電子報紙產生的科技背景是什麼?(2分)
答:
21.這篇文章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作比較,聯系本文思考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2分)
22.用簡潔的語言分析文章(4)——(8)自然段的內容、順序和結構特點。(2分)
答:
23.文章結尾說「目前,電子報紙還處於試驗階段,至於電子報紙將來是否會完全取代白紙黑字的普通紙介報紙,或者兩者相互補充,並行於市,尚不得而知。」從文中的信息看,你認為電子報紙將來會完全取代白紙黑字的普通紙介報紙嗎?談談你的理由。(2分)
答:
(四)留點空白(劉書全)(12分)
①人與人在交往中應留點空白,為他人留點空白,才能友好相處;給自己留點空白,才會快樂度日。
②為他人留點空白,遇事能讓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愛心;為他人留下三分寬恕,人際關系就不會緊張;凡是能為他人留下設想的空白,世界就會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給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給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風雲變幻,何處沒有矛盾,何時沒有紛爭?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沒有堅忍的心智,沒有寬容的胸懷,就無法與他人和睦相處: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許他人的誤解,刁難,甚至傷害……但是,一切都將過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為他人留下三分餘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化誤會為理解,化狹窄為廣闊。最終會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動物,有喜也有悲,有愛也有恨。給自己留點空白,會使心靈更暢快地呼吸。當你得意時,留點空白給思考,莫讓得意沖昏頭腦;當你痛苦時, , ;當你煩惱時, , ;當你孤獨時,留點空白給友誼,真誠的友誼是第二個自我。人就是這樣,痛苦可以忍受,淚水可以恣情,但絕對不能灰心,低頭,停止不酋:當生活把你逼進狹窄的小路,留點空白,留點光亮給心境,就會變小路為寬廣大道。
④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若是給他人和自己留點空白,就會無怨無憂,知足常樂。其實,一個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會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會得到滿足,不會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養世人,粗茶淡飯具備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就不必眼饞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車騎,又能鍛煉身體,就不必眼饞他人有小汽車接送……人世間的事物紛繁,有領導者就有被領導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與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誠實勞動,會獲得一份甜蜜的果實,且儉朴的生活,會更貼近生活的本質,享受生活的樂趣,不至於迷失在光怪陸離的表面。為此,何不給他人和自己留點空白,求得安寧,活得開心、快樂一點呢?
⑤人生一世,對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對,更不需要費心去思考其細節,給人給已留更多的空白和餘地,留更多的靈氣,才會快樂、幸福度過一生。
(選自《思維與智慧》,有刪改)
24.標題「留點空白」的含義是 。(2分)
25.結合語境,解釋第②段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26.仿照第③段中的相關句式,在下面橫線上填人恰當的句子。(2分)
當你痛苦時, , ;
當你煩惱時, , ;
27.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你認為「人生一世」,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對,更不需要費心去思考其細節」?請作簡要分析。(2分)
答:
28.文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品味的語句,請自選一處作簡要賞析。(2分)
答:
29.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本文所談論的話題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對目前正在開展的「創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諧社會」等活動同樣具有啟發作用。
B.第②段提到了人與人在交往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我們通常所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風平浪靜」的處世哲學意思相近。
C.第④段中提到的「光怪陸離的表面」是指一個人一旦玩物喪志、不思進取,就會整天沉湎於花天酒地、碌碌無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語言朴實,條理清晰,說理辯證,蘊含哲理,表現了作者寬廣的胸懷,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感染力較強。
三、語文綜合學習:(10分)
今年是抗戰勝利六十周年,聯系《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綜合學習,完成下列題目:
30、我們班准備舉行一次抗日小英雄故事會,請你寫出本次活動的過程:(3分)
(1)
(2)
(3)
31、同學們的故事,我們將收集整理成為一本故事專集,請你為這本專集命出一個有新意的名字。(2分)
專集名字:《 》
32、你在這次活動中將為我們講述哪一位小英雄的故事?請簡單的介紹他的事跡或寫出一段關於他的精彩小故事,並且對他作出自己的評價。(4分)
故事:
評價:
33、中國古代有許多軍事家,他們留下了許多關於軍事的名句,請寫出兩句:(1分)
①
②
三、寫作與表達。(40分)
(1)人生離不開希望,沒有希望的日子生活會暗淡無光。希望隨處可見,父母眼神里飽含著希望,師長叮囑時寄託著希望,朋友交往中浸透著希望;希望因人而異,有的希望自己學業有成,有的希望家庭幸福,有的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希望伴隨著人的一生.只要守住心中的希望,成功離我們很近;只要擁有美好的希望,幸福就在我們的心裡。 請以「希望」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內容緊扣話題,題目自擬,除詩歌、劇本外,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襲試卷中的閱讀材料。 (2)請以「想起了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題橫線上填寫上人、物、景、事等方面的詞或短語,除詩歌、劇本外,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襲試卷中的閱讀材料。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模擬試題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淳 瓊 孱 蓊2.⑴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4)有時朝發白帝,暮宿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3. C 4. 略5.一「葉」孤舟,那浩淼的江水中的扁舟,不正象風中的落葉一樣飄搖嗎?6、袁公濟的「雪徑人蹤滅」猜這句七言唐詩的前三個半字:一行白路;蘇東坡的「雀飛入高空」猜這句七言唐詩的後三個半字:鳥上青天;兩條謎語的謎底合在一起,便是唐代大詩人杜甫七言詩《絕句》中的一句:「一行白鷺上青天」。7自然風光:城北的麻姑仙洞,相傳是東晉後趙大將麻秋之女得道登仙之處,這里樹木蔥蘢,奇山異石,小徑靜謐,有世外桃源之感.特產:麻城有著名的待客佳餚,用肉抹和魚漿精製而成,嫩而不膩,清新爽口。
二、閱讀與理解。
(一)8(1)穿著(2)回頭看(3)離開(4)通「又」(5)這(6)於是、就9. B 10.(1)張良感到很奇怪,隨即望著老人(離開)。 (2)哪裡有(因為)年老就拋棄他的呢? 11 .第一問:老父叫不認識他的張良為他撿鞋子、穿鞋子。 第二問:生怕自己老了以後也被兒子拋棄到野外。12.敬老愛老(二)13.槍手和伐木者以及視而不見、冷眼旁觀的「好人」14.突出強調了鳥的稀少或很久沒有聽到鳥聲了15.①句好。①句中 「理直氣壯」 和 「信手」 形象地寫出某些人不文明的行為和習慣, 表達了作者的強烈不滿。16.詳寫了「我」當時的心理活動, 顯示了像「我」這樣的「好人」 事不關己、明哲保身的處世態度; 詳寫的目的在於通過對自我的剖析, 告訴人們, 保護生態環境是人人有責的, 不能只是「心動」, 而無行動。 (意思正確, 言之成理即可)17.A 18.「我」;喧鬧19.「漸遠的」 還有人之所以為人的良知。 (意思正確, 言之成理即可)
(三)20.網際網路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發展起來,並已形成聯接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空前規模21.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能使被說明的事物特徵更清楚,給讀者留有深刻印象。如文中通過比較我們就非常清楚電子報紙的優點。(註:要聯系本文來分析,否則只給1分)22.4-8段是說明電子報紙的優越性,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結構上是先總寫後分說,並有「首先」「其次」等詞語的運用,層次非常清晰。23.略(言之有理即可)
(四)24.每個人都要有愛心,對別人的感受體驗要看得重一點,多一點寬容和理解:每個人都要有平常心,對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點自律和苛求。(要求能從對他人和對自己兩個方面作答,意思對即可) 25.坦坦君子:指襟懷坦白、德才兼備,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狹窄、報復心理很強,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人。26.句式、內容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如:留點空白給安慰,莫讓痛苦窒息心靈;留點空白給快樂,煩惱就會煙消雲散 27.(2分)本題不設統一答案。評分要點:能結合文章中心,從對自己或對他人的態度作適當分析即可。如:人生一世,對有些事情,譬如像個人的功名利祿、恩怨得失就不必刻意麵對,過分追求。同樣道理,對於別人對自己的一些偏見或看法也不需要費心和介意,因為凡事只要心地坦盪、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就能夠笑面人生,快樂幸福。28.(3分)本題不設統一答案。評分要點:①能找出一處優美的語句,得1分;②能對該語句從思想或語言等方面作賞析,得2分。29.C 30、(1)主持人講話,可以宣布活動程序和規則。(還可以播放一段影視錄象引入活動)(2)同學們分別講述自己的所知道的故事。(3)進行總結評比。(可以回憶抗日經典影片中的歌曲來結束本次活動)31如: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烽煙下的燦爛童年;他們在烽火中鑄造;烽火少年。32、略 3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㈣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頷(hàn)首低眉
B. 禁錮(gù) 招徠(lái) 詰(jié)責 眾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門楣(méi) 即物起興(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廣袤(mào)無垠
2. 下列各組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落弟 奧秘 相形見絀 翻來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製濫造 滄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躊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寫下列詩句(6分)
(1)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人生自古誰無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4)不畏浮雲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6)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 請將下面陸游《岳池農家》里的兩句詩寫在後面的空格內. (2分)
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5. 請你寫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鳥蟲魚的古詩詞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內。(2分)
6. 下面畫橫線的句子都是病句, 請任選2個修改. (4分)
從2003年5月21日開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圍內召開了聲勢浩大的義務教育執法檢查,②歷時大約整整6個月。依據有關義務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此次檢查的主要內容有七個方面,③即政府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及履行義務教育職責,落實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的情況,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義務教育普及情況,④中小學布局調整,增加辦學條件情況,教育違規收費情況,⑤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師利益保障情況等。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與前後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2分)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閱讀題(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 分別回答問題. (10分)
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幹事到我寓里來了,要借我的講義看。我檢出來交給他們,卻只翻檢了一通,並沒有帶走。但他們一走,郵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開看時,第一句是:
「你改悔罷!」
……其次的話,大略是說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在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末尾是匿名。
我這才回憶到前幾天的一件事。因為要開同級會,幹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宇旁邊加了一個圈。我當時雖然覺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譏刺我了,猶言我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
……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
8.簡要概括上文所寫的主要的兩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樣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嗚呼,無法可想」的感慨,表現了「我」怎樣的思想認識?(2分)
答:
11.文中「我」經歷的事情和「棄醫從文」的選擇,對你有哪些啟示? (寫對兩點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題. (14分)
詩中有科學 (節選)
葉永烈
①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這話不假。
②記得一位電影導演讀唐詩,對杜牧的《山行》一詩進行分鏡頭:「遠上寒山石徑斜」是 (1) ,「白雲生處有人家」是 (2) ,「停車坐愛楓林晚」是 (3) ,而「霜葉紅於二月花」則是 (4) 。他還認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後兩句屬「主觀鏡頭」——「舉頭望明月」是仰視鏡頭,「低頭思故鄉」是俯視鏡頭。
③一位畫家讀古詩,則喜歡分析詩中的色彩,她以為「萬綠叢中一點紅」、「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強調了暖色調,而用冷色調為襯托。「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把鵝在水中那鮮明的色彩寫得多麼逼真,而蘇軾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則是一幅水墨國畫。
④我很喜歡李賀那首充滿幻想色彩的《夢天》。詩人做起南柯之夢,翩翩然在太空中遨遊,他「回頭下望塵寰處」,看到什麼景色呢?呵,「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原來,他看到中國九州就像九個煙點子似的,而大海彷彿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猶如宇航員在太空中所見到的那樣真切。然而,李賀生活在唐朝,終生未離開過地球,也從未聽說過什麼「宇宙航行」,況且他只活了二十七歲。我反復吟誦《夢天》,深深佩服這位青年詩人那豐富的科學想像力!
⑤我以為王之煥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嚴格符合幾何定律的。確實,「望遠必須登高,登高方能望遠」。觀察點越高,可見范圍越大、越廣,即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時候,人們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後來人們打仗首先搶占制高點,直到如今人們利用飛機、人造衛星那「高度優勢」進行偵察、勘查、攝影,其中的科學原理,豈不與王之煥的詩句屬於「同理」!
⑥辛棄疾在農村閑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詞中富有農業知識,《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聲」與「豐年」之間的有機聯系。青蛙俗稱「護谷蟲」,是一員捕蟲大將。蛙聲不息,除蟲去害,便使稻花飄香,五穀豐登。在《鷓鴣天》中,辛棄疾寫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這樣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經深知養蠶技藝,很善於掌握孵蠶、養蠶的季節。他在《菩薩蠻》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則是符合現代熱力學定律,說明任何物體都有自動降低自身能量的趨勢,即使是「青山」也無法遮住!
⑦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有一句並不引人注目的詩——「夜雨剪春韭」。我覺得,從這五個字中,可以考證出許多關於唐朝種植韭菜的知識:一、韭菜俗稱「懶人菜」。種一次,割多次。唐朝種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長,長了剪,而不是連根拔掉收下來;二、唐朝時已知春天的韭菜鮮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綿綿的夜間去剪,那時剪下的韭菜水靈靈的,可作佳餚。
⑧有趣的是,我還常發現,有的詩句從文學上講是難得的佳句,從科學上考證則不盡然。如李白《將進酒》一詩開頭兩句,曾為多少人所傳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其實,「奔流到海」變為水蒸氣後,還是「復回」了,依舊從「天上來」,落進黃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環不已。
⑨中國是詩的國度。多少年來,多少詩人「各領風騷數百年」,寫下多少長詩短句。然而,人們習慣地只從文學的角度審詩、選詩、注詩、評詩。其實,詩中也有科學,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用科學的眼光來審詩、選詩、注詩、評詩。
12. 請根據你對杜牧《山行》一詩的理解,將「特寫」、「全景」、「中景、「遠景」這幾個分鏡頭名詞分別正確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處。(4分)
13. 作者遣詞用句非常准確。比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點的詞語,你認為這兩個詞語能互換位置嗎?為什麼?(2分)
答:
14. 請在第⑤段橫線處填入杜甫詩中的兩句名句。(2分)
15. 請在第⑥段橫線處填入辛棄疾詞中的兩句名句。(2分)
16. 「我也讀古詩詞,不過,我常常從科學的角度品詩、評詩,分析詩中的科學。」一句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你認為應該放在哪兩個段落之間,才能使文章通暢?(2分)
答:
17. 不僅詩中有科學,成語中也有科學。如「迴光返照」,指太陽落下地平線時,由於光的反射,又有短時光亮,用來比喻事物滅亡前的短暫興旺,十分形象。請你也試舉一個這樣的成語,並作簡略說明。(2分)
答:
(三)文學名著名閱讀(3分)
18. 請你寫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對上述作品中哪一個方面感受最深刻? 為什麼? (2分)
答: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 然後完成2024題. (13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
A.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B.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C.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D. 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
2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2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2分)
無從致書以觀 益慕聖賢之道
當余之從師也 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
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 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卒之為眾人,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23. 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請用簡短的話歸納出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內)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雲南大學的學生馬加爵在一次與同學玩牌的過程中,因與同學發生了糾紛,受到了同學的侮辱,便懷恨在心。在經過准備後,他殘忍地將4位同學殺害了。馬加爵殘忍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但反思這起悲劇事件,如果當初那幾位同學不對他進行侮辱,傷害他的自尊,又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尊重他人,就會在陰霾的天氣里給別人投灑一縷陽光,在乾渴的日子裡給別人帶來一絲雨露,在寒冷的季節里給別人送來一片溫暖,學會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請以「學會尊重」這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於600字。(5)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文中也不得出現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