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廣東中考滿分作文:那兒,讓我變得更美麗
我是一隻蠶,一隻在高速運轉的世界裡被人們遺忘了的蠶。我只知道生命起點是生,終點是死,我准備安安穩穩、平平淡淡地走完只有幾個月的生命歷程。我和同伴被主人關在一個盒子里,周圍鋪滿鮮嫩的桑葉,我們成天躺在這桑葉堆里,慵懶地蠕動著身子,一點點啃著葉子。作為一條蠶,我從未想過什麼是夢想。
聽見冬天的離開,我在某年某月醒來,只見盒子外春光明媚,有一種叫做「蝴蝶」的生物揮動美麗的翅膀,游戲於花間。我渴望像她們一樣,於是,那顆叫做「夢想」的種子植入我的心房,它在萌芽。
我總算明白我每天吃桑葉是為了什麼。
我吃力地抬起頭,白色豐滿的軀體泛出隱隱的青色。吃過無數桑葉,我日漸成熟,和同伴一樣,准備吐絲結繭。我挺著前身,一下一下地吐著絲。吐絲是件很累的事,可我卻毫不猶豫地吐著。我不知疲倦地織著繭,日復一日,慢慢地把自己包裹起來。我曾經想過放棄,腦海中卻閃過那藍天,那白雲,那彩色的蝶兒!這些,都是我一生執著追求的目標!或許,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吧。我被緊緊地封鎖在黑暗的蛹里。我結繭,我自縛,我忍受著刻骨銘心的痛苦。成敗就在一念間。為了夢想,承受,承受吧。
那一天終於到來,我咬開繭,撲撲那對小小的翅膀,奔向陽光。我正幻想著自己翅膀的色彩,還有無與倫比的飛翔姿態。
借著陽光,我回頭看看自己的翅膀。啊!竟是這般醜陋:枯黃,暗淡,猶如秋日裡凋零的樹葉!
為什麼?為什麼?不是說付出就有收獲嗎?果實呢?它在哪裡?
同伴嘲笑我說:「別犯傻了,蠶只能蛻變成蛾!想成蝶,你做夢吧!」再次看見那些美麗的精靈在翩翩起舞,我更感受到自己的卑微了。夢想成為泡影,我已無力飛向花田。
我活在自卑中,只敢在別人看不見的漆黑夜色中兀自飛行。心中的夢想幻化成火花,呵,它在引領我前行。終於,我撲了過去。於是,我消失在火光中。
我的靈魂正悠悠上升……
經過極長一段時間,我醒了過來,發現我置身於花海中,身旁是美麗的蝶兒。鮮花贊美我翼上的花紋和獨特的觸須。我不再是醜陋的飛蛾,陽光灑在我身上,點點光斑像是閃閃黃金,光環籠罩著我,使我成為花海中最奪目的蝶。夢,圓了。我再次蛻變,這次變的是我的心靈。
幼小的夢想之苗最終結出夢想之果。我美麗,因為我蛻變成蝶。我美麗,因為我是一個執著的追夢者。
㈡ 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作文
2013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以捐助為題作文
有一個人拍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要求:
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
3、不少於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抄襲。
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熱心慷慨,熱衷慈善,積極對貧困家庭進行資助,如今,這已不是新鮮事,然而受助者有不同的態度,或感激的接受,或聲明會償還捐助,或直接拒絕富翁的好意。面對此情此景,還會像當初那樣堅定地對貧困家庭進行捐助嗎?
曾有一位知名暢銷書的作家,財力極殷實。那一年,他開始對山區的貧困兒童進行長期資助。作家每月堅持匯款,對資助事宜極認真仔細。被資助的孩子開始向他致了一封感謝信,後來卻再無迴音,直到後來孩子大了些,竟寫信請求增加資助數額。事實上,此前的資助金對於一個貧困區的少年足夠了,作家有些奇怪,這才向聯系人打聽孩子的境況,一番周折後才知,少年後來因學習上的失意,誤入歧途,胡亂揮雇善款,到最後資助的錢已不夠花。原來作家只顧捐助,忽略了與受捐助人的交流與引導,使原本的慈善帶著少年走向的歧途,作家悔恨不已。
這或許是大多數國內(國內大多數)慈善的現狀。多數慈善家盲目將捐款送往貧困區,卻往往忽視被捐助孩子的成長狀況。孩子們收到了錢,卻不知如何使用。或許我們的愛心仍浮於表面,我們妄想用捐助解決問題。然而慈善與其它事業一樣,需要心血投入。
讓我們將視野移向國外,在一些國家,慈善觀念和社會機制或許相對完善,一位名叫麥克菲的富翁,憑借自己的勤勞與獨特的經營之道創辦了美國有名的連鎖超市。當一位因家貧無力支付大學費用的麻省理工男孩向麥克菲請求資助,麥克菲回信告訴他,並向他提前支付一年的工資。多年後,已成為創業的男孩
在自己公司的開業典禮上,回憶起當年的那位智慧的慈善家,不禁感慨道:「是他的正確的捐助的方式造就了今天的我。」其實,在男孩大學期間,麥克菲常與他聯系,兩人交談十分歡快,男孩常未因自己的貧窮與被幫助人的身份感到自悲。
更有慈善家給多名兒童寄聖誕卡,並對回信的孩子進行資助,並給予其學習生活上的指導。古人言:「授人魚不如授人漁。」這正贊揚了一種巧妙的捐助方式。
在物質發達的今天,慈善成為更多人的話題。而富豪們的捐助方式對受捐助者有極重要的影響。直接捐助大筆數額,不僅會對敏感的人造成傷害,甚至會給受捐者帶來安於享樂的錯覺。合適的捐助方式能巧妙地給人幫助,同時助其自強、自立。若我們成為富豪,在捐助的同時應多與受捐助者交流,平等看待受捐助者。捐助能毀掉一個人,更能幫助一個人。中國慈善方興未艾。富翁們,請將你們的財物與關懷一起撥撒人間!
㈢ 2013年廣東語文高考作文題目
你好!
不會離題。
主要考點為《施捨與接受》
可以根據三家在接受施捨的不版同權態度,選一個角度來寫。一共可選3個角度。
只要你緊扣《施捨與接受》這一主題,就不會離題。
希望幫到你!你的採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O(∩_∩)O謝謝~~~·
㈣ 誰有廣東省2013年語文高考詩歌鑒賞的答案《鷓鴣天》
【答復案】(1)詩人用遠近結合的手法,寫制聽到樓上玉笛聲而引起思家之情,可遠望去視線 又被闊大的水面以及低低的暮雲阻擋,更增添了思鄉的愁緒。接著詩人又與燕子做類比,燕子築巢安家,自己卻遠在他鄉。上片對愁緒不著一字,卻處處顯愁。 (2)詩人漂泊異鄉,只能在夢中細數家鄉的節日,深夜無眠,折得一枝柳條,雖然不是家鄉蘇堤之上的,卻也勾起自己的思想情緒,令人愁眉不展。
㈤ 求2013-2016語文學業水平考試的題目,最好是廣東的,沒有的話其他地方也行
第I卷 第II卷 總分 總分人
第I卷(選擇題共10分)
注意事項:(1)答第I卷前,考生務必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考試科目等填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時,由監考人員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收回。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一.(6分,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拖累(lěi) 懲戒(chéng) 忸怩不安(ní) 引吭高歌(háng)
B.頹圮(pǐ) 纖細(xiān) 干名求祿(gān) 揮斥方遒(qiú)
C.角色(jiǎo) 應驗(yìng) 繁蕪叢雜(wú) 剛直不阿(ē)
D.椽筆(chuán) 框架(kuàng) 疾風勁草(jìng) 淺嘗輒止(zhé)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艾青這首詩,沒有箭拔弩張之勢,旨在娓娓動聽的陳述中,流淌著自然的感情。
B.長房長孫的特殊身份,使覺新受到較多約束,養成了委屈求全懦弱順從的性格。
C.動物游戲時,它們親密廝打,看似戰斗激烈,其實極有分寸,絕不會引起傷害。
D.宋代是詞的鼎盛時期,名家倍出,風格各異,無論小令、長調,都有不少佳作。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事實證明,醫務人員的堅守對遏制埃博拉疫情的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櫃子里的硯台雖然普普通通,確實恩師惠贈的,這么多年來我一直非常珍惜。
C.清理傳統文化遺產,還包括提出糟粕這個艱巨任務,抱殘守缺是沒有前途的。
D.王熙鳳善於治家,協理寧國府時不孚眾望,大大小小的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
二.(4分,每小題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題。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葯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節選自《荊軻刺秦王》)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貨幣
B.比諸侯之列 比:並,列
C.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擲擊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荊軻和而歌 蟹六跪而二螯
B.燕王拜送於庭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C.以故荊軻逐秦王 申之以孝悌之義
D.乃欲以生劫之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第II卷(非選擇題共90分)
題號 三 四 五 六 總分 總分人
分數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將密封線內的各項填寫清楚。
(2)本卷各題的答案,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寫在試卷上。
得分 評卷人 三.(20分)
6.把第I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I卷文言文中「易水訣別」這一場景描寫有何作用?請概括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6分)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1)頷聯「乍見」二句表現了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情景關系的角度簡要賞析頸聯「孤燈」二句的妙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總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詩經•氓》)
(2)捫參歷井仰脅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4)羽扇綸巾,談笑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樂琴書以消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得分 評卷人 四.(22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題。(8分)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個賣皮紙的過渡人有所爭持。一個不能接受所給的錢,一個卻非把錢送給老人不可。正似乎因為那個過渡人送錢氣派有些強橫,使老船夫受了點壓迫,這撐渡船人就儼然生氣似的,迫著那人把錢收回,使這人不得不把錢捏在手裡。但到船攏岸時,那人跳上了碼頭,一手銅錢向船艙里一撒,卻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還得拉著船讓別一個人上岸,無法去追趕那個人,就喊小山頭的孫女:
「翠翠,翠翠,為我拉著那個賣皮紙的小夥子,不許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真便同黃狗去攔著那第一個下船人。那人笑著說:
「請不要攔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說著,第二個商人趕來了,就告給翠翠是什麼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緊拉著賣紙人衣服不放,只說:「不許走!不許走!」黃狗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見一致,也便在翠翠身邊汪汪汪地吠著。其餘商人都笑著,一時不能走路。祖父氣吁吁地趕來了,把錢強迫塞到那人手心裡,並且搭了一大束草煙到那商人的擔子上去,搓著兩手笑著說:「走呀!你們上路走!」那些人於是全笑著走了。
翠翠說:「爺爺,我還以為那人偷你東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說:「嗨,他送我好些錢,我才不要這些錢!告他不要錢,他還同我吵,不講道理!」
翠翠說:「全還給他了嗎?」
祖父抿著嘴把頭搖搖,閉上一隻眼睛,裝成狡猾得意神氣笑著,把扎在腰帶上留下的那枚單銅子取出,送給翠翠,且說:
「禮輕仁義重,我留下一個。他得了我們那把煙葉,可以吃到鎮簞城!」
(節選自沈從文《邊城》)
10.節選部分主要敘述了一件什麼事?請簡要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這撐渡船的就儼然生氣似的」一句中,「儼然」一詞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畫線部分三次寫「笑」,這樣寫有什麼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題。(14分)
文學與人生
朱光潛
①一般人嫌文學無用,近代有一批主張「為文藝而文藝」的人卻以為文學的妙處正在它無用。它和其他藝術一樣,是人類超脫自然需要的束縛而發出的自由活動。比如說,茶壺有用,因能盛茶,不管它是泥的瓦的扁的圓的,自然需要止於此。但是人不以此為滿足,制壺不但要能盛茶,還要能娛目賞心,於是在質料、式樣、顏色上費盡機巧以求美觀。就淺狹的功利主義看,這種功夫是多餘的,無用的;但是超出功利觀點來看,它是人自作主宰的活動。人不厭其煩要作這種無用的自由活動,才顯得人是自家的主宰,有他的尊嚴,不只是受自然驅使的奴隸;也才顯得他有一片高尚的向上心。要勝過自然,要彌補自然的缺陷,使不完美的變成完美。文學所以高貴,值得我們費力探討,也就在此。
②這種「為文藝而文藝」的看法卻有一番正當道理,我們不應該以淺狹的功利主義去估定文學的身價。但是我們縱然退一步想,文學也不能說是完全無用。人之所以為人,不止因為他有情感思想,尤在他能以語言文字表現情感思想。試假想人類根本沒有語言文字,像牛羊犬馬一樣,人類能否有那樣光華燦爛的文化?文化可以說大半是語言文字的產品。有了語言文字,許多崇高的思想,許多微妙的情境,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才能流傳廣播,由一個心靈出發,去感動無數心靈,去啟發無數心靈的創造。這感動和啟發的力量大小與久暫,就看語言文字運用得好壞。在數千載之下,《左傳》、《史記》所寫的人物事跡還活現在我們眼前,若沒有左丘明、司馬遷的那種生動的文筆,這事如何能做到?孔子說得好:「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單是「行遠」這一個功用就深廣不可思議。
③柏拉圖、盧梭、托爾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懷疑到文學的影響,以為它是不道德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間有一部分文學作品確有這種毛病,本無可諱言,但是因噎不能廢食,我們只能歸咎於作品不完美,不能斷定文學本身必有罪過。。「道德的」與「健全的」原無二義。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的諧和的發展,沒有殘廢也沒有臃腫。譬如草木,在風調雨順的環境之下,它的一般生機總是欣欣向榮,長得枝條茂暢,花葉扶疏。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機,生來就需要宣洩生長,發芽開花。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現,生機便遭窒塞殘損,好比一株發育不完全而呈病態的花草。所以要完全實現人生,離開文藝決不成。世間有許多對文藝不感興趣的人乾枯濁俗,生趣索然,其實都是一些精神方面的殘廢人,或是本來生機就不暢旺,或是有暢旺的生機因為窒塞而受摧殘。
④文藝表現情感思想,同時也就滋養情感思想使它生展。人都知道文藝是「怡情養性」的。請仔細玩索「怡養」兩字的意味!性情在怡養的狀態中,它必是健旺的,生發的,快樂的。在這紛紜擾攘的世界中,我們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費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奔波勞碌,很機械地隨著疾行車流轉,一日之中能有幾許時刻回想到自己有性情?凡是文藝都是根據現實世界而鑄成另一超現實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現實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現實人生的超脫。性情怡養在文藝的甘泉時,我們霎時間脫去塵勞,得到精神的解放,心靈如魚得水地徜徉自樂;或是用另一個比喻來說,在乾燥悶熱的沙漠里走得很疲勞之後,在清泉里洗一個澡,綠樹陰下歇一會兒涼。世間許多人在勞苦裡打翻轉,在罪孽里打翻轉,俗不可耐,苦不可耐,原因只在洗澡歇涼的機會太少。
(節選自朱光潛《文學與人生》,有刪改)
13.結合第一段解釋「文學所以高貴」的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說:「但是我們縱然退一步想,文學也不能說是完全無用。」為什麼?請結合全文概括作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四段以「洗澡歇涼」為喻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朱光潛先生曾說:「文學是一種與人生最密切相關的藝術。」你對「文學與人生」之間的關系有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本文和自己的積累簡要闡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評卷人 五.(8分)
17.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的書名,有人翻譯為「一座紅色樓房裡的夢」,有人翻譯為「青春夢」,你更喜歡那種翻譯?請簡述喜歡的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某校的課本劇節目單,請在這兩個節目之間設計一段串詞。要求:所寫內容與串聯的節目密切相關,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銜接自然,不少於60字。(4分)
(1)《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2)《鴻門宴》
六.(40分)
19.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40分)
有人曾評價莊子說:「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
梁實秋曾感慨:「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以上兩則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用規范漢字書寫。
㈥ 2013廣東卷高考語文 文言文 宋史 張詠傳 詳細註解
2013廣東高考文言文的譯文和分析
張詠,字復之,是濮州鄄城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郡中推舉進士,經眾人評議,把張詠作為第一名推薦。有一位年老博學的儒生張覃,這次沒有能夠考中科舉,張詠和寇準聯合上書郡中首長,推薦張覃為進士第一名,大家都贊許他能夠謙讓。適逢李沆、宋湜、寇準接連推薦張詠的才學,朝廷任命他為荊湖北路轉運使。他上奏請求罷去歸、峽兩州設置的水遞役夫。就職後轉任太常博士。太宗聽說他很能幹,就把他召回了京師。張永德擔任並、代的都部署,有一個小校尉觸犯了軍法,被杖苔死亡。太宗下詔追究他的罪過。張詠重新密封並交還詔書,並且說:「陛下剛剛才委任永德在邊關任統帥,如果因為一個下級校尉的緣故,就追究責罵一位主帥,我恐怕下面的士卒會產生輕慢上級的心理。」太宗不聽眾他的建議。過了不多久,果然發生了士兵威脅訴訟軍校的事情,張詠引述之前發生的事情來勸說,太宗動容地慰勞他。
(第一段寫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寫張詠謙讓第一名進士,體現了他良好的品德;第二件事是張詠請求免除弊政,體現了他能體察民間的疾苦;第三件事情是勸說皇帝不要干預邊關將領治軍,體現的是他的政治謀略。其中,第一、三件事詳寫,第二件事略寫。略去的文字幾乎是關於張詠的任職變遷,不影響文章的理解。但第三件事在《宋史》原書中應另為一段,此處卻歸入第一段,容易產生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容易影響考生的理解。)
張詠出任益州知州,當時李順造反,王繼恩、上官正總領官兵攻打討伐,卻令軍隊停止不再前進。張詠用言語來激勵上官正,勉勵他親自出征,依然舉行盛大的宴會來為他餞行。上官正因此決定親自前行深入平叛,大勝。當時敵寇橫行的時候,百姓很多都被迫跟從了,張詠寫了文章把朝廷的恩德和信譽告訴他們,讓他們各自回到家中繼續務農。
(此段寫了張詠來到益州任職後的兩件事情,一是激勵官兵勇敢出征,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二是收復了叛軍士兵的心,使他們無所牽掛地重拾生計,體現了他的民政才能。本段刪減較多,卻能使文段的中心更為集中在對張詠個人才能的描寫上,減少了考生閱讀的難度。)
開始時,四川的士子們都一心求學,不喜歡做官。張詠考察後發現當地人張及、李畋和張逵都很有學問和德行,被同鄉的人所稱道,於是敦促勉勵他們參加科舉考試,這三人也都全部考中了科舉。當地的士子們因為這事都聽從了張詠的勸說。
(此段寫了一件事,這件事仍是張詠任益州主官時發生的,他勉勵有才學和德行的讀書人要敢於通過考試參政,這體現了他愛惜人才的品德。此段刪去的文字,是張詠任益州時的判案和施政效果,以及他丁憂後任兵部郎中時對幣制變革的奏議,雖與全文有一定關聯,但不影響考生理解。)
宋真宗咸平二年夏天,張詠憑工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杭州。這一年農田歉收,許多百姓私自販賣鹽來維持生計。衙門抓捕了數百名犯人,張詠全都寬免了他們應受的罪罰,而且遣返他們回鄉。部下的官員請教道:「不狠狠地懲罰他們,恐怕沒有辦法禁同類事情的發生。」張詠說:「錢塘一帶十萬戶人家,有八九成挨餓,如果不利用販鹽來使養活自己,一旦他們像蜜蜂一樣聚焦起來做盜賊,那麼造成的憂患就很深了。等到秋天收成後,自當仍然按照過去的法則來罰處。」五年,真宗因為張詠以前在四川治理行為優異,重新任命他掌管益州。適逢派遣謝濤巡撫西蜀,皇上趁機令謝濤傳諭給張詠說:「得到你在四川,我沒有西方的憂慮了。」
(此段寫兩件事,都是出自真宗年間。一是張詠任杭州知州時對因飢荒而走私的百姓的寬恕,體現了他對百姓的愛護,同時也體現了他施政的靈活;二是張詠復任益州知州,這時真宗給了他很高的評價,這體現了張詠才幹出眾。此段刪去了張詠任職的一系列變化,無關宏旨,另外,還省去了張詠對一件遺產案件的審理。審案講究證據,而張詠的審案卻是依據經驗,雖然能夠體現他的機智和治理才能,卻違反了今天法治的精神,因此刪去,可謂合適。)
張詠與青州的傅霖少年是同學。傅霖隱居不做官。張詠已經地位顯赫後,訪求傅霖三十年,都找不到他。到了這時,他來求見,守門的小吏稟告說傅霖請求進見,張詠斥責他說:「傅先生是天下有名的賢能之士,我尚且沒有能夠成為他的朋友,你是什麼人,敢直接叫他的名字!」
(此段寫一件事,即張詠對待朋友、賢士的態度,體現了他愛才惜才的心理。但這段話,一是人物傅霖與全文無關,且沒有介紹他的具體情況,讓考生對此人難以把握,二是「至是來謁」這句話也讓考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至是」就是什麼時候,這就容易給人留下只是為了第9(2)題才勉強把它放入文中的印象。事實上,前文刪去了整整一段,交代了張詠來到此地任職後的善政,並且得到了民眾極力的擁戴,但此時為官清正的他卻病入膏肓。「至是」即承此而來,而後文則交代了兩人見面一個後,張詠就去世了,由此更體現了這次見面的珍貴。)
㈦ 請問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是什麼
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是:理想與現實!
㈧ 2013廣東高考語文作文立意
您好,希望能幫助你。題目是:今年廣東高考作文是給材料作文版: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權富翁,熱心慈善事業。一天,他了解到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興接受了他的幫助。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施捨,拒絕了。
這就是說的價值取向的問題啊。三家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啊。還可以從其他的角度來立意。比如說,骨氣,選擇等。祝你考出好成績。
㈨ 2013年廣東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全真模擬試卷三
http://wenku..com/view/b9e508fc7c1cfad6195fa71d.html
㈩ 中學生學習報.語文周刊人教課標版廣東專版九年級2013~2014上(上冊)期末綜合測試題答案
可以給個題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