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語文老師於漪

語文老師於漪

發布時間:2020-12-20 20:27:49

A. 於漪的哪些話或那些事例表現一個老師成長與發展的內涵

於漪
於漪,女,江蘇鎮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畢業於鎮江中學,195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1978年被評為語文特級教師。現年79歲。
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候補執行委員、執行委員,上海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現任上海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首都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市教師研究會會長。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及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198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主要著作】
《於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園地拾穗集》、《學海探究》、《教你學作文》、《語文教學談藝錄》、《於漪文集》、《於漪教育文叢》等,音像教學輔導材料有《於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妙筆生輝》等數十盒。於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錄在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
【於漪語錄】
1.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2.我有兩把「尺」,一把是量別人長處,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點,自身才有驅動力。因為,「累累創傷,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
3.一個人一旦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同時選擇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偉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銘: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師人格為依據:智如泉涌,行可為表儀者人師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合格,就是不負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托。
6.教學參考書畢竟是別人的勞動,只有自己的勞動所得才是帶著生活露水的鮮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學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個性的時候,才是學生收獲最大的時候。因為,教育事業是創造性的事業。
7.「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教育,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祖國的未來」。
【教學風格】
1

B. 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認為:「教師應該在講如上用生命歌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把愛播撒到學生的心中,學

(1)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是學生品德的培育者和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授者內,肩負著教書容育人的神聖職責,這一職業是崇高的。教師對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值得我們尊敬。(回答2點即可。只要回答出對老師這一職業的尊敬、愛戴、崇敬之意即可)
(2)作為中學生,要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要:①客觀地認識新時期師生關系的特點,擺正自己的位置,在追求獨立自主的同時,自覺接受老師的指導;②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③了解老師的優點和長處;④理解和寬容老師的缺點、過失;⑤主動地、熱情地與老師交往;⑥不要以對立的態度冷淡、疏遠老師;⑦避免以逆反的態度頂撞老師,切不可對老師求全責備,更不應懷恨在心。(回答3點即可)

C. 請問語文特級教師於漪教的是初中還是高中

以書本為主,自己的復習書本的知識,跟著老師的思路,重視基礎的練習,不回會的立刻問,不答要覺得不好意思或者是丟面子。另外,高考其實是心態的考驗,在平時要樹立良好的心態,在高考的時候才會不緊張,遇到難題不怕,簡單的不要出錯!祝你成功

D. 於漪 怎麼上好語文課

這怎麼說呢,據說韓寒當年語文也不太好,但是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並非一般般吧?我當年早戀我老師都說我沒得救了,現在也考了大學當了財務主管。我只能跟你說中國是應試教育,你就好好准備考試就行了啊,,,

E. 於漪的簡介!!急求!

於漪抄,女,江蘇鎮江襲人。1929年2月7日生,畢業於鎮江中學,1951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1978年被評為語文特級教師。
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候補執行委員,上海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代表作品:《於漪語文教育論集》《於漪文集》。
所獲榮譽:
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及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198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2010年2月2日,由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電視台主辦的「2009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在京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
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當選為2009教育年度新聞人物。

F. 於漪語文教育觀

淺談於漪的語文教育思想 於漪老師是我國語文界一位資深教師,多年來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著述了許多教育界頗有影響的著作。於漪老師的教學有她自身的一套理論方法,尤其是於漪老師的情感教育方法對語文教育有深遠影響。她關於語文教育的著述,多達一百多萬字。她的語文教育思想對我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中學語文教學有著較大的影響。 於漪語文教育思想的內容,涉及語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閱讀於漪的語文教育論著,我們會發現其中最鮮明的一個觀點就是「教文育人」。教育的職責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會學生文化知識;育人,即培養人高尚的道德品質。每一個從事教育的人都肩負著這樣的職責,但是於老師的教文育人卻獨樹一幟。於老師堅決反對把教文和育人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的做法,主張必須在語文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於老師多次講到:要善於緣文釋道,因道解文,既廢除離開字詞句篇的架空分析,又力戒置思想內容於一旁的支離破碎的詞句詮釋,力求把思想教育與語文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水乳交融,使學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語文能力獲得有效的提高。在這方面,於老師有很多具體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她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們的情操,常常採用「娛目」、「動情」、「激思」、「勵志」的方式;採用「挖掘文章內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變換提問的角度,帶領學生置身於情境之中,使他們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聯系擴展,增添情感濃度,形成餘音繚繞的氣氛」等做法。這些都是教文和育人相統一的好方法。 她的這種教文育人的思想來源大致有三個方面:第一、這是正確認識教育本質和教育使命的必然結果。她曾這樣說:「國家把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的學生交給我們教師培養,這意味著對教師極大的信任,我們如果不盡心盡力,豈不是浪費學生的青春,對國家、對人民的大不敬?為此,我經常警戒自己、鞭策自己兢兢業業,考慮任何工作都不能忘記培養學生的大目標。」第二、這是正確認識語文學科性質的必然結果。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作為對文革期間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的一種否定,語文教育界出現了一種純工具論的傾向,於漪老師對此不以為然,她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要表情達意,那麼用它組成的作品都離不開一定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為里,語言文字為表。語文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內容。教學中完全可以發揮語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智育兩種作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進一步提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第三、這是研究傳統語文教育經驗得出的必然的結論。於老師認為,傳統語文教育值得借鑒的方面,例如:傳統語文教育既教書又育人,且重視愛國主義教育,還有很重視學養等。於老師對傳統語文教育經驗中這些精華的認識,自然會影響到她的「教文育人」觀。 教文育人是於漪老師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她多年來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得到的寶貴經驗,也是她對教育本質的深刻認識。 而全面、有序、科學地培養語文能力又是於老師特別強調的一個語文教育思想。她指出,有一點必須十分明確:語文教師教學生學語文,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這是語文教學的主旋律,須牢牢抓住不放。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哪些方面的語文能力,這是於老師幾十年來一直在關注、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問題,她在這方面的主張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全面訓練,循序漸進,突出「內核」,語、思結合。 她把語文能力的培養分成了三個層次:一是學習和應用能力,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基礎;二是具體的語言能力,會讀會寫會聽會交際,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核心部分;三是對生活的認識能力,思考和感受力等,這是語文能力培養的延伸和拓展部分,是語文能力的「內核」。大而言之,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應該是內核。正是基於於老師對語文能力本質的深刻認識,所以於老師提出,「語文教學應以語言和思維訓練為核心」。 語文教學就是要通過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知識和能力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柱,這是反映我們學科特點的,是語文學科的基本任務,但是我們對知識和能力的認識,應該是與時俱進的。中學語文就是中學語文,不是以學科為本,不是以某知識為本,而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是一個很大的變革。學生今後不管從事怎麼樣的工作,都要有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真本領,即正確理解和正確運用的能力。這樣定位,就要淡化原來的很多知識體系,要「擇其要而學習」。所以正確的、科學的、有序的培養語文能力才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全面訓練。於老師認為,訓練能力要樹立全面培養的觀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整體。就語言訓練而言,聽、說、讀、寫都很重要,不能重讀寫,輕聽說。不能只注重學習的近期效果,輕視適應社會的長遠需要。 循序漸進。於老師很重視能力訓練的序列,主張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他們的知識、能力、智力,來安排科學的序列。例如,她說:「不探討科學的序列,教學中有些十分突出的問題很難解決。比如重復勞動的問題,對某一語文知識小學教,初中教,高中還教。……」突出「內核」。 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雖然以全面為好,但是語文訓練又不能過於繁雜瑣碎,得有個重點。哪些應該是語文能力的「內核」呢?大而言之,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應該是內核。在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於老師關於語文教學要突出內核和她的全面培養語文能力的觀點並不矛盾。全面培養是為了防止「以偏概全」,突出內核是為了防止「喧賓奪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 語、思結合。於老師最反對進行單純的語言技術訓練,她既主張語文形式和思想內容不可分割,又主張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主張把思維訓練貫穿於整個語言訓練的全過程。 注重學習興趣,突出情感教育是於漪的又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思想。她滿懷激情的一句話就是「丹心一片是關鍵」。她說老師心中要有一團火,這團火是愛祖國、愛學生的激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激情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於漪老師一次次超越自我,她不顧自己身體健康,背學生上醫院;接手亂班,把學生一個個找回來課……而支撐她的始終是充滿胸膛的師愛。她說:「你對孩子是全心全意,還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愛播撒到孩子心中,他們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激發興趣也是於老師教學的藝術特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創新的源泉,於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於老師培養學生興趣有四點經驗:一是課要有新鮮感;二是課要有趣味性,使學生迷戀;三是要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四是增強教學過程中的智力因素,用學生的智力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於老師的這些經驗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得來的,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興趣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取長補短,博採眾長,尋找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在新課標地指揮下,倡導情感教育。情感熏陶是教學環節中較難的一部分,教師要做到「融情於景」「寓情於景」是比較難的,最重要地是一定要有真情感。如果矯揉造作,虛情假意,不但不能激發學生地情感,反而會令人生厭。那麼怎樣才能憑借語文教材進行情感教育呢?於老師提出了許多情感熏陶的方法,歸納起來有如下三點:第一、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披文入情」,即通過認真研讀教材,發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在,做到「文脈、情脈雙理清」。第二、發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後,自己必須進入角色,深入理解語言文字所傳遞地情和意。第 三、教學時,教師要帶著感情教,要選准動情點,滿懷感情地啟發、提問、講述、剖析、朗誦,以情激情。 「立體化,多功能」的課堂教學效率觀是於漪的最後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思想。「有效教學」現在被國內外眾多學者所關注,「有效」不僅指「效率」還指「效果」,只有保證「效率」和「效果」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在於漪看來,語文學科與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學生生活在母語環境之中,母語的學習與運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如果教師眼睛只盯著一本教科書加一本教參,思路打不開,教起來就會捉襟見肘,學起來就會索然無味。其次要開發與利用語文課外的學習資源,分清別類,擇優而用,講求實際效果。於老師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總的要求,就是課要上的「立體化,發揮多功能的作用」。在談到語文教學效率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忽視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特點,只看一堂課學生學到了幾條知識,或掌握了幾種技能,用單一的、而且是單純量化的觀點看語文教學的效率。這實際上是一種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的綜合效益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效率的標准,這才是抓住了根本。於漪老師針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幾點具體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課前精心設計,選擇好思想、知識、能力、智力的最佳結合點。所選的知識點或訓練點應是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方面閃光的,或輻射,或折射,使課堂教學充滿明亮。 第二、課堂教學要有鮮明的節奏。為使課堂教學有鮮明的節奏,於老師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如:剪裁教學內容,突出重點,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教學過程要疏密相間,有起有伏,形成循序漸進的坡度;多種教學方法穿插運用,相得益彰,渾然一體。 第三、適當充實課堂教學的容量。課堂的容量怎樣才能得到適當的充實呢?於老師總結出了兩條措施:一是從廣度上開拓,擴大知識的覆蓋面;一是從深度上探討,加強學生理解力。

G. 於漪的理論貢獻,其對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

於漪老師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也是一位卓越的語文教育家。從教50年。長期從事語文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於漪老師的教學語言象涓涓細流,沁人心脾,她的課給人如坐春風的感受,堪稱是一種藝術享受。於漪老師的教學特點被總結為寓教於情、聲情並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本文嘗試在進一步總結於漪老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對於漪老師優質教育背後的規律嘗試認識和總結。 本文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於漪的語文教育觀。首先探討於漪語文教育觀的內核是:教文育人。「教語文的過程,也就是學做人的過程。」接著考察了於老師「教文育人」思想的來由,大致有三個方面:(一)這是正確認識教育本質和教育使命的必然結果;(二)這是正確認識語文科性質的必然結果。雖然於漪老師對於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有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但是她始終認為語文科具有很強的思想教育性;(三)這是研究傳統語文教育經驗得出的必然結論。最後總結於漪教育理論貢獻。 第二部分探討於漪語文教學藝術的具體表現。分作七個內容來研究:用語言「粘」住學生,用情感感染學生,讓美的光輝彌散課堂,善用教育機智,善於激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課是立體的。 第三部分主要通過對於漪生平的介紹揭示於漪老師的做人的根本、教育的理念、執著的信念及高尚的人格對她教學藝術生成的影響。於漪老師1929年2月生,1957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天賦南人的熱情、聰明、靈秀、儒雅,加上長期生活工作在上海,更得「海派」風氣的熏染,學識淵博,視野開闊。廣博的閱讀面以及對藝術廣泛而持久的愛好,極大地豐富了於漪的知識儲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好學深思,加上豐厚的知識,使於老師的語文課堂教學出現了異彩紛呈的景象。 第四部分思考於漪語文教學,探究於漪的遺憾。於漪老師是以道為先的。對意識形態的因襲過重,可能是於漪的悲劇。從語文教學的藝術出發,真正的遺憾不應該是對教學藝術本身的叩問,而應該是對一種教育文化的叩問。語文教學必須站在一種文化的平台上。我們看見了於漪缺少的是一種文本的自信,缺少的是對文化的自信。於漪沒能讓語文走出真正的低谷狀態。 關鍵字:中學語文,語文教學,教學藝術,於漪

H. 如何成為一名好語文老師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的經驗很值得借鑒。首先要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最後要力行,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第一是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須要有文化的積淀。知識不等於文化,知識是一種本領,文化是一種素質。知識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礎。我們過去的一些大學的、中學的教師文化積淀很深,他們沒有什麼教學參考書,拿起一個教本來,就可以左右逢源。他們的文化底子好,學生再怎麼問,他們也不怕。我們現在上課就怕學生問,一問就不知道怎麼辦,回答不上來。
我們確實要有點文化積淀。我們的語文內容豐富復雜,它的家屬成員很多,它的社會關系非常復雜,字詞句篇,讀寫聽說,並且跟很多學科都有關系。因此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作出哲學的思考。
作為語文教師還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認識、辨別事物的能力,判斷的能力,發明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別這是科學的,還是偽科學的;是真正反映規律的,還是三流化妝。三流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化妝是精神的化妝;我們要的是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我就是語文,我和語文是融為一體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的教學中,不要塗脂抹粉,滿足於三流的化妝。
第二是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說,我們為什麼會淺閱讀,為什麼會誤讀,就是沒有通過紛繁復雜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內核。
不深思,你怎麼知道這些文字背後的東西呢?感性的認知都是蒙矓的,因此你要學生真正理解,獲得清晰的認識,就一定要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統的語言,形成理性的思考。為什麼我們的課不能刻骨銘心?不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不能打動他們心靈深處的一隅?就是因為我們往往是泛閱讀,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語言整體里的一個部分,七級浮屠呀,拆下來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寶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
文章是有邏輯,有內涵,有情感的。語言本身是雙刃劍,課堂上我們要發揮它的正面作用,我們通過語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來理解背後的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的情和義乃至文外的東西。品味語言是中國的特色.因為中國的語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語每年的新詞大概要增加兩萬,所以莎士比亞的文章,現在英國人讀不懂了。中國的詞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組合一下就好了。過去是牛車、馬車、人力車、自行車,現在是火車、磁懸浮車、動車,你怎麼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語言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雙刃劍,弄不好就掉進了語言的陷阱。為什麼這么說?言過其實,就是語言的陷阱;我們教師駕馭語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詞句拖著走,文沒有了,被肢解了。
教課,一是要研究語文和語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學生。任何優秀的教師都無法代替學生的成長。師傅引進門,修行在自身,教師的作用是引導,你的方向引得對,方法正確,修行還要看學生自己。湯顯祖在《牡丹亭》中寫杜麗娘步入園中,情不自禁地說:「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同樣,語言文字非親身實踐不可,要讀,要說,要寫,要聽。教師要養成傾聽學生的好習慣。學生有很多思想、意見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必須知心,一定要養成傾聽的習慣。所以課堂,不只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它也是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的場所,實踐語言文字的場所,要讓學生親自實踐。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來的,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不是捧出來的。捧不出優秀教師,也捧不出領軍人物。一定要艱苦奮斗,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哪些做對了,哪些錯了,用流行的話講,就是反思。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執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我非常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出現很多流派,百花齊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進。
我們什麼時候有教師專門從美育人手來教語文,就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在美的世界裡徜徉。也可以從文言文這個角度人手,從朗讀人手,從寫作人手,等等。應該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研究自己。教師一定要充實自己,研究自己,要認識你自己,這叫自信力。我的優勢在哪裡?我的特長在哪裡?我從哪一個地方切人,最能發揮長處和優勢?在教學實踐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逐步成長為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
到底教師要不要教學個性?如果我們全國各地都能出一批個性鮮明的優秀教師,一定可以頂起我們語文教學的一片天,而不是都「差不多」。這個差不多,絕對不是胡適先生講的「差不多先生」.而是我們的課基本上面貌是差不多的。我們聽了很多課,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絲絲人扣,分秒不差。對怎麼教考慮得很多,但對教什麼考慮得顯然不夠。
上個世紀80年代,全國各個地方很多教師都有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我不是說這些個性都非常完美,從科學的層面、從哲學的層面、從語文本體的層面,也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是這個人的教學就是這個人的,不是其他人的,這就叫個性。差不多一個模式,我是比較反對的。大家用一個模式,會出現什麼狀況呢?標准化的教師。
標准化的教師就無法張揚個性,你這個人的才華和潛能自然也就顯示不出來了。我們很多中青年教師很有才華,但是被框住了,潛能出不來。因為一個模式定型了以後,已經是死水一潭了。語文教材中有那麼多豐富多彩的文章,怎麼可能是一個模式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教育對象。難道你用一個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嗎?套不住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危害。
我們語文學科太需要領軍教師了。我們教語文的也要深思,語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啊,我們太需要全國性的出類拔萃的領軍的語文教師。可是沒有個性就根本沒有可能領軍,不可能出類拔萃。出類拔萃需要有智慧。我們的課堂是時間和空間的聚焦點,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包括時代精神的交匯點,是教師和學生心靈溝通的一個場所。語文教學不僅需要知識,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點就是思考。

閱讀全文

與語文老師於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