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談一談您對備課的認識1. 集體備課包括哪些基本環節
簡單地說:備課來就要備教材源,分析教材,內容是什麼,重難點是什麼,教給學生什麼;備學生,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打算怎樣讓學生學會這些知識,如何突破重難點;備教法,打算用什麼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知識,培養什麼能力。教師要做到精講多練,多讓學生去讀,去找答案,多鼓勵。制定好教學流程,寫出教案。要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注重養成教育。老教師都知道:三分靠教,七分靠管。認真組織教學,狠抓課堂紀律。紀律渙散,老師教得再好,成績也不會很好。事實證明:嚴師出高徒。
❷ 如何組織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可以取長補短,提高效率。
一、集體備課要培訓教師,力求規范
對於剛接觸集體備課和已經接觸集體備課的部分老師,對於集體備課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模糊不清的疑問。比如:
實踐證明,集體備課,是一種開放是的教研活動,也是一種教學管理活動,它急需要管理者合理引導,又需要教師積極配合並了解集體備課的程序和任務。這就需要學校的教研管理者對參加集體備課的老師進行適當的培訓。這種培訓讓教師明確集體備課的意義、程序以及自己在集體備課中的責任。從而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培訓內容可以包括組織管理、活動過程、信息反饋、時間安排等幾方面。
1、組織管理。集體備課由教務處統一管理,一般由教研組長具體組織集體備課活動,對於規模較大的學科,如語數外,可分成若干備課組,由集體備課組長負責具體實施。教研組長指導並參加小組的備課活動。
2、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由活動准備、集體研討、修改提綱、撰寫教案幾個環節。首先由備課組組長,提前通知全體成員在集體活動之前認真研讀教材、課標;確定好中心發言人,讓中心發言人在確定好的時間地點承擔主備人並說課;然後再由備課組老師討論;集體討論之後,中心發言人修改提綱書寫教案,要統一課時安排,統一達標題目,統一考核要求;最後,各任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備課提綱和各班級學情進行二次備課,此刻就需要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的特長。
3、信息反饋。在每一次集中討論之前,把集體備課時反映出來的重點問題提出來,供以後借鑒。
4、時間安排。學校可根據學科特點及本校的實際情況,規定好一個學期幾次集體備課。
這些都要在業務會議上提出,讓任課教師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責任。從而提高集體備課效率。
二、集體備課要分工明確,團結協作。
這是集體備課確有成效的保證。集體備課的成敗取決於備課成員間的合作關系與協作精神。有專家在概括出了教師合作的好處時說過:教師合作會產生心裡支持、產生新想法、示範合作、汲取力量、減少工作負擔、支持變革等好處。而集體備課就有這樣的好處。那麼集體備課教師怎樣分工合作,才能讓集體備課有水平上台階,確有實效呢?
1、集體備課組組長。可以在年級組內以民主形式推選出一位眾望所歸的學科帶頭人,讓他擔任備課組組長,組織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有無效果和備課組長關系密切。集體備課不能你一句我一句不得要領的發言,要設計一套要求明確、內容具體的集體備課模式,往往是,對組員要求提出的越具體,備課效果越好。為此,備課組長應先布置教師對集體備課的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和思考,集體備課時,提高自己的思考、經驗、困惑與其他教師共同探討。其次,集中研討時,備課組長召集本組老師提出備課要求:討論時要發揚民主,允許不同意見,備課組老師要根據所備課,在重難點,教法以及學法指導上、在作業上充分討論。而這些都是與集體備課組長的努力不無關系。
2、集體備課中心發言人。每次集體備課都要有備課組長確定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的確定應考慮到教師的教學經驗,知識水平,和教師的責任感。當然,好葯考慮到對於年輕教師的培養和歷練,要勇於給他們壓擔子。中心發言人要初備教材拿出方案,然後在集體備課討論中說課,說課要涵蓋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這要求中心發言人不僅要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據教學要求把握重難點,而且還要確定內容落實的方向,設計出適當的課型,安排好授課的流程,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學法,把自己的教學設想在會上清晰地表達出來。並開擴自己的視野,吸取他人好的經驗,為授課增加營養,豐富自己的教案。
3、其他備課組成員。備課的模式應該是「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必須是一個人備課為前提、為基礎的。所以備課組成員在准備階段都要鑽研教材,鑽研教材在整個備課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要做到:「腦中有標」、「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腦中有標」是指頭腦當中要考慮到本課的具體內容以及對於課程標准要如何的落實閱讀教學當中「目中有人」,是指要以學生為中學,面向全體學生來設計教案;「心中有法」是指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最優的教學方法;「胸中有案」是指在集體討論時,應該每個人胸中都有自己設計好的教案。只有每位教師有自己的教學意見,而且鑽研教材深入細致才會使集體備課會上呈現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效果。才能充分的體現教師的素質。教師每一個人都要有集體備課記錄本,這個記錄本,不僅要成為集體備課時分享智慧的記錄本,而且更應成為集體備課梳理經驗的記錄本,傾聽困惑的記錄本。
另外,在上課後,各位教師還要針對實際,在每個教學設計後寫上教學反思,以待下次會上反饋並作為自己的積累。
另外所有的備課教師(包括教研組長、集體備課組長、中心發言人、全組教師),都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掌握和貫徹課標要求,對教學內容、目的和任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第二、要結合全學期教學計劃,做到兼顧全局、突出重點,這樣做的目的是把握的整體性和全局性,把教材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研究。第三、要把單元教案和課時教案一起備。使單元知識目標落實到每一篇課文中。
三、集體備課要緊扣課標,注重教學積累與反思
教學改革的形勢發展迅速,新的理念、教學方法層出不窮。面對新課程,人們缺少的往往不是先進的理念而是理念與實際結合的能力與機智。備課組,作為進行教學活動的基層小組,最有能力、最有條件吸取新的教學思想,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無論管理層抑或備課小組,都應有創新意識,博採眾長,努力把集體備課活動變成學習新思想、嘗試新教法的科研活動。集體備課切實的體現了「合作、探究、創新和以人為本」的精神。這樣做了,我們的集體備課活動就會不斷地上水平,上台階;我們在集體活動中,就能不斷提高自己,更新自己;同時還可以形成良好的教研氣氛,培養優秀的教學人才。
集體備課是一個集體創造的過程,所有備課組老師,要及時總結與反思,充分發揮記錄本的作用。記錄下自己成長的點滴,每次集體備課後,所有的教師上課時,都要經過自己的二次備課,所以形成定稿後,再加上反思就很有積累價值了,可用電子稿存檔,作為學校的教學資源。一個輪回之後,就可以印成校本教材,為以後的教學提供資料。
總之,集體備課的特點是:合作探究,參與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長。教師發展要自我覺醒、自我提升,就必須要積極投身於教育研究和校本培訓活動中,潛下心來鑽研教材,靜下心進行集體備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專業發展,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❸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內容要點;?備課的基本理念;?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的新問題;?集體備課的意義;?集體備課的原則;?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如何處理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的關系;?青年教師個人備課的誤區及對策;一、備課的基本理念;備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為課堂教學作準備的過程;備課是教師最起碼的教學活動議程,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二、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
內容要點
? 備課的基本理念
?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的新問題
? 集體備課的意義
? 集體備課的原則
?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 如何處理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的關系
? 青年教師個人備課的誤區及對策
一、備課的基本理念
備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為課堂教學作準備的過程。備課的內容應該是包羅萬象的:學情分析、目標制定、教具准備、資料查找、教材研究、教學方法探討、編寫教案、學案等等。備課的形式也應該是靈活多樣的:有在備課筆記上的有形教案,也有融入教師心田的無形教案,即所謂的「腹案」。
備課是教師最起碼的教學活動議程,如果把課堂教學比做一座大廈的建築工程,那麼備課就相當於大廈基地的選定。提高備課實效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備課不是對原有教材的復述和教學的照搬,而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鑽研教材,分析重難點、教材結構、知識要求、能力要求等,是教師對教材知識的再學習過程,是尋求最佳教學方法,傳授知識的課堂藝術設計過程;是結合學習實際,對教材要點重新構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創作過程。教師的每一次認真備課都是知識的積累和業務水平再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好壞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取決於個人潛能的調動和發揮 ( 特別是創新意識、改革意識 ) ,還取決於教師的敬業精神等思想素質。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教學的質量取決於備課的質量。假如沒有備課或者備不好課,課堂教學也就成了教師的隨意行動,其效果與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證。
二、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的新問題
新課程理念下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備課方式,設計「彈性化」的課堂教學方案。
1.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或生活經驗預設情境引入新課,注重新舊知識銜接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備課時應慎重考慮教學環節的設計,設計環節的目的是什麼,所採取的教學策略是什麼,如何突破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障礙。
3.活動的設計適合多變的課堂。於是當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巡視,隨時掌握課堂上的各種情況並及時調控課堂。
4.讓學生學會反思。課後小結時應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評與互評的能力,反思通過這節課我學會了什麼、我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還有那些問題未掌握,要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給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打分。從而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對每個同學的發現與反思都給予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影響備課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教師、教材和學生。我們傳統的觀點只注重備學生和備教材。而新課程不僅備學生和教材。對教師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以上三方面,談談教師在備課中遇到的新問題。
1.教師的理念不夠「新」或「吃」得不夠「透」。新課程的理念包括對教材、課堂、活動、課程目標、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等多方面的正確認識。教育的規律昭示:思想的變革是最艱難的變革。換言之,教師曾經接受的教育模式,不是一兩次新課程研修學習和短時間的參與新課程改革能徹底改變的。新課程的理念是新的,但由於我們的教師的理念是舊的,或是說是夾生的,那就直接制約和影響了我們的備課。到頭來,課程改革往往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多,實施的少;即便是實施,也是注重形式的多,重理性的少。
2.教師的知識不夠「用」。新課程在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的一系列變革,需要教師在專業知識結構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我們教師主要精力在學科知識的吸取上,較少注意拓寬自己的基礎知識,也不注意先進的教育理論知識學習。新課程對我們這種傳統的生存狀態帶來了沖擊。所以,在面臨新的教材內容時,我們感到了諸多困惑,一是感覺缺乏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的素養。教師通過怎樣的途徑、怎樣的方式、利用什麼時間,不斷的進行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結構的改善,其實是我們在走上工作崗位前和備課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否則教師就無法真正的應對新課程改革。
3.教師的能力不夠「強」。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文化知識,最終都要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能力並體現在教學中。具體說來,新課堂要求教師應具備這樣的能力:創設豐富的課堂教學環境;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發起並維持課堂的多向活動;運用多種手段組織教學;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開發和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捕捉教學信息的能力等等。尤其是在備課前,教師的開發和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要求凸顯。過去教師的課程資源來源主要是教材和教參,知識結構就是教材先後編寫順序,對新課程的新教材來說,這一套已經是行不通了,因為內容已經大大增加,教師首先必須學會選擇,然後教會學生選擇。
4.教師的時間不夠「花」。新課程是學生發展的最大機遇;同時也是教師發展的重要機遇,但更是一種挑戰。教師要完成從思想到行為方式的變革,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學習的:從書上學、從網上學、與同事一起探討學、走出去學、引進來學等等。這都是備好課前題。實際上,我們的教師是沒有時間真正做到這些的,自然備課質量就受到影響。
特別是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因為對教材的知識體系還不熟悉,教學的環節還不熟練,所以經常把教師上課的每句話、教學過程每一環節所需時間,甚至哪裡需要停頓,哪裡是重音等等都爛熟於心,甚至寫在教案上。課堂上這樣的教師常常是「眼中無人」的,一節課幾乎就是自己「背課」的時間。
要解決這一問題,青年教師除了個人的努力外,還要積極融於集體備課的大環境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備課技巧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特別應把握好課前、課中、課後三個環節,從而使備課過程成為一個完整的動態系統。
1.備好課前課
課前備課宜粗不宜細。預設的教案,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確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結構,選擇教學方法。
關於教學思路設計:教學思路,是教師對課堂教學所醞釀、所設計的教學流程,即這節課從什麼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像文章作者動筆之先所勾勒出的一個大致框架一樣。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改革中,教學思路設計的研究更加表現出其重要性。
2.備好課中課
課中的備課實際是第二次備課。教學過程的動態性特點決定了教學本身是充滿著變數的,教學過程中的種種「想不到」是無法「設計」的。而這樣的「想不到」又常常是課堂教學中的閃光之處、亮點所在。教師如果一味地照「案」宣科,置那些「想不到」於不顧,那麼教學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魅力,課前備課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預案。因此教師的調控非常重要。
3.備好課後課
課後備課要多樣反思,如何反思?如何撰寫教後錄?教師要了解反思的面與撰寫的切入點,明確撰寫的支持路徑,這樣才有的放矢,求得教後錄的高質量。
(1)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標理念,課堂教學規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從教學內容方面進行反思:教材處理的合理性;導入、結課的激勵性;深層意義的規律有否揭示與發掘。
從教學過程方面進行反思:教學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媒體運用的適切性;反饋評價的准確性。
從課堂管理方面進行反思:班級成員涉及面的廣泛性;全班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學法指導的經常性;處理偶發事件的應變性。
從時間安排方面進行反思:時間分布的合理性;課內時間的可壓縮性。
從學生活動方面進行反思:學生活動的能動性;交往狀態的合理性;學生心智活動的發展性。
從目標達成方面進行反思:學生知識、技能的落實性;學生學會學習的水平性;教師課內教學監控的有效性。
❹ 集體備課應注意些什麼
一、精心准備,集體說課
課前的准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想講一節成功的課首先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精心准備,寫出自己的教學設計,在組內進行說課,具體說一下設計意圖和教學流程,由其他教師進行評價,取長補短。為課堂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探索新知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但決不是教師教學的唯一標准。那種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只會把學生的思維區域狹小的天地里,嚴重製約了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立足於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發展考慮,不是為了教材而教學生,而是為了學生而用好教材。
三、組內集體評課
俗話說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節課只反映自己的主觀的認識,要想有更大的進步還需要大家的幫助,把大家的優點寄予一身。當講完一節課所有的聽課教師進行集體評課,大家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課中充分的體現了課改理念,「吃透」了教材,創造性的利用教材,靈活的運用,從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整節課貫穿一個情節,學生有很大的熱情,主動的去學習。認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漏洞,及時的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
四、及時的進行反思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成長=經驗+反思」,當講完每一節課都要及時的進行反思。同樣留心學生的反饋意見,根據學生反應出的問題進行反思;認真聽取每一位評課教師的意見,講完課自己回想每一個教學環節是否適應學生,是否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自己總結經驗,找出不足,總結自己的優點,長處,同時從中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及時的進行改正。完善教學,盡量的適應每一位學生。
五、再次實踐,完善教學
辨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需要實踐——得出結論——在一次的在實踐中去驗證,在教學中遵循這個原則,學校給我們創造教研環境,為教師的成長鋪一條寬闊的道路。反思後,總結經驗,完善自己的不足,再一次的整理教學流程,利用其他班級再次進行實踐,在工作中並不是一味去教學,還要在教學的同時去搞教研,去不斷的學習,這樣才會使自己更快的成長,現在的孩子需要一專多能的教師,在以後的工作中要不斷的學習,用各方面的知識來武裝自己,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更好的適應課程改革。
❺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教師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其具體運作方式如下:
1、組織管理:
集體備課由教學處(或教科研室)實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組長具體主持集體備課活動;公共科和規模較大、門類較多的專業教研組可分成若干備課組,由備課組長負責具體實施,教研組長指導並參加各小組的備課活動。
2、活動過程:
(1)活動准備——「二研」、「三定」
組長提前通知全組成員在集體活動前認真研讀教材、大綱,通知中明確集體活動的「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
(2)集中研討——「四備」
集中研討即組長在集體備課時間里召集本組教師提出備課要求,聽取中心發言人的發言,討論備課提綱。討論中心發言人提出備課提綱時,應包括備重點、備難點、備教法、備作業(還應包含單元檢測)。討論時要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允許不同意見的爭鳴。
(3)修改提綱——「五統一」
根據集體討論的內容,中心發言人修改備課提綱,要充分體現「五統一」:統一教學思想,統一「雙基」、「雙力」(智力、能力)和「雙育」的內容與要求,統一課時安排,統一達標題目,統一考核要求。同時提出改進教學方法的建議。
(4)撰寫教案
各任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備課提綱和各班的學情,撰寫教案。此時,在不離開「五統一」的前提下,發揮各人特長。
(5)信息反饋
下一次集中時,把根據備課提綱實施時反映出來的重點問題提出來,供以後借鑒。
3、時間安排:學校可根據各學科的特點,每學期規定幾次,或每周一次。視各校各組教師組成情況而定。如果將每周集體備課的時間排進課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規范化了。
❻ 集體備課的過程特點
集體備課時,一是備一個單元或章節的內容,備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對已有教學經驗中存在的一些爭論性問題,研究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備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所需要的教學情境的設計、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具的使用等。有些內容教學參考書上有,如果沒有爭議,就不需要多說,有異議的,大家提出來共同研究解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二是對某一課的教學內容,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結合大家已有的教學經驗,由備課組成員共同商議,從目標的設定,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手段的運用,作業的設計,到學生的知識生成性目標等多方面進行討論,形成具體的教案;三是指定備課組中的一名成員,牽頭執教該教案,備課組成員共同參加聽課、評課,集中交流,了解教案的設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符合新理念,執教者對教案的使用,有沒有按照預定方式,收到預期效果,課堂教學中生成了哪些新目標,創造性運用了哪些新的教學方法等等。這樣做對於培養教師的業務素質,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集體備課是整合教育資源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在我們自身不斷摸索時,教育局還可以把城區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安排到農村學校參加集體備課,指導集體備課,共同探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讓集體備課更具實效。
❼ 備課的基本步驟
1、教材集體備課,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針對整本教材應教哪些知識、培養哪內些能力等集體研究容一次。
2、單元集體備課,即在每單元教學前,針對單元教學目標、訓練重點等集體研究一次。
3、文集體備課,第一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訓練的重點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學案等。第二次討論教案、學案的設計是否合適、恰當等,並提出修改意見。從備課開始,就讓學生幫助老師搜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行同年級老師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主備老師分工負責備課制,集中了老師們的智慧,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
還減少了老師的單打獨奏式備課麻煩和抄襲教案的低效甚至無效勞動時間,騰出時間來加強自身學習,更新知識,增強教師應有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