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竹斗笠怎麼安裝
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專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屬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的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又叫笠帽。俗語稱之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一般用竹子編制。
斗笠,又名箬笠。「楚謂竹皮曰箬」(《說文》),即以竹皮編織的斗笠。「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唐·張志和《漁父》)。有的斗笠,以葵葉鋪陳笠蓋,因而稱之為葵笠。有的則以筍殼夾於竹篾中,「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唐·高適《漁父歌》)。
傳說舜的父親曾放火想把舜燒死,幸好舜將隨身攜帶的斗笠當作翅膀一樣搧動,才安然逃離火場。真是難以想像,一個即將繼承王位的人,是怎樣一邊心懷著國家大事一邊忙亂地煽動著一頂斗笠逃亡而去。
在農業未沒落以前,很多婦女即以編斗笠為副業,以示自己不是無用的人。如今斗笠已經罕見了,說明婦女們找到了其它的方式表達自己。
㈡ 斗笠的詩歌作品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
走到哪裡,你都是故鄉的一朵蘑菇,
娘在夢里也能看見你不斜的身影。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編進的鳥鳴。
走到哪裡,你都能聽到來自故鄉的聲音,
靜靜的夜晚,鳥鳴會滑進你的夢境。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讓這片故鄉的熱土靠近你的心胸。
走到哪裡,你都能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
即使寒流侵襲的冬夜,你也會感到春意融融。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讓這朵故鄉的花兒伴你在鬧市穿行。
走到哪裡,你都能聞到故鄉的芬芳,
讓這泥土的芳香拍打城裡的每扇窗欞。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你便把一輪月亮戴在頭頂。
(本文入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選讀課文第2課) 王宜振,(1946— ),男,漢,山東省東平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1966年中學畢業,1968年回鄉勞動。1970年在陝西黃龍縣當教師。後又任公社黨委文書、縣委宣傳部幹事,1978年調《陝西少年》雜志社當編輯,現任該刊(已改名為《少年月刊》)主編。
先後出版有《笛王的故事》、《中國彩色童話》、《21世紀校園朗誦詩》、《21世紀校園抒情詩》等著作二十餘部。
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等。出版有兒歌集《搖籃里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等。王宜振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兒童詩詩人,近30年來,他為廣大少年兒童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詩作,其作品多次獲全國大獎並被收入多種版本的中小學語文和語文閱讀教材。他是繼柯岩、金波等詩人之後中國當代兒童詩的第三座藝術高峰,被兒童文學評論界譽為「西北的笛王」和「兒童詩的重鎮」。王宜振的兒童詩創作大體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創作初始期,即上世紀70年代;第二個時期是80年代,這是他的兒童詩取得重要成績的時期,代表作是詩集《秋風娃娃》;第三個時期是90年代至今,這一時期其兒童詩創作走向藝術成熟,代表性詩集是《笛王的故事》。2002年底,湖北少兒社出版了王宜振的《21世紀校園朗誦詩》,這部詩集以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思想品位引起了社會的極大反響,贏得了廣大讀者的歡迎,第一版發行量就突破了10000冊,在近年來兒童文學原創圖書出版發行低迷,特別是兒童詩出版發行幾乎缺席的情況下,它確實值得關注。有評論認為這是王宜振新世紀藝術探索的重要標志,也是近幾年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重要收獲。《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圖書商報》等媒體也發表了一些相關的評介文章予以肯定。2003年,湖北少兒社又出版了《21世紀校園朗誦詩》的姊妹集《21世紀校園抒情詩》,它匯集了詩人王宜振少兒抒情詩新作,其藝術質量頗高,對中國兒童詩創作將產生重大影響,出版後也可能引發兒童詩歌界對當代兒童詩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等問題的思考。該書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青團中央聯合向社會推薦的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圖書。
在國內《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等全國一百餘家刊物發表詩歌二千餘首、童話五十餘萬字。先後獲中國圖書獎、中國作協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文化部蒲公英獎、共青團「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優秀少兒圖書一等獎、冰心圖書獎、陝西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十餘項文學和圖書大獎。 《斗笠》這首詩並不長,只有五節二十行。它的內容也並不復雜,寫了兒子在離開家鄉的時刻,母親沒有什麼好禮物相送,只吩咐兒子戴上一頂斗笠。然後,由斗笠生發開去,把故土情思和母愛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一位母親崇高而偉大的胸懷,展現了一位母親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一節,寫戴上斗笠的孩子就是故鄉的一朵蘑菇。這一節,以「孩子」這一親切的字眼開頭,打開了作者情感的閘門,再以一個祈使句「戴上這頂斗笠吧」,把母親那份真摯的愛流瀉了出來。為什麼要送給孩子一頂斗笠呢?這得從斗笠這一意象談起,斗笠是農村一種遮陽避雨的工具,具有濃郁的故鄉氣息,是寄託故鄉情感的最好載體。戴上斗笠,就是戴上了家鄉。由斗笠這一意象,作者又衍生了一個意象,那就是蘑菇。把孩子比作蘑菇,這不僅有形體上的喻意,更有情感上的喻意。試想,戴上斗笠的孩子遠望卻也像蘑菇,但作者用意更深的並非如此。「蘑菇」是家鄉之物,是母親極為親切的食物,也是母親情感的載體。母親只要看到蘑菇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或者,思念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用蘑菇來消解。從這兩層意義上來說沒有比「蘑菇」更好的載體了。另外,這一節中的「不斜的身影」是母親對孩子殷切的期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因為,孩子只要戴上斗笠,就不會忘了故鄉,不會忘了故鄉人那淳樸、正直的品性。
第二小節,寫斗笠里編進了鳥鳴,是來自故鄉的聲音。「鳥鳴」這意象值得玩味。「鳥鳴」實際上是指母親對孩子的囑咐、叮嚀。那麼作者為什麼選取「鳥鳴」這個載體呢?因為鳥是可以自由飛翔的,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無論隨時隨地,孩子都會聽到,而且,鳥的鳴叫本身就是美的,所以母親說那是故鄉的聲音。這種聲音在靜靜的夜晚,會「滑」進孩子的夢境。詩中的一個「滑」字,把母親那份輕輕的囑咐與叮嚀所包蘊的愛意寫得靈動而圓潤。
第三小節,寫了斗笠是一片故鄉的熱土。這一小節作者把斗笠比作故鄉的熱土,是因為斗笠由竹編制而成,而竹植根於家鄉的熱土,戴上斗笠就等於把故鄉的熱土靠近心胸。值得玩味的是這一節中的一個「采」字。「溫暖」是一種感覺,它無形無體,而「采」是一個實體的動作,它的對象也應該是實體。「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的句式看起來有悖常理,但細一想卻入情入理。試想,故鄉的「溫暖」因為無形無體,所以才會彌漫天地,你可以隨手抓一把,抓到的就是故鄉的一片溫暖。你必定要「采」,因為溫暖是看不見的,只有當你心中有故鄉,你有思鄉的行動時,你才能「採到」。這是王宜振最擅長的「抽象化的具象」手法。
第四小節,寫斗笠是一朵花。「花兒」這意象的出現,是故鄉的代名詞。花兒帶著故鄉的泥土芳香,是一種鄉村芬芳而醇厚的美。母親以花來喻故鄉,是想告訴自己的孩子:家鄉是最美的,無論你穿過怎樣的鬧市區,看到怎樣讓你眼花繚亂的東西,都沒有家鄉美。那芳香的泥土氣息,永遠拍打著孩子的窗欞,拍打著遊子的心。詩至這一節,情感已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因為母親的愛已直達遊子的心。
第五節,寫斗笠是一輪明月。作者在這一節中以「月亮」取喻,無疑是向讀者展示主題。因為「月亮」有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是中國人思鄉的載體。這從「路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等詩詞中可以窺見。月亮作為斗笠的喻體,是孩子思念母親,思念家鄉的解渴之物,亦是母親對孩子的希望。「娘心尖的一點亮」這個句子就是母親把斗笠比喻成月亮的原因。而就是這點亮成為「燈」,成為「一盞不息燈」。由「斗笠」衍生出的「月亮」這個載體,再由「月亮」衍生出「燈」這個載體,詩句至此戛然。「一盞不息的燈」到底有著怎樣的情感寄託呢?是母親對孩子的思念之燈,希望之燈,還是孩子對母親、對家鄉的思念之燈,抑或是孩子人生之路上的指引之燈,無論是什麼,這盞燈都是「不息」的。詩在這一節,情感已達極致,主題也清晰可見,而且成為永恆。
這首詩有如下特點:
1、結構整飭,韻律和諧。全詩五小節,每節都是四行兩句,而且每節的第一句都相同。前四節,從結構上來說更是相似,只是最後一節略有不同,這或許是為了突出主題而特意設置。另外,這首詩韻律和諧,每節都是偶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
2、構思奇特,取喻新穎。全詩為了表達故鄉情節以及母愛這個主題,借斗笠這個載體,繼而衍生了一系列的小載體,如,蘑菇、鳥鳴、熱土、花兒、月亮、燈等,這些新穎而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喻體對於主題的表現起到了很好的彰顯作用。
3、語言朴實,情感真摯。這首詩歌的語言朴實,但在朴實中卻孕蘊著作者對故鄉深深的愛,以及對母親那偉大的愛的歌頌。整首詩真情在流淌,讀者彷彿置身於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孩子的叮嚀與囑咐中,亦置身於遠行的孩子在夢里囈語著母親臨別的叮嚀與囑咐中。
總之,這首詩是用真情寫成,是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這對於初學寫詩者無疑是一個指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㈢ 《斗笠》這首詩寫的是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
《斗笠》這首詩寫的是兒子將要離開家鄉去遠方,母親在送別兒子的時候,沒有送什麼好的禮物,只是叫兒子帶上斗笠,然後以斗笠為引子,用故鄉的蘑菇、鳥鳴、熱土、花兒和月亮為載體,彰顯出了作者對故鄉和母親的深情,表達了作者然對故鄉的依依不捨,對母親偉大胸懷和境界的歌頌。
《斗笠》原文: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
走到哪裡,你都是故鄉的一朵蘑菇,
娘在夢里也能看見你不斜的身影。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編進的鳥鳴。
走到哪裡,你都能聽到來自故鄉的聲音,
靜靜的夜晚,鳥鳴會滑進你的夢境。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讓這片故鄉的熱土靠近你的心胸。
走到哪裡,你都能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
即使寒流侵襲的冬夜,你也會感到春意融融。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讓這朵故鄉的花兒伴你在鬧市穿行,
走到哪裡,你都能聞到故鄉的芬芳,
讓這泥土的芳香拍打城裡的每扇窗欞。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你便把一輪月亮戴在頭頂。
孩子,它可是娘心尖的一點亮呀,
讓它亮在你的頭頂,成為一盞不息的燈。
小結全詩:
這是一頂含著母愛的斗笠,帶上它,孩子在異鄉能夠聽到鳥鳴、感到春意融融、聞到故鄉的芬芳、望見一盞不息的燈,其實這都是來自母親的愛。
這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朴實。但在朴實中卻蘊含著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對母愛的歌頌。整首詩真情在流淌,讀者彷彿置身於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孩子的敦敦叮囑,而在遠方的孩子在夢中望著母親臨別身影。
作者簡介:
王宜振,男作家,1946年生,山東省東平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在國內《人民日報》、《人民文學》、《詩刊》等全國一百餘家刊物發表詩歌二千餘首、童話五十餘萬字。現任該刊(已改名為《少年月刊》)主編。
㈣ . 簡答題斗笠式刀庫換刀過程中,主軸錐孔中刀柄的抓刀是怎樣實現的拔刀和插刀
首先要經常清理主軸套筒、計劃周期對刀庫中的刀具進行清潔
㈤ 斗笠 根據課文續寫詩歌一小節
隨著歲月的流逝抄
慢慢拉襲長了斗笠和地面的距離
於是,我把斗笠掛在犁耙上
用它來耕耘肥沃的土地
有時也用它來遮掩
男女傳情遞愛的秘密
浸透了陽光和雨露的氣息
戴著象枝碩大的蘑菇
倒置象顆巨大的鑽石
若用食指頂著笠兜
旋轉如同帶片的唱機
它唱出了農家的酸甜苦辣
它唱出了個人的經歷記
我曾戴著斗笠
在麥地里拾穗
在牛背上吹笛
在棉田裡鋤草
在湖塘里捉魚
在稻田裡插秧
在防洪區築堤
我曾用斗笠
兜滿紫色的桑葚
熟透的桃李
坐在樹陰下
品嘗清香與甜蜜
我也曾戴著破爛斗笠
裝扮「張嘎子」
演過惡作劇
也曾將它戴在稻草人的頭上
用它來嚇唬谷地里的麻雀
瓜田裡的鼠雞
㈥ 五年級課文斗笠的主要內容
是中心思想吧
這首詩以斗笠作為象徵,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殷切期望,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贊美之情
㈦ 斗笠 閱讀答案
斗笠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
走到哪裡,你都是故鄉的一朵蘑菇,
娘在夢里也能看見你不斜的身影。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編進的鳥鳴。
走到哪裡,你都能聽到來自故鄉的聲音,
靜靜的夜晚,鳥鳴會滑進你的夢境。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讓這片故鄉的熱土靠近你的心胸。
走到哪裡,你都能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
即使寒流侵襲的冬夜,你也會感到春意融融。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讓這朵故鄉的花兒伴你在鬧市穿行。
走到哪裡,你都能聞到故鄉的芬芳,
讓這泥土的芳香拍打城裡的每扇窗欞。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你便把一輪月亮戴在頭頂。
孩子,它可是娘心尖的一點亮呀,
讓它亮在你的頭頂,成為一盞不息的燈。
1.為什麼說「戴上這頂斗笠吧,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
2.你怎樣理解「讓它亮在你的頭頂,成為一盞不息的燈」。
3.這首詩歌表達一位母親對即將離家的孩子的 。
4.讀完這首詩歌,你會想起哪首詩或哪首歌?寫下幾句。
5.你來試著補寫一小節詩句吧!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
走在哪裡,你都
1.因為這頂斗笠中印刻著「孩子」對故鄉的所有一切並牢記在心裡。
2.母親的愛是一盞燈,是一份無窮的力量,會幫「孩子」照亮前程,幫助「孩子」戰勝人生道理上的挫折與困難。
3.殷殷囑托
4.提示:《遊子吟》《燭光里的媽媽》等。
5.讓故鄉的甘泉滋潤你乾渴的喉嚨,
感受到故鄉的一絲清涼,
讓這甜甜的故鄉水伴你走四方。
(答案不唯一,意思對即可)
㈧ 舞蹈用的斗笠怎樣裝飾
用白色的紗從斗笠上垂下來 就像古裝電視劇裡面的戴斗笠的蒙面俠一樣 切記這是舞蹈 紗一定要薄 看的時候要大致能看清你的臉
㈨ 《斗笠》這首詩的節意
《斗笠》這首詩並不長,只有五節二十行。它的內容也並不復雜,寫了兒子在離開家鄉的時刻,母親沒有什麼好禮物相送,只吩咐兒子戴上一頂斗笠。然後,由斗笠生發開去,把故土情思和母愛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一位母親崇高而偉大的胸懷,展現了一位母親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一節,寫戴上斗笠的孩子就是故鄉的一朵蘑菇。這一節,以「孩子」這一親切的字眼開頭,打開了作者情感的閘門,再以一個祈使句「戴上這頂斗笠吧」,把母親那份真摯的愛流瀉了出來。為什麼要送給孩子一頂斗笠呢?這得從斗笠這一意象談起,斗笠是農村一種遮陽避雨的工具,具有濃郁的故鄉氣息,是寄託故鄉情感的最好載體。戴上斗笠,就是戴上了家鄉。由斗笠這一意象,作者又衍生了一個意象,那就是蘑菇。把孩子比作蘑菇,這不僅有形體上的喻意,更有情感上的喻意。試想,戴上斗笠的孩子遠望卻也像蘑菇,但作者用意更深的並非如此。「蘑菇」是家鄉之物,是母親極為親切的食物,也是母親情感的載體。母親只要看到蘑菇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或者,思念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用蘑菇來消解。從這兩層意義上來說沒有比「蘑菇」更好的載體了。另外,這一節中的「不斜的身影」是母親對孩子殷切的期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因為,孩子只要戴上斗笠,就不會忘了故鄉,不會忘了故鄉人那淳樸、正直的品性。
第二小節,寫斗笠里編進了鳥鳴,是來自故鄉的聲音。「鳥鳴」這意象值得玩味。「鳥鳴」實際上是指母親對孩子的囑咐、叮嚀。那麼作者為什麼選取「鳥鳴」這個載體呢?因為鳥是可以自由飛翔的,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無論隨時隨地,孩子都會聽到,而且,鳥的鳴叫本身就是美的,所以母親說那是故鄉的聲音。這種聲音在靜靜的夜晚,會「滑」進孩子的夢境。詩中的一個「滑」字,把母親那份輕輕的囑咐與叮嚀所包蘊的愛意寫得靈動而圓潤。
第三小節,寫了斗笠是一片故鄉的熱土。這一小節作者把斗笠比作故鄉的熱土,是因為斗笠由竹編制而成,而竹植根於家鄉的熱土,戴上斗笠就等於把故鄉的熱土靠近心胸。值得玩味的是這一節中的一個「采」字。「溫暖」是一種感覺,它無形無體,而「采」是一個實體的動作,它的對象也應該是實體。「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的句式看起來有悖常理,但細一想卻入情入理。試想,故鄉的「溫暖」因為無形無體,所以才會彌漫天地,你可以隨手抓一把,抓到的就是故鄉的一片溫暖。你必定要「采」,因為溫暖是看不見的,只有當你心中有故鄉,你有思鄉的行動時,你才能「採到」。這是王宜振最擅長的「抽象化的具象」手法。
第四小節,寫斗笠是一朵花。「花兒」這意象的出現,是故鄉的代名詞。花兒帶著故鄉的泥土芳香,是一種鄉村芬芳而醇厚的美。母親以花來喻故鄉,是想告訴自己的孩子:家鄉是最美的,無論你穿過怎樣的鬧市區,看到怎樣讓你眼花繚亂的東西,都沒有家鄉美。那芳香的泥土氣息,永遠拍打著孩子的窗欞,拍打著遊子的心。詩至這一節,情感已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因為母親的愛已直達遊子的心。
第五節,寫斗笠是一輪明月。作者在這一節中以「月亮」取喻,無疑是向讀者展示主題。因為「月亮」有著濃郁 的文化氣息,是中國人思鄉的載體。這從「路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等詩詞中可以窺見。月亮作為斗笠的喻體,是孩子思念母親,思念家鄉的解渴之物,亦是母親對孩子的希望。「娘心尖的一點亮」這個句子就是母親把斗笠比喻成月亮的原因。而就是這點亮成為「燈」,成為「一盞不息燈」。由「斗笠」衍生出的「月亮」這個載體,再由「月亮」衍生出「燈」這個載體,詩句至此戛然。「一盞不息的燈」到底有著怎樣的情感寄託呢?是母親對孩子的思念之燈,希望之燈,還是孩子對母親、對家鄉的思念之燈,抑或是孩子人生之路上的指引之燈,無論是什麼,這盞燈都是「不息」的。詩在這一節,情感已達極致,主題也清晰可見,而且成為永恆。
㈩ 斗笠全詩圍繞什麼,描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的情感。
王宜振,1946年生,山東省東平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出版《秋風娃娃》、《獻給少男少女的詩》、《少先隊之歌》、《笛王的故事》、《綠太陽》、《21世紀校園朗誦詩》等著作多部。曾獲陝西省蓓蕾文學藝術獎、共青團「五個一工程獎」、陝西省「五個一工程獎」、第五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一等獎、第六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二等獎、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六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斗笠》是王宜振的一首情感之作,被收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選讀課文。《斗笠》這首詩並不長,只有五節二十行。它的內容也並不復雜,寫了兒子在離開家鄉的時刻,母親沒有什麼好禮物相送,只吩咐兒子戴上一頂斗笠。然後,由斗笠生發開去,把故土情思和母愛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一位母親崇高而偉大的胸懷,展現了一位母親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一節,寫戴上斗笠的孩子就是故鄉的一朵蘑菇。這一節,以「孩子」這一親切的字眼開頭,打開了作者情感的閘門,再以一個祈使句「戴上這頂斗笠吧」,把母親那份真摯的愛流瀉了出來。為什麼要送給孩子一頂斗笠呢?這得從斗笠這一意象談起,斗笠是農村一種遮陽避雨的工具,具有濃郁的故鄉氣息,是寄託故鄉情感的最好載體。戴上斗笠,就是戴上了家鄉。由斗笠這一意象,作者又衍生了一個意象,那就是蘑菇。把孩子比作蘑菇,這不僅有形體上的喻意,更有情感上的喻意。試想,戴上斗笠的孩子遠望卻也像蘑菇,但作者用意更深的並非如此。「蘑菇」是家鄉之物,是母親極為親切的食物,也是母親情感的載體。母親只要看到蘑菇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或者,思念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用蘑菇來消解。從這兩層意義上來說沒有比「蘑菇」更好的載體了。另外,這一節中的「不斜的身影」是母親對孩子殷切的期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因為,孩子只要戴上斗笠,就不會忘了故鄉,不會忘了故鄉人那淳樸、正直的品性。
第二小節,寫斗笠里編進了鳥鳴,是來自故鄉的聲音。「鳥鳴」這意象值得玩味。「鳥鳴」實際上是指母親對孩子的囑咐、叮嚀。那麼作者為什麼選取「鳥鳴」這個載體呢?因為鳥是可以自由飛翔的,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無論隨時隨地,孩子都會聽到,而且,鳥的鳴叫本身就是美的,所以母親說那是故鄉的聲音。這種聲音在靜靜的夜晚,會「滑」進孩子的夢境。詩中的一個「滑」字,把母親那份輕輕的囑咐與叮嚀所包蘊的愛意寫得靈動而圓潤。
第三小節,寫了斗笠是一片故鄉的熱土。這一小節作者把斗笠比作故鄉的熱土,是因為斗笠由竹編制而成,而竹植根於家鄉的熱土,戴上斗笠就等於把故鄉的熱土靠近心胸。值得玩味的是這一節中的一個「采」字。「溫暖」是一種感覺,它無形無體,而「采」是一個實體的動作,它的對象也應該是實體。「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的句式看起來有悖常理,但細一想卻入情入理。試想,故鄉的「溫暖」因為無形無體,所以才會彌漫天地,你可以隨手抓一把,抓到的就是故鄉的一片溫暖。你必定要「采」,因為溫暖是看不見的,只有當你心中有故鄉,你有思鄉的行動時,你才能「採到」。這是王宜振最擅長的「抽象化的具象」手法。
第四小節,寫斗笠是一朵花。「花兒」這意象的出現,是故鄉的代名詞。花兒帶著故鄉的泥土芳香,是一種鄉村芬芳而醇厚的美。母親以花來喻故鄉,是想告訴自己的孩子:家鄉是最美的,無論你穿過怎樣的鬧市區,看到怎樣讓你眼花繚亂的東西,都沒有家鄉美。那芳香的泥土氣息,永遠拍打著孩子的窗欞,拍打著遊子的心。詩至這一節,情感已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因為母親的愛已直達遊子的心。
第五節,寫斗笠是一輪明月。作者在這一節中以「月亮」取喻,無疑是向讀者展示主題。因為「月亮」有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是中國人思鄉的載體。這從「路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等詩詞中可以窺見。月亮作為斗笠的喻體,是孩子思念母親,思念家鄉的解渴之物,亦是母親對孩子的希望。「娘心尖的一點亮」這個句子就是母親把斗笠比喻成月亮的原因。而就是這點亮成為「燈」,成為「一盞不息燈」。由「斗笠」衍生出的「月亮」這個載體,再由「月亮」衍生出「燈」這個載體,詩句至此戛然。「一盞不息的燈」到底有著怎樣的情感寄託呢?是母親對孩子的思念之燈,希望之燈,還是孩子對母親、對家鄉的思念之燈,抑或是孩子人生之路上的指引之燈,無論是什麼,這盞燈都是「不息」的。詩在這一節,情感已達極致,主題也清晰可見,而且成為永恆。
縱觀王宜振的《斗笠》這首詩,我認為有如下特點:
1.結構整飭,韻律和諧。全詩五小節,每節都是四行兩句,而且每節的第一句都相同。前四節,從結構上來說更是相似,只是最後一節略有不同,這或許是為了突出主題而特意設置。另外,這首詩韻律和諧,每節都是偶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
2.構思奇特,取喻新穎。全詩為了表達故鄉情節以及母愛這個主題,借斗笠這個載體,繼而衍生了一系列的小載體,如,蘑菇、鳥鳴、熱土、花兒、月亮、燈等,這些新穎而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喻體對於主題的表現起到了很好的彰顯作用。
3.語言朴實,情感真摯。這首詩歌的語言朴實,但在朴實中卻孕蘊著作者對故鄉深深的愛,以及對母親那偉大的愛的歌頌。整首詩真情在流淌,讀者彷彿置身於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孩子的叮嚀與囑咐中,亦置身於遠行的孩子在夢里囈語著母親臨別的叮嚀與囑咐中。
總之,這首詩是用真情寫成,是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這對於初學寫詩者無疑是一個指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附:王宜振的《斗笠》一詩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走到哪裡,你都是故鄉的一朵蘑菇/娘在夢里也能看見你不斜的身影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斗笠里有我編進的鳥鳴/走到哪裡,你都能聽到來自故鄉的聲音/靜靜的夜晚,鳥鳴會滑進你的夢境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讓這片故鄉的熱土靠近你的心胸/走到哪裡,你都能採到來自故鄉的溫暖/即使寒流侵襲的冬夜,你也會感到春意融融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讓這朵故鄉的花兒伴你在鬧市穿行/走到哪裡,你都能聞到故鄉的芬芳/讓這泥土的芳香拍打著城裡的每扇窗欞
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你便把一輪月亮戴在頭頂/孩子,它可是娘心尖上的一點亮呀/讓它亮在你的頭頂,成為一盞不息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