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初二上冊語文第三,第四單元試卷和答案
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檢測題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19分,每題2分,第7題4分,第8題3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洨 (xiáo)河 軒榭(xiè) 矗 (chù)立 河堤(tī)
B.勻稱(chèng) 肅穆(mù) 和諧(xié) 蟠(fān)龍
C.依傍(páng) 擅 (shàn)長 湛(shèn)藍 點綴(zhuì)
D.池沼(zhǎo) 斟酌 (zhuó) 鏤(lòu)空 藻(zǎo)井
2.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在下面畫橫線並在方格內寫出正確的字。
重巒疊障 錯綜相連 巧奪天功 迥然不同
惟妙惟肖 珠光寶器 自出新栽 再接再厲
3.下列詞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嶙峋:石頭堆疊的樣子。 巧妙絕倫:形容非常精巧絕妙。
B. 勻稱:均勻,比例和諧。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的十分精妙逼真。
C,古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 別具匠心:別有用心。
D. 丘壑:小山丘和山溝。 因地制宜:就地休息。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我們徹底結束了中國近代以來屈辱的外交歷史,有力地 了國家的主權、安全和民族的尊嚴。
②信息講述、生命科技、腦與認知科技將成為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的先導與主流;終生學習與努力創造將成為人們追求的 。
③無怪乎許多來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設法去 一下這個人間的奇景。
A.保護 時尚 觀察 B.維護 時尚 觀賞
C,保護 潮流 觀看 D.維護 潮流 觀賞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從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境界。
B.奼紫嫣紅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構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個五年計劃是我國今後五年發展的總藍圖,是全國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標。
D.學校採納並研究了學生會的意見,這是使學生們歡欣鼓舞的事情。
6.加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上的句子,恰當的一項是( )
趙州橋所以名揚中外,主要不在於它造型美觀,而在於它建造的科學性。
①從橋梁建築的技術上說,它的最大特點是:跨度大、橋拱低。
②這樣,車馬和行人上上下下就省勁多了。
③這個特點,在1 000多年以前,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創舉。
④可是趙州橋不同,50多米的跨度,卻只有7.23米高的拱,從地平線到拱頂,雖然也是圓弧形的,但只有全圓的五分之一,所以橋面的坡度非常平緩。
⑤拿歐洲來說,在11世紀以後,雖然也建造過一些跨度比較大的石拱橋,可是橋拱都比較高,橋面的坡度自然就大。
⑥這樣,不僅車馬上橋要費很大的勁,就是行人空著兩手過橋,一上一下,也很吃力。
A.⑤⑥①③④②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③⑤⑥④② D.⑤⑥④②①③
7.填空。
⑴《中國石拱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江蘇鎮江人,他是_______________、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
⑵《蘇州園林》的作者葉聖陶是現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紹鈞,字聖陶。
⑶鄉淚客中盡, _________ 。
⑷ _________ ,波撼岳陽城。
8.下面是橋梁專家茅以升對「橋」的解釋。請你仿照示例,以形象化的語言介紹一下「書」、「黑板」、「家」(任選一題)。
示例:橋是什麼?不過是一條板凳,兩條腿架著一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放大,「跨」過一條河,或是一個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橋。
二、閱讀理解(41分)
(一)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9.本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 (3分)
10.本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 )(2分)
A.由高到低 B.由外到內 C.由具體到抽象D.由總說到分說
11.「一年四季不寂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2.寫出了事物的動感和層次感的一項是:( )(2分)
A.高樹低樹俯仰生姿。 B.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
C.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D.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
13.「這是不足取的」中的 「這」指代的是 _________ (3 分)
14.寫出這段說明文字中的議論句。(3分)
答案:
一、1. D 2.障一嶂 功一工 器一氣 新一心3. D4. B 5. B 6. C
7. (1)茅以升 中國橋梁學家 (2)作家 教育家 ⑶孤帆天際看 ⑷氣蒸雲夢澤
二、閱讀理解
(一)
9.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
10. D
11.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
12. A
13.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道旁樹。
14.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
②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四單元考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鍾)
學校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單元寄語:親愛的同學,在金色的秋光里,在如歌的歲月中,我們漫步了語文世界的第四單元,你一定很想知道這一階段的長進和收獲。好吧,願你在這張試卷上,盡情揮灑,展示你亮麗的風采,譜寫你青春的夢想!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面頰( ) 繁衍( ) 歸jiù qī 息
胚胎( ) 追溯( ) yùn ( ) 育 潮xī
2.完成下列詞語並解釋所填的字。(4分)
銷聲 跡( ) 手無策( )
無動於 ( ) 耳不聞( )
3.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在其下面畫一橫線,並改正在後面的括弧里。(3分)
(1)不記其數( ) (2)不勝梅舉( ) (3)無機之談( )
(4)哀草連天( ) (5)消聲匿跡( ) (6)物竟天擇( )
4.「中國如有一分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些是申奧的宣傳標語。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為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創作一條宣傳標語。(3分)
答:
5.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許多詩句含有物候規律,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
別》一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裡面就有
物候學上的兩個規律: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二是這循環是隨著
氣候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請你再舉一個含有物候規律的詩句,並說
明其中的物候規律是什麼。(4分)
詩句:
規 律:
6.在《大自然的語言》一文中,作者以精當的語言對「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
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輪回的四季做了描述。與四季有關的成語(或詩句)
很多,請各舉1例。(注意,「成語、詩句」選擇一種即可,且一貫到底。)(4分)
春: 夏:
秋: 冬:
7.排列下列句子的順序。(2分)
①「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②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
③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沖。
⑤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將下面的簡訊概括成一句話消息。(不超過24字)。(2分)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阿蘭•溫德爾所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地用納米碳管組成的纖維織成了「納米繩」。這種「納米強」雖然很細,但其剛度和硬度都很大,因為它們是由納米碳管構成的,而納米碳管的直徑是一根頭發直徑的五千分之一。其剛度是鋼材的10倍,其硬度是金剛石的2倍。目前雖然科學家製成的「納米繩」的長度還不長,最長為20厘米,但阿蘭•溫德爾的研究小組相信,在將他們的方法進一步改善之後,他們可以織成任意長的「納米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請仿照例句,再寫兩個你對「科學」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科學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沉醉其中。
仿:科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閱讀(40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0——25題。
(一)
材料一: 大 林 寺 桃 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材料二: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於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材料三: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那裡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著豐富的化石。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
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材料四:
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因為失衡是暫時的,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生物入侵者」並不是都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生存下來的就是強者,即使生態系統中的強者也同樣受到該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為所欲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然而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自然調節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如果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許多本土物種將難逃絕種厄運,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將受到嚴重破壞。另外,「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豈能無動於衷?
10.材料二中劃線句與材料一的哪句詩相照應,請寫出來。(2分)
11.材料二中劃線的「這種」指的是什麼?(2分)
12材料三中說道南極洲有恐龍化石的發現,是為了說明
。(2分)
13材料四主要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麼。(2分)
(二)漢語遭遇「喀斯特」
①我對漢語中與洞有關的詞彙很感興趣。
②「水滴石穿」這個成語無人不曉。人們一般以為水滴石穿是一個機械的過程:水從高處落下的力量,對石頭不斷地造成侵蝕,日積月累,就把石頭給滴穿了。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這種理解是對的,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這種理解就不對了。
③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廣。在我國,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積佔地表的四分之一,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石灰岩反應,生成了新的可溶於水的物質。水滴不斷地滴下來,不斷地溶蝕石灰岩,並把溶蝕的物質沖走,這個過程稱之為喀斯特作用。
④水滴石穿在很多情況下是一個化學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的過程。化學反應的進行速度比機械的磨蝕要快得多。長江三峽地區就是一個石灰岩地區,僅靠水流的機械沖刷和磨蝕作用,四川盆地現在恐怕還是澤國。一定是發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峽切穿了,讓四川盆地的眾多水系有了一個出口,奪路而出。
⑤對於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漢語言有著精妙的解說。古人舉著火把進入洞穴,感到眼前的事物越來越清晰,就有了「洞明」「洞察」;洞給人深不可測的感覺,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見解的深刻、深邃,這就是「洞見」「洞曉」。然而「洞開」「洞庭」中「洞」的意思卻完全不同。「洞開」是大開、大敞之意,如「門戶洞開」;「洞庭」中的「洞」字有寬敞、開闊之意,洞庭湖就是廣闊的湖的意思。
⑥為什麼「洞」字可以表達大開大敞的意思?讀一下古人游記中對洞穴的描寫,似乎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大多有「先經過一個狹小的口子,接著見到一個豁然開朗的大廳」的細節。洞穴中多大廳,有的大得不可思議。比如廣西樂業的一個洞中大廳——紅玫瑰大廳長300米,寬200米,最高處達260米,這規模與人民大會堂相當,但高度要高多了。如此大的洞庭,當然可以說「洞開」啦。
⑦洞中的大廳是怎樣形成的?原來洞穴在發育的過程中,由於岩層中有夾層,岩性不一樣,或岩層有各種節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傾斜的角度,這樣洞穴發展到一定程度,由於重力作用,洞頂的岩石會發生塌陷。隨著塌陷愈演愈烈,地下河又不斷地運走塌下的物質,洞中的廳堂就越來越大,大廳就形成了。洞中的廳堂繼續發展,洞頂越來越薄,最後徹底塌陷,大廳露出地表,這時大廳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謂「天坑」。
⑧說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我猜想武陵漁人進入的「桃花源」應該就是一處天坑吧。
(作者單之薔,有刪節)
14.本文巧妙地藉助「 ____________」一詞說明了什麼是喀斯特作用;介紹「洞開」「洞庭」等詞是為了引出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2分)
15.文章第④段舉長江三峽這個例子的作用是什麼?(2分)
16.第⑥段寫紅玫瑰大廳的「規模與人民大會堂相當,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當」可以換成「相同」嗎?說說理由。(2分)
17.第⑤⑥段對漢語詞彙的解說生動形象。請你藉助想像推斷古人是怎樣創造「洞達」一詞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