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的有效性
教師集體備課,是教師繼續教育,實現專業成長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是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目前,小學數學教師的備課活動,流於形式,費時低效,不但不能成為教師的有益活動,反而成為負擔,那麼怎樣改變這種現狀呢? 一、教師集體備課的內涵及要求 教師集體備課是指兩個以上的教師集合在一起,就即將要實施的相同課程,各自發表其教育教學見解,以形成共識的一種整合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智慧開發活動。 其目的是充分挖掘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潛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學資源,為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不難看到,教師集體備課活動展開的要求是: (1)必須有兩個以上的教師參與; (2)須具備相同課程或相關性質的探究內容; (3)是教師因共同需要有目的進行的,而不是隨意的; (4)通過活動凝聚智慧資源。 二、集體備課的意義。 1.深化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課程改革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所面對的是全新的教學內容,新老教師(包括骨幹教師)都面臨著重新熟悉新課程的重任。集體備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教師熟悉教材,理解新課程的內涵。 2.藉助合力提高備課的質量與效率,優化課堂教學。集體備課不僅僅是熟悉教材,教師還要對教法進行深入地交流,其結果是匯集個體的備課成果,形成集體智慧,這樣必然提高備課效率和備課質量,為優化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3、提高教師的備課能力,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集備的過程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迅速的理解教材,掌握演算法;還要教師交流是如何收集材料、如何鑽研教材的,提高備課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交鋒,使教師在爭論、交流中,不斷明確認識,使自身專業素質不斷成長。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級各類學校都充分認識到了集體備課的重要意義,加大了落實力度,採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積累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經驗,提高了廣大教師的認識。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許多學校的集體備課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1、集體備課形同虛設,集體備課流於形式,人在心不在,沒有真正體現了集體備課的功能; 2.集體備課中教師(包括主講和其他教師)的准備明顯不充分,一人主講,他人旁聽,組長事後補筆記; 3、集體備課中組長的帶頭作用不明顯,核心作用沒體現,准備工作不充分,組織工作不到位,如何進行集體備課組長心中也沒底; 4、如何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心中有數,但是不願意交流。 5、教干認識不足,老師沒有認識到集體備課的重要作用,被動應付。 6、少數單位從網上下載教案,實現教師「自我解放」。集體備課成了「網上資料的拼盤」。 原因分析: 一是集體備課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為什麼要集體備課?); 二是社會發展機制不健全導致教師對事業的追求標准降低(集體備課能給我什麼?); 三是技術層面還缺乏必要的「套路」創新(怎麼進行集體備課)。 四、集體備課的做法 (一)個人初步備課 在每次集體備課之前,個人都要熟悉教材內容,把握知識結構,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學生的認知經驗和水平,簡要組織發言提綱,以便在集體備課時做到心中有數。 (二)集體研討備課 1、備全冊。 學期之初要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每學期開學前,以鄉鎮或學區的年級組(駐城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學習課程標准,通讀全冊教材、明確指導思想,分析學生現狀,把握知識系統和結構,明確教學目的要求、分析教學重點難點,通盤考慮解決重點難點的策略,安排學期教學進度。 2、備單元。 根據集體備課情況擬定單元教學計劃,掌握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材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設計教學方法等。在單元測試後,還應該對測試情況作簡要分析,同時制定補教補學措施,必要時同年級教研組可統一制定測試題進行補教補學。 每單元集體備課一次,每次有確定的中心發言人。計劃的擬定一般提前兩周進行。 同時注意:(1)單元備課必須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進行;(2)根據單元的側重點,突出單元備課的創新性、開放性,切忌一人講,大家聽,搞形式、走過場;(3)不要把集體備課演變成教案審訂,搞成「一人備課、集體定稿、分頭使用」,使教學成為「千課一面」的機械表演。 3、備重點課時 為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帶動弱校弱師的教學上水平,對每單元的重點課時非常有必要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研討時,主講人(可由骨幹教師承擔)要理清教學的環節和步驟,並就每一環節設計的理念或依據、達到什麼目的講清楚,在集體中進行討論,最後確定出最佳方案,形成教案。有條件的單位在單元備課時可組織教師執教先導課,教研組內集體聽評,進而改進教案,供其他教師參照。 語文、數學每周保證至少2課時、英語每周至少1課時的集體備課時間。其它學科的集體備課由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不作統一要求。同時各學科還應隨時隨地進行教學問題的研討與交流。 (三)個人二次備課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要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程序,確定教學結構和教具使用,科學設
㈡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集體備課
小學集體備課的方法很多。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各學校具體情況的不同變化,各校應採取適合本校情況的方法。宗網傳方案和我的經驗,我以為好多的「集體備課」實為有其言而無其行。一線教師每天都有自己的課程和作業要批。集體備課除非學校集體統一安排時間是很難實施的。
我以為合適的方法應該是:同年級同學科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最為適宜。將教材由學科組集體商議將備課任務分配給每一位教師,這位教師要提前將電子教案利用校園內網傳送給同學科組教師(同學科、同年級)。這樣得到教案的教師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閱讀和修改,並將修改後的教案上傳。每位教師都可以這樣做,不僅原創者可以得到反饋也有利於說有同學科組教師共同分享和交流。省去了形式,注重了實效。課後的「反思」更要及時錄入上傳,更有利於交流,極大的提高「集體備課」的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不要依賴網路,特別是交流階段。那樣做就失去了備課的意義,出現的問題和優缺點就無從體現。再有,這種方法也存在著不足:教師隊伍大齡化,能夠利用媒體進行交流的人不足20-30%,學校也不能對教師進行這方面的培訓,一堆電教設施利用率不高。基於以上各種原因,現如今能夠真正堅持「集體備課」的學校有多少?采訪一下教師,聽聽他們的態度,這才是研究如何進行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的第一手材料。
㈢ 淺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指同一年段、同一學科組的教師圍繞同一本教材,同一單元內容,同一課時的要點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優化課堂教學方面的內容設計、教法設計、學法設計等方面的集體備課行為。
由於新教材實施的難度非常巨大,它包括時間跨度大,內容多而復雜的問題;教學時間少而教學任務繁重的沖突;課程標准要求太高而課程教材版本多樣且與課程標准不完全配套的矛盾;探究性活動課要求高而實際條件又無法開展的矛盾;教輔資料少而教材需要理解多的矛盾等。這些新教材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惑都讓每一個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舉步維艱。可是新課改已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因此,上述困惑必須解決。而解決的其中一個特別重要方法就是強化和改善集體備課。
怎樣的集體備課才是成功有效的呢 ?我們數學老師又該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中,可以有和風細雨的述說,可以是全神貫注的傾聽,可以有短暫的沉思,也可以有面紅耳赤的爭論……要能群策群力,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聰明才智。我覺得主要應該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保證時間。我們學校還在建校初期,許多方方面面的條件還暫時跟不上,但備課組每2—3周至少應活動一次,每次至少一個小時;
2、地點、人員要相對集中,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整個備課組的智慧,尤其是在我們組中核心教師的引領作用下,促進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
3、內容要豐富,除了以往的聽、說和評課外,應重點強調以下幾點:
①突出學期備課。
新教材對於我們大部分教師而言,都是第一次接觸,其體例結構、體系、重難點、教材的特點等,即使對於已接受培訓過的老師,也是很陌生的。這就要求每一個老師必須在新學期開始之前,系統的備好全學期的教材,以便能夠充分弄清楚新課標在新教材中的體現,安排好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
②突出課後備課。以往普遍的做法是注重單元備課和課時備課,各人上課之後便一放了之。其實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新教材對所有教師而言都是第一次,即使是集體摸索出來的重難點或教法、學法等,也必須拿到課堂上去檢驗。這種到實踐中去檢驗的過程,本身就是理論的再提高、再完善。這就要求每個老師在上完該節課後立即進行課後的反思和總結,也就是進行課後備課。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將課型、知識、學生學習狀況等有機結合,以便今後更完美的上好課。
③突出備學生。盡管以往也這樣做了,但面對新教材,過去那種蜻蜓點水的做法是遠遠不夠的。新教材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便是建立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和系統的基礎之上的,時間跨度大,內容專題性強,理論要求比較高。所以,集體備課對備學生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師一定要針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層次,基礎狀況,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細致地揣摩教材,重新組合教材結構,整合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④突出教法和學法指導。新教材強調一種創新,一種探究,強調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學生學習的操作性,學習過程的參與性等。這些都和過去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教師在集體備課時對教法和學法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要超過對教學內容的研究。
⑤突出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我們的老師,大多是伴著老教材走過多年的人,過去教學的模式已在頭腦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包括我自己雖然一直教小學,但都在中高段,本學期也是第一次接觸新教材),要想適應新課改、新教材的要求,必須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在集體備課時一定要安排出一定的時間來學習新課程標准,新課程理念,接受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決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4、做法要進一步完善。集體備課中講究科學方法。備好一節課起碼要經過以下幾個環節:
①選定備課內容和該內容的主備人,定時間定地點,熟悉教材,提出問題。
主備人要提前一周將自己負責的備課內容的初稿拿出來,其它本組老師同樣要仔細研讀本課內容,給予相關意見,主備人在初稿上進行修改形成復稿。
②復稿形成後,第一次由主備人進課堂,其它本組老師聽評,主備人寫好教後反思。
③匯集集體聽評意見,其它本年級老師修改完善,二進課堂,並寫好教後反思。
④達成共識,形成成果——個性化教案,這樣就盡量使每一節課都能完美地出現在學生面前。而至始至終,備課組長應承擔好組織、收集材料,並做好相關活動記錄的責任。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對教師和學生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斷的提高,這也就勢必提高對集體備課的要求。我們就必須要做到在備前鑽研、備中交流、備後反思。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但集體的智慧永遠都是無窮的。希望我們的團隊精神能讓集體智慧得到充分的發揮,套用課標上的一句話說,就是希望不同的人在教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㈣ 的教學中存在哪些困惑
一般遇到的困惑或是困難有兩類,一個是自身的,還有一個是外界施加的。
自己專方面最大的困惑屬就是給予學生上課的「度」。每個課堂的學生都參差不齊,要掌握他們的「度」就要了解他們。
還有有時會覺得上課時間不夠用,課時會感覺嚴重不足。
還有就是要完整地備好課,對於突發事件也要冷靜地處理等等。
外界方面主要來自於學生。由於學習方式的轉變,要引導學生自主有序地學生是關鍵之一
當然,同學們的踴躍性也是一個大困惑。不能讓學生太積極而破壞課堂紀律,也不能讓課堂死氣沉沉的。
最後就是學生的自覺性。學習不是僅僅在課堂上,更是在課後。這需要學生自己的自控能力,老師在這方面最難把握。
㈤ 《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
[《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了視頻《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講座》,這個講座是由來自武漢的一個優秀教研員李光傑主講的,聽了由他多年的經驗匯聚成的這堂精品課程後,我感覺受益匪淺,並對未來的集體備課有了一個的更深入的了解.
李老師既從一個教研員的眼光看問題,又從教師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深入淺出的對大家普遍困惑的集體備課中的問題進行著重的講解,他站在學校的角度考慮,仔細分析了當今的教育形式,以及融合了眾多教研員們在現實教學工作中的思考,推斷出當今教育需要集體備課,但是在政策下發後,與之前的傳統備課有很大的出入,很多農村地區的學校很難落實下去,每逢領導調研的時候,便會喊教師死記硬背下集體備課的內容,但其精髓並不能被教師理解,因此領導不重視這項策略,就使整個集體備課很難進行下去,相信這也是很多教師的困惑,
為了解決好這一問題,李老師在講座中著重指出,集體備課,要重在」對話」,倡導三次對話,做到」三讀,三視,三議」,並對六四制教學進行了重點分析,《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
我校也接到了上級所下達的集體備課的指令,並始終以行動研究的策略來推進此項工作,大膽地將規劃目標、階段性操作付諸於行動。領導們在具體的實施中,仔細考慮其科學性與合理性的問題,要求主備教師在每次活動前,須提前鑽研教材,搜集相關信息,設計教案,列印成文,在集中討論前兩天把教案發給組內每位教師;准備好主講內容,交到備課組長處,觀後感《《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輔備教師須在活動前熟悉教材,考慮相應的教學設計,認真閱讀主備教師的教案,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在教案中作適當的調整,為組內集中交流作好充分准備,此項策略讓我也受到了很大的裨益。
我認為,在目前的形勢下,不僅要做好集體備課,還要認真書寫集體備課的教後反思。我對自己每節課的教後情況進行反思,寫出教案中可行的地方,課堂教學中成功及失敗之處,為下一輪備課活動作必要的准備,這樣就會對自己能力的提升大有幫助。同時,我積極調整教案中不適合學生實際、學生需求的環節,重新設計可行性教案,學生反響也比較好。
最後,我個人認為,為了不斷地促進教師的提高,除了可以把教師參與集體備課活動情況融入到教師工作評價中,還可以在集體備課階段性結束後進行教師年終考核,由此來激勵教師們更加努力的做好集體備課的細節,我們還可以在這學校中評出最佳備課組、先進備課個人等,相信在這種大形勢下,學校一定可以將教育事業辦的紅紅火火。
〔《集體備課的困惑和思考》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㈥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
由於新教材的實施過程難度非常巨大,其表現為:在時間的跨度上較大;內容較多存在復雜多變的問題;教學時間相對較少而教學任務繁重的沖突;課程標準的要求太高,不能夠與多樣的課程教材版本相統一最終形成與課程標准不能夠完全配套的矛盾;對探究性的活動課要求高而造成與實際條件不能合理展開的矛盾;教輔類的資料過少和教材需要理解多的矛盾等。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困惑都能夠讓每一位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處於一種舉步維艱的狀態。可是對於新課改這已經不是一種可以通過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情況。因此,上述的問題必須有待解決,然而最重要的一個解決方法就是強化和改善教師集體備課觀。
一、個人鑽研同集體討論的關系
集體的備課形式如果缺少了個人的鑽研,也就沒有進行討論的必要。如果我們只是局限於聽一位中心發言人說課,那麼集體備課就會變得名存實亡。我們只有通過全體成員的不斷努力和認真鑽研,才能夠將課本和教材有機地相聯系,真正做到心中有數,通過討論的形式才可能各抒己見,百花齊放。所以,個人鑽研的大前提為「功夫在詩外」。其實,我認為要做好鑽研,對於我們數學教師來說不是一件非常困難和棘手的事情,因為這也就相當於我們給自己布置了「作業」,並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作業」。
二、骨幹領路人同培養新教師的關系
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往往會選擇本小組中的骨幹教師,一方面是由於骨幹教師能夠整體上對內容牢固把握,另一方面是由於骨幹教師可以得到本組成員的一致信服。但是我們從培養新教師的角度發出,必須適當和必要地給新教師壓壓擔子,讓新教師作為中心的發言人進行准備工作,或者採取一種「青藍結對」的方法,然後逐步放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獲得一舉數得的機會。
三、組長與組員的關系
備課組長往往處於一種「有責無權」的尷尬境地,備課組長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調動本組成員教師的積極性,而不僅是一個人單槍匹馬地上躥下跳,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和現實的問題。我想,只要組長明確集體備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位組員的責任和義務,同樣也是每一個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在成長和學習中鍛煉自己的機會。畢竟在備課這個大集體中,集體智慧是可以進行優勢互補的,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對於年輕教師而言,應該多爭取這樣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不但能夠提高自身的備課水平,而且更加有助於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只要你課上得好了,便會走到哪裡都是響當當的,將市縣級的優質課件比賽輕而易舉地拿下,隨之而來的就是參與選優的優先權。
那麼,我們怎樣做才算是在集體備課中獲得成功呢?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來說,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呢?那麼,我認為需要每一位教師的全身參與,我們可以在集體備課中,聆聽和風細雨般的述說,也可以認真地傾聽,對於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短暫地沉思,甚至於對不同觀點和意見採取爭論的形式,哪怕是爭論得面紅耳赤……在集體備課中要做到能群策群力,將每一位教師的聰明才智都充分地發揮出來,我覺得我們還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時間。現在我們學校還處於一個建校初級階段,存在許多的問題,部分條件還暫時跟不上,但備課組在制訂時間的問題上要確保2~3周應組織活動一次,每一次的集體備課時間應該保證為一個小時。
2.地點、人員要相對集中。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充分地將集體備課成員組的大智慧發揮出來,尤其是在集體備課組核心教師的引領作用下,多多促進年輕教師快速地成長。
3.內容上要做到豐富多彩。除了以往形式下的聽課、說課、評課三原則外,我們還應重點強調以下幾點:
(1)突出學期備課。新教材對我們大部分教師而言,都是第一次接觸,對於知識體系的重難點我們都會感到陌生。這要求教師全面系統地掌握教材內容,做出整個學習的教學計劃。
(2)復稿在形成之後,主備人進課堂,本組其他教師聽、評,然後主備人寫好教後反思。
(3)將集體聽評的意見匯集,本年級的教師共同參與修改完善,二進課堂,並要求做好教後的反思工作。
(4)達成共識,形成成果,個性化教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每一節課上好,還要完美地呈現。
備課組長應該承擔好組織和收集材料的工作,盡職盡責地把與其相關活動的記錄做好。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對教師和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要求都不斷提高,這也勢必會對集體備課做出更高的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做到備前鑽研、備中交流、備後反思。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但是集體的智慧永遠都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