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備課怎麼備學生

備課怎麼備學生

發布時間:2020-12-18 05:04:17

備課怎樣備學生

「誤入」了「算盤」的「歧途」 安徽省蚌埠幹部學校附小黃占松案例描述前幾天,剛剛學用計算器計算,之前布置了學生帶計算器,那興奮的勁就不用說了。剛好我們在南京學習時有一個不錯的《用計算器計算》的課件。一開始,創設了猜謎語的情境,猜一猜: 許多根,一樣長,可木頭、竹子製成,也可塑料製成,是小朋友們學習的好幫手。(打一學習物品)學生學習激情剛開始,紛紛舉手,我暗自高興,請一個學生回答,「算盤」,又請一個學生說,「算盤」,我有點傻了,再請一個學生說,還是算盤。我又請兩個好同學解釋了一下,說算盤,一根一根的,既可用木頭,也可用塑料。我問同意的舉手,小手都高高的舉起來了,我面帶難色,苦苦的尋找著不一樣的聲音,終於我發現一個小女孩手舉的不怎麼堅決,就請她說說想法,她膽怯的小聲說「好象是我們數的小棒」。我一塊石頭終於落下來了,給了一個肯定的回應「正確」,我及時追問,你是怎樣猜到的?小女孩這時稍稍提高了聲音,我是這樣想的:從「許多根,一樣長」,我想這是同樣長的、有很多根的東西,我又從「可木頭、竹子製成,也可塑料製成」,我猜可能是「算盤」,但是,我想不對,因為,算盤上有許多珠子,我想如果去掉珠子,就是一根根小棒,我又想它是小朋友們學習的好幫手,我們上數學課時,經常數小棒,所以,我猜「好象是我們數的小棒」。我說「大家怎麼都沒想到的呢,就是我們在一、二年級學習數學時,用的小棒啊」。這時同學們才回過神來,算是默許了,但並沒有給以熱烈的響應。這個情境的創設,花了我不少的時間。但我還是弄不明白,很簡單的一個小謎語,學生怎麼不會呢?我的思考下課後,我把我的困惑說給同教研組的老師們聽,大家不約而同地說,她們也曾經遇到過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模仿特級教師的教案,但實際效果卻相差甚遠?這個話題引起了我們深深地思考,通過大家的討論,我們認為模仿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教師沒有充分考慮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實際實施過程中教師引導、調控、評價又不及時、不到位,所以導致後面的兩位同學的思維順著第一位同學的回答,「誤入」了「算盤」 的「歧途」。 另一方面,由於學生 剛剛學用計算器計算,教師又布置了學生帶計算器,這就給學生一種暗示, 這個謎語的謎底可能是一種計算工具,所以大多數學生自然地,猜是「算盤」,學生正是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不知不覺的被暗示誘導,而不切實際的,脫離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情境只會使學生產生高深莫測的心理困惑。 [案例評析] 本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備課時,我們老師總喜歡引用名師們的一些出彩案例,可實際最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考慮到自己班級的學生實際。 正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所說:「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這就是所謂的「備學生」是上好課的關鍵之所在。教師通過備學生,可以加強備課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發展學生潛能, 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現在學生的學習渠道拓寬了,他們的學習准備狀態有時遠遠超出教師的想像,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如果教師按事先所設定的內容教學,起點不一定是真實起點。教師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過程,就必須把握教學的真實起點。 對於一節具體的課來說,老師要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還有哪些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所教授的新知識哪些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哪些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了解了這些「學情」,教師就可以確定哪些知識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哪些知識應重點進行輔導,從哪個地方入手比較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的過程。 在本案例中,這節課是學習計算器的操作的,教師用猜謎語來創設學習情境,但是由於小棒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距離太遠,因為它畢竟只是學生剛剛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時的一種輔助工具,用小棒幫助計算的記憶已經淡忘,所以學生猜不出來也應該屬於正常情況。這節課教師應該重點了解學生對計算器掌握了哪些?比如他們能夠按哪些鍵,會計算哪些計算,他們還有哪些鍵的功能沒有掌握?怎樣按鍵不容易錯?計算速度如何能更快一點?這樣入手,既可以避免上述的教學尷尬,又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❷ 備課中怎樣備學生

要想「教「成功,必需「備」先行。「備」,字面理解為「准備」,教學活動中的備回課包括備教答材、備教法、備學生,其中備學生可視為對學生較為全面的了解、分析與研究。教師歷來都很重視備教材和備教法,都能夠較好地把握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要求並能理解教材的要點及內在聯系。但長期以來,備學生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最終使素質教育的目標難以落到實處。現結合本人的教學體會,談一下。
一、了解學生的甚本情況
一個班級是由許多學生個體組成的,教師要對全班每個學生的性趣,愛好,身體狀況,心理素質,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及家庭教育環境等有所了解,真正做到情感與心靈溝通,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業」。應多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與學生一起游戲,真誠地以大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往。這樣,「學校里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進行心靈接觸"(蘇霍姆林斯基)。

❸ 教師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備工作,分別是備教材、備學生和備_______

還是備教材,了解編者意圖,教材編排體系,教材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教材,做好提前預設。

❹ 備課中如何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

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學科課程領域的基本規范。准確把握課程標准,是課程實施的基本前提,而准確理解和揣摩課程標準的內涵,並將其物化到備課、上課等教學環節之中,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二.備教材。 一堂課擺在案頭,先做什麼?第一步鑽研教材。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新課程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教師在備教材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教材,清楚每冊書、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能具體說出某一知識都需要哪些知識的鋪墊,具體到某一課時,教師要鑽研教材,作到徹底理解;其次是分析教材,找出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再次是掌握教材,作到靈活運用。總之,凡是教材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教師自己必先掌握,而且要遠遠超過學生所能達到的水平。 通過備教材,教師要做到: 1.能分析出教學重點、並能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確定教學難點; 2.對於教材中設計到的某個教學內容,教師要知道都需要哪些知識的鋪墊,知道此知識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奠定什麼基礎; 3.能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練習,保證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技能得到提高; 4.能准確熟練操作教材中設計到的教學內容及課後練習; 5.除去教材中設計到的操作方法外,還有哪些操作方法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教師要做到心知肚明; 6.會使用教學軟體一些小技巧。三.備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應盡可能多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學生不僅應該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應該是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在新課標下教學目標的設置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單一知識目標為多元目標,教學不應單純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而應該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養學生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學科思維的同時,給學生以豐富的內心體驗和個人感悟;變統一目標為多層目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變固定目標為開放目標,教師要設身處地關注、呵護、尊重學生的學習感受,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自主學習和探究,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水平以及具體需要等,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搜集相應的教學資源或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進行教學。只有事先「備好了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備學生,教師要做到: 1.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及慾望。 根據這些考慮如何將學生的思想、慾望等配合到教學中。比如學生喜歡玩游戲,那麼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此為契機,把「玩游戲」作為一種獎勵手段,製作一些有利於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或開發智力的小游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了解學生掌握信息技術上的實際水平。 這對於採取教學方法、補充教學內容等都是至關重要的。在了解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實際水平的同時,要對班上每個學生情況有一具體了解。如:誰家裡有電腦?誰已經掌握了很多關於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誰有條件在課下搜集關於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等。有了這些了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了解當地經濟發展狀況。 這對於設置練習、創設學習情境具有很大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人,對於周圍的生活是再熟悉不過的。那麼在教學中如能將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引入到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勢必會大大加強,學習效果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❺ 教師備課應備學生哪些方面

摘要 教師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包括備教材、備教法和備學生三方面內容,備教材固回然重要,而備學答生則更是關鍵環節。本文擬就教師應在備課中關注學生知識基礎、個性特徵、行為習慣、家庭背景及發展變化等方面,作淺要分析。(剩餘2425字)

❻ 備課中如何備學生

課堂是老復師的教和學生的制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這項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狀態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興趣及愛好,盡量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走近他們的生活,經常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成績狀況及理解能力的差異,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有些有經驗的教師甚至在備課時便想好:這個稍易的問題要讓成績略差的XX同學回答;這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到時讓XX同學總結一下……這樣讓每個同學都有份參與到你設計的課堂中,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有極大的幫助。同時,也能使整節課在師生的默契配合中順利進行。

❼ 備課要求有"三備",請問如何"備學生

要求掌握他抄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襲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實行師生合作形式集體備課制,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就集體備課而言,進行三種層次的集體備課。

讓學生幫助老師搜集資料,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行同年級老師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主備老師分工負責備課制,集中了老師們的智慧,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

(7)備課怎麼備學生擴展閱讀:

備課的相關要求規定:

1、根據集體討論的內容,中心發言人修改備課提綱,要充分體現「五統一」。統一教學思想,統一「雙基」、「雙力」(智力、能力)和「雙育」的內容與要求,統一課時安排,統一達標題目,統一考核要求。

2、學校可根據各學科的特點,每學期規定幾次,或每周一次。視各校各組教師組成情況而定。將每周集體備課的時間排進課表,更加制度化、規范化了。

❽ 淺談備課中如何備學生

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渠道,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高質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而備課是教師取得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所謂備課,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准備工作,即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做教學法上的加工和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劃教學活動。在備課的具體工作中,備學生是核心環節,備學生的工作效果對於備課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現實狀況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在備課活動中,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知識現狀、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等內容展開的。 1.研究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 學生原有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對他進一步學習新的學科內容、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備課要根據知識、內容的內在邏輯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學生認知活動能力,注重從知識的整體入手。例如,在高中的開始階段,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的認知基礎上進入高中數學的學習,認知特點可概括為「具體——抽象——概括」,我們在備課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設計有趣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 2.研究學生的知識現狀 要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現狀,這對備課具 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起始階段,即新生的入學階段,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在數學方面的知識基礎差異很大,對各部分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同,這對以後的數學學習有重要影響。教師應把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對每位學生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個綜合研究,然後仔細分析,記錄下來,為今後的教學設計打下基礎。在平時的每次單元檢查後,也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法,普遍問題要重點指導,個別問題要個別輔導。 在具體備課時,還要注意了解學生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狀況,例如在學習向量部分的內容時,物理學科中的力、位移速度等概念就是向量的具體化和應用,我們可以從這樣具體的知識背景入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新概念。 3.研究學生的生活背景 學生的生活背景包括學生的經歷、經驗,思想和生活狀況,每位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習經歷都會不同,進而形成的對社會、對學習的觀點和態度也會很大不同,這些背景對於學生進一步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數學學習要講背景,講應用。數學的產生和發展,始終與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任何一個數學概念的引入,總有它的現實或數學理論發展的需要。因此,新概念的引入中都應特別強調它的現實背景,數學理論發展的背景和數學發展歷史上的背景,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 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另外,數學思維方式的背景也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一個人能不能「數學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主要是由他所具備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方式的背景決定,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原有的數學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深度。 4.研究學生的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 教育的對象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的人,而且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趨於成熟,知識量增多,社會接觸面更廣,社會交往更頻繁,升學和就業的壓力促使他們的社會化進程加速。思維能力更加成熟,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但由於知識和經驗的不足,認識問題不準確、不深刻,有時帶有片面性。教師要採用多途徑和方法,在與學生接觸中了解、分析、記錄學生們存在的各種問題,包括情感的和心理上的。調整方法制定相應措施,要充分尊重他們,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進行心理疏導,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 高中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邏輯思維的嚴謹和美感都在對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品質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的人文價值在培養創新人格,進而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作用更為重要,充分發揮數學課程的人文價值,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5、備課中怎樣獲取學生信息 備好一節課,不僅需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 程等幾個環節,更要以人為本,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表現在備課中就是必須更多地研究學生。 1).從研究學生的實際狀態中獲取信息,作為教學的起點 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過程,我們就必須把握教學的真實起點。為此,在備課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切入,尋找學生的起點: 第一,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者部分掌握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沒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識。 第二,那些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哪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 教師應通過對學情的了解,確定哪些知識應該進行重點輔導,哪些可以忽略不講,從而很好地把握教學的起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從學生的個別差異中獲取信息,進而設計不同的要求 在倡導個性化、尊重多元化的當今時代,我們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要細心觀察並充分估計,採取分層教學,分類施教。 第一,設計課堂教學分層。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備課時,教師要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環節,做到揚長避短、分類指導。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展了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掌握了方法,能力較差的學生產生了興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第二, 設計課堂練習分層。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即基 本練習、變式練習、引申練習。通過分層練習,各類學生學有收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第三, 設計作業分層。布置作業時檢查教學質量及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一種手段, 作業可分為 A、B、C 三個層次。A 組為基礎,B 組為中等,C組為提高。通過分層作業,全體學生可不同程度的落實新知識,充滿對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3).預測學生學習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有備無患 在備課中,獲取學生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不僅與學科特徵有關,而且與教師的教學風格相連。預測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備課的重要內容。 第一, 學生難懂的內容。教師備課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時刻把握學生的智力水平和 接受水平。教材上的知識內容有些在教師看來似乎很容易,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但站在學生的智力水平上來接受這一知識,可能就把學生難住了。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換位思考,想到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幫助他們實現知識由難到易的轉化。 第二, 學生易錯的問題。在指導學生實驗、批閱作業、批閱試卷和下班輔導時,我們經常發現學生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為 了不讓學生再出現錯誤,在備課時教師可以特意准備一些學生易錯的實驗和習題,上課時故意錯給學生看,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引以為戒,達到防微杜漸的目的。 第三,學生易忘的內容。在備課中,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提前預料到學生用到這部分知識時可能會遺忘什麼,從而有意地提前讓學生溫故知新。不僅如此,有經驗的教師常常預先把這部分內容提煉升華,甚至編成口訣,讓學生輕松地記憶,為學生的應用掃清障礙。 綜上所述,教師的備課不只是備教材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備學生可能出現的各方面問題。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的高質量。

❾ 備課:如何備學生

提到備課,人們自然會想到要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等等。對於備大綱、備教材、教師們歷來都很重視,能較好地把握大綱對章節或課時的教學要求,正確分析教材前後之間的聯系。制定恰當的學習目標。但對於備課要備學生,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現結合本人教學體會,談一下備課中該如何備學生。
一、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
學生對後繼知識的學習,必須以已有的知識作為基礎,因此,正確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是教師備課的起始點。例如學習「分數的意義」,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樣的數是分數,能正確讀寫分數;並且已經感知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一條線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還能得到一個整體的1/2、1/3等。有了上面的分析基礎,我們就可以知道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把這樣的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平均分的結果,是本節課的重點。
學生具有的知識基礎,不能只是按教材的前後順序來分析,來自學生生活經驗的知識基礎分析同樣重要,這一點往往被教師所忽略。例如低年級學習「元、角、分的認識」,如果只按教材來分析,似乎教師應該明確告知學生「1元=10角」,因為這是學生初次學習人民幣的知識。但我們如果稍加分析就不難發現,學生盡管年齡小,但是對人民幣的有關知識,並不是一片空白。因為日常生活中的買賣活動,早已豐富了學生對人民幣的感性認識。因此,教師在本節課中大可不必反復強調如「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1元=10角」等等知識,完全可以為學生提供若乾麵值的人民幣,通過分類來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然後通過苦幹個買賣活動的場景模擬,通過不同的付款方法來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二、了解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基礎
學生學習數學,在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的同時,對數學的思想方法也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這既是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本質把握,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因此,對學生具有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正確分析,同樣是全面了解學生所不可或缺的,這是教師設計學生學習活動的基礎。
如學習「三角形的面積」,由於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然後根據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底、高、面積的相等關系,從而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分析以上學生的學習過程,不難發現,學生已經對數學的轉化思想有了初步的感知一一把平行四邊形這一特定的未知知識轉化成已經學過的長方形知識;另外,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也是一個數學模型的建立過程。這樣分析以後,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有能力通過合作學習,通過數學實驗把三角形轉化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最終推導化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我們常說數學知識是載體,要通過這個載體培養學生的能力,所謂的能力就是指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來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因此,了解學生具有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教師制定能力目標的基礎,脫離了這個基礎,課堂教學就會回到灌輸知識的老路子上去。同時,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是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要達到的,不能期望通過幾節課就能實現。因此,教師要做到「滲透」而不「灌輸」。
三、設計學生的活動
人們常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但編排得再好的體操不動拳腳也學不會,就如同要在游詠中學習游泳一樣。修訂後的《數學課程標准》,其實質是引導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而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實現這一要求,就要創設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
動手操作活動。①分一分:如學習「分數的意義」,為學生各小組提供一個蘋果、8支小棒、10個圓片等,通過分一分這些物體,看能得到哪些分數。比如8支小棒,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支就是這個整體的1/8;平均分成4份,其中2支的就是整體的1/4,6支就是整體的3/4。②擺一擺:如低年級學生學習「倍」的概念,要求學生擺兩行圓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倍數。③畫一畫:如學習「行程應用題」,為幫助學生弄清題意,理解數量關系,可以讓學生畫線段圖。從圖中可以明確知道,客車的速度與所行時間對應於客車所行的路程,貨車的速度與所行時間對應於貨車所行的路程,這其實是「量量對應」數學思想的滲透過程。④量一量:如學習「長方體表面積」,為各小組提供一個紙盒(如檔案盒),對製作這樣一個紙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紙板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在探討過程中,有的小組去測量每個面的長和寬,有的小組測量其中三個面的長和寬,有的小組只測量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但學生都能正確求出六個面的總面積。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概括:我們求出的紙盒六個面的總面積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要求表面積必須測量出長、寬、高的數據。⑤剪一剪:如學習「對稱圖形」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剪一個對稱圖形。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放手讓學生去剪,然後重新拼成一個長方形。有了這樣的剪、拼活動,學生自然會看到,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後,可以重新拼成一個長方形。這樣的活動其實也是「等量代換」數學思想的滲透過程。⑥折一折:如低年級學生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折一折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使學生清楚知道,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也相等,長方形和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
數學實驗。數學實驗對學生建立數學模型、探索規律、培養空間觀念有著重要的作用。如學習「圓錐的體積」,為學生准備若干組圓柱和圓錐體學具,如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和等底等高,放手讓學生做盛水實驗,通過實驗,學生知道,只有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才能建立起聯系,並且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有了以上的實驗基礎,總結概括圓錐體體積公式將不會成為困難。
數學製作。數學製作活動可以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提供豐富的表象。數學製作活動可以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定情況,既可以放在課內,又可以作為課外作業。如學習「長方體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利用土豆、蘿卜等製作一個長方體,雖然不十分美觀、標准,但在製作過程中,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徵,這會為進一步觀察、概括特徵打下良好的基礎。再如學習「圓柱體的認識『」可提前布置學生用圖畫紙製作圓柱體,上課時展示、評議,看哪些同學製作得美觀,並讓這些同學說一說製作圓柱體的過程。這樣教學,學生獲得的將不只是圓柱體特徵這一顯性知識,而且還挖掘出了「怎樣製作圓柱體、怎麼發現圓柱體特徵」這一隱性知識。
數學游戲。游戲是學生最為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因為游戲不僅僅是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能有愉快中獲取知識和能力。如一年級學習「7的認識」,四人一個小組,桌面上用線繩圍一圓圈,把7個石子同時扔到桌面上,看圓圈內有幾個,圓圈外有幾個,在這樣的活動,學生很好地理解了7的組成。再如學習「時、分的認識」,可設計「找朋友」游戲,把時刻表示的兩種記法製作成卡片發給學生,讓學生去找自己的朋友。另外,還可以通過「做游戲」來實施教學活動,如一年級學生學習下面的題目:小華昨天做了6道題,今天做了同樣多的題,兩天一共做了多少題?一年級學生對於「同樣多」不理解,即便是教師講解說明學生仍不理解。可以這樣設計:請6個小朋友上台來唱歌,同時讓6個小朋友來伴舞,然後,引導學生抽取出題目:老師請小朋友表演節目,6個小朋友唱歌,跳舞的同學與唱歌的同學同樣多,唱歌和跳舞的同學一共有多少人?在表演節目的過程中,由於「同樣多」是以學生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出現的,因此,引導學生理解「同樣多」再也不是空洞的說教,學生在解題時也就有了一個可以借鑒參考的原型。
四、研究學生思維活動,及時調整教學行為
學生面對一個新的數學問題,其心理活動如何,思維流程怎樣,同樣是全面了解學生所不能缺少的,建立在這樣基礎之上的教學設計才更能符合學生年齡及心理特徵。教師要在正確分析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教學行為。
尊重學生由生活經驗而引發的思維。比如學習「圓錐的高」,由若干個不同的圓錐可以看出圓錐有高矮,那麼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呢?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學生首先會想到自己體檢時被醫務人員量過身高,家長給自己經常量身高,自己也曾測量過同學及窗檯、桌子的高度,即然是測量高度,那麼方法應該是同樣的,學生有能力想出測量圓錐高度的方法。教師大可不必耽心學生測量時會把測量工具(三角板)放斜,為什麼呢?因為生活中多次測量活動早已告訴學生--垂直的距離才是高度。至於課本總結的測量方法,是對學生測量活動的理性概括與總結,因此,「圓錐的高」教學活動就應該是:創設情境,引出問題--小組測量--匯報方法--總結概括。
學生生理心理特徵決定了教師不能用成人的思維來要求學生,不能用課本理性的語言來束縛學生。比如一年級學生學習「13-8」,從13根小棒中去掉8根,得多少根小棒,解決這一問題有幾種方法,難道非讓學生算減想加嗎?其實不然。從13根小棒中先去掉10根,剩3根,再從去掉的10根中拿回2根,一共剩5根;從13根小棒中先去掉5根,再去掉3根,合起來一共去掉了8根,還剩5根;從13根小棒中拿8次,每次拿1根,這就等於拿走8根,還剩5根;從13根小棒中拿4次,每次拿2根,這就等於拿走8根,還剩5根。同一個問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得到了同一個結果,既「13-8=5」。對以上幾種方法進行梳理,可以看出,剩下的5根與去掉的8根合在
一起就是原來的13根。「算減想加」其實是對幾種方法的概括,是對減法計算的本質認識,而這種本質認識如果脫離了學生的探索活動,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這樣分析以後,一個新的思路就呈現在我們面前--從學生的操作活動入手,對幾種方法進行總結、剖析,揭示問題解決的本質,徹底改變教材中以「算減想加」束縛學生思維的教法。
五、設想學生問題解決的方案
對同一個數學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一般說來,教師可以把學生劃分成幾個思維水平不同的層次,對每一個層次學生可能想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做出設想,以便課堂上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進行交流、

閱讀全文

與備課怎麼備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