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找一篇關於小學三年級環境教育的教案,有的幫個忙啦~~
小學環境教育課教案——垃 圾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2、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像能力。
3、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二、活動准備:
1、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說環境的變化,並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三、課前准備:
1、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粘貼好)。
2、錄象帶。
3、地球圖片、文字、雙面膠帶、鋼筆。
4、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
活動過程:
一、計算導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怎麼樣?
1、出示題目:
某市約有180000戶家庭,如果每戶家庭每天產生1千克的垃圾,那麼1天之內,這個市會有
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計算,每個月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計算,海寧市每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日 180000千克 180噸
月 5400000千克 5400噸
年 65700000千克 65700噸
3、「看了上面的數據,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4、「我們剛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內家庭產生的垃圾量,這個是不是最終的數據呢?為什麼?(加上賓館、飯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廠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這個數字)某市就有那麼多的垃圾,那麼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有沒有信心挑戰這個難題?」
二、觀看錄象 : (看一看)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某市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中去看看某市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1、學生觀看錄象。
2、「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某市正在爭創省級文明城市,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響某市的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已經產生的垃圾?能接受嗎?」
三、研究方案: (寫一寫)
1、學生研究,教師巡迴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提要求。
交流建議:
(1)、其他小組在匯報方案時,所有的同學都要做個文明的小聽眾。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同一小組的成員要補充的話,請等這位同學匯報完再發言。
(2)、如果你們組的方案和前面小組的方案相同或類似,那麼你就不必在重復。
3、隨機補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一、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二、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葯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近日向社會公布了處理城市垃圾的國家行動方案。這個方案規定:今後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並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電。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辦法:連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開發環保產品,以取代傳統的紙杯、紙碟、飯盒。前不久,波蘭一家麵粉廠的廠主維索茨基想出了製造能吃得下肚的環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麥剩下的麩子壓製成各種大小杯碟和碗具,適合旅行野餐或開生日會。人們可以在餐後將這些環保杯
四、聯系實際: (說一說)
「讓我們為同學們這些創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國際上還沒有採用的話,你還可以申請專利!除了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這些處理垃圾的辦法外,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呢?」
1、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評價。
五、活動延伸: (試一試)[機 動]
「剛才我們的同學都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但是光靠我們班的同學,畢竟力量有限。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麼辦法能使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去?(宣傳)你們想怎麼宣傳?(指名說)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發揮集體的智慧,把想宣傳的內容寫下來,好嗎?」
六、活動小結
② 誰有三年級環境教育教案,急求!(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認識小朋友的家 2、它們住在哪裡 。。。。。
三年級環境教育
教案設計
課例名稱
它們住在哪裡
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對象
3年級
執教者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首先通過「鉛筆鉛筆轉起來」的猜謎游戲形式呈現,將大家都興趣吸引到小動物身上來,讓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動物,引導學生嘗試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問題;然後以「圈出隱藏在圖中的小動物」這種活動形式激趣,大大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接著設計了一個「環保小講座」,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小動物為了適應環境能改變自身顏色的知識;
;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動物常識,初步了解動物變色與環境的關系,知道動物為了適應環境,會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了解一些動物適應環境的事實。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用多種方法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環境。能用簡單的器材做模擬動物生活環境的實驗,並堅持觀察動物和環境的關系。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知識,知道動物與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喜歡動物、願意和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小動物的重要性。
學習重點:
了解動物生活與環境的關系。
學習難點:
知道動物都生活在它適應的環境里。
三、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在進行本活動教學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一段時間,親自在易於發現身邊動物的地方觀察各種各樣的動物,或搜集各種動物的圖片或繪制一些動物的圖片(這些圖片,是為課上交流時出示給同學們觀察和了解用的)。
四、教學環境及資源准備
教學之前用網路在網上搜索小動物的相關教學材料,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准備好知識講座內容、搜集一些動物適應環境而改變膚色的圖片,製作成課件准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
「鉛筆鉛筆轉起來」的猜謎游戲(課件出示)
(一)、老師出謎,學生猜
1、肚子里沒有一點學問,可開口閉口喊知道,瞧瞧這個小傢伙,實在是無知又驕傲。(打一飛行動物)
2、渾身是盔甲,走路橫著來,高舉兩把剪,張牙又舞爪。(打一水中動物)
3、活動地盤在牆壁,專門收拾飛蚊蟲,尾段無礙會再生,醫學名稱是守宮。(打一陸上動物)
4、似鳥又非鳥,有翅身無毛,一臉丑模樣,專愛夜遊遨。(打一空中動物)
5、錐子尾,橄欖頭,最愛最愛頭尾殼內收,走起路來慢悠悠,有誰比他更長壽?(打一水中動物)
6、個子雖不大,渾身是武器,見敵縮成團,看你奈我何。(打一陸上動物)
7、全身片片銀甲亮,看看神氣又威武,有翅寸步飛不起,無腳五湖四海行(打一水中動物)
(二)學生們自己說說知道的謎語,孩子們互相猜。
活動二:
火眼金睛——圈出藏在途中的小動物
將課本中的圖片,以及網上搜集的圖片做成幻燈片,讓學生上台指出小動物的藏身之所。
蟾蜍 變色龍 竹節蟲 蝦蟹 枯葉蝶
海蟑螂 章魚 烏賊 變色鳥 變色蛇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很多動物能隨周圍的環境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
活動三:
(一)環保知識小講座
1、介紹鰩,常常棲息在海底,體色同海底相似,因而我的敵人就很難發現我。
2、枯葉蝶,能夠隨著環境色澤的變化而不斷變換顏色。
3、蜥蜴,無論走到哪兒,顏色都能很快地變得和周圍環境變得相似。
4、尺蠖,形態接近於樹干,可以迷惑它的天敵,也可以隨環境改變自己的顏色。
(二)學生互相說說了解到變色動物知識。
(三)觀看會變色的海洋生物視頻
活動四:
1、猜一猜:
知道了這么多小動物變色的知識,你是不是還想了解這些動物都住在哪兒呀?猜一猜,我們校園里哪些地方有小動物生活呢?
2、小組討論:為了觀察小動物住在哪兒,我們應到哪兒考察?考察什麼呢?我們要做哪些准備?應注意哪些問題呢?(引導學生從工具准備,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注意事項三個方面思考。)
教師小結:
六、教學總結
三年級環境教育
教案設計
課例名稱
他們住在哪裡
課時
第2課時
教學對象
3年級
執教者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時,教材專門設計了一個孩子們的活動:動手調查或親自觀察,校園里那些地方有小動物生活,並讓學生著手做好記錄,做成動物檔案。教材不僅顧及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活動豐富,而且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行得出結果,這樣能較好的達到關注動物,關注周圍任何生命,關注動物與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動物住所與生活習性的關系,知道動物都生活在它適應的環境里,不同的環境生活著不同的動物。培養學生實實踐動手能力,及團結協作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夠小組內制定觀察計劃,能小組合作完成觀察任務。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知識,知道動物與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喜歡動物、願意和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小動物的重要性。
學習重點:
了解動物變色與環境的關系。
學習難點:
初步知道動物都生活在它適應的環境里,而且不惜改變身體顏色來適應環境。
三、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在進行本活動教學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一段時間,親自在易於發現身邊動物的地方觀察各種各樣的動物,或搜集各種動物的圖片或繪制一些動物的圖片(這些圖片,是為課上交流時出示給同學們觀察和了解用的)。
四、教學環境及資源准備
然後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網路搜索關的視頻,課堂放給學生觀看,加深印象。通過網路在網上搜索一些關於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做成PPT課堂給同學們演示,給學生了解的直觀感受。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我們知道,家是個溫馨幸福的港灣,其實不只我們人類有家,小動物們也有家。無論在哪裡,都能發現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住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找一找,看看它們都住在什麼地方。(板書課題)
二.討論探究活動計劃。
(1)繼續小組討論:為了觀察小動物住在哪兒,我們應到哪兒考察?考察什麼呢?我們要做哪些准備?應注意哪些問題呢?(引導學生從工具准備,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注意事項三個方面思考。)
(2)小結觀察准備及應注意的問題。(課件展示)
熱身准備:
①、商議考察活動的內容
②、明確考察活動的目的
③、選擇考察活動的地點和路線
④、推選好組長,分好工
⑤、准備好活動需要的東西
活動提示:
①、選一個有能力的人當組長,其他同學服從指揮
②、考察活動時,要輕聲慢步,不要打擾小動物生活
(3)指導做觀察記錄的方法。(制定並填好觀察記錄表)
三.小組活動:觀察小動物都住在什麼地方。
(課外小組觀察探究,填好觀察記錄表)
活動材料:透明玻璃瓶、鏟子、放大鏡……
四.交流觀察結果,製作動物小檔案。
(1)小組匯報:我們觀察了……動物的「家」,它的「家」在……,它的「家」周圍是……,它的「家」的特點是……,我們還觀察了……。(課件展示給學生一個描述的句式,幫助學生把表格上的內容變成有條理的描述性語言。)
(2)比較:這些小動物住的地方相同嗎?形狀相同嗎?建造材料相同嗎?都有哪些成員?
(3)交流總結 :(課件展示)小動物的「家」也就是它們的棲息地,是它們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雖然不同的動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隱蔽性的特點。
(4)小組合作製作動物小檔案:
小檔案:
動物名稱:
家庭住址:
家的形狀:
建造材料:
家庭成員:
(5)小結: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住所,不同生活生活住所,與它們的生活習性緊密相關。
五.課外拓展:收集動物們充滿智慧的生活方式把那個匯編成冊,給身邊人閱讀。
板書設計:
2、它們住在哪兒
所有的動物都有一個自己的住所,不同的住所,與它們的生活習性相關。
③ 誰有小學五、三年級環境教育 教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2、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像能力。
3、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二、活動准備:
1、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說環境的變化,並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三、課前准備:
1、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粘貼好)。
2、錄象帶。
3、地球圖片、文字、雙面膠帶、鋼筆。
4、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
活動過程:
一、計算導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怎麼樣?
1、出示題目:
某市約有180000戶家庭,如果每戶家庭每天產生1千克的垃圾,那麼1天之內,這個市會有
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計算,每個月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計算,海寧市每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日 180000千克 180噸
月 5400000千克 5400噸
年 65700000千克 65700噸
3、「看了上面的數據,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4、「我們剛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內家庭產生的垃圾量,這個是不是最終的數據呢?為什麼?(加上賓館、飯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廠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這個數字)某市就有那麼多的垃圾,那麼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有沒有信心挑戰這個難題?」
二、觀看錄象 : (看一看)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某市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中去看看某市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1、學生觀看錄象。
2、「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某市正在爭創省級文明城市,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響某市的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已經產生的垃圾?能接受嗎?」
三、研究方案: (寫一寫)
1、學生研究,教師巡迴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提要求。
交流建議:
(1)、其他小組在匯報方案時,所有的同學都要做個文明的小聽眾。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同一小組的成員要補充的話,請等這位同學匯報完再發言。
(2)、如果你們組的方案和前面小組的方案相同或類似,那麼你就不必在重復。
3、隨機補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一、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二、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葯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近日向社會公布了處理城市垃圾的國家行動方案。這個方案規定:今後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並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電。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辦法:連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開發環保產品,以取代傳統的紙杯、紙碟、飯盒。前不久,波蘭一家麵粉廠的廠主維索茨基想出了製造能吃得下肚的環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麥剩下的麩子壓製成各種大小杯碟和碗具,適合旅行野餐或開生日會。人們可以在餐後將這些環保杯
④ 小學三年上冊環境教案《綠色植物用處多》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 描述綠色植物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理解綠色植物是「能量轉化器」。(重點)
② 明確綠色植物有助於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綠色植物是自動「空
氣凈化器」。(重、難點)
③ 描述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理解綠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重、難點)
2.能力目標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挖掘本節課的情感點,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形成熱愛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課前准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來源的動畫、「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動態模式圖、自然界中水循環路線示意圖、大雨過程中地表徑流錄像等。
學生查閱「溫室效應」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說出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2、寫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設計意圖】復習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可以讓學生通過反應式,體會到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其它生物提供了物質和能量;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維持碳—氧平衡。復習蒸騰作用,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植物的蒸騰可以促進水由陸地到大氣的水的循環。這樣就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展示這兩張圖片,比較造成這兩種不同景象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啟示?
生1:左面這幅圖,大量的植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這里的環
境優美,空氣清新,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活力。
生2:右面這幅圖,由於植被的破壞,形成了沙塵暴,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和生產。
生3: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師: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呢?這節課我們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
【設計意圖】教師展示圖片,創設兩個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活學生思維、誘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意識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而順利地導入新課。
三、引導探究、層層推進
師:請同學們依據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說出光合作用的實質是什麼?
生1:物質的轉變,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2:能量的轉變,把光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體內的化學能。
師:觀察下圖,結合教材65頁第一自然段,思考生物圈中能量是怎樣轉化和利用的?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生物圈中生物的能量來源動畫。然後教師出示下面問題:
(1)分別說出狼、兔、蘑菇的營養物質和能量的來源?
(2)它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哪種生物?
(3)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和能量是怎麼獲得的?
(4)在生物圈中的能量,最終來源於什麼?
(5)動物和腐生生物所需要的能量能不能直接從太陽獲得?誰在這些生物與太陽能之
間起到一個紐帶和轉化作用?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綠色植物,生物圈會怎樣?
(6)通過以上問題分析:你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逐個解決問題,最終得出結論。
生1: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成分。
生2:綠色植物為生物圈的其它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生3:綠色植物是綠色的「能量轉化器」。
師:綠色植物對整個生物圈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稱得上是「生命之母」,
【設計意圖】為了便於理解生物圈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和利用過程,教師在課本問題的基礎上作了一些變動,使問題變的簡單易懂,輕松突破難點。
過渡: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日常生活中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的圖片。並呈現下面的資料:一個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氣(約含5千克的氧氣)消耗其中的約1千克的氧(不含動物呼吸及燃燒所消耗的),當空氣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時,人就會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現象。
生:大氣中氧氣的含量為什麼不減少呢?
師:同學們可以從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的原料和產物上找突破,進行分析交流。
這樣一來,很自然的就過渡到,綠色植物是自動的「空氣凈化器」。
師:同學們閱讀教材65頁的「觀察思考的普魯斯特勒實驗」。
分析交流:
(1)蠟燭為什麼熄滅了?
(2)小白鼠為什麼不久就死了?
(3)燃燒的蠟燭有了植物為什麼仍能繼續燃燒;小白鼠有了植物為什麼能活較長時間?
(4)綠色植物和蠟燭、小白鼠之間有什麼關系?
(5)普羅斯特拉的實驗對你有哪些啟示?
教師進一步出示資料:1公頃的樹林的葉片的總面積約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氣。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維持了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教師展示碳—氧平衡的圖片。
師:閱讀教材,找出由於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對森林、草原的不合理開發和
利用,導致大氣中什麼氣體的濃度有所增加,導致地球上出現了什麼現象?
生: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導致出現溫室效應。
教師展示溫室效應模式圖,講解溫室效應。
短波的陽光能透過玻璃,室內的長波輻射卻輻射不出去。大氣也具有這種特性,我們稱之為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反射,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以CO2為主,約佔60%左右。溫室氣體濃度愈高,近地表的溫度就愈高。沒有溫室氣體,地球上的溫度就會降到很低。億萬年來,地球一直受益於溫室效應,因為溫室效應創造了一個適宜生物棲息的環境。然而,人類活動使溫室效應日益加劇,以至於影響氣候。自工業革命以來,資源與能源大量消耗,特別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燃燒所排放的大量CO2含量增加。據測算,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排放的CO2約為240億噸。甲烷等微量氣體也隨著人類的各種活動而升高。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不久前公布的研究結果,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經1000年前上升了0.3~0.6℃。而在此前一萬年間,地球的平均溫度變化不超過2℃。聯合國機構還預測,由於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到2050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增至700億噸,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溫室效應的資料,讓同學們認識到溫室效應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嚴重後果。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保護環境,比如: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秋收後不要焚燒秸稈。盡量做到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等。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以及共同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溫室效應的危害。同時教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要愛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師:同學們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家庭裝修以後會在室內養殖一些:吊蘭,吸毒草,蘆薈等等植物,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學生閱讀教材,討論交流後回答:
生1:綠色植物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生2:綠色植物如:懸鈴木可以分泌抗生素,可以的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
生3:山毛櫸可以吸附和阻滯灰塵。
生4:柳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師:綜上所述,綠色植物維持了碳—氧平衡,凈化了空氣,是生物圈中的自動的「空氣凈化器」。
過渡:有句諺語:山上多種樹,勝似修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這句諺語中蘊含著什麼樣的科學道理呢?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還有什麼作用呢?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輕松過渡到天然的「蓄水池」。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動畫。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描述生物圈中的水不斷地在海洋、陸地和大氣之間循環流動的過程。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可以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積極發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積極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大雨過程中有綠色植被覆蓋的陸地和裸露的陸地水流大
小、地表徑流速度的錄像,並呈現數字資料:據最新估計,森林能把50%~80%的
降水轉入地下,一公頃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無林地比覆蓋率為30
%的林地土壤流失多60%。
師:有綠色植被覆蓋的陸地和裸露的陸地水流大小、地表徑流速度是否相同?造成
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通過觀看錄像,仔細閱讀材料,積極思考。
生:綠色植物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表格呈現我國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和鉛山縣森林覆蓋率與年降雨量以及空氣相對濕度
森林覆蓋率 空氣相對濕度 年均降雨量
武夷山 96.2% 84% 2559mm
鉛山縣 71.3% 79% 2033mm
的關系:
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讀表格,從表格中獲得信息:森林覆蓋率增加可以提高大氣的相對濕度、提高降雨量,從而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使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以具體數字的形式呈現出來,便於學生比較、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通過上述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綠色植物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覆蓋率增加可以提高降雨量。因此,可以說綠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
展示圖片,了解綠色植物還有防風固沙、減少噪音、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等功能。
四、知識整合、遷移升華:
1、大膽猜想: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假如有一天,沒有了綠色植物,我們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生1: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無法獲得物質和能量,生物大量死亡。
生2:生物圈中的氧氣會越來越少,生物圈就會失去碳—氧平衡,最終會導致所有生命的
消失。
生3:如果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陸地的降雨量會減少,
氣候就會反復無常。
師:綠色是宇宙賦予我們星球的奇跡,它的作用的確是太大了,因為有了綠色,我們的
生物圈才如此生機勃勃。然而我們國家植被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只有從我做起,
從現在做起,才能拯救綠色。
2、集思廣益、獻計獻策,開展「護綠」行動
生1:多植樹造林。
生2:不踐踏草坪,不亂砍亂伐。
生3: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
生4: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
以及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
.......................................................
師:請伸出你我的雙手,為保護生物圈中的這一片綠色做出自己的貢獻。
【設計意圖】 通過大膽猜想和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要關注祖國,熱愛大自然、保護森林的情感意識,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總結】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無論是低等的孢子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還是高等的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都能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還能通過植物體進行水分的蒸騰。所以,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不僅是綠色的「能量轉化器」、自動的「空氣凈化器」和天然的「蓄水池」,更是整個生物圈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五、課堂達標檢測題:課後的「鞏固提高」和《助學》。
⑤ 普通班三年級第二學期保護環境漢語教案
組織學生將調查的結果在課上交流,全面地認識自己生活的生態環境所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擬定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為當地環境保護出謀劃策。 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點和難點 課外調查並完成調查報告。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課前准備 組織學生外出調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環保局或污水處理廠、垃圾廠、空氣檢測站、生態研究所等部門咨詢。引導學生到互聯網上收集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課上交流)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方案一:
課前調查,形成調查報告。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親自獲得當地生態環境狀況的第一手材料。
課上交流,制定計劃。走出校園分組去調查自己生活地方的生態環境,通過親自調查,了解自己身邊的生態環境,意識到保護環境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將調查的結果在課上交流,通過交流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有那些問題,並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保護環境的計劃。幫助學生確定調查目標,講解調查時的注意事項。
引導並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方案二:
對校園周圍環境進行局部調查,寫成校園環境保護條例。
到環保部門或大慶環保網站,了解大慶市的空氣狀況、水源狀況、城市垃圾的處理狀況、大慶的植被現狀、生物種類和數量狀態等。將查找的資料,在課堂上同其他同學分享,互相交流,形成從現在做起的環保意識。
相互交流,形成綜合報道,擬訂一份切實可行的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把環保倡議書貼到大慶環保網站的BBS上。引導學生認識到日常的一些無意識的小活動,可能都會影響甚至破壞環境,喚起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的保色護環境的意識。
鼓勵學生設計切實可行的方案,在課下分組實施,並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受到環保教育,使環保意識紮根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