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保證集體備課成果的基礎上充分展示個體特點和教學風格
現在的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讓課堂效果更好,那就得從備課做起,而集體備課已然成為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平台,在教師共同面對、解決新課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集體備課這種途徑可以實現以集體的智慧來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容易被忽視的教學細節問題,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可以解決個人力量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但是,在日常教學中,集體備課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現象。總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不良現象:
第一是集體備課流於形式,大家無「備」而來。大家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沒有什麼中心話題,沒有什麼真正收獲。
第二是集體備課時一人唱「獨角戲」,缺乏合作。集體備課時通常中心發言人主講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等,備課組其他成員大凡「出工不出力」,這樣,集體備課就變成了一個人備課,個體智慧取代了集體智慧,收效自然不會很好。
第三是集體備課只看文本,不看學生,缺乏研究。大家普遍關注的是教材,普遍看重的是語言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學法及教師教法。教師用這種教案去上課會遇到很多突發性問題,有時會耽誤課堂時間,影響課堂效率和進度。
第四是過分強調統一,照搬照抄集體備課教案。脫離了自己的教情和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照搬教案的做法在課堂上收效甚微。
學校領導及教師都意識到了這些不良現象不利於我們的教學。我們認真研究了在集體備課的各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不斷更新觀念,形成了新的集體備課指導思想:
1.集體備課必須立足於個體備課的基礎之上,以學科和年級備課組為單位提前一周備課。個體備課與集體研討有機結合,大家集中在一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共同研究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困惑,選擇最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准備。
2.要在充分研讀課程標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體商討教學方法,共同研究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實現資源共享。每一位成員就同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老教師經驗豐富,可以帶動新教師;新教師思維活躍,可以促進老教師。新老教師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3.兼顧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實際情況,形成個性化教學設計。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每個人選擇有價值的教學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個性化教案。
在此指導思想的引領下,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主要遵循如下步驟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一、確定任務,個體備課
每次集體備課之前,備課組長確定本周集體備課的內容和主講人,同時要求組內所有成員都要做好充分准備,備好個人的第一教案,來保證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安排任務時,組長要提醒大家弄清所備課的內容在本模塊的地位和作用,考慮教材的內容及特點、教材的重難點和關鍵、教學的三維目標、整體教學計劃、教法和學法、教材內容的重組和整合、教學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板書的設計、練習和作業的設計等。
明確任務之後,每位教師都應認真做好准備。具體說來,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做出整體計劃。整體計劃應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法學法、教材內容的課時分配、教學步驟、實施重點及解決難點的有效措施。在備課的課程中,每位教師都要不時地征詢班級中不同水平學生的意見,使備課能始終圍繞著學生的思維和知識水平而存在。教師在個體備課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自己的個體教案。
二、集中研討,達成共識
1.集體備課時,主講人主講所備內容,說課標要求、內容特點、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過程、教法學法、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材的整合、整體教學計劃、習題篩選等。
2.其他小組成員展示初備的成果,發表補充意見,對主講人的備課方案給予肯定或提出異議。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反問主備人,提出自己的見解,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展開辯論和思考。
3.全組教師全面討論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和形式,教材內容的重組、取捨和整合,教學活動的設計及每個教學活動應達到的小目標等;討論解決教學實施中的共性問題。
4.主備人綜合集體的意見,確定每個環節的最佳教學方案,對主備教案進行修訂,形成具有群體智慧的、達成共識的共享教案----集體教案。
在集體備課時我們做到了「六備」「四統一」、「四明確」。「六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練習作業的設計與輔導、備教法、備學法;「四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統一重難點、統一練習測試;「四明確」即明確基本知識點、明確基本能力訓練點、明確德育與心理素質培養的結合點、明確知識遷移的基本切合點。
三、研究共案,形成個案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要以人為本;教師個性千差萬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所「統」,有所不「統」; 每一位教師的人生閱歷、知識結構、教學經驗、個性氣質不同,對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異,又面臨不同的教學對象,所以,我們在承認「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同時,也要保證教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基於此理念,我們鼓勵每一位教師都從自己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對共案進行修改補充,甚至再創造,使自己的教學既充滿集體智慧,又體現個人風格,實現共性和個性完美的結合。具體做法是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位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對集體備課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和研究,修正自己的個體備課教案,尋求最佳的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集眾家之長、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教案,並將其應用於教學實踐,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
四、教學實踐,驗證方案
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個性化教案開展教學活動,檢驗集體備課教案及個性化教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授課過程中,組內教師參與聽課,以便評課及反思活動的開展。聽課教師分別側重觀察授課教師的課堂時間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設計、課堂教學語言以及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等。同時,聽課教師要認真填寫「教師聽課報告單」(包括聽課人的「聽有所思」、授課人的「優點」、對授課人的「建議」等,見表1)。還沒有上課的老師針對聽課中出現的各種課堂實際狀況重新對自己的備課進行修整,使其更切實可行。在實踐中,課堂可能會有許多可變因素,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因此授課後我們就得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課堂上的應變能力進行重新思考,對於學生的表現、自己的教學成敗進行理性分析,通過反思、體會、感悟,逐步總結和積累出一套適應現在教學的、能夠駕馭現在課堂的知識體系和教學本領。
五、組織評定,反思總結
每次聽課之後,組長主持評課,聽課的教師實事求是地加以點評。授課人虛心接受同事的點評後,寫出課後反思,以供自己和他人受益。大家共同將備課時的初衷與課堂的實施作一番回顧和比較,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足夠的尊重、課堂生成處理是否妥當、問題設計是否有意義、情景創設是否到位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再思考、再認識,並及時把感想、心得和調整策略等認真整理出來。這樣既可以積累教學經驗,使以後的教學實踐少走彎路,使有效教學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又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六、循環驗證,實踐推廣
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之上,組內教師在以後的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中揚長避短,發揚優良的作法,不斷改進不完善的地方,不斷在教學實踐中驗證,然後,將好的做法在大范圍內推廣。
為了保障在實際操作中確實能夠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我們把以上原則更為細致地總結為「寫、議、改、補、記」五字方案。「寫」為集體備課提供了範式;「議」為教師同伴間的互學、互助、對話、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改」為集體討論理出主線;「補」為不同教師提出了不同要求,體現教師的因材施教和個性風格;「記」實現每一課進行一反思。這種備課形式體現了「個體一集體一個體」的方式,既有教師集體備課,又有教師的個體備課,有效做到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其中議是五者中的核心,體現了探討、切磋和不同思想的碰撞。學校確定分管領導直接領導,集體備課的每一步都直接參與,並且不定時地組織課堂達標和個性化課堂展示活動,體現集體備課,更展示個性化課堂。
「寫、議、改、補、記」集體備課實現了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一。主要表現在:集體討論的針對性更強了,討論的氣氛更熱烈了。因為有先寫好的教案範式,討論的中心更集中,大家都有話可說了,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易在討論中交流;機械簡單的教案書寫工作量減輕了,教師可以根據集體備課的意見,針對實際情況對教案進行必要的個性化修訂,突出創新。教師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習鑽研新課標新教材上,為業務學習贏得了時間,鑽研精神更強了。要在集體討論時提出個性化的建議,迫使教師事先要認真鑽研新課標,鑽研新教材,查閱資料,了解和分析學生。教學反思更及時了,每節課後,教師都要對教學效果全面反思,找出成功與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並撰寫教學反思。
不但如此,我們的集體備課還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特點而各有側重點。就是這樣,我們在課堂效果中看到了提升,這一切源於我們對備課的充分重視。
2. 論述教師如何備好課,並結合自己備課的經歷,在分析自己備課的優點和不足的同時,談
隨著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教育格局的不斷調整,青年教師在學校的比例增大,課堂教學改革已從「單兵」作業發展到集體合作,於是「集體備課」被提上議事日程,成為教學前沿的一個時尚用語。許多學校把「集體備課」寫進文件,作出具體要求,有計劃、有過程、有檢查,應該說集體備課是落實的、有效的,對教師的成長和個人資源的整合有著前所未有的促進,這樣的備課形式,鍛煉了一大批年輕教師,集體備課給了他們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中老年教師也在集體合作中吸納新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把生動的傳統教學經歷補充到了備課集體之中。
但是,我們也看到,一部分學校的集體備課只是徒具了一個形式,追逐了一時的熱鬧,同以前的單獨備課相比,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一、集體備課的現狀
時下,有些學校的集體備課流於形式,不僅抹煞了教師的教學個性,浪費了人力資源,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阻礙了師生的共同發展。
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一是一人擔綱,眾人偷閑。學期初備課組將所任教的任務分成若干段落,或分配或抽簽,責任上肩,任務到人,從形式上看是不錯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人照搬了教案,有人下載網上教案,很少有個人獨立的思考與創意,僅僅只是當了一回「搬運工」,東挪西移,完成任務了差事,教師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違背了集體備課的初衷。
二是缺少環節,隨聲附和。教案擬定後,應該說,備課組有一個討論會,徵求意見,修改完善,組內成員針對教案提出個人的獨特見解,幫助擬定者精益求精,從而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是,這個關鍵環節要麼忽略過去,要麼無關痛癢,沒有從實質上整合集體的力量。使初步方案一躍而為既定方案,其結果是,教學課堂中,雖然班情各不相同,需要及時針對性地調整,但仍然千篇一律,缺乏創造性地運用。
三是反思乏力,停留於口述心記。授課結束,教師幾乎無一例外地有各種心得體會,一道例題,學生提出了創見性的解法,一次實驗,師生有了新的發現。本可以在教學方案中預見的,卻因討論草率而未涉及。教後備課組又沒及時組織總結,形成記錄,即使當時感慨萬端,也因停留於口述心記而作用不大,時間一長,便模糊不清,更不說下一次吸取教訓了。
二、集體備課的內涵
集體備課是指在課程改革的前提下,新的理念下,面對新的內容,新的資訊和新的教育對象而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的集思廣益的一種群體性智慧整合與發揮的教學研究活動。它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既要秉承傳統的優秀成果,保持先進的適合校情班情的做法,又要向課程改革,力爭與發達國家的教育接軌,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增進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有利於形成強有力的戰斗集體,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潛力,把個人的教育實踐智慧和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合於集體合作之中。
首先,集體備課應有一個總體計劃。一般地說,集體備課在備課組內先由組長執筆,擬定學期總備課計劃,然後交由小組全體成員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修訂完善。計劃核心要素當是各校學生的認知結構程度、心理年齡特徵、區域信息常量、社會文化底蘊以及學校的層次定位等等。有了這樣周詳的考慮,其備課組的總計劃才是可能的,也才具有一致的明確方向。
其次,集體備課要分步組織實施。備課組長根椐總規劃,將各單元、各章節教學任務分配到人,組長要指導教師精心研讀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洞察教改前沿動態,借鑒他人的典型課例和優質課教學經驗,從而形成富有創見而符合學情的教學設計。設計要緊緊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把「人」的因素放在顯著位置,徹底摒棄過去「目中無人」,只有教材教參的傳統觀念。方案初定後,應交由小組全體成員充分討論,吸納他人的正確意見,形成集體結晶。
最後,集體備課要注重反饋,深入反思。我們常常在教完一個章節、一篇課文後,總有新的發現,或是對教材的新領悟,或是師生在課堂上的新解法,有時甚至是教材不足、教參訛誤,這些都是十分難得的體會,而且一節課的內容,教師與教師收集的體會又各有不同,這就需要有一個交流平台,形成共識。備課組長遇到這種情況,要打破常規的備課組會議,趁熱打鐵,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總結,形成文字。個人的感情可以在集體中得到肯定或是否定,解題的妙招可以推薦給他人,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引起預見性的關注。備課組長還可指導相關教師把有價值的問題寫成教學案例甚至學術論文。
總之,集體備課應做到:「計劃周詳 ----環節落實----反思及時」。唯其如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備課。
三、集體備課的作用
1、集體備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個教師的成長成熟,總是與集體的關懷培養分不開的。過去,我們也生活在集體中,但卻是一種自發行為,缺少歸宿感,享受不到集體備課的成就感。即便有些教師出類拔萃,也幾乎是全靠個人的艱難進取,這樣的經歷至少延緩了教師的成熟期。
集體備課只是學校集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是教師參與最多、熏陶最多,也是直接關繫到教師業務能力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集體備課無論是對中老年教師,還是青年教師,都是迅速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個備課組,總是千姿萬態的。有的人才情橫溢,有的人活力四射,有的人待人寬厚,有的人思想敏銳。人格魅力強的,教學業務精的,業余愛好廣的,齊聚一堂,置身其中,他人的優點長處,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人、熏陶著人、教育著人。同事間的交流坦誠真摯,教學上的研究各抒已見,互相關心,互為補充,個人的素養從思想政治、心理成長到業務能力都在短時期內得到大幅提升。
2、集體備課有利於備課組的成熟
備課組作為學校教研活動開展的基本單位,也有一個成長成熟的過程。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尤其應關注備課組自身的建設。由於備課組具有臨時性特點,組內成員素質參差不齊,活動開展既要整齊一致,也要因人而異。
備課組的建設首先要立足於對每一個成員的培養,把鍛煉機會呈現在教師面前,讓教師通過聽課、上課、評課、說課、看課 (包括光碟)、讀課(雜志上的課堂實錄)等一系列活動,逐漸成長為行家裡手,甚至成為校內專家或是在市縣具有一定影響的人。備課組的責任就在培養教師,促進其專業發展的同時建設自己。
其次,一個好的備課組,要有一兩個靈魂人物。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使全組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集體至上,團結至上的建組理念。
3、集體備課有利於科研興校
綜觀科研成就顯著,教學質量名列前茅的學校,幾乎一致認為集體備課功不可沒,即使是有特級教師的學校,他也是工作在集體備課中而又帶動著集體備課的蓬勃發展。
對一所學校而言,集體備課是集團作戰,整合了各方面資源,加強了學校領導的力度,好的集體備課組織,學校的教師一定是空前團結的。
集體備課可以較好地促進課題研究。我校「校園虛擬網的開發與應用」就是這樣一個課題,不僅解決了管理、教學及後勤保障信息的暢通。也從理論上進行了一些嘗試,學校在這方面就全市而言,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集體備課與備課集體是有區別的一對范疇,前述的現象分析及內涵與作用,已較充分地闡明了什麼是集體備課,而備課集體則是高度和諧的集體備課形式,它是建立在集體備課基礎之上的,有著自覺意識和行為的研究共同體,獻計獻策,共同發展成為備課組成員的一致追求。
同時,備課集體的外延相對集體備課要寬泛的多,它不僅是指同學科年級內備課組的活動,也可跨越年級界限,有著較強的凝聚力。下面就備課集體的形成、發展和影響作一個簡要的論述。
一、備課集體的形成
備課集體是在備課組的集體備課過程中,通過備課組的一系列教研活動的鍛煉後,形成的一個由小到大,由核心成員到大眾趨向的一個團隊。
一般來說,備課集體是一種自覺行為,以備課組長或是某一核心人物為中軸的改變教育觀念,樂於集體奉獻,敢於發表創見的一群人,備課集體與集體備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基於學校行政的需要而構建的一級業務組織,而前者則是一群志同道合又善於研究,敢於研究的群體。後者有一定的約束及指導關系,而前者則是以志趣、理想為凝聚點的。後者著眼點在於更現實、更直接地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前者則更多地關注教育動態,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力圖構建理想的教育人生,備課不僅僅是適用於課堂,更主要的是帶著研究的眼光看教育。
比較之下,備課集體既密切相關集體備課,又跳出集體備課之外。我們知道,當一個教師的職業追求一旦走向專業化的發展之路時,甚至可以跨越學校進行研究,可以文理兼容,這就是教育的境界。
如果一所學校,有那麼一個研究群體存在,那麼,它一定不僅是實現了集體備課,更主要的是崇尚著、融合到備課集體中。
二、備課集體的發展
備課集體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所學校的發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文化的積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隨著學校歷史的增長,文化積淀自然增厚,但是,時間不等人,時代呼喚名師,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這就需要學校出台相應鼓勵措施,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在政策上、經費上保證備課集體的發展之需。
一方面加快備課組的建設,使其更多的人才迅速成長,另一方面擴大教研組的視野,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借他山之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素養的提高。
三、備課集體的深遠影響
備課集體一旦在一所學校形成,這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是突飛猛進,因為備課組聚集了一批教學能手,教改精英,甚至課程改革的專家型人物。
這樣的師資隊伍,學生是信服的,社會是認可的,家長是放心的。備課集體代表著一所學校的教學水平、教育能力乃至學術水平,不論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學生中的影響,還是教師在教學中達成的藝術,都會得到社會的好評。
學校擁有了這樣的教師隊伍,自然地聲譽遐邇,而學校與名師也是相輔相成的,互為表裡的。名師越多、備課集體影響越大、學校形象越好,反之,學校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也帶動著名師的深造發展,使備課集體的內涵更加豐富。
總之,集體備課與備課集體有著質的區別,在現代學校教育中,我們崇尚備課集體的形成並迅速成長,同時,也希望集體備課更加完善,更能培養人,特別是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3. 集體備課的檢查中怎樣寫優缺點
1、優缺點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以鼓勵為主,不宜指出太多的問題,以免傷害到大家的備課積極性。
2、缺點方面,應該從態度、方法、應變能力等幾方面加以考量,從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加以解決即可。
4. 集體備課的意義是什麼
1、集體備課可以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是集體備課的價值取向,也是集體備課的目的所在。走進新課程,面對新教材,筆者以為老師們通過這幾年的探索和學習,他們也掌握了不少先進的教育理念,他們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操作能力與機智。集體備課,正好提供了教師合作、探討、實踐的途徑,通過參與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體智慧的分享,精華糟粕的取捨,促使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拓展教學的方法與思路,進一步歸納、提升和再創造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情,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教學個性,不斷改進自己的備課水平,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越是地處欠發達地區、師資薄弱資源缺乏的學校,集體備課的效果更為顯著。 2、集體備課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的一種活動,長期堅持集體備課,可以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方面向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向轉化,並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更新和全程優化。教師的素質歷練,業務鑽研、合作研討、教法改進、自我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校本教研離不開大家的智慧,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集體的協作。因此,集體備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3、集體備課可以分享與積累課程資源 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流一下,就能產生無窮的思想與智慧。 每個教師在備課前,往往依據課程標准,做一些前期准備,有針對性的搜集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源,如典型案例、課堂設計、課件和教輔資料等,集體備課為教師提供了展示與交流這些資源的平台,參與者通過廣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無,有選擇的處理資源信息,並把有用的課程資源歸納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集體備課,不僅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而且,還可以不斷積累和豐富教學的課程資源。 4、集體備課可以發揚團隊的協作精神 團隊與合作是集體備課的兩大主要的組織特徵,集體備課往往以備課組的形式呈現,那麼,集體備課的成敗取決於備課組成員間的合作關系與協作精神。有專家就教師的相互合作,總結概括出七大益處:「心理支持、產生新想法、示範合作、汲取力量、減少工作負擔、增強動機、支持變革,」 從中可以看出,只要正確組織好集體備課,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不僅可以完善課堂教學,而且,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參與、分享和汲取中,不斷完善自我,更加團結,進一步凝聚起團隊的協作精神。 5、集體備課可以濃厚學校的教研氛圍 學校的教研工作離不開課堂教學的研究,集體備課實際上就是一種如何完善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它所解決的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實際和最有效的問題。集體備課中,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課題,由於集體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認識上的結晶,這種認識能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集體備課把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積累教學的實踐經驗。同時,在集體參與備課的行動研究與反思中,潛移默化的濃厚了學校教育科學研究的氛圍。 在新課程不斷推向深入的今天,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應用。 1、精心組織,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台 集體備課往往流於形式的原因,就是組織不力,校長和教育管理者對集體備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其實,每一個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與體會、經驗和教訓,他們渴望有人組織和引領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反思。新時期的校長就要勇於承擔起引領教師成長,為教師發展助力的歷史重任,正確認識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和意義,要有計劃的認真組織教師積極參與,確保集體備課的時間充裕、地點固定和內容落實,校長要從這樣一個高度來認識:那就是精心組織好集體備課,就是為教師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和共同發展的平台,就是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助了一把力。 2、依據課標,作好集體備課前的准備 集體備課首先要有一個組織者,這個組織者或是教研員也可以是備課組長,在集體備課前要根據實際制定出備課的計劃、內容和范圍,立足課程標准,輸理出教學的目標、難點和重點,擬出備課要討論的重點提綱。參與備課的教師要依據課標,通覽教材,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初備,在總體把握的基礎上,整理自己的困惑與反思。只有組織者和參與者從思想和內容兩方面均作好充分准備,集體備課才有內容可備,才能有效、順利的進行。 3、充分交流,營造集體備課的良好氛圍 加強交流,充分發表意見,是集體備課的關鍵環節。集體備課既要有重點發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廣益。組織者不能以「權威」的見解一錘定音,而是要創設集體備課民主、平等、和諧的交流氛圍,組織和引導大家暢所欲言,適時把握討論的話題,重點討論與交流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部分、教師個人備課的困惑、教學實踐的反思等,還有部分教師教學實踐失敗的經驗與教訓,只要對大家有借鑒,都是難得的財富和智慧。成功的集體備課通過個人初備的認識與大家的集思廣益間的充分對話,產生思想與智慧的火花,達到相互分享,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集體備課的過程,是大家奉獻教育智慧、群策群力完善和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因此,筆者以為,集體備課必須要圍繞課堂教學,重點做好如下一些實事:一是要明確一個目標,明確教學目標,要由整體到局部,即小課標要服從於大課標,不同的單元目標,必須要以相應的課程標准為依據,課時目標要根據單元目標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二是提出一些問題,這是由具體到概括的過程,即提出的問題要具體、實際,如創設什麼樣的情景導入新課、某個教學環節如何設計、怎樣優化課堂練習等等,問題越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就越概括;三是研究一些策略,在廣泛討論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形成共視,概括出最優的教學策略,由理論轉化為實踐;四是分享一些資源,集體備課中教師的一個點子、一個經驗、一個教訓、一個案例和一個設計等,都是可供大家分享的備課資源,有選擇的充實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就能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5、充實完善,分享集體備課的成果 有效的集體備課過程,應該由備課前的構思准備、備課中的深入研討和備課後的充實完善三個環節組成。備課前的准備是為了有的放矢,備課中的研討交流是為了達成共視,而備課後的充實完善是集體備課的目的所在。備課後的完善階段是集體備課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分享集體教育智慧,吸納營養,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再創造、再提升的過程。大多集體備課只是做好一些筆記,完成一項教研任務,往往熱烈討論的高潮過後,教師依舊我行我素,忽略了完善階段,結果,大大折扣了集體備課的效果。集體備課的充實完善環節,還應該包括教師上課後,對自己教學過程的二度設計和教學行為的矯正與反思。筆者以為,備課後的充實完善環節做得越具體,越能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集體備課才能夠真正達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 五、集體備課與「五課」活動 「五課」活動:即設計一堂課、說好這堂課、上好這堂課、反思這堂課、評析這堂課的教研活動。它是新時期學校進行校本教研的最好的切入點,是課堂教學研究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五課」 既是教學管理形式,又是一種教師培訓活動,它不是「備課」、「說課」、「上課」、「思課」、「評課」五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圍繞一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提出研究課題,教師通過 「備、說、上、思、評」全過程的積極參與,與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對話」的一種課堂教學的教研模式,它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反思性。「五課」活動不是要人人過關的轟轟烈烈的階段性運動或形式,而是一種貫穿教師工作生活始終的、常規的校本培訓方式。 雖然,「五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是,不難看出設計或備好一堂課,是「五課」活動的基礎和保障,沒有「備課」何談「說、上、思、評」的研討環節?因此,重新認識集體備課,可以更有效的組織開展「五課」活動。如果說「五課」活動是校本培訓的方式和手段,那麼,集體備課是開展「五課」活動最有效的組織形式。集體備課的過程中雖然側重於「備」,但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性和研討性,決定了集體備課同樣貫穿了「說課」、「上課」、「思課」和「評課」,毋庸質疑,「五課」活動中包含了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達成「五課」活動的有效途徑和媒介。 無論是集體備課,還是「五課」活動它們具有的共性是:合作探究,參與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長。教師發展要自我覺醒、自我提升,就必須要積極投身於行動研究和校本培訓活動中,潛下心來鑽研「五課」活動,靜下心去進行集體備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專業的發展,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5. 教師資格面試題|你怎樣認識集體備課制,它有優勢嗎
您好,中公教師考復試網為您制解答:
1.集體備課可以防止教師偷懶 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主動性
資源共享 利用大家的智慧 統一認知 統一進度 能夠減少課堂教學的失誤率
促進教師之間的友好關系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及自身素質
2.首先你如果自己備課的話沒有人給你意見,沒有集體備課的效果好,然後集體備課你可以學習前輩的經驗。集體備課是菜鳥老師成為一般老師的速度之路。
3.重要性是提升對表面功夫的重視,降低教書時的壓力
4.集中所有備課老師的力量與智慧,提升整體學科教學水平,資源共享,相對統一進度
5.所謂集體備課,是發揮集體的優勢,發揮個人的長處,集各位同仁的智慧,來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好的開展,當然也能盡可能地減少教學過程的失誤。
6..集體備課可以降低老師的工作強度.大家共同研究,設計教學思路,分析教學的重點難點.比起一個人來得更全面.在大家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整理加工,變成自己的教案.缺點是時間佔用較長.組織難度較大.
具體詳情,您可以登錄中公教師考試網查看教師資格證考試最新動態。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6. 集體備課活動在初中美術新課程中有多大的優勢
1、能有效凝聚集體的智慧
由於教師的教學年限、業務水平、學科專長和教學回經驗各有不同答,從而導致教學水平的差異,而開展集體備課就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同科教師的積極討論,可以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發,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能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面對新課程,人們缺的不是先進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能力與機智。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可以補充專業知識的不足,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對於師資比較薄弱的學校而言,其效果更為顯著。
3、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進行全程優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自我鑽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後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這既有利於教師的揚長避短,更有利於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
7. 你怎樣認識集體備課制,它有優勢嗎
集體備課可以防止教師偷懶 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主動性
資源共享 利用大家的智慧 統一認知 統一進度 能夠減少課堂教學的失誤率
促進教師之間的友好關系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及自身素質
8. 如何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編制出有效實用的導學案
一、增強教師的的主體意識
開展好集體備課,教師的地位、狀態是關鍵。集體備課時的氛圍和諧,相互尊重,交流平等,教師就會處於主動、能動、積極的狀態。這需要避免權威一言堂,教師被動聽的現象。要求組織者把話語權還給教師,不規定發言者和發言順序,爭取讓教師敢說,願說,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相信教師,相信智慧的火花會推動教學的進步,就像生物的變異一樣使生物進化的成為了可能。
集體備課的主題應該是從教學實踐中挑選出來,在教師看來需要迫切解決的實際問題,可以是預設的問題也可以是教學中發生了的事件。由於問題來自教師,教師知道活動要准備什麼內容,討論什麼話題,活動要達到什麼目的,這樣為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同時尊重了教師的主體地位,可以激發教師的積極、主動性。
二、發揮個性化備課特色
集體備課的特色與針對性體現在於教師對集體備課的二次修改上,也就是教師的個性化備課。經過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方案是不宜直接走進課堂的,因為每一位教師的人生閱歷、知識結構、教學經驗、個人氣質不同,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能力和學生實際情況,有分析有選擇的對集體備課中的內容、方法、策略進行增加、刪減和修改,使備課既充滿集體智慧,又體現個人風格和創新。
同時教師要巧妙融自身的特長於教學設計中,充分運用到課堂上,自然而然地展現個人才華,釋放教師的魅力,為教學增色添彩。教師如果擅長推理,教學內容邏輯性強時,教學設計可以突出主線,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給學生懸疑探案的感覺,強烈的吸引他們參與;教師如果擅長幽默,善意的自嘲或提醒一下不在狀態、調皮的學生,學生一般會很是感激與配合你的教學,不過要注意分寸,不宜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如果擅長實驗操作,挖掘教材突出教學活動環節,讓學生動起來,一段時間,我沒帶領學生上生物實驗課,學生就不停地問我,老師下節課我們做什麼?全是期待……
每個教師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學會的揚長避短,實現共性和個性完美的結合,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如何做到呢,學習――實踐――反思使教師聰明,聰明的教師自然巧妙。如果教師的教學都成了一個模式,不僅違背了教學規律,而且與新課程教學理念背道而馳,會步入另一種教學極端――思維「復制」,個性「粘貼」,失去自我。因此,集體備課的特色教學在於教師的個性化備課。
三、重視課堂教學的反思
教學反思不是一般地回顧教學過程,而是探究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和不合理的行為和思維方式,對存在的問題通過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得以解決。教學環節的最優化是教師教學的最高境界,教學反思是追求教學環節最優化的必然選擇。
寫好反思需要教師學習反思的寫法、反思的一些方法、內容等,同時需要養成教學反思的習慣,及時記錄所思所想,然後再回到教學實踐進行檢驗,如此不斷循環、不斷提高。教學反思令教師的教學像為學生量身定做的衣物般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生即能受到最恰如其分的教學。
9. 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有何優勢進行集體備課
教學內容、理論、實踐,進行不斷地總結、創新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信息技術知識,從而真正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
1 集體備課簡述
集體備課是指教師由主備課人牽頭、以備課組為單位,按照教學標准,對近期的教學內容進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資源等分析,然後確定明確的教學任務並進行分解備課,最後審定提綱以及教學實踐後的信息反饋的教學活動。通過這樣的集體備課方式,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交流與資源共享,吸取其他教師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同時還能有效地抓住重點、難點,更好地優化教學內容,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率。此外,集體備課還為教師騰出了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以及進行教學科研,這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2 集體備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由於信息技術學科的創設歷史短、教學經驗少、信息技術知識更新快等特殊性,集體備課顯示出了其重要的作用。
2.1 集體備課可以優化教學內容,方便教學管理
由於每個教師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見解、對信息技術發展的了解程度、對教學方法的偏愛和掌握程度不一樣,這就必定導致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度、高度以及難易程度的把握度不一樣,而一個地區、一個學校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應該是相近的,這就導致學生學習的水平參差不齊,學習到的信息技術的方向也可能會不一樣,久而久之,就容易偏離正確的教學目標。而集體備課可以對學情進行綜合分析,統一安排教學進度,能正確把握教材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資源共享、分析、整合,為信息技術的教學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這些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材料,是集中了眾多教師的經驗和智慧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能夠為後續教學方法提供一定的參考,也能為以後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研究甚至是教材的編寫提供依據。
2.2 集體備課可以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集體備課可以通過教師的相互交流,以老帶新。新教師可以從老教師那裡詳細了解到學生的能力、學習態度等情況,根據老教師傳統教學的經驗,可以快速地找到合適自己的教學方法;老教師也可以從新教師那裡學到一些新思想、新技術,如SPOC、MOOC等在線教育的方法,並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新教師和老教師的資源互通、共享更能尋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這對於教師自身來說,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還能夠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新、舊教師教學思想和理念的碰撞,更能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整合,對於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發展都是有利的。
2.3 集體備課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集體備課雖然是教師教學的行為,但學生終究是教師集體備課的對象。集體備課過程中,經過眾多教師的集體討論,可以找到適合本校或本班級學生的、能夠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個性和能力的分析和探討,找到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方向,並鼓勵其與具有相對應特長的教師進行交流和學習。如有的學生對Word、Excel的深入應用感興趣,有的卻在圖片處理方面有心得,這樣就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加快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的的個性化發展,真正體現了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理念。
3 集體備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誤區
集體備課給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帶來了很大改觀,但是在集體備課開展的過程中,很多學校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誤區。
3.1 教師團隊意識不高,使集體備課成了走過場
由於傳統教學考核制度及教學評價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仍然是各自為戰,在集體備課時不願意分享自己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而有的主備課人甚至實行「獨裁」,所有的全由他一人說了算,這樣就使得其他教師的優秀想法、見解、資源甚至是積極性都被打消了,使得集體備課成了名副其實的走過場,成為了應付學校檢查而設置的一項任務。
3.2 集體備課成了各種資料的匯總
由於信息技術學科的特殊性,大多數教師都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水平,所以乾脆直接網上下載別人的優秀教學案例,根本不聯系教師自身以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的程度,更有甚者沒有經過選擇就全盤吸收,使得教學成為了網路資源的組合;而各教師分頭撰寫的教案也不經過集體討論,直接裝訂形成統一教案,使得其他教師對某一個知識點好的教學方法得不到發揮,使集體備課成了「教案之和」,不僅沒有發揮集體備課應有的作用,反而阻礙了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使得以後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單一。
3.3 對教案的應用成了照本宣科
集體備課的教案是眾多信息技術教師優秀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及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知識的結合,這個教案的形成大多是求同存異的結果,但是不並意味著在教學中的教學方法就應該是對著教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然而,很多的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正確地應用集體備課的教案,教案簡單說來就是一個教學大綱。對於討論出來的教學方法應當根據自身的教學風格選擇合適的來應用,而不是盲目地照搬。這樣不僅喪失了自身的教學風格,而且這種「東施效顰」的教學方法會讓教學效果越來越差。
4 信息技術課程集體備課的正確構建方法
按照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集體備課活動的構建應遵循以下順序:確定主備課人―按內容集體分配任務並分頭撰寫教案―集體討論並最終確認教案―實施個性教學―教學效果反思。例如,在「信息的獲取」這一教學知識點的集體備課中,備課組在確定備課組長後,該備課組長先通過研讀教材以及前幾年積累的教案分析,將本節課劃分為三個備課任務:信息檢索的方法、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文件下載,同時分配給三位教師進行分解備課。三位教師通過自己的經驗、對教材的分析以及網路上相關資料的查找、整合、利用,形成自己的教案框架。備課組長組織教師進行集體研討,對教案進行分析和補充,形成最終的統一教案。如某教師在信息檢索的方法中只提到了搜索引擎以及在線資料庫兩種方式,忽略了常見的直接網址訪問這種方法,而其他教師就補充了這種方法;又如,搜索引擎查詢的時候,負責該教案的教師只提到了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方法,但是擅長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師則提出了另外的教學方法。通過這樣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補充,能使教學更加完善。教師在集體研討的過程中,找到了適合自己同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經過教學實踐後,教師再集中對教學效果反思。例如,某教師在教學後發現學生在選擇下載工具時普遍選擇的是迅雷,對於其他的下載工具如快車等選擇很少。教師就要思考是由於個人喜好還是周圍環境的影響,要保證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下載工具以及下載方法,同時也要對其他的下載方法有所了解。
5 結語
集體備課給信息技術教學帶來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師要學會正確使用這一備課方法,就要不計較個人得失,深刻鑽研教材,結合當地信息技術教學進度、學生情況、教師能力等開展活動,同時要學會靈活變通各種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上好信息技術教育課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