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 學習心得
(一)個人初步備課
在每次集體備課之前,個人都要熟悉教材內容,把握知識結構,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學生的認知經驗和水平,簡要組織發言提綱,以便在集體備課時做到心中有數。
(二)集體研討備課
1、備全冊。
學期之初要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每學期開學前,以年級組為單位,集體學習課程標准,通讀全冊教材、明確指導思想,分析學生現狀,把握知識系統和結構,明確教學目的要求、分析教學重點難點,通盤考慮解決重點難點的策略,安排學期教學進度。
2、備單元。
根據集體備課情況擬定單元教學計劃,掌握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材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設計教學方法等。在單元測試後,還應該對測試情況作簡要分析,同時制定補教補學措施,必要時同年級教研組可統一制定測試題進行補教補學。
每單元集體備課一次,每次有確定的中心發言人。計劃的擬定一般提前兩周進行。
同時注意:(1)單元備課必須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進行;(2)根據單元的側重點,突出單元備課的創新性、開放性,切忌一人講,大家聽,搞形式、走過場;(3)不要把集體備課演變成教案審訂,搞成「一人備課、集體定稿、分頭使用」,使教學成為「千課一面」的機械表演。
3、備重點課時
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帶動弱校弱師的教學上水平,對每單元的重點課時非常有必要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研討時,主講人要理清教學的環節和步驟,並就每一環節設計的理念或依據、達到什麼目的講清楚,在集體中進行討論,最後確定出最佳方案,形成教案。有條件的單位在單元備課時可組織教師執教先導課,教研組內集體聽評,進而改進教案,供其他教師參照。
語文、數學每周保證至少2課時、英語每周至少1課時的集體備課時間。其它學科的集體備課由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不作統一要求。同時各學科還應隨時隨地進行教學問題的研討與交流。
(三)個人二次備課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要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程序,確定教學結構和教具使用,科學設計作業,並要充分考慮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何應變處理等等。
1、確立「以學定教」的思想。
(1)備課時教師心中要有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握教學最佳時間合理安排教學密度。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又要從學生的基礎出發。
(2)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和他人經驗。一是要先「鑽」後「參」、不能以「參」代「鑽」;二是對他人經驗(或優秀教案)應採取聯系實際,分析研究,消化吸收的態度,不可照搬照抄。
(3)對自己過去的同課教案,可以作為參考,十分滿意的教案可以結合本班實際及教改要求,按照「教老課,有新意」及講求實效的原則,舊案新備。
(4)要超前一周備課。不能臨教臨備,更不能教後再補。上課時,要進一步熟悉教案並作教前修改,准備好教學用具。
(5)連續任某學科不足3年的教師要寫精案,3年以上的教師每學期至少寫20課時的精案,50歲以上的兼課教師可以寫簡案。包班教師語、數可重點備某—學科,另一科可備簡案。繼續允許在保證實效性的前提下,進行備課改革。
(6)對於責任心強、業務精湛、成績突出、課堂教學優秀的教干、教師的備課實行免檢制度,教師自願申報,各單位根據自己的情況按5%—10%的比例,將免檢教師的登記表送縣教研室審批備案。對免檢教師採用推門聽課等形式實行動態管理。各單位要充分發揮這些骨乾的作用,讓他們經常上示範課、公開課,做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等。
2、備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明確,滲透落實三維目標,體現創新性與發展性;
(2)准確把握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
(3)教學方法要講究技巧,體現巧、活、新;
(4)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估計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狀態等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好教學活動,思路要清晰,要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有效地學習知識,有利於啟迪和開闊學生思維、發展潛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5)板書設計要簡明扼要,形式靈活,有針對性。
(6)教學札記(反思)要結合教學實際,記錄自己的教學得失、教學感悟,對教學設計有重建、有改進。
⑵ 《如何備課聽課評課》心得
備課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凡有幾年教學經歷者都能從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備過程、備教法等方面說個子丑寅卯。但在新課程條件下,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的要求,備課不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教學方法的簡單的展示,它的性質、功能、方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要求教師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合作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於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師備課重要性越來越大,備課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更是全教研組的事情,因此備課一般需要:1.集體備課,發揮教研組的作用。2.鑽研教材,熟悉教學內容;了解新的課程標准對本章節、本單元、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如何界定的;研究本課時與前後課時之間的知識聯系,做到知識之間的系統把握;深入研究教學內容,正確的把握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和難點;考慮如何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認知狀況創造性的實用教材。3.了解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實際,為學生找准真實的學習起點: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在心理學中了解;從學生的生活環境了解;從預習反饋中了解;就課題(或在預習時提出自己不懂得的問題)提出問題;從學生學習過的相似課文(內容)了解。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在性格、心理、認知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情況;預知在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4. 撰寫教案,寫教案,是在認真備課,研究教材、學生、環境等地基礎上,進行規劃課堂教學的活動,是一個動態的、持續創造的過程。 在課堂上,要做到讓學生接受,就得學會各種技能。本書講解了講授的技能、提問的技能、傾聽的技能、觀察的技能、點撥的技能、情境創設的技能、課堂調控技能等。 在完成知識和能力目標的同時,同時還要注重情感的滲透和教育。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節課往往因專業的評課而精彩,上課者因專業的評課而茅塞頓開,聽課者因專業的評課而豁然開朗。要評好一節課,並非易事,一般需要做到:1、了解教學內容。2、先要認真聽課,了解講課教師的教學設計。3、認真揣摸講課教師的設計意圖,進行換位思考,發現優缺點。4、毫不保留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共同討論,一起提高。 教學反思,怎樣反思、反思些什麼?教學反思應該是一種具有目的性、針對性的行為,是一種需要理論支撐的分析、比較、判斷的思維過程,以及思考之後的改進、提升、完善、記錄的行動過程。有的放矢、行必有果,是教學反思的顯著特徵。一般需要做到:1、思考。包括課前思考、課中思考、課後思考。2、筆記。思考而有所得,就做一些筆記,及時記錄下來,體驗認識升華、負而轉正的美妙。一是隨時的零散筆記;二是階段的完整筆記。 本書運用了大量的從課堂實踐、案例中提煉出一些普遍的、可操作的東西,供我們教師借鑒、參考、實踐,更重要的是點醒了教師們的潛質、啟發了教師們的思考、促進了教師們的孜孜以求、提高了教師在教學中的有效性。而且還以主題的形式,從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名言或新的課程理念出發,以典型的案例豐富名言或理念,在用操作的要點引領教師把理念轉化為行為。 我今後會潛下心來,會慢慢思索教育的細節,從細小瑣屑的教學細節入手,剖析教學的深刻和有效,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真正從有效走向優質!
⑶ 精心設計教案培訓總結
精心設計教案培訓總結:
科學處理教材。新課程有新「課標」,教師備課的真正目版標就是如何達權到新「課標」的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課標」和教材,仔細閱讀有關參考書,弄懂教材的思想,結合學習實際情況,確定各章節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關鍵點、障礙點及知識的內在聯系等,科學地確定教學目的,不斷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知識水平。此外,教材處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選擇編排教學內容,在「課標」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為中心,從縱、橫兩方面對教材進行處理,其中「縱」指知識的「線」,即知識的內在聯系,「橫」指知識的「塊」,即橫向聯系。這樣便於學生將知識聯系起來,避免前學後忘。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關鍵。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最優教學方法,選編典型習題,寫出具體可行的教案,並設計好板書及課堂小結。
研究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其方法的選擇應以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為依據,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要抓住關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⑷ 聽「新教師如何有效備課」講座學習心得
李老師圍繞著有效備課的基本內容,如何備課程目標、課程理念,如何備學生,備老師等等方面展開,她所說的幾點對我很有啟發性,其中有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專家把課程目標和理念列印出來貼在自己的備課本上,作為一種指導,之前我只是時不時的把課標和指導思想拿出來看一看,這個也不失為一種可以借鑒的方法。上個學期給高年級上的是關於生命主題的課,這個學期主要讓孩子們有一顆關注生活的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讓孩子們看了一部我自己認為很有深意的電影《遺願清單》,但是我不知道孩子們是否能夠很好的感悟,就像今天李老師說的有的東西我們會覺得很有生活的啟發意義,很多教材很有深意,只是對於孩子,活血他們還需要一定的既定和人生經歷才能體悟這些深刻的道理,所以教材編排的內容及時質疑,可以創造,但是更要教室去進一步思考,尤其是對於我們心理課程的教學,我是准備了很多套的教材,因為一直覺得我們學校的教材內容比較老套有些陳舊,在我自己的專業基礎上做了很多的調整,還「自以為是」的進行了很多的創新,不過我對自己的創造力還是認可和肯定的,只是現在要多幾分慎重的抉擇和思考吧。李老師在「備教態」這一點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對著鏡子不斷的練習,難怪我們的主任會稱贊她在課堂上最美。應該是這樣的。 最後她用那句很具有深意的開場白結束了這次的講座:用一輩子用心去備課。在備課中成長、反思、學習,讓自己的羽翼不斷的豐厚,我自己也感覺到在一次次的認真備課中有所成長,在一次次反思中有所進步。今天又有收獲了。
⑸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如何備課上課》學習體會 張擁軍
一、更新備課
1.更新備課觀念。
在備課過程中,以前我總是接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現在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什麼不給學生,什麼讓學生自己悟出來,什麼能給學生帶來最多的思考?當新一輪課程改革把目標定位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意向、體察學生的學習情感、診斷學生的學習障礙,然後把傳統的格式化教案改為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新的教學過程。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方法與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注重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能力。這樣去備課就能設計出真正關注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
2.改變備課形式。
把原來單一的各人備課,改變為兩個階段:首先是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即事先確定集體備課的主講人、時間、地點和內容,由備課組長組織討論研究,講求實效。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要有合作精神,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就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與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並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更多的火花,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但真正的教學設計還需要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來一次歸納、提升和再創造,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教學個性,更好地適應自己學生的學情。因此,還需要個人備課。個人備課的內容應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注意點、教學過程、教具准備、板書設計等。採用這種形式備課,教師常常在備課過程中,發現很多思維的碰撞中產生的火花,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對教學很有裨益。
二、課堂模式的改變
新《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教學是語文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主要途徑,因此,課堂教學是關鍵,課堂模式在新的理念下是必須更新的。
1.創設問題情景。
問題情境的創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多為學生提供一些生活事例、趣味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識、改變學生學習語文的刻板觀念,從而引起學生對該知識的重視。
現實性:在課堂教學中,善於創設於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實踐內有密切聯系的應用型語文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就在自己身邊。
開放性:課堂教學中既要創設條件開放、方法開放、結論開放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變換問題的觀察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更要注重設計提問開放的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多引導學生從字、詞、句等方面去理解、鞏固。要啟發學生從多方面去理解所學的語文知識,在發揮思維的基礎上,解答問題,畢竟語文學科的答案是不一的,允許學生自主創新,在鼓勵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能力。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有效的字、詞、句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死記硬背,要從基礎抓起,並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
一些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研究發現,人們的學習主要依賴於兩種方式。一種是接受式學習,另一種是探究式學習。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過多地採用了接受式學習,聽、記、背成為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增加了許多探究性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接受式與探究式並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的集體參與。教師應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注意問題的層次性,給每個學生都提供參與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自我探究、自我發現,教師再加以適當的組織和引導,集思廣益、思維互補,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
語文的學習渠道是多方面的,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不單單靠教師的講授,小組合作就是一種很好的輔助學習方式。留給每個小組一定的探究問題,學生充分參與,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思考過程進行再現;而且對於不愛發言的學生,也在小范圍內給了他們一定的表現空間。合作學習給學生思維的發展創造了空間,而且容易使學生在和同伴合作的同時,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這種方法是學生不僅自己能積極主動的學習,而且能有效地指導他人學習,使學生可以從中更深刻地體驗到語文課中成功的樂趣。
新課改的實施,給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形式應是多樣的,語文課堂不再是枯燥的字詞句的羅列,而是生動活潑的,是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和發現新知識的場所,否則語文教學將失去生命力。
⑹ 如何備課,上課,設置作業學習心得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就是備課、上課、課外輔導和批改學生的作業.\x0d備課就是對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而備課時上課的准備,事實表明,一堂課的成敗與備課是否充分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只有把教材理解得透徹,對學生情況了解的清楚,選擇好教學方法,設計好教學步驟,才能有效地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x0d接下來就是要了解學生.「知人才能善教」,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負擔等情況,做出准確的估計,而且要了解學生對聽好這一課的准備如何,基礎知識、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又怎麼樣?難點、疑點在什麼地方,對教師所涉及的方案能否接受,還要估計到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以及教師如何有針對性的提問學生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學就會見成效.\x0d還有設計教學的全過程.其中就有學期教學的全過程,包括學生基本情況的分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及要求、教學進度的安排、教學措施、考試考查安排.\x0d我先來談談教學目標,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其中知識目標要用了解、懂得、明白、學會、掌握這些詞彙來表述,表述必須用結果的詞彙,不能使用過程的詞彙.而能力目標是針對於本節知識的能力,不是課堂以外的知識而來的.要注意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相吻合.\x0d備課、上課是我們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常規,在即將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我一定要認真地去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還要結合今天陳老師所講的每一個環節的具體內容、格式、要求、形式等方面去做.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完成所承擔的教學任務.
⑺ 學習《備課說課觀課議課與教學反思》的心得體會
最近讀了《備課說課觀課議課與教學反思》一書,覺得收益非淺,也因此產生出了寫讀書體會的沖動。
平時,常常聽到老師們說工作很累,備課累、上課累、批改作業也累。這其實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造成的!在傳統的備課里,往往花很多時間來寫(本質是上抄)教案,而這些教案對上課卻是幫助不大,它的功能主要是應付學校的檢查;課堂上的教學,雖然教改喊了很多年,喊著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但直到目前,大多數老師仍採取傳統的滿堂灌的形式,把知識生硬地塞給學生,而不是想方設法引導、啟發學生如何去獲取知識;為了鞏固又要布置許多的課外作業。如此一來,學生、老師均在忙碌中度過一天又一天,不累才怪。
書中的許多案例,都很詳盡地剖析了新課程下的備課、說課、觀課和議課的過程。案例里老師們的做法,表明他們已經很好地理解了新課程下的教學規律,理解了「以學思教」的思想,他們把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知識的引導者。從備課中的精心准備和設計,到優化課堂教學,創設情感氛圍等諸多措施,使學生參與了課堂的教學,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到主動地探索求知,把課堂真正的還給了學生,課堂的效率與傳統的教學不可同日而語。
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新課程下的教學規律、課堂操控方面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明白了教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的深遠影響。不過這本書使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老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階梯,是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師人文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如何進行反思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學觀念的反思。教師要運用新的教育理論來反思和檢驗自己已有觀念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二、教學行為的反思。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師角色地位、教育教學知識內容、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與開展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等方面進行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三、教學效果的反思。教師講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就會更合理、更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不單單是教師要反思,學生的學習也要反思,學習了某一知識、某一技能,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呢?如果做不出題目,是哪方面理解不透呢?會做題了可以說明你真正掌握了嗎?如果題目有了變化,你還能不能很快而且正確的解決它呢?這些都需要學生進行反思。學習新知識後需要反思,做題後也需要反思。只有不斷的反思,才不會自滿,才會不斷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而學生一開始是不會反思的,所以引導學生學會反思也是教師的職責和義務。只有善於反思的學生,才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⑻ 如何進行有效備課經驗交流活動總結
進行有效備課經驗交流活動總結的方法:
1、科學處理教材。新課程有新「課標」,教師備課的真正目標就是如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課標」和教材,仔細閱讀有關參考書,弄懂教材的思想,結合學習實際情況,確定各章節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關鍵點、障礙點及知識的內在聯系等,科學地確定教學目的,不斷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知識水平。此外,教材處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選擇編排教學內容,在「課標」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為中心,從縱、橫兩方面對教材進行處理,其中「縱」指知識的「線」,即知識的內在聯系,「橫」指知識的「塊」,即橫向聯系。這樣便於學生將知識聯系起來,避免前學後忘。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關鍵。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最優教學方法,選編典型習題,寫出具體可行的教案,並設計好板書及課堂小結。
3、研究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其方法的選擇應以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為依據,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要抓住關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學習。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是提高備課質量的保證。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因此,教師自身學識水平的提高是關鍵。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1)博覽群書。從各種書籍、報刊中吸取與教學相關的精華內容,及時了解本學科、本行業的新知識、新情況,做好讀書筆記。
(2)常聽課。通過聽課,學習他人的長處,認真聽取評議,主動徵求領導意見和同行的意見,及時改正錯誤,傾聽學生及家長的呼聲,聽取學生對教學的評議,以便「對症下葯」,改進教學,開闊思路,不斷創新。
(3)勤寫。邊實踐邊總結,把自己積累的信息、資料、體會、辦法記錄下來,整理成文。
(4)走向社會。有選擇地交流,了解社會的變化與要求,使教學與社會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