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北京十一學校備課模式

北京十一學校備課模式

發布時間:2021-03-14 06:45:22

① 集體備課靈活性模式有哪些作用各是什麼

看了幾位教師關於集體備課的心得的體會
看了幾位教師關於集體備課的心得的體會,深有同感.下面我也就我校實施集體備課的情談幾點看法:
第一:每周一次集中集體備課,都有一位老師作為主講人,主講這一周的主要內容、及如何備課。集體備課要求同科教師人人參與,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備,然後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後大家討論,形成授課思路。後,老師自己再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己學生的情,加以修改,形成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備課模式。然後推選出每天的示範課領頭人,把課盡量向前安排先講,老師聽課後加以改再講.
第事:集體備課有許多可取處,集體備課真正集中了各位教師的教學智慧,取長補短,為促教師「共同富裕」大開方便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幫助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對於新上崗的教師更是提供了難得的「教學藍本」,引領新教師早日入門,盡快熟悉教育教學,可以使新教師在教學中少走彎路,縮短成長周期。另一方面也讓老教師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
第三:個人單打獨斗只能使自己越來越落後,完全不適應時代及新課程的要求,而集體備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同們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
第四:能較好地落實課改要求.畢竟課改施行的時間不長,有些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經驗不足不能更好地落實課改要求.集體備課年老幫助年輕老師盡快的成長起來.
第五:集體備課有利於增強教師間的合作意識,凝聚教師的合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不僅適用於學生,也同樣適用於教師。通過集體備課,教師間學會協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含量。集體備課能大力促學校的教科研氛圍.目前基層學校的教科研受應試教育的沖擊,搞的不是很好,集體備課使其理性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在理論和實踐間架起橋梁,教科研的氛圍在集體參與的行動與反思中逐步濃厚.逐步提高.
總集體備課,給我的感觸很深,我深深感到它的好處,也從中收獲很多.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僅依靠個人孤軍奮戰,顯然不可能的,.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交流,取長補短,可以補充專業知識的不足。對於我們數學學科而言,其效果甚佳。
概括一句話: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院。只有搞好集體備課才能整體提高教學質量。
在實際的教學中,集體備課是一個常性的教學活動,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推行的今天,尤其重要,關於這一點已經形成了共識,但是對於集體備課,現在主要流於形式,沒有實質性的發展,主要在於如何實施,適當才有收獲。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集體備課是在個人認真准備的基礎上行集體研討的一種有效的教研活動。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學中的一般問題,保證教學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行。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種重要形式。因為其價值取向就在於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現在許多學校都在提倡集體備課,其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形式,而是為了追求效果。因為集體備課至少有以下六點好處:
1、能有效凝聚集體的智慧
由於教師的教學年限、業務水平、學科專長和教學經驗各有不同,從而導致教學水平的差異,而開展集體備課就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同科教師的積極討論,可以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發,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能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面對新課程,人們缺的不是先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能力與機智。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可以補充專業知識的不足,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對於師資比較薄弱的學校而言,其效果更為顯著。3、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行全程優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自我鑽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後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這既有利於教師的揚長避短,更有利於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集體備課要求同科教師人人參與,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備。通過相互交流與切磋,參與集體備課的教師既可以學習到他人的長處,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過揚長避短,實現共同提高。同時,集體備課的開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熟起來,另一方面也讓老教師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4、能大力促學校的教科研氛圍
集體備課是一種「行動研究」,所解決的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實際的問題,主要任務是完善課堂教學.而目前基層學校的教科研,應該也必須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否則易流於假、大、空.集體備課中,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課題,由於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華,其理性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在理論和實踐間架起橋梁,教科研的氛圍在集體參與的行動與反思中逐步濃厚.
5、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集體備課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方案是集體智慧的結,它與個人備課相比,對教材把握更加透徹,對學情的分析更加細致。因此,集體備課的教案會更切合學生的實際要求,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6、能較好地落實課改要求
集體備課,體現了「合作、探究、創新」和以人為本的精神,促了教學相長,能更好地落實課改要求.素質教育的今天,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正愈來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應用,集體備課好處多多。集體備課獲益多
集體備課是中學教研組的一項常活動,有利於提高教師群體素質,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我校高三英語備課組在楊君坦組長的帶領下,備課組活動不流於形式,不敷衍了,不搞「花架子」,全體組員積極配合,在各自充分「自主」研修的基礎上,大家充分「合作、探究、創新」,各自的「預設」在經驗分享中達成新的「預設」,各自的「生成」在信息傳播中啟迪智慧。這種「同備一節課,同上一節課,同評一節課,同研一節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一年下來大家深感獲益頗多。
1、獲益一:集思廣益。
我校的集體備課,主要有兩種情,一種是開學前的集體備課,一般由備課組長先要求大家充分考慮這一學年特別是這一學期英語學科教學的全程安排及各階段的要求,集體貝殼時實現由組長發言,然後大家提合理性的建議或修改或補充;另一種是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一般由一名教師經精心准備後作中心發言,中心發言人必須說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流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其他老師再給予完善,最後由組長在研討的基礎上行整合,確定下一周的教學工作。
我們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備課組長也好,中心發言者也好,雖然苦思冥想、精心准備了,但也會有考慮不周、局部不細的情,有時甚至會出現知識性偏差(這對英語學科來說是正常的)。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知識的交融、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既可完善英語專業知識,又可優化教育教學設計。
集體備課的最大優點就在於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在集體研討的過程中,使每個教師更加准確地把握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在同一年級產生優質的教學效果。
2、獲益事:直抒己見。
集體備課,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每位參與者都可以直抒己見,發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對教材的處理、對教法的運用、對練習的要求等的看法,提出來讓大家評議。自己的觀點,如果能夠得到多數參與者的認同,就可能成為下一階段備課組的「集體行動」。自己的觀點,如果還得不到大多數參與者的認同,這里的因素還比較多,可能是你的觀點太理想化了,你班可以這樣做,其他班未必能做好;也可能是過於「傳統」了,完全可以「現代」一點。對他人的意見,要行認真分析,覺得確實有道理的,就放棄自己的觀點;如果覺得自己的觀點還是蠻有道理的,也不排除在大的方向上按備課組的要求行的同時,將自己的做法在自己班上行試驗。實上,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行全程優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自我鑽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後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教後反思「教」,是可以有差異的。廈門一中的文化就是這樣,鼓勵「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讓教育變得有個性有詩意;包容差異,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中達成和諧。
3、獲益三:思辨明晰。
古人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審問」也好,「慎思」也好,「明辨」也好,都要求我們「思辨」。
對於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觀念、技能,我們必須認真地、刻苦地學習,盡快掌握。同時,我們更要注重活學活用,對教育教學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技能既大膽地吸收、借鑒,又靈活地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有選擇、有批判、有針對性地加以應用,決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
集體備課,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種「思辨」的過程。課程改革轟轟烈烈,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技能不斷出現,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各類培訓,使大家在宏觀上有了一定的理解;教研組的一步學習,使大家在中觀上又有了一步的理解;但課改最終要落實到課堂,把課改的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課堂中,集體備課就「零距離」地對接了。比如,如何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英語教學新觀念,經過學習、思辨,大家統一了認識,認為英語教學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英語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4、獲益四:合作學習。
以往教師的學習,多為「自主」。課改背景下要求學生的學習「合作、自主、探究」,其實教師的學習也應「合作」。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作為與新課程一同成長的教師,必須學會合作學習,共同構建教師合作文化。集體備課為合作學習創設了平台。
教師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是在學校中構建起學習型組織,基本的學習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分享式討論和反思對話。「同備一節課」,看誰備得有新意,看誰備得有實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頭腦風暴」;「同上一節課,同評一節課,同研一節課」,太多的經驗大家在分享,太多的反思大家在「對話」。老教師的科學「預設」、合理「生成」,值得年輕老師學習;年輕老師的激發情感、媒體活用也值得老教師借鑒。我們備課組的教師們都養成了積極合作的態度、彼此信任的誠意和開放的學習心態,從而大家在共同的學習中共同成長。
我們說為師要向同行學習,只有尊重同行教師,才能在借鑒他人中完善自己。向同行學習實際上就是團隊合作學習,這種充分發掘和利用團隊中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各種資源的學習,是促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5、獲益五:師長引領。
一個備課組,學校在安排工作時,往往會考慮年齡、資歷、經驗、性別等因素。我們所在的高三英語備課組9人中就有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海歸」教師、「老高三」教師和年輕教師。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優勢,特級教師人格高尚學識淵博,中年教師年富力強經驗豐富,年輕教師朝氣蓬勃熟練媒體,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前面已經論述,但我以為集體備課對年輕教師的更為有利。
同樣的教材,類似的學生,接近的教案,為什麼師長上起課來就那麼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呢?集體備課中,年輕教師從師長那裡領悟到「備好教材,心中有書;備好學生,心中有人;備好教法,心中有術;備好開頭,引人入勝;備好結尾,引發探索;備好重點,有的放矢;備好難點,突破難點;備好作業,講求實效;備好學案,滲透學法;備多用寡,左右逢源;終身備課,養成習慣;研究性備課,深層探索」的真諦。
只要年輕教師虛心請教,師長們還會就具體的教學內容,指導年輕教師走新課程理念下的備課要求,諸如「備課要體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備課要體現尊重差異性的理念,備課要體現生活化的理念,備課要體現課程資源整合的理念,備課要體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轉變的理念」,「備課的基本策略有:開放性備課策略,預設性備課策略,結構性備課策略,反思性備課策略」等等。
師指一條路,燭照萬里程。聽師一席話,勝教幾年書。從某種意義上說,集體備課是年輕教師成長的「搖籃」。
6、獲益六:團隊和諧。
TCL集團的團訓是:「敬業、團隊、創新」,可以說這是一個企業成功的「三要素」。學校發展同樣需要這「三要素」。有了這「三要素」,教育教學工作就能在緊張、高效、和諧、有序的狀態下行,就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高三英語備課組就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團隊,而集體備課就為這個團隊的實現共同願景創設了溝通、合作、交流、研討的平台,集體備課的氛圍和效果,就是這個團隊和諧的「雨表」。
當今時代,競爭已不限於商界,只要有群體協作工作的地方,都存在著個體間的競爭,教育也不例外。今後,教師面對的可能是更加激烈的競爭。迴避競爭不是明智舉,只有在競爭中才能實現自身的最大價值。教師要以拼搏、取、貢獻為榮,以落後、平庸、無能為恥。作為備課組,首先要在競爭中整體提升備課組水平,其次才是教師個人間的競爭。但競爭應該公平的、范的、高尚的,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教師工作性質又決定教師要講合作。集體備課就是合作,實踐證明,有效的集體備課在實際教學中的確產生了顯著的效果,能有效推動教師團隊和諧發展,整體步。高尚競爭、追求卓越使備課組充滿活力,團結合作、協同行教使備課組充滿和諧溫馨。我們這個備課組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最終走向「多贏」的境界。

② 老師們都是怎麼備課的

教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上課,而想把課上好就需要前期的准備--備課。通常版在贊揚演員、播音權主持等帶有語言性質工作的人時會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說明平常的鍛煉作用非常大,老師更是如此。要想講好一節課需要課前精心准備,首先老師課上要講的內容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要根據課程標准,結合教材這節課應該包含哪些知識點,圍繞這些知識點來組織自己的教學內容,寫出講稿,這當中還需要區分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講授時間的安排,不同的知識點如何進行引入,和前後章節的聯系,選擇哪些例題,課後作業是什麼等,為了保證課堂質量讓學生能聽懂,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原來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肯定不行了,要讓學生喜聞樂見,當然要查閱大量資料,設計好教學環節,這些都是備課時要完成的。看著老師就上了一節課,豈不知要花多少倍的時間來備課。

③ 學本式課堂教學模式之教師如何備課

學本式教學模式就是課堂上關注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習者主動參與課堂回活動,通過自主探究答,合作等方式主動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類學習活動,避免教師一言堂,讓學生在做中學。

④ 北京十一學校高一入學分班考試都考什麼,題難度怎麼樣

分班考試每年都不一樣的 由新高一的備課組研討決定
反正不考高中知識 一般都是初高中知識銜接的地方 比如數學的函數部分 英語單詞量較大 物理(力學)和化學(元素)考的也比較難

⑤ 中小學教科研關鍵在於怎麼做■麻曉春

清晰而深刻地認識和把握中小學教師研究的本質、特性,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對非本質問題的糾結,去追問和探究中小學教師研究不可或缺的「規范」。■麻曉春「中小學教師通過做研究,培育「事實求是,追求真理,不盲從,不迷信」的科學精神,樹立科學的育人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經歷「問題與假設——證據與分析——結論與討論」的研究過程,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採取「證據說話,開展討論和質疑」的科學思維,提高自身及學生的思維品質。這些才是中小學教師研究真正的價值所在。」中小學教師要不要「人人有課題」,類似這樣的問題討論已久。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但關於中小學教科研的討論卻像是一個「漣漪」,在一個圓圈裡徘徊,即沒有跳出來,也無法深下去。討論中,大家說的似乎都有道理。反對者認為,中小學教科研存在種種問題,病得還不輕:一是形式化。參與者關注的是方案撰寫、課題申報、立項、論證、評獎,卻忽視了對研究問題的深究、對研究過程的管理,導致「申報急急忙忙,開題熱熱鬧鬧,過程鬆鬆垮垮,結題了了草草」,忙的是外在的形式,讓教師覺得累卻無用。二是功利化。參與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評職、評獎,所以急於在短時間內拿出東西,東拼西湊,甚至「復制+剪輯」,有悖於教育研究精神和價值的做法盛行於中小學校園。三是泛研究。參與者不願投入艱苦勞動,沒有文獻搜集和整理,不對問題做深入研究,甚至有課題沒問題,沒有真實的數據以及必要的論證推理,只有「觀點+例子」,找一個實例,套上一個「理論」,缺乏必要的研究規范和准則。支持者認為,中小學教科研的作用和意義不容否定。自「教師即研究者」的口號提出以來,改變了教師淪為「教書匠」的原有定位,教科研成為推動學校科學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被廣大學校、教師所接受、所實踐。中小學教師做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師工作質量的必經之路,是增強教師效能感和幸福感的必備要素。我國無數中小學就是通過開展教科研走上了良性發展之路,無數中小學教師就是通過做研究成為一代名師。從要不要「人人有課題」的論題看,實際上隱含了兩個話題:一是要不要人人做研究,二是要不要做課題。其實,「做課題」只是「做研究」的一種方式,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做研究是由中小學教師根據所要解決問題和個人需要、條件等因素來決定的。做課題是做研究,不做課題同樣可以做研究,如課例分析、課堂研討等。我們所要討論問題的核心應該是:中小學教師要不要做研究,教師應該如何做研究。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把備課作為研究,「一篇課文,三次備課」。第一次,獨立備課,「絕不做照搬照抄教學參考資料的人,要獨立思考,刻苦鑽研,力求自己真懂」。第二次,廣泛涉獵、仔細對照,「看哪些東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東西我沒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學習理解後補進自己的教案。哪些東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沒想到,我要到課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這些可能會成為我以後的特色」。第三次,邊教邊改,每課必寫「教後記」,「一步一陟一回顧」。經過對上百篇課文的獨立鑽研,對教材有了一種「庖丁解牛」的本領,為自己的教學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和超凡的能力。北京十一學校的王春易老師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假設、實踐反思、總結經驗,不斷地推動工作持續地發展。在自主課堂上,學生不會自學,她嘗試「學習規劃書」,引導學生自學;課堂中學生不會討論,她培訓小組長,實施團隊評價,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實驗,課時不夠,她探索「大單元教學」,把相關的知識整合起來;大單元教學,沒有教材,她組織教研組老師改教案、編教材;課堂上教師不講了、少講了,如何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她把知識問題化,用問題來導學,創造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新學校行動研究」團隊在教育教學研究中,「把行動拿出來研究」,研究的具體內容就是學校工作中的優勢、問題和矛盾;「把成果付諸行動」,他們的研究成果不是追求寫研究報告、論文,而是解決方案、操作模式、行為改進,把研究作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推進工作的動力。無論是於漪老師的備課就是研究,還是王春易老師和「新學校行動研究」的工作即研究,都是基於教師工作、解決教師問題、促進教師發展的研究。這樣的研究難道不需要教師「人人去做」嗎?我們應積極提倡教師「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研究。我們反對的是為了花樣文章做課題,搞勞民傷財的形式;我們反對的是脫離自己的工作,盲目追風、求新、湊熱鬧;我們反對的是把研究作為評職、評優撈分的手段,弄虛作假,背離中小學教師做研究的基本價值。中小學教師研究的內在價值是什麼,有沒有自身的特點以及符合自身工作和研究特徵的規范?這是需要我們重點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中小學教師通過做研究,培育「事實求是,追求真理,不盲從,不迷信」的科學精神,樹立科學的育人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經歷「問題與假設——證據與分析——結論與討論」的研究過程,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採取「證據說話,開展討論和質疑」的科學思維,提高自身及學生的思維品質。這些才是中小學教師研究真正的價值所在。在認識和把握中小學教師研究的特點、規范方面,日本中小學的「授業研究」值得我們借鑒。在日本中小學,教師按科目、年級分成不同的小組來准備「研究課」,用一個月至一年的時間經歷「問題探索、設計課程、實地教學、評估成效、重寫教案、再次試教、評估反思以至最終分享成果」的研究過程;倡導教師「從自己的授課中學習」,建議「用於經驗交流的報告書寫」,包括「研究概要」、「研究的目的」、「授業觀、兒童觀」、「授業的設計」、「實施情況的記述」、「結果與考察」、「具體的建議」、「反省或感想」、「附錄資料」等。可以說,日本中小學的「授業研究」就是一種基於教師工作、以「課堂」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研究範式,是基於中小學教師研究特性而有別於專業研究人員的研究規范。清晰而深刻地認識和把握中小學教師研究的本質、特性,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對非本質問題的糾結,去追問和探究中小學教師研究不可或缺的「規范」:價值觀、方法論。也就是說:中小學教科研,不是要不要,而是怎麼做。 感悟:沒有研究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師體會不到教書育人的幸福,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老師的勞動能夠給老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 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希望我們的教師能認識到這一點,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讓研究成為一種狀態,讓反思成為一種工作方式,主動而又積極的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這樣我們的教師才能真正享受教育,並從中獲取成功與幸福。

⑥ 電子白板怎樣從備課模式切換至授課模式

一般來說,電子白板軟體的授課與備課是用不同的軟體,比如點圓電子白板,授課使用回的是MSpread 授課系統軟體答,備課使用的IMADE 備課軟體,各有各的特色,使用方法各有不同,更多電子白板使用教程與軟體下載請前往點圓電子白板。

⑦ 有效教育"的備課方式有哪幾種基本模式

圖文結構與版塊結構兩種模式是其基本的模式。

閱讀全文

與北京十一學校備課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