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案設計意圖跟材料說明一樣嗎
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具體而言,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什麼是教案
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由於學科和教材的性質﹑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❷ 如何進行有效的進行集體備課理論依據和意義
新課程改革在倡導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求教師合作探究,形成研討氛圍,發揮教師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1 明確集體備課的目標和意義
集體備課是借教師的集體的智慧碰撞和群體的思想交流,能動地發揮教師個人潛能,凸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使課堂教學在更高的層次中進行。其目標是多元的:從學的層面講,它的目標是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獲得習慣與方法,同時也獲得學習的體驗,使每一個學生在這堂課里有所收獲; 從教的層面講,它是通過對教材的把握、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教學環節的有效設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有效集體備課是研訓合一的重要載體,有效集體備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2 確定集體備課的內容和要求
2.1 備學生。為學生的需要和發展設計教學,既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具體的教學行為。它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了解學生,研究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同時還要進行對於本節知識的學情分析,包括學生已具備哪些知識與技能?哪些還沒有掌握?哪些知識學生自己就可以學會?哪些需要教師引導?最後還要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期獲得學生的最大發展。
2.2 備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教師應當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智力的開發、情感的培養上下功夫,確立三維目標。目標應具有操作性和檢測性,體現創造性和發展性。另外,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一種規定,應體現以學生為主。
2.3 備教學重點、難點和注意點。詳備突出重點的方法、突破難點的策略和歸納注意點的方式方法,以便設計合理有效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活動方案。
2.4 備教學深廣度的把握。結合課程標准和教學目標,准確把握知道、了解、理解、應用、初步學會、學會等認知層次。這些認知層次是基於學生認知水平和該知識點在本學科內容中的地位和作用考慮,而提出的不同教學要求。在備課中,不僅要備出各知識點,而且要分別用A、B、C等註明教學認知要求,以便把握教學和練習的深度、難度和廣度。
2.5 備教學情境的創設。在充分開發資源的今天,備課本身也成了一個有待開掘的金礦。教師要將教材資源和其他課程資源有效整合,創設教學情境,在備課中更多地考慮學法的指導,考慮學生的全員參與,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因此,備課既要有預設,又要有生成,提倡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生成與發展。
2.6 備習題的選擇。根據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注意點、深廣度,設計有梯度的習題,並在體現梯度中讓學生有所選擇,做到因材施教。
3 確立集體備課的策略和程序
首先,應固定集體備課的各次備課內容與要求。其次,為了避免盲目性,開學初,應由備課組長組織一次全科性的集體備課,主要討論本學期的教學方向、重點研究內容、教學時間的調配等宏觀性問題,再根據課程標准和教材編排體系,制定好本科集體備課計劃,安排好各次備課內容和中心發言人,並列印出表單遵照執行,讓每個教師都心中有數。這樣,每次集體備課都有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1 個人自備形成初案。集體備課是在教師個人鑽研、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進行的交流與研討。如果沒有個人的教學研究、沒有個人的思想,盲目地利用他人提供的教學資源、套用他人的經驗操作,則教師完全失去了自我,僅依靠集體備課,其生命將是沒有陽光的。因此,在組織集體備課前,教師個人首先按照備課內容和要求,思考並形成較高質量的初案,這樣才能保證交流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集體備課的效果。
3.2 集體交流形成共案。在有融注思想的初案保障下,集體備課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體交流時,先由主講教師說課:即說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突破、深廣度處理、情境創設、習題選擇、困惑、反思等,然後組員根據自己的初案發表不同的意見。通過說課,組員相互比較,在組內開始有針對性討論。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辯論和思考,對一些具體的知識點、習題設計等進行研究研討,也可以對一些形成性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建議和意見。同時,組員提出自己在備課時產生的困惑,供大家商榷。集體交流後,主講人綜合集體的意見,確定每個環節的最佳教學方案,對初案進行修訂,形成具有群體智慧的共案。
3.3 個人修改形成個案。集體共案形成後,教師要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對已研究好的教學思路加以反思修改,把握精髓,靈活應用。形成積眾家之長,又兼有自己個性的個案,並將其應用於教學實踐中,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
3.4 教後反思形成精案。教學需要反思。在個案的課堂實踐中,教師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對各環節的操作性進行驗證,對其成敗加以追記,做到每課必反思,記錄成教學後記。同組交流、歸納、訂正,由主講教師將共案進一步整理成精案,為提高下一輪集體備課質量打下基礎。
總之,集體備課永遠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提高過程,尚需廣大教師們去積極探討和論證,筆者希望有更多熱心於教法研究的教師們,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根本上更新觀念、改變方法。
❸ 如何依據新課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新課程標准(2011版)是教育部在2001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的。內容更加細分,旨在更進一步貼近學生實際,貼近教育改革發展方向。同時還有一些理念上的創新。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內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轉變教學觀念,適應新時代教育教學發展需求。強調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1、要積極創設情境,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要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探索空間、搭建探究學習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出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3、關注每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適應未來世界對人才的需求。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並始終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積極倡導以學生發展為主,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嘗試。要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營造積極創造的環境,讓學生在「動」中有所發現,有所研究,有所探討,在「動」中體驗共同勝利的喜悅。同時,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要利用激勵、贊賞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欲、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教學中,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大量觀察、實驗、活動等機會。通過「提出問題——相互交流——匯報總結——鞏固實踐」,形成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
5、要關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在探索知識過程中,學生小組開展合作學習。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和理解過程。要關注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反思。指導學生學會反思,要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有哪些收獲,有哪些困惑?反思有利於對新學知識的更深入的理解和運用,還利於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這種習慣對他們的終身可持續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我們在學習新課標後,要做到「四個轉變」:一是在思想觀念上,一堂好課要看學生學得怎樣,要關注學生怎麼學的,教師是怎樣為學生的學服務的;二是在學習方式上,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互助學習;三是在教學結構上,強調「先學後教、先交流後展示」,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同學之間相互合作能夠弄明白的,教師就不要泛泛地去講,而要在學生弄不懂的那些疑難、關鍵的問題上,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這樣才能達到課堂的高效;四是在反饋方式上,要做到「三清」:即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在備課方面,堅持集體備課制度,嚴格按照成功課堂「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備寫,要優化學案設計,細化教學過程。學案設計要體現「六化」:目標具體化、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過程目標化、問題知識化。細化教學過程做到「六步」、「六個學會」、「九讓原則」。「六步」:即「展標、自學、助學、用學、測學、小結」;「六個學會」:即學生展示過程要「學會思考、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展示、學會傾聽、學會評價」;「九讓原則」:即「實驗讓學生做、情景讓學生想、圖形讓學生畫、問題讓學生提、思路讓學生找、錯誤讓學生析、是非讓學生辨、異同讓學生比、好壞讓學生評」。同時,在備課時還要強調學科特點,做到靈活運用,不拘一格。
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樹立「強優、提中、補差」的教育理念,課堂上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生教生」結對子幫扶活動,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特別是「後進生」的幫扶。課堂要把「後進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有價值的資源,課堂採取「三優先」,即優先提問、優先板演、優先面批;課後做到「三及時」,即及時督促、及時輔導、及時表揚鼓勵。促使每一學生得到很好的發展。
總之,要認真領會新課標精神內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聚焦課堂,決戰課堂。要變基於「教」的學為基於「學」的教。要建立以學生「學」為中心、為主體,在教師「導」的啟發下,萌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質疑的能動性和自覺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
新的學習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
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的學習從消極走向積極,由他律走向自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所以,教師要有「三觀」,即一是教育觀:教育即「人學」,是從兒童出發的對學生的尊重、發現、認識、接納、包容;二是教學觀:以「學中心」來圍繞學、設計學、服務學;三是學生觀: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學生是「第一」教學資源;一切的學習都是自學(自主學習的簡稱)。也就是教師要具備「四個基本理念」,即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❹ 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主要依據是有的說是「課程標准」有的說是「教科書」。。權威呀權威!!!
課程標准,出自<小學教育學基礎>
❺ 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依據是什麼啊
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依據是教科書
❻ 教師備課的依據是教學大綱還是課程標准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備課應該以課程標准為主體,以教學大綱為輔助。
❼ 教師備課上課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是教科書,也稱課本、教材。
教師備課要求:
1、鑽研教材內,鑽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容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但是學校放發的教參書是遠遠不夠的,可以看一看其他的教案參考書拓展自己的思路,例如《優秀教案》就很不錯。
2、了解學生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
3、設計教法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❽ 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主要依據是有的說是「課程標准」有的說是「教科書」.權威呀權威!
課程標准,出自<小學教育學基礎>
❾ 備課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條件,體育教師備課需考慮哪些內容
淺談體育教師備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眾所周知,教育教學工作必須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教師在制訂教育教學計劃時不僅要體現學科特點,更要切合學校、學生的實際,進行統籌安排、精心設計,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根據作者多年體育教學工作的實踐經驗與體會,認為備好體育課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根據教材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案
教師在備課前,首先一定要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地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其次,備課時應依據:(1)教材的特點——教材的重點及難易程度;(2)學校的實際——學校的場地、器材等;(3)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的性別、年齡、生理、心理、個性特徵、身體素質、技術和技能基礎等,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體育課大都是在室外進行的,因此,備課時還需考慮季節及氣候條件以及應必備的安全措施與方案。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從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出發,做到:通過本次課既能使學生學習、掌握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和技巧,促進身體全面發展,有效地增強其體質,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作風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二、根據課的任務,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易程度
備課時,一定要根據課的任務,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和難易程度。在此基礎上,選用靈活多樣、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再在教學過程中,有主有次、有張有弛地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做到重點要突出,難點須突破。
與此同時,還應備示範動作。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哪些示範、怎樣去做、示範的位置和示範方向怎樣確定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在示範時,要做到動作準確、規范、熟練、輕快、優美、到位,並精益求精,給學生建立一個完美的動作形象,使學生感覺、認識到學習體育技術動作,不僅具有內在的美——掌握動作技術,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而且還具有外在的美——所做的動作要像演員那樣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富有觀賞性,是一種藝術。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體育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科學。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掌握技術動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審美情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依據學校、學生的實際,設計教學方案
教師在備課時,應依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個性特徵、興趣和愛好以及體育技術和技能基礎等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即哪些學生可做這些練習,哪些學生能做那些練習;哪些學生可以按教學任務的具體要求去做,哪些學生可以按教學任務的最低標准去做,應該心中有數,做到有的放矢,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吃得了」,基礎較好的學生「吃得飽」。
另外,還要依據學校的實際——場地和器材設計教學方案。即合理安排場地和器材,做到一場多用,小場廣用,一材多用,使課保持合理的練習密度和適宜的運動量,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❿ 如何說課:所謂說課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評委、同行、系統地口頭表述自己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
1、說課的概念
●名稱的由來(受導演「說戲」的啟發)
●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
●說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專家,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將自己對課標、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課堂程序的設計和安排、學習方式的選擇和實踐等一系列教學元素的確立及其理論依據進行闡述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
簡言之,即要說要「做什麼,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其中為什麼要這樣做是重點。
說課是介於備課與上課之間、基於教學活動系統化特點的一種教學教研活動,它具有較強的參與性和合作性,能很好地解決教學與研究、實踐與理論相脫節的矛盾。說課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指導、教學程序等方面展現教師備課的思維過程,也顯示了教師對大綱、課標、教材、學生的理解和把握。
2、說課的意義:
它強化教師教學的理性思考,督促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是促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密切聯系教育理論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的一種踏踏實實的教研活動;它呈現教師備課的隱性內涵,使教師的教學系統更加開放,也是強化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探討、共同提高的一種大面積提高教師素質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的簡便易行的活動形式。
3、說課與授課有很大的不同,不同處在於:
目的不同。
授課的目的是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知識,進而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即使學生會學;說課的目的則是向聽者介紹一節課的教學設想,使聽者聽懂。
內容不同。
授課的主要內容在於教哪些知識,怎麼教。說課則不僅要講清上述的主要內容,而且要講清為什麼這樣做。
對象不同。
授課的對象是學生。說課的對象是領導、同行或專家、評委。
方法不同。
授課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讀、講、議、練等形式完成,說課則是以教師自己的解說為主。
4、說什麼?說課的內容:
說教材
主要說明「教什麼」的問題和「為什麼要教這些」的道理。即在個人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說清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它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後聯系並說出教者是如何根據大綱和教材內容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目標、重點、難點和關鍵的。
說教法
主要是說明「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的道理。在確定教學目的要求後,恰當地選擇先進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解釋教者是用的什麼方法落實「雙基」、滲透德育、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還要說出教者在教學中是如何發揮主導作用的,在精華要害的知識上進行點撥,在能力生長點上強化訓練,以及如何處理教與學,講與練的關系;同時說該課時如何使用教具、學具或電教手段。
說學法
主要說明學生要「怎樣學」的問題和「為什麼這樣學」的道理。要講清教者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強化學生主動意識的;還要講出教者是怎樣根據年級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運用哪些學習規律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
四、說課堂教學秩序
主要說明教學設計的具體思路,課堂教學的結構安排和優化過程,以及教學層銜接與教學環節轉換之間的邏輯關系。
5、「說課」的基本原則
按照現代教學觀和方法論,成功的說課必須遵循如下幾條原則:
1、說理精闢,突出理論性 說課不是宣講教案,不是濃縮課堂教學過程。說課的核心在於說理,在於說清「為什麼這樣教」。
2、客觀真實,具有可操作性說課的內容必須客觀真實、科學合理,不能故弄玄虛,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學理論的專業術語。要真實地反映自己是怎樣做的,為什麼這樣做。哪怕是並非科學、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實地說出來,以引起聽者的思考,通過相互切磋,形成共識,進而完善說者的教學設計。說課是為課堂教學實踐服務的,說課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環節都應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說課僅僅是為說課而說,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落實,那就成了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花架子」,流於形式。
3、不拘形式,富有靈活性說課可以針對某一節課的內容進行,也可圍繞某一單元、某一章節展開;可以同時說出目標的確定、教法的選擇、學法的指導、教學程序的全部內容,也可以只說其中的一項內容,還可以只說某一概念的如何引出,或某一規律的如何得出,或某個技能的如何使用等等。要做到說主不說次,說大不說小,說精不說粗,說難不說易;要堅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拘形式、自由研討的原則,防止教條式的傾向。同時,在說課中要體現教學設計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學特長。
6、走出誤區,正確「說課」
誤區之一:分清說課與上課。防止把說課變成「試教」或「壓縮式上課」。有部分教師說課過程中一直口若懸河,激動萬分地給大家「上課」。講解知識難點、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紹板書等,把講給學生的東西照搬不誤地講給下面就座的各位評委、同行們聽。其實,如果他們准備的內容和課程安排面對的是學生,可能會是一節很成功的示範課。但說課絕不是上課,二者在對象、場合上具有實質性的區別。說課是「說」教師的教學思路軌跡,「說」教學方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設計的優勝之處在哪裡,如此設計的依據是什麼、預定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這好比一項工程的可行性報告,而不是施工過程的本身。
必須用簡潔、清晰的語言把備課中的隱性思維過程及其理論根據述說出來,使這些隱性的東西外現(隱性思維轉化為顯性思維)。要體現出執教者的教學思想、教學意圖和理論依據,即思維內核。簡單地說,它不僅要精確地說出「教」與「學」的內容,而且重要的是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具體闡述「我為什麼要這樣教」。
誤區之二:說教法學法太過籠統
「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是說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有些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往往一言以蔽之:我運用了啟發式、直觀式……教學法,學生運用自己探究法、討論分析法等等。至於教師如何啟發學生,怎樣操作,卻不見下文,或者把「學法指導」理解為:解答學生疑問、學生習慣養成、簡單的技能訓練等,這都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