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集體備課有什麼好處如何提高教師集體備課的積極性
幼兒教師個人對教學的備課能力始終是有限的,幼兒園集體備課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讓備課進一步完美。通過集體備課能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
❷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集體備課
幼兒教師個人對教學的備課能力始終是有限的,幼兒園集體備課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讓備課進一步完美。通過集體備課能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
❸ 幼兒開展集體備課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幼兒快樂而又有效地學習。集體教學活動開展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幼兒知識技能的獲得,智力、體力的發展,思想情感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在近三年開展來的「蘇中地區幼兒秩序感養成之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感覺到:集體教學活動要想取得較好的效果,它需要一定的秩序來維持。而秩序需要規則來維護,良好的規則是一切活動的保障。
一、存在問題
那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執行規則的情況是如何呢?課題組的老師在各項集體活動中對幼兒進行了跟蹤觀察和個案分析,發現:
(一)部分幼兒規則意識比較模糊,自製力較差,活動中難以安靜地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常常打斷別人的發言;有的幼兒的注意力會游離於活動之外,做與活動無關的事,影響集體活動順利開展。
(二)不能按要求整理、收拾材料,動作無序。活動中,部分幼兒隨心所欲,不會按老師的指令進行有序操作。有的幼兒在活動結束後,也不能及時將用過的一些操作材料如繪畫工具、樂器等放回原處,做事無條理;
(三)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在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或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找不到新朋友,不會找空地,容易碰撞他人,造成課堂秩序混亂。
縱觀這些違規行為的發生,我們發現在集體教學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集體教學活動中的規則制定不明確,從而使幼兒不知其所以然,班級常規出現混亂,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幼兒沒有真正了解遵守規則的價值和意義,如上課為什麼不能隨便說話?取放材料時為什麼要有序等待等。還不能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遵守集體規則,從而干擾了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通過研究和實踐,在搜集相關資料、信息,分析自身教學優勢的基礎上,我們不斷思考著「如何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有效提高幼兒有序操作能力的策略?」和「怎樣合理共享空間」等相關問題。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幼兒在親歷親為中,逐漸理解規則、內化規則,從而自覺遵守規則,以保障集體教學活動的有序、有趣和有效。
一、多種途徑,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我們發現在幼兒園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中,幼兒只有耐心傾聽老師的講述,傾聽同伴的發言,才能有意識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也才能保證活動的有序進行。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表現欲強,再加上多數是獨生子女,常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想說就說。他們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傾聽別人發言的方面明顯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為:不能安靜地、集中注意力地傾聽,並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再加以反饋。我們分析:這些孩子其實並沒有掌握傾聽的具體要求,不知道傾聽是一種參與學習的過程。我們試著從幼兒喜歡的文學作品入手,通過針對性的游戲,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提升傾聽品質。
(一)故事解讀,明了傾聽的要求
故事、兒歌一類的文學作品,通俗易懂,幼兒喜歡,樂意傾聽,而且注意的時間較長。因此,在集體教學中,我們常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情節有趣、富有教育內涵的作品作為教材,如《小青蛙聽故事》、《大熊有一個小麻煩》、《我知道》、《小羊過橋》等,讓幼兒在與作品的互動中,逐漸明白傾聽的具體要求,學會耐心傾聽。
案例:語言活動《小青蛙聽故事》
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一遍故事後,用誇張的表情,學「月亮婆婆」皺著眉頭、生氣的樣子,輕輕問幼兒:「為什麼月亮婆婆躲起來不給小青蛙講故事了?」沉浸在故事之中的幼兒在老師的情緒感染下,也皺著眉頭,撅著嘴巴說:「因為月亮婆婆生氣了,不高興了,所以就不講故事了!」「那月亮婆婆為什麼會生氣呢?」教師引導幼兒展開討論,小朋友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因為小青蛙不好好聽故事,呱呱亂叫!吵死了!」有的說:「因為它沒禮貌!」……接著,老師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假如你在講話的時候,被別人打斷,你的心裡是什麼感受?讓幼兒設身處地為發言者著想。接下來,老師與幼兒分別扮演「月亮婆婆」和「小青蛙」,通過語言對話和動作表演,讓幼兒直接了解傾聽的要求,即別人說話時要注意耐心傾聽,不可以隨便插嘴。要尊重發言者,學會控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即使對他人的發言有意見,也得等別人把話講完以後再發表,這才是有禮貌的行為。通過教師生動形象地解析,幼兒很快掌握傾聽的要求和做法。
另外,我們還在教室里開設專欄,請幼兒輪流到集體面前講述,如「我高興的事兒」、「故事大王」、「天氣預報員」、「新聞廣播員」等。幼兒間互相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有趣事兒,孩子們非常樂意傾聽,既豐富了知識經驗,又培養了耐心傾聽的習慣。
(二)游戲強化,提升傾聽的品質
《綱要》指出: 「游戲是幼兒進行各方面學習的主要途徑。」我們知道,游戲是孩子的最愛。因此,在游戲中進行傾聽能力的訓練時最為有效的。
1.「傳聲筒」。
游戲方法:幼兒分成若干組排好隊,教師事先准備一句完整的話,(小班的語句注意要簡短易記)輕輕告訴每組排頭的幼兒,讓排頭的幼兒依次向後傳話,看哪一組的幼兒傳得又對又快。幼兒在這個游戲中會凝神傾聽,時刻注意與同伴積極配合,經常玩這個游戲可以培養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
2.「奇妙的聲音」。
游戲方法:帶領幼兒到周圍熟悉的環境中,讓孩子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數一數一共聽到了多少種聲音,並用語言進行描述。如我們帶孩子們來到美麗的馬洲公園,讓他們仔細地分辨周圍的聲音:「聽到一種聲音就伸出一個手指。」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游戲。他們閉著眼睛,努力集中思想,排除干擾,專注傾聽。有的孩子最多聽出了六種聲音:小朋友說話的聲音、腳步聲、汽車聲、摩托車聲、風聲、鳥叫聲等。
3.「找錯誤」,
游戲玩法:教師事先准備一段話,讓幼兒仔細傾聽,如:烏龜天上飛、白雲水裡飄、公雞會下蛋等,讓幼兒指出其中的錯誤並糾正,或者請個別幼兒說出一段話,讓大家判斷語言的對錯。這個游戲詼諧有趣,能鍛煉孩子專注傾聽和即時辨別的能力。
4.「聽指令」,
游戲玩法:老師發出指令,要求幼兒根據指令來完成任務,「摸摸**物品跑回來」,「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右耳朵」,「向前跳三步,往後退五步」等。這類游戲需要幼兒在傾聽的同時還要正確判斷做出反應,帶有挑戰性,頗受幼兒喜愛。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我們在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分步驟、有重點地訓練,培養幼兒耐心聽、細心聽、善於聽、喜歡聽,同時與說的能力培養結合起來,使他們傾聽的專注性、堅持性、持續性得到發展,從而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二、注重引導,提高有序的操作能力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 兒童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操作活動不但能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而且對於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發現:幼兒只有在有序的狀態下進行操作,才能對材料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一)有序地操作材料
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藝術性的語言指導能使幼兒形象地了解操作的順序和方法,從而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主動探索、有序操作的活動中來。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思維(或者行動)特點,我們在語言指導方面各有側重點:小班注重形象性,中班注重層次性,大班注重條理性。
如:小班美術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學會在輪廓線內順著一個方向塗色、塗滿、不塗出輪廓線外,我們用「油畫棒寶寶溜冰」或「給小動物、水果娃娃穿衣服」等方法,使幼兒較好地掌握塗色的方法和順序。
小班幼兒初次接觸繪本,還沒掌握按序翻書的技能,我們指導幼兒:書就像一列小火車,書的封面是火車頭。書裡面是一頁一頁的,就像許多小車廂,車廂里藏著很多秘密呢!我們把書一頁一頁地翻著看,就會發現書里有很多有趣的事兒,這就是車廂里的秘密。最後,把車子的「後門」(封底)關上,一本書就看好了。同時,我們還編了形象的兒歌:小小圖書真神奇,前封面,後封底,一頁一頁翻過去,有趣的事兒在書里。用兒歌配以簡單的動作,幫助幼兒學習有序翻看圖書,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有序地取放材料
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常需要做很多的准備工作,如:繪畫活動前准備顏料、彩筆、畫紙;手工活動時人手一份剪刀、漿糊;閱讀活動時要准備圖書;科學活動准備操作材料等等。活動過程中需要分發材料,活動結束後還需要進行收拾和整理。為了保證活動效率,避免消極等待,幼兒必需要學會有序地取放材料。
1.借用標記,按序取放
圖示法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容易引起幼兒注意,便於幼兒領會,有利於幼兒記住。
我們與幼兒一起設計了很多標記,如顏色標記、圖形標記等,貼在水彩筆盒子和櫃子上,讓幼兒看著標記一一對應,學會按序整理。到了中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使用的標記范圍就更廣了,我們採用了數字標記、漢字標記、幾何圖形或者直接寫上物品名稱、幼兒的姓名等,讓幼兒看著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取放材料。
2.依次傳遞,迅速取放
為了保證教學環節緊湊、有效地進行,我們還讓幼兒學會依次傳遞材料。
如數學活動中,當幼兒的座位呈縱向六組排列時,我們老師做「火車頭」,小朋友做「車廂」,請「車廂」一節一節開動,練習從前往後或從後往前傳遞圖書、畫冊等材料;音樂活動中,當幼兒的座位是半圓形時,請幼兒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一個接一個傳遞打擊樂器,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加快了取放速度,還鍛煉了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協調能力。
3.任用「組長」,積極取放
幼兒喜歡為集體服務,更喜歡做老師的小幫手。老師們採用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輪流擔任「小組長」的方式,請他們協助老師做好集體活動前的准備工作和活動後的整理工作,幼兒很樂意參加。分組活動時,由「小組長」按序分發一部分操作材料,帶領小組成員參與活動,活動結束後,「小組長」安排大家一起收拾材料,孩子們都積極參加。時間久了,集體活動的秩序就大有改觀。「小組長」的任用既激發了幼兒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學會合理取放材料,還培養了幼兒為同伴、集體服務的意識。
三、科學組織,保證空間的合理共享
集體活動一般是在有限的環境和空間內面向全體幼兒進行的。由於幼兒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辨認能力較弱,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由於不會合理利用空間,經常會發生碰撞、擁擠等無序現象。這既影響了幼兒的情緒,又干擾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培養幼兒的空間秩序感,發展幼兒與他人共享空間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幼兒在運動過程中的快速調控反應能力就顯得很重要了。
(一)藉助參照物,合理分享固定空間
在集體活動時,我們會根據活動的需要,組織幼兒圍坐成半圓形、馬蹄形、直線形等,這樣的坐位既是為了便於教師指導、觀察幼兒,同時幼兒也能自如地活動、游戲。
在小班時,由於他們的空間知覺發展不完善,我們藉助固定的點和線,以此為目標,幫助幼兒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如音樂活動中,教師請幼兒兩兩相對做律動,為了幫助幼兒快速找到自己的朋友,教師分別請男小朋友站到綠點上,面朝圓圈上站好,女小朋友站在紅點上,和一個男孩子面對面。這樣,幼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同伴。中班時,我們利用地面的直線或周圍環境中的物品,如操場上的大樹、籃球架或教室里的黑板、鋼琴等作為參照物,引導幼兒迅速找到合適的位置。到了大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和空間知覺都有所發展,我們便取消外部條件的幫助,常藉助語言指令發出提示:「你可以選擇喜歡的小夥伴和他坐在一起游戲,但不能碰撞到別人!」或者引導他們用目測的方法找到合適的位置,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幼兒共享有限的空間帶來的快樂。
(二)巧妙引導,合理使用自由空間
當幼兒參與集體游戲時,需要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能夠與不同的夥伴交往和合作。但是在游戲中有些幼兒因交往得不到滿足,或因不會及時避讓,常會與同伴發生碰撞、擁擠,影響了游戲秩序。
因此,當幼兒因交往發生問題時,我們首先帶領幼兒討論:在游戲中怎樣才能順利找到好朋友?結合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幼兒通過交流,得出:在游戲中要想找到好朋友一起玩,首先要有禮貌,學會與別人友好協商,其次要遵守集體規則,這樣別人才願意和你合作游戲。為了教會幼兒學習避讓,避免碰撞,我們常在幼兒集體活動前先規定一個合理、安全的空間范圍,讓每一個幼兒都在教師的視線內。
如玩體育游戲「揪尾巴」時,我們要求幼兒在畫有跑道線的范圍內自由活動,玩音樂游戲《熊和兔子》時,要求幼兒在圓圈線內自由活動等,這樣既便於我們及時觀察和指導幼兒,也可以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其次,我們要求幼兒做動作時不影響他人,也不讓他人影響自己,學會避讓和保護自己。如小班體育游戲「戰勝灰太狼」中,活動開始部分「小羊羊」跟著「媽媽」出來,一窩蜂地擁擠到一起,這時,「媽媽」舉起手臂,一邊轉,一邊帶著幼兒念起兒歌:手插腰,慢慢轉,不要碰到好夥伴;手伸平,慢慢轉,不要碰到好夥伴;慢慢轉,慢慢轉,碰到朋友讓一讓。兒歌念完了,幼兒也找到了合適的位置,活動順利有序進行,充分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❹ 幼兒園集體備課要幾節
一般是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每次備出一周五節的課程。還有一日活動中的各個可以預設的環節。
❺ 集體備課包括哪些基本環節
一、定集體備課時間: 每周星期二下午,是學校分給我們物理組的教研活動時間,每個物理教師都沒有課。這是我們學校集體備課做得比較好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二、定集體備課地點: 教師辦公室。 三、定集體備課的內容: 第一個方面 重點研討本次備課,其基本流程為: 個人輪流主筆→組內教師修改、補充→主備人說課→集體討論修訂→領導審核簽字、印發→課後反思、交流 第一步、個人輪流主筆:備課組長提前一周布置備課任務,組內教師個人備課,主備人務必將個人備課初稿於下周星期一前列印出來,提前發給組內其他教師(我們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務必全部使用電子教案)。 第二步、組內教師修改、補充:組內各教師在周二集體備課前結合主備人的教案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並在教案上標注,以便集體備課時,進行研討。 第三步、主備人說課:在周二集體備課時,所有主備人對自己的備課案進行說課式的說明,課件進行演示。 第四步、集體討論修訂:組內教師對觀點不一致的地方進行研討,包括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難點的把握是否准確?教學方法是否合理?自學指導的設計是否科學、是否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突破本節的重點和難點?設計怎樣的當堂檢測題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後可能存在的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當堂訓練題的設計是否科學全面?課件製作是否合理,尚需怎樣改進等。最後達成一致,並用紅色筆在教案上進行標注。對於仍有困惑的地方及時向有關專家尋求幫助。 第五步、領導審核簽字、印發:主備人對集體備課後的教案和課件進行整理和完善。務必於星期三下午前將修改好的正式教案交備課組長和分管領導審閱簽字,然後交列印室復印,星期三下午分發至各任科教師手中 第六步、課後反思、交流:任課教師使用經過集體備課的統一教案上課後,要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撰寫教後筆記與反思,分析成與敗,總結得與失,進一步完善教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二次備課,再由備課組長匯總、整理,最後上交學校教科室存檔,組建本學科的優秀教案庫、課件庫、試題庫,以備來年教師集體備課時借鑒,再進行新一輪的集體備課、研討、完善、使用、反饋、再完善。 集體備課的第二個方面 確定下次集體備課的內容、課時分配及主備教師安排。對於怎樣安排主備教師和備課內容,我們結合了我校物理教師的實際情況,具體的做法是:每個教師每周備兩堂課,最多的備三堂課,因為我們學校物理老師比較少,每個年級十個班。備課組長在分配備課內容時要根據老師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
❻ 幼兒園如何集體備課
選定某一時間,某一地點。。延續下去,
對某段課程進行分析,講解,交流
❼ 幼兒園集體備課主要內容有哪些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尖尖的物品,說出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2.知道尖尖的物體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又有一定的危險,生活中會避開尖尖物品。 3.願意接受成人的安全提示,盡量讓自己不受傷害。 活動准備: 1.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尋找生活中尖尖的物...
❽ 教研組主題教育活動《如何集體備課》
集體備來課是在個人備課的基源礎上,同年級或不同年級(班數較少的學校)同學科老師坐下來,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討論研究,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學生之所想,疑學生之所疑,共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困惑。每個單元,由教研組長(或備課組長)指定一個主講人主講,然後人人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談個人見解,形成一個大體一致的意見,以便共享。在這樣資源共享和思維碰撞中會產生更多的智慧火花,幫助老師們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