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教學來樓到圖書館的實際源距離是150m。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3cm:150m=3cm:15000cm=1:5000
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1:5000
【2】教學樓到科技樓的實際距離是多少?
2÷(1/5000)=10000cm=100米
實際距離是100米
【3】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圖書館離教學樓的距離比教學樓離科技樓實際距離遠多少?
(3-2) ÷1/5000 =5000cm=50m
Ⅱ 教研組長發言稿小學語文集體備課怎樣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校本教研」研討會發言稿
各位尊敬的專家、領導和老師們,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實驗小學參加我校語文「校本教研」的研討活動,同時更感謝您能抽出時間來對我校的教研活動給予熱情的關注和指導。今天參加活動的有 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來賓。感謝市小語會給了我校一次向諸位專家、老師學習請教的機會。今天的活動安排已在各位老師進門的時候發放給大家了。我們的活動准時開始。現在請授課老師和孩子們做准備。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好!
在匯報開始之前,請允許我先來介紹一下我校的校園網站,匯報時,您可以邊聽邊查閱我校的教研信息。
2002年,隨著新教學樓的竣工,我校的軟硬體各個方面都逐步到位了。目前,我校學生用機、教室教學用機、教師辦公用機共323台,並達到百兆到桌面。
本校校園網站已開辦近3年之久,為校領導的行政命令發布、上下級思想交流、教師辦公提供了一個穩定、高效的平台。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校校園網站的首頁。通過導航欄,我們可以清晰的了解我校網站的構成:有學校概況、學校管理、教師天地、學生園地、黨團生活、大隊部、政策咨詢、留言簿和資源庫。同時,校園網站還為我校教師提供FTP,E——mail,VOD視頻點播等服務。
今天,我們是將實驗小學近幾年在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點思考、探索和一些嘗試以及困惑坦誠地置於各位老師的面前,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在這里,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今天我們所展示的課改實驗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其實很多學校都已在實施和研究,也總結了不少有益的經驗。我們在這里不揣淺陋,就是想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校的語文老師搭建一個對話、展示、提升的平台,在各位富有經驗的專家老師的指點幫助下,以這次活動進一步地促進我校語文教師將研究與教學實踐融為一體,促進老師們的專業水平的提高,並促進我校向學習型、科研型、實踐型、總結型的教研組織再邁進一步。
自2001年秋季課程改革開始在國家級實驗區啟動至今,已歷經了四個年頭。我校也同新課程一起走上了一條探索之路,老師們在這條充滿艱辛,更充滿希望的探索之路上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迎來了收獲的喜悅。在我校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們試圖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視拓寬教學內容,豐富語文實踐活動形式,力求體現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由於新課程理念要求下的新課堂問題多,困惑多,矛盾多,因此,以往教師孤軍奮戰的教學研究方式已不再符合新形勢下的新課堂。在我們倡導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轉變的同時,我校也在不斷修正學校的教研方式,同許多學校一樣,我們將我校的教研視角定位在群研上。群研在我校是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的一個操作層面。2003年6月,我校進行了首次校本培訓,當時,張平主任、李晨紅老師等專家做了切合教學實際又具指導意義的理念的引領,令我校的老師受益匪淺。
其實,實驗小學的群研工作歷時已久了。這些年來,我校的語文教研在校領導的關注和天山區教研室、烏市教研中心、自治區教科所以及教育學院人文學院、自治區繼續教育處等各級領導的專業指導下,本著扎扎實實搞教學的精神,特別重視加強教研組內的群體學習和教學研究課的交流。這幾年,在前一任主任梁主任的具體指導下,學校一直堅持教研組隔周學習的制度(本學期改為一周一次的教研組群體學習)。在教導處的指導監督下,各組老師以「推薦與自選相結合,個體研讀與群體研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理論學習,這樣是著眼於培養每位教師做思考型、反思型的教師。同時,我校注重在教學理論引領下的教學研究課的實施,特別是自課程改革以來,我校有幸承擔了自治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研究課題。在教研專題探索的驅動下,我校緊抓各教研組的組內研究課的課堂實踐工作。為了讓教師盡快地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實驗最初的兩年裡,我校各教研組每位老師每學期上組內研究課達2——3節(每次上課前上報學校,通知各科老師聽課)。同時,教導處非常重視教師課後自我反思能力的訓練,寫教學反思是我校的教研製度。其間,我校每學期堅持開展不同形式的校級教研活動(如校本培訓,教師間的教學比武,家長開放日活動、青藍工程等),充分發掘校內有潛力的教師,並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在理論引領下的較為夯實的課堂實踐,使得我校教師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基本達到了全員參與、全員提高的教研目的。
在這樣的積淀下,我校語文教研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科研特色:以校本教研為突破口,立足基層教研組,實抓群研工作,教研組工作求真、求實、求活,充分發揮學校教研組長和骨幹教師的作用,群策群力,博採眾長,積極推行「集體備課、嘗試走班、集體評課」 的群研製度,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開展教學研究,提升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Ⅲ 如何發揮全體老師在集體備課中參與的積極性
備課是展現教師教學藝術的序幕。備課過程實際上是教師對自己組織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的內容、時間和空間結構的規范和優化過程,這是一個循環往復、逐步發展提高的過程。過去,我們通常採用獨立備課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彰顯教師個人對文本(教材)的獨到見解,於是,課堂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壯觀。但個人獨立備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過分追求獨到見解,而忽略了教學中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滲透與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應知應會」打了折扣。我校現在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目的是在充分醞釀、日趨完善的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揮教師個人潛能,在二次備課中顯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我們不能把集體備課代替教師個人備課,我們更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走進一個程序化的模式中。
為此,我們共同探討有關集體備課的問題:集體備課到底備什麼?
一、備教學理念
理念是什麼?理念就是教學指導思想。先進的課程理念,都來自於成功的教學實踐。理念指導實踐,實踐孕育理念。在課程改革已進行了五年的今天,我們應對我們所教學科的課程定位了如指掌,還應對我們所教學科的課程理念了如指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達到教學目的的基本教學策略。
只有將這些理念爛熟於心,我們在備課中才能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定位,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與時俱進。
二、備教學重點和難點
摸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是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就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而言,班與班之間參差不齊,學生與學生之間參差不齊。在開學這段時間的聽課中發現一些不利現象:有些教師為完成教學設計中既定的內容,在學生已掌握知識要點的情況下,仍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該知識要點,學生真正需要教師講解、加強鞏固的地方因時間而耽誤,或一帶而過,或省略為自學。其實他們目標本身設置的沒有錯,但是,每個班級的學生情況不同,各個年段也不同。因此在集體備課時,應充分討論生情、班情,在此基礎上確立教學重、難點,合理劃分課時,使課堂教學密度均衡。
三、備學習方式
修訂後的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都增加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相輔相成。這告訴我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應是唯一的課堂學習方式,它應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機結合,互為補充。
一些教育專家在各種教學刊物上撰文,指出當前課改中出現的幾種誤區,其中一誤區為學習方式「自主變為自由」,教師在課堂上充當的是:1、學生學習的「召集人」:學生誇誇其談,教師無所事事。2、學生交流的「旁聽者」:學生漫無邊際,教師不置可否。3、學生活動的「捧場者」:學生言行出軌,教師大加贊賞。
集體備課時,我們應探討教材中哪些知識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學習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師講解的,教師應講到什麼位置。要預設學生會出現什麼問題,教師該採用什麼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千萬不能讓學生指責教師在課堂上「不作為」。
四、備作業設計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通過「學得」和「習得」而來的,無論課內課外應「學得」與「習得」並存。眾所周知,作業設計成為教師了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在教師手中。教師應怎樣用好這把尺子,是我們集體備課要探討的。我們認為,應探討兩個問題:
1、作業的量。不論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都應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的數量,保證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作業。可以因人而異,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設立必做題和選做題。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2、作業的質。這是教師備課討論的重點。作業的設計應既是對課堂學習的鞏固,也是對課堂學習的反饋。作業題型的設計既相對固定,也應有所變化。相對固定是針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尤其是對層次低的學生來說,盡快地認識、熟悉、讀懂題目,是保證作業質量的基礎。隨著學生層次的升高,知識水平的補充,作業題型應有變化,以幫助學生學會審題,正確答題。作業內容的設計即考慮基礎性,也應兼顧發散性。
集體備課強調的是集體智慧與個人創意的結合,建立有效的集體備課的運行機制,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內容。
「集體備課」是好的。但如何有效地實施好,確實是個難題。我們學校的領導和教師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並進行了積極探索。
二、改進集體備課的方式
首先,保證集體備課的時間,我校針對不同學科確定了不同的集體備課時間,每周一由教導處連同各年級學科的備課組長確定好下周的活動安排表,主要包括備課內容、主備人、輔備人、主持人等,由備課教師熟悉教材,自我初備(不一定形成文字材料)。每周有集體備課集體交流時間,有確定的形成集體備課教案、個性設計與反思即二次備課的時間。這樣,通過時間的固定化,保證集體備課工作的正常開展。
概括說來,集體備課流程共分四步。
(一)初備。每次集體備課的內容就是下周的教學內容,一周的教學內容包括幾篇課文的教學或好幾個課時,針對每篇課文(課時)落實不同的主備人。這樣保證主備人,能集中精力備好一篇(幾課時)。主備人的職責是什麼呢?主備人要圍繞思考提綱將主備的教學內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和教學目標,確定好教學的重難點。並就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設計,然後形成交流意見。輔備人的職責又是什麼呢?輔備人在集體交流前必須將教材研讀通曉,理清教材的知識體系,梳理出教學的知識點,並初步考慮相應的教學設計。主備、輔備的人可以在書頭上注一注、劃一劃。也可以在紙頭上寫一寫,這些形式由各人根據自己的習慣來定,學校不強求一致。無論是主備人還是輔備人都要在及初步設計的基礎上,列出你的困惑和疑問,以便交流時供大家重點討論。
(二)集體交流。交流的內容有兩項,一個由主備人圍繞討論提綱逐一拋出自己的理解、觀點、設計及有關理論依據。輔備人隨時以補充、完善。第二個由主持人組織大家就備課時的困惑或上周教學實踐的反思等選擇一到兩個話題,組織大家討論交流。集體備課的價值在於相互交流,在交流中達到信息溝通,資源的共享,在交流中達到相互促進相互吸取。為了保證交流不流於形式,保證交流的深入,教師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點有感而發,可以就整體發表見解,可以中途打斷,可以求同存異,可以相互爭執。為了創設良好的交流氛圍,交流時備課組長不作記錄。因為過去要求各組記好交流記錄,結果往往出現一種令人尷尬的局面。一個人說,一個人記,甚至說的人還不時停下來等等記錄的人,這種交流實質上缺乏「火花」的相互碰撞,是一種單向的、被動的,甚至是敷衍式的交流。那麼是不是交流時什麼都不記呢?也不是,記是由各人記,記什麼?不限制,各人記自己認為值得記的東西,可以是別人的觀點和方法,可以是聽了別人發言觸發的瞬間的思考。記的形式可以在書本上圈圈劃劃,可以在紙頭上寫,可以在筆記本上記。發言時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強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說幾句,才入門的,經驗欠缺的可以多聽聽,學學別人的方法。
每周的教學內容有重點非重點之分。備課交流時,我們做到區別對待。另外,針對不同的主備人備的課,我們在交流時也要體現區別。骨幹教師主備的課能起到促進垂範的作用,討論時可以重點交流;才入門的青年教師需要更多的關心和鍛煉,備的課可以重點討論,等等。另外,集體備課以討論並形成教案為主,並附以討論教具准備、製作,討論練習,包括討論階段檢測的試卷。
集體交流不僅僅形成共同的教案,交流時還就教師個體備課的困惑或教學實踐的反思共同討論。每次集體備課都確定好一個主持人,主持人可以是主任、校長、也可以是備課組長,主持人就備課人的困惑反思選擇一到兩個話題。引導大家深入討論,力爭每次集體備課既形成備課教案,又能解決或探討教學中的一些熱點難點的問題。
(三)形成教案。集體交流之後,由主備人綜合集體的意見和智慧,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形成教案。主備人在形成的教案應力求精緻和完美,力求體現新的課改精神。所撰寫的教案一般應由主持人審閱後方可實施。為了保證教案及時印發到輔備人的手中。集體備課第1、2課時的教案必須在周五復印到輔備教師手中,其餘的教案必須於下周一印發給教師。
(四)個性設計與反思。我們總結了以往集體備課,往往有兩大薄弱環節。一是教師個體共同參與熱情不夠,交流不夠深入;二是形成教案後,會照本宣科,忽視了自身的教學特點,忽視了本班學生的實際,也忽視了個性化的設計,甚至於也懶得對集體的設計反思和自我實踐的反思。因此抓好個性設計與反思可以說是關繫到集體備課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好的個性設計或深入的反思比單獨備一課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業務能力。每位教師特別是輔備人拿到教案後都要根據自己的個性情況,對集體備課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個性設計的方式可以是旁註,可以是知識點的解說,可以是教學方法的更換,可以是教學片斷的增刪。我們跟教師講,一份整潔干凈的教案未必是一份好教案,一份塗塗改改,增增刪刪的教案則肯定是一份對於你來說最完美的教案。
教案實施後,教師還要就實施過程中的啟發,瞬間的靈感,困感等反思也記下來。這些困惑、心得正是我們教師業務能力前進的每一個階梯。為了督促教師個性設計與反思,我們教導處按學科分每條線每檢查教師的二次備課。
三、加強集體備課管理
怎樣保證集體備課的有效落實,我們加強集體備課的管理,做到「四定」、「兩結合」(以下部分內容還在修正中)。
四定,一是確定了集體備課的周期,確定了每周有時間專門用於討論交流;二是確定了集體備課四步流程;三是確定了主備、輔備人的職責,確定了分線主任檢查制度,和主持人制度,一個好的主持人能善於調動大家討論的積極性,並有效地引導教師將討論交流深入化,保證討論交流的質量。四是確定了集體備課的考核評價制度。我們對教師集體備課狀況的考核從四方面入手,①出勤及集體交流情況,由各組主持人考核;②優秀教案評比,主要考核備課組集體備課的質量;③限時備課競賽,考核教師的業務能力;④課堂聽課,考核教師對集體備課教案的軌行及個性處理的情況。
「兩結合」的內容是什麼呢?
1、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結合
嚴格地講集體備課這項工作是最難管理也最需要管理的,但過去那種管理一管就死。「你要資料,我來抄,你要我來,我談閑」。怎樣克服各種消極因素,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呢?
學校探索著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結合,並逐步由鋼性的制度管理向彈性化的人本管理轉變的管理方式。我們處處尊重老師,努力創設一種寬松的備課環境,例如淡化資料的要求,我們跟教師講,我們集體備課為的是什麼?不是來做樣子給別人看,我們集體備課的目的首要的是形成一份高質量的教案,其次是減輕教師的筆頭抄教案的負擔。我們還提出只要有益於這個目的的任何形式我們都不反對。包括集體備課的過程資料,我們不作硬性要求。在主備人的備課量上,我們放手給備課組自行決定,你們認為骨幹教師知識水平高、業務能力強、骨幹教師主備量大一些也行;組內以為「才入門」的青年教師應主備多一些,以便大家來共同指導他也行。一周的教學內容可以是組內教師自行申報決定,也可以是備課組長協調安排等等都行。每學期學校還進行備課競賽和評選最佳備課組等激勵活動。
2、備課和培訓相結合
集體備課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吸取的過程,這本身也是一種師培的過程。另外,在每次集體交流中,我們不僅討論備課的教案,還就教師的困惑反思或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式的研討,這本身也是教研培訓相結合了。
Ⅳ 一年級數學下冊<位置>集體備課的發言稿
點軍一中八年級數學第五章《位置的確定》集體備課中心發言稿及討論稿
彭克香
一. 本章所處的地位:
第五章《位置的確定》是第三學段「圖形與坐標」的主體內容。「圖形與坐標」是「空間與圖形」的四個重要組成部分(圖形的認識、圖形與變換、圖形與坐標、圖形與證明)之一,它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作為第一、二學段「圖形與位置」的發展,本章不僅呈現了「確定位置的多種方法、平面直角坐標系」等內容,而且也從坐標的角度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平移、軸對稱的數學內涵;同時又是本冊第六章「一次函數」的重要基礎。
二. 本章的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
(1)了解物體位置的確定有多種方式和方法,能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2)理解直角坐標系的概念,並能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內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或根據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
(3)能在方格紙上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4)能知道一些特殊點坐標的特徵,能根據這些特徵求一些特殊點的坐標;
(5) 在同一坐標系中,感受圖形變化後點的坐標的變化和坐標變化後圖形的變化。
2.過程、方法目標:
(1)讓學生通過感受實例,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2)通過聯想、模仿,初步體會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方法;
(3) 通過畫圖,體會點的坐標的變化引起的圖形的變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構建平面直角坐標系,構成更廣闊范圍內的數形結合,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服務於生活;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探究及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體驗事物的變化是相互聯系的;(3)通過探討圖形坐標的變化與圖形的形狀的變化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意識、形象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形成學生良好的數學觀。
三. 本章的教學思路:
本章按照先一般、後特殊的編排方式,首先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確定位置的方式,使學生感受豐富的確定位置的現實背景;然後讓學生立足於非常實際的背景材料,比較系統地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內容;最後,通過「變化的魚」這樣一個趣味性較強的話題,將圖形坐標的變化與圖形形狀的變化之間的關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本章力圖以現實的題材呈現有關內容,以有趣的、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呈現「由點找坐標、由坐標確定點的位置、建立簡單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等內容,力圖反映平面直角坐標系與現實世界的聯系;通過「變化的魚」呈現在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圖形變換,如電視屏幕上的各種畫面處理等。對於確定位置的多種方式,本章通過形式多樣的題材(如「怪獸吃豆豆」、「電影院找座位」、「地圖上確定城市的位置」等)將現實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現在每個學生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極坐標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標思想的定位方法。
這種呈現方式,一是為了使學生在相對輕松、有趣的活動中理解坐標思想及其由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豐富的情感、態度(尤其是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是在大量實際運用中掌握確定位置的基本方法,以及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
四. 本章重難點:
1. 本章重點:建立直角坐標系,確定物體的位置。
2. 本章難點:
(1)建立直角坐標系,確定物體的位置;
(2)理解圖形變化後點的坐標的變化和各點的坐標變化後的圖形的變化關系。
五. 本章教學建議:
1. 注意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親身體驗來確定物體的位置,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2. 注重演示實驗,如用計算機進行動態演示,來反映位置的確定與坐標變換之間的關系,以及平移、旋轉、軸對稱間的關系。
六. 本章課時分配:
<div align=center>內 容
課時
重 點
難 點
1.確定位置
2
平面上物體位置的確定
物體位置確定的幾種方式與方法的掌握
2.平面直角坐標系
3
認識平面直角坐標系,點的坐標確定的方式及表示方法。
平面直角坐標系數字模型的建立及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的一一對應關系。
3.變化的「魚」
2
圖形上點的坐標變化與圖形的變化之間的關系。
圖形上點的坐標變化與圖形的變化之間的關系。
回顧與思考
1
平面內確定位置的方法,平面直角坐標系
圖形變化後點的坐標的變化和各點的坐標變化後的圖形的變化關系。
</div>
七. 本章需要集體討論的幾點問題:
1. 每節內容課時的增減;
2. 落實重、難點內容的具體操作;
3. 其它問題。
Ⅳ 一年級數學下冊集體備課的發言稿怎麼寫
散文敘事和抒情的手法,並沒有用華麗的詞藻,也不去大肆地渲染著什麼,用樸素的語言表達著最真摯的感情,敘述著每一個細節,動作,勾畫出一個體態微胖,較為笨拙笨拙的父親形象,給讀者極大地畫面感,所以特別容易打動人,我本身不喜歡散文,枯燥乏味,從初中開始,也許有時候並不是刻意地去接觸這篇文章,但到現在也已經有無數次了吧,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感受,新的體會,並不是說每一次都會覺得感動,從兒時覺得文章的矯揉造作到現在深深地感動,背影這篇文章一直普照著我成長,這也許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吧。
自古來說母親是我們歌頌的主題,「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對於父親的贊頌寥寥無幾,都說父愛如山,沉默但是有力,時時刻刻在你的身邊保護著你,雖不細膩,但很深厚,在我印象中,每次打電話回家都會問,「爸,我媽呢?」,總是感覺與父親之間似乎有著些許的隔閡,我本身就不是話很多的孩子,與父親的對話更所剩無幾,總是在父親醉酒後任性地跟我說著一些醉酒的話,我才會知道父親是多麼愛我,對於沉默寡言的父親來說,到了這個年齡,兒女家庭才是最重要的,聽母親說我偶爾的給父親打一通電話,說上那麼三兩句話,父親就會樂呵呵地笑半天,有些人認為幸福是事業,是成就;有些人認為幸福是家庭,是美滿。
對於背影這篇文章,簡單易懂,白描的藝術手法,對於細節描寫深刻投入,父親的動作細致深刻,語言質朴自然,僅僅憑借背影卻把父愛那種體貼表現得淋漓盡致
Ⅵ 蘇武牧羊集體備課 發言稿
我激烈日前景區別的來我激情緒,你源的好的我沒什麼樣式我沒有點評估算不上我沒有過程式我沒什麼樣子女兒女子公司,那個股票價位居住了?那些小時間表現場景色彩票據說話劇情節奏響應該劇中央政府,你的好我沒有了。你的好,我沒有過來看看看看到來自然而不理財經常規范疇,我沒有了?那些許可是因為我說法院校長得分鍾愛你的心情緒你
Ⅶ 如何把握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集體備課活動發言稿
集體備課活動發言稿 白沙縣第一小學 和毅 把握教學重難點有史以來就是一個貫穿課堂教學研究的問題,在新課改的推行中,仍是教師落實課程理念,探尋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主線。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的今天,教師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把握教學重難點的能力反映了一名教師解讀文本、研讀教材、調控課堂的水平。因此從教學重難點考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教學內容,我的備課思路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建立整體教材觀,根據教學內容整體結構找准重點 所謂重點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內容,是知識網路中的連接點,是教師設計教學過程的主要線索。確定教材重點,需要教師建立整體教材觀,要以教材本身為依據,全面研究解讀所教學的內容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價值,把握整個單元、以及某一課時教學內容的前後聯系。第一單元圓的教學內容編排結構如下:空間與圖形第一單元圓▲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第一學段:▲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初步認識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初步認識 ▲周長和面積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四年級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認識五年級上:▲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五年級下:▲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六年級下冊: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圓柱的表面積與體積 ▲圓錐的體積2、 把握教學重點應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 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是理解的基礎,是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學生的對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程度制約著解決問題能力的水平。因此以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來把握教學重點有助於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明朗,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主建構。如備圓的面積一課,考慮圓的面積公式是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圍繞這一知識點進行分析:學生以往學過面積定義和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幾何圖形的面積推導過程方面的知識儲備,也理解了圖形面積的推導過程運用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而且在這一課中需要學生把對圓的面積推導過程的知識系統地結合到原有認知結構中,從而獲得對圖形面積知識的綜合掌握和獲得運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的進一步體會。因此應該把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而不應是直接讓學生把公式背熟後高強度地訓練圓的面積的各種計算。3、確定核心問題突破教學難點 所謂難點,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難以理解或接受的內容。這些內容,或是由於知識本身抽象、復雜而難以接受,或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知識准備而難以接受。要突破學生數學學習的瓶頸,需要確定好教學切入點。有經驗的教師總是牢牢把握住學生認知基礎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沖突設計好啟發性的問題進行引導;好的教材也如此。有效的引導常常反映在對核心問題的把握上。比如備圓的認識(一)這一課,學生要學習的知識點很多,包括圓的特徵、圓心、半徑、直徑、圓心和半徑的作用、如何畫圓等知識,如果每一知識點都分開來一一教學,既耗時又耗力。通過分析,其實這些知識點都是圍繞圓的特徵而展開的,如畫圓的方法、圓心和半徑的特點,但是直接讓學生理解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這一特徵卻過於抽象。因此理解圓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根據教材設計的奪小旗游戲和畫圓的體驗,牢牢把握住定點和定長(也就是圓心和半徑)展開引導,確定核心問題為游戲為什麼公平?和在一個圓中什麼是不變的?,促使學生充分感受、理解圓的特徵,從而突破難點。再如備圓的周長這課,把握住核心問題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引導學生探究,從而突破難點,這樣課堂教學中心明確,過程流暢,課堂有效性就會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