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案怎麼寫啊有範例嗎
教案的基本內容與撰寫要求
1.課次與課時 教案上首先得寫上第幾課和第幾教時,還應註明本教時的課型,是新授課、練習鞏固課、還是復習課。
2.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 在教案中教師必須寫清本教時所要教的具體內容,如列出本課時要教的生詞和句型等。還必須為這些教學內容制訂明確、具體的教學要求。教案中不要用籠統的說法,如「教單詞若干」等。因為這樣會讓人不著邊際,不知究竟要把這些單詞教到何種程度,是僅要求能聽會說呢,還是聽、說、讀、寫都要會。因此撰寫教案時,一定要找准語言知識點,確定言語能力的具體要求,並用文字表達清楚。
3.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因為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有限,如果對多項教學內容平均使用力量,就會出現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什麼也抓不住的現象。備課時,有經驗的教師就會在教學內容中找出重點,然後以此為主線,串起其他教學內容。如一堂課有詞彙也有句型教學內容,我們就要分析一下什麼是主,什麼為次。如以詞彙教學為主,那麼句型必須圍繞生詞進行操練。反之也就必須讓詞彙圍繞句型進行操練。當然,在單純詞彙或單純句型為教學內容的課中,教師也可以找出它們各自的教學重點。教學重點通常根據大綱、教材和課時而定。
備課時,除確定教學重點外,教師還應該找出教學難點,並為它設計出相應的教學環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學難度的降低有利於學生迅速掌握語言材料,學習的成功又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具、學具 在教案中教師除了要寫明本課時所要用的教具、學具外,在教學環節中還要具體說明如何利用這些教具、學具來為教學服務。
5.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也叫作教學步驟,是教案中的主要部分,它包括:每一教學環節的目的,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教師的主要語言和動作,以及對學生的要求。
如果編寫詳案,就應該把教師在課堂上要說的大部分話和學生可能的應答都寫下來。對新教師來說,備課周密一點、教案詳盡一點,可以使教學進行得順利。寫詳案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必修課。而對有經驗的教師,教案就不必過於詳細,這樣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發揮餘地,讓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多的施展機會。詳案中每個環節所需時間也應初步確定,以便發揮四十分鍾的效益。
6.課內外作業 如果課時計劃內有作業(口頭或書面),教案就要寫出作業內容以及何時讓學生完成。
最後還應該在教案後留有寫課後札記的地方。課後及時小結能提高教師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的自覺性,這也是教師積累經驗,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⑵ 案例和教案的區別
案例,就是人們在來生產生活當源中所經歷的典型的富有多種意義的事件陳述。它是人們所經歷的故事當中的有意截取。案例對於人們的學習,研究,生活借鑒等具有重要意義。基於案例的教學是通過案例向人們傳遞有針對性的教育意義的有效載體。因此,人們常常把案例作為一種工具進行說服,進行思考,進行教育。故案例在人們的研究中形成了一定的書寫格式,標准樣式,為人們更好的適應案例情景提供很多方便。
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由於學科和教材的性質﹑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⑶ 老師教案實例
談談教師教學案例的撰寫
近年來,教師學習教學案例的活動方興未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學案例成了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緊密聯系的橋梁。
教師學習教學案例資料,參加教學案例培訓,顯然是必要的、正確的,但是還不夠。筆者認為,要讓教學案例為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發揮更大的作用,蓮需要讓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教師撰寫教學案例,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學習案例資料
(一)學習案例寫作知識.主要學習書籍、報刊上關於案例寫作的知識,明確撰寫教學案例的目的、意義、原則、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等。
(二)學習案例寫作樣品。盡量收集案例,認真學習。最好學習教學案例原始樣本,便於直接吸收,不需要太多的轉化。當然,也可以學習教育案例、管理案例、醫學案例、經濟案例、司法案例等等。盡管這些案例的寫作內容跟教學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寫作的原則、思路、方法等方面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借鑒。
(三)學習相關教學資料.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經驗、教學體會、說課講稿等資料,雖然不是教學案例,但跟教學案例非常相似,有很多資料可供寫作教學案例參考,有些有特點的資料可以作為教學案例寫作的素材。
(四)學習中外寓言故事。中外許多寓言故事言簡意賅,寓意深刻,發人深省,雖然不是案例,但對我們寫好教學案例很有啟發作用,也需要反復學習,深刻理解。
二、收集案例素材.
(一)案例素材的特點.教學案例來自教學事例,但並不是任何教學事例都能作為教學案例的素材。教學案例的素材有幾個特點: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學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發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隱含普遍存在、大家關心、比較重要的問題,能體現問題的深刻性,有無窮的回味,有實用的價值。二是要生動。教學案例應該是一個能夠很好地反映某個隱含觀點的教育故事,要具體、生動,要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三是寓意要明確。教學案例能夠啟發大家思考,能夠讓教師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規律和本質,對教育工作有指導作用。
(二)收集素材的途徑.一是在教學實踐中收集。實地收集案例,便於獲取真實信息。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別人經歷的。比如,可以從自己課堂教學、教育學生、教學研究的過程巾,從聽課、評課的記錄、觀察和思考中,從教師、學生交談的某些內容中,從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中收集素材。二是在教學音像中尋覓。可以從電視、磁帶、光碟的課堂教學錄像、教學經驗介紹的觀看、收聽中收集素材。三是在教育書刊中查找。可以從備課教案、說課講稿、教學實錄、教學經驗等材料的閱讀中收集素材。
(三)收集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突出重點。每天發生的教學事實很多,有些事實太平淡,沒有多少思考的價值,不必都收集起來,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義的事實。二是要擴大視野。只要有典型意義,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敗的、發人警醒的、達成共識的、存在爭議的,思想的火花、錯誤的行為……都可以收集起來。三是要經常注意。對於具體教學現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傾聽,注意觀察,注意思考,否則,就會對許多典型案例熟視無睹,讓許多很有價值的案例從我們眼前滑過去。四是要堅持記錄。因為案例要寫得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單靠記憶,不可能記得那麼完整、准確,必須及時記錄。記錄時,主要寫出有關人員的特點,包括語言、行動、做法、效果和相互關系等,不必過於計較寫作的語法、修辭與邏輯,可以在記錄結束之後再規范地進行整理。
三、提煉案例主題
教師收集到的教學案例素材,僅僅是教育情景需要針對某個現象或某種情況進行反復、深入的研究,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從而提煉出重要的、鮮明的、深刻的、有指導意義的主題。對於提煉主題,有以下幾點要求:
(一)主題緊扣案例.提煉主題必須以案例為基礎,不能脫離案例隨意確定。
(二)定題具有新意.提煉主題要有創新精神,確定主題的角度要新穎,確定的主題,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順應時代發展.要與時俱進,要有利於解決當前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難點、熱點問題,要符合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精神,要適合課程改革的需要。
(四)符合教育規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要符合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的基本原則。
(五)具有指導意義.能引起大家對課堂教學中某些帶傾向性的問題的關注,並能促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不能局限於個別情境或特殊問題。選擇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見大。
四、介紹案例事實
(一)目的要明確。教師撰寫的每一個教學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個問題,某一個疑難或某一項決策。教學案例不僅要描述人物語言和行為,而且要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如需要、動機、態度等,還要將某種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工作原則、活動構想蘊含其中。
(二)內容要真實.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學實際。因此,撰寫的教學案例必須是真實情景,不能虛構,不能杜撰。對於事件原貌,不允許進行誇張,更不允許歪曲。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實的前提下,適當增刪一些細節、場景等:為了保護正當的隱私權,可以虛構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註明虛構的部分)。
(三)情景要完整.教學案例要寫出事件發生的背景,即寫出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如教師、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等。要寫出解決一個問題的全過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故事要具體,要真實感人。
(四)取捨要恰當.教學案例通常篇幅較短。要求文字簡練。因此,情景介紹的主次要分明,在寫作時要恰當取捨。要盡量寫好主要事件,盡量精簡那些與主題關系不大的內容。
(五)敘述要客觀。寫作教學案例的教師,對於所寫的教學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在案例寫作中。只能客觀地介紹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問題,表述觀點,小能流露感情的褒貶。要讓讀者仔細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五、進行案例分析
通常情況下,在教學案例的後面,要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請他人寫,也可以作者自己寫。可以從一個當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一個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
(一)理論實際緊密結合.撰寫案例分析時,要就事論理。對案例中描述的事實,提出的問題,要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進行科學分析,力求提出解決具體問題的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終要緊扣案例,不能脫離案例本身去講教育理論。
(二)體現先進教育思想.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導,要跟得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步伐。比如在當前,案例分析就要貫穿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基本精神。要引導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分析務必實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實精神,不誇大,不縮小。分析要實在,要有針對性,要講關於這個案例的具體的小道理,不要講永遠正確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熱衷於抄錄教育理論的條條,要將教育理論的觀點自然地融會於分析之中。
(四)論述需要突出重點.對於已寫成的教學案例,要反復閱讀,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問題,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細致地進行分析,論述時要畫龍點睛,把問題點明,把道理說清,把主題揭示出來。
(五)觀點要有充分依據.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論據,來支持自己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分析案例時首先要認真思考:採用已選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某個特定問題,需要哪些事實?然後回過頭來尋找所需事實。選材要嚴,挖掘要深。
撰寫教學案例之初,教師沒有經驗,可能寫得不好,不足為奇。因此,寫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堅持不懈地寫下去,必定會越寫越好;教師對教學規律的認識,必定會越來越真切;教師對教學理論的理解,必定會越來越深刻;教師的業務素質,必定會有較大的提高。教師在教學案例寫作和積累的過程中,完全可能成長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研究型教師。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⑷ 讀案例2-1,分析教學設計與備課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案例就是對一個教學過程中一個實際事件或情境的描述再加上作者的看法。
一般由案例背專景、案例描屬述、案例分析三個部分組成。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偶發事件、典型的教學事例的處理過程、以及對該案例記錄的剖析、反思、總結。因此,教學案例就是對課堂教學中真實發生的某種具體教學情景的記敘,不僅記敘教學行為,還記敘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靈感,反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想、思路、對策等。教學案例不是課堂實錄,也不是教師教案、教師個案。如果對教學事件做靜態的,缺少過程性的描述,沒有以客觀真實為基礎,缺乏典型意義的教學事件,都不能稱為教學案例。
⑸ 如何真正寫好一份教案能否給出幾個例子
怎樣寫好教案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課時計劃。在課前教師的各項備課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其中最復雜、最細致的必備工作。一份具有科學性、教育性的好教案,堪與最精緻的藝術品相媲美。
一、編制教案的重要意義
1.寫好教案是上好課的前提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包括教師的教,又包括著學生的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這里除包含著學生怎樣學的認識活動外,還包含了教師怎樣教的認識活動。所以,在備課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或稱為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對每節課進行精心的設計;確定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要明確傳授哪些科學知識;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裡;應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哪些生物學技能;應選擇什麼樣的教具,怎樣演示教具或實驗;如何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一系列問題,總之,要認真思考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經過這樣一番深思熟慮,反復推敲之後,才寫出教案。可見,編制教案的過程,就是構思教學的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上課時,教師運用適當方法,教學的技能、技巧,把教案付之實踐,這是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就體現在形成切合實際的教案,並把它付諸實踐。因此,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是教師辛勤勞動的結晶。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上課不能沒有教案。
2.編寫教案有利於教師進行總結和提高
一般地說,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往往不止是一個教學班,特別是對生物學教師來說更是這樣。因此,同一課題的教案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先行班通過上課的實踐,教師會發現,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有許多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在課後常常要進行小結。看看這節課教學目標制訂是否合適?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了;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是否充實,信息量夠不夠;觀察實驗的內容安排是否得當,實驗操作是否正確規范,實驗結果能否說明問題,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是否充分……等等。在這基礎上對原教案進行必要的修改或補充,以達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為此,不少教師的教案,通常還設有課後分析一欄,以不斷總結和提高。
3.教案在評估教學、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教學經驗上也起重要作用
我們在開展研究課、觀摩課、評優課時,都離不開教案。作課的教師需要編制教案,供聽課人研究、學習之用;評價課堂教學時,也需要以教案為參考進行評價。在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特別是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時,也離不開對他們的教案的研究、學習,有時也可以整理、編篡他們的教案供人們學習、借鑒。老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教案選本身就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教師之間,也可以通過教案的交流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綜上所述,教案對教學的指導意義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寫好每一節課的教案。
二、教案的內容
教案的形式和繁簡程度雖然不同,但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課題、教學目標,課的類型,教學用具(包括掛圖、模型、觀察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視聽用具等),教學方法,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板書提綱,課堂練習,課後分析等。其中,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它包括以下幾個教學環節:組織教學,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或引言),傳授新知識(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新知識),鞏固新知識(或課堂練習),布置作業(包括動手做的小實驗)等。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們有了不少的創新,不局限以上這幾個環節,但是對新教師來說,這幾個環節仍是教學過程中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在編寫教案時是不應缺少的。下面對這幾個環節作些簡要的敘述。
1.組織教學
這一環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主要考慮學生是否已做好了上課的准備,學慣用具是否備齊,注意力是否集中等。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當然,組織教學應貫穿全課的始終,在演示實驗,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觀察實驗等都要注意組織教學。
2.復習舊知識
復習舊知識要根據新課的內容,重點和難點來確定,或者依據學生對上一節課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來確定復習的內容。方法上可以通過提問,或通過課堂小測驗,或操作和分析一些小實驗等。也可以作為導入新課的一種形式。
3.傳授新知識
傳授新知識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創造條件,增加觀察實驗的內容,提供一些新材料供學生分析討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動腦、動手,達到「學」與「思」並用,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他們學習生物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這樣,傳授新知識已不是教師的單一講述了,而是把知識、技能、能力、科學方法訓練,思想教育結合在一起了。例如,在高中生物講到無氧呼吸時,教師設計了酵母菌的酒精發酵實驗。取一個三角燒瓶,其內裝入10%酵母培養液和5%葡萄糖溶液(比例為1∶5),再倒入少量石蠟油以隔絕空氣。燒瓶口用有孔膠塞密封,塞孔插入玻璃曲管,曲管的另一端通入裝有碳酸鈣溶液的試管中,管口亦加膠塞塞好。置該裝置於37℃溫度下,觀察實驗現象。並組織學生討論實驗結果。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教師再作補充性講述。實踐證明,通過觀察實驗——分析討論——得出結論,這種學習新知識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對知識學得活,掌握得牢,既減輕了負擔,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4.鞏固新知識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復習與檢查,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鞏固新知識並不是把講授的新知識簡單地重復再現,而是抓教材內容中最重要、最關鍵內容,通過提問,或者結合直觀教具,或提出一些富於思考又聯系實際生活或生產實踐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以幫助他們掌握理論知識,並加以擴展和運用。例如,在學習了根對水分吸收這一知識後,可以提出「鹽鹼地不經改良為什麼不宜種莊稼」,「一次追肥過濃對作物生長有什麼危害」等問題加以鞏固。當然也可以通過課堂反饋練習,填寫實驗報告冊,閱讀課文等不同形式來進行。
5.布置作業
適當留些課外作業,有利於知識的鞏固,對高中學生來說,可以留些書面作業,或看點參考資料,分析設計一些簡單的生理實驗,作些遺傳學、生態學方面的調查等。初中學生以多留些動動手、動動腦的小觀察,小實驗為宜。例如,採集一些葉片,觀察一些小動物的生活環境,測測心率、脈搏、血壓等。總之要有利於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而不是加重學習負擔。
不同類型的課,如緒論課、實驗課、參觀課、實習課,有其不同的結構,教學環節有所不同。總之,在編寫教案時,要從教師、學生、教材、教法四方面綜合考慮來安排教學環節,組織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案的編制
編制教案是教師的一種辛勤勞動,每份教案都凝集著教師的心血。編制教案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編制教案一般可分為二大階段,一是准備階段,二是文字的編寫。
1.編寫教案前的准備
編寫前的准備工作很多,包括鑽研教學大綱,閱讀、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准備教具和實驗觀察材料,閱讀有關的教學資料等諸多方面。有的內容在本書的另幾講里已作說明,在此不再贅述,但仍需強調一下。
(l)深入鑽研教學大綱(或稱為課程標准)
大綱是教案編寫的依據,鑽研大綱就是要了解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目的要求,明確單元的知識點及認知層次,了解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內容,課時安排等。從而知道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全書中的地位,為編寫教案打下了基礎。
(2)分析教材
課前,教師在通讀教材,了解全書的知識體系及知識內在聯系的基礎上,要對本教案所涉及到的章、節教材進行精讀,並進行深入的分析,弄清本課的知識結構、層次,包括具體的知識點和認識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考慮安排哪些觀察實驗的內容,以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通過教材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一份教案的藍圖已經形成了。
(3)閱讀教學參考資料
教學參考資料包括與教材配套的教參;有關的報刊、雜志、書籍;中學優秀生物學教師的教改經驗或科研報告,優秀教案選;生物科學研究的最新動態或成果;國內、外應用生命科學技術在工農業、醫葯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上所取得的新成就和具體事例。廣泛閱讀和收集這些資料將會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課講得更生動、更聯系實際。但應該注意切不可在鑽研大綱、分析教材之前先忙於尋找資料,更不能利用資料去拼抄教案。
此外,對實驗課教案的編制,或有觀察實驗項目的課,還要准備好觀察實驗的材料,對實驗程序要親自操作一遍,在此基礎上才能編寫實驗教案。
2.教案的編寫
在經過認真的准備之後,通過文字加工寫成教案是編制教案的最後一步。教案的書寫形式可有多種,概括起來主要分三類:文字式、表格式和程序式。這樣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可以結合在一起。例如,文字式教案有時也插入表格,程序式教案中也有文字說明等。此外尚有其它的形式,如有的教師創造出五卡式教案等。但是,形式要服務於內容,要能夠反映出上課的過程。
(l)文字式教案
這種教案主要是運用語言文字把教學過程表示出來。它也有詳略之分。詳細的教案通常把教師在上課時要說的每一句話,要做的每一件事(如演示什麼教具,提問什麼問題,板書什麼內容……等)都按上課的進程寫出來,就象一份詳細的講稿一樣。下面摘錄一位教師在講述葫蘆蘚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時的文字教案加以說明。
教師:演示叢生的葫蘆蘚植株掛圖,並掛出小黑板,上有三個問題:
①葫蘆蘚為什麼適於生活在陰濕的環境里?
②葫蘆蘚是否出現了器官的分化?有哪些器官?各有什麼功能?
③葫蘆蘚植株為什麼長得比較矮小?
然後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活動(時間10分鍾)
①先用放大鏡觀察葫蘆蘚的植株
②用低倍鏡觀察葫蘆蘚植株的整體裝片
教師巡視指導。
觀察結束後,教師通過提問導入新課(時間25分鍾)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現在我們先停下來,等一會再觀察。現在先討論第一個問題,葫蘆蘚為什麼適於生活在陰濕的環境里?
學生舉手,教師讓某某同學回答。
學生:葫蘆蘚植株很矮小,約2~3厘米高,所以吸水和保水能力很弱。
教師:植株長得矮小,吸水和保水能力就弱了嗎?聯系第二個問題,再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哪位同學來回答。
學生:我認為葫蘆蘚已出現了器官的分化,它具有根、莖和葉,但莖很矮小,褐色,葉片扁平,小而薄,在莖的下面還有根,但弱小。所以吸水、保水力弱。
教師:請同學們再用顯微鏡觀察一下葫蘆蘚的「根」,比較一下與我們過去觀察過的小麥根尖的結構有什麼不同?能否找到根尖的各部分結構?
學生觀察後回答
學生:看不到根尖的各部分結構,沒有根毛,只是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絲狀體,和小麥根的結構不同。
教師:葫蘆蘚的「根」是真正的根嗎?
學生:不是。
教師:我們把這樣的「根」叫做假根。下面同學們再用顯微鏡觀察葫蘆蘚的整體裝片,注意觀察它的莖、葉里有沒有導管?
學生繼續觀察後,回答沒有導管。
教師:現在討論第三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葫蘆蘚植株為什麼長得矮小?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葫蘆蘚已有莖、葉的分化,但沒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所以它吸水、保水能力弱,植株矮小,只能生活在陰濕環境里。
……
從上例看出,這種形式的教案具優點是考慮細致,編寫詳盡。但這種教案的書寫工作量大,而且缺乏機動性,特別是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的思維往往不可能與教師同步,所以他們回答問題時,所講述的內容並不完全按照教師的思路去回答,不象你所希望的那樣,如果教師缺乏教學經驗,不能隨機應便,就會把你的設計方案全盤打亂。因此,在編寫教案時要考慮到這一點,應留有餘地。對新教師初學編制教案,這種形式仍是必要的。總結整理優秀教師的教案或公開課的教案,提倡使用這種形式也有一定好處,不妨採用。老教師或已具有一定教學水平的和較有經驗的教師,可採用簡略式,教案要求層次分明,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能把各教學環節的主要內容,採用的教學方法列出即可,無須把每句話都寫出來。這種教案使教師臨場發揮迴旋餘地大,便於根據學生的實際反應作必要的調整。
(2)表格式教案
這種教案主要是通過表格的形式把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分別列出,使人一目瞭然。表格的項目和形式也可以有不同,下面舉例說明。
表12 表格式教案
從上述教案節選可以看到,這種形式教案簡明、清楚,操作性強,使用方便。能充分反映師生的雙邊活動,體現著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編寫上使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同步進行,有一定優點。表格式教案的欄目設置可視不同的課型有所變化,並非一成不變。(3)程序式教案這種教案以反映教學程序為主,側重記錄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有時也輔以文字說明適用於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使用。舉例如下:下例中單線框代表教師的活動,雙線框代表學生的活動。這種形式的教案有兩個顯著特點:①突出了師生的雙邊活動,而不記述教學內容為主。②形式簡明,操作方便,能及時反饋,隨時可調整教學進程。編寫這種教案,要求教師有較高素質,對教材內容、學生特點較熟悉,教學經驗較豐富。表13《根的結構》程序式教案節選示例
以上介紹的是常使用的幾種教案的編寫形式,我們應視具體情況來決定編寫。不管採用哪種形式,都應注意切合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符合認識規律。要盡可能地增加觀察實驗的內容,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全面培養科學素質。教案的內容要科學、准確,層次清楚,字跡工整。總之,經過我們認真鑽研、摸索,寫出一份反映自己教學特色的教案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在到這個網站上看一看。
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Book/E/JXCKS/TS009074/0007_ts009074.htm
⑹ 結合教學實例談談小學語文怎麼樣備課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上好語文課,首先必須備好課,而要備好課,除了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准和認真鑽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幾件工作:
一、分析學生
教師備課時,為了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除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外,更重要的是具體了解學生已有的語文基礎,如語文的學習成績,接受水平,對語文的愛好程度,知識缺陷等。這無論對已經任教或新任一個班的語文教師來說,都是必要的。新教師可以通過與原任的語文老師交談,或與學生單獨談話,或復習提綱,或課外輔導等了解。教師備課到某一具體課文時,還要分析學生有可能遇到的困難,或可能提出的問題,必要時還可以先找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做些了解,以便備課做到有的放矢。如:小學三年級語文古詩《望盧山瀑布》,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作者抓住瀑布的動態,用誇張的手法寫出了磅礴的氣勢,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情。要讓學生理解文章的這些特點、難度是很大的,但如果教師在備課時就先分析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或可能提出的問題。如:1、「飛流」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用「飛」?2、「九天」是指什麼?真的有「九天」嗎?3、「掛」字能不能換成別的字?為什麼?又如《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的第一段,學生可能這樣提問:1、初次和這位朋友見面,會有什麼樣的印象?2、對話中有哪些意思?(必有「看瓜刺猹」)3、這些希奇事如果要我和閏土干,我想應干哪件事?(必有「看瓜刺猹」)…………
二、分析教材
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課文內容和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化分析教材,直接關繫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教學《拔苗助長》一課,教師應這樣想:1、需要做哪些准備?分幾步走?怎樣突出重點、難點?2、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怎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4、怎樣向學生提問題?5、怎樣引導學生理解課文?6、怎樣安排課堂練習?7、對可能發現的錯誤怎樣糾正?8、怎樣檢查了解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怎樣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課內外作業怎樣安排以適應學生的不同程度?······只有這樣組織教材,才能備好課。
三、分析教法與學法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善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好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學法,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選好的教學方法與學法要以所教的課文、目的、任務、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校的教學設備等幾個方面,綜合加以考慮。如培養學生的語感。我主要採用以下幾點:一是要求學生反復誦讀。如《荷花》一課:1、「冒」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2、讀讀這段課文,體會體會,怎樣「長」出來才是「冒」出來?3、課件播放荷花錄像,引導學生想像「冒」出來的荷花彷彿想干什麼?三是學生積累應用,積累就在於「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心,使其意皆若出吾之心」,熟讀成誦的過程,不僅是積累大量的感性語言材料的過程,也是內化成套的語感、圖式的過程。又如:教漢語拼音盡可能有趣味性,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看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教學識字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如教學《鳥兒、花兒》之後,我帶著學生到校園參觀,讓學生認一認花壇中的廣告語:「花兒在睡覺,不要吵醒它」,「我要長大,不要踩我」;再如學了《中國人》之後,讓學生認一認比較常見的國名。學了《秋天的果園》之後,讓學生和父母一起逛超市,認認小果名,自學課時進行交流······這樣,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擴大識字量。提高了識字能力,同時養成了認識生活的習慣。但是,教學時,為了最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往往不單純使用一種教學方法與學法,而採取幾種教學方法與學法,合理化配合。如通常採用的邊講邊練,就是把講解和練習有機結合起來,發現普通的問題或個別學生的錯誤時,都可以採用談話的方法加以解決。
總之,備好一堂語文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除了上面說的以外,選好課眼,設好主問題,教好關鍵性細節,也是抓住了上好課的關鍵。因為選准課眼和設置好主問題,既能突出教學內容的整合,又能使教學重點更加突出;落實關鍵性細節,能使課充滿濃郁的語文味。課眼、主問題、關鍵性教學細節,絲絲相扣,和諧交融,能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
因此,備課是一項深入細致的工作,不管是新的教師還是有經驗的教師,都必須認真備課。
⑺ 如何區分教案、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案例、教學案例設計
教學案例:抄主要是提供襲實際的教學例子,而不是所有教學的細節。以其範例
與教學的配合為主進行設計。
教學案例是主要用來交流,或者自我教學實例積累的。
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設、教具的應用等,所有的與教學設計有關的內容都是。所以,教學設計是一個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個東東。
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學設計,是准備課,特別是公開課等需要全面考慮的一份文檔,附件可能有電子類輔助。
教案:就是教學的內容文本,是教學設計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內容、環節進行備課。
教案是指導老師自己上課用的。也是考察一個教師備課的一個依據。
⑻ 教育案例怎樣寫
給老師您一份建議格式吧:
教學案例撰寫基本格式
教學案例集理念、實踐、反思於一體,它是針對一個真實的具體發生的教育教學問題或者事件的描述、反思與探討,是對實踐中存在或者發生的事實的再現與思考。它是教學活動中的典型事例,是教學過程中有價值的主題鮮明的事件及行為的真實記錄。因用途、使用主體等不同,其體例、格式、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教師一般可參照以下格式撰寫:
一、案例主題(主題與背景)
主題是案例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個案例都應提煉出一個鮮明的主題,它關繫到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困擾事件,要富有時代性,體現改革精神。背景主要敘述案例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的基本情況,還可包括教育背景:教材的地位、重點、難點以及教學目標;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思維特點;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風格、教學思想;教學環境與當前社會研究的熱點等。這些內容不必面面俱到,不宜很長,只須提綱契領敘述清楚即可。
二、案例描述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某一片段,像講故事一樣原原本本地、具體生動地描繪出來。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問答式的課堂對話,也可以概括式地敘述。通過巧妙的事件描述,把問題寓於情節中,本質寓於現象中,答案寓於故事中。
案例描述的材料要求真實、完整、具體、典型、有效、適時。
三、案例詮釋
案例詮釋是結合有關的教育理論來詮釋教學活動,針對描述的情景談個人感受或理論的說明,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行為,來促使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和教育水平。可用教育理論對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讀,包括對課堂教學行為作技術分析,課堂教學實錄以及教學活動背後的資料等作理論上的分析,課堂上出現的一些教育現象隱含的豐富教育思想的闡釋等。分析方法可以對描述中提出的某一個問題,從幾個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對描述中的幾個問題,集中從一個方面加以分析。
四、案例擴展
對案例所涉及的理論、概念、原則與方法進一步深刻反思,把原有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那些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價值、態度,通過討論分析提升到意識閥當中來。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對於閱讀同類案例能有更深層次的探索意義,並在反思中進一步提高分析、討論、評價、決策能力。
(三、四兩部分也可合並為一項「案例分析」)
教學案例及其寫作
一、 什麼是教學案例
1. 教學案例的定義: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教學之後再回過頭來對當時的教學情境回顧、反思而寫成的文字。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的點評。
2.教學案例的特徵:案例作為一種寫作的形式,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與撰寫論文相比,它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它的內容貼近教學實際,材料來源豐富,寫作形式自由,易於傳播交流,更為廣大教師喜聞樂見。
(1)與論文相比,有自己固定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從表述方式上來看,論文是以說理為目的,以議論為主的;而案例則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從思維方式上來看,論文的寫作一般是演繹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抽象到具體,而案例寫作是歸納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具體到抽象。
(2)與教案、教學實錄相比,有自己固定的寫作內容和選材特點:教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案例寫作雖與教學實錄的體例相近,同樣是對教育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教學過程具體的實錄,而案例是有所選擇的。至於怎樣選擇,要看案例撰寫的目的和功能而定。
二、教學案例的種類
教育案例依據不同的寫作目的以及確定的寫作范圍、時間、重點,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有偏於宏觀的,大到介紹一個國家或地區;有偏於微觀的,小到描述一堂課或一次活動。
有的詳細敘述事件發展的長期過程;有的著重說明某個情境片斷。
有的偏重理論分析;有的則偏重實踐描述。
三、 教學案例的功能
1.案例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用於指導實踐,但不少教師總覺得理論與教學實際有相當大的距離,難以與之掛鉤,不如學一些具體方法來得實用。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憑經驗、憑感覺行事的情況並不少見,最終也影響了教師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這種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而教育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教師教學理論與教學實際相脫離的不足,它像一道橋梁,把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許多教師對教育理論學了不少,但這並不一定表明已經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過案例的形式學習運用教育理論,可以有效地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
2 .案例是總結教教育經驗的有效形式。有經驗的教師談起自己的教學經歷,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體會。因此案例撰寫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從實踐中選擇適當的實例進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哪些教法為什麼取得了成功,哪些教法為什麼效果不夠理想。通過反思,提煉並明確有效的教育行為及其理論依據,從而更有效地指導今後的教學實踐。
3. 案例是教師記錄自己教學生涯的最佳選擇。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里里,有許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並不適合寫成論文,也不想記成流水帳,那麼撰寫案例不失為一種選擇。案例不僅敘述了教學行為,也記錄了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經驗、教訓。它是個人的教學檔案和教育史,有獨特的保存和研究價值。
4.案例是進行教學交流和研討的最好方式。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對故事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案例十分適於用來進行交流和研討,可以成為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的有效載體。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就這些問題和想法開展交流討論,對教師提高分析能力和業務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四、教學案例的寫法
1.案例的結構要素。從文章結構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案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普通班級還是實驗班級,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特別是要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差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
2.寫好案例的關鍵。寫文章要考慮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結構,並不等於有了好的案例。寫好個教育案例,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注意。
(1)選擇復雜的情境。所謂復雜的情境,是指故事的發生、發展具有多種可能性。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需要進行判斷、選擇、決定。復雜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思考和想像的餘地,因而給人以更多的啟迪。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典型事例和兩難問題,應該怎樣處理,案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教師的行為、態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決的思路和例證。所謂復雜,也是相對的。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選擇什麼樣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針對性。一是要符合當前教改實踐的需要,提出人們所關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問題;二是考慮案例交流的范圍,是公開發表,還是校內交流,或者僅供個人參考。總之,撰寫案例不能只顧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還要注意為什麼講、向誰講這個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境,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育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案例能夠深入人的內心世界,讓讀者「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案例不同於教案和教學實錄的地方,好的案例應該能夠發揮這個特點和優勢。人物心理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的心理活動。由於案例一般是教師撰寫的,注意力容易偏重於教師這一方。自己怎麼想的,怎麼教的,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來,自我感覺良好;但學生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對教學效果的看法是否與教師一致,往往被忽略了。人們常說「備課要備兩頭」:備教材,備學生。真實地反映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寫好案例的重要一環。
(3)具有獨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案例的質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決定的。因為,選擇復雜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種結構要素也好,都是從一定的觀察角度出發,在一定的思想觀點的引導下進行的。要從紛繁復雜的教育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這需要一雙「慧眼」。具備這樣的功力沒有什麼秘訣和捷徑,只有通過長期的獨到的思考才能做到。
案例能夠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學的具體過程,因而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適合於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第一線教師來寫作。要寫好案例,首先要有實踐的基礎和經驗的積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寫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勝過許多論文的泛泛而談。說到底,好文章不是「寫」出來,而是「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