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語文(第三版)諫逐客書思考練習題
4中的娃娃
呵呵
想法挺一致的
1. 《諫逐客書》的中心論點是( )
A 納客是正確的
B 逐客是錯誤的
C 納客有利於秦國
D 逐客有害於秦國
2. 秦王下逐客令是因為( )
A 客卿太多,增加了秦國的開支。
B 多數客卿是各為其主進行游說,不辦對秦有利的事。
C 客卿中多是只尚空談,並無真才實學。
D 秦國宗室大臣害怕客卿掌權或獻計獻策被秦王採納,影響自己的權勢,因此建議秦王逐客。
3. 在《諫逐客書》中作者先列舉繆公用由余、百里奚,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張儀,昭王用范睢的歷史事實,然後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結論,這里採用的論證方法是( )
A 歸納法
B 演繹法
C 比較法
D 類比法
4. 本文中「百姓樂用」的語法上是( )
A 使動用法。
B 使意用法。
5. 下列各句中「服」作「佩帶」講的是( )
A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B 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C 軍中自是服其勇也
D 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
6. 《諫逐客書》一文選自( )
A 《史記》
B 《左傳》
C 《古文苑》
D 《孟子》
題號 正確答案
1 B
2 D
3 A
4 B
5 B
6 C
二、詞語解釋題
1. 令(乃)棄(黔首)以(資)敵國。
2.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3. 隨俗(雅化)。
4. 江西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
5. 充(下陳),娛心意。
6. (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
7. 此國君者,皆以(客)之功。
8.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三、翻譯題
1. 民以殷勝,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
2.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3. 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
4. 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
5. 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四、簡析題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令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1)這一段課文的論點是什麼?
(2)劃分層次,指出層次之間的關系。
(3)指出這段文字中的修辭方法。
二、詞語解釋題
1.卻。百姓。助。
2.客卿。錯誤。
3.善於變化
4.被。作為
5.堂下。
6.佩帶。
7.由於。
8.敵手或匹敵。
三、翻譯題
1.人民因此而豐足,國家因此而富強,百姓樂於為國效力,諸侯也親近順服。
2.泰山由於不拒絕一塊塊的土壤,所以能這樣高大;河海不挑揀一條條的細流,所以能這樣深闊。君王不拒絕眾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
3.土地遼闊糧食就多,國家廣大人民就多,軍隊強盛士兵就勇敢。
4.地不論東西南北,人不分異國他鄉,一年四季都充滿美好,鬼神也降恩賜福。
5.於是瓦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使他們面朝西方來侍奉秦國,功績一直延續到今天。
四、簡析題
(1)驅逐客卿就是損害自己幫助敵人。
(2)從「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後斷開,分為兩層,兩層之間是正反對比的關系。
(3)對比、比喻、排比、對偶等。
❷ 跪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大學語文每課後面思考與練習的答案
我覺得自己想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