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數學備課中心

數學備課中心

發布時間:2020-12-21 22:15:54

『壹』 數學備課本怎麼寫

一、備課

備課是教師上課前要做的教學准備工作,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備課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學生培養的設計,是一項艱苦的創造性勞動。
要使自己在教學中有創新,有特色,必須從備課做起。

(一)備課原則

備課不可盲目進行,要達到目標要求,才能不斷提高備課水平。
因此,在備課中必須堅持做到六備、五有、五忌。

六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學具。

五有:有三維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有教學過程設計、有練習設計、有板書設計、有課後反思。

五忌:忌追求形式忽略效果,忽視備課的實效性;忌只備一種情況,忽視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問題;忌只備知識,忽視能力發展;忌只備例題不備練習,忽視教學的針對性;忌抄教材、教參、舊教案,忽視學生的差異性;忌只備新授課忽視練習課、復習課、實踐操作課、試卷分析課。

(二)備課要求

1、備課標:備課要體現新課標理念,落實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備教材

(1)正確把握教材的內在聯系

安排教學內容要把握教材的編排體系,明確編排意圖;既要注意溝通學生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系,又要溝通同一知識領域的知識之間的縱向聯系,形成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具有結構化和開放性的教學內容體系。
(2)創造性地使用數學教材
要充分用好教材上已有的、比較適合學生實際的課程資源,既要充分發揮這些內容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上的課程資源進行適當調整和補充,將可用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使教學內容在符合數學知識的邏輯聯系的前提下,也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加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3)精心選擇設計練習。

根據教材編制的各類題型的要求,進行篩查分析,設計與新課相仿的基本題,加深理解的變式題,概括提高的綜合題,思維訓練的思考題。體現練習層次性、趣味性和開放性,注重練習的實效性。

(4)注重從生活中提煉數學問題

教師在教學時,無論是利用教材上的題材,還是補充、自選的教學題材,都應體現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生活的基本理念,努力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變為數學研究的對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貳』 數學備課包括什麼內容如何備好課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714/23/60541_1430895.shtml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備課的幾點思考
陳厚艷

隨著課改推進和深入,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滲透著「423」導學模式課改的理念,重視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數學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也重視教與學方式的多樣化。老師們的備課也不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詮釋,應該說,教學的功能及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人就如何備課談幾點看法。
首先,備教材
教師的教學不是跟著感覺走,而是要研究課程標准以及考試手冊,對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內容考綱中提到怎樣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明確高考中對某一內容「考什麼?」「考多難?」「怎樣考?」由此來決定如何備課,具體備什麼?
1.深刻理解新課標,吃透教材內容
教師要通讀教材,熟悉教材中每一章節的知識,熟悉高中數學內容前後知識上的連貫性,備課時不能隨意增加、拔高有關知識。對新教師尤其要通過師徒帶教、跨年級跟蹤聽課等方法加快熟練程度,避免備課內容偏離課標要求。
2.抓住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
對學生可能難以理解的內容通過操作或其他途徑加以化解。尤其在知識結構中出現轉折或起著紐帶作用的內容,是教學的核心,講清講透。如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是教師要用心琢磨的。比如:高一《函數關系的建立》,結合具體問題建立函數模型是函數關系建立的重難點,備課時教師要考慮由易到難,從身邊簡單問題入手,採用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再比如:關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例題,學生很難理解「超過…的部分」有不同的計稅方式,老師就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幾個有針對性的數據先讓學生自己計算不同收入下應繳納的所得稅,熟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從而降低難度,學生也能從這幾個特殊數據的計算中歸納出收入為x時所繳稅費如何表達。再通過本節課後的探究問題「郵資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段函數關系的建立。所以教師備課時應有預見性,方能採取措施化解疑惑。
3.基於教材、超越教材,以學生為中心的備課新理念是教育改革中一切變革的核心
課改不等於改教材,備課並不等於寫教案,教師要對來自於教材的素材進行研究、拓展和深層次的應用,對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方式進行選擇,互動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通過問與答解決了某個數學問題還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的目的應該是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常規思路與方法,掌握一種數學思想方法才是數學教學的靈魂。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首先從備好課抓起。
其次,備學生
教學是由教師指導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備課時要全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科學發展,主要體現在:
1.教師要了解教學的對象——學生的個體差異,備課時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差異,找好新知識學習的切入點
2.教師設計教案要把學生的差異性發展放在第一位,設置的題目,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跳一跳,夠得著」,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吃得進,可消化」,這樣不同的學生各得其所,每一位同學都有獲取知識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3.教師應該了解自己的學生,有時會遇到班級里有特別喜歡發問的學生,他凡事總要問個水落石出,無論是否有邏輯性。因此教師備課時要考慮到這樣的「突然襲擊」,有準備應對學生的突發問題。
我們的學生存在著個性差異,學習的基礎也不同,這是客觀事實。對老師教學方法的認同上也有差距。有的同學基礎好能力強,接受新知識就快,而有的同學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總是在知識的銜接上感覺到很吃力。參差不齊的學生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時候給予充分的考慮和重視,以便於區別對待。比如:老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如何指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如何組織學生合作與探究?
【例1】解析幾何中的《直線和圓的方程》第一節: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條直線相對x軸正半軸的傾斜程度有幾種情況?用圖形表示。學生在自己的理解程度上可以歸納出四種(傾斜角分別是銳角、直角、鈍角以及零度角),程度差的同學也能夠基本解決這個問題。
【例2】《雙曲線的標准方程》及《雙曲線的幾何性質》的教學。
在備課時可以考慮通過讓學生復習橢圓的標准方程及橢圓的幾何性質, 然後採取類比的方法讓學生探究出雙曲線的標准方程及雙曲線的幾何性質。
如: 橢圓的定義,平面上一動點到兩定點的距離(2c) 之和等於2a( 2a>2c),則這個動點的軌跡是橢圓。
然後引導學生:如果平面上一動點到兩定點的距離(2c) 之差的等於2a 呢?差的絕對值等於2a呢?讓學生根據原有知識去推導方程、增加必要的條件完善雙曲線的定義等等,再去研究我們在開始就提出的問題,在必要的時候繼續作一些類似的引導工作。從而達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方式。
第三,備資料
1.教材是老師的第一手資料,是教學的根本
但是教師如果僅依據教材的題目來講解,勢必導致學生厭倦,毫無興趣可言,因此,備課的時候適當選擇配套的同步資料與教材中的內容融會貫通,這樣的教學內容才能夠豐富,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俗話說:老師有題海,學生駕輕舟,只有教師有題海精選習題,學生才能減輕負擔駕輕舟。
2.老師備課時要考慮本節課後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反思與鞏固,又要學生能夠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因此,選擇合適的課後思考題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是一個課堂學習與課後學習的有機結合,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是一個連續的活動著的過程,因此怎樣留好課後思考題是備課時應解決的問題,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不能忽視課後的學習。當然,課後思考題也應放在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上,同時要重視對探究型、開放型、質疑型問題等的研究,使重在基礎性的練習與重在發展性的練習合理搭配、有機整合,建構合理的數學練習系統。思考題少而精,練習與作業要適量。
第四,備教學方法和教具
教師備課時結合每節課的具體內容,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雖然說教無定法,但我們通常採用的有:啟發探究法,實驗法,討論歸納,分層教學法,講練結合法等,教學方法具有層次多樣性和形式靈活性,對每一位教師來說,熟練掌握並能夠靈活變換,只要能夠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開拓創新的教學方法都可以大膽運用,貫穿於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潛能。以往的教學手段主要是常規教學,現在條件允許的可使用多媒體,數學學科採用PPT是較為常見的,學生有興趣積極參與,課堂的內容也可以適當增加,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另外,老師備教法時,也可依據內容,給出科學家小故事或創設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高中數學第一節《集合》,可以講一講集合的創始人:德國數學家康托爾,講康托爾對集合論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以及他的生平。講一講20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的自相矛盾的悖論,從現實生活中「理發師的故事」到數學集合論中的元素與集合的關系。也可以讓同學們舉出與此類似的例子,理解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在學習函數這一章時,有必要介紹函數的發展史,可以提到清代時期中國數學家李善蘭的生平以及他對「function」的翻譯,以至於傳至日本沿用,對推動數學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適當的數學史能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
第五,集體備課
新課程標准下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新課程改革在倡導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求教師合作探究,形成研討氛圍。集體備課作為教師合作研討的一種有效形式,對於發揮教師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集體備課簡單的來說就是教師注重集體的力量,每次提前一周安排一位老師備課,在教研活動時或其它固定備課時間講解這一章節內容的設計、作業等環節,其他老師可以討論、補充。應注意幾個問題:(1)平等合作無保留。本著互相尊重,合作的氛圍,備課組教師都有明確分工,尤其專項復習時,合作方式更能夠發揮集體的智慧,也給每一位老師自己研究得很大空間。(2)整體安排顧大局。集體備課要縱覽全局,注重教材章節之間的聯系,內容不是支離破碎的,而是統一的整體。(3)超前意識不拖拉。教師超前集體備課,不僅能增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還能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一般提前一周集體備課。(4)反思意識促進步。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將前一個內容的教學後記提到下一個集體備課中來,能夠揚長避短,使教師本人不斷發展進步。
集體備課的確能夠容集體的智慧,發展一個備課組!但是由於目前有的學校考核機制不合理,導致老師們暗中較勁、比拼,以孤軍奮戰的形式備課、上課以及布置作業,其弊端是顯然的。所以,真正讓集體備課發揮其效力,必須明確獎懲是針對一個備課組,而不是個人,這樣的機制為集體備課創造了條件。
葉瀾教授說得好,「在課堂里的教師和學生,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在努力往這個方向邁進,做好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的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使課堂充滿生命力和活力。

『叄』 數學備課包括什麼內容如何備好課

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知識點整理,上課的引入,例題練習題准備,腦子里要過一遍上課的流程

『肆』 小學數學備課資料在哪找啊

老師的備課資料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教參;二:網路資源;三:大學同學擔任版同一年級教學任務的;四權:輔助教材。一般以教參為主方向,題目以輔助教材為主。另外一般每個年級都有好幾個老師,有共同備課的,也有老教師的老的備課資料可以參閱。

『伍』 初中數學怎麼備課

一、備課准確定位學生學習目標

教師備課時應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而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新課標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目標設計上要做到「三個並重」。傳統的知識點、能力點要求仍然是教師備課中必須重視的,同時需要考慮另外兩個目標,一是過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須重視設計每個學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須讓每個學生都能用數學.的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可理解為看不見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主要表現為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於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品質。備課中應考慮兩項內容:一是本課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的問題,對定理的掌握應用,整個初中階段所學的平面幾何知識的理解。二是學法指導,在備課時就要充分考慮好,每節課的學習都要讓學生學會一定探究的方法、技巧,教師將作怎樣的指導,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在這方面下些功夫,學生就能學會學習、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學習的效率就體現出來了。

二、備課應考慮師生雙邊互動式

新課標強調「教」服務於「學」,教師通過與學生合作,依靠學生自主動手活動、實踐、合作與交流去實現教學任務;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思路,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這就要求我們讓學生參與課前的准備,自己收集製作有關資料(如實物、圖片、數據等),如做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然後嘗試研究它的性質。這個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課堂教學作很好的鋪墊,還能使教師預測到學生的需要,掌握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情感狀態,把握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使教師在備課時,更多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考慮教學方案,對症下葯,有的放矢。

三、備課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新課程倡導打造教學基礎,做好教學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學對象的差異——學生差異。備課時,我們應認真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差異,找准新知識學習的切入點;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差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情緒,設計課堂教學,把握學習的鼓動點;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差異,根據對象確定分層施教,架好學習的橋梁,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吃得進,消得了」,使學有餘力的學生「跳一跳,摘得到」。

只有這樣,在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體需求的前提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使每個人都獲得身心的愉悅和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發展。因此教師精心地選擇例題和學生的訓練題至關重要。例題的選擇要有典型性. 代表性. 思維性.特別要注意例題的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和一圖多用。學生的課內訓練題和課外作業題,要避免大量的機械模仿性的題目;要緊扣重點,有利於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規律的掌握,要注意題型的多樣性,要重視變式訓練和探索性的訓練,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對於課外作業可布置適量,選做題,以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四、根據教學情況進行課後備課,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課前備課、寫教案固然重要,但課後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熟與提高。教案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是課堂教學的准備,教案作為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一旦放開,真正活起來,就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可變因素,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發難」、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

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

在新課程條件下,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的要求,備課不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教學方法的簡單的展示,它的性質、功能、方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要求教師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實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上下功夫,在落實學生合作學習上下功夫,在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於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師備課已升華為教師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陸』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備課

不要想一些捷徑、吃透教材、自己多實踐。

備課是教師在教學前所做的一切准備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是對新的教學理念的掌握、接受、升華和運用的過程。有效備課能體現出教師的智慧和心血。 一、備學生 《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對自己的學生了解得越充分、越細致、越有針對性,教學效果就越好。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合理分析學生情況:
(一)了解學生在接受新知識前的知識預備狀態,主要是看知識、技能、情感方面有何經驗基礎。這樣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如教學「柱的表面積」一課,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並能運用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底面積x2,對這個公式中的規則學習,學生必須掌握「圓柱」、「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加」、「乘」等數學概念,否則學生不能自主地探究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也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生的起始能力和已有知識經驗是做好有效備課的基本前提。為了全面掌握學生情況,教師可以課前詢問、問卷調查、做些小測試等准備工作以減少數學教學中的「無效勞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分析學生背景知識。數學知識經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學習、建構新知識,又使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數學知識的價值。如教學「環形跑道內外跑道相差多少」的問題時,讓學生去學校操場實地感受、嘗試,積累一定的背景知識後,學生能迅速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道的差距是在彎曲跑道處,並能很快地解決問題。 二、備任務
當代教育理念是「學生的學習設計教學」,備課不是任憑教師主觀預設方案進行簡單的復述,而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因此,數學教師備課的主要任務是:充分領悟小學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恰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一)明確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主要是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大領域,教師要准確把握學習任務,根據各自教學任務的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量的計量」時就得加強單位間進率換算的教學,要使得學生弄清實際生活中為什麼長度單位間進率是「十」?而面積單位進率是「百」?等知識性問題。 (二)認真分析教材,領會教材設計思路,教學重難點,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以及教材的育人因素,這些都是教師備課必不可少的基礎環節。一位教師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沒有強調是沿中間的摺痕對稱,在測試時就有學生誤認為長方形有四條對稱軸。 三、備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數學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講究全面、明確、適當、分層有彈性。既要確保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又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層次需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四、備檢測
教學活動中教學信息反饋也十分關鍵,檢測的目的就在於此。通過檢測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果未達到目標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教師得到信息後就可及時對教學進行調整。
備檢測是要注意設計合理的試題,檢測的內容要與教學目標相符,並且為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檢測可以在教學結束後,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相信學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交流的主要途徑,備課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顯現以學生為主,反映出新的備課理念和藝術。

『柒』 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怎樣備課

一、轉變觀念,刷新理念
新課程標准指出,要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實施機制。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理念決定教學的思路,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備課時給自己正確的定位,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二、備教材
(一)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准規定了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由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方面組成的。這四個方面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離不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它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1.明確知識內容的學習程度
上好一節課必須明確知識內容的目標設定,首先了解整個單元的內容,研讀教材分析,聯系前後內容,再進行教學設計。
以二年級下冊《認識角》為例,教師首先要了解這節課的知識目標發生了變化,以往的教材要求學生會畫角,而新教材則淡化了這個要求。另外,結合下面幾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會發現,這節課一定要使學生透徹地掌握「角的大小和角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才能為下面學習「角的種類以及角的比大小」做鋪墊。
2.設定能力的提升要求
每個年齡段對學生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定目標都有所不同,而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段以及每節課的內容,滲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可以依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以及《教材分析》幫助教師去制定能力提升的目標方向。
3.制定情感、態度的價值目標
作為一線教師,平時課堂中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貫穿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中去,必須充分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明晰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具體目標,並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二)重點、難點
重點一般是一節課中應用最廣泛的知識,而難點則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識。教師備課時應思考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於新教師而言,最好備課能備到每一句話和每一個細節。
比如下面這一段備課內容,是三年級上學期《觀察物體》的一個備課片段。
師:這是什麼?
生:愛心箱。
……
師:你知道這個愛心箱是哪個學校的嗎?(請左邊同學回答)
追問:他說得對嗎?你們怎麼知道的?
師:對!在愛心箱的左面寫著「東山小學」。
(問右邊同學)你們看到了嗎?
預設:坐在右邊和中間的同學看不見寫在愛心箱左面的字。
……
師:愛心箱的左面和右面我們都把它叫做側面(板書:側面)
這段備課,不僅備了教師說的每一句話,也預設了學生的每一個回答,相信這樣備出的一節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可以從容自如,輕松引導學生掌握所學內容。
(三)鞏固習題
習題的設計是為了鞏固一節課所學的內容。教師備課時,應當遵循由易到難的設計思路,並考慮分層教學。對於速度快的學生設計一些提高的內容,而對於掌握知識較慢的學生,則要選擇少而精的題目進行練習,而這些設計都要在課前備課中完成,並且注意難點要引導學生突破和理解。
三、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上好課,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已經掌握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預設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後來接班的老師,一定要回顧之前幾個年段的內容,這樣就能避免課堂上傳授內容過深或太淺而使學生失去興趣。
另外,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教師備課時應該顧及到每個學生的發展。考慮課堂語言的設計如何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並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備教學資源
1.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中的經驗是無形的教學資源,比如《認識千克和克》這節課,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逛逛超市,感受一些特定物品的質量,備課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使這節課不會顯得枯燥無趣,並對「千克和克」形成感性的認識。
2.理論基礎和知識鋪墊
掌握教學的理論基礎其實也是對教師的專業要求,教師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影響教師備課時的語言設計和備課思路。所以在備課之前不妨先去了解相關的理論基礎和知識點,在教師備課用書的最後往往會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理論基礎,教師先自我學習,深刻理解知識點,才能在課堂上輕松應對學生的突發提問。
備課時了解理論基礎和相關知識,還可以在備課時為以後的相關內容做鋪墊。數學知識點是一環套一環的,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內容激發學生課後探索的慾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反思教學,二次備課
隨著教育的改革發展,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二次備課的重要性。課前的備課僅僅是一個教學思路和預備方案,而一旦真正上課,就會有很多插曲,這些插曲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教師在課後把這些插曲記錄下來,對自己當時的教學進行回顧反思,體會不足,幫助自己提升教學能力,並制定更加優秀的備課設計方案。

『捌』 如何有效的進行數學備課

如果你沒野心,混混就行了。有野心你要去看考題,歷年的,最正規的考題,找規律,找考核點,並和考綱對應起來。這就是
應試教育
,成績是
王道

『玖』 數學備課組介紹

備課組長某某,組員都是哪些老師,每位老師的特長,所取得的成績等等

閱讀全文

與數學備課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