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鄧稼先備課

鄧稼先備課

發布時間:2020-12-21 21:18:01

① 如果你是一位小學老師,那麼《鄧稼先的人生之路》要上兩節課80分鍾,要怎麼上,詳細的最好是教案

鄧稼先

教學目標:
1.積累和運用詞語
2.了解鄧稼先生平事跡,卓越貢獻
3.學習鄧稼先無私奉獻的精神,忠厚朴實的品格和深沉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並學習鄧稼先無私奉獻的精神,忠厚朴實的品格和深沉的愛國情懷.
教具:幻燈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步:揭示課題,展示學習目標;初步感知課文
學習目標: 1.積累運用詞語
2.了解鄧稼先生平事跡,卓越貢獻
3.學習鄧稼先無私奉獻的精神,忠厚朴實的品格和深沉的愛國情懷.
第二步:學習課文內容,達成目標
第一部分: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
1.教師范讀,學生聽,對比.
說出情感變化:由悲憤-沉重-難過,轉而興奮-高 興......
體驗中國歷史性的轉變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進行對比,對鄧稼先的巨大貢獻有一個總體認識.
板書:貢獻巨大,鮮為人知

第二部分:兩彈元勛
1.學習自讀,討論:1)鄧稼先生平
2)最令你感動的語句,說出原因
3)何為"兩彈元勛"
體驗:鄧稼先所領導的事業為中國帶來了怎樣的轉機
鄧稼先做為一個科學工作者的高度的責任感
鄧稼先先生一生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的高貴品質
2.幻燈片出示:張愛萍將軍寫給鄧的詩
鄧同事寫的詩
學生讀:緬懷忠魂
板書:兩彈元勛---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第三部分:鄧稼先與奧本海默
學生自讀,找出鄧稼先和奧本海默各自的特點說一說,比一比,體會鄧稼先的氣質,品格和高尚的人格.
對比詞語:鮮為人知----家喻戶曉
板書:最高奉獻精神 理想黨員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
1.教師讀標題
問:小標題有什麼特點(句式,作用)
答:疑問句式,引人思考
2.學生思考作者結尾的話:"事後我追想自己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感情激盪,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
學生討論得出:1.為民族而自豪
2.為稼先而驕傲
3.為祖國被誤解,輕視而委屈,悲哀......
4........(充分發表意見)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1.學生讀<<弔古戰場文>>體會鄧稼先工作環境的惡劣.
2.在什麼情況下,什麼時候"我不能走"?(討論)
1)困難面前
2)危險來了
3)......(充分發表見解)
3.齊讀五四時代歌
問:把當年的歌用到這里,有什麼用意?而且要做鄧稼先傳的背景音樂?
思考討論:1.歌中表達了對中國男兒一奇丈夫的祈盼
2.鄧稼先就是中國男兒中的奇丈夫
3.把歌作為鄧稼先一生的寫照
4.贊美鄧稼先為中華民族歷史的轉變所做的巨大貢獻
5.......(充分發表見解)
板書:中國男兒---奇丈夫
第六部分:永恆的驕傲
學生速讀,出示幻燈,加深理解,完成目標
1.根據課文內容和你的感受,把句子補充完整:
( )永恆的驕傲
(把握鄧稼先的品質,精神,人格魅力)
2.深化,通過學習鄧稼先,聯系你的生活完成句子.
( )永恆的驕傲
(學生根據自身向鄧稼先學習,感情升華)
例:我要向鄧稼先學習,成為祖國永恆的驕傲......
第三步:幻燈出示:
課文最後說:"能這樣估價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們應為鄧稼先慶幸."聯系全文,就這句話寫一則心得體會.
(寫畢交流,互相學習,深化思想認識,適時給予鼓勵)

板書設計

貢獻巨大,鮮為人知
鄧 兩彈元勛--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稼 中國男兒--奇丈夫
先永恆的驕傲
<<鄧稼先>>說課稿
一.說大綱
本冊書共六個單元,所選<鄧稼先>是第四單元傳記體裁中的一篇,是回憶性散文,也是一篇典範的人物傳記.這一單元的學習重點是:1.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內容.2.了解傳記類文章的特點.3.學習傑出人物的崇高品質和奮斗精神.本篇在本單元中屬典型人物,典型文章.1.鄧稼先在中國歷史性重大變化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本篇是傳記類中的回憶性散文,形式靈活,感情充沛,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3.鄧稼先的優秀品質和奮斗精神,典型且感人,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榜樣式的人物.理解了鄧稼先,才能很好地執行語文教科書的指導思想:聯系生活,扎實,靈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發展健全人格,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語文學習必須與生活密切聯系,通過指導學生,通過語文基本實踐,逐步加深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語文是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反映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即"導流"又"開源",即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又達到學以致用和學文育人的效果,培養社會主義道德風尚,通過多方面努力使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聯系.在這個精神指導下,我確定了教學目標:
1.積累和運用詞語
2.了解鄧稼先先生生平事跡,卓越貢獻
3.學習鄧稼先無私奉獻的精神,忠厚朴實的品格和深沉的愛國情懷
二.說教材
這冊書的學習重點是說明文,而說明文是相對枯燥的.安排這樣一個人物傳記單元是為了增強趣味性,同時又與生活密切聯系,而本篇又是本單元中非常典型的.
<<鄧稼先>>這篇回憶性散文,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做為一個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在介紹另一個享譽中外的中國研製和發展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貢獻,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鄧稼先時,通過多視角,多層面追述他所熟悉的人物的過去的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內容,把讀者帶進往昔的歲月,從而使讀者獲得真切的感受.這不是一篇單純的傳記,而是一位友人寫給另一位友人最深情的輓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不但可以領悟到鄧稼先偉大的人格魅力,而且還會被那充溢於文章行間的真情打動.作者並不是站在一個科學家的角度來客觀地為另一位已故科學家樹碑立傳,而是從一個朋友的角度來真摯地懷念自己已故的友人.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使"退去了所有頭銜名號之後,普通而又真實的鄧稼先."也正因為這份普通和真實,鄧稼先的人格才愈見偉大.這些內容使學生在閱讀當中需要體驗把握的.
本課時是在學生自學基礎上的新授課.教學重難點是理解並學習鄧稼先無私奉獻的精神、忠厚朴實的品格和深沉的愛國情懷,理解鄧稼先的精神和愛國情懷之所以成為重點難點,
是因為那樣大的一個科學家,--兩彈元勛,卻鮮為人知,在我們今天看來,是很難想像的和理解的,這是那個特定時代的需要,更是特定的人們具有的,常人所無法比擬的崇高之所在.鄧稼先的精神,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深入分析,體會,應該理解和掌握,因為只有這種精神才是最可貴的財富,對於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義.
三.說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在六年級因在小學校內上課,他們習慣的是小學的教育方式.學生的學習方法,接受能力、習慣都處於一個」變」中,我在教學中注重交給學生思考的方法,思維的習慣.訓練學生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通過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來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自己的心得.學生具體情況不同、接受能力不等,好中差的比例基本是1:2:1,發展狀況良好,學生有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學習能力正處於一個穩中上升的勢頭.根據學生情況設計問題,使優等生再次提高,相對差生有所收益.
四.說教法
教師的教育行為不僅要學生學會,而且要教學生會學.即實現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我在設計教學方法時採用啟發與引導相結合,輔以學生自由討論,在自主求知、主動向學的課堂氛圍中接受知識.採用聽說讀寫相結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充分向著啟發式、研討式教學的方向,在啟發質疑、啟發解疑、啟發運用中完成教學任務.
五.說訓練
根據語文課程目標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的要求」,緊密圍繞聽、說、讀、寫設計訓練.訓練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並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1)聽、說的訓練.
1.學生聽教師讀「任人宰割」和」站起來了」部分,讓學生說出聽後的感覺及情感體驗,提高審美情趣,加深對文章內容、人物精神的理解.
2.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的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因題目繁瑣,不做詳述)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同時鍛煉學生有方向、有目的組織語言的能力,從而逐步達到隨意表達、靈活運用、實際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2),讀的訓練
1.學生讀<弔古戰場文>體驗文中人物工作的惡略環境,從而提高對人物品格、精神的認識.
2.學生讀」五四時代的歌」體會鄧稼先改寫中華民族歷史這一轉變的卓越貢獻,學生同時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責任感.
3.讀張愛萍將軍和鄧稼先同事寫給他的輓歌,共同緬懷英魂.
4.默讀文中結尾段的重點句子,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3)寫的訓練
針對課後三題,寫一則心得筆記,啟發學生用心體會鄧稼先之所以能夠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的根本原因,以領悟人生應當怎樣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引發學生人生觀的思考,從而把學習鄧稼先的精神真正落實的實處,以正確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行動.
聽說讀寫的訓練,貫穿整堂課,做到聽一聽,說一說,讀一讀,寫一寫,有意識地安排訓練內容,有目的進行訓練,在探索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從而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發展語言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力.
六.說過程(具體流程)
--見教案
最後總結:此三步,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把一個立體的鄧稼先展示在學生面前.鄧稼先的精神深入人心,完成了教學目標,實現了教學重點,突破了難點.結構緊湊,形式靈活,啟發思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活躍.

② 語文教案 鄧稼先

導學平台抄

[ 課標要求]

1、理解寫人襲的文章中事件與人物形象的關系。

2、體會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現力的語言動作進行細致生動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3、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學法點悟]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文字明白曉暢,幾乎沒有難理解的語句,因此,學習這篇文章時應在朗讀的基礎上積極討論,理清文章內容,品味感情,領會主旨。

[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人物通訊,講的是中國原子彈主要的理論設計者,被稱為中國的奧本·海默的物理學家鄧稼先。朗讀全文,了解文章的結構。文章主要介紹了鄧稼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從事科學研究的,講述了有關他的哪些典型事跡,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我們在學習本文時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疑難解析]

質疑:文章是由哪些內容組成?

解惑:文章由一個引子和冠以小標題的三部分組成。引子,從20世紀40年代美國研製原子彈有許多科學家「失蹤」寫到鄧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蹤」的經歷。「要放一個『大炮仗』」是第一部分。「艱苦創業的年月」是第二部分。「這里就是戰場」是第三部分。

③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

教學目的:

1、 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詞,理解文中兩個古詩文小段。

2、 靈活運用速讀、默讀、朗讀等閱讀方式閱讀課文。

3、 學習鄧稼先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的崇高情懷。

教學重點:

用速讀、默讀、朗讀等閱讀方式閱讀課文。

教學難點:

1、 第一部分寫百年屈辱史的用意;

2、 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作比較的好處。

教具准備:

《祖國》錄音帶、小黑板(寫六種方式、《祖國》歌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激情入景:

二(4)班的同學們給老師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首屆藝術節中,我班榮獲了第一名……這節課,希望同學們有好的表現。

2、 材料分析:

(1) 1842年8月,中英代表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其中有這樣一條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2) 1860年,英法聯軍大肆搶劫並燒毀了稱作「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3) 1954年,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地位,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

(4) 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楊利偉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

學生發言:中國,有著屈辱的歷史,但如今,它已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祖國能在國際上有著顯赫的地位,是離不開一些為祖國作出貢獻的人。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在國防事業上為祖國作出巨大貢獻的人——鄧稼先。

二、 初步理解課文。

1、 簡要介紹鄧稼先及作者。

華僑、華裔的含義。

2、 朗讀課文,簡要說說各個小標題部分分別講述了有關鄧稼先的什麼內容。

三、 速讀課文,深入內容。

你想提出一個什麼有價值的問題。

集中討論:

舉例:

1、 第一部分,為什麼要概述中國一百年屈辱的歷史:

既交待了鄧稼先的成長背景,又突出他對民族復興的貢獻。

2、 為什麼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對照起來寫?

突出了鄧稼先的人格魅力。

3、 文言文的語段的意思是什麼?

4、引用的目的是什麼?

四、 情感滲透:體會感人之處。

讀了本文,你全面了解了鄧稼先,請你對照插圖,閱讀有關鄧稼先的資料,以「我心目中的鄧稼先」為話題,舉一個典型事例,說說你對鄧稼先的評價。

五、 內容遷引:

學習本文,你的收獲是什麼?我想請同學們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來:

1、 成語。

2、 名人名言。

3、 相仿事例。

4、 一首歌。

5、 一首詩。

6、 用一組排比句。

六、 小練筆:

我們的祖國,因這樣的驕子而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還不能向鄧稼先博士那樣為祖國去效力,但我們可以為王畈中學爭光,為二(4)班爭光。先前,那些同學可以說就是我們身邊的「鄧稼先」!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來寫寫我們身邊的「鄧稼先」吧!

附:板書:

鄧稼先

楊振寧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附: 「兩彈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秘密參加拭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後方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賣國獨裁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土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准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中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繫到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l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一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他臨終前留不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一發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助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撿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已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分:「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已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小圈,表面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④ 鄧稼先 教案

鄧稼先 教案
http://..com/question/49116469.html

⑤ 最後一課教案

有關尊嚴的名●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艾琳·卡瑟
●民無信不立。
——孔子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塞羅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
●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寧願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願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裴多菲
●誠實的人從來討厭虛偽的人,而虛偽的人卻常常以誠實的面目出現。
——斯賓諾莎
●沒有誠信,何來尊嚴?
——西塞羅
●失信就是失敗。
——左拉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
沒有誠實哪來尊嚴 ————西塞羅
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敗 ————左拉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
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不定,天平立即穩穩地傾向一端。
誠信是一輪朗耀的明月,惟有與高處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對待生命的真正態度。
誠信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能夠洗盡浮華,洗盡躁動,洗盡虛假,留下啟悟心靈的妙諦。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
隱瞞真實,就是騙自己。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諾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說話,一言為定。
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誠實。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淮南子·繆稱訓》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喬叟
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羅素
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有算得了什麼呢? ————哈代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
真誠與朴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紙包不住火,錯誤是隱瞞不了的。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言有關尊嚴的名言

⑥ 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答案

給你推薦來個網站自:www.pep.com.cn
在這里自己找!!相信你一定能找到!

閱讀全文

與鄧稼先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