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手抄報。5年級
關於讀書的典故
1.夢筆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進,文筆優美俊逸。專典出五代王仁裕《開屬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因此,後人多以「夢花」、「夢生花」、「彩筆生花」、「筆花入夢」、「花從筆生」等比喻文思大進。
2.文不加點
形容寫文章一氣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語出張衡《文士傳》(唐徐堅等編《初學記》引):「吳郡張純少有令名,嘗謁鎮南將軍朱據,據令賦一物然後坐,純應聲便坐,文不加點。」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點」、「不加點」、「萬言不加點」、「不加點竄」等。
3.著述等身
形容讀書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賈黃中傳》:「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後人遂用「等身書」形容讀書很多,只是後來是說將書冊摞起來有身子高,與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來形容著述極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2. 語文題:
1.他希冀和平
但保留捍衛自由的權利
希望對方慎重考慮,不要輕易爆發戰爭
2.糟透了,因為他看過這部電影後,就成了《戴斯蒙醫生的第十三個犧牲品》的犧牲品,即第十四個犧牲品。(有點拗口,但這樣意思才完整。哈哈哈,這題有意思,幽默~~~~~~~~)
3.映月讀書
《南史·江泌傳》記載:南朝江泌,少年時家中貧窮,白天削制木鞋底,藉以維持生計。月明之夜,就借著月光讀書。月亮西斜,便爬上屋頂去讀;瞌睡的時候,從屋頂跌下,就再爬上去繼續讀。這個典故流傳下來,成為刻苦讀書的範例。
孫康映雪
和江泌一樣,晉代孫康,官至御史大夫。他少年時聰明好學,但是家中貧窮,夜間點不起油燈,「常映雪讀書」。這個典故出自唐朝徐堅的《初學記》,比喻貧窮而好學。
蘇秦刺股
《戰國策·秦策一》載:戰國時,蘇秦去秦國以連橫說進行游說,給秦惠王上書十次也沒被採納。回到家中,遭到父母妻嫂冷遇,便找出《太公陰符》等書發憤攻讀。「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仍孜孜不倦。終於以合縱之策而身佩六國相印。這個成語通常與「頭懸梁」合用,表示刻苦自勵。
囊螢照讀
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載:晉代車胤好學不倦,但他家中貧窮,常常點不起油燈。他見螢火蟲能發出微弱亮光,便在夏天夜間捉來許多,把它們放在白絹口袋中照明夜讀。車胤長大後成了一個飽學之士。
4.我站在書店門口,前幾天我來看過,裡面有我要的書,但書店好象發生了什麼事,裡面的書堆得雜亂無章,到處凌亂不堪,唯一的店員坐在角落默不作聲,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要的書只有這里才有,只得坐立不安地在原地徘徊,卻沒注意到我這樣很惹人注目,已經引起許多路人的側目。
5.居里夫婦克服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們從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經過幾萬次的提煉,終於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
3. 語文文言文翻譯,別百度了,沒有。語文老師學霸翻譯一下。
1、每當有疑惑不通的地方,(方慶)常常就此詢問徐堅,徐堅一定能夠引用前人的說法,解釋詳細清楚,方慶十分贊賞他。
2、徐堅認為蠻夷桀驁不馴,不能被華夏的制度同化;勞動大軍長途跋涉,損失的比獲得的要多。
4.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習作6 介紹家鄉的名人
顧炎武(1613—1682)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俑,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漢族,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屬江蘇)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諸生,青年時發憤為經世致用之學,並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卒於曲沃。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著作繁多,以畢生心力所著為《日知錄》,另有《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家族風波
當崇禎末年,炎武嗣祖紹芾及兄長顧緗(字遐篆)先後去世,又逢吳中大旱,「一時喪荒賦徭猖集」(歸庄《送顧寧人北游序》),炎武無奈,曾將祖產田800畝賤價典給崑山豪族葉方恆(字嵋初);其時,炎武的堂叔等人為爭奪遺產,又挑起家難,他們還與本來就蓄意侵吞炎武家產的葉氏內外勾結,炎武在崑山千墩的故唐和在常熟語濂徑的住所曾幾次被這伙人洗劫及縱火焚燒。到順治七年(1650),葉方恆又企圖加害顧炎武,炎武為了避禍,只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賈」(《詩集》二,《流轉》),離開崑山出走,更名為商人蔣山佣。此後五年中,他都在吳、會之間奔波往來。盡管遁跡商賈,炎武依然心存故國,時時關注著沿海一帶抗清斗爭的進展情況,希望能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在《流轉》詩中寫道:「……晨上北固樓,慨然涕如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滸。功名會有時,杖策追光武。」累拒仕清
順治十四年(1657)元旦,炎武晉謁孝陵。7年之間,炎武共六謁孝陵,以寄故國之思,然後返崑山,將家產盡行變賣,從此掉首故鄉,一去不歸。是年炎武45歲。順治十六年(1659),至山海關,憑弔古戰場,此後20多年間,炎武孑然一身,游蹤不定,足跡遍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往來曲折二三萬里,所覽書又得萬余卷」(《亭林佚文輯補·書楊彝萬壽棋(為顧寧人征天下書籍啟)後》),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晚年,始定居陝西華陰。康熙七年(1668),又因萊州黃培詩案入獄,得友人李因篤等營救出獄。康熙十年(1671),游京師,住在外甥徐幹學家中,熊賜履設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炎武拒絕說:「果有此舉,不為介之推逃,則為屈原之死矣!」。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帝開博學鴻儒科,招致明朝遺民,顧炎武三度致書葉方藹,表示「耿耿此心,終始不變」,以死堅拒推薦,又說「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康熙十八(1679)清廷開明史館,顧炎武以「願以一死謝公,最下則逃之世外」回拒熊賜履。康熙十九年(1680),顧炎武夫人死於崑山,他在妻子的靈位前痛哭祭拜,作詩雲「貞姑馬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地下相逢告父姥,遺民猶有一人存。」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初四在山西曲沃韓姓友人家,上馬時不慎失足,嘔吐不止,初九丑刻卒,享年七十。行己有恥
所謂「行己有恥」,即是要用羞惡廉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顧炎武把「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等處世待人之道都看成是屬於「行己有恥」的范圍。有鑒於明末清初有些學人和士大夫寡廉鮮恥、趨炎附勢而喪失民族氣節,他把「博學於文」與「行己有恥」結合起來,強調二者的關系。他說:「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是從事於聖人而去之彌遠也。」(《文集》卷三)因此,他認為只有懂得羞惡廉恥而注重實學的人,才真正符合「聖人之道」。否則,就遠離了「聖人之道」。所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既是顧炎武的為學宗旨和立身處世的為人之道,也是他崇實致用學風的出發點。 此外,顧炎武「博學於文」的為學宗旨的一大特色,是他不僅強調讀書,而且提倡走出書齋、到社會中去考察。他說:「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猶當博學審問。……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於天下。」(《文集》卷四)他提倡讀書與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這個方法的提出和運用,開創了清初實學的新風。
古韻研究
顧炎武把古韻分為10部,其中有4部成為定論,即歌部、陽部、耕部、蒸部。其餘幾部也都初具規模,後來各家古韻分部,都是在顧氏分部的基礎上加細加詳。顧炎武在音韻學上的最大貢獻是用離析「唐韻」(實際是《廣韻》)的方法研究古韻。宋人也曾研究古韻,但把《唐韻》的每一個韻部看成一個整體,沒有想到把它們拆開,因此,盡管把韻部定得很寬,仍然不免出韻。另一個極端是遇字逐個解決,沒有注意到語音的系統性。顧炎武則把某些韻分成幾個部分,然後重新與其他的韻部合並。這樣有分有合,既照顧了語音的系統性,又照顧了語音的歷史發展。他首先廢棄平水韻,回到「唐韻」。比如把尤韻一部分字如「丘」、「謀」歸入「之咍」部,這就是「離析唐韻」,回到古韻。再比如把支、麻、庚三韻各分為二,屋韻分為三,令它們歸入不同的古韻部,充分體現了古今語音系統的差別。他的這種離析工作,直到今天大家還公認是很有價值的。其次,他最先提出用入聲配陰聲。《詩經》常常有入聲字跟陰聲字押韻,以及一個字有去入兩讀的現象,顧炎武從這些現象中認識到,除了收唇音的入聲緝、合等韻沒有相應的陰聲韻以外,入聲都應該配陰聲。在古音學的分部問題上,有陰陽入三分法,有陰陽兩分法,按兩分法說,他的作法是對的。 顧炎武在古音學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論的建樹,另一方面有對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後來被學者譽為古音學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學五書》中。