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教材確定教法
❷ 美術教學中備課的意義是什麼
准備課堂主要內容,按照學校對美術課的要求進行教學,比如要求對美術產生興趣,那麼你就要著重研究怎麼樣調動學生的興趣等等!
❸ 小學美術教案
教具、學具准備
教具:1.線造型的素描作品數幅。2.立方體和圓柱體框架模型一個;
學具:軟芯鉛筆、橡皮、課本、作業本。
一
(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課堂常規及學慣用具的准備。
(2)導入新課線造型素描作品數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數幅,
(3)給學生欣賞、鑒別、然後講解。
設問:線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點和不同點
(4)講授新課
二、線造型素描的特點及線的造型功能。
線造型的素描圖是通過線結構的運用,直接體現和暗示物體的體積、遠近、方位和對比等牲,表現出物體內外部組合關系及前後左右的空間狀態。
線造型素描剔除或減弱明暗色調層次,強調物體本質的實在的形體結構,所以表現物象的效果明確、肯定、清晰和剛勁有力。
線徒刑素描是以線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結構,線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表現物象的外形輪廓,(2)勾畫形體的邊界。
(3)表現物象的內外結構、空間位置、透視變化及物與物之間的組合關系。
(4)表現物象的虛實關系、明暗關系及體積感。
(5)表現物象的勢、力、節奏、韻律感,(6)抒寫人的情趣,(7)氣質。
線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術專業方面方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且以圖解形式適用於理工科專業中,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一種徒刑技能服務於設計,在建築、園林、工業設計等圖紙繪制上,結構線的徒刑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一種設計手段,廣泛適用到現代建設的各個產生領域中。
三、立方體與圓柱體
(1)立方體(對照立方體框架模型分析)
立方體是一切形體的基礎,它的結構是由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關系而構成的。
圓柱體是以長方形的長邊為軸,旋轉360。而構成。也可以說是由無數個相同的圓面疊楊(如硬錢幣疊成一圓柱體)
(2)圓柱體。立方體與圓柱體結合圖形是說明立方體內可以產生一個圓柱體,圓柱體在立方體內的構成是以一個正方體的二分之一邊為軸,以立方體一個面的中心點為圓心,旋轉306而成。圓柱體的立體感可通過頂底面的透視圓面體現。
四、作業要求
1、臨摹課本立方體和圓柱體范畫。
2、用2B、和5B鉛筆作畫,3、要求表現物象透視准確,4、結構清晰。
❹ 美術教學備課的主要內容是( )
1、選擇確定教學內容
2、分析教材、熟悉大綱
3、進行教學設計,收集教學圖片、專文字資料,確屬定教課方式、方法,編寫教案
4、了解、分析學生基礎、特點,備學生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習慣,這個過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僅供參考
❺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整體思路怎麼寫
就是寫一篇教案。
美術教學設計的特點意義是什麼?在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方面,試舉一例加以 說明 美術教學設計的特點意義:1 、認真做好教學設計,就能夠有利於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是實施教學課程的前提。2 、做好教學設計就是增強我們每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3 、教學設計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文字組織,語言表述,知識積累,同時促進學習 4 、做好教學設計是從合格教師到優秀教師的過程,每個優秀教師都是從教學設計中成長起來的。 在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方面,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一、聯系生活展現情境
藝術來源於生活,通過創設情境,將學生的生活與所學內容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增強其情感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在美術日常教學中,無論是欣賞一件美術作品,還是用造型去表現一個場景或主題,往往都要聯繫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如在欣賞現代繪畫大師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畫中各種造型令初見者費解,在欣賞這幅畫之前,我讓學生首先談談人在痛苦時的一些表情、感受。拉近學生與畫面所反映主題、生活的距離,讓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與學生生活有貼近之處,這樣做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畢加索畫中表現了人民受到種種苦難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氣氛,表達他對法西斯的仇恨,而立體主義是他觀察、表達事物的一種方法。
二、運用直觀物品演示情境
直觀性物品在各種教學中都需運用,但美術運用得更廣泛,它包括范畫及過程范畫、模型、投影片、 cd、錄像帶等其他輔助教具。通過這些直觀性教具的運用,學生將會使一些抽象又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和簡單化。在美術教學中,有許多問題,如以語言表達顯得十分復雜,但通過直觀性的圖表或工具來反映十分簡單與清晰。例如在將素描五大調子時,運用一隻白色石膏球和一個聚光燈教具,石膏球在聚光燈的照射下會呈現出明顯的五個調子,這樣給學生分析,既形象又直觀。而過程示範也是在美術技能教學中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法,美術教學中有許多難以表述的東西,看過示範形象便能直觀地解決問題。比如,中國畫教學,毛筆和宣紙性能的掌握,需要教師反復示範,學生通過反復實踐訓練才能領悟其法。如果沒有示範,任憑你任何精講細練,學生也很難了解筆、墨在宣紙上的微妙變化。
三、藉助文學作品展示情境
文學作品與美術之間有著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美的,它們都藉助不同的形式表達、抒發各自的情感。利用它們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讓學生在表現春天的景色之前,朗讀一些有關春天的優美散文、詩歌,體驗到春天的美好、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好,情感由此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用視覺形象去表現立體的春天。
四、利用音樂效果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像的藝術,它激盪心靈、撫慰情緒,對渲染情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說美術是形象的藝術,音樂則是抽象的藝術,如能把音樂語言與美術語言很好地溝通起來,教學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藝術是相通的,美妙的音樂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不同風格的音樂會呈現給觀眾不同的畫面。我在上《外國風景畫、靜物畫賞析》這一課時,精選了三段音樂,先播放自然界的風、雨、流水、蛙鳴等天籟之音以及聖 .桑的《動物狂歡節》選段,學生描述所想像的畫面,同時展示一組相關畫面(自然界的圖像和寫實風格的繪畫作品),再播放雅尼音樂,學生聆聽音樂,用簡潔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感受:飄渺、激情、空靈、令人陶醉等。從雅尼音樂獨特的現代風格引出19世紀末的繪畫。這樣豐富了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美術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具體的方法豐富而復雜,目的都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學生的審美文化素質,發展其創造性思維,陶冶情操,使他們都能快樂和諧地發展。
❻ 美術本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
我也不明白他的提法,搞不懂。
❼ 如何在教學設計中體現美術學科的特點美術教學設計與其他學科教學設計的差異
天津教師資格高中美術考試要求:1.美術學科的知識與能力。美術學科的基礎回知識、美術創答作和鑒賞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加以運用;美術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方法,規范地撰寫教案,准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3.美術教學實施能力。高中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准確地表述和呈現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4.美術教學評價能力。美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考試題型有: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❽ 中小學美術教案如何寫
初中美術教案範例:
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
第一課: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一、教學課時:1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二、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與評析,體會自然美和藝術美共同的美感與不同表現方式。
2、能力目標:結合學生自己的觀察、發現,大膽地想像和聯想,幫助學生感受藝術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對春天的贊美,同時抒發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繪畫創作表現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美的發現與追求,對生命與自然的親近,加深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體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交流意識,感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理解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相關知識及其間的關系。
五、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以討論與合作、比賽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藝術家對春天贊美的角度與形式。通過對藝術家的作品與審美價值的了解、探究和體驗,理解不同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
六、教學准備:
1、 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有關春天的文學作品、音像資料、圖片、音樂)
2、學生准備:課前預習本課,在課前通過上網、去圖書館查閱等途徑收集、摘錄描寫春天的文學作品片段與詩詞;中外藝術家表現春天的作品圖片;表現春天的攝影圖片及歌曲等。
七、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創設情境,揭題引趣:
師:春天是自然界萬物復甦、生命萌動的季節,更是人們辛勤耕耘、播種希望的季節。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百草吐綠,百花爭艷,百鳥歡鳴,它孕育著生機,萌生著希望。下面,讓我們首先伴隨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一組表現春的攝影圖片一起來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板書課題)
課件展示:散文《春》的朗誦錄音和配景攝影圖片
2、分組討論,闡述春天的特點與美感:
問題(1):自然界的哪些現象向我們傳達了春天的信息?春天到了,可以組織哪些課外活動?
生(1):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春意盎然、春柳葉綠、百花盛開……
生(2):春遊、寫生、植樹……
問題(2):結合課件和自己收集中的詩歌、圖片、音樂用一句話談談你對春天的感受或春天給人一種怎樣的美感?
3、探究、分析春天的象徵意義和表現形式:
問題(1):在一年一度傳統的春節中,有哪些風俗習慣向我們傳達了春天即將到來的信息?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
課件展示:春節時的民俗、生活圖片、民樂合奏《春節序曲》
問題(2):人們為什麼要在春節時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呢?春天象徵著什麼呢?
生: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這些風俗習慣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們總是把春天作為一個美好的象徵,用春天來比喻新的開始和美好的青春。比如形容新生事物蓬勃萌發為「雨後春筍」……
問題(3):還可以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春天?
生:春聯、繪畫、音樂、雕塑、歌曲……
(二)發展認知階段
1、欣賞感受自然美與藝術美及其相互關系:
A、欣賞國畫《春》(現代) 王成喜
課件展示:攝影《梅花》與國畫《梅花》、毛澤東詩詞《卜運算元•詠梅》的書法與朗誦錄音
師:「春為一歲首,梅佔百花魁。」通過對比以上兩組圖片,談談畫家為什麼要用梅花來表現春天,傳遞春的信息?是怎樣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動聯系起來的?
師:梅花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一探春光,其它的百花也不甘示弱紛紛趕來向春姑娘報道。大自然為我們創造的春天可以說是一個百花園,生機盎然。大家現在可以一邊欣賞一組花卉圖片一邊構思:如果讓你們用這些花卉為題材表現春天,你准備怎樣表現呢?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天花卉的攝影圖片和門德爾松的鋼琴曲《春之歌》
板書:自然美——客觀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現象的美。
B、課件展示:攝影風景圖片《灕江》與畫家白雪石的國畫作品《灕江春》等。
問題:同樣是表現桂林山水的題材,自然美與藝術美有何不同?什麼是藝術美?自然美與藝術美又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板書:藝術美——藝術作品呈現的美。二者關系——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美又高於現實美。
2、造型藝術作品與文學作品表現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點:
A、欣賞墨彩畫《溪》和國畫《初春》
課件展示:攝影圖片《春柳》與國畫《溪》、《初春》、童聲音樂《春》
師:「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冬雪消融,小溪潺流,碧綠清澈,在微風的吹拂下漾起道道波紋,嫩柳生機萌動,這一切都傳遞著春的消息。湖濱春柳吐綠,魚民在美好的春光里忙忙碌碌,魚舟來來往往,一片繁榮景象。多麼富有詩意的畫面呀!
B、欣賞國畫《梅石溪鳧圖》 (宋) 馬遠
課件展示:Flash動畫《梅石溪鳧圖》、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朗誦錄音和解析
教學設計:Flash動畫演示梅花怒放、群鴨戲水場景,點擊梅花、群鴨局部放大,對比攝影梅花、鴨子進一步認識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感受文學與藝術不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一組自然界蜂蝶、小鳥、昆蟲迎春、鬧春的攝影圖片和音樂《鳥鳴》、女生合唱《春遊》。
C、欣賞國畫《春雨江南圖》 (現代) 李可染
師:每逢看到春雨,農民伯伯總是說:「春雨貴如油」!我們要說,春雨美如畫!而江南的雨景,無論是在畫家的畫中,還是在詩人的筆下,都別有一番情趣,意境深邃幽遠。宛如蘇軾《望江南》詞意「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的寫照。
課件展示:一組表現春雨的攝影圖片、杜甫《春夜喜雨》朗誦錄音和背景音樂《春遊》
D、欣賞雕塑《春風》 (現代) 張德峰
課件展示:雕塑《春風》、音樂《望春風》、艾青散文《春姑娘》的朗誦錄音
師:散文中描寫的「春風」與雕塑《春風》表現的春風有何不同?
生:散文是以「春風」寫「春風」,雕塑《春風》則是將無形春風、春天有形化、具體化,刻畫成三位青春少女,像春姑娘一樣飄然而至,似乎看得見、摸得著,但也同樣充滿了美妙的詩意感受。
(三)課堂練習
請學生挑選自己熟悉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詞,簡短交流、思考後,用語言描述自己如果用繪畫來表現的畫面效果。例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等等。
(四)結束延趣、課堂小節階段
課件展示:一組畫家描繪的有關春天的作品背景音樂《湖上春來水沉碧》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一起感受了春光,暢想了春天,同時也放飛了理想與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不僅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把握青春,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去學習、去創造
❾ 美術教師如何有效備課
作為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教學功底,還要有淵博的知識儲備。這是魅力教學的共專性。美術是一門藝屬術學科,需要專業的精神,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展現美術的魅力,就能提高課堂教學的魅力。
❿ 美術說課教案怎麼寫
一般說課的基本程序是這樣的:
首先說教材,然後說教法和學法,最後說教學程序。下面是例子,希望能幫到你。
教材分析
《秋天來了》是蘇少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美術教科書第一冊第十二課。這是一節造型•表現的課,教材中的范作以奪目的秋色給予學生視覺上的美感,用同齡人的范作向學生展示了創作表現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感知秋天,表現秋天,變日常生活的體驗為手中的作品,它為以後學習第三冊《難忘的夏天》和原蘇少版《冬日印象》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教學目標
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秋天的來臨和季節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全方位的感知秋天。
⑵鼓勵學生大膽地、有個性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表現「秋天」,敢於用美術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⑶培養學生注意發現生活美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在本節課中引導學生去感知「秋」表現「秋」是重點,在感知「秋」的基礎上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表現「秋」的同時,培養學生獨到的審美視角,個性的繪畫表達方式又是本課的難點。
教法和學法
一年級學生天真好動、活潑可愛、思維獨特、個性鮮明,在教學中只有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並讓他們時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小學美術課是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表現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緊扣審美核心,創設美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創造美,達到塑造審美心靈,培養審美情操的目的,我採用情境教學發貫穿始終。
⑴展示情鏡,引導學生感知美。
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美。
⑶融入情境,引導學生創造美。
2、新的美術課程提出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教師應該在充分相信並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審美觀,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和體驗,這決定著學生有可能具有豐富而自由的創造力。因此,我引導學生運用了探究學習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以一些簡單的問題為導向,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創造過程中的問題。
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程序是這樣設計的:
課前教師帶領小朋友參觀校園,找一找秋天,「秋天來了,你知道它在哪兒嗎?仔細觀察樹、花、草、同學、老師都有什麼樣的變化?」 「樹葉落了,菊花開了,小草換上黃衣服了,我們穿毛衣了,大雁往南飛了。」
通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讓學生感知秋天的來臨和季節的變化,在尋找中發現生活美、自然美,培養學生有意識的發現生活美的良好習慣;同時,我充分挖掘校本資源,找出學校中特有的人文景和自然景觀,對學生進行愛校、愛家鄉的教育和環境保護的教育。雖然秋天的景色每個人都見過,但真正去留心觀察,記在心中的有太少了,這樣的生活體驗對學生是很鮮活的,它豐富了學生的經驗,鍛煉了學生良好的觀察、記憶習慣,又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和表現生活的熱情。
接著在美術教室中教師布置了有關秋天的各種景物為學生創設一個優美的環境,使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沉浸在美術的氣氛中,將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有了這樣的基礎,課堂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創設情境、感知「秋天」
一上課教師語言導入「小朋友們,還有更多秋天的景色的圖片,我們看看去。」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幅有關秋天的圖片(秋天的果園、秋天的森林、秋天的草原……),
伴以優美的輕音樂,接著讓學生交流搜集到的秋天的圖片,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氣韻美,拓寬他們的視野,同時大大激發他們進一步了解秋天,表現秋天的慾望。
欣賞完後,教師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給出具體的便於回答的並列式的問題:「剛剛看到那麼多美麗的風景,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用你最美的語言說給大家聽,或者用你的歌聲和舞蹈表現給大家看」。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將感受的秋天變成了自己的經驗,留在了心裡;賞美景、說美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審美習慣。
二、討論交流,啟發思維
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我又適時提出「這么美的秋色中,我們可以干什麼呢?」此時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坐在那把椅子上欣賞周圍的美景,在湖邊釣魚,打銀杏,撿落葉,跳舞等等,課堂氣氛出現一個高潮。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這時緊接著問「怎樣去表現呢?」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大家交流:用水彩筆畫,用水墨畫表現,剪貼等等。
教師其實已為學生在桌上准備了彩色卡紙和皺紋紙等材料,同時學生也帶來的許多廢舊畫報,摸一摸這些材質,說說他們有什麼不同?可以怎樣利用他們?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認識去判斷、聯想,進行回答。
三、了解技法、個性創作
學生對這些材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後,我安排了以下環節。用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表現秋天的作品,首先讓學生欣賞湯姆森的油畫作品《秋天》感受大師風采,同時教材大量出現了同齡人的作品,增強了學生的創作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欣賞到美術語言表現的多樣性。
蘇少版非常注意把美術素質的培養和技法的學習相結合,體現了美術課程的綜合性。
撕紙貼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方法,大家都會感到新鮮有趣,激發了學生將創作意願變為實際行為,剛才欣賞到的圖片也讓學生了解到了怎樣將生活中的物象變成作品,這些是這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如果說其他課程是讓學生學會創造性的思維,那麼美術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讓學生獲取創造性表現才能。學生通過找一找秋天的景色,說一說秋天的故事,評一評秋天的畫,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了解到了秋天的特點,掌握了表現技法,同時也體現了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此時要學生創作出一幅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作品來,水到渠成。於是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創作,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主動探究,同時播放背景音樂,提供相關圖片,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寬松的情境,學生也會在素材中獲得一定的創作靈感,我巡迴時充分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機遇幫助鼓勵。
四、游戲評價、課後拓展
在學生作業完成之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將作業布置在教室四周的牆壁上的「果樹」上,其實是一個形象的作業欄,再次創設一個絢爛的「秋天」的情境,先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畫,再讓學生自由欣賞,由學生在欣賞評議的過程中可以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善於挖掘真、善、美的良好個性,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我也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點評,關注每個學生,關注每幅作品,以鼓勵為主讓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接著給每位學生一枚即時貼製成的「小果實」,告訴小朋友:「在你最喜歡的的畫下帖上小果實,老師在喜歡的畫下帖上大果實。」由果實的個數最後評出最受大家喜愛的畫,送給小作者秋娃娃的頭飾。
我留給小朋友問題:「小螞蟻、大雁、蟈蟈等動物在秋天會干什麼呢?我們該向誰來學習呢?」要求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自己到書上、到生活中尋找答案,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關注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生命,同時要做一個勤勞、善良的人,最後在《小蘋果》的音樂聲中結束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