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必修5語文課後答案

必修5語文課後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18 20:56:32

A. 人教版必修5語文成語

銳不可當 張皇失措 轉彎抹角 盪然無存 馬革裹屍 草木皆兵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揭竿而起 大庭廣眾 微不足道
連聲諾諾 觸目傷懷 長途跋涉 窮愁潦倒 風塵苦旅 低眉順眼 生死禍福 惟妙惟肖 巧妙絕倫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胸中有丘壑 因地制宜 重巒疊嶂
銷聲匿跡 風雪載途 衰草連天 周而復始 草長鶯飛 相安無事 天衣無縫
在劫難逃 束手無策 物競天擇 無動於衷 充耳不聞 視而不見 豁然開朗
雞犬相聞 怡然自樂 世外桃源

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轉彎摸角 銳不可擋 名付其實 鑄劍為梨 豐功偉跡
眼花潦亂 大廷廣眾 消聲匿跡 連聲喏喏 窮困撩倒
束手無測 一愁莫展 巧妙絕論 令人消魂 重巒疊障
惟妙惟削 張皇失措 圍追堵接 弄巧成絀 見議思遷
莫不關心 適得其返 無精打彩 毛骨聳然 安祥
遣責 煩燥 維幕

成語練習:
一、根據意思寫成語。
1、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截了當。( )
2、形容夜晚的天氣晴和美好。( )
3、慌慌張長,不知怎麼辦才好。( )
4、(姓名、事件、精神等)永遠流傳,不可磨滅。( )
5、不能夠用語言形容。( )
6、宏偉美麗。( )
7、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 )
8、偉大的功績。( )
9、臉色像泥土一樣,形容極端驚恐。( )
10、深得難以測量。比哈對人或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
11、上天不會斷絕人的生路,比喻身處絕境,終能找到出路。( )
12、形容人老實本分。( )
13、微小而不值得一提。( )
14、離開了隊伍。( )
15、窮困愁苦,頹喪失意。( )
16、形容十分精妙逼真。( )
17、精巧美妙到了極點,其他的無法與之相比。( )
18、沒有料到,形容意外。( )
19、沒有相同的;沒有可以相比的。( )
20、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指定適宜的辦法。( )
21、重重疊疊的山峰、峭壁。( )
22、另有一種子巧妙的心思。( )
23、設計者和工匠師的胸懷中有山水風景的構思布局。( )
24、比喻人民極其痛苦的生活處境。( )
25、形容整齊有秩序。( )
26、相差很遠,很不相同。( )
27、形容東西精緻,造型奇特巧妙。( )
28、形容不斷地,循環往復。( )
29、本領高強,無所不能。( )
30、形容非常贊賞。( )
31、相處沒有沖突。( )
32、永遠沒有盡頭。( )
33、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
33、命中洽談室要遭受禍害,逃也逃不掉。( )
34、燦爛多彩。( )
35、比喻沒有辦法。( )
36、事物要適應自然的選擇。( )
37、心裡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
38、說起來沒完沒了。( )
39、賽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 )
40、雖然看見了卻好像沒看見一樣。顯然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
41、一點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 )

成語練習答案:
1、轉彎抹角2、月明風清3、張皇失措4、永垂不朽5、不可名狀6、富麗堂皇7、盪然無存8、豐功偉績9、面如土灰10、深不可測11、天無絕人之路12、老實厚道13、微不足道14、失群落伍15、窮愁潦倒16、惟妙惟肖17、巧妙絕倫18、意想不到19、獨一無二20、因地制宜21、重巒疊嶂22、別具匠心23、胸中有丘壑24、水深火熱水25、井然有序26、迥然不同27、玲瓏奇巧28、周而復始29、神通廣大30、拍案叫絕31、相安無事32、永無止境33、天衣無縫34、在動難逃34、五彩斑斕35、束手無策35、物竟天擇36、無動於衷37、嘮嘮叨叨38、充耳不聞39、視而不見40、不折不扣

B. 高中語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課後習題

一作者舉的下列例子分別說明一個什麼道理?試分別加以概括。
1.「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3.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兩句的剖析。
5.「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把握全文內容,提高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參考答案:
1.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要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2.斟酌文字,實際上是調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減,意味就隨著變了。
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現不同的意境,使用什麼字眼,要由表現的意境來決定。
4.用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的聯想意義是游離的,偏於個性的,迷離不易捉摸、難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離。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可以在含混中顯得意蘊豐富,達到藝術的妙境。
5.字的聯想意義最易誤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應,襲用套話濫調。文學創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
二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與作者不同的主張,說讀書「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2.諸葛亮與徐庶等三人一道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為他「觀其大略」,知識面更廣。
3.宋代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這是說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全班或分組討論:對朱光潛與馬南邨的不同見解,應該怎樣看?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了解兩種不同的讀書方法的優劣。
參考答案:
朱光潛在本文中所說的咬文嚼字,是說「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單就閱讀說,就是要求精讀,不放過一字一句,要細細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讀,就是古人說的,做到「字訓其義,句貫其意,文尋其脈,篇會其旨」,逐步進入「字會、意會、情會、理會、神會」的境界。
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講的是另一種讀書方法。他認為,讀書主要在於「會意」,就是領會書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瑣、牽強的解釋。像讀經典著作,就是要領悟它的精神實質,而不能只死摳它的一些字句。
這兩種讀書方法各有長處和局限性。對於學生來說,應以精讀為主。
三作者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麼?試從自己的寫作體會或者讀過的詩文中舉例說明這個論斷。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咬文嚼字的本質和途徑。
參考答案:
文字是表達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還沒有透徹,感情還沒有凝練,文字就會含糊。只有思想透徹、感情凝練,文字才會明確。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實際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可舉的例子很多。例如:
1.《為了忘卻的記念》:「眼看朋輩成新鬼」改「忍看朋輩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變化。「眼看」,是眼睜睜看著的意思,說的是無力救助;「忍看」,則飽含悲憤之情。
2.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到江南岸」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既寫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3.《誰是最可愛的人》,原句「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蹓躂、邊說話也行。那是多麼幸福呢!」最後一句改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羨慕而調整為贊美舍己為人的高尚情操。
四從讀過的詩文中舉例說明「套板反應」及其危害性。
設題意圖:「套板反應」的現象在詩文中比比皆是,本題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種現象及其危害性,為消除這種現象而努力。
參考答案:略。

C. 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古文課後習題答案

一 關於這篇小說的創作動機,作者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能否從小說所表現的質朴的
、古老的
等方面,印證一下作者的話呢?

設題意圖:由作者的寫作意圖入手,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情節分析小說的主題。

參考答案:

參見「整體把握」。 [整體把握我弄到最後面]拉到最下即可

二 《
》中的人物語言平實、簡明,含蓄地表達出人物內心的感情。聯繫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感受
的心理活動。

1.老船夫即刻把船拉過來,一面拉船,一面啞聲兒喊問:「

,是不是你?」翠翠不理會祖父,口中卻輕輕的說:「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裡鯉魚吃去了。」

2.祖父說:「順順真是個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這一家人都好!」翠翠說:「一家人都好,你認識他們一家人嗎?」

3.(祖父)便不加檢點笑著說:「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婦,請人來做媒,你答應不答應?」翠翠就說:「爺爺,你瘋了!再說我就生你的氣!」

4.(祖父:)「翠翠,莫鬧,我摔到河裡去,鴨子會走脫的!」

「誰也不希罕那隻鴨子!」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語言、行動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參考答案:

1.翠翠因為祖父沒有接自己而賭氣。「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裡鯉魚吃去了。」非常形象地表現了少女的薄怒心理。

2.祖父誇順順一家人,但是漏說了二老儺送,翠翠心裡有些嗔怪,所以問:「一家人都好,你認識他們一家人嗎?」言外之意是:祖父你沒說全。

3.祖父提大老來做媒,而翠翠心裡喜歡的是儺送,自然不喜歡祖父再說下去了。這里邊有少女羞於提起
之事的心理。

4.鴨子是大老捉來送給祖父的,翠翠自然「不希罕」,她心裡想的是儺送。



》全文,寫一篇
。可以圍繞下邊的幾個問題(也可以自選專題)研讀。

1.作者寫這樣一個「
」式的鄉村社會,有怎樣的思想背景?他想尋求怎樣的理想社會模式?

2.
的人們是那樣的善良、純真,翠翠的愛情為什麼會以悲劇結束?

3.小說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主要以景物、風俗描寫為主,具有散文化的傾向。探討一下本文的寫作風格。

設題意圖:鼓勵學生
名著,擴展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專題研究的能力。

參考答案:

1.可以參考「整體把握」。

2.有人認為,翠翠的愛情悲劇,是由封閉的農業文明社會中人們精神的孤寂導致的。可以從相關人物和相關情節中印證這樣的觀點:

(1)翠翠

翠翠自幼父母雙亡,內心有著無比深沉的孤獨。雖然有外公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但是並不能真正理解她作為一個青春少女的情懷。她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凄涼」,覺得「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當她為這無奈的生活而痛哭時,外公不能明白她內心的哀痛,只用不切實際的話來哄她。天保和儺送為了她唱歌「決斗」,她卻毫不知情,只能在夢中希望愛情的實現,現實好像和她毫不相干。最後天保闖灘而死,儺送
,外公為她的婚事憂愁而亡,她卻並不能了解這一切前因後果,只能凄涼地守著渡船,等待著
的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
回來!」沒有人能告訴她要孤獨地等到什麼時候。

(2)外公

外公因為女兒和女婿的悲劇,在他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翠翠痛哭讓他覺得莫名其妙,他給孫女講母親的故事,更讓孫女感觸不已。對於天保兄弟的選擇,他卻沒有直接告訴翠翠,反而讓孫女「心中不免有點亂」。他既愛孫女,又害怕她再走母親的老路,卻不能直接說出來。以後因天保的死造成孫女的悲劇,他又無能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訴說,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說他是在孤獨中死去的。

(3)天保兄弟

天保喜歡翠翠,託人作媒卻被糊里糊塗地拒絕回來。
翠翠喜歡儺送,儺送也喜歡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愛情的矛盾中。最後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獨地離開傷心之地。最後死於意外,也許正是他孤獨的歸宿。

儺送也可以說孤獨地追求著愛情,和哥哥「決斗」,夜半唱情歌,卻並不為
所知。最後也孤獨地出走,不知飄泊到什麼地方。

可以說,就在捲入這場愛情
中的每個人的孤獨掙扎中,翠翠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

3.要了解作者為什麼這樣敘事,他敘事的方式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有緊密聯系的。在此基礎上,聯系小說的具體內容,研討其散文化傾向。

整體把握============
==============

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朴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
。他們熱情助人、淳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
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歡美麗清純的翠翠,託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願做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痴心地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
回來」!全書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風情美。

閱 讀 鑒 賞邊城在作者的筆下,古老的邊城具有
般神奇的美。邊城明凈的風光,教化著朴實的人們。在小說中,每個人都熱情誠實,人人均有君子遺風。「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這里發揚光大著。
頭大哥順順,「凡幫助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
,也還是成為這個人一種不可逃避的責任!」二老儺送熱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誤會,也托他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是體現傳統美德,堅持不收過渡商人多給的錢,而商人也是一樣的朴實,非堅持給錢不可,最後祖父只收下一個銅子,卻搭了一把
給商人。這樣體現美好人性的事例在《邊城》全篇中幾乎比比皆是,充分表現了邊城人淳樸的民風。

邊城不僅保持著古老淳樸的民風,而且相應地保留著古老的
。如邊城的端午:「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
蘸酒畫了個王字……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邊城人
,「船隻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當每次某一隻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五百響鞭炮。」古老的風俗是和古樸的民風聯系在一起的。更有趣的是捉鴨子比賽:「賽船過後,城中的戍
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目的愉快起見,便派兵士把三十隻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於泅水的軍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這樣的習俗帶有官民同樂的意味,更襯托出邊城人和睦安樂的風貌。還有月下對歌、獅子龍燈等,都透露著邊城祥和安定的氣氛。

用作者自己的話說,他的理想是要表現「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為人類『愛』字作一度
的說明。」所以《邊城》給人
般幻想的色彩和
式的理想圖景。

那麼「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相對於什麼而言呢?作者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淳樸,人們不分等級、不談
,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謳歌傳統文化中流傳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在摹寫邊城人的生命形態和生活方式中,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泛濫的批判。作者推重邊城人的生活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小說的主題意義即在於此。

D. (高分)語文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的答案

(1)於是相如前進缶,因此跪請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2)權起更衣,肅內追權於宇下《赤壁容之戰》
(3)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異蛇觸草木,草木盡死;以其齒嚙人,無御之者。《捕蛇者說》
(4)秦時,項伯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
應該是這樣吧,呵呵。

E. 語文必修5名著導讀堂吉訶德答案

高中語文必修5名著導讀:1.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這樣評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對此,你怎麼看?2.《三國演義》寫了大大小小數十次戰役,你覺得哪一次最精彩?為什麼?3.作為《三國演義》的核心價值觀,「忠」和「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信條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談談你的看法。4.你認為堂吉訶德可笑還是可愛?為什麼?5.滑稽與崇高是兩個對立的美學概念。然而,為什麼說堂吉訶德既是滑稽,又是崇高的?6.什麼是堂吉訶德精神?人類需要堂吉訶德精神嗎?
1:此句是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里談《三國演義》的時候用來批評《三國演義》的描寫的。魯迅先生認為其在表現人物時分寸把握不夠,所謂「誇過其理,則名實兩乖」。 確實,羅貫中基於正統立場,在小說中極力張揚「擁劉反曹」主旨,從而把一切優秀品質都堆加在劉備身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馬腳,比如當趙雲在長坂坡歷盡危難把阿斗救出交與劉備時,劉備居然可以將孩子往地下一扔,說道是為此孺子差點折了一員大將雲雲,藉此以顯劉備對部屬的厚道仁愛,確乎有些權謀行事者的特徵。此外,赤壁之戰的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竟還能呼風喚雨,設壇祭東風火燒曹操八十萬大軍,獲得了此戰的最後勝利,這也不是凡人力所能及,而是神仙的法力。 當然也應該看到,《三國演義》中並未將諸葛亮寫得算無遺策、智若天人,還是寫了他一生的失誤的,比如荊州守將的人選上,關羽與趙子龍比,實非合適的人選;派龐統取川該也是一種錯誤,若劉備與諸葛亮前往或許會更加默契些,而龐統不死,諸葛亮後來也不至於事無巨細均親自過問;再如一出祁山路線均在司馬懿的算計中;街亭之戰用人不當等。諸葛亮的失誤,對蜀國造成的沖擊都是致命性的。由此看來,羅貫中還是相當清醒的,他並沒有將諸葛亮寫成神人,沒有完全將他神化。 2:官渡之戰是袁曹雙方力量轉變、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對於三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此戰曹軍的勝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間的兼並爭,雖屬於封建割據勢力之間的爭斗,但實現地區性的統一,客觀上符合人民的願望 。 官渡之戰乃是漢末乃至中國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曹操與袁紹爭奪北方霸權的轉折點,官渡一戰之後,曹操終於一反之前對袁紹的劣勢,為自己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曹操在戰事初期處於劣勢,當中全賴三人為曹操扭轉困局——劉曄、荀攸、許攸。3:《三國演義》中的「忠」就是忠誠不二 如桃園三兄弟之間的忠,諸葛孔明的鞠躬盡瘁都是最典型的「忠」之表現,當然也有不忠的,最典型的就是呂布,那就是曹操殺他的直接原因。而「義」則不是泛泛意義上如江湖小混混之間的「義」,三國中的「義」是與「忠」息息相關的。《三國演義》中表現的「義」不只是表現三兄弟之間的情義,更突現隱含了一種人道上的「義」,是從戰爭計謀演化中體現出來的,代表性的就是劉玄德的仁義之德,都說曹操是個奸雄,其實他也有其「義」德的表現,那就是他臨終時所做的幾件事,在這里就不再細說了(參考易中天品三國)無論是對過去還是現在,這種忠義思想依然值得人們傳唱,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真誠,雖不如古時那樣豪邁但依然不缺乏其內在思想。親人間,同學間,朋友間,無非就是相互的信任,相互的關心。4, 兩者皆有。可笑的是他的愚昧,可愛的是他的執著5,他一心想重整騎士道精神,值得人們敬仰。但經歷的故事讓人哭笑不得, 歸根結底是因為他所處的時代沒有這種精神,所以他才執著的追求與尋找著。
6,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惜一切代價,勇往直前的精神。

F. 高中人教版語文必修五的文言文後面的習題答案

你說的篇目不是人教版必修五的,而是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的。除去你提供的4篇外,還有鄭伯克段於鄢(《左傳》)報任安書(節選)(司馬遷)

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的參考資料不好找。

G. 誰有人教版語文必修5的課後習題答案。即是課後思考探究練習方框里的習題答案。謝謝

我高中語文教師,你要加分哈!http://www.pep.com.cn/gzyw/jszx/tbjxzy/kbjc/jsys/bx5/就可以看到答案!內給100分哇??容

H. 求高中必修1-5語文課後習題答案!急!!!

高中語抄文必修3《老人與海》課後習題2

第一問:這段描寫沒有一個比喻句和形容詞,但鯊魚來勢兇猛快捷形式的緊迫去立刻站實在讀者面前清新洗練的敘述文字和反復錘煉的日常用語,使人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它鮮明的體現了海明威文字的特點,如避免使用過多的描寫手法和形容詞,沒有華麗的辭藻,句子簡短,詞彙准確生動等。
第二問:這里所寫的是老人和鯊魚搏鬥的情景,多用動詞,鮮明生動。他將形象與讀者的距離縮短到最低限度,這些描寫本來都是老人的所見所聞,但讀者讀來會不由自主的生出同樣的感覺,同驚恐,同緊張,同喜悅。這種感情作者並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們凝結在簡單、迅速的動作中,蘊涵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讀者自己去體會,顯示了海明威高超的語言表現力。

I. 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習題答案,必修一至必修五的

太貪了吧!五本書,十分?

閱讀全文

與必修5語文課後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