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語文中考總復習答案

語文中考總復習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23:13:26

中考語文總復習資料

虛詞簡介:

詞類

作用

例詞

語法特點 / 舉例

副詞

表示程度

很 挺 太 稍微 十分 極

非常 更加

(1)副詞主要修飾動詞或形容詞,一般不能修飾名詞。(如可以說「他剛離開」、「你很好」、不能說「剛門」「很電視」)

(2) 不能重迭,也不能用肯定或否定 相迭來表疑問。

(3) 除「不」、「沒有」、「一定」等少數副詞外,副詞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和作主語、謂語。

表示情狀

親自 互相 肆意 陸續

趕緊 悄悄 竭力

表示時間頻率

剛才 立刻 已經 曾經

再三 還 屢次

表示範圍

都 全部 只 僅僅 也

表示肯定否定

必 必定 不 沒 沒有 莫

表示語氣

難道 究竟 也許 偏偏

莫非 豈 大概

介詞

表示時間

從 到 在 當

(1) 不能單獨使用。

(2) 介詞後面不能帶時態助詞「著、了、過」。

(3) 不能加表示趨向的動詞「來」、「上」、「下」等。

表示處所方向

向 由 往 朝

表示依據方式

按 按照 根據 本著

表示原因目的

因 由於 為 為了 為著

表示被動

被 給 讓 叫

表示對象、關聯

把 將 替 對於 關於

表示比較

比 跟 和 同 與

表示排除

除 除了 除去

連詞

連接詞和短語

和 跟 同 與 及 以及 並 並且 而 而且 或 或者 還是

(1)只有連接作用,沒有修飾作。

(2)不能單獨回答問題。

(3)可以單獨使用,也可成對搭配使用。

「既然……就 」「因為……所以 」。

連接分句

不但 而且 雖然 但是

假使 既然 如果 因為

所以 盡管 即使 不論

連接句子或段落

但是 所以 然而 因此

助詞

結構助詞

的 地 得 所 似的

(1)獨立性最差,意義不常附在別的詞和短語後面。

(2)除「所」外,都念輕聲。

(3)結構助詞「的」「地」「得」「所」分別用作定語、狀語、補語的標志。

(4)「所」常放在動詞前,構成短語,常作定語。如(「所見所聞 」「為情所困」)

(5)「似的」經常附在詞語後,使整個結構具有描寫、比喻的作用。(他瘋子似的笑著。)

(6)時態助詞常附在動詞後,「著」表示動作還在進行,「了」表示 已完成,「過」表示動作已成過去。(「他駕著車。」「他走了。 」「他昨天來過。」

(7)語氣助詞常用在句尾表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語氣。(「這是為什麼?」「你先走吧!」)

時態助詞

著 了 過

語氣助詞

的 了 吧 嗎 啊 也罷

嘆詞

表示悲傷痛苦

唉 哎喲 啊

一般用於句首,作獨立語,也有放在句中或句末。

表示憤怒鄙視

呸 哼

表示驚話喜悅

唉呀 啊呀 哈

表示呼喚應答

喂 嗯

表示了解醒悟

噢 哦

(二)詞的兼類

有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分屬於不同詞類,充當不同的句子成分,具有

不同的詞義。這叫詞的兼類。如:

例:進步

1 他的思想很進步。 (形容詞)

2 通過老師的幫助,家強進步起來了。 (動詞)

3 本學期,家強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名詞)

要正確判斷詞性,特別是一些有兼類詞的詞性,一定要把它放在語言環境中來考察。

三、成語

1成語的定義: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

2成語的運用,需要注意:

第一,必須在了解成語的字面意義的基礎上,弄清它的實際意義。有的成語所表示的意思,與它的字面意義是一致的,只要了解它的字面意義及相互關系,就能理解其義,例如:發號施令、唯利是圖等。有的成語實際意義跟字面意義不一致,用的是比喻義或者引申義。如:緣木求魚,字面意義是「爬到樹上去求魚」,其比喻義是「做事的方向、方法不正確。」

第二,成語有其確定的字形和讀音,不能寫錯讀錯。如:不求甚(不能寫成「深」)解、不省(不能寫成「醒」)人事、一暴(pù)十寒。

3成語的作用:成語言簡意賅,如使用得多,可以使言語簡潔,增強表達修辭效果。

四、短語的構成

1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按詞與片語合的結構關系,可以把短語分為以下幾類:並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後補短語、主謂短語、方位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同位短語、固定短語。

1。並列短語:詞與詞之間有並列關系。如:高山流水、此起彼伏等;

2。偏正短語:前面的詞修飾、限制後面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如他的鋼筆、慢

慢的走等;

3。動賓短語:前面的動詞支配或關涉後面的詞。如打開窗戶、趕蚊子等;

4。後補短語:後面的詞補充說明前面的動詞或形容詞。 如熱死了等;

5。主謂短語:後面的詞陳述前面的詞,前後有被陳述和陳述關系。 如窗戶打開、

太陽出來等;

6。方位短語:名詞或動詞後面帶上方位名詞。如晚飯後、花樹下等;

7。介賓短語:有介詞和名詞或代詞等結合構成。 如從這里起、跟我來等;

8。的字短語:由名詞、動詞、形容詞或代詞等帶上結構助詞「的」構成。 如要飯的、

教書的等。

9同位短語:短語的前後兩部分同指一個對象,如往往由名詞加名詞、代詞加名

詞、代詞加代詞構成。如你們幾位、船長老張、首都北京等。

五、句子

1句子和句子成分:

句子由短語構成,是具有特定句調、能夠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的語言單位。句子成分是句子的組成部分,它是由句子或短語內部組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決定的。句子成分主要有:主語,用「 」表示;謂語,用「 」表示;賓語,用「 」表示;定語,用「( )」表示;狀語,用「[ ]」表示;補語,用「< >」表示。如:(帥氣的)我[真的]愛<死了> (美麗的)她。

2句子的類型:

根據語氣可以把句子分成四種類型。

(一)陳述句

陳述句是敘述說明一件事物的句子。它的後面用句號表示,語調一般是平的。有的陳述句表示肯定的語氣,如「造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小樹長高了」。有的陳述句表示否定的語氣,如「他沒有參加會議」,「我不認識這位同志」,有的陳述句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語氣,如「侵略者肆意挑釁,我們不得不還擊」,「四化建設非搞好不可」,「鄉親們沒有不誇雨來聰明的」。

(二)祈使句

表示命令、請求、禁止或勸阻語氣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常常是要求別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句末用句號或嘆號。

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言詞肯定,堅定不移,主語常常被省略。如「立正、出發!」「把他帶走!」

表示請求的祈使句語氣比較緩和,如「快走吧!」「老大爺,進來喝口茶歇歇吧!」

表示禁止的祈使句語氣較強硬,大多沒有主語。如「不要攀折花木!」「禁止吸煙!」

表示勸阻的祈使句語氣較緩和,有商量的口氣。如「以後別遲到啦!」

(三)疑問句

疑問句是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句末用問號表示。如「這是誰的書包?」「你到公園去嗎?」

(四)感嘆句

表示感嘆語氣的句子是感嘆句,句末用嘆號。如「這些花真美啊!」表示了贊美的語氣。「這么做太不像話了!」表示譴責的語氣。

3句式的轉換:

常見的句式轉換有主動句和被動的轉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換、陳述句和反問句的轉換等。句式轉換應該注意的問題:

A、變換後的句子一定要保留願意,不能改變原句的基本意思。因此與句式變換無關的文字可原封不動,必要時個別文字可以增、刪、換、調,但變動不要太多。

B、分析句意要把握語境,不能只看形式。

C、各種句式不能混淆起來。

4仿寫句子:

一是審清題干要求。例如是仿寫一句還是幾句,仿寫單一的句子,還是在一個語段中仿寫其中的某一部分或畫劃線句等,再審一下題干在話題、修辭方面有沒有要求,題乾的要求比較直接明顯,我們稱之為「顯性要求」。

二是審清所給例句特點。如句子結構、修辭手法、內容方面有何要求。例句的特點與要求沒有在題干中表現出來,容易為學生所忽視,我們稱之為「隱性要求」。

做仿寫題要切記無論題目有無要求,都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思考:

(1)話題:是沿用原來話題,還是變換話題。

(2)修辭:題干對修辭有無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種修辭。

(3)句式:主要審清例句是單句還是復句,如果是復句,屬何種復句,仿寫句子要與例句盡最大可能保持一致。

(4)內容:例句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有何內在聯系,這對仿寫句的內容隱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寫語段的某一部分,續寫語段,那就要求仿寫句不僅要與被仿寫部分在句式結構、思想內容等方面保持一致,還要與整個語段保持連貫、協調一致。

5常見的病句類型

a語序不當:如:我國的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又如:大家教化呢廣泛的意見。

b搭配不當:如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又如自己有雙聰明靈巧的小手,什麼都能造出來。

c成分殘缺或贅余:如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又如:校黨委發動了全校師生開展學習雷鋒同志。

d結構混亂:如對於在調查工作這個問題上,我曾欠周全的考慮。

e表意不明:如妹妹找不到爸爸媽媽心裡著急得很。

f不合邏輯:如學習成績的好壞是三好學生的重要條件。又如: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

g用詞不當:如他的爸爸仍然健在,享年83歲,精神尚佳。

h重復多餘:如籃球場上十位隊員在激烈地打比賽。

六、復句

復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組成。組成復句的單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沒有完全結束的語調,分句後面一般都有一個較短的停頓,書面上用句中標點(逗號,分號等)表示。

(一)根據復句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為兩大類:

⒈由單句直接組合而成的。如:

a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b老師走進教室,來到講台前,認真地講起課來。

這樣的復句靠分句間的語序來聯系,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要根據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⒉藉助虛片語合成的。如:

a我們不僅要專心聽講,還要多動腦筋。

b只要堅持鍛煉身體,就能增強體質。

這種復句,分句之間的聯系靠虛詞,而主要的虛詞是連詞和副詞,還有部分起關聯作用的短語,統稱關聯詞語。這類復句由於關聯詞語的作用,結構顯得嚴密,分句之間邏輯關聯的較明確,我們應根據分句之間的語義和不同的邏輯關系,正確選用關聯詞語,不能任意組合。

(二)復句有哪些基本類型

根據分句之間不同的語義和邏輯不同,我們可以把復句分成以下八種類型:

⒈並列復句。它的各個分句表示幾個意義相關的情況,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幾個方面,它們之間沒有主次之分都是並列地組合在一起。如:我們一邊走,一邊高興地談笑著。

⒉承接復句。它的各個分句表示幾個連續的動作,或者是先後發生的幾種情況,它們之間是前後相接的。如:電光閃閃,雷聲隆隆,一會兒下起了瓢潑大雨。

⒊選擇復句。它的各個分句表示事物存在著多種可能的情況,其中至少有一種情況存在,或者需要選擇或取捨。如:星期天,我們是去郊遊呢,還是去圖書館?

⒋遞進復句。它的各個分句在意義上程度一個比一個深。如:美不美不光在外表,還看能不能為人們做事。

⒌轉折復句。它的兩個分句表示兩個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它們在意義上是相對或相反的,如:雖然他個兒長得矮小,但是力氣可大著呢!

⒍因果復句。它的兩個分句這間存在著因果關系,有時前一分句說因,後一分句說果;有時前一分句說根據,後一分句說結論。

如:困為雷鋒叔叔為人民做許多好事,所以人民永遠懷念他。

⒎假設復句。它的各個分句表示假設因果關系。前一分句提出一個假設的原因或情況,後一分句說由於這個假設或原因所產生的結果。如:要是你能刻苦學習,成績就會提高。

⒏條件復句。它的各個分句表示條件因果關系。前一部分提出一個條件,後一部分說明在這個條件下產生的結果。如:

a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b無論困難多大,他都能克服。

(三)多重復句及分析

多重復句是指分句之間的關系在兩個層次以上的復句。分析多重復句的層次和關系,可採用「劃線法」用「|」劃出第一層,並註明關系:有「||」劃出第二層,並註明關系:以此類推。

分析多面復句的步驟:第一步要統觀全局,從總體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層的有關分句。弄清分句之間的關系;第二步再對第一層次的各個分句作分析,看它們是不是復句,如果是復句,再找出這些分句構成這個復句的分句,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這便是第二層次:以此類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

分析多重復句,要一看分號,二看關聯詞語,三看邏輯關系。有分號,就在分號那劃一層。如果一個復句沒有關聯詞語,那就看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

例如:

有一些人懷念他們的過去,|| 但是過去的東西永遠不會再來,┃因此他們感

轉折 因果

到將來的渺茫。||從不把希望寄託在將來。

因果

❷ 中考總復習。配套測試卷。語文。人教版答案

故事是這樣的
以前在各大學校里都流傳著這么一個恐怖故事
說是校有不幹凈的東西 每當十五的時候 學校門口的魯迅像的眼睛就會動
所有教學樓都會停電
樓梯會從原來的13階變成14階
實驗室的水龍頭放出來的水會變成紅色
還有1樓盡頭的那個廁所只要有人進去了就再也出不來了

於是 一群不信邪的孩子們約好15那天去探險
晚上12點 他們准時來到了那所學校的門口
魯迅像的眼睛望著左邊 他們記下了 生怕出來的時候記不得有沒有動過
他們來到了教室 打開開關 咦 不是亮著的么?
「騙人。」一個男孩發出抱怨

「再看看吧。」

來到了樓梯口 「1 2 3...13沒錯阿 是13階阿?」
孩子們有點懷疑傳說的真實性了

於是他們又來到了實驗室 水龍頭打開了 白花花的水流了出來

「真沒勁阿 我們白來了!」
剛開始的刺激感都消去了一半。
最後 他們來到了那個廁所
女孩子雖然口上說不相信 可是還是不敢進去
於是讓剛剛很拽地說不怕的小C進去

看了表 1點整
2分鍾後 男生出來了

「切 都是騙人的」
孩子們不歡而散。
出門時 一個看門人發現了他們 喝斥他們怎麼可以那麼晚還在學校逗留。孩子們撒腿就跑
小B特地注意了一下門口的石像 沒錯 眼睛還是朝左看得
「騙人的」他嘀咕了一聲

「喂 小B么?小C昨天晚上和你們一起出去玩 怎麼還沒回來?」第二天早上 小C的媽媽打電話過來詢問。
小C也沒有去學校上課
孩子們隱約感到不對了

於是 他們將晚上的探險之事告訴了老師和家長
大家在大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那個學校。
「什麼? 我們的魯迅像的眼睛一直是朝右看的阿。」校長聽了孩子們的敘述 不可思議的說。
「可是我們昨天來的時候是朝左看的阿」
出門一看 果然 是朝右看得...
「可是昨天的確有電阿」
「昨天我們這里全區停電...你們怎麼開得燈?」
「還有樓梯!」孩子們迅速跑到樓梯口
「1 2 3...12?」
「我們的樓梯一直是12階的。」
「不可能!!!」
「還有實驗室」一個孩子提醒道
「對 實驗室」
一行人來到實驗室 就在昨天他們開過的那個水龍頭下 有一攤暗紅色的痕跡。
「是血跡。」
「那...小C昨天還去過那個廁所...」大家都感到了一陣莫名的恐懼
「走 我們去看看」校長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
推開門...
小C的屍體赫然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因為驚恐而睜大的雙眼
被割斷的喉管血淋淋的
內臟散落在已經幹掉的水池裡...
「阿...」小C的媽媽當場昏了過去
幾個老師馬上沖出去嘔吐...
小B也被嚇得目瞪口呆
在他暈過去的前一秒鍾
他瞥見小C的手錶
指針停在了1點...
就是小C進去的那個時候...

順便說一下 他們去探險的那天晚上 並沒有門衛...

將此貼轉向5個以上的論壇不會魔鬼纏身且能實現一個願望 。
不回帖者晚上凌晨過後往往......
對不起,我很不情願,但是......請各位原諒

❸ 語文中考專題復習卷 名著閱讀 答案

名著復習方法:
1、熟悉名著中的開篇詞以及相關的重要句子
例(1)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紅樓夢》
(2)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 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三國演義》
(3)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是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節、回目或梗概
例:《水滸傳》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宋公明三打祝家莊」、「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等膾炙人口故事情節應熟練掌握。
《西遊記》中的「大鬧天宮」、「大鬧五庄觀」、「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這些婦孺皆知的故事情節,閱讀名著時也應予以重點掌握,相關人物要能對號入座,切勿張冠李戴。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綽號和典型語言
《水滸傳》中宋江(及時雨):仗義疏財,濟弱扶貧,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協性;魯智深(花和尚):粗獷豪放、行俠仗義,粗中有細;林沖(豹子頭)逼上樑山前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其後變得精明果敢;武松(行者):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李逵(黑旋風)直爽率真、脾氣火爆,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等。
《西遊記》中孫悟空叛逆者和反抗者的形象;豬八戒憨厚淳樸,貪吃好睡、常懷退縮之心,善奉承諂媚的形象;唐僧善良、迂腐、虔誠的苦行僧形象。
當然這些重點人物的性格還要能與其精彩故事掛鉤,並要能熟悉其典型語言。如宋江在「菊花會」上,作了《滿江紅》一詞,當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誰便睜圓雙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李逵)。
考 試 題 型:
1、文學常識積累題
2、主要人物性格題
3、人物情節關聯題
4、故事情節評點題
5、感悟品味創新題
6、簡評推薦賞析題
一、文學常識積累題
中考試題中對文學常識內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於課程標准所列出的12部(類)中外文學名著。這類積累題可以給出作品中的人物,問這個人物出自哪部作品,還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麼名字,是哪個朝代、哪個國家的,該作者還有哪些著作等。
如:「星期五」是( 英)國作家( 笛福 )的小說《 魯濱遜漂流記聯邦》中的一個人物形象。
文學常識復習技巧
1、注重平時的積累(涉及面要廣,記憶要准確)。
2、分類法,按古代現代外國三類整理。
3、網路法,如作家——篇名——名句,形成網路。
4、表格法,即對某一大類列表對照。
二、主要人物性格題
此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作品中人物的認識。不僅要了解人物的個性,而且要根據外號寫出人物的姓名。有時答案均具有開放性,可自行選取,有時會有附加說明,要學生注意避開課文。
如:《水滸傳》中的108將個個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個特徵鮮明的外號。
(1)請用一句話寫出《水滸傳》中(除課文外)你熟悉的故事。
(2)請寫出《水滸傳》中你喜歡的一位好漢的外號,並說出外號表現的特徵。
三、人物情節關聯題
這類題要求圍繞一個主要人物,弄清相關的主要情節,著重考查考生對名著的情節的把握能力和人物性格形成的主客觀原因的分析能力。
如:寫出魯智深救林沖的故事名稱:( 大鬧野豬林 )
又如:說說《駱駝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導致祥子「萎靡不振」。
參考答案(示例)A祥子自己辛苦攢錢買的車子,給兵搶了。B老婆難產死了。C大病幾場,原來強壯的身體也垮了。
四、故事情節評點題:
這類題要求對作品或部分章節描寫的故事用簡要語言概括之,有的借人物對話,要求指出這是講什麼故事,或借一段評述,要求指出所評的是什麼人。這種題屬於故事情節評點題。
如:《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在逼上樑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請各用一句話分別舉出三個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樑山」的。
例:魯智深本是軍官,他疾惡如仇,好打抱不平,結果被逼上樑山落草。武松為打抱不平和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謀反。林沖原是東京80萬禁軍教頭,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殺之下,他奮起反抗,上了梁山。
五、感悟品位創新題
這類題或要求就作品最感興趣的情節、人物談點感受,或要求就全書所表現的思想傾向談點認識。
創新題型 (與仿句、對聯等結合 )
1、根據下面句子的特點,再仿寫兩個句子。
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領略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采;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
讀《格列佛游記》,我們能了解到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朽與罪惡;讀《西遊記》,我們能學到孫悟空的嫉惡如仇;讀《水滸傳》,我們能感受到什麼是義薄雲天。讀《紅樓夢》我們能體會到封建社會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解析:本題首先要回憶起名著中的人物與其主要情節以及作品主題或者對你的啟示,再者把握好例句句型特點,最後完成句子)
六、簡評推薦賞析型
優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情感和燦爛的智慧。
請從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選擇一部,結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節,從提高修養或者豐富情感的角度談談你的閱讀收獲。
《西遊記》 《水滸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007江蘇淮安卷】
這類考題解答有難也有易,難在談的感受必須針對所選名著中某個具體具體部分,並要有獨到的見解;易在題目具有一定開放性,考生可自主選擇自己精讀過的名著和自己熟悉的情節、人物去談。解答這類題時,可從中選擇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名著,和自己認為較容易的方面進行評點,同時應力求語言簡練概括。
示例一:《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本領高強、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又很幽默。在「三打白骨精」中,深入妖精洞內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師傅等人。從孫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義的力量是戰無不勝的。
示例二:《水滸傳》中的魯智深俠肝義膽、疾惡如仇又粗中有細、豁達明理。魯智深在潘家酒樓聽到金氏父女的遭遇後,便找上門尋借口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還一邊罵他「詐死」,一邊不慌不忙地離開。魯智深那種路見不平、見義勇為的義舉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要大力提倡的。
示例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身殘志堅,具有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品質。保爾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時候曾一度陷入精神危機,在經過激烈的內心斗爭後,又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寫作。保爾那種與命運抗爭、永不言敗的鋼鐵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
附《三國演義》考點預測:
1.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
2.主要內容: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譴責了封建統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了人民呼喚明君、呼喚安定的願望。
3.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曹操:自幼放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許劭評論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諸葛亮:智慧的象徵,清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鞠躬盡瘁。
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
關羽:忠義、智勇雙全。
4.相關事件:桃園三結義、火燒赤壁、草船借箭、關公過五關斬六將、諸葛亮智用空城計。
5.相關問題:
①《三國演義》中哪兩位人物煮酒論英雄?各自的內心怎樣?
曹操:故意試探劉備,看他是否能成大業、胸懷大志。
劉備:生怕自己被看出破綻,竭力掩蓋,內心恐慌。
②寫出《三國演義》中有關關羽的情節。
「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
③「桃園三結義」是指哪三個人?各有怎樣的性格?
劉備:忠厚善良、禮賢下士
關羽:忠肝義膽、一身正氣
張飛:勇猛粗暴、嫉惡如仇
④「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這一肖像描寫寫的是哪部小說中的哪個人五?《三國演義》中的關羽.
一、《水滸傳》: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名耳,字子安。
2、體裁:長篇章回體小說
3、之最: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說。
4、主題: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
5、內容: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描寫了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
6、閱讀感受: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惟妙惟肖;②本書採取了先分後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③語言上,小說採用古白話,所以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7、人物——典型情節——性格特徵:
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吳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林沖(豹子頭):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樑山。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被逼上樑山。
李逵(黑旋風):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宋江(及時雨):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為人仗義、善於用人,但總想招安。
楊志(青面獸):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精明能幹、粗暴蠻橫。
8、思想意義:
⑴《水滸》體現了「平等互愛」的理想,不論富豪將吏還是貧賤子,「都一般兒哥弟相稱,不分貴賤高低。
⑵《水滸》印證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真理。
9、精彩情節點擊:
武松斗殺西門慶,醉打將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等。宋江三打祝家莊。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拳打鎮關西,大鬧野豬林等。吳用智取生辰綱。楊志賣刀。
10、資料鏈接: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將
⑵全書一百二十回
⑶對聯:「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相貌語言,南北東西各有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並無差」。
⑷電視劇:電視連續劇《水滸》的主題歌《好漢歌》由劉歡演唱。
⑸國外譯本: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用英文翻譯《水滸》時就定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
二、《西遊記》:一個奇幻的神話世界
1、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
2、體裁:長篇神話小說
3、主要內容: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等三大部分組成。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4、精彩情節點擊: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車遲國鬥法、女兒國遇難、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調芭蕉扇等。
5、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唐僧和孫悟空師徒四人西天取經。
6、孫悟空形象:
①號稱:美猴王和齊天大聖。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領:手持一根一萬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縮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變;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煉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煉出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世間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驁不馴、忠心耿耿、聰明幽默、愛憎分明、勇敢機智。
7、豬八戒形象:
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帥,因醉調嫦娥,被貶下凡,投錯了胎,長成一副長嘴大耳、呆頭呆臉的模樣。
②性格: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錯就改、淳樸憨厚。
8、藝術特色:
①善於說故事,可讀性強。
②善於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鮮明。
③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誇張。5、閱讀感受:①這部小說善於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於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誇張。
相關練習:
1、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大鬧天宮。
2、《西遊記》中「大鬧五庄觀、推倒人參果樹」的是孫悟空。
3、《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藝術形象。請根據你的閱讀體會,說出他令人贊賞的一種精神,並舉例證明,語言要簡潔。
例: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如大鬧天宮。或與惡勢力斗爭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4、選擇《西遊記》中你喜歡的一個人物,結合社會生活,說說你喜歡他的原因。
參考示例:我喜歡孫悟空。因為他明辨是非,嫉惡如仇,是正義、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今天,能有孫悟空這樣的人來執法,社會就會多一些公正(聯系社會生活)。
5、《西遊記》的作者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6、列舉《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黑松林遇黃袍老怪;黃風嶺遭黃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搶走唐僧;平頂山蓮花洞太上老君煉丹童變成妖精
三、《魯濱孫漂流記》: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
1、作者:笛福,英國小說家。
2、主要內容: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描寫了出身於商人之家的魯濱孫,不甘過平庸的生活,一心嚮往著充滿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於是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遨遊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歷盡艱險。小說第一部分寫魯濱孫離家三次航海的經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要部分,寫魯濱孫在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度過了28年孤獨的時光的經歷。第三部分敘述他從荒島回來後的事情,主要經歷是由陸路從葡萄牙回英國途中遇狼群的經歷。僕人:星期五
3、閱讀感受:①故事精彩離奇;②小說表現了魯濱孫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的性格;③小說對魯濱孫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藝術表現力;④小說通篇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情節完全通過人物的自白串聯起來;⑤小說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
4、人物相關故事:魯濱孫自己搭建房屋,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麵包,還搭救並訓練了一個野人「星期五」,使他成為自己的忠實奴僕。就這樣,他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
5性格特徵:敢於冒險,勇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魯濱孫」已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
相關練習:
1、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一讀笛福的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這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它表現了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
2、《魯濱孫漂流記》中寫魯濱孫十二次到那條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東西都搬到住處後,感到暫時的棲身之處不宜久住,要找一個新的住所。他認為新住所要符合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是:
答案示例:要有益於身體健康(或:地勢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曬;要能抵禦野獸的襲擊(或:要安全) ;要能望見大海(意思對即可)
3、寫出魯濱孫在荒島上救人的一個故事名稱。(自擬)(6個字以內)
搭救「星期五」、「智救落難船長」
4、英國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魯濱孫飄流記》。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寫出這部小說的內容提要(80字左右)
魯濱孫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幾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盜擄去,逃出後在巴西發了財。但他仍不死心,經別人提議,再次出航,結果滯留海島,在孤島中生活了二十八年。
5、英國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魯濱孫漂流記》。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寫出這部小說的內容提要(100字左右)。
示例:《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魯濱孫離家三次航海的經歷,在巴西買了種植園;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寫魯濱孫在荒島上的經歷;第三部分敘述他從荒島回來以後的事情,主要經歷是由陸路從葡萄牙回英國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6、他在一座無人荒島上生活多年後,收得一土人為奴,取名「星期五」。在島上生活28年後,因幫助一個船長制服叛變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國,他在成為巨富後派人到島上繼續墾荒。他的名字叫魯濱孫,這部作品叫《魯濱孫漂流記》
7、讀一定數量的課外文學名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但讀書除了積累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學會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師的指導下讀了不少課外好書。下面請你做一個簡要的「讀書札記」
示例:《魯濱孫漂流記》笛福魯濱孫一個人為了生存必須有拼搏的聰明才智和頑強毅力。
四、《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1、作者:高爾基 前蘇聯(俄國)作家
2、主要內容:小說講述阿廖沙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如寫「我」剛到外祖父家時見舅舅們為爭奪家產而爭吵斗毆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殘暴;寫「我」在母親死後與外祖母相依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畫了外祖父的貪婪吝嗇(該他出錢買的那天,午飯照例要壞些;十分注意倒給他的茶的濃度;連敬聖像點的長明燈的油也是各買各的),外祖母的寬厚善良(該她出錢買的全是好肉;對著「我」掙來的錢默默流淚)等等
3、閱讀感受:讀來令人感到悲哀但不過於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4、人物形象——典型情節——性格特徵:
阿廖沙:聽外祖母講故事,還有樂觀純朴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幫助,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❹ 初三語文總復習資料

語文:
把握重點 巧用方法
現在中考已經進入沖刺階段,當前同學們對語文復習存在著這樣 兩種心態:一部分同學認為語文知識點繁多,而且中考側重考查學生的課外遷移能力,考查課本的內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復習語文時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為,認真復習課本的知識後,也做了大量的閱讀題,考試卻不見成效,感覺語文復習無從下手,於是乾脆放棄。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實際上,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有自身的知識系統和復習規律。從前幾年學生復習情況來看,在沖刺階段,若能夠按照老師的復習計劃,復習形成知識網路,答題依據正確的技巧方法,穩扎穩打,考試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試中是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的。
那麼,在最後的沖刺階段,應該講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結合我們學校老師在最後復習階段的幾點做法,簡單談談:
首先,應認真「吃」透近兩年中考題。 近兩年的中考試題,在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為「積累」、「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試題內容也保持相對的穩定,測試目的明確:從課內外名言名句的積累運用,到課內外文言文的閱讀,再到課外現代文的閱讀,最後是話題作文的寫作。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近兩年的中考試題,應該怎樣分析?現僅就試卷的四大板塊簡單說明。
一、積累部分。考試的范圍基本是初中教讀篇目中要求背誦的名篇名句。背誦復習不但要強化記憶還要理解記憶,並且能夠靈活運用。不但篇篇背誦,還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平時默寫時經常出錯的字,更
要時時「溫故」。切記:一字出錯,滿「盤」皆輸。
二、文言文部分。課內文言文考試的范圍是初中教讀篇目。復習時一要抓好重點。根據考綱的考查范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復習內容進行取捨、側重。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常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於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對內容考查就與現代文基本相似。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律。二要選好篇目。選取教讀篇目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識的覆蓋面最廣的文章,這樣復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兩年的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多選擇故事型的文段。內容比較淺顯,考察內容基本與課內部分相似。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
文言文閱讀題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翻譯類。此類題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2)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並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注意翻譯時應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這些字詞往往是得分點。(3)還可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另外還要注意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偏義復詞等特殊現象。(5)若直譯不通,則用意譯。須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推想。二是啟示類。解答這類題目時要注意思想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場,聯系文章主要情節及主要人物,抓住評論性的語句從多角度、多側面思考作答。
三、現代文閱讀部分。要把握「考點」,掌握答題技巧。 近兩年的中考現代文閱讀的選文大多是一篇偏重於議論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學類的文章。因此,在最後復習中,在課外選段上應盡量多選取這兩種類型的文章進行練習。另外,在閱讀題目的設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進行考查。做題時要牢牢地記住:「答案不在你的腦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時這也是我們檢驗解答效果的唯一標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側重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的篩選,二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閱讀復習中,應該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文章的寫作意圖,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寫了什麼」「為什麼要寫」這兩個問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線
索找答案。比如,整體感知類的題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或者「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等問題。做此類題,答題時應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看標題,二看開頭、結尾,三找議論、
抒情的語句。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記於心。再比如,同學們認為最難回答的「理解句子含義及作用」這一類題目,我們可以這樣作答:先觀察句子的特點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結構上的作用;結合語境,抓住句子表達時最關鍵的詞語,指出其語境意。此類題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達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或是一些運用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點是做好此類題目的要訣。凡述種種題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閱讀題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話題」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後階段要多讀書看報,開拓自己視野、了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並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雖學習比較緊張,但仍要每天「擠」出十到二十分鍾的時間來看書讀報。在寫作中,要善於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大題化小,以小見大,學會「一滴水裡見陽光」「半瓣花上說人情」;善於聯想,張揚個性。讓文章體現出你真摯的感情,豐厚的文學積淀,做到文質兼美,富有生活氣息。
其次,在復習中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歷年的答卷中都存在著一些考生不認真看原文,不能認真審題的毛病。平時做閱讀練習,一定要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抓准題眼、抓住關鍵詞句,再作答。另外,書寫也應重視,若平時書寫潦草,則會在積累中出現錯別字,在寫作中丟掉書寫分。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若平時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書寫的習慣,考試時也就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丟分。
總之,「厚積而薄發」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提高語文成績,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正確的答題思路,以及較強的理解表達能力。當然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復習中有所側重。若三者都能兼顧,相信你一定會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制定計劃 勤於復習
中考臨近,有些同學開始緊張慌亂起來,對下一步的語文復習感到有些困惑,總覺束手無策。在此,我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就語文復習談幾點自己的意見,希望能為同學們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

❺ 《新突破 中考總復習 語文》答案

到中考網下載答案

❻ 中考來臨,如何進行語文總復習

詳細可以參考http://www.gxnews.com.cn/news/20040519/wjzt/173231.htm
這個裡面對下面說的每段都有詳細和更多內容

專家談如何有效復習語文

復習語文總有一種無從入手的感覺。應該怎樣有效地進行初三語文總復習呢?

知己知彼心中有數 從初一到初三,學過的課文有百十來篇,但概括起來,不外乎分四大部分: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分析,文言文閱讀分析以及寫作。基礎知識又分為八方面內容:語音、標點符號、漢字、詞語、語法、修辭、文體知識、文學常識。通過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集中兵力,打殲滅戰。

自編歌訣輕松記憶 學習復句時,同學們記關聯詞語有困難,我們通過歌訣把易混的分開,幫助記憶。「並、遞、選、轉、因、假、條,七種復句要記牢。既又也還是並列,即使如果是假設。不是而是是並列,不是就是是選擇。既然與就是因果,盡管可是是轉折……」

掌握方法方便答題 現代文閱讀,在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中,都會出現體會加點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這類題可分為四步來答:①抄本字,②解釋字面意思,③解釋在語境中的意思,④是記敘文,就要答對中心思想的作用;是說明文,就要答如何准確地說明;是議論文,就要講論證如何嚴密。如果問「去掉行不行,為什麼?」,就在以上四步的基礎上,先加以判斷,再從反面分析,如果去掉就怎麼樣了。

寫文章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讀寫知識做基礎,有具體的寫作方法做指導,還需要有正確的思想觀點,需要掌握豐富的事實材料。

因此,要想寫好作文,重要的在於扎扎實實的基本功,不能急躁,不能馬虎,經過堅持不懈的勤學苦練,日積月累,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假如你在語文課上認真地學習了,假如你仔細看過我們介紹的寫作知識,那麼,面對中考,你應當是胸有成竹了。

復習要點:

中考成語題型例說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具有特殊表現力的一種結構比較穩固的短語。它結構緊密,文字簡練,是漢語言中的精品,在漢語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也成了語文中考的一個重要內容,並且以多種題型出現,多角度地進行考查。下面試加以說明,以供參考。

1. 成語填字

成語有較固定的組成,可以從中抽取某個字,讓學生填空。

2. 辨音

考查學生拼音成語的能力,多以選擇的形式出現。

3. 辨字

考查學生正確書寫成語的能力,多以改錯或選擇的題型出現。

解析:「彩」應是「采」,神色、精神的意思;「永」應寫作「勇」,勇敢的意思;「拔」應為「撥」;「是」應寫成「事」,事情的意思。

4 釋義

考查學生對成語意義的掌握情況,一般考查成語中某個字的意思,亦有考查整個成語的意思。如:

5. 出處

大多數的成語都有一定的出處,如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或古詩文等。主要考查學生所熟悉的古代文章中概括出來的成語。

6. 運用

即檢查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下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7. 聯想式默寫成語

提供要求,根據要求默寫出有關成語。

8. 考查成語的結構類型

成語有各種各樣的結構類型,有並列結構、偏正結構、動賓結構、動(形)補結構、主謂結構。因而這也是一個考查的內容。

9. 考查成語的感情色彩

成語的感情色彩有褒有貶,亦有中性的,因此同學們應能辨別出來。

總之,成語作為漢語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在語文學習中要加以掌握,以提高語文表達能力。 詳細內容>>>>

中考語文典型考點簡析

考點一——語音

考點簡析:

今年中考語文試題,對語音的考查具有以下特點:就內容而言,除了考查拼寫規則使用正誤以外,主要考查多音多義字、各種容易誤讀的字音、形聲字。為此必須把握一些讀音的規律。其中,(1)有讀音與意義的關系,如「勁」,取名物義時讀jìn,即在「干勁」「沖勁」中的讀音,取性質時讀作jìng,即在「勁敵」中的讀音;(2)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如「塞」,口語中單用時讀「sāi」,書面語則讀「sè」或「sài」;(3)有譯音和非譯音的區別,如「卡」,在中國固有的詞語,如「關卡」里,讀「qiǎ」,而在音譯詞中,如「卡車」中讀「kǎ」。還要注意文字改革委員會規定的一些統讀音,如「穴」,過去有「xué」「xuè」兩音,現在只有「xuè」一個音。

考點二——漢字

考點簡析:

漢字的知識類型包括漢字特點——表意文字,造字六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漢字的筆畫、部首偏旁、漢字結構、同音字、形近字、多義字和錯別字等內容。只有牢記這些知識,才有可能去辨義識字,糾正錯別字。

中考題從內容上分析,以辨別錯別字為主。要辨析字形的正誤,關鍵在辨析字的意義。辨析字的意義時,(1)要注意其來源,其本義,如「墨守成規」的「墨」,如果知道其本義是指墨子,就不會寫成「默」。(2)要注意偏旁部首。在確定讀音時,有的偏旁會使我們造成錯誤,但在書寫時,偏旁部首往往是正確的向導。如「掂量」是手傷的一種動作,而不是指心理活動,因此,「掂」不能寫成「惦」。(3)要注意語言環境。「山清水秀」,即「山水清秀」,其中「清」和「秀」同義,有「美麗」的意思,因而不能把「清」寫成「青」。(4)要注意詞性。「兩」是數詞,而「倆」有時是兼詞(數詞加量詞),即「兩個」,後面不能再用量詞,因此「老倆口」中的「倆」是錯誤的,應為「老兩口」。

考點三——標點符號

考點簡析: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要求學生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從近幾年中考語文試卷看,標點符號的考查主要有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等。在備考中,要正確把握各種標點符號的作用,弄清標點符號的使用位置,在加強練習的過程中提高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

考點四——詞語

考點簡析:

中考對詞語的考查重在理解和運用,不考名詞術語,不單純考知識。就考查范圍而言,包括詞語的分類、內部結構、詞語的含義、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等,但以詞義為重點。一個詞語單獨看,它可能有多種含義,一旦進入語言環境,它就只有一種含義。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可能是它的本義,也可能是引申義、比喻義或其他修辭義,甚至可能是臨時產生的某個具體義。推斷詞語在文中的含義,一是掌握詞語的基本意義,二是善於根據它所在的語境揣摩。要做好本考點題目,平時復習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要注意詞語數量上的積累,積累的詞彙量越大,答題就越快捷;(2)要注意分析詞語出現的具體語言環境,不能脫離語境去孤立地理解詞語;(3)要注意對詞語的直觀感受,而不要去死記有關詞語的一些概念

典型考點五——病句修改

考點簡析: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課程目標」中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就要求要正確的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僅要能夠准確地辨析句子的正誤,即是否合乎語法習慣、句意表達是否明確、有無邏輯錯誤、運用修辭是否正確等,還要能夠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情況下進行修改。

近年來,各地的中考試題大都涉及病句修改。句段中涉及的語言毛病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語序不當,(2)搭配不當,(3)成分殘缺或贅余,(4)結構混亂,(5)表意不明,(6)不合邏輯等。

要提高辨析語病的能力,必須反復思考,加強訓練,摸索規律,培養語感。

修改原則是盡量保留原句的意思,多就少改,不能另造一句而代之。可以採用增、刪、換、調等方法去修改。

典型考點六——句子的選用與仿寫

考點簡析:

句子選用的幾種類型:(1)續補型——即根據命題者所擬的題目要求,按照所設置的情境及句意,續寫或補寫出一個切近試題要求的句子。(2)選擇型。(3)概括型。句子仿寫實際上是語法、修辭、標點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從近幾年各地中考此類題的考查情況看,主要有:對對子,仿寫詞語,短語仿寫,句子仿寫,句式變換,句子擴縮,其實質就是依據相關句式,按照相同的修辭手法、特定的語境、不同的要求,仿寫出意義上具有密切關聯、符合試題要求的句式。選用、仿寫句子常常與擴展和變換句式,與語法、修辭、標點、口語交際綜合考查,是一種「帶著枷鎖跳舞」式的語言實踐,要求考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選用、仿寫出富有創新意識,且能表達一定思想內容的語句。考查形式以主觀題為主。

典型考點七——口語交際

考點簡析: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是在具體的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是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的具體實踐,是展示學生的交際能力、文明態度、語言素養的平台。近年來口語交際已成為考查的熱點。預測今後的考查,仍主要用書面形式評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常見的考查方式是設置特定的情境,要求學生寫出別人講話的言外之意,或寫出人物當時可能說的話,或寫出討論的焦點和不同意見,或圍繞話題談自己的看法,或對某些問題進行評價。設題逐漸由簡單對話式向綜合性轉變,注重多角度、多層面考查。題型以主觀題、簡答題為主,其中含一定的開放性試題。

典型考點八——學科滲透與創新實踐

考點簡析:

各個學科之間,知識是相互滲透的,能力方面也是可以互相借鑒的。本書以「知識滲透」和「能力遷移」的方式,使學生盡可能將所學的各科知識組合成結構較為復雜的知識鏈條,以拓寬學生運用語文能力的天地,培養「用語文」的能力。學科滲透題一般是文理交叉,古今兼容,富於變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的特徵。主要用來考查學生運用所掌握的語言及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預計以後的考試中,學科滲透題仍會有,並且有發展的趨勢。

典型考點九——古詩詞曲的鑒賞

考點簡析:

古詩詞曲的鑒賞就是對其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全面的評價、鑒別和賞析。重點是:

一、能正確理解詩詞曲的內容:(1)熟悉與作品關聯的背景資料;(2)注意詩體及作家風格;(3)概括詩詞曲的大意;(4)體味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態度。

二、會賞析其語言:(1)從遣詞用語、修辭、用具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品中的重點詞、重點詩句的含義;(2)從作家作品的語言風格、運用技巧中,品味詩詞曲在語言上所寄寓的深意;(3)從用韻、節奏、音調等方面去誦讀、品味詩詞曲語言的音樂美、節奏美、韻律美。

考查的主要材料是:以唐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詞(陸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為主),以愛國詩、離愁詩、送別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等題材的詩詞為主。

從考查的題型看:以主觀題為主,以客觀題為輔。

具體解答時,應仔細體味試題的要求,理解試題的側重點,把握試題解答的切入點,從關鍵詞語、詩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資料入手,仔細品讀,辨明題旨,縱橫聯系(課內外知識),前後比較(語體風格),結合要求(試題問題)多向思維,選准角度,審慎作答,反復檢查。訂正修改。

典型考點十——名篇妙句的積累與運用

考點簡析:

名篇妙句的積累與運用,在中考試題中主要表現為默寫。背誦默寫的題型有三種:(1)直接默寫,試題給上句或下句,難度不大。(2)理解性默寫,試題提供有關的情景或提示課文相關的內容,這類題內容涉及廣,靈活性大,同時與社會生活、學生思想認識實際緊密相連。(3)開放性默寫,答案無唯一性,根據題目要求,調動平時的閱讀積累作答。

默寫要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熟記名言佳句,無錯別字。

典型考點十一——說明文閱讀

考點簡析:

說明文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因此,說明文也就成了語文中考現代文閱讀測試的必選試題。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的頒布,標志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正式啟動,說明文教學和測試也必須探究新的途徑和方法,因此,在2004年說明文閱讀復習備考中,應認識到以下幾點:

(1)把課文當作「例子」,採用課外的、具有陌生感的說明文來進行測試,走出死記硬背的誤區,保證試題有較高的效度。

(2)說明文的范圍是很廣的,既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不管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命題,都不應該有所偏廢。同時適當加強一下社會科學類的說明文的閱讀訓練,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3)說明文是以介紹知識為目的的,因此說明文閱讀測試的目標就是理解,包括對詞語的理解、對句子的理解、對說明中心的理解、對說明順序的理解、對說明方法的理解等。由於任何知識的介紹都離不開概念,而介紹高科技知識的文章中新概念又特別多,所以,准確理解概念的含義是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的一個關鍵。

閱讀說明文的羈絆態度應該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典型考點十二——記敘文閱讀

考點簡析:

近幾年中考記敘文閱讀測試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命題材料的選擇上較重視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較注重其內容所蘊含的教育意義,與學生的內心世界等貼切。

(2)記敘文閱讀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所佔的份額最大。抓住記敘文閱讀就抓住了中考閱讀的「半壁江山」。

(3)課外選文所佔比例越來越大。

在2004年復習記敘文閱讀時,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記敘文的要求、人稱和順序;分析對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文章詳略與表達中心的關系;能歸納文章的中心意思。

總之,考查的能力主要是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分析運用能力,概括表達能力,質疑思辨能力。

典型考點十三——議論文閱讀

考點簡析:

議論文閱讀,就內容而言,考查的重點是把握中心論點,明確文中使用的論據及其作用;就形式而言,考查的重點是議論的結構層次分析。在議論文閱讀中,把握中心論點是第一要務,這是讀懂全文的關鍵,因此能否迅速而准確的把握全文的中心論點,直接影響到整個閱讀的成敗。

對論證的考查,除了作結構層次分析外,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論點和論證之間的邏輯關系;二是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這兩種測試,由於抽象,還由於思維強度大,是一個難點。這需要平時就加強思維訓練,考前集中強化訓練也很有必要。其中,對概括能力的訓練尤為重要。要歸納全文中心,要概括段意;要分析段與段的聯系,也需要概括段意。就是為了明確句與句之間有何聯系,句子長了不好把握,也需要概括句意。

縱觀近年來中考議論文閱讀,命題的趨勢是:

選材以課外為主,材料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能整體感知其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論點、論據、論證,了解其基本思路,領會語言表達效果,並能進行概括和表述;在此基礎上,能創造性閱讀,完成開放性的題目。

型考點十四——文言文整體閱讀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本)》對文言文閱讀教學提出了如下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藉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這一要求包含這五個層級的能力訓練,即:識記、理解、分析、應用、欣賞。

這五個層級的能力點主要有以下方面:

1、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

2、常見文言虛詞的含義。

3、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4、文言文中段意、文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讀出句子的節奏。

6、根據文章的內容,表達出自己的見解、感受,聯系社會現實寫出相關文句或詩句。

7、初步評價、賞析古詩詞。

題型將趨於多樣性,偏重主觀性試題,考查將體現出綜合性、創新性、選文將由課內向課外發展。

❼ 中考總復習

❽ 中考語文總復習資料

語文:
把握重點 巧用方法
現在中考已經進入沖刺階段,當前同學們對語文復習存在著這樣 兩種心態:一部分同學認為語文知識點繁多,而且中考側重考查學生的課外遷移能力,考查課本的內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復習語文時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為,認真復習課本的知識後,也做了大量的閱讀題,考試卻不見成效,感覺語文復習無從下手,於是乾脆放棄。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實際上,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有自身的知識系統和復習規律。從前幾年學生復習情況來看,在沖刺階段,若能夠按照老師的復習計劃,復習形成知識網路,答題依據正確的技巧方法,穩扎穩打,考試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試中是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的。
那麼,在最後的沖刺階段,應該講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結合我們學校老師在最後復習階段的幾點做法,簡單談談:
首先,應認真「吃」透近兩年中考題。 近兩年的中考試題,在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為「積累」、「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試題內容也保持相對的穩定,測試目的明確:從課內外名言名句的積累運用,到課內外文言文的閱讀,再到課外現代文的閱讀,最後是話題作文的寫作。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近兩年的中考試題,應該怎樣分析?現僅就試卷的四大板塊簡單說明。
一、積累部分。考試的范圍基本是初中教讀篇目中要求背誦的名篇名句。背誦復習不但要強化記憶還要理解記憶,並且能夠靈活運用。不但篇篇背誦,還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平時默寫時經常出錯的字,更
要時時「溫故」。切記:一字出錯,滿「盤」皆輸。
二、文言文部分。課內文言文考試的范圍是初中教讀篇目。復習時一要抓好重點。根據考綱的考查范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復習內容進行取捨、側重。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常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於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對內容考查就與現代文基本相似。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律。二要選好篇目。選取教讀篇目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識的覆蓋面最廣的文章,這樣復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兩年的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大多選擇故事型的文段。內容比較淺顯,考察內容基本與課內部分相似。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
文言文閱讀題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翻譯類。此類題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2)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並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注意翻譯時應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這些字詞往往是得分點。(3)還可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另外還要注意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偏義復詞等特殊現象。(5)若直譯不通,則用意譯。須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推想。二是啟示類。解答這類題目時要注意思想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場,聯系文章主要情節及主要人物,抓住評論性的語句從多角度、多側面思考作答。
三、現代文閱讀部分。要把握「考點」,掌握答題技巧。 近兩年的中考現代文閱讀的選文大多是一篇偏重於議論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學類的文章。因此,在最後復習中,在課外選段上應盡量多選取這兩種類型的文章進行練習。另外,在閱讀題目的設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進行考查。做題時要牢牢地記住:「答案不在你的腦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時這也是我們檢驗解答效果的唯一標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側重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的篩選,二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閱讀復習中,應該注意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文章的寫作意圖,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寫了什麼」「為什麼要寫」這兩個問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線
索找答案。比如,整體感知類的題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或者「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等問題。做此類題,答題時應從三個方面來考慮:一看標題,二看開頭、結尾,三找議論、
抒情的語句。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記於心。再比如,同學們認為最難回答的「理解句子含義及作用」這一類題目,我們可以這樣作答:先觀察句子的特點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結構上的作用;結合語境,抓住句子表達時最關鍵的詞語,指出其語境意。此類題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達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或是一些運用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點是做好此類題目的要訣。凡述種種題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閱讀題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話題」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後階段要多讀書看報,開拓自己視野、了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並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雖學習比較緊張,但仍要每天「擠」出十到二十分鍾的時間來看書讀報。在寫作中,要善於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大題化小,以小見大,學會「一滴水裡見陽光」「半瓣花上說人情」;善於聯想,張揚個性。讓文章體現出你真摯的感情,豐厚的文學積淀,做到文質兼美,富有生活氣息。
其次,在復習中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歷年的答卷中都存在著一些考生不認真看原文,不能認真審題的毛病。平時做閱讀練習,一定要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抓准題眼、抓住關鍵詞句,再作答。另外,書寫也應重視,若平時書寫潦草,則會在積累中出現錯別字,在寫作中丟掉書寫分。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若平時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書寫的習慣,考試時也就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丟分。
總之,「厚積而薄發」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提高語文成績,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正確的答題思路,以及較強的理解表達能力。當然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復習中有所側重。若三者都能兼顧,相信你一定會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制定計劃 勤於復習
中考臨近,有些同學開始緊張慌亂起來,對下一步的語文復習感到有些困惑,總覺束手無策。在此,我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就語文復習談幾點自己的意見,希望能為同學們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

❾ 2018中考總復習單元評價卷語文答案


是這樣的試卷哦

閱讀全文

與語文中考總復習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