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8年寧夏高考語文卷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
一、(9分)
1.(3分)B 2.(3分)C 3.(3分)A
二、(36分)
(一)(19分)
4. (3分)D 5. (3分)D 6(3分)C
7.(10分)
(1)(4分)謚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
譯出大意給2分:「所以」、「大名」兩外,每譯對一外給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徵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譯出大意給3分:「尋而」、「蒙塵」、「承詔」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二)(11分)
8.(5分)
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瓮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
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瓮、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麼樣氣氛的,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鍾」聲並聯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三)(6分)
10.(6分)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
(2)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猶唱後庭花
(4)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如做了四題,按前三題評分。
三、(25分)
11.(5分)A C
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12.(6分)
○1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2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
第每答對一點給3分。
意思答對即可。
13.(6分)
○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法律。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14.(8分)
○1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2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3吉米忠於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四、(25分)
15.(5分)B C
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㈡ 2008年寧夏、海南高考語文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小蘭和媽媽都喜歡聽小鳥唱歌,看小鳥飛翔。母女倆第一次養鳥,母親忙,女兒貪玩,沒幾天小鳥就餓死了。第二次養鳥,母女相約要好好對待小鳥,這次養了一個月,小鳥長得很好。但是朋友說,你們殘忍地剝奪了小鳥自由歌唱、自由飛翔的權利,母女倆依依不捨地把小鳥放飛了。第三次親密接觸小鳥,是因為收到一封參加放生活動的邀請函。信函說,放生活動又環保又慈善。母女倆買了兩對小鳥,興高采烈地去參加放生活動。爬上山頭,看見參加放生的有好幾百人。一聲禮炮響起,千鳥齊飛,有人笑臉燦爛,有人虔誠合十。母女下山後,聽見花鳥市場的老闆興奮地說:「自從有了放生活動,鳥兒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鳥才能供得上。」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維解讀幸福
生命猶如海洋,生活恰是輕舟,揚起思維的風帆,穿梭於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風和浪花,而思維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憂傷,或積極,或消沉……
從亞當和夏娃的叛逆開始,上帝就創造了人類,賦於(予)人類的不僅僅是血肉的身軀,更是那思維的方式。思維是最敏感,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東西,改變思維的角度和方式,我們就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
高尚的思維造就永恆的幸福。縱觀古今,歷覽中外,楚之屈原,於「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汩羅江),死亡的雖然是血肉的身軀而升華的卻是永恆的幸福。毛澤東在敵人的圍剿之下,最後毅然決定長征,一個高尚清晰的思維就造就了新中國十幾億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鄧小平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然而思維的火花卻在他的腦中飛揚——改革開放,一個讓億萬中國人富起來的制度就這樣產生了,至此,我們不得不說,思維的方式決定了人類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維的解讀。
快樂幸福就是改變思維的結晶。可憐的葛朗台,幸福與快樂在他的眼中就是金子,奪走了女兒的梳妝盒,奪走了女兒的幸福,而金子滿足了他的佔有欲,而幸福也就離他而去。改變思維吧,幸福就在生活的空氣里,需要用心去感悟,快樂並不是被踩到腳後的破口大罵。因為踩你的人是看重了你的腳,腳被看重,那是多麼快樂幸福的事。李清照的凄凄慘慘戚戚讓我們為遠方的親人朋友擔心著急,然而我們為什麼就不想想,或許他在遠方生活得很好,快樂著,幸福著,這不是更好嗎?
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並不是意味著用阿Q的勝利法來佔有幸福與快樂。難道你能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潛再去官場上混一混,轉換轉換思維方式合流同污,不,那絕非陶君所願。思維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樂與幸福的主判長。
我們生活,因為我們有思維,我們快樂,更因為我們有思維,正如生活中本沒有快樂與幸福,只不過是思維變換的人多了,也就充滿了幸福與快樂。
把握我們獨有的思維方式吧,因為思維可以解讀幸福。
思維方式……快樂幸福……思維方式……
思維解讀幸福!
【專家點評】:
本文除了語言流暢、材料典型等優點外,最難能可貴的是,考生在思辨性上所做出的嘗試和努力。
「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並不是意味著用阿Q的勝利法來佔有幸福與快樂」、「思維方式的有的放矢,更是快樂與幸福的主判長。」等是不多見的精闢之語,否定了阿Q式的愚人之樂,並以「有的放矢」作為自己的一些見解,雖尚顯稚嫩,但也足可見該考生思辨能力高人一籌,較好地理解了材料中D網友的存在價值,體現了「幸人之幸,不幸的人是沒有幸福」的觀念。
㈢ 2007高考語文寧夏海南卷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海南、寧夏卷)
語文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第Ⅰ卷三、四題為選考題,其他題為必考題。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 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現在不斷有人提問,為什麼在我們這個堪稱偉大的時代里卻出不了偉大的作家?對此我的想法是,現在是一個無權威的、趣味分散的時代,一個作家很難得到全民集中的認可。事實上,要成為一位大家公認的偉大作家,需要時間的考驗,甚至包括幾代人的閱讀和篩選。而且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消費與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銳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種具有巨大原創力的作品很難產生。當然,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除了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體弱化的問題。比如市場需求之多與作家生活經驗不足的矛盾、市場要求產出快與文學創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這當中,正面精神價值的匱乏與無力,無疑是當下文學創作中最為重要的缺失。
所謂正面精神價值,指的就是那種引向善、呼喚愛、爭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這種價值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與作家對民族的精神資源的利用密切相關。我們民族的精神資源很豐富,但是也還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轉化,才能化為作家內心深處的信仰,運用到創作中去。還有一些作家表現出「去資源化」的傾向,他們不知如何利用資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與轉化,以為只要敢於批判和暴露,就會寫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讓人看不到一點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僅要能揭露和批判,還要有正麵塑造人的靈魂的能力。還有另外一種主體精神弱化的現象,很多作品沒完沒了地寫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缺少一種人文關懷。作家的責任是把敘事從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價值所在。當他們喪失了對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創作變成了製作,批量化地生產的時候,文學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將長篇小說《大明湖》濃縮成《月牙兒》,篇幅幾近短篇,卻也創造了了中國現代文學中公認的經典。他幽默地說:「我在經濟上吃了虧,在藝術上佔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這種苦功,那麼消費的時代再洶洶然,我們仍然可以對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現滿懷期望。
1、從原文看,下列不屬於「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項是(D )
A.現在是一個缺乏權威的時代,也是一個受眾趣味分散的時代。
B.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認。
C.在今天,消費與享受往往會消磨作家敏銳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對生活的體驗還不夠,同時文學創作本身的規律是求慢求精。
1、 D
解析:根據原文第一段「當然,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除了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體弱化的問題。比如市場需求之多與作家生活經驗不足的矛盾、市場要求產出快與文學創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這句話可知,D 項應屬於「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內在原因的一項。
2、從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 )
A.我們的民族精神資源很豐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保持原貌並移植到創作中。
B.所謂「去資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沒有充分利用社會生活的資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學作品使人看不到一點希望,這是正面精神價值缺失的結果。
D.作品中有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這樣的描寫,表明作家沒有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2、 C
解析: 根據原文第二段可知,A項中「如何保持原貌並移植到創作中」表述有誤,不是「保持原貌並移植到創作中」,應為「還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轉化,才能化為作家內心深處的信仰,運用到創作中去」;B項中「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沒有充分利用社會生活的資源」表述有誤,並不是他們「沒有充分利用社會生活的資源」,而是「他們不知如何利用資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與轉化,以為只要敢於批判和暴露,就會寫出最深刻的作品」;D項中「作品中有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這樣的描寫」表述有誤,應該是 「很多作品沒完沒了地寫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缺少一種人文關懷」。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B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價值的匱乏或無力,是當代中國文學創作中最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
B.是否善於利用我們民族豐富的精神資源,決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價值的能否體現。
C.要保持文學生命,作家就應該對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堅持把敘事從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濃縮成《月牙兒》,說明下苦功夫創作,才能出現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3、 B
解析:原文第二段說「這種價值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與作家對民族的精神資源的利用密切相關」,而B 項中卻說「是否善於利用我們民族豐富的精神資源,決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價值的能否體現」,誇大了它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韋丹字文明,京兆萬年人。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順宗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為舍人。新羅國君死,詔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國,賜州縣十官,賣以取費,。丹曰:「使外國,不足於資,宜上請,安有貿官受錢?」即具疏所宜費,帝命有司與之。還為容州刺史。教民耕織,止惰游,興學校,民貧自鬻者,贖歸之,禁吏不得掠為隸。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種茶、麥,仁化大行。以諫議大夫召,有直名。劉辟反,議者欲釋不誅,丹上疏,以為「孝文世,法廢人慢,當濟以威,今不誅辟,則可使者惟兩京耳」。憲宗褒美。乃拜晉慈隰州觀察使,封武陽郡公。閱歲,自陳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張職,為國家費,不如屬之河東,帝從之。徙為江南西道觀察使。丹計口受俸,委余於官,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始,民不知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則戛而焚。丹召工教為陶,聚材於場,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人能為屋者,受材瓦於官,免半賦,徐取其償;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身往勸督。有吏主倉十年,丹覆其糧,亡三千斛,丹曰:「吏豈自費邪?」籍其家,盡得文記,乃權吏所奪。召諸吏曰:「若恃權取於倉,罪也,與若期一月還之。」皆頓首謝,及期無敢違。有卒違令當死,釋不誅,去,上書告丹不法,詔丹解官待辨。會卒,年五十八。驗卒所告,皆不實,丹治狀愈明。大和中,裴誼觀察江西,上言為丹立祠堂,刻石紀功,不報。宣宗讀《元和實錄》,見丹政事卓然,它日與宰相語:「元和時治民孰第一?」周墀對曰:「臣嘗守江西,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歿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詔觀察使上丹功狀,命刻功於碑。
(節選自《新唐書·韋丹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3分)
A.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 孤:幼年喪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構築城牆
C.法廢人慢,當濟以威 濟:渡過難關
D.與若期一月還之 期:約定時間
4、 C
解析:「濟」是「救」的意思 ,「當濟以威」應該理解為「應當用威懾手段來救(此危局)」。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韋丹「助民安居」的一組是(D )(3分)
①民貧自鬻者,贖歸之 ②教種茶、麥,仁化大行 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
④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 ⑤免半賦,徐取其償 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 D
解析:運用排除法,「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是說韋丹不願多花費國家錢財,精簡機構,整頓吏治;「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是周墀對韋丹的高度評價和褒揚,不符合題目「使民安居(安定地居住、生活)」這個要求,故排除ABC三項。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C )(3分)
A、韋丹為人率直,敢於發表不同意見。舊例規定,凡出使外國,朝廷賜下州縣官員名額,賣出後充作資費,韋丹認為費用應有朝廷支付,不可賣官求錢。
B、韋丹認為法令廢弛會導致人們對它的輕視,因而主張嚴懲謀反的劉辟;對所治三州,認為並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費國家錢財,不如劃歸河東管轄。
C、韋丹對貪污現象仔細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下令一月之內如數補還,保住國家財產不受損失。
D、韋丹去世之後,裴誼建議為他設立祠堂,刻石記功,當朝宰相也認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於是下令觀察使上報韋丹的功績並刻碑表彰。
6、 C
解析:並不是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也不是下令他一月之內如數補還,應該是當權的官吏強取糧食,韋丹下令侵吞糧食的「權吏」一月之內如數補還。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
譯文:(1) 逃亡沒有回來的,官府替他們蓋房;貧窮不能蓋房的,給予他們錢財。
解析:(1)句中應准確翻譯「復、 為為 、畀(給與)」幾個關鍵詞。
(2)驗卒所告,皆不實,丹治狀愈明。
譯文:(2) 查驗差役告發的事,都不符合實際,韋丹成功治理的情狀越發顯明。
解析:(2)句中應准確翻譯「告、實、治狀、明」等關鍵詞語。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小齋即事 劉一止①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①劉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8、詩的第二聯對第一聯的句意起了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答:第二聯是對第一聯句意的補充。「未用」是承「愛棋」句而說,「愛棋」是愛棋盤的方,故沒有想到要用棋來較量勝負、「哪能」句是承「憐琴」句而說,「憐琴」是愛琴弦的直,所以怎麼能用它來記宮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聯突出強調了第一聯中「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為什麼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情懷?(6分)
答:作者寫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稜角。正因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這些都抒發了作者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題任選三題)(6分)
(1)覆杯水於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置杯焉則膠,______________。(莊子《逍遙游》
(2)連峰去天不盈尺, ______________。 飛湍瀑流爭喧虺,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3)俄頃風定雲墨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驕兒惡卧踏里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老夫聊發少年狂,____________、右擎蒼。錦帽貂裘,______________。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答案:
(1)則芥為之舟 水淺而舟大也
(2)枯松倒掛倚絕壁 砯崖轉石萬壑雷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4)左牽黃 千騎卷平岡
解析:默寫沒有難度,都是課本上要求識記的名句,關鍵是要寫准確,不要出現錯別字。
乙 選考題
請從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考生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標號塗黑。
三、 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林沖見差撥
只說公人將林沖送到滄州牢城營內來,營內收管林沖,發在單身房裡聽候點視。卻有一般的罪人,都來看覷他,對林沖說道:「此間管營,差撥,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詐人錢物。若有人情錢物送與他時,便覷的你好;若是無錢,將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門便不打你一百殺威棒,只說有病,把來寄下;若不得人情時,這一百棒打得個七死八活。」林沖道:「眾兄長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錢,把多少與他?」眾人道:「若要使得好時,管營把五兩銀子與他,差撥也得五兩銀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說之間,只見差撥過來問道:「那個是新來的配軍?」林沖見問,向前答應道:「小人便是。」那差撥不見他把錢出來,變了麵皮,指著林沖便罵道!「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喏!你這廝可知在東京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刺刺的!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紋,一世也不發跡!打不死,拷不殺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裡,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把林沖罵得一佛出世,那裡敢抬頭應答。眾人見罵,各自散了。
林沖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差撥哥哥,些小薄禮,休言輕微。」差撥看了道:「你教我送與管營和俺的,都在裡面?」
林沖道:「只是送與差撥哥哥的;另有十兩銀子,就煩差撥哥哥送與管營。」差撥見了,看著林沖笑道:「林教頭,我也聞你的好名字。端的是個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雖然目下暫時受苦,久後必然發跡。據你的大名,這表人物,必不是等閑之人,久後必做大官!」林沖笑道:「總賴顧。」差撥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書禮,說道:「相煩老哥將這兩封書下一下。」差撥道:「即有柴大官人的書,煩惱做甚?這一封書直一錠金子。我一面與你下書。少間管營來點你,要打一百殺威棒時,你便只說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來與你支吾,要瞞生人的眼目。」林沖道:「多謝指教。」差撥拿了銀子並書,離了單身房,自去了。林沖嘆口氣道:「「有錢可以通神,」此語不差!端的有這般的苦處!」
原來差撥落了五兩銀子,只將五兩銀子並書來見管營,備說林沖是個好漢,柴大官人有書相薦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無十分大事。管營道,「況是柴大官人有書,必須要看顧他。」便教喚林沖來見。
且說林沖正在單身房裡悶坐,只見牌頭叫道:「管營在廳上叫喚新到罪人林沖來點名。」林沖聽得喚,來到廳前。管營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舊制∶新入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左右與我馱起來。」林沖道:「小人於路感冒風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頭道:「這人見今有病,乞賜憐恕。」管營道:「果是這人癥候在身,
權且寄下,待病痊可卻打。」差撥道:「見天王堂看守的,多時滿了,可教林沖去替換他。」就廳上押了帖文,差撥領了林沖,單身房裡取了行李,來天王堂交替。差撥道:「林教頭,我十分周全你。」林沖道:「謝得照顧。」
(選自《水滸傳會評本》第八回,有刪節)
1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BC)(5分)
A、小說寫了林沖發配滄州、初入牢營的一段情節,作者將筆墨集中在林沖見差撥的細節描寫上。
B、由於被高太尉陷害,林沖一進牢營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關照,卻遭到差撥的辱罵和恐嚇。
C、差撥一見林沖就破口大罵,是因為林沖只是唱喏,沒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給管營等的書禮拿出來。
D、小說通過對管營、差撥、牌頭等人相互勾結欺壓犯人的具體描寫,形象的反映了牢營的黑暗現實。
E、小說借「有錢可以通神」這句話,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世態人情,也表達了林沖的感慨和無奈。
答: BC
解析:B項根據原文可知,強加因果關系,說林沖一進牢營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關照是由於他被高太尉陷害,原文中並沒有這層意思;差撥對林沖辱罵和恐嚇是因為「不見他把錢出來」。 C 項根據原文「那差撥不見他把錢出來,變了麵皮,指著林沖便罵道」可知差撥一見林沖就破口大罵是因為「不見他把錢出來」。
12、小說第一段寫林沖剛到牢營,就有犯人介紹牢營的情況,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①概括介紹牢營情況,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
②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製造懸念,使故事產生波瀾。
13、差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作者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刻畫這個人物?請簡要分析。(6分)
答:
第一問:差撥是個利用職權詐取錢財的勢利小人。
第二問:①對比法。②主要表現在對林沖先罵後誇的語言描寫上;如先是罵林沖為「賊配軍」、「賊骨頭」,後來誇林沖為「好男子」、「久後必然發跡」。
解析:此題第一問很好答,第二問既要指出所用的表現手法,還要結合原文舉例簡析。
14、對第三段「林沖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這句話,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嘆評點道:「雖是播出奇文,然亦實是林沖身份。」依據小說內容,探究「亦實是林沖身份」指的是林沖的哪一種身份,表現的是林沖什麼樣的性格和心理。(8分)
答:
第一問: 兩種身份:①教頭身份。②配軍身份。
第二問: 四種性格和心理:①謹慎小心。②沉著冷靜。③隱忍順從。④顧及顏面。
解析:這兩個問題不難,但回答要全面,不遺漏要點。
四、 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葉聖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葉聖陶來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廳教育科學館工作。他白天去辦公,晚上教兒女們寫寫文章。常常在晚飯之後,把油燈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誠就湊著光亮,認真地聽父親講解。有時候,兒女們也和父親熱烈討論。他們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葉聖陶一向主張作文要說自己的話,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對兒女們的作文,他也從來不出題目,隨他們寫去。這也是他們一天中最感興味的時刻。葉聖陶一邊看他們的文章,一邊問:「這兒多了些什麼?這兒少了些什麼?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的詞兒?把詞兒調動一下,把句式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問孩子們:「原來是怎麼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沒有?為什麼表達不出來?怎樣才能把要說的意思說明白?」他問得十分仔細,簡直就是嚴格的考試,同時也是生動活潑的考試。孩子們都樂意參加這樣的考試。
但是,對於葉聖陶,到了成都以後,使他格外高興的事,卻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見了。幾十年來,這兩位作家親似手足。朱自清曾寫過《我所見的葉聖陶》《葉聖陶的短篇小說》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就是在葉聖陶鼓動下,才寫出了《歐游雜記》的。朱自清在這本書的「自序」里,曾提到葉聖陶幫助「設計」、「題字」、「校對」等。葉聖陶曾寫過《與佩弦》的散文,講述他們之間的友情:
促膝談心,隨興趣之所至,時而上天,時而入地;時而論書,時而評畫;時而縱談時局,品鑒人倫;時而剖析玄理,密訴衷曲……可謂隨意之極致了。這當兒,名譽之心是沒有的,利益的心是沒有的,顧忌欺誑等心也都沒有,只為著看出內心而說話,說其不得不說。其味甘而永,無所不領會,真可說彼此「如見其肺肝然」的。
現在,很難得他們同處一地,又在一起工作,還先後合編了《精讀指導舉偶》和《略讀指導舉偶》,作為中學生學習國文的課外讀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學館叢書」出版。
為了澆灌《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葉聖陶1945年9月離開成都到重慶,住在螃蟹井開明書店那個局促的小樓上。看稿編輯,和作者、讀者書信聯系,甚至校對都由他自己動手。他熱情、認真、寬容,一心一意為作者和讀者服務。來稿只要有可用之處,他就誠懇地提出修改意見。趙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說:「他的復信措詞謙抑,字跡圓潤豐滿,正
顯出他那謙和而又誠實的心.」正如當年他主編《小說月報》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後來成為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時那樣。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態度,給予年輕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當時《中學生》雜志一位年輕編輯後來回憶說:「他是實際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訓態度的老師,而是取輔導態度的顧問……他是熱忱的事業家,在編輯部不是做官當老爺,而是腳踏實地、以身作則,放手讓青年編輯在實踐中鍛煉,有合理的建議欣然採納,對可用的稿件熱誠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時提醒,有弄錯的地方予以糾正。」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樣。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從他為自己的兒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誠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時代的潮流而有所取捨,不斷前進。
(選自《葉聖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刪節)
15.下列對傳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AC)(5分)
A、正是在葉聖陶的鼓動與熱心幫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並寫出了散文集《歐游雜記》。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學館叢書」的《精讀指導舉偶》和《略讀指導舉偶》,是葉聖陶和朱自清合編的中學生課外讀本。
C、正如當年的《小說月報》那樣,《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
D、從葉聖陶為他的兒女取名為至善、至美、至誠,我們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惡假惡丑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E、本文通過描寫葉聖陶指導兒女們寫作、編《中學生》雜志等事跡,勾勒了一位可親可敬、踏實認真的教育家形象。
答:AC
解析:A項「正是在葉聖陶的鼓動與熱心幫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表述有誤,根據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就是在葉聖陶鼓動下,才寫出了《歐游雜記》的」一句可知; C項「《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誤,原文說「為了澆灌《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他熱情、認真、寬容,一心一意為作者和讀者服務,正如當年他主編《小說月報》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後來成為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時那樣」,重點是稱贊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態度,給予年輕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而沒有《中學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這層意思.
16、葉聖陶指導兒女們寫作有什麼特點?他對兒女們的作文又是從哪些方面評議的?請結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答:第一問
①認真講解,時或熱烈討論。 ②不加約束,任其自由發揮。
③重視評議,培養寫作習慣。 ④善於啟發,誘導深入思考。
解析:結合原文第一段相關內容兒女們「認真地聽父親講解」「有時候,也和父親熱烈討論」和「主張作文要說自己的話,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對兒女們的作文,他也從來不出題目,隨他們寫去」分別概括出①②點,根據葉聖陶的問話內容及兒女們的表現可以分別概括出③④兩點。
第二問:
①仔細考查作文的表達形式。②詳細詢問作文的思想內容。
解析:應該根據第一段葉聖陶的問話來分析、提煉、概括,如「這兒多了些什麼?這兒少了些什麼?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的詞兒?把詞兒調動一下,把句式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問話主要涉及了作文的用詞、句式等方面,考查的是關於作文的表達形式的;「原來是怎麼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沒有?為什麼表達不出來?怎樣才能把要說的意思說明白?」問話主要涉及的是作文的思想內容方面。
17、和朱自清見面,葉聖陶為什麼會感到「格外高興」?他們談心時為什麼能達到「隨意之極致」?請簡要分析。(6分)
答:第一問:
①有著幾十年親似手足的友情。
②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
③互相鼓勵和幫助。
解析:根據原文第二、三段內容,結合 「親似手足、鼓動、幫助」等關鍵詞語概括出來。
㈣ 2008年海南語文高考卷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
註:寧夏、海南使用
一、(9分)
1.(3分)B 2.(3分)C 3.(3分)A
二、(36分)
(一)(分)
4. (3分)D 5. (3分)D 6(3分)C
7.(10分)
(1)(4分)謚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
譯出大意給2分:"所以"、"大名"兩外,每譯對一外給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徵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譯出大意給3分:"尋而"、"蒙塵"、"承詔"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二)(11分)
8.(5分)
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瓮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
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瓮、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麼樣氣氛的,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鍾"聲並聯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三)(6分)
10.(6分)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
(2)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猶唱後庭花
(4)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如做了四題,按前三題評分。
三、(25分)
11.(5分)A C
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12.(6分)
○1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2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
第每答對一點給3分。
意思答對即可。
13.(6分)
○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法律。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14.(8分)
○1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2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3吉米忠於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四、(25分)
㈤ 2009寧夏海南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1-3 DCB 4-6 CDD
7.1)總共被圍四天,城牆多出毀壞,朱昭憑著才智修補城牆低於敵兵,全都中規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撐下去。(2)朱昭率領眾人在大街要道上與敵軍交戰,從傍晚直到天明,屍體塞滿街面,無法通行。
8.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9.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裡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後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採用代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
10.
(1)涉罰臧否 不宜異同
(2)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
(3)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11.(1)CE
(2)①具有善良、溫婉等傳統的女性美;②有責任心,做事認真;③對人生抱有美好的嚮往和期待。
(3)(6分)①通過懷孕的牛與孕婦形象的並置,凸顯孕育新生命的幸福與喜悅;②通過牛與孕婦之間的親昵行為,表現人與動物之間的溫馨和諧;③通過牛的形像描述,反襯孕婦作為人具有的能動性和理性的追求。
(4)
觀點一:這樣寫讓人感動。
①突出了孕婦對文化知識的朦朧追求,雖然她不識字,但這不影響她對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女人在將為人母時的責任感,在她看來,學會認這幾個字,將來就不擔心孩子的提問了;③表現了孕婦認識到文化知識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盡可能地彌補自己沒有文化知識的不足。
觀點二: 這樣寫有些做作。
①觸動她描畫字的原因主要應該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邊一塊廢舊的石碑;②孕婦自己不會寫字,想臨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請放學的孩子幫忙,不必那麼費勁,非要自己描畫;③作為未來的母親,孕婦識不識字,其實都不影響她對孩子的責任與愛。
12.
(1)AE
(2)
①冷靜思考的結果:要培養新的國民,必須從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入手;②貧苦農民的刺激;張大哥一家的貧苦狀況,加深了他對鄉村教育的認識。
(3)
①鄉村教育的「甘」:游覽青山綠水,飽覽美好風景,領略詩情畫意,享受豐收喜悅;笑看學生茁壯成長,桃李芬芳;喜見村民讀書明理,幸福美滿,②鄉村教育的「苦」:環境艱苦、遠離城市文明:又臟又累、生活條件很差;需要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奮斗終生也不一定能夠看到結果。
(4)
觀點一:陶行知獻身鄉村教育的是實干精神值得學習。
①激情滿懷,永不滿足,不斷追求新的目標;②樂於接觸貧苦群眾,善於動員志同道合者加盟;③為實現理想而自我犧牲、嘔心瀝血。
觀點二:陶行知從改造鄉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國的理想在當時是行不通的。
①人民群眾與三座大山的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②他認為「國運盛衰決於一轉念間「,顯得過於簡單化;③他的教育救國的狗想過餘力像花,脫離社會實際
觀點三:陶行知既有遠大理想有較踏實地,值得學習。
①要提高中化民族的文化素質,必須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②咬住移調查驗就,善於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③應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13-15 DBC
16.「宣布」改為「通告」;「敝」改為「本」;「提出」改為「垂詢」;「貴用戶」改為「您」;「不安」改為「歉意」
㈥ 2009年高考語文(寧夏、海南卷)答案,謝謝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寧夏/海南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9分)
1. D 2. C 3. B
二、(36分)
一(19分)
4.C 5.D 6.D
7.(10分)
(1)總共被圍四天,城牆多出毀壞,朱昭憑著才智修補城牆低於敵兵,全都中規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撐下去。
(2)朱昭率領眾人在大街要道上與敵人交戰,從傍晚直到天明,屍體塞滿街面,無法通行。
二(11分)
8.(5分)
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9. (6分)
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裡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後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採用待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
三(6分)
(1)涉罰臧否 不宜異同
(2)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
(3)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三、(25分)
11(25分)
⑴(5分)
⑵(6分)
①具有善良、溫婉等傳統的女性美;
②有責任心,做事認真;
③對人生抱有美好的嚮往和期待。
⑶(6分)
①通過懷孕的牛與孕婦形象的並置,凸顯孕育新生命的幸福與喜悅;
②通過牛與孕婦之間的親昵行為,表現人與動物之間的溫馨和諧;
③通過牛的形像描述,反襯孕婦作為人具有的能動性和理性的追求。
⑷(8分)
觀點一:這樣寫讓人感動。
①突出了孕婦對文化知識的朦朧追求,雖然她不識字,但這不影響她對文化的尊重;
②揭示了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女人在將為人母時的責任感,在她看來,學會認這幾個字,將來就不擔心孩子的提問了;
③表現了孕婦認識到文化知識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盡可能地彌補自己沒有文化知識的不足。
觀點二: 這樣寫有些做作。
①觸動她描畫字的原因主要應該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邊一塊廢舊的石碑;
②孕婦自己不會寫字,想臨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請放學的孩子幫忙,不必那麼費勁,非要自己描畫;
③作為未來的母親,孕婦識不識字,其實都不影響她對孩子的責任與愛。
四、(25分)
12.(25分)
⑴(5分)
⑵(6分)
①冷靜思考的結果:要培養新的國民,必須從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入手;
②貧苦農民的刺激;張大哥一家的貧苦狀況,加深了他對鄉村教育的認識。
⑶(6分)
①鄉村教育的「甘」:游覽青山綠水,飽覽美好風景,領略詩情畫意,享受豐收喜悅;笑看學生茁壯成長,桃李芬芳;喜見村民讀書明理,幸福美滿;
②鄉村教育的「苦」:環境艱苦、遠離城市文明:又臟又累、生活條件很差;需要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奮斗終生也不一定能夠看到結果。
⑷(8分)
觀點一:陶行知獻身鄉村教育的是實干精神值得學習。
①激情滿懷,永不滿足,不斷追求新的目標;
②樂於接觸貧苦群眾,善於動員志同道合者加盟;
③為實現理想而自我犧牲、嘔心瀝血。
觀點二:陶行知從改造鄉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國的理想在當時是行不通的。
①人民群眾與三座大山的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他認為「國運盛衰決於一轉念間」,顯得過於簡單化;
③他的教育救國的構想過於理想化,脫離社會實際。
觀點三:陶行知既有遠大理想又腳踏實地,值得學習。
①要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必須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
②要注重調查研究,善於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③應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五、(20分)
13.D 14.B 15.C
16.(5分)
「宣布」改為「通告」;「敝」改為「本」;「提出」改為「垂詢」;「貴用戶」改為「您」;「不安」改為「歉意」。
17.(6分)略
六、18.作文(60分)略
㈦ 2008年寧夏、海南高考語文優秀作文
ASFDAF
㈧ 2008年寧夏海南卷語文答案
2008年寧夏海南卷語文答案
1【B. 所以人們並不把它稱為「變形」。原文:這種「變形」雖然怪異,但不是藝術美學研究的對象。】
2【C. 文中只是說藝術家常用這種方法】
3【A. 有時甚至「變形」就是「常形」,錯。】
4【D.認為或表揚,注意下句】
5【D. ①時人的看法②獲封的原因⑥與直言諫勸無關】
6【C.不是嵇紹不以為然,而是以書諫】
7 (1)【(4分)謚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譯出大意給2分:「所以」、「大名」兩外,每譯對一外給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徵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譯出大意給3分:「尋而」、「蒙塵」、「承詔」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8【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瓮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瓮、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麼樣氣氛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9【○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鍾」聲並聯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
10【(1)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
(2)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猶唱後庭花
(4)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如做了四題,按前三題評分。】
11【AC, A. 應是緊張心情 C. 重情守信】
12【○1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2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每答對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
13【○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法律。】【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4【1○1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2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3吉米忠於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15【BC, B煤鐵礦藏「實以開采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與其事」。不是不給外國人插手,而是認為不便與外人久其事。C重視動手能力而已】
16【答:他給北洋大學堂訂了兩條規則:其一是不許「躐等」。即是「學無次序,淺嘗輒止」,本大學堂的學員必須循序漸進,不許中途他騖,直至完成學業。其二是要學習專門科學技術,文字語言不過是工具。
反映了他「學以致用」教育思想。】
17【答:(1)南洋公學是全國性的以培養政法人才為主;(2)南洋公學設立了師范院、
外院(附屬小學)、中院(中學)、上學(大學)和特班。
辦學目的:培養與新興企業相適應的新式人才,培養能搞機器技術和企業管理的人才。】
18略
19【B.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0【C, A不搭配,彌補不足,超越局限 B 「在輕松的閱讀中領略」應為」在閱讀中輕松地領略……」D去掉成為;在高牆體前加個動詞或者把沒有移到高牆體前。】
21【②④③①⑤⑥】
22【①總要 夾上②卻是白字③更應該 ④但某些人⑤隨著中國】
23【機遇對於天才是一雙翅膀,對於強者是一把火種,對於弱者是一堆灰燼。】
【參考譯文】
嵇紹,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歲時失去父親,奉養母親孝順恭敬。因為父親而獲罪,清閑地退居家裡。山濤擔任選拔人才的職務時,稟告武帝說:「《康誥》說『父子即使有罪但互不牽連』,嵇紹的賢能可比郤缺(春秋時期晉國上卿),應該加以表揚並徵召為官,請讓他擔任秘書郎。」武帝對山濤說:「果真如你所說,就可以勝任秘書丞,為何僅讓他擔任秘書郎呢。」於是發出詔書徵召嵇紹,重新出家擔任秘書丞。嵇紹進入洛陽,多次立功升遷為汝陰太守。尚書左僕射裴頠也很器重他,常說:「如果讓嵇延祖任吏部尚書,可使天下不會再遺漏人才了。」沛國的戴晞年輕有才氣,當時人們相信他將來必有大用,嵇紹卻認為他一定不會成大器。戴晞後來任司州主簿,因為行為不端被驅逐,州里民眾都說嵇紹有知人之明。元康初年,擔任給事黃門侍郎。當時侍中賈謐憑借著受寵愛的外戚的身份,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賈謐請求與嵇紹交好,嵇紹拒絕不理。等到賈謐被處死,嵇紹正在官署,因為他不親附惡人,被封為弋陽子,又升為散騎常侍。太尉、廣陵公陳准死了,太常奏請加給謚號,嵇紹反駁說:「謚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由於近來掌禮治之官附和情弊,謚法便不依據原則。加給陳準的謚號過譽,應該加謚號為『繆』。」 這件事交給太常處理。當時雖然沒有聽從嵇紹的意見,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懼怕他。齊王冏輔政,大興土木,以廣宅第,日漸驕橫奢靡,嵇紹上書勸諫說:「昔日夏禹因為寢宮簡陋而被稱贊有美德,唐虞因住在茅草屋頂的房子而顯現德行,應該省去那些興建的煩役,並且好好思考一下謙遜的道理。」 齊王冏雖然順著嵇紹的意思答復了他,然而終究還是沒有採納。嵇紹曾經造訪齊王冏並同他商量事宜,恰巧碰上齊王冏舉行宴會,並召董艾等共同談論時政。董艾對齊王冏說:「聽聞嵇侍中善於彈琴,您可以讓他彈奏一曲。」左右遞上琴,然而嵇紹堅決推辭不接受。齊王冏說:「今日大家歡聚一起,你為何捨不得彈奏呢?」嵇紹回答說:「你擔當挽救並復興國家的重任,應當遵守法度與禮制並以身作則,為後人樹立典範。我雖是虛偽卑鄙之人,愧列於高官之列,身穿顯貴的官服,在朝廷謹慎為官,怎可隨意彈奏琴瑟,做一些伶人做的事情!若脫去官服參與家宴,一定不敢推辭。」 齊王冏非常慚愧,董艾自討沒趣地退下去了。不久朝廷又有向北征伐的戰役,徵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恰逢王師在盪陰戰敗,百官及侍衛人員都紛紛潰逃,只有嵇紹莊重地端正冠帶,挺身保衛天子,軍隊接近鸞駕,飛箭如雨,嵇紹於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鮮血濺染了御衣,天子為他的死沉痛悲嘆。等到戰事平定,侍從要浣洗御衣,皇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