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加強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教育教學質量
管理層次因精細化而提升精細化管理是常規管理的深化。我園結合辦園實際,在「系統管理學」和「行為科學」的指導
一、管理層次因精細化而提升
精細化管理是常規管理的深化。我園結合辦園實際,在「系統管理學」和「行為科學」的指導下,經過不斷探索和科學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細化」管理思想和操作方法,即「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結果」的管理理念和「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管理方法。
1.組織建設。成立精細化管理研發小組,研究制訂精細化管理活動管理條例,提出黨政合力、分層管理、責任到崗、重心下移的管理體制。旨在將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凝聚在一起,在同一作用點上,朝同一方向同時發力。
2.分層負責,建立制度。根據職務、職稱、年齡等不同特點,對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分層落實責任。我園採用的精細化園本基本管理制度由素養、服務、清潔、安全四大板塊組成:素養板塊——按照教師的政治思想素養、道德素養、業務素養、身心素養,通過對不同職稱的教師,進行不同的考核,以此來提高教師整體的綜合素質;服務板塊——建立園所、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如每月發放家長反饋表,對每月幼兒園為幼兒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重點項目進行調查等;清潔板塊——對營養員、保育員、外環境保潔員等進行合理安排,確定工作范圍、崗位職責、考核制度與方法,以及全體教職員工保持公共區域清潔衛生的注意事項等;安全板塊——制訂各項緊急預案、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幼兒園衛生管理制度、園所周邊地區的環境排摸與整治工作計劃,以及對幼兒的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四大板塊兼容並蓄,其主要目的是用精細化管理方式來創建和諧特色園所。
精細化管理並不是管理的最終目標,不過是規范化管理的一個延續,最終目標是實現個性化、人性化的管理。
二、校園因精細化管理而和諧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創設干凈、衛生的環境對學前兒童尤為重要。孩子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發展的,幼兒園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本不會說話的教科書。環境是靠集體中的每個人共同營造的,每位教師都有責任維護良好的幼兒園環境。
1.落實環境清潔制度。讓教師與學生在精心照料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同時,清潔環境死角。落實責任,重視校園環境衛生及美化,讓教師們將責任區看成自己的家。分層落實檢查,既有利於環境的長期保持,又有助於培養教師的責任意識。
2.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如在校園的牆壁上懸掛教師、家長、幼兒共同參與的創意作品、詩詞及名畫。還可以把特色課程如國際象棋的口訣、棋盤布置在幼兒園最顯眼的牆面上。這樣,既裝點了校園,也透射出優美的意境,從而真正讓每堵牆壁都「說話",每幅畫面均有著特別的涵義,每位教職員工都是一臉的陽光。追求校園環境的民族化、個性化,以及與本園教育特色相和諧,以真正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3.從細節入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特別是在後勤和總務方面。通過規范細節,使師幼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本著精細化管理的原則,我們致力於實現看得見、摸得著的管理目標,即把這些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如讓每盞電燈都能亮,讓每台風扇都能轉,讓每塊玻璃都不破,讓每塊瓷板都完好,讓每個廁所都潔凈,讓每間教室都明亮,讓每面牆壁都會說話,等等。通過做好細節工作,使校園環境煥然一新。
三、教學因精細化而精彩
1.細化環節,凸顯務實,使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不斷精細化。細節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幼兒的發展目標應滲透於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為此,我們要求教師努力做到「讓細節成為習慣,讓優秀成就品質」。為此,我們從晨間接待、晨練、晨談、盥洗、進餐、餐後活動、午睡、起床、離園、集體教學活動及游戲等環節,都制訂了詳盡的管理細則,以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增強責任意識,形成在一日活動中注重細節,關注平常的習慣,自然減少非制度化管理所必需的人為監控,以此來實現一日工作的精細化。
2.聚焦課堂,抓實過程,落實精細化。
(1)以備課為「點」,分層指導,讓精細化的教育教學管理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備課作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現代化教育的今天,以精細化管理的思想,進行分層備課管理,不失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我們要換位理解教材,先教材,後教參。備課只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點」,分層次的備課管理也只是精細化教學管理的方式之一。通過對一個「點」的精細化管理,備詳案,在規范中使年輕教師步入正軌,使其在「規矩中漸成方圓」;備簡案,使有經驗的教師在「熱練中多生巧」;備一科,使骨幹教師在「學科教學中獨具風格」。更重要的是,它引發了教師專業化增長點的思考。
(2)以「園本教研」為線,點線結合,讓精細的教研活動為教師提供專業成長平台。園本教研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開展園本教研活動中,要圍繞課堂教學改革中不斷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研究幼兒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和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評價因精細化而升華——以「評價激勵」為面,創新制度,以精細化的評價制度構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立交橋
幼兒園的考核評價不僅僅是一種監督,更重要的是一種引領,一種導向。我們本著「過程與結果並重」的原則,引導教師積極進行自我反思、反省,時時給每一位教師一點壓力、一點提醒、一點動力,使其保持不懈的進取心。掌握科學的評價激勵藝術,就如同一個擁有精湛技藝的樂隊指揮,能使樂隊保持一致的節奏,發出和諧而美妙的聲音。《綱要》明確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教師是貫徹新《綱要》、實現課程改革最終目標的保證,而推行課程改革離不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的構建。教師評價直接影響教師的觀念形成和教育行為的改變。
1.「自我反思性評價」應滲透於教育的全過程。教育是日復一日的,反思也應該是經常性的,而不是時斷時續的。經過不斷的自我診斷、自我調整、自我激勵,教師最終得到自我提高。
(1)激發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樹立發展性評價理念。自主評價的前提是要有自我評價的要求。應讓教師懂得只有通過自我評價的內化,才能從根本上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做到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引導教師自覺制訂個人發展規劃,將個人發展與幼兒園發展結合起來,恰當進行目標定位,深入分析自身的優點和不足,找准發展的切入點。鼓勵教師不斷自我超越,發揮生命的最大潛能,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
(2)學習以反思為主要內容的自主評價技術。通過各類培訓,使教師獲得必要的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引導教師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發展,並了解社會、幼兒園、家長和幼兒對教師的要求,從而恰當地確定發展目標;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從橫向和縱向進行比較,尋找問題和差距,自覺加以改善;引導教師自覺主動地徵求領導、同事、家長對自己的評價意見,主動獲取他評信息。
(3)加強評價的科學性。在教師評價上,把定量與定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綜合起來的評價策略,有利於對教師的客觀評價,激勵教師的發展。
(4)發展性教師評價與建設發展性教師隊伍相結合。在教師評價指標體系中,應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權重,同時為教師的發展創造條件。
2.以「自我反思性評價」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為實現客觀、全面地評價教師的教育行為,我們嘗試「宏觀調控、取長補短」的方法,運用量化指標對教師的行為規范、工作規范進行評價,並按照評價結果對教師進行獎勵或懲罰,以此來保證保教工作的基本質量;通過非量化的手段,主要運用一些開放性、概括化問題等定性的方式對教師的愛心與責任心、科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方而進行評價,從中發現教師的優點和不足,以幫助教師改進和提高,從而使教師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定期讓教師進行自我發展設計,包括制定發展目標、發展計劃和研究方向等。教師自評則可以圍繞發展過程展開。
3.讓「自我反思性評價」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在強調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上,充分用活激勵機制,充分滿足教師自我實現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每一位教職工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但這種需要的滿足不僅僅要靠個體的主觀努力,更需要外界給予一定的動力,為其創設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環境。如注重用人之長,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適當調整崗位,使其在適宜的崗位上充分展示自我,實現自我價值。
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是新時期社會賦予學校的新觀念,更是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讓我們在學校中推行精細化管理,大興精細化之風,播種精細化的習慣,塑造師生美好的人生。「向細節要質量,向細節要效益,向細節要品牌」,是我國精細化管理的戰略口號。
⑵ 如何實現教學規范化專業化和精細化
(1)主講教師對所承擔課程的教學質量全面負責,統籌組織安排本課程內的各個教學環節。負責貫容徹或制定教學大綱,制定本課程的學期授課計劃,安排習題、實驗、實習,保證教學秩序的穩定,組織有關教學人員共同協作,密切配合,提高教學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的程度,切實保證教學質量。
(2)按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選擇教材或組織自編教材的編寫,擬定參考書目、撰寫教案(備課筆記)。
(3)認真研究和分析教學對象的不同情況,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情況認真備課,把握課程的邏輯體系,加強與相關課程內容的銜接和配合,突出重點,妥善處理難點,著力於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⑶ 如何實施學校精細化管理
為了進一步規范我校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
模式:學校實行以校長為領導的層層分工、各負其責的工作模式。校長對外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對內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校長負責學校全面工作,把學校的德育、教學管理、紀律衛生、後勤及安全工作分配到專人(主任及骨幹教師)。各部分負責人制定好各項規章管理制度,經教職工討論通過後作為檢查和考核教職員工工作的依據。
精細化管理工作流程:學校各項工作都要按照「計劃----執行----檢查----總結」這四個環節,構成完整的管理過程。
具體方法:
一、德育管理
(1)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教導處、總務處、少先隊、班主任、家長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領導小組,至少在開學、期中、期末召開三次會議,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德育工作計劃,檢查或總結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要責任明確,分工具體。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各項常規制度,如校會班會制度,隊日制度,班級量化管理制度,總結交流制度,定期學習制度,理論研討制度等,所有制度要列印裝冊,並建立一整套德育常規管理檔案。建立升國旗、唱國歌、國旗下講話、每日晨會等制度。
學校日常的德育工作由教導處具體組織實施。其主要任務是:提出執行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組織和協調德育領導小組各方面的工作,檢查和評估日常德育工作情況,調查和研究德育工作現狀、發展趨勢和規律,不斷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
(2)充分發揮各科教學滲透德育的作用。大力加強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開足課時,上好課程,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改革檢測制度,開發課程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嚴禁擠占和挪用思想品德課的的現象發生。各科教學是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要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德育教育。各學科教師要注重結合教材中的德育內容,自覺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開好法制教育課、體育與健康課,要以多種方式進行心理健康訓練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重視體育,美育在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切實提高體、音、美課堂教學質量,加強體、音、美教師培訓,保證教學活動設施器材的配備,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⑶積極開展德育活動。根據國內外重大事件、重要節日、紀念日,挖掘利用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廣泛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及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把少先隊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有生力量,充分發揮其作用,通過健康有益、生動活潑的活動配合學校落實德育的各項要求。
⑷加強德育基地建設。各學校要創造條件,建立自己的德育基地,同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德育基地,每年有計劃、有目的地至少開展一次德育基地教育活動。
⑸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育人網路、形成合力。
⑹考核評估:建立健全德育評價激勵機制,完善德育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獎勵制度。學校每學期要評選表彰德育先進集體、德育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等。
學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考核每學期進行一次,考核結果要填在學生素質報告單中,讓學生帶回家告知家長。
二、教學常規
教學思想
⑴教學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認真執行上級制訂的教學計劃,面向全體學生。要嚴格執行「兩表」(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做到專課專用,專時專用。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創造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新型人才。
⑵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培養目標,應有全面的質量觀,既面向全體學生又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學要教育領先,把德育滲透於學科教學之中;做到素質教育學科化,突出學科特點,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要扎扎實實打好兩個基礎,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要發展地看學生,積極啟發引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教師應認真學習,努力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要求標准。
備課
⑴加強集體備課。每單元或章節都要堅持教研組同年級同學科集體備課。
⑵編寫課時教案。每位教師要充分理解把握駕馭教材,深入淺出,結合實際,選擇教法,確定教學結構,並要充分考慮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為上課作好各項准備。備課要充分,項目要齊全,內容包括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具准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後小結。具體要求如下:
a.教學目標明確,體現課程標准要求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b.准確把握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
c.教學方法要講究技巧,體現巧、妙、趣、活、新。
d.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估計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狀態等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好教學活動,思路要清晰,要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有效地學習知識,有利於啟迪和開闊學生思維、發展潛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e.板書設計要簡明扼要,形式靈活,有針對性。
f.每節課後要及時做好總結,寫出符合實際的教學反思。
⑶教師要超周備課,每周要提前備出至少3節課。
上課
⑴教師在上課鈴響前,到教室門口,檢查學生課前准備情況,使其安靜;上課鈴響,進入教室,師生問好後開始上課。
⑵遵守教師行為規范,衣著整潔,儀表端莊,教態自然、舉止大方,態度和藹,精神飽滿,不帶個人情緒。
⑶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准備,按時上下課,課堂上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說與教學無關的話。無特殊情況不坐著講課,中途不得離開教室。
⑷教學思想要端正。尊重學生的人格,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不隨便停課,不罰站,不推出教室,注意學生的坐姿和視力。
⑸教室上課一律不許帶通訊工具。
⑹教師講課要用普通話,要以邏輯、簡潔生動、健康規范化的語言,准確地向學生講授科學文化知識,杜絕知識性錯誤。教師要恰當處理好教材、教法、學法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求知慾。課堂提問要精心設計,要提在關鍵處,問在點子上。提倡教學民主,師生平等,鼓勵學生質疑,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授提出不同意見。講究教學方法和精心安排教學進度,使復習、新授、作業有機結合,師生活動協調和諧,努力使教學過程整體優化。
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加強學法指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任務,並通過檢查及時反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加強「雙基」訓練能力培養,定向、定量、定時,培養學生的效率感,啟發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
⑻教師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具、學具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⑼教師要錘煉自己具有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較高的教學基本功,語言要准確、生動,有啟發性、激勵性;板書要規范、整齊、清晰、有條理。根據需要有計劃有準備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效地輔助課堂教學,以增強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⑷ 高中數學備課環節如何精細化
明確重難點,知道你這一節課要干什麼,要解決哪些難題,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1、創設情內境(情境引入)容
2、構建數學(學生合作、師生互動)
3、數學應用(有例題、有練習、有板書、有扮演、有點平、有指導)
4、練習鞏固
5、小結
6、作業
7、最後上完課,在總結反思
O(∩_∩)O~
歡迎交流
⑸ 目前初級中學老師一般如何備課,備課方式是什麼
如今,學校進入又一個五年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必將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面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必須用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來引領學校事業的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特製定學校「十二五」(2010-2015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國、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為指南,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教育手段現代化、育人質量素質化」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提升學校品位,更加彰顯辦學特色。
二、總體目標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善於合作,敢於競爭,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堅強,審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堅持人本理念,倡導文化管理,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科研品位,創造學校特色,實現跨越發展,將學校辦成校風端正、設施一流、理念先進、質量優良的學習型、科研型、現代化、特色化的農村優質高中,力爭成功創建省四星級高中。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 推進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核心,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行為能力的發展和現代意識(公民意識、主人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特點,完善德育工作機制,講究德育工作實效,真正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過硬、責任感強、年富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完善德育考評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要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按照學段特點確定德育主題有序推進實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課程化、特色化。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課程建設,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立體德育網路,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形成德育長效機制。積極圍繞新課程方案的實施,狠抓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狠抓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簡便易行為准則,尋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長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廣大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價值所在。
5.打造學校德育品牌。深入實施自主德育,切實改革評價體系,真正確立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則,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調控、主動發展。辦好學生業余黨校,做好班幹部、團幹部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導師制度。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師和學生100%參與的原則,根據班級內教師數和學生數確定教師與學生的結對比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確定師生結對對象。教師負責在課外詳細了解結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思想困惑時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通過家訪或網上交流的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教育的機制,對貧困生或其他特殊學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學生的狀況,學業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二)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今後5年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強校方針,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選修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優勢學科,提升發展弱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堅持穩步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進一步增加選修課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課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學校課程特色,在全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2.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轉向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人生發展的同行者。重視課堂模式的研究、實踐與推廣,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導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建立校本課程管理與研究機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規劃,分階段、分學科、分專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實行教師申報、學校立項、專家評審、學生試用的辦法。今後5年,開發5門左右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學生選修課程體系。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必然導致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參與、體驗與感悟,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5.加強學生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研究性學習。學生導師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4,兼顧學生個人興趣、學校辦學特色和學校特殊地位等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需要,開發學生研究性課題;結合各類競賽,確立重點研究選題。學校保障課題研究經費,並實行分類管理。
6.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藝體、科技及實用性人才。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三)打造專業化、研究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研究者、開發者與實施者。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學科知識能力專業化、教育理論素質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以及教學品質專業化。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應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成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教師培訓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各層次優秀教師預備培養制度,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響的教學名師。
3.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成立青年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好教學和德育指導老師,協調各部門力量做好青年教師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師培養提高計劃,將那些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及時放到教學、管理崗位上鍛煉,充實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力量,促進他們健康快速成長。
4.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實施「1133」計劃,舉辦骨幹教師研修班,對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統籌安排,系統管理。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明確培養目標,延長培養時間,加強考核管理。通過3~5年努力,教師中達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10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3名,校內名師30名。
5.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強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採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重點課題研究(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2個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將教學人員參與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個人業務考核范疇,並作為評優、獎勵、晉級的依據之一。
(四)完善科學化、動態性管理機制。
創新和進一步優化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工作責任化、管理過程精細化、考核評價科學化,保證學校在依法治校、民主開放、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1.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級、年級兩級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優化崗位設置,形成職責明確、協調順暢的崗位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學、明確的工作責任標准,把學校質量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員、落實到日常工作每個環節。
2.創新分配製度。完善評聘分開、以崗定酬、績效掛鉤、多勞多酬、優教優酬、優勞優酬、優管優酬機制,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自主創新能力。
3.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建立部門、年級組管理目標責任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與年級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強化目標管理與考核,關注細節,注重過程,突出績效,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4.實行動態人事管理模式。根據獎先促後、追求適合的原則,依據學校有關考核的綜合情況,實施各層次人才合理流動,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保持學校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優化。
5.構建「文化管理」格局,激發共同遵從的校園價值取向,形成「發展學校、成就未來」的清晰辦學理念,優化自然環境,和諧人際環境。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努力實施和諧、透明,充滿文化底蘊、飽含人文關懷的智慧管理。
(五)建設交互性、數字化網路平台。
1.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要求,做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讓所有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信息化硬軟體建設,實現校園數字化升級。重視硬、軟體建設與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強網路資源建設,整合學校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全面的網路互動化、教學多媒體化、管理數字化;完成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建成校本資源庫及課件研發製作室,使學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領先水平。
3. 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園網路平台,包括智能辦公系統、教學及管理系統、家校互聯系統、家長信息自動傳發系統等,探究遠程教育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效能。
(六)開展全員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為方向,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以實施教師成長三年規劃、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 克服「功利主義」干擾,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制定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積極推動教科研向應用和為學校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建立學科交*、隊伍整合、資源共享的教科研體制,完善教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項制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優秀教育教學論文獎勵制度」等,鼓勵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省市級等教科研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
2. 堅持「草根研究」法寶,構建開放的教科研網路。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發展、開放式的學校教科研網路,為教師獲得經常性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類公開課、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學科基本功大賽、專題論壇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鼓勵教師積極自覺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科學研究意識,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探索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3. 緊扣「課堂教學」改革,回歸務實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學習平台、實踐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圍繞「教學有效」「課堂高效」 開展廣泛的校本專題研究。切實加強集體備課,高度重視教學反思,每個教研組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教科室要及時展示優秀的專題研討案例,並做好論證推廣工作。各年級要大膽設立 「教改試驗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爭取在「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中出成果、創特色。將教科研能力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內容之一,對教育教學研究成績優異者實行重獎,從而大力推進學校教科研工作。
(七) 錘煉高品位、特色化校園文化。
文化性是學校的重要特性,是學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學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園文化。學校必須立足本土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成為文化聖地。今後幾年,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生態化、人文化的學校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發展興趣、特點,鼓勵、支持學生組織各類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發展學生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強大動力源、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學校制定經典閱讀計劃,推薦必讀、選讀書目,開展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會、討論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經典、親近經典、理解經典,要求每個學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範圍內系統、深入地閱讀3~5本經典著作,並撰寫讀書報告。
3.優化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學校形象設計,以更生動的時代形式反映學校精神。重視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凸現學校人文特色,豐富學校文化內涵,將校園變成一本鮮活教材,激勵師生鬥志,不斷地追求卓越。重視校園自然景觀建設,烘托學校人文特色,將校園變成一座生態化的公園,陶冶師生性情,凈化師生心靈。營造一個宏偉典雅、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明氣息的花園式學校,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4.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發揮示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讓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規范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5.關注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構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辦好「職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展示教職工的才藝,充分愉悅教職工的身心。
6.辦好 60周年校慶活動,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建立較完備的畢業生信息庫,大力宣傳學校優秀畢業生。
(八)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後勤服務。
探索學校後勤社會化工作經驗,加快學校後勤保障建設。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迅速啟動學生食堂新建工程和運動場升級工程,一年內建好學生食堂和運動場。
1.推進學校後勤服務改革。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好、工作效率高的後勤保障隊伍,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繼續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3.強化成本意識,注重精細管理,創建節約型校園。充分整合並有效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堵塞浪費漏洞,加強環節監管,做到物盡其用。
4.鞏固綠色學校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生態校園」。重視環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努力實現綠色滿校園、處處聞鳥語、四季有花香的綠化美化效果。將綠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學、管理各個領域,實施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程和綠色後勤,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四、保障監督機制
制定和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過程須廣泛徵求意見,經專家論證,教代會通過,最終形成共識。為此設立以下保障條款: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和服務功能。規劃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積極尋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和家長的外部支持。
(二)機制保障
加大學校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和宣傳力度,使全體教職工了解規劃,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權威性、自覺性。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此規劃高效開展。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能,促進校務公開。
(三)物質保障
以學校發展規劃為依據,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編制每年預算。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產,努力提高資產使用率。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用於師資培訓、繼續教育、設施配置、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對外交流等。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創造最大效益。
⑹ 如何讓精細化管理實施在教育教學中
一所學校的成功與否,在基本環境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管理起決定作用,正所謂管理出效應,細節定成敗。
一、明確管理細節,樹立細節定成效的理念。
精細化管理,首先要解決思想觀念問題。精細化管理不是喊喊口號、唱唱高調、出出風頭、湊湊熱鬧、開幾次會、考幾次試;而是遵循規律、循序漸進、求真務實。學校領導和教職員工既要消除好大喜功,心情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又要克服追求時髦,搞形式主義等不良做法。要從小處入手,要把「小事做細,細節做精」。一是具體要求,便於操作。二是規范程序有據可依。三是健全計劃,狠抓落實。四是環環相扣,一環不讓。五是重點突出,抓住中心。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渠道,課堂管理精細化了,教育教學質量就必然會大大提高。六是量化考核獎懲分明。學校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裡,考核獎懲就跟到哪裡,公平公開公正,合情合理合力。七是研究探討清除梗阻,那兒有問題就研究到那兒,就解決到哪兒,及時清除梗阻,使管理的路徑沿著預定的軌道運行。
校長負責學校的全面工作,副校級幹部各自管理一條主線的工作。各年級組長、處室主任分別負責一個年級的工作。每位領導都要做到責任明確,積極協作,優質高效,甘於奉獻,共同推動學校整體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為了把全校教師的干勁擰成一股繩,做到同心同德,目標一致,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範,在工作中精誠團結,互助合作,為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群策群力,貢獻力量,並都能以身作則,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在學校日常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領航作用。
二、理清管理層次,展現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教學工作方面,以各年級組、教務處等處室為工作主體,抓好教材的再學習、再研究,引領教師疏通教材,把握教材,做到深度與寬度的有機統一。以規范備課為切入點,提高集體備課水平,打造高效課堂。以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性、突出特長為策略,深入實施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都學會學習,享受學習,體驗成功。
德育工作方面,以政教處、各班主任為工作主體,工作重點與措施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將德育的基點放在培養真正的人上,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進一步深化養成教育、自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建立「從管理中來、從評價中來、從活動中來、從文化熏陶中來」的工作機制。挖掘傳統節日教育資源,形成德育活動主題化、系列化、生活化的機制。創新養成教育評價機制,把評價權利還給學生,養成正確對待和評價自我的健康心態,促進自我健康成長。抓好學生的常規要求,採取分層督導、定期抽查與不定期抽查等靈活有效的辦法,把班級或年級、學校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個人群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排查,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中。對某些問題家庭的學生採取「專人負責,齊心幫扶」的策略。堅持班主任月例會制度,強化每位班主任教師的責任心,及時發現總結班級管理中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與思路。經常性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經驗互動交流,徵集和評選班級建設和學生管理金點子、學生成長典型案例,不斷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扎實抓好社團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現有師資資源和硬體資源,把學校的資源向學生和社會開放。對有體育、藝術特長的學生早發現,早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資源,彰顯學校特色。
教科研與教師培訓方面,以教科室、各學科教研組長為工作主體,大力支持教師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與進修等。加強名師培養的力度,扎實做好名師培養工作,讓名師更優,真正發揮名師效應;大力開展教師讀書活動,提升教師的精神追求。以說課、議課、評課活動為契機,開展好課堂教學示範活動,完善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校教學業務幹部和市、鄉級骨幹教師在教學中的示範、引領作用;深入做好課題研究工作,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提高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施「青藍工程」培養計劃,在青年教師和老教師師徒結對的基礎上,形成培養計劃、培養過程、培養目標以及培養考核等方面的系列資料,校領導分工到人,定期談話,定期聽課,定期召開座談會,不斷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與成長,取得成績及時表彰,出現問題及時提醒糾偏,為新教師順利定級和確保培養質量提供保證。
三、抓實過程管理,健全精細化的管理激勵機制
一所好學校,靠的是好的管理,好的管理靠的是好的制度,也就是必須建立完善的學校管理制度。教師考核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有利於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保證教師隊伍的良好素質。同時通過考核,也可以為教師職稱晉升和職務晉升提供重要依據。考核內容可以分為:政治、思想方面表現;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方面表現;工作態度及承擔工作任務的表現;職業道德方面的表現;遵章守紀方面表現;積極參與教育科研活動;積極改
革課堂教學;積極應用現代媒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發表論文等諸多方面。在落實考核制度的過程中,要深入平時日常工作中量化,布點,收集素材,公正、公平、合理地對待每一名教職員工,是調動廣大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最關鍵的因素。學校領導對教師的工作成績進行客觀、公平的評價,不但可以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而且可以使教師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改正缺點,發揮自己的優勢,使自己的工作日後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考核的精細化至關重要。
學校管理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人的發展為宗旨,這就離不開激勵,而激勵的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過程。通過激勵,在某種刺激的影響下,使人始終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之中,人的積極性將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進一步樹立激勵師生的觀念,並為順利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證其全面、和諧的發展創設有利的條件和氛圍。學校的管理者不能硬性地去要求教師去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應當在管理中既為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設有利的條件和氛圍,又為調動和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創設有利的條件和氛圍。
一是創設一個民主寬松、積極進取的校園氛圍。只有在和諧寬松的心境下,師生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激發。因此,學校領導必須要和師生共同創建一個民主寬松,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是滿足師生合理需求,激發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動力。管理者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項學生管理的活動,特別是要鼓勵他們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這樣既可以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滿足他們的需要,更可以增強他們對決策的認同感,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應對他們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適當的獎勵,引導他們與自己合作,共同分擔領導工作和責任,一起來規定並實現組織目標。
三是在激勵的環境中,讓師生學會自我激勵。營造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滿足師生的合理需要,雖然能使師生產生一種愉快的心理體驗,但這種體驗一般是短暫的,外在的。還必須在此基礎上激發師生的內驅力,即引導師生學會自我激勵,形成內在激勵。這種激勵能滿足師生的聲譽需要、成就需要、自尊需要、發展需要等,內在激勵是以認同感為基礎的,它對學校目標、課改目標認同,就產生一種肯定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
四、創設育人環境,不斷凸顯精細化管理的魅力
創設一個健康安全、文雅書香的校園環境,可以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從而使精細化管理的成效得到體現。一是以學校總務處為工作主體,加強安全教育,完善超前防範、安全監督以及責任追究等安全制度,構築安全工作長效機制。二是認真貫徹實施《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學生體質健康標准》,著力解決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突出問題;注重搞好重大應急性、突發性教育事件應急處理,完善各項安全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師生逃生演練,增強師生安全防範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有效預防和減少重大事故的發生。三是做好校舍及各種設施的安全檢查,確保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的安全。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責任,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反映,及時解決。四是堅持領導帶班、教師值班制度,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值班和安保工作。五是學校營造濃厚育人氛圍,在走廊的牆壁上懸掛古今中外名人畫像以及他們的名言,在學校底層的廊柱上懸掛中國古代詩詞,讓牆壁說話,最大限度借用牆壁文化育人,為廣大師生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推行精細化管理就是要:「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每一個步驟都要用心、細心、精心、耐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把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學校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把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必然會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上新台階。
⑺ 淺談備課時怎樣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1.依據課程標准和學情——設計教學目標
確定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起點,這一目標將自始至終貫穿並體現於教學設計全過程,起著靈魂作用。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如下幾點:一是一定要根據課標和學情,既要依據課標,又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立足於學生實際;二是教學目標一定要細化,具體可行,不提那些籠統的一節課無法達到的要求;三是要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要求;四是教學目標要有整體性、層次性、延續性和針對性。
2.依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
在確立教學目標後,首先要思考的是具體的教學內容。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做好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明確重點難點;另一方面,要結合校情學情,對教材內容進行校本課程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的,反映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內容。在這里,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脫離教材,另起爐灶;二是一本為本,照本宣科。
3.依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環節——教學過程
要按照我們制定的各課型教學模式去制定教學環節,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我們制定的各課型教學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學習環節附和新課程的理念。主要表現在學習環節上注重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上。二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比較突出;三是各學習環節循序漸進,附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四是各學習環節簡便易學,操作性較強。
進行教學設計的一個特色之舉就是環節備課,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將一節課學習過程分解為幾個具體的學習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應注意:一是從整體上設計教學環節,環節之間應強調邏輯性、遞進性,做到環環相扣;二是一節課的教學環節不應太多,一般做到五個左右為宜,多了不利於每個教學環節的深入進行,容易流於形式;三是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在進行環節預設時,要留有一定空間,給學生留出思考、消化、吸收及生成的機會。
4.為每個教學環節設計恰當的學習情境和探討活動
只有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和探究活動才能讓學生有所體驗,進而在交流及老師的指導下有所感悟,達到學習目標,因而這一環節是備課過程中最細化的一個環節,也是使課堂教學生動豐富、獨具個性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情境和活動的創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如下因素:一是注重活動的內涵,活動要有針對性、深刻性,不切合學習內容的活動,再新穎巧妙也不能使用;二是活動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個體獨特的體驗留有空間,為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留有空間,為學生的實踐留有空間;三是活動的設置要精細化,要充分考慮到活動的具體步驟、活動中學生可以做什麼、教師可以做什麼,活動如何步步深入,達到實效;四是活動過程中的總結反思,一方面要對學生在活動過程的表現及時點評,不斷提高學生開展活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將學習內容滲透到活動中去,通過活動要有所提高。
5.對照教學目標,反思教學環節及其活動的教學價值
這一步驟,是對自己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再反思的過程。這一過程,一方面能確保教學設計比較科學、精緻並緊扣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斷提高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能力。
⑻ 小學教育教學精細化管理怎麼搞
一、內容:
1、有效的教師教學成長研究
2、有效的教學管理章程研究
3、教學流程的精細化管理研究
◆、各學科課前准備的管理研究
◆、各學科課堂教學的管理研究
◆、各學科課堂教學評價的管理研究
◆、各學科作業設計、輔導和評價的管理研究
◆、各學科課後輔導的管理研究
二、措施
措施一:學習活動 提高教師師德修養
1.精選內容 確保質量
一學先進典型事跡;二學教育法規及對教師提出的相關要求,特別是認真研讀新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將師德納入依法執教的理念;三讀一本好書,我校從2005年開始了為期3年的幹部教師讀書工程。我們投資一萬多元購置了古典哲學、教育理念、教育教學實踐等5類260多冊書籍,幹部教師人手達到了1-2本與崗位相關的書籍,如領導幹部讀的是《名校長的高績效領導力》、《名校教學管理的提升力》;語文教師讀的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數學教師讀的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青年教師讀的是《好課是這樣練成的》等,通過不同內容書籍的學習,拓展自己,開闊眼界,轉變觀念,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我們要求教師在做好讀書筆記的同時,把讀書與自己的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把自己的課後反思內容與所學書中的專家觀點對比,從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
我們採取集中學、自學、上網學等多種形式學習,並充分發揮摘抄本、資料夾的作用,提高其實用性、教育性及鑒賞性。中心校建立了教職工學習評價制度。定期展示優秀的摘抄本、資料夾。學期末進行交流,評選學習型教師,進行表彰。
2.系列活動 豐富多彩
活動之一:崇尚師德。依法執教 務本求實 和諧發展 再創佳績教師節表彰慶祝活動 ,表彰中心校校園之星十名。
活動之二:塑造師表。舉行《從教—年的我》徵文發布會請專家進行禮儀知識講座。
活動之三:練就師能。師生朗誦擂台賽 、分學科開展教師崗位技能競賽,教師評優課。 請專家講座。
活動之四:弘揚師風。評選「 校園之星」 、舉行新年聯歡會,展示教師豐富生活,多彩人生。
措施二:骨幹帶動 提高教師整體水平
我們密雲鎮中心小學共有縣、校兩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3名,其中縣級的14人,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等9個學科,本學期,中心校繼續採取「樹旗幟,引路子,搭檯子,壓擔子」的方法為他們創造學習的機會,搭設展示才華的舞台,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輻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提高綜合素質,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⑴ 骨幹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回來後,要在教研組內進行動態信息交流,傳播教改前沿信息,變一人受益為大家受益,促本教研組、本學科教師整體水平提高。
⑵ 骨幹教師每人至少帶一名教師為徒弟,互相聽課,幫助徒弟備課,對其進行課後分析,促進本人和徒弟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共同體高。
⑶ 骨幹教師要帶頭上研究課、帶頭參加專題研究,帶頭自製教學課件,進行一次學科教學講座,一節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示範課,學期末上交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引導教師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落實到教學行為之中,從而促進學校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也使自己成為「師德高品位、專業高學識、能力多方位」的新型教師。(李國忠講座:研究型學習專題講座: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關於研究性學習教材介紹)
⑷ 我校在「一師一徒」方式基礎上,成立「縣級骨幹教師語數科學科指導組」,指導組成員要參與公開課、研究課、評優課的課評活動,起到帶動一個,輻射一片的作用。
⑸發揮學校骨幹教師的作用,把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特色與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作用緊密結合,培養、鍛煉、發展了骨幹教師隊伍,也形成了我校的辦學特色。
措施三:專題培訓 提高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我們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繼續教育、終身教育、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的觀念,並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每年確定1-2個重點專題,組織集中培訓。幾年來我們分年齡段對教師進行了計算機培訓和英語培訓。本學期我們的重點是:規范教師電子備課,進行電子備課的培訓,開學初由各學科教學幹事分別進行了電子備課培訓,進一步明確電子備課要求,每月定期與不定期結合檢查教師的電子備課,學期末刻成光碟,形成我校的資源庫。
措施四: 校本教研 提高教師專業知識水平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從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校把校本教研作為一種教學研究制度,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出發點,以課堂教學實踐為載體,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辦學層次的提升。一種形式是:以「教研組為單位,以課題為依託,以同步研討為策略」的「雙軌道備課」;另一種形式是:「歷練專業技能、促進教師發展」的技能比賽活動;再一種形式是以「選拔骨幹、推出新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的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評優活動。
措施五:教學評優 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本學期我們以教研中心錄像評優課為契機,分三個階段組織自下而上人人參與的評優課活動。第一階段:各校組織,按比例推薦人選參加中心校的評優;第二階段:中心校組織評優;第三階段:參加縣評優。通過教學評優活動,提高使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問題之二:需進一步精細化教學常規管理,使管理工作在規范的基礎上更加合理化、科學化。
具體表現: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學管理制度,但有的環節落實還不夠到位。比如:有的教師評優課、研究課和常態課的差距比較大;還有個別教師重視了單元過關的監測,但不能認真地進行質量分析。
改進措施:
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及表現,本學期,我們提出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工作「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分析要「准」。強化以教學為中心,精細化教學常規管理。
具體做法:
措施一:抓標准 明確目標
我們制定了教學常規管理的八條標准:即: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復習、考核、課外活動、教學總結質量標准。
措施二:抓過程 落實目標
我們要求全體幹部教師樹立「教學是根本,管理是關鍵,質量是目標,改革是出路」的思想,做到「二提高」、「四到位」 、「六狠抓」,把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作為重中之重工作抓好、抓實。
保證質量「二提高」:提高幹部業務水平;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保證質量「四到位」領導精力到位;教師精力到位;資金投入到位;學生精力到位。
保證質量「六狠抓」聯系實際抓觀念 ;建章立制抓規范;課堂中心抓教改 ;教學質量抓監控;推動工作抓典型;估導向抓平時。
一是精心制定教學計劃
我們在第三周各完小、教研組、教師根據中心校教學工作計劃中提出的本學期教學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及教學工作時間安排表,結合本校、本組、本人實際,制定出學校、教研組和教師本人的教科研活動計劃,達到從學校到教研組,從教研組到任課教師,層層有計劃,人人任務清,目標明,確保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審閱計劃。各校領導、教學幹事審閱計劃,並提出指導意見。
交流計劃,教研組活動計劃在中心校交流,教師個人計劃在本校交流。其目的就是達到學校之間,同年級同學科間的溝通,知識間的橫向融合、互補,從而形成學生習慣的培養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嚴格落實備課要求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和基礎,我們繼續堅持以教科研專題為依託,以教研組為單位,採取個人與集體相結合的「雙軌道」備課形式,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研教研學。提出做到「六備一超前」、 「四精一創」和「三找一寫」。「六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情、備學法、備教具、備生活;「一超前」是教師要超前一周備課。 「四精」是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精心設計教學語言,精心設計質疑問題,精心設計分層作業,「一創」是指每位教師要創造性使用教材。「三找」是找成功之處,找失敗原因,找補救措施,「一寫」是寫教學反思。
我們要求教學幹部、教學幹事、各校領導對備課進行精細管理和指導,定期與不定期結合,每學期檢查自己主管學科教師備課情況不少於2次;並且要做到檢查後簽字,及時了解備課情況,做到對重點內容、教學存在問題心中有數,評價反饋備課情況,提出改進措施,特別注意加強學生活動部分的設計指導。
三是考核做到嚴、細、實
為保證各教學環節真正落實到位,依據我校《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方案》和《各學科競賽評價標准》。本學期我們對教學質量形成的關鍵環節和學生的知識生長點、能力發展點,加強指導,確定監控、檢測和評價項目。
⑴對學生基本能力加強嚴密考核
本學期語文學科是一年級是漢語拼音過關,二年級百字百詞比賽,三、五年級綜合能力檢測、四年級古詩文背誦,六年級古詩文鑒賞。數學學科是1-6年級口算比賽,三、五年級綜合能力測試。1-6年級英語朗讀比賽。
我們要求學校領導和教學幹部、教學幹事在知識考查工作中要做到四個親自:親自出題、親自測查、親自監考,親自閱卷。對學校逐班、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測查,全體任課教師也要隨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對每個學生進行過關檢測,確實做到各負其責,各盡其職。
⑵對教學質量進行嚴密監控。
本學期我們要求教師每單元檢測後都要做試卷分析,填好各種教師手冊。
⑶堅持幹部兼課聽課制度
校長帶領教學幹部、教學幹事每周集體兩次深入學校聽課(周一、周五),其它「推門課」、「指導課」的時間教學幹事自行安排,要求教學幹部、教學幹事和各完小領導例行兼課制度,在宏觀控制的基礎上,我們要求各校幹部、教學幹事進一步深入教學一線,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班級管理、投入到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中去,從解決微觀問題入手,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學動態。
⑷堅持檢查作業制度
強調四點:一是留作業要精心設計,要符合時間要求;二是作業等級不要過多,就是優、良、合格、待合格;三是都要有自主作業;四是只要留作業,教師就要判。
教學幹部、教學幹事和各完小領導對教師作業批改情況要做到隨時了解與定期檢查相結合,督促並指導教師及時進行查漏補缺。檢查作業要做到從內容、書寫、格式、優缺點等方面進行逐本檢查,並及時總結反饋情況。通過檢查作業,對各班級的差生、教師對本學科的差生、班主任對本班的差生都要做到底數清、問題明。
⑸抓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
我們採取「三級負責,責任到人」的方法,抓好教學質量的監控。中心校主抓教學領導、教研員抓教學計劃的制定、教研組建設及檢測、抽測工作。做到以「研」為中心,提高教研質量,促教學質量提高;完小幹部抓好教師備課、上課、單元過關情況及分析、反饋工作,並保證教師有充足鑽研教材、備課時間;教師備好每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每節課知識過關,抓好後進生提高,要求合格率達到100%,採取的形式是:
a常態課後的了解性檢測
教學幹部不僅要關注教師教的怎樣,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的怎樣,聽課後一方面和授課教師進行反饋,另一方面看作業、與學生交談或出張小試卷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b階段(單元)的分析性檢測
本學期我們中心校繼續建立單元試卷資源庫,每位教研員制定出教學計劃及單元檢測時間,嚴把單元關。採取「及時檢測-及時分析-制定措施-改進落實-再次檢測-對比效果」的做法,以效果的檢測來監控教學常規的落實。語、數、英語任課教師每天利用課後20分鍾的時間給學困難生補課,做好補課的記錄。
c學期中的抽樣性檢測
教學質量抽測一是迎接三五年級的北京市抽測;二是主要針對骨幹教師和交流教師進行抽測。
d學期末的全面性檢測
本學期末中心校對各學科教學進行質量檢測,然後舉行教學質量分析會,任課教師做本學科的,各完小主任做本校的,教學幹事做主管學科的質量分析,副校長寫出全校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學期末教學幹部交流「精細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