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養孩子朗讀能力集體備課活動簡報
一、吃透教材的策略:
教師如果不真正了解教材及其編寫意圖,就很難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環節,更難掌握放、收的時機和火候,因此教師上課前應認真鑽研教材、教學參考書和課程標准中的相關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弄清教材內在的聯系、以及每一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哪些內容有利於實現認知目標、哪些內容採用何種方式有利於達成能力和情感目標,特別是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分清哪些先學、哪些後學,從而確定教學過程的層次,教師只有對教材、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運籌帷幄,才能源於文本又超越文本,才能從全面去把握,例如:人教版第九冊第25課《珍珠鳥》一課,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感悟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固然是珍珠鳥逐步信賴作者的關鍵,但珍珠鳥的聰明、機靈、通人性在信賴作者的過程中則尤為重要。如果能讓學生通過閱讀走進珍珠鳥的內心世界去體會、去感悟,那麼這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具體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47自然段,聽一聽小珍珠鳥告訴你,它和作者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然後指名概括故事的內容並指導朗讀相應的課文內容。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第二步先請同學們認真研讀這三個故事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故事,(尊重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然後按不同興趣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交流自己獨特的體會並相互取長補短,(交流過程實際是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進行反思後再認識的過程),第三步組織交流: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例:對第4自然段教師先進行邏輯引讀:起先隨後漸漸後來,然後讓學生看這大屏幕利用聲情並茂的朗讀、朗讀時還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適當加些動作,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來。)、張揚個性的換位想像(例:小珍珠鳥,你俯下頭來喝茶時,偏過臉看到了『我』怎樣的反應?、小珍珠鳥,醒醒啦,告訴我,你夢到了什麼?)讓珍珠鳥信賴作者的過程在學生的心目中血肉豐滿起來,從而揭示信賴,一定能創造美好境界的道理,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
二、動態生成的策略:
1、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課堂教學的預測。
由於學生原有的經驗、水平不同,學生學習的結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只是按原先設計的唯一思路去教學,不能很好地體現放的思路,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安排好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外,還要考慮學生會出現哪些情況,以及每一種情況如何應對,即要備動態生成式的課。學生自主探究後的教學環節怎樣進行,將根據出現的情況來確定,如果出現備課預測到的情況,則按照既定對策去教,如果出現了與預測相駁的情況,則與教學目標相比較,採取相應的對策去教,從而生成新的教學思路,使課堂能放、收自如。
2、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後施教、動態生成。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展開自己的教學活動,要注意學生的發言,對不同學生發言的差異和包含的智力成分迅速作出判斷,然後引起其他學生的關注,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即要上動態生成式的語文課。例如:我在執教人教版第九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在檢查復習之後安排了一個質疑環節:這節課,同學們還想知道些什麼?我對學生質疑的預測是:五壯士是否倖存?可沒有想到,一個學生卻問道:老師,五壯士為什麼要把槍砸了!我認為不該砸,這是戰鬥武器,砸多可惜!被他這么一提,班裡的同學分成了兩派,有的認為該砸,有的認為不該砸。像這樣的疑問應該說都頗有分量,表明學生動了腦筋,創造力有所發展。教師相機誘導,學生互相切磋、分析、爭論,就有助於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終內化為創新人格。
❷ 如何開展高效的小學語文集體備課
一、吃透教材的策略:
教師如果不真正了解教材及其編寫意圖,就很難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環節,更難掌握放、收的時機和火候,因此教師上課前應認真鑽研教材、教學參考書和課程標准中的相關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弄清教材內在的聯系、以及每一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哪些內容有利於實現認知目標、哪些內容採用何種方式有利於達成能力和情感目標,特別是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分清哪些先學、哪些後學,從而確定教學過程的層次,教師只有對教材、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運籌帷幄,才能源於文本又超越文本,才能從全面去把握,例如:人教版第九冊第25課《珍珠鳥》一課,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感悟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固然是珍珠鳥逐步信賴作者的關鍵,但珍珠鳥的聰明、機靈、通人性在信賴作者的過程中則尤為重要。如果能讓學生通過閱讀走進珍珠鳥的內心世界去體會、去感悟,那麼這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具體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47自然段,聽一聽小珍珠鳥告訴你,它和作者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然後指名概括故事的內容並指導朗讀相應的課文內容。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第二步先請同學們認真研讀這三個故事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故事,(尊重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然後按不同興趣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交流自己獨特的體會並相互取長補短,(交流過程實際是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進行反思後再認識的過程),第三步組織交流: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例:對第4自然段教師先進行邏輯引讀:起先隨後漸漸後來,然後讓學生看這大屏幕利用聲情並茂的朗讀、朗讀時還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適當加些動作,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來。)、張揚個性的換位想像(例:小珍珠鳥,你俯下頭來喝茶時,偏過臉看到了‘我’怎樣的反應?、小珍珠鳥,醒醒啦,告訴我,你夢到了什麼?)讓珍珠鳥信賴作者的過程在學生的心目中血肉豐滿起來,從而揭示信賴,一定能創造美好境界的道理,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
二、動態生成的策略:
1、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課堂教學的預測。
由於學生原有的經驗、水平不同,學生學習的結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只是按原先設計的唯一思路去教學,不能很好地體現放的思路,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安排好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外,還要考慮學生會出現哪些情況,以及每一種情況如何應對,即要備動態生成式的課。學生自主探究後的教學環節怎樣進行,將根據出現的情況來確定,如果出現備課預測到的情況,則按照既定對策去教,如果出現了與預測相駁的情況,則與教學目標相比較,採取相應的對策去教,從而生成新的教學思路,使課堂能放、收自如。
2、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後施教、動態生成。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展開自己的教學活動,要注意學生的發言,對不同學生發言的差異和包含的智力成分迅速作出判斷,然後引起其他學生的關注,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即要上動態生成式的語文課。例如:我在執教人教版第九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在檢查復習之後安排了一個質疑環節:這節課,同學們還想知道些什麼?我對學生質疑的預測是:五壯士是否倖存?可沒有想到,一個學生卻問道:老師,五壯士為什麼要把槍砸了!我認為不該砸,這是戰鬥武器,砸多可惜!被他這么一提,班裡的同學分成了兩派,有的認為該砸,有的認為不該砸。像這樣的疑問應該說都頗有分量,表明學生動了腦筋,創造力有所發展。教師相機誘導,學生互相切磋、分析、爭論,就有助於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終內化為創新人格。
三、博學多智的策略: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只有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師,只有擁有不老童心、愛心的老師,只有擁有豐富生活經驗的老師,只有擁有高超課堂調控藝術和技巧的老師,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智慧,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29課《太陽》時,為使學生更好地弄清太陽和人類、地球的關系,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像,畫出心中的太陽,並說說為什麼。笑哈哈的太陽、哭喪著臉的太陽、氣憤的太陽、長著胡須的太陽...出現在教室里,孩子們盡情地說,內容豐富多彩,祖國的變化,環保問題,宇宙太空等。學完了課文,我又讓學生敘述太陽的特點、用途、與人類的關系。(現在,你就是太陽,要會誇自己,把自己的特點、用途、於人類的關系說清楚,當然,實事求是,不吹牛。)教室里熱鬧極了,孩子們踴躍發言,爭著表演。簡練的語言,生動的敘述,精彩的概括,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太陽閃亮登場。
❸ 作為一名未來教師必須具備哪些信息技術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師專業化水平則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何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海州區部分學校的業務幹部在一起進行了研究、探討,下面就談談我們的粗淺看法;
一.問題現狀:
1對新課改理念認識不深,學習不夠。
2教師習慣於墨守成規,缺少創新。
3教師的個人素質與新課改的需要有一定的距離,個人素質需要提高。
4教師對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很難將它轉化為課題來研究。
二.產生原因:
1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
2現在的應試教育與新課改有一定的差距,學校和社會還是用分數來評價和衡量教師。
3教師的敬業精神不高,危機感不強,有一定的惰性。
4學校要求、督促、檢查不夠。
三.經驗和思考:
▲指導思想:以人為本,依託校本教研,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1建立教研集體,完善規章制度
校本研究強調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教學研究的問題是要從學校教學實踐中歸納和匯集,而不是預設和推演的。因此,我們要變教室為研究室,變教師為研究者,發揮集體智慧,促進每位教師自我反思創新,將學校建成具有濃郁研究氛圍的學習化集體。
學校作為教研的主體,業務幹部要主動承擔校本教研的組織、領導之責,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是基本研究單位, 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區、校骨幹教師是骨幹力量,全體教師都是參與者、行動者、研究者。為了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保證校本研究有序開展,學校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如教研組、備課組活動制度,教研論文評選、獎勵制度,課堂教學評優制度,考核與獎懲制度,教師學習制度等。學校以教研組、年級組為單位,制定詳實的活動計劃,每一項計劃都要做到人員、內容、組織保障、檢查督促四落實。 校長、主任都要具體包保一個教研組、年級組,參與活動。通過完善制度保障和強化規章的約束,促使教學研究活動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自發走向自覺,由無序走向有序。
2加強理論培訓,促進觀念轉變。
要注重對教師進行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以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新的課程理念,使廣大教師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該做什麼,成功的課應該具備什麼。在教學目標上,不僅傳授知識,還要訓練技能,發展智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健康個性,體現認識、情感、技能、目標的統一。在教學關繫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個學生,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在教學內容上,從知識、能力、品德、方法等方面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把握教材、處理教材。從而使教師轉變教育觀、教學觀、課程觀、質量觀、評價觀。著重研究教學與課程的整合問題、師生關系的互動問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問題、小組合作學習等問題。老師通過學習使實踐活動有了理論的支撐,目標更明確,有利地促進了全體教師對新課改的精神實質的正確理解和把握,促進了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 。
3採取多種形式,提高整體素質
(1)抓好集體備課。實行以年級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加強集體備課與教學研討。要求教師以新理念指導教學, 採用每位教師負責一個單元的備課方式,活動時,中心發言人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設計意圖」等方面介紹教學設想,然後,全體成員再針對本班學生實際及自身的教學風格進行參與式討論。寫出個案,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學案),然後由一人主教,備課組集體聽課,聽完課之後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再次進行修改,反復磨合,直至滿意為止。
(2)廣泛開展教師之間聽課、評課活動。同一學科教師之間要互相聽課,同時,鼓勵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相互聽課,為教師之間的學習與交流搭建平台。學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學中疑難問題開展集體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將本人在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困惑問題,隨時記錄下來,通過教研組、備課組、年級組專題研討等形式進行集體「會診」,找出解決的辦法。
(3)組織個案研究,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課整理成課堂教學實錄或實況攝像,然後拿到備課組或教研組分析、播放,先由上課教師介紹設計思路,然後,針對上課教師的理論設計和實際授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應進行比較,發現閃光之處作為今後教學的範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為戒。
(4)開展「四課」活動,給青年教師發展空間。
為了加強教學研究,推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鐵路小學在上學期和本學期都安排了「四課」活動,即:1)組內研究課、2)個人精品課、3)骨幹教師公開課、4)優秀教師示範課。先由各學年組、教研組在單元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在組內進行組內教研,上好組內研究課和個人精品課。學校又和細河區解放路小學的部分領導、教師共同教研,由鐵路小學王秀傑老師做了一節數學公開教研課,進行了引領,兩校教師共同教研,交流教學經驗。
在此基礎上,每個學年在全員作課的同時,又各推薦、上報了二節數學課,二節語文課,由學校統一進行了安排,李理、耿士軍等三十餘名教師做了校級公開課。
不論是授課教師,還是同年組的其他教師都高度重視,同志們能夠認真備課,查閱資料准備教具,同年組的其他教師也能在集體教研的基礎上,對授課教師給予幫助、指導,充分體現了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每天教師上完課,學校都有集中召開教學反思會。先由授課教師談自己的設計意圖,反思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對課堂上生成的課程資源如何處理,領導和同年組的其他教師都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和想法。
學校又組織召開了「四課」活動總結大會,進行了集中會課、教研,徐昕老師執教了數學課《可能性》、海英老師執教了語文課《珍珠鳥》……徐德綱、李敬傑兩位主任分別作了點評,時麗麗老師匯報了自己到沈陽聽專家上課、講座的感想,教學校長賀貴軍同志對「四課」活動做了全面的總結,並作了專題講座。
在「四課」活動中,學校的黨員、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帶頭上公開課,教學新秀也一展風采,營造出了良好的教學研究的氛圍。
(5)加大力度,提高教師的電化教學水平。目前,海州區各校在硬體方面都加大了投入,不少學校在原有電化教室的基礎上,又建起校園電視台,建起了校園網,配備了多台電腦,供教師辦公、備課。在軟體方面,各校也加大了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在學校普遍培訓的基礎上,又有不少教師結束了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在製作課件方面,改變了過去只會製作演示文稿的局面,在評優課中,大量運用了動畫課件,使學校電腦課件製作水平上了一個新的層次。同時,各校還注意了課件的整理積累,收集了較成功的課件,以利於保存和其他教師使用。
(6)自我反思,自我成長
教師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例如:「怎樣備課」、「怎樣寫教案」、「怎樣上好一節課」、「如何聽課、評課」、「如何引導學生課堂質疑」、「怎樣發揮學生教學資源的作用」等,這些問題雖細小、具體,卻是教師幾乎每天都可能碰到的教學實際問題,應成為校本教研的主旋律。反思的目的在於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養成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現象、教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創新性見解的習慣,真正成為教學和教研的主人。學校要求教師寫教後記、案例分析,並鼓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反思進行理論總結。4加強教學交流,掌握最新動態。
開展校本培訓除了練好內功,還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以開拓視野和思路。因此,學校積極為廣大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派教師到外地、其他學校參加聽課、聽講座、參觀交流,開闊了教師們的視野,拓寬了教師們的思路,並把他們所學到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帶回學校,使學校的發展充滿生機。
四.建議:
1. 搭建實踐平台,讓教師對校本研究有感性認識。
(1) 專家講學,提高認識。
(2) 反思案例,更新理念。
(3) 集體評課,透視課堂。
(4) 骨幹引領,合作交流。
(5) 組織訪談,引發思考。
2. 提倡人文關懷,讓教師個性發展。
(1)讓讀書成為每個人的良好習慣。
訂教學刊物,組織業務學習,進行終身教育,不斷提高。
(2)從教師的需要出發,開展特色活動。
①「四課」活動(即:組內研究課、個人精品課、骨幹教師公開課、優秀教師示範課)
② 教學評優課
③基本功大賽
3. 建立反思型的教師隊伍。
(1) 加強信息技術的培訓、學習。
(2) 加強教研、加強反思。
(3) 加強教師自身能力的錘煉和提高。
❹ 珍珠鳥的介紹
❺ [[草蟲的村落]]備課
最佳答案檢舉 草蟲的村落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觀察、如何展開想像和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熱愛自然、關愛小生靈的情懷。
3、學會6個會認字,並能按要求進行詞語積累。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觀察、如何展開想像和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過了《貓》、《珍珠鳥》和《海豚救人》這三篇課文後,越發感到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夥伴。其實在動物界不僅僅是這些哺乳動物非常可愛,就連大自然中我們常見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蟲子也別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蟲子的家去感受這份快樂,那裡就是?(學生齊說課題,教師板書)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注意將自己在預習時自學到的生字新詞讀准確。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是否正確,反饋預習情況。
3、默讀全文,想一想:「草蟲的村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之後學生可簡單談談,可以用文中的詞語,也可用自己的話。
(三)默讀課文,把握內容: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在「草蟲的村落」中看到了什麼,畫一畫你是從那些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豐富想像和獨特感受的?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交流自學情況,教師點撥:
(1)從「歸來的游俠」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俠吧!雖然迷了路,但仍有著傲然的氣勢。它不斷地左沖右撞,終於走出了一條路。」
追問:作者為什麼要把黑甲蟲稱作「游俠」呢?
小結:從這位勇敢的游俠身上,我們體會到了一種成功者的喜悅。它是快樂的,作者看到了它,並做了合理豐富的想像,也感到了快樂。
(2)從「村民和諧生活」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可抓住「駐足痴望」、「攀談得很投機似的」等關鍵詞句,體會小甲蟲們不但同類之間相處友好,和異類的關系也十分融洽。大家在這個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樂融融。
(3)從「音樂演奏會」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他們全神貫注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我敢說,它們的音樂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這是只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學生可以通過「音韻」、「靈泉」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力。
作者認為甲蟲的叫聲「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從「村民的勤勉勞動」中,體會作者的獨特感受:
是什麼力量使一隻只小蟲們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嗎?(生活的快樂,以及對自己家的責任感,促使甲蟲們如此勤勉的工作著。大家各司其職,在勞動的同時,它們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
(四)情感升華,感受寫法:
1、我們隨著作者在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可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將日常見到的小蟲子寫成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討論討論。
2、師生交流:
(1)認真觀察事物,特別是觀察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小生靈,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2)能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像,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3)喜愛小昆蟲,有一顆關愛小動物的善良的心;
(4)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
3、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實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了,我們來一起對讀一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部分,讀出作者這份情懷。
(五)將自己喜歡的詞句摘錄在採集本上。
《觀 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順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本文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贊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的弄潮兒。
【教學重點】
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抓住景物特點,多角度摹狀的寫景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涌潮」(課件展示「錢江涌潮」及觀潮盛況)。同學們,錢江涌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涌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涌,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脫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讓我們去感受錢江涌潮吧!
二、介紹作者和背景
1.請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
周密( 1232—約1298)南宋文學家。家公謹,號草窗、四水潛夫等,原籍濟南,後為吳興(今屬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義烏令等職,宋亡不仕,以歌詠著述自娛。其詞講求格律,與吳文英(夢窗)並稱「二窗」。他工詩能文,亦善書畫。著有《草窗韻語》、《草窗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等。此篇選自《武林舊事》。《武林舊事》一書寫於宋亡之後,書中緬懷先朝舊事,感慨世事盛衰無常,記載南宋歲時風俗、市井娛樂與游觀之盛。
2.介紹背景。
杭州在南宋時稱臨安,是國都。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於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人們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狂熱。
三、初讀,整體感知,通文意
1.請同學聽配樂朗讀。聽准字音和節奏,初步感知語言美,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氣勢。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3.四人一小組,將自己不會翻譯的詞、句在小組內討論、探究,仍解決不了的可等會兒再提出。
4.全班范圍內提出在翻譯課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5.熟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繪了什麼畫面?給它們起個名字。
明確:作者描繪的四幅畫面分別是海潮圖、演習圖、弄潮圖、觀潮圖。
四、研讀,合作探究,知內涵
1.課件展示研讀目標。
(1)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怎樣的特點?
(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頤和園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玩賞」等詞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的美麗。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並充分領略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准備:收集頤和園有關的資料及圖片
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導入
1、頤和園在什麼地方?(在北京西郊)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准平舌音(栽zāi,蔥cōng)翹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後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蔥cōng)。
3、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讀後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弄清作者游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麼?
2、學生自學,師生交流。
3、討論分段,並指導概括段意。
明確: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⑴ 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⑵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學習隨著觀察位置的變化有順序地觀察和抓住景物特點描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准備: 教科書、多媒體課件、相關補充材料
教學步驟
(一)、理清脈絡,把握順序
1、欣賞頤和園課件填空:頤和園是一個( )的公園。
2、今天作者會帶我們去游覽公園的哪些景點呢?默讀課文(2—5)小節,用--------畫出表示作者游覽路線的句子,並把線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
3、生上台交流游覽線路圖。並完成板畫。
(1)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2)通過線路圖你知道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嗎?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覽的先後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作地點轉換順序或游覽順序。
(二)、講練結合,細品韻味
1、作者是如何把這些地方的景物描寫具體的呢?在聽讀課文、欣賞畫面的基礎上,你對哪個景點最感興趣?自己再去細細品味。
(用「 」畫出景物,抓住景物特點)
▲長廊
(1)小導游講解長廊。(邊講邊演示圖片)
(2)其他學生對導游的解說進行評價。
(3)長廊的長和美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通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分成273間。)學習作者用數字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這種方法的用處。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描寫長廊的長嗎?(……)
(5)如果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長廊的一頭,會看到什麼?(用向前看……向上看……向兩旁看……的句式說一說)
(6)漫步長廊,欣賞著五彩的廊畫,聞著微風送來的淡淡花香,你會說:
長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
▲佛香閣和排雲殿
(1)請學生介紹佛香閣和排雲殿。
(2)聽完講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閣和排雲殿的特點嗎 (雄偉高大,金壁輝煌)
(3)這些特點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聳立、金壁輝煌、一排排)
(4)指導朗讀,讀出氣勢。
▲昆明湖
(1)導游講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鑲嵌在頤和園的一塊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語言表現的
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3)品讀句子,理解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練習: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綠呀, 。
(4)換詞法體會「滑」字。(通過滑——劃的互換,體會昆明湖的靜,遊船,畫舫的慢,間接表現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這句話。
▲十七孔橋
(1)導游講解十七孔橋。
(2)發散思維:十七孔橋上的獅子有哪些形態呢?(出示練習題: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著小獅子,它們有的( )、有的()、有的(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這17孔橋真( )!
(3)師小結: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三)讀寫結合,臨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叫敘述順序。
2、分男女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聯系剛才我們學過
的內容,想想這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指名答,歸納小結板書)
3、學習《頤和園》這篇文章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作者按地點變換的順序敘述、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四)布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游樂場等),模仿《頤和園》的描寫手法進行小練筆,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